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世界史上有哪些帮助异族占领自己的国家,然后成为本国英雄人物的

时间: 2021-07-03 06:57:4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世界史上有哪些帮助异族占领自己的国家,然后成为本国英雄人物的

报效祖国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除了詹天佑的故事(我找到了)还有抗美援朝的最好也不要,要详细写出故事,也要介绍人物......拜托了!~
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

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着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着作、11本数学科普着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中国第一飞机设计师 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

冯如(1884-1912),原名冯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绪九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乡间私塾就读数年,辍学后居家务农。
1898年,冯如16岁时,父母就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岗坪乡竹林村梁三菊。
由于生活困难,冯如在1899年辞别了父母和婚后不久的妻子,跟表亲伯母的弟弟吴英兰,远涉重洋到美国三藩市(旧金山)谋生。
天资聪颖多幻想
冯如在村中的私塾读书时,非常勤奋,学习成绩在同班同学中名列前茅。他在写作时常常流露出许多幻想,并提出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如小鸟为什么会飞上天呀,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为什么可以飞快飞慢,甚至有时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师看到他的这些作文,称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
冯如还经常创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他制作一只像大鸟的风筝,两只翼吊着两个小木桶,当风筝乘风徐徐升上天空后,小木桶变成小风袋,起到平衡飞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连连称奇。他还用一个火柴盒造一只小船,放在鱼塘中,让风吹着飘来飘去,人们都称赞他有办法。
醉心飞机制造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创制飞机成功的消息轰动世界。20岁的冯如被这一发明所吸引。他身在海外,感受到被列强欺凌的滋味。他想到,列强之所以敢欺凌我们,就是凭借那些坚船利炮。飞机在军事上的作用很大,于是他决心献身飞机制造事业,将来好为祖国发展航空事业服务,使祖国强盛起来。从此,他有空就到图书馆、书店和朋友家中,搜集、查阅有关飞机原理的图书资料,开始研制飞机模型。
年青的冯如虽有创业的雄心壮志,但没有创业的资本。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于1906年从纽约来到三藩市,动员侨胞投资开设机器厂制造飞机。冯如的赤诚之心,激发了华侨青年朱竹泉、朱兆槐(台山人)、司徒碧如(开平人)等人的为国创业之心。他们不仅愿意出钱,而且愿意做徒弟跟着冯如一起研制飞机。在华侨的支持下,冯如他们终于办起了飞机研制厂。在工厂里,师徒们昼夜不息,埋头在设计的图纸堆中,图纸出来了,就制造模型,在师徒们的努力下,飞机的内燃机首先制成了。
1908年5月,第一架飞机制成了。他们异常兴奋,冯如更好似自已的孩子出生那样高兴。他认真思考和策划着试飞的事情,其他人也认真做准备工作,随后,他们把飞机运到打林可市的麦园试飞。但是飞机试飞失败了。
1908年9月,第二架飞机制成后,他们又进行试飞——改进——再试飞,但一连五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飞机飞起几丈高就摔下来,飞机毁坏,幸未伤人,但让冯如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很多资助者看到屡屡失败,也丧失了信心,不愿再资助了。在处境极端艰难时,冯如又接连收到父母的来信,催促他回国。“飞机造不成,誓不回国”,冯如立下了誓言。冯如毅然给父母回信说:“望双亲原谅,待飞机造成后,即可回国。”他带领徒弟们节衣缩食,继续筹集资金,改进飞机设施。
但是,飞机又该怎样改进才可达到要求呢?一天,他偶然看到几只老鹰在空中展翅盘旋,升降自如。他沉思良久,突有所悟,迅即向邻居借来一只白鸽,仔细地用尺计量鸽子身躯和两翼长度的比例,从中得到了启发。于是他高兴地对徒弟们说:“这下飞机有成功的希望了!”
成就轰动海外
1909年秋,一架听人操纵、升起降落达到设计要求的飞机制造成功了。9月16日、22日两天,冯如驾着新改进的飞机在皮德蒙地区作了两次成功的短程飞行,23日《旧金山观察报》在第一版用大字号标题加以报道,称冯如为“天才人物”,并惊叹:“在航空方面,白人已落后于华人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南宋朝廷长期为投降派所把持。还在1259年,宰相贾似道便以称臣、割江北地区和岁纳银绢各20万两匹为条件,暗中屈膝求和。伯颜却意在灭宋,并不停止南侵。1275年,将贾似道十三万大军消灭,朝廷便再无可用之兵。此时宋恭帝在位,年仅四岁,太皇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不得不发出“哀痛诏”,号召天下四方迅速举兵“勤王”。文天祥当时正担任赣州知府,他“捧诏涕泣”,并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内便组织了第一支“勤王”队伍近万人,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而在成千上万大小地方官中,带兵勤王的只不过他和张世杰三人而已,这个政权腐朽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兵临皋亭山,左相留梦炎早已投降叛变。其他大臣或已投降。伯颜虽愿受降,却要右相陈宜中去元营洽谈,陈哪有这个勇气?当天晚上便逃之夭夭。谢太后唯珂派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他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考虑是“战、守、迁皆不及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
1276年二月初九日,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今北京),行至京口(今镇江),在义士的帮助下,逃脱了虎口,据他在《指南录后序》所记,至少有十六次幸免于死,经过千辛万苦,于四月初八日逃到了温州,此时他听说度宗的两个儿子(即恭帝的两个兄弟)已逃到福州,于是立即上表劝进。不久,被诏至福州,任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后又命为同都督。七月,文天祥便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打起帅旗,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各各起兵,民复失地。1277年三月,文天祥统兵进军江西,收复南部数十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皆起而响应,震撼了江南,鼓舞了人民的反侵略意志,使元统治者大为惊慌。元忙调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派兵五万追 击文天祥。文部不过五千余人,这年八月,空坑一战,遂致大败,部将数人牺牲,文妻及子女皆被俘,赵时尝在紧急中假扮文天祥,吸引了元军,文才得乘间逃脱。赵随即被杀。这是文天祥在一年多时间内所遭到的第二次重大挫折。
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下定决心抗元到底。1278年11月,他收拾残军,加以扩充,移兵广东潮阳,不幸于十二月二十日兵败五坡岭,文天祥自度难以逃出重围,当即吞服随带的冰片,以求一死,免遭污辱,但他并未死,而在昏迷中被俘了。这是他遭遇的最后一次严重的挫折。从此以后,文天祥便再也不能统领义军在战场上与元军拼杀。
文天祥被俘后,打定主意,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还在伯颜将他扣押北营时,他便明白地告诉对手:“宋状元……所欠一死报国耳,宋存与存,宋亡与亡,刀锯在前,鼎镬在后,非所惧也,何怖我?“1279年十月,元平章阿合马来文天祥囚所劝降,文天祥长揖就坐,不把他放在眼里,阿合马却要他下跪,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何跪?“阿合马以胜利者自居,傲慢地说:“你何以至此?”文天祥嘲讽地说,南朝若早用我为相,你去不了南方,我也不会到你这里来,你有什么可神气的阿合马用威胁口气对左右说:“此人生死尚由我。”文天祥正义凛然道:“亡国之人,要杀便杀,道甚由不由你。”阿合马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了。同年年底,元丞相孛罗审问文天祥。孛罗一来就摆威风,要文跪下,遭到文拒绝,左右便用武力强使文天祥作跪拜状,文凛然说道:“天下事,有兴有废,自古帝王以及将相,灭亡诛戮,何代无之?天祥今日……至于此,幸早施行。”临刑前夕,皇帝忽必烈亲自出马劝降,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忽必烈只好问他,那你究竟要什么呢?文天祥回答说:“愿以一死足矣!”文天祥这种以身殉国,视死如归的的伟大精神使得敌人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实际上等于宣布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他自己所赞颂的“正气”的胜利。也等于宣布侵略者的失败,是一切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失败。
在国家民族危亡紧急时刻,文天祥无时无刻不把国家民族利益看作最高的利益,对投降派和奸佞之徒从不留情。1259年,元军渡江围鄂州,皇帝宠幸的内侍董宋臣怂勇宋帝迁都,文天祥勇敢地上疏,乞斩董宋臣。1275年,朝廷追封投降元军大将吕文德为和义郡王,又提拔他的侄子吕师孟为后部尚书,投降气氛一时弥漫京城,文天祥又上书乞斩吕师孟,以稳军心。文天祥被俘后,留梦炎一班降贼都曾硬着头皮来劝降,文一律唾骂之置,就连先已投敌的宋恭帝前来劝降时,也被置之不理。文天祥明确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并不对帝王愚忠,而只无条件地忠于国家和民族。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 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邓世昌有三儿两女,长子邓浩洪,承袭世职,任职于广东水师,1947年去世;次子邓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邓浩乾是遗腹子,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过职,1969年逝于无锡。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另铸6000斤以上大炮40门,安置各炮台。同时抓紧训练,制定春、秋操章程。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钦差大臣琦善至广东,一意主和,懈于防务。1841年1月7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动舰船10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2月26日,英军又以战舰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陆部队,猛攻横档岛一线6炮台。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军顽强抵抗,并亲燃大炮对敌轰击,负伤力战殉国。其办理广东海防的奏折公牍,辑为《筹海村集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另铸6000斤以上大炮40门,安置各炮台。同时抓紧训练,制定春、秋操章程。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钦差大臣琦善至广东,一意主和,懈于防务。1841年1月7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动舰船10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2月26日,英军又以战舰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陆部队,猛攻横档岛一线6炮台。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军顽强抵抗,并亲燃大炮对敌轰击,负伤力战殉国。其办理广东海防的奏折公牍,辑为《筹海村集》。
编辑词条张钰哲
张钰哲——“中华星”的发现者
1928年11月22日夜,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一个高挑儿身材,面庞清秀的中国小伙子一边摘下眼镜揩去激动的泪花,一边不禁地高喊着:“捉住了,捉住了!我终于把它捉住了……”他就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两年中,他一直在苦苦地追索,在茫茫地星海当中找寻一颗人类从未发现过的行星。这颗星溜得太快了,当它刚一进入张钰哲的眼帘时,又在转瞬之间躲进了茫茫的星海之中。
为了它,两年时间张钰哲从未睡过一个好觉,吃过一顿安静饭,伴随他的只有伸向星空的天文望远镜。多少个不眠之夜过去了,张钰哲熬红了双眼,深陷的面颊显露出苍白的容色,但他依然如故,仍在星海中搜寻。他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更相信自己的中国心。这是一颗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心。有了这颗心,他虽然身在异国,却能创造出散发着老祖宗气息的奇迹。
