时间: 2021-07-03 22:27:21 | 作者:李大都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文:李大都 图片/设计:景训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春光将尽,午后偶尔的高温也在提醒人们,夏天就快到了。
自春分以后,百花先后登场,繁华若锦的春色令人目不暇给,但到谷雨时节,已是夭桃秾李先飘落,蔷薇粉褪海棠蔫。
“谷雨三朝看牡丹”,此时登场的是国色天香的牡丹。
牡丹花王的地位,在唐朝确立。唐刘禹锡《赏牡丹》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之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至今不绝。
谷雨时节已是暮春,牡丹开后,春色也盛极而衰。
由小寒至谷雨的“二十四番花信风”,迎来最后三信:谷雨一候牡丹,谷雨二候荼蘼,谷雨三候楝花。
“开到荼靡花事了”,句出宋王琪《暮春游小园》,前些年也风靡一时。待荼蘼开尽,已是东风归去,花季终结。无限春光让人留恋,油然而生惜春之情。
在文人的诗意情怀中,谷雨有许多让人伤怀的物象。
谷雨的代表物候是:一候萍始生(水中浮萍开始生长),二候鸣鸠拂其羽(鸣叫着的斑鸠梳理其羽毛),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鸟停留在桑树上)。
浮萍无根,随水漂泊不定,诗人用它来感慨人生际遇的变化无常。
如王勃的名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再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哀叹亡国孤臣的无依无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谷雨到,布谷叫”,布谷鸟又名杜鹃、子规、杜宇等。民间传说中,它是蜀国国王杜宇(号望帝)不幸国亡身死后,魂化而成。
暮春之时,杜鹃开始悲啼,好似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啼叫的鲜血落在山中,化为杜鹃花。古人多用杜鹃啼叫表达思归的凄切和哀伤。
如李白的思乡之作《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杨万里也写过:“杜鹃知我归心急,林外飞来头上啼。”
不过,同样的风景在不同的人来看,却有不一样的感受。在农人眼中,谷雨是一个生机蓬勃的节气。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时节,冷空气活动已经很微弱了。浮萍不能经霜,谷雨一候萍始生,意味着倒春寒的离去。
而布谷鸟鸣叫,在农人听来,不是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而是在说“快快布谷,快快布谷”,催促人们抓紧耕种。
谷雨三候戴胜降于桑,桑树上开始有戴胜鸟停留,自是因为桑树叶开始萌发,中国古代与耕作并重的农家大事——养蚕就要开始了。
再说回“谷雨”二字,有“雨生百谷”之意,是“谷”和“雨”的合奏,既反映农事,又反映降水。
谷雨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比以前增加,利于作物生长。农人恰当其时播种耕植,正是繁忙时节。
农谚有:“谷雨天,忙种烟”“苞米下种谷雨天”“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等等。
人们一边劳作,一边充满期盼。
茶树经过冬季的休养,春季新发芽叶肥硕,滋味鲜活,香气怡人。“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谷雨也是采摘春茶的最后佳时。
开到荼蘼的伤怀,雨生百谷的期盼,同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感情,就这样在谷雨时节交织,演绎着生活本身的真实多样。
你对谷雨这个节气的感受是什么?欢迎在评论里分享。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知乎专栏,或微信公众号:大肚腹,获取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讯息。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欢迎关注、转发、交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