经过连续的观测和精密的轨道计算,张钰哲确信两年前他发现的一颗星是从未有过纪录的新行星。今天,当这颗星再次进入他的观测网时,他轻按相机快门,终于将这颗新星留在了底片上。张钰哲的发现,很快就得到了“国际行星中心”的承认。依照国际惯例,发现者有权为它命名了。身处异国他乡的张钰哲,此时心潮澎湃:天文学乃是我国古学,其成就早就领先于世界各国。只是到了近代,我国才落后于西方,就天上闪烁的行星来说吧,没有一颗是中国人发现的。多少年来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中国人发现了行星,中国的名字也将在太空遨游。“就叫它‘中华星’吧!”张钰哲坚定地说。
从此,一颗新发现的“中华星”带着海外游子的拳拳报国心闪烁在无垠的宇宙之中。
1902年,张钰哲出生在福建闽侯县城一个职员的家庭。他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艰难的世道,磨练出他坚毅顽强的性格。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无论在小学还是中学毕业的考试中,他都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成绩。1919年他又以优异的分数考取了清华的留美预备班。
张钰哲多才多艺,他热爱文学,擅长美术。但他更希望发展祖国的工业。在清华园里,他攻读机械工程,准备有朝一日,使祖国的经济腾飞而起,不再受洋人的欺辱。
一天晚上,在同学的宿舍里,他偶然发现了一本小册子,而这本小册子却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中国天文事业的命运。这是一本普通的天文科普读物,作者在卷首写了这样一段令人心泣的言语:
“天文学乃中国古学,在我国启昌独早,其研究规模,千年前即已灿然大备,惜后中落……近百年复受晚清腐败政治之影响和军阀的摧残,天文古学更日就消亡,几成绝响。诸君关心国粹,扶翼文明,想亦深同愤惜也。”
读到这里,张钰哲的心微微颤抖了一下,难道中国真的要沉沦下去?天文古国的雄风难道真的再也树不起来了?
1923年,张钰哲来到美国求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放弃了追求已久的机械工程专业,转而投考了芝加哥大学天文系。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发现了“中华星”,为中国的天文事业争得了荣誉,他的名字如同一颗升起的新星传遍了整个世界。
1929年夏,张钰哲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美方提供的优厚报酬,轻装返回祖国。从此在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上,与中国的天文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冒险抢国宝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三省并继续西犯,不久又占领了热河地区,矛头直指华北,直指平津。
1932年9月10日,正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服务的张钰哲,受台长余青松的派遣,到北平将安放在古观象台上的四架古天文仪器抢运至南京,以免落入日本之手。
安放在北平古观象台上的四架古仪器,是我国的传世之宝,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古雕铸珍品。其中的两件——天象仪和圭表,曾遭八国联军的劫难,落入德、法侵略军之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我方是战胜国,才几经周折将宝物要回。难道让它们再次落入侵略者的手中?想到这里,张钰哲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无论如何也要把国宝抢回来。人在国宝在,宝亡人也亡。张钰哲下定了决心,只身奔赴北平。
到了北平,他顾不得喘一口气,直奔古观象台。张钰哲令人将天象仪和圭表装入木箱内,然后运送到火车站,通过铁路运往南京。剩下的浑天仪和简仪竟是庞然大物。这两件铜铸仪器分别重8吨和7吨,像两座小山一样稳坐在古观象台上,难怪八国联军对它们都奈何不得!
张钰哲八方求援,跑遍了整个北平城,都找不到一辆可以运载它们的车辆。根据南京政府的密令,一旦北平危急,即将这两座古宝炸毁,决不落入日本人手。奔波了一天的张钰哲回到古观象台时,看到全副武装的士兵散站在两架仪器的旁边,正在筹划着炸毁仪器。
张钰哲一个箭步冲上去,又手抱住了浑天仪,热泪夺眶而出,口里重复着一句话:“等等,等等,你们要相信我……”此时,他的心像撕裂了一样疼痛。急切之中,他猛然想起了光绪年间浑天仪自钦天监紫微殿移到观象台,两地相距3公里之遥,这个庞然大物是如何过来的呢?经过了解,答案找到了,原来是在严冬季节,沿途百姓泼水成冰,100多个壮汉将仪器前呼后拥着自冰道上推过来的。
张钰哲茅塞顿开。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学过摩擦力的原理。早秋的季节自然是制不得冰道,但滚动的圆木却可以将摩擦力降低到最小限度。
第二天清晨,张钰哲叫来几十名工人。在两座古仪的底座下垫起了一排整齐的圆木杠,在一声声的吆喝中,两架古仪一寸一寸地移向大门口,穿过裱褙胡同,经西观音寺由东单移到前门车站。12华里的路程,竟用了整整3天的时间。
5天以后,4架国宝安全抵达南京。直到此时,张钰哲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在日军轰炸下观测天象
1937年8月11日,张钰哲测得一项重要的太阳活动预报:1941年9月21日将有日全食带进入我国新疆。据张钰哲的测算,日食带将经甘肃、陕西、湖北、江西,最后从福建北部入海。后来,经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证实,张钰哲率先测报的1941年9月21日在我国出现的日全食,是全球400年来罕见的天文奇观,其观赏价值和学术价值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
为了观测这次奇观,我国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进行了周密的部署。1940年1月,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宣告成立,并购买仪器,绘制地图,安排交通给养,确保观测的顺利进行。
1941年4月,中国日食观测队成立,张钰哲任队长,亲自带队到昆明集训。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夜,日军加紧了对香港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轰炸。观测队自德国购进的观测镜被日军炸毁,由于时间急迫,再次从国外进口仪器设备已经没有可能。张钰哲急中生智,将一架6寸口径摄影望远镜头取下,配上自制的木架,外蒙黑布以代镜筒,另以24寸反光望远镜底片匣附于其后,用以摄取日冕图像。在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和测量总局的大力协助下,总算配齐了必需的设备。这时,张钰哲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根据预测的情况,1941年在我国出现的日食带,其覆盖地区大部分已沦为敌占区,所剩可观测的地区寥寥无几。这些地方离占区近,随时都会遇到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张钰哲深知这次观测意义的重大,这是我国进行的第一次有组织的现代日食观测,其记录将对世界天文科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使中国的天文事业跨入世界强手的行列,就是冒再大的风险,也要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
张钰哲选定甘肃临洮县为观测地。他认为临洮县秋季晴天多,而且相距我国西北第一大城市兰州只有100公里,可以为观测队提供更多的方便。
1941年6月29日,张钰哲率领观测队全体成员携带仪器设备,乘坐2.5吨的一辆军用卡车从昆明取道去临洮,开始了3000公里的行程。汽车行至重庆附近,遇到27架日机的轰炸。张钰哲和他的队员们跳下汽车,钻进农田,趴伏在地,头上飞机盘旋,周围烟火弥漫。所庆幸的是,观测队的成员无一伤亡。空袭过后,公路上弹痕累累,尸骨遍地。张钰哲目睹这一切,毅然驱车继续行驶。
经过6个星期的颠簸行程,观测队于8月13日抵达临洮。在当地军民的大力支持下,观测队在泰山庙戏台前的广场上建起了临时观测点。在安装调试仪器的日子里,观测队经常遇到日军的空袭。据《中央日报》统计,观测队抵达临洮以后,共遇日机空袭25次。有次日机空袭,正值张钰哲调试仪器,他立即跑到了旁边的树丛中躲藏起来,周围的群众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空袭过后,他又埋头紧张地工作起来。
9月21日9时30分,全球瞩目的日全食初亏终于出现了。当时晴空万里,但见月亮的黑影从西侧开始侵入太阳。40分钟后,太阳被“吃掉”了1/3,天空也逐渐昏暗,气温下降。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太阳整个被“吃掉”了,月球遮住了整个日轮。又过了一会,全食的四周辐射出万道金光,“日冕出现了!”在场群众欢声雷动。10时59分,太阳开始生光,万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张钰哲和他的队友们观测和捕捉到珍贵的天文资料170多项,共摄得照片200余张,“五彩”影片20卷,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将实况通过无线电波转播到世界各地。
这次日食现象,历时3分钟,与张钰哲所预测的情况完全吻合。在中华民族遭受外国侵略之时,在中国本土上进行的这次成功的有组织的日食观测,其意义早已超出了“天文”的范畴。
心中只有中国
抗战胜利后,身为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的张钰哲怀着无比的喜悦,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将天文台迁回南京。
为了更多地了解世界天文发展的动向,发展中国的天文科学,1946年,张钰哲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国考察。凭藉他在世界天文学领域中的影响,在国内外朋友的帮助下,他先后访问和考察了美国帕洛马山天文台、基特峰天文台、阿雷西博天文台、橡树岭天文台等以及加拿大维多利亚天文台。
在出国访问的过程中,张钰哲一方面注意考察美、加等国使用的遥遥领先的仪器设备和尖端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天文事业的发展状况及中国人对天文科学的贡献。他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天文学界证明:别人家做的事,中国人也能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事,中国人一定也能做到!他在美访问期间,以唯一的外籍代表身份被邀请参加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年会。在会上他发表了“变星的速度曲线”和“大熊星座的光谱观测”两篇论文。他那严密的论证,透彻的分析获得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论文很快地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那是美国很有权威性的一份刊物。当他再次来到使他发现“中华星”的叶凯士天文台时,张钰哲的名字又一次升上天空——他在变星照相观测中发现了一颗新的变星!张钰哲对天文学的贡献令外国人刮目相看,中国人的智慧令外国人惊叹。“张钰哲真了不起!中国人真了不起!”此时此刻,“张钰哲”与“中国人”联在一起。张钰哲是中国人,而中国人就是张钰哲。
正当外国朋友庆贺张钰哲的考察取得丰硕成果之际,国内传来了令人失望的消息:国民党外交部突然中断对他回国路费的承担。这消息如同当头一棒落在了正准备归国的张钰哲身上。此时此刻,他感到浑身冰凉,甜酸苦辣五味俱全,他的心在哭泣……
恰恰相反,美国及加拿大的同行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异常高兴,他们奔走相告,觉得再也找不到像这样一个说服张钰哲留美的好机会了。美国各大天文台向他发来了聘请书,加州大学立克天文台破例以优厚的待遇聘他去当台长,并答应安排好他夫人的工作。金钱、待遇,对他来讲,从来是不屑一顾的,唯一使他感兴趣的是美国天文学界那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但是这些,和祖国的需要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这一夜,张钰哲辗转反侧,他想起了18年前,当他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当时的生叶凯士天文台台长樊比博教授向他提出在该台任职的挽留,遭到了他的婉言拒绝。也是这样一个夜晚,他睡不着,披上衣服奋笔疾书,写下了这样两句诗言:“楚材岂能为晋用,相期神州建灵台!”此时,这两句话又在耳边作响。祖国毕竟是我的母亲呀,我的一切都是母亲给的。我虽不材,但岂肯为晋用?
主意已定,他婉言回绝了美国朋友和同行们的邀请,利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派队到我国浙江武康地区观测日食的机会,1948年初回到了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一直担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几十年来,他一直耕耘在祖国天文科学的园地上。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富于才华的领导者。有人形象地比喻说,他的一只眼睛盯着星空,而另一只眼睛始终看着紫金山。这话一点也不过分,他在勤奋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一直关心着对紫金山天文台的建设。
1949年10月,在张钰哲的努力下,紫金山天文台的观测仪器得到了修复。他又倾注心血,花去4年的时间建成了我国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厂——南京天文仪器设备制造厂。以后,他又亲率同行自制和引进了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仪器,使紫金山天文台,名享四海,它不仅恒星、行星进行观测,同时对空间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实用天文学、历算和天文仪器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这一切包含着张钰哲一生的心血。
从1928年张钰哲发现“中华星”起,到1986年张钰哲病逝,在半个多世纪中,他又陆续发现了“中国星”、“紫金山一号”、“紫金山二号”等400多颗在星历表上没有记载的新星,在它们当中,有81颗得到了国际行星中心的编号命名。张钰哲一生著作甚多,发表论文101篇,出版专著、译作10本。国际天文学界为了纪念他,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新星命名为“张钰哲星”。
1986年5月5日,《人民日报》为张钰哲发表了专题短评,称他是一颗
“永不熄灭的星”。
张钰哲(1902—1986),福建闽侯人,天文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26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系,次年获硕士学位,1929年获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天文学博士学位。历任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
张钰哲在国际天文界享有盛名,更在中国天文史上留下许多 “第一”:
1928年,中国人自己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第1125号小行星是他发现并命名为“中华”;1941年,中国境内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是他组织拍摄;他第一次提出从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武王伐纣” 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历史悬案。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一直担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直到1986年去世为止。30多年间,他拍摄和领导拍摄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确位置,发现800多颗小行星和3颗命名为“紫金山”的新彗星,他开创并领导了多个领域天文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世界同行对他的成就极为重视和尊崇。为了表彰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宣布,将第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zhang)。
张先生精通天体力学,同时在创建我国小行星、彗星的探索和研究上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作为我国的首席天文学家,对当代天文学主流的天体物理学的建设,始终备极关注。开创并领导了天文学多个领域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天文学史研究、天文仪器研制、天文科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张钰哲编著成果颇丰。早在30年代初,即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宇宙》杂志主编,出版了19卷;1954年《天文学报》创刊,他首任主编,1962年-1982年再任主编。1979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编委会主任。他在国内外发表过六十多篇论文和八部译著,并主编《天问》等书,一生论著颇丰。
我们以《天文爱好者》2002年第6期上李元先生的文章,来了解张钰哲先生为我国天文科普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
张钰哲--天文科普的引路人——纪念张钰哲诞生100周年
张钰哲是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天文教育,天文科研上都有很多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热心科普的天文学家,他是我国天文科普事业的引路人。
从《宇宙》到《宇宙丛谈》
1929年张钰哲从美国学成归来,他在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讲授天文学等课程之余,也经常写科普文章发表。由于他的文学修养深厚,他的文章十分优美,立刻名传天下。1930年中国天文学会的《宇宙》月刊创刊,发刊辞就是请他写的。后来他为《宇宙》写过很多科普文章。在科普写作方面他出过两部著名文集:《天文学论丛》(商务印书馆1934年)和《宇宙丛谈》(正中书局1945年)。其中有些文章流传海内外,成为经典之作。
破除迷信 声讨伪科学
过去,由于科学知识的馈乏,长期以来流传于民间的天象迷信,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例如日食、月食、彗星、流星等等。张钰哲每逢遇有罕见天象发生时总要进行破除迷信,普及科学的工作。例如1936年6月19日的日食;1941年9月21日的日全食;1953年春节(2月14日)的日偏食;1980年春节(2月16日)的日全食发生前后张钰哲都做了不少科普工作。特别是1941年的日全食,他不但带队在抗战艰苦情况下,到甘肃临洮进行了我国境内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学观测,并且多次举办了日食图片展览和科普演讲。1953年春节的日偏食,张钰哲也带头进行了全国性的广播演讲,是新中国第一次的全国性科普活动。1980年春节日全食是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日食的观测与科普活动,张钰哲虽已高龄,但也积极参加。至于多次的彗星出现,张钰哲也参加科普宣传。他编著的《哈雷彗星今昔》(1982,知识出版)一书既是科学著作也起到科普作用,驰名中外,在国外也常见到这本书的书影。
在捍卫科学尊严,声讨伪科学方面,张钰哲总是挺身而出,口株笔伐不遗余力。1946年一位留学法国的博士刘某,居然声称用八卦发现了第十大行星--木王星。当时由国民党的宣传部长出面为此大为吹捧,在重庆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上鼓吹宣传,弄得一片乌烟瘴气。中国共产党的《新华日报》首先发表短文予以批评。不久,张钰哲就在当时最有权威的重庆《大公报》上发表著名的长篇星期论文《你知道行星是怎样发现的吗?》,对这种伪科学予以有力的抨击,这是普及科学,发扬科学精神的著名事例。1980年前后,这一伪科学活动又在卷土重来之势,科普界重温了张钰哲先生的著名论文并且在《科普创作》杂志上将它重新发表,使许多人澄清了头脑中的模糊认识。
开放天文台 推动天文馆
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务院任命张钰哲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他除了积极修复仪器开展天文观测和研究之外,还积极支持天文台的科普工作。当时刚成立的大众天文社就挂靠紫台,得到他的大力扶持,因而也使紫台建立了每逢周末日正式向广大群众开放的制度。这可能是建国以来最早向群众开放的科研机构。此外紫台对科普展览,科普电影的拍摄(如《日食和月食》)和译校(如苏联彩色影片《宇宙》)都给予很多便利,还支持了《大众天文》科普期刊,组织翻译了苏联《天文爱好者手册》等。
在筹建北京天文馆中,张钰哲可以说是推动我国天文馆事业的先锋。1929年张钰哲回国不久,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长文介绍蔡斯天象仪和天文馆(那时叫假天),还在文末有:"在国都听在地建立一所假天(天文馆)亦孰曰不宜"之句。该文又收入他的名著《天文学论丛》(1934)中。因此张钰哲在筹建北京天文馆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从紫金山天文台调出陈遵妫和李元支援北馆工作就是实例。
在后来天文馆的许多工作及《天文爱好者》杂志的诞生和发展,都有张钰哲的影响和关怀。
在纪念张钰哲院士百年诞辰之际,谨以此言语追述他做为我国天文科普事业引路人的部分事迹,并愿与同志们共勉,献身天文科普事业。
张钰哲先生科普创作介绍:
《小行星漫谈》
这本197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小书,系统地介绍在太阳系里,除了九大行星外,还有许多体积较小的小行星也绕太阳运行,用浅显的语言,通俗地介绍小行星的发现、观测、特性、用途及其演化等,供广大天文爱好者欣赏。书中的内容包括:小行星的发现、小行星的观测、小行星的运动和轨道、小行星分布和总质量、不平常的小行星、小行星的用途、小行星的诞生和演化。
《哈雷彗星今昔》
1982年由知识出版社出版,完整介绍了哈雷彗星的运动规律,以及哈雷彗星现象的科学历史,对传统的迷信说法予以批驳,澄清了广大百姓的头脑中的一些糊涂思想,引导大家用科学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这一天文现象。此书的内容有:
1.1985-1986年回归的哈雷彗星;
2.我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彗星;
3.关于彗星的迷信和传说;
4.哈雷彗星的弟兄们;
5.秦代前后的哈雷彗星观测记录;
6.认识同期彗星的过程;
7.哈雷彗星1910年回归的经过和1986年回归预报;
8.研究哈雷彗星的意义。
张钰哲的著述甚多,主要有《变化小行星的光电测光》、《造父变星仙后座CZ的研究》、《哈雷彗星轨道的演化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等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岳飞的母亲为让儿子报孝国家在他背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带着这个使命为南宋立下了丰功伟业!
李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还在他5岁的时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开始摇头晃脑地大声背诵前人有名的文章了。只消两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书上的内容背锝滚瓜烂熟。由于李白总是把功课作得很好,所以老师非常喜欢李白,经常在小朋友们面前夸奖他。可是,李白当时也是一个贪玩的小孩子,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身上难免有一些缺点。有一天,老师还在讲课呢,他却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一双大眼睛盯着窗外,脑子里竟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妈妈给他讲的金色鲤鱼的故事。李白想:“那些小鱼穿着金色的鳞片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真是太好看了。可是,它们的美丽会不会引来坏人呢?要是被人抓住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呀,多可怜。”瞧,李白开始陷入他自己编织的幻想的世界里。老师看见李白愣愣的模样,知道他没有认真听课,就停下课来,很生气的说:“李白,你站起来重复一遍我刚才讲的话。”李白一下子清醒了,慌忙站起来,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同学们都在笑话我吧!”李白的脸刷的红了,他感到难为情极了。放学回家的路上,李白还在生自己的气呢。忽然,他发现一条清澈的小溪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老婆婆磨得很认真很卖力,大滴大滴的汗珠从老婆婆的额头上滚下,可是老婆婆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汗,又接着继续磨那根大铁棒了。李白看见老婆婆这么辛苦地磨铁棒,觉得非常好奇。于是他跑上前去,来到老婆婆的身旁,一边轻轻地拉着老婆婆的衣角,一边很有礼貌地说:“婆婆,您好。请问您磨这根大铁棒干什么呢?”老婆婆继续专心地磨着她的铁棒,头也不回地说:“我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细细的绣花针哩。”李白瞪大了眼睛,嘟着嘴说:“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转头看了看李白,见他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这才停下手中的活,蹲下身来,慈祥地对李白说:“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哩!”李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个深奥的道理,使劲地点了点头。这件事给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来凡是读书碰到困难,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教导,便抖擞精神,鼓起勇气,坚持不懈地奋力拼搏。有一段时间,他为了专心读书,甚至搬到一所道观中去安心苦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为他以后取得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功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诗仙”下凡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大名呀,在中国那可是没有人不知道的。李白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了许许多多很有名的诗歌流传后世。直到今天,很多爱学习的小朋友都在背诵李白的诗呢。李白写的诗歌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常常把人带到似乎只有神仙才居住的另一个奇幻的世界,所以喜爱李白诗歌的人又给了李白一个美称,把他称作“诗仙”。李白就像一位洒脱狂放、云游万里的仙人一样,游遍了中国秀美的山河。他每到一个有特点的地方,总会写下抒发感情的诗篇,而且从来不摆名人的架子,与当地的老百姓成为很好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李白的动人故事。

有关李白的出生,就有一个神秘的传说。说的是李白的母亲生下李白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她到底梦见了什么呢?原来,她梦到了一片很美丽的星空。那么多闪亮的星星都在冲她眨眼睛呢,实在让人有些看不过来了。不过,还是有一颗很特别的星星吸引了李白妈妈的注意。这是秋天傍晚西方天边上最早升起的那颗最亮的星,叫做太白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启明星。它是那么耀眼那么闪亮,把夜空中其它的星星一下子就比下去了。正当李白的妈妈抬着头望着这颗太白星赞叹它的明亮耀眼时,这颗太白星忽然从天上坠下来,落入了李白妈妈的怀里。这时,李白妈妈感到肚子一阵疼痛。于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生命便呱呱落地了。因为这个太白星的梦,爸爸妈妈便决定给他们可爱的小宝宝起名李白,字太白。李白长大后,为了实现帮助君王治理国家、帮助穷苦老百姓多做一点好事的远大理想,用他的诗歌抒发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激励自己与各种困难作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李白真的像一颗明亮的太白星一样,用他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呢。

力士脱靴

李白过人的才华,使他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所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于是唐玄宗下诏书请李白到皇宫来相见,一起商谈国家大事。听到皇帝召见,李白迈着大步,仰天长笑着走进皇宫,没有一丝拘束紧张的样子。唐玄宗看见李白仪表非凡,气宇轩昂,双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阳升起在东方。通过与李白亲切的交谈,皇帝发现这个李白可真是不简单,他的知识如此渊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并能提出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呢。

唐玄宗皇帝得到这样一个值得夸耀的文人在身边,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即邀请李白留下来和他一起吃饭。当时,谁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饭,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荣耀的事。更何况,皇帝还用满桌的好菜亲自招待李白呢。于是,有很多人羡慕李白,但也有很多小心眼的人嫉妒他。可李白才不怕别人嫉妒他呢,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潇洒狂放。李白喜欢喝酒,与他同一个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有一首诗曾经这样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首诗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作上百篇的诗,他倒在长安的酒店里就可以忽忽大睡。在李白喝酒的时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唤,他也不理,而自称自己是酒中仙。”有一天,皇帝又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诏书。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这个太监叫高力士,当时得到皇帝无比的宠爱,就连皇帝的儿子们也称呼他“阿哥”,王公大臣们也要称呼他“老爹”呢。高力士心里总想着:“我可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谁敢得罪我!”所以他整天在皇宫里横行霸道,老欺负那些被他排挤的小官员。他发现皇帝喜欢李白,心里就很不舒服,还想着要找个机会整整李白呢。李白呢,其实早就看不惯这个欺软怕硬的太监了。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对皇帝说:“皇上,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您准不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着急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因此无法像平常那样很恭敬地写文章。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这样我才能把这篇诏书写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着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准许你随便一点吧。”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给他取双便鞋来换。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搞惯了,没想到李白会来个突然袭击。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高力士当惯奴才的膝盖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给李白把靴子脱了。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就连千百年后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也觉得痛快呢。
泪别汪伦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收到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上写着:“先生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请您来我们皖南泾县玩吧。”李白看了这封邀请信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就向泾县出发。可是到了泾县以后,李白朝四周张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别提万家酒店了。正在纳闷,一个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来说:“李白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我就是汪伦。”汪伦接着便解释说:“我信里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呢,是说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好朋友。汪伦邀请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时间,叫妻子做了好多乡喷喷的饭菜,还拿出了酿造多年的好酒热情地招待李白。他们边吃边聊,真是愉快极了。后来李白又到附近的几个朋友家住了几天。可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李白去办呢。所以待了几天后,李白决定要离开了。但为了不给汪伦添麻烦,李白并没有专门向汪伦告别,他准备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谁知就在李白已经上了船而船正要开动的时候,汪伦赶到了。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来不及了。李白听到汪伦和村里的乡亲们手拉着手一边唱着为他送行的歌,一边用脚踏出节奏。李白又惊又喜,他没想到汪伦会和这么多村民一起来河边送他,这些老百姓对他实在太好了。他只觉得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掉了下来。就这样,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诗名叫《赠汪伦》。诗的后两句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来送我的情谊深呀。”

这首送给汪伦的诗为什么会这么美好动人,为什么会流传这么广呢?因为它抒写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与普通人之间纯真质朴的友情。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爱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李白的故事

1: 李客没有当过官,是个很有文化修养的大商人,对家里的子弟要求很严。李白是李客第12个儿子,从小聪慧过人,学习又十分刻苦,李客非常疼爱他,而且精心培养他。
李白5岁时,李客就指导他诵读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辞赋,并常对他说:“孩子,你要为我们李门争气,希望你将来也成为司马相如那样有成就的人。”李白把父亲的殷切期望铭记在心,立志做一个超过司马相如的文学家。
李白10岁那年,开始动笔学习辞赋,创作非常认真,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他想到少年时在眉州象耳山读书,有一次逃学回来,经过一条小溪,见一位老大娘在溪旁磨铁杵(舂米的工具)李白问老大娘磨它做什么,老大娘回答说:“磨成针。”李白想,我学习辞赋,只要有这个精神,超过司马相如是不会有问题的。
李白按照这个意愿,勤学基础练。一天,他经过几次修改,把一篇辞赋写好了,便兴冲冲地送给父亲看。他自认为写得不错,一定会得到父亲的夸奖。不料,父亲读了以后,很不满意,对他说:“你这篇赋写得太差了,既无气势,又乏文采。不过你也不要灰心,应当继续努力。”
李白点了点头:“一定按照父亲的要求办。”回到书房,他把那份文稿投到火炉中烧了。然后重新构思,重新创作,连续拟作了三次,没有一次感到满意,只得都付之一炬,直到第四次,才写成比较满意的两篇,即《拟别赋》、《拟恨赋》。《拟别赋》后来散失了,《拟恨赋》还保留着,收在宋人宋敏求所编的《李太白集》中。

2: 历史故事·李白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是唐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说法不一。有说他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在现在苏联境内,唐时属中国管辖),五岁时随全家迁居到绵州昌隆县青莲乡(在现在四川省)。也有说他出生在四川。李白热爱祖国,对大好河山感情很深。他盼望为国出力,却遭到统治者的排斥。但是,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语言清新,风格雄壮,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受到人们的喜爱。他也被尊称为“诗仙”。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是讲李白小时候的事。他曾经在昌隆县的象耳山中读书,有一天,读书遇到了难处时,屋外传来一阵欢笑声。李白走到窗前一看,原来是小伙伴在做游戏。他立刻丢下书,奔了出去。

春天里,野花满山,蜂飞蝶舞。李白一边采野花一边扑蝴蝶,来到一条小溪旁,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正在溪边的石头上磨一根铁棒。他走上前去,好奇地问:“您磨这个做什么呀?”

老奶奶头也不抬地回答说:“做针呐。”

“做针?这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李白惊讶地问。

“孩子,这铁棒虽然粗,可我今天磨明天磨,一直磨下去,总有一天能磨成针的。”老奶奶说完,又埋头磨起来。

李白摸了摸脑袋想,老奶奶说得对啊!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读书不也是这样吗?不下功夫,怎么能学到丰富的知识呢?于是,他立刻跑回家,读起书来

历史上的爱国人物有哪些?

上下五千年,甭管哪朝哪代,爱国英雄数不胜数,岳飞抗金报国,文天祥丹心永存,詹天佑修通京张铁路,段秀实赴死杀敌。 他们在大胜时,能仁爱子民 在大败时,也依旧铁骨铮铮

我肯定说不全,但我尽量多写:
伯夷、叔齐 商朝亡后,二人不吃周粟,于首阳山而死。
屈原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著有《离骚》,为国为民而投江自杀。
苏武 苏武牧羊,多年不变节。
杜甫 著有许多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诗句,从这些诗句中,你能体会到他对国家民族的期望
范忠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飞 这就不多说了
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戚继光 痛击倭寇,戚家军威名远扬。
史可法 力保明朝,最后被围扬州宁死不降。
郑成功 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
林则徐 禁烟运动。
左宗棠 抬棺材誓讨伊犁。
张自忠 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司令官,枣宜会战中殉国。其实近现代的能举例的太多了,就不一一例举了。

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人物,由于时代的久远和传播媒介的局限,让很多的爱国英雄都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那就只能让留下名字和事迹的爱国英雄来代表他们吧。
1)张自忠,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多次于日军血战,曾取得过喜封口,临沂,随枣的战役的胜利.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2)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大部队撤退阻击树倍与己的日军,最后弹尽粮绝,全部跳下山崖.
(3)林则徐,禁烟运动,壮我中华.
(4)李宗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抗战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组织徐州会战,冬季攻势,枣宜会战等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取得过台儿庄大捷.有效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最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绍兴九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挡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措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但是,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入议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窃取了宰相高位的内奸秦检,也抓住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飞的抗战。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的罪恶计划。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末“班师”、要末“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英勇斗争,至此被迫中断。 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金兀术这才又整军回到开封,并以不费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夺了回去。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候*(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但岳飞却仍于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被赵构“特赐死”,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岳飞父子及张宪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军队和老百姓的强烈愤怒,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
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

1997年10月4日,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所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举行仪式,表彰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位空战英雄。出人意料的是他竟是一位华裔,此人就是二战空中豪杰陈瑞钿。显然,对陈瑞钿来说,此项殊荣迟到了几十年。

美国空军历史博物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米德兰(Midland),它收藏有美国各种飞机300余架。其下属的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专门收集和展出美国空战英雄的事迹。但入选该馆的空战英雄,必须具有击落5架以上敌机的战绩,经该博物馆顾问委员会评选之后,才能被授予空战英雄(ACE)的头衔。顾问委员会则由现役和退役的美国空军参谋长、军事专家、航空专家组成,其中还有一名已退休的英国空军元帅,共120人。

在今年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四抗日空战大捷”的日子里,美国舆论界就陈瑞钿荣获空战英雄一事,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对其英雄事迹和坎坷人生进行了介绍。例如象美国的《世界日报》、《国际日报》、《星岛日报》、美国有线电视军事频道等。1998年8月14日版《国际日报》撰文称他是“中国战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第一位空战英雄”;《世界日报》在刊登他在广东空军的戎装照时,称他是“中美共同的空战英雄”、“永远令人景仰”。这在美国社会,尤其是在华侨同胞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战功卓著1932年,年仅19岁的陈瑞钿怀着满腔热血,返回祖国。1937年“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他便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四”空战。两天后,他驾驶美制“霍克”双翼战斗机,击落了日本的“三菱”轰炸机,首开了自己击落敌机的纪录。在1937年至1939年间,他共击落敌机六架,并协助僚机击落敌机三架。在空战中,他骁勇奋战,敢打敢冲,其座机曾三度被敌机击落,但都跳伞成功幸运生还。其中有一次,当他的座机被击中后,他奋不顾身驾机直冲敌机,将其撞毁。他自己则是在座机失去一个机翼的情况下成功跳伞生还的。另一次是在1939年秋任空军副大队长的陈瑞钿,曾两度率机掩护苏联援华空军轰炸昆仑关一带的敌占区。在12月27日邕宁附近上空的战斗中,中方参战的3架飞机与日本10多架战斗机遭遇,经过长达1小时的激烈空战,中方共击落了3架敌机。在战斗中,陈瑞钿的座机油箱不幸被敌机击中起火,自己全身也着了火。他带火跳伞,为借助高速气流吹灭身上的火焰,他跳伞后并未及时开伞,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直到快着陆时才开伞,虽然跳伞成功,但面部和全身上下仍被大面积烧伤。他的英雄事迹当时被广为传颂,被誉为“中国战鹰”(Chima's Warhawk),同时还被编成美国英语课外读物《中国战鹰》出版。美国于1946年发行的《真正英雄的真实漫画故事》(RealHeroes,True Stories in Comics)系列丛书,在当年3-4月出版的第13期,以《真正英雄的动人故事》(Thrilling Stories abourReal People)为题,介绍了他的抗日战绩和不平凡的经历。为纪念他1937年以相对落后的双翼霍克战斗机击落日本先进的三菱九六式单翼轰炸机的战果,美国著名画家罗伊·格林内尔(Roy Grinnell)还专门作画表现了当时激烈的空战场面。据说,好莱坞一电影公司还有意将他的事迹搬上银幕。去年10月4日,美国空军博物馆将他评选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最早的空战英雄,也在情理之中。在表彰仪式上,他被称为“美国第一位二次大战的空战英雄”。

经历坎坷陈瑞钿,祖籍广东省台山县大江村,父亲是华裔母亲是秘鲁人。1913年,陈瑞钿出生于美国俄勒岗州的波特兰市,早年就有志于飞行事业,所以在高中时期,就靠打工挣钱来学习飞行。在日本入侵中国时他就取得了美国的飞行执照。1932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波特兰市华人决定派遣志愿军回国参加抗日空战,当时陈瑞钿已从当地华人创办的美洲航空学校毕业,他便志愿与来自俄勒岗州、华盛顿州、加利弗尼亚州的13位爱国青年一道参加了志愿军,其中还有一位女青年。

陈瑞钿一行乘船首先抵达上海,但竟未被国民党中央军收留,当年11月,他便辗转到广州陈济棠麾下,参加了广东空军,不久便分配在广东空军第六飞行队,军衔少尉。1935年,他被派往德国学习战斗机飞行和战术回国后晋升为中尉。1936年7月,因陈济棠投归南京政府,广东空军随之被中央收编,陈瑞钿则被分配在杭州笕桥中央航校任战斗机飞行教官。同年10月任驻广东空军第3大队17中队中队长。

1938年夏升任少校中队长。

1939年又升任第3大队副大队长。

自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到1939年12月27日的昆仑关战斗他在华东、华南、中南地区执行过多次截击、护航等任务,参加过著名的杭州笕桥大捷、武汉大空战和南京保卫战等重大战役。陈瑞钿在昆仑关战斗中,因座机油箱起火被严重烧伤以后,因交通不便,整整用了三天才被送往柳州医院,当时面部伤口已感染发炎。由于当地医疗条件较差,不能得到很好治疗,以后又辗转香港、衡阳,最后经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和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女士的帮助,才于1940年返回美国就医。在美国,他的面部虽然经过五年的整容治疗但并不成功。他不顾面部已扭曲变形,于1945年初又返回祖国,在驼峰航线执行空运任务,继续为抗日贡献力量。抗日战争胜利后,则转任中国航空公司飞行员。1949年夏天,他回到波特兰市并于1952年在当地一家邮局从事信件整理、分发工作,直至1983年退休。1997年9月3日不幸病逝,享年84岁。

陈瑞钿前后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是爱国华侨伍月梅,是孙中山先生革命政府外交官员伍迁芳之女。她是在广东读书时与陈瑞钿认识的。在一次日本飞机夜袭柳州时,为救丈夫,她扑伏在丈夫身上不幸被弹片击中遇难陈瑞钿与伍月梅育有2男。开始第二位是他在美国纽约的五年治疗过程中认识的一位护士小姐,美国人弗朗西斯·梅尔道克(FrancisMurdock)。1945年,由于陈瑞钿出院后又返回祖国抗日,所以他们从此分手。两人育有一女。

第三位夫人叫杨瑞芝,是上海人。她是在中国航空公司作地勤服务工作时与他认识的,于1948年结婚。他们育有一个男孩,现为美国国务院驻新加坡的一名外交官。

陈瑞钿现共有子女4人、孙子10人,曾孙1人。

名列榜首

陈瑞钿的英雄事迹和坎坷经历极大地震动了另一位美国空战英雄,他就是肯恩·杰恩斯特(KenJernstbt)。

肯恩·杰恩斯特是美国空军志愿援华飞虎队飞行员,他在退伍以后曾担任俄勒岗州参议员30多年。在二次大战期间对日作战中,他取得了摧毁12架敌机的辉煌战绩(空中击落日机5架,击毁地面日机7架)。因此,他早就获得了美国空战英雄(ACE)的头衔。

在陈瑞钿1940年乘机返美就医时,他也搭乘同一架飞机,两人因此相识。他自己虽然已功成名就,但当他了解了陈瑞钿作战英勇无畏、战功卓著和不幸遭遇后,深为感动。他认为,陈瑞钿无疑是美国二战的第一位空战英雄,为此他长期以来一直为陈瑞钿在空战英雄榜上无名打抱不平,并竭力向空军博物馆顾问委员会推举陈瑞钿入选空战英雄榜。

但是,顾问委员会认为,美国正式对日宣战是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以后,而陈瑞钿在1940年已返回美国就医,而且,当时陈瑞钿参加的不是美国空军,而是广东空军,所以迟迟不能认定。

其实,长期以来,国民党空军的态度也很令人失望:首先,把怀着以航空报效祖国到上海投军的陈瑞钿拒之门外就不应该;其次,对有如此战功的陈瑞钿不宣传、不表彰,原因是陈不是嫡系中央军而是广东空军。前台湾空军总司令赖名汤上将在谈及此事时,就曾说:陈瑞钿是陈济棠的广东派系军队,非属中央军,虽打下多架日机,但不算数。真是荒谬!

经肯恩·杰恩斯特坚持不懈地奔走、游说,顾问委员会终于以陈瑞钿是打击同样的敌人,美国空军飞虎队早在美国对日本宣战之前就已在中国战场与日作战,陈瑞钿本人也是美国公民为理由,接受了杰恩斯特的推荐在评选过程中,杰恩斯特也极力坚持陈瑞钿才是第一位击落日本飞机的美国英雄。因此,陈瑞钿的名字才在1997年刻在了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的英雄榜上,正式被评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第一位空战英雄。此次与他同时被评选列入《美国空军战斗英雄名人录》的还有另外七位美国空军英雄。

陈瑞钿是在生前得知这一消息的,原打算亲自到场参加表彰仪式,不幸的是,就在举行仪式的前一个月零一天与世长辞了,而由他17岁的孙子代他出席了这次盛会。

陈瑞钿的英雄事迹和不幸遭遇,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美国华人和新闻媒体更是关注。新闻界除广为宣传报道外,美国有线电视军事频道还准备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拍摄成专集,并有意将当时返回祖国参加抗日战争的空战英雄们拍摄成系列专题片。为此,他们特地委托美国硅谷专家叶晨晖博士帮助寻找、收集有关陈瑞钿生前的资料,特别是面部毁容前的照片,以及其它英雄的资料。

叶晨晖先生对空战历史颇有研究,去年他曾经通过华文媒体(见本刊1997年6月号《巴伯的在华奇遇》一文),并经过湖南有关部门的多方努力,终于在今年初找到了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救过美国空战英雄巴伯的两个恩人。巴伯在那次遇险获救之前,曾驾机击落了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见本刊1997年6月号《谁击落山本该水落石出了》一文)。

徵集陈瑞钿生前资料的消息通过新闻媒体披露以后,不少热心读者纷纷提供线索,叶晨晖先生很快就找到了现居住在波特兰市的陈瑞钿少校的遗孀杨瑞芝女士,并有幸见到了她珍藏的陈瑞钿初入广东空军时的英俊戎装照,以及《中国战鹰》一书。
回答者: lf2005zhang - 千总 四级 11-30 14:42
1)张自忠,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多次于日军血战,曾取得过喜封口,临沂,随枣的战役的胜利.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近现代史也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奋斗史,历史上的爱国人物及事迹有哪些?

这个太多了,屈原,岳飞,詹天佑,林则徐,文天祥。还有生于乱世的诗人和词人们,如辛弃疾,王安石,李清照等。

有没有关于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1967年10月9日,拉丁美洲著名革命家、“游击中心”理论倡导者切·格瓦拉在前一天战斗中负伤被俘后,被美国支持的玻利维亚军人政权枪决。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切·格瓦拉的名字便在世界传扬。当年中国也曾称赞过他在古巴推行的游击战道路,而西方对他则冠以“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等称号。直至2000年,北京舞台上演的话剧《格瓦拉》还曾轰动一时。那个生活在地球另一面的传奇革命家,其战斗和生活的轨迹其实曾与我们紧密相关,其悲欢也值得国人品味反思……

■以毛泽东著作为师,为穷苦人的利益而抛弃了医生的职业到古巴打游击

在古巴革命中闻名的格瓦拉,原本是阿根廷人。他于1928年生于较优裕的家庭,毕业于医学院,在行医中痛感人民苦难非药可治,在阅读了马列著作后决心从事政治斗争,以解放整个拉丁美洲为己任。1957年,他在墨西哥结识了古巴革命者卡斯特罗并与其结成密友,两人很快便率一支小队乘船潜回古巴,登陆后他们上山进行游击战,一年多后就推翻了亲美的独裁政权。

在“七支步枪起家”的斗争中,格瓦拉读过西班牙文本的《毛泽东选集》后深受启发,后来他一再说:“毛泽东是游击战大师,我只是个小学生。”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翌年,格瓦拉便来华访问。他见到了被自己奉为导师的毛泽东,两人亲密地拉着手说话。回国后,格瓦拉便拿起甘蔗刀下田,宣布这是仿照人民公社的榜样,并号召民众学习中国专家不计较工资只讲奉献的精神。

格瓦拉做体力活并不是装样子给群众看的,而是实实在在地真干,业余时间特别是星期六下午,他的时间主要用于义务劳动。他公私分明,年幼的孩子生了急病,他也绝不许用自己的公车送医院。在当时物资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发给每个高级领导人一张特殊供应卡,位居国家第二把手的格瓦拉马上退回,而且始终要求家人到商店同普通百姓一样排队买东西。至于他那些同战士一样站岗,治疗被视为瘟神的麻风病人从不戴手套一类的故事,更是广为传扬。正是这种毫无利己动机的献身榜样,使格瓦拉能够超越时空,被贫困国度的民众和许多富足的西方人同时接受和称赞。卡斯特罗对这位战友的评价则是:“一个在行动上没有一丝污点,在举动中毫无瑕疵的典范就是切!”

■理想主义与现实的矛盾,使他离开古巴进入他国丛林

在革命胜利后的古巴,格瓦拉在取得古巴国籍后只呆了六年。当时,中苏论战势同水火后,他感到两面为难,便在1965年2月再次来华访问,他主张同苏联停止论战,但他的建议未被接受,他也没见到毛泽东。带着忧郁离华后,格瓦拉便在公开场合消失,并登报宣布放弃职务和国籍,使古巴政府不必对其行为负责。

后来人们知道,1965年春,格瓦拉进入了刚果(利)东部,指导当地的左派游击队。几个月后,他失望地离开,因为他感到当地人不愿认真打仗,所以失败无法挽回。隐蔽回古巴休整几个月后,1966年11月,格瓦拉又带领几十个说西班牙语的外籍人进入玻利维亚,在丛林中展开游击战。

对于格瓦拉为什么出走,三十多年来不少研究者有过多种解释。多数意见是,他想摆脱国际共运的分歧,在南美洲再树立起一个革命榜样。不过,从近些年发掘出的他的一些当年的文件笔记中看,格瓦拉其实有更深层次的想法,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诸多疑问,想另辟一条新路。

古巴革命胜利后,格瓦拉是首任国家银行行长,可他却主张废除货币建立“不用钱的文明”。从事建设时,他反对“物质动力”,主张消灭个人主义,要求用劳动竞赛来驱动。由于美国的封锁,经济难以自给的古巴不得不大量接受苏援,在体制和指导原则方面也学习苏联模式,对此格瓦拉很失望,认为从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起就开始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先例,而只有战争条件下同志关系才是真正纯洁的兄弟关系。他这类理想主义的主张,在和平建设的现实生活中注定难以实行,到另一个国度用以往的战争方式再做新探索就势在必然。

抛弃古巴优裕且安宁的城市生活,再进入毒蛇蚊虫出没的南美丛林,对从小便患哮喘病的格瓦拉绝非易事,但是为了理想他义无反顾。在近一年艰难的山区游击跋涉中,格瓦拉只靠一匹骡子驮行李,忍受了诸多困苦,面对追剿和陷入绝境也毫不动摇,并宣布绝不让敌人活捉自己。在1967年10月8日的最后战斗中,他因负伤并犯了哮喘病,才当了俘虏。

■“游击中心”理论随着他的牺牲而终结,忘我的人格魅力却长存人间

格瓦拉学过中国的游击战理论,他提出的“游击中心”论却又有一些不同之处,其中特别强调少数精英的作用,认为到处游击示范便可让民众一涌而起推翻反动政府,而很少注重根据地建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格瓦拉最后在玻利维亚的牺牲虽然悲壮,却说明了外籍人到别国输出革命很难成功,实践标准也对其游击理论做了最无情的检验。

记得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内曾翻译过格瓦拉的《游击笔记》(内部出版),笔者曾问过许多熟悉游击战的老前辈的观后感,回答都是叹息不已。从书中可看出,格瓦拉最后近一年在山区到处游动,他想“解放”的当地农民对其却非常冷淡,没有一个人参加游击队,甚至向政府军告密。这支队伍成了无水之鱼,人越打越少,能坚持那么久全靠顽强的毅力和信念支持。

格瓦拉的小队遭伏击覆没,本人被俘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同他谈了话,出于敬佩曾主张送到关塔那摩关押,玻政府却坚持处决。因该国已取消死刑,刽子手便于10月9日把格瓦拉带出来,迎面用冲锋枪向他扫射,然后拍照后公布说格瓦拉是阵亡。面对枪口,格瓦拉昂首挺胸,无愧于一个战士的形象!

格瓦拉牺牲后,比生前获得了更多的荣誉,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亚非拉国家有了众多崇拜者。在许多国家的群众集会上,经常可看到他的画像和毛泽东像并列。那幅穿作战服留胡子的照片,成了为摆脱苦难而奋斗的许多人的精神偶像。

苏东巨变后,全球虽出现了意识形态趋向淡漠的情形,众多人却仍有“格瓦拉情结”。1997年是他牺牲30周年,恰好其遗骨在玻利维亚被发现,南美许多国家都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阿根廷还专门为他拍摄了故事片,并在国会大厦前举行诗歌朗诵会。更有成千上万各国青年聚集到格瓦拉牺牲的玻利维亚尤罗山谷,昔日冷寂的失败之地召开了欢声鼎沸的大会;古巴的悼念活动更是盛况空前……随后,在北京话剧舞台上出现的格瓦拉,也造成过轰动效应。剧中主人公谴责种种社会不公后大声说:“不革命行吗?”观众(多是年轻人)立即报以一阵掌声和呼喊。当然,剧场内同时也有笑声和叹息,表现出中国新时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情感的多样性。

国际范围内“格瓦拉热”几十年不衰,比格瓦拉本人的胜利和悲剧更值得人们思考。如今,在我们这个喧闹的世界上虽然物欲横流,人们需要物质利益,然而对美好精神境界的追求却没有泯灭。只要社会还存在着压迫和不公,切·格瓦拉那种为解放苦难者不惜献身的精神便永远会受尊崇,众多青年人仍会高呼着:“切!切!”
佟麟阁: 誓死坚守阵地的抗敌英雄

英勇抗日的爱国将领——赵登禹

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马本斋

战斗在日寇铁蹄下的女共产党员——张宗兰

智勇双全丧敌胆——包森

抗联英豪——李兆麟

抗日虎将荡气回肠——叶成焕

抗日怒火燃赤心——马耀南

冀中平原的“吕司令”:吕正操
抗日
佟麟阁: 誓死坚守阵地的抗敌英雄

英勇抗日的爱国将领——赵登禹

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马本斋

战斗在日寇铁蹄下的女共产党员——张宗兰

智勇双全丧敌胆——包森

抗联英豪——李兆麟

抗日虎将荡气回肠——叶成焕

抗日怒火燃赤心——马耀南

冀中平原的“吕司令”:吕正操

陕西抗日名将许权中

“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刘老庄连

坚如磐石抗日心——魏大光

抗日赤心日月可鉴——许亨植

“打仗数第一”——陈锡联

抗日壮士英气冲天——董天知

侠肝义胆破“围剿”——曹亚范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

铁骨铮铮抗日到底——夏云杰

出奇制胜大将风范——粟裕

爆破英雄马立训

夜袭战斗常胜英雄——桂干生

宁死不屈的八女投江

冉庄地道战组织者——张森林

宁死不屈的抗日英雄——赵尚志

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彭雪枫

“太行浩气传千古”——左权

钢铁战士——杨靖宇

“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墨翟

对墨翟的赞誉来自他的论敌。孟子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虽然指责他的说教使人无父无子,过着禽兽般的生活,却又说他不辞劳苦,不顾身体,百挫而无反顾,以拯时世之陆沉。庄子亦反对墨翟学说,说:“其生也游,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能独任,奈天下何?”却由衷地赞叹墨翟其人:“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禄,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嬉笑怒骂,说尽天下英雄,皆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迈者形象出现,唯独在墨翟面前失去了自信,只是说他此等苦行,惟有你墨翟自己能践之,不能责望于人。庄子的预言倒是没错。墨翟其人其学均成为中国文化的绝响。想到两千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外儒内法”牧民之术,造就了中国政治的虚伪和残酷;庄禅文化进退自如的人生哲学,造就了中国人心理的自私和麻木,我们一定会为这个民族不能让 “ 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样具有宗教情怀的思想种子生根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而遗憾。《圣经》上称,种子撒出去,会落在四种不同的土地上。墨翟的思想应该是落在荆棘里了。胡适说:“墨子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人物。”在我的心目中,墨翟急人之难,勇人之事,虽杀身成仁,而足不旋踵,乃我国第一位大侠。

颜真卿

谁都知道这是一位创造了汉文字艺术巅峰的书法大家,却鲜有人知道他刀光剑影的一生,知道他是出入十万敌军如履平地的一条铁血汉子,知道他是风雨飘摇、烽烟四起的中唐时代之忠臣烈士。刚正耿直的人格和瑰丽雄浑的艺术在他身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巨大骄傲,也是其历尽苦难仍然生生不息的根由。每次感受颜体厚重雄强、大气磅礴的书风,我就觉得自己回到了汉唐,那个创造经典的时代,也是人格伟岸的时代。在平定安史叛乱中,颜真卿凑集河北二十万大军拖住叛军,打赢了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场大仗。叛军势盛时,河北各郡大都被攻陷,只有他固守的平原城没有陷落。后来,为了平息李希烈叛乱,他以七十七岁高龄独闯虎狼之地,面对土匪们明晃晃的尖刀,毫不畏惧,面不改色,在被李希烈扣留一年多后自缢殉国。身为朝廷重臣,他为官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以致闹到了“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不得不写信向同事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这就是书法史上奇特的《乞米贴》的来历。寥寥数言,但研读起来却觉浩然正气,扑面而来。著名艺术家黄裳说:“予观鲁公‘乞米帖’,知其不以贫贱为愧,故能守道,虽犯难不可屈。刚正之气,发于诚心,与其字体无异也。”

辛弃疾

我一直以为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真实的萧峰萧大侠式的人物,其人格魅力和武功修为均冠绝当世,而文彩风流更是千古一人。你了解了他的一生,然后再去读他的词,便一定会惊异于我中华青史竟有这样光明俊伟的人杰。他会让我们看到的所有西方大片中的孤胆英雄黯然失色:比得上他的勇猛剽悍比不上他的奇志大勇,比得上他的卓绝功业比不上他的忠义之心,比得上他的风流潇洒比不上他怒澜排空的滔滔文才。青年时,辛弃疾献身民族救亡,起兵于已经沦陷敌国十多年的山东。他亲率五十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连夜弄驰千里押回建康,谱写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传奇,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后在湖南主持军事,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但观其一生,多遭朝廷误解,投散置散于乡里数十年之久,与萧大侠一样受尽冤屈。英雄报国无门,横戈跃马、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郁积为满腔忠愤,尽托于如椽大笔而自铸伟词,造就了中国诗歌史上罕见的硬派抒情风格。“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中国文人的传统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辛弃疾一生却有进无退,始终没有忘记收复故国,复我文邦,真大英雄也!

文天祥

去年过吉安,去了一趟文天祥纪念馆。在里面参观的一个多小时内,未能见到一名其他游客。馆内陈列物有文物价值的不多,只有于佑任老先生的一幅字印象深刻。于先生病逝台湾后,遗嘱要求面北立墓,并赋《望大陆》一诗:“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这让我想起当年文丞相伏首就刑前,要求面朝南方故国的情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江南死不休。”真是千古英雄同一心啊!我中华历经浩劫而至今屹立,皆因为这些忠贞烈士的存在。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横空出世,从东亚打到西亚,再打到欧洲,无人能撄其锋,其残暴酷虐更令天下人不寒而栗。欧洲人在饱受毁灭性打击而无可奈何后,把罪责归因于自己犯错太多,上帝用鞭子来教训自己,称蒙古人为“上帝之鞭”。征服欧洲人后,他们开始攻击中原诸国,用22年时间灭掉西夏王国,用23年时间灭掉当时看起来最强大的金帝国。然后开始包抄南宋。在蒙古人看来,南宋将是最容易解决的一个对手。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一仗打了近半个世纪,大汗蒙哥还在攻击合州钓鱼城的战斗中毙命。他们不明白只会吟诗作画、体格瘦弱的南人何以能抵抗这么久?在见到文天祥后,才发现这个民族身上蕴藏着一种很神秘很强大的力量。征服了大好江山,却征不服人心。蒙元统治中原近百年,如同过客,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而文丞相一曲《正气歌》,却以满腔精忠之气,千年万世,让人们感受到一个伟大民族悲壮雄烈的人格力量。

王阳明

少时读《三国》、《大明英烈》,觉得诸葛孔明、刘伯温天上之事知道一半,地上之事全部知道,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真乃神人;后来沉迷金庸武侠世界,对那些在人迹罕至的山洞突然悟得武学真谛,然后横行天下无敌手的神奇际遇心驰神往。再后来,明白这一切都是传说和虚构,是自以为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白日梦。但读过阳明先生的传记后,我才明白中华历史上还真存在过这样的牛人。这个人集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武术大师于一身,千古之下,无人可比。想当年,他站在贵州龙场那个小小的驿站门前,独对如血残阳,惊天一悟,“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从此中国的思想河流发生了巨大的转向,这与武侠小说中的大侠突然悟出武学秘笈具有同样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在他人生的每一个转折时刻,确实都有僧人、道士、方外异人出现。他断言:“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不仅彻底瓦解了宋明理学,而且直抵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和存在主义思想境域,更为要紧的是,让匍匐了数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突然明白了主观能动性的巨大能量,“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从此中国的历史由帝王史变成为名臣史、知识分子史。王阳明的个人气质近于古人所谓“豪雄”,或者说他根本就是一个武林高手。他青年时任侠骑射,留情兵武,足迹踏遍江南塞北之地。在江西比武时,他以九矢全中的成绩震慑向他挑畔的内侍高手。正德十四年,宁藩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以十万大军,兵下南京,震动朝野。王阳明手无寸兵,却义无反顾,在强弱悬殊得不可思议的情况下,35天就生俘了朱宸濠,表现出了惊人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技巧。他的事业功绩不仅在古今读书人中绝无仅有,在两千年的文臣武将中也十分突出。所以有人说: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而我以为,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之后唯阳明先生可当此论。

夏完淳

中国诗歌自唐宋之后,沦落为文人吟风弄月,赏花佐酒的小道,步入江河日下的状态,特别是有明一代,时世钳口禁声,诗人低轸轻弦,几无大家。然而,至南明时期,时局板荡,山崩地裂,明诗词竟在谢幕之际重回高音区:悲歌击筑,不让荆轲《易水》;穿云裂石,可比东坡《大江》。在四海狼烟中,有一翩翩美少年成为我心目中千年才可一见的卓然英豪,他就是《别云间》的作者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他出生在一个忠烈之家。十五岁,即随父亲和老师起兵抗清,其父其师兵败后均投水殉国,自己也在回家探母时被捕,八十天后英勇就义,时年17岁。在南京受审时痛骂大汉奸洪承畴的情形成为那个山河破碎的时代著名的历史细节。“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一个17岁的少年在那样艰难的时世尚能如此力挺狂澜,知不可为而为之,乃我数千年礼义廉耻之邦屹立不倒的精髓。

谭嗣同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他无疑属于后者。但人们心中也一直有疑问,谭本来有时间有条件像康梁一样脱身,为什么一定要决绝赴死,以33岁的大好头颅抛掷京华街头?这个疑问只能从谭嗣同的精神气质寻找答案。“吾自少至壮,偏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濒死累矣而卒不死;由是益轻其生命,以为块然躯壳,除利人之外,复何足惜。深念高望,私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矣。”这是谭嗣同在《仁学自叙》中的一段话,联系到后来名垂青史的壮举,可见他是个以自己的行为实践自己思想的烈士。在那个新旧交替而前路不明、国家又危机四伏的时代,觉醒者的内心大都怀着极度的悲愤和焦虑,甚至绝望。谭嗣同的选择除了不屈不挠的勇气外,还有着“抵抗绝望”的悲情,而决不是“文死谏,武死战”儒家的忠君道德所能规范的。一百多年后,我读到《圣经》里的话:“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这总让我想起谭的铮铮誓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张自忠

关于张自忠的事迹网上书籍中到处都能看到,我并不比别人了解得更多。我的家乡,抗战时属第九战区,是中日两军搏杀的主战场。我小时念书的学校不远有座梧桐岭,当年就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山上至今有战壕和弹坑遗迹,我们还在岭上拾过弹壳。在一个名石溪的山乡,我见过一座合葬的抗战烈士墓。那是人迹罕至的山间,就一块平常的墓碑,刻着当时县长题的碑文,字迹已不太清楚。细看方知是国民党军李天霞部曾在此与敌寇激战数昼夜,为长沙会战的一部分。不久前读到萨苏先生《国破山河在》,这本书是作者在日本翻阅了大量史料写成的,真实而感人。他在书的《后记》中说:“在这些资料中,我看到的分明是一个个当年的中国人,他们或刚烈、或勇猛、或聪颖、或机变,用他们的脊梁扛起那个时代中国的命运。”八年抗战,那一代中国人为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尊严而英勇赴死,以简陋的武器和凶残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是中国的国魂。张自忠将军只是他们中的一员。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 ,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阵叽哩咕噜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女,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改名为刘胡兰村)人,1932年10月8日诞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全面开赴抗日前线。

1942年,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长,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

一天,晋绥专署抗联的米主任,正在云周西村召开干部会,刘胡兰发现日军偷袭,马上报告米主任,使他们安全转移。

1942年中共文水县敌后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一天,工委李书记来到云周西村,传达党的指示,刘胡兰听了十分高兴,积极为落实党的政策出力办事,她常随武工队员到敌人据点散传单、贴标语,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就在这时,中共文水县委委员张振晋同志,隐蔽在云周西村,秘密领导这一带的抗日工作。刘胡兰经常受到他们的帮助和教育。

在艰苦的斗争中,许多优秀党员和革命战士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使刘胡兰深受教育,特别是15岁的通讯员王士信、武占魁为掩护区长脱险,壮烈牺牲的情景,更使她永生难忘。

党的教育,先烈的影响,使刘胡兰更加无畏地在斗争中锻炼成长。这年夏天,刘胡兰和敌工站的刘站长,趁敌人据点唱戏的机会,侦察敌情,顺利完成任务。

1943年,日寇为了维护其日益残败的局面,拼命地抢粮抓丁,党领导农民针锋相对,开展了抗粮斗争。有一天,敌人又来抢粮食,刘胡兰机智地把敌人引向破坏抗粮工作的地主家,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1944年夏天,抗日政府决定除掉汉奸刘子仁(住在保贤村),刘胡兰知道后,经常操心刘子仁的行踪一天,刘胡兰在下地回家的路口,看见刘子仁向保贤村走上,马上报告了区干部,协助武工队处决了汉奸刘子仁。

1945年1月,文水县工委领导全县万余军民打下了西社据点,夺回粮食50多万公斤,刘胡兰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战斗,经受了战火的考验。5月,八路军伏击了偷袭云周西村的日本侵略军,在战斗中,刘胡兰和青年们主动上前线为八路军送弹药,救护伤员。

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1945年9月1日,八路军打下了文水县城。第二天,文水万余群在县城集会,欢庆胜利,文水县人民掀起了拥军热朝。中秋节,刘胡兰和乡亲们一起慰问八路军。刘胡兰像一颗幼松迎着抗日的烽火茁壮成长起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阎锡山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发动了内战。刘胡兰在共产党的培养下,投入了新的战斗。

10月,她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妇训班”的生活很苦,担任小组长的刘胡兰,经常帮助值日的同学拾柴、做饭、和同学谈心。

由于敌人的骚扰,“妇训班”曾几次转移,途中,刘胡兰拿文件、背粮食,帮助体弱的学员扛行李。她常常鼓励大家说:“八路军打仗死都不怕,咱们还能怕困难,怕困难哪能干革命……

回村后,刘胡兰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积极组织妇女上冬学,宣传革命道理,带领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看护伤员、学习军事技术、参战支前。1946年5月,她被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光荣地加人中国共产党,为候补党员。当时她才14岁。刘胡兰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久,她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土地改革工作组,回云周西村领导土改运动,正确地执行了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6年秋天,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石佩怀被镇压后,阎军七十二师师长艾子谦亲率驻大象镇二一五团一营二连及该镇的地主武装“奋斗复仇自卫队”,于1947年1月8日突袭了云周西村,抓走了我地下交通员石三槐、民兵石六儿等及村农会秘书石五则。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中,石三槐、石六儿坚贞不屈,毫不动摇;石五则却屈膝叛变投敌,供出了云周西村的革命干部和党组织。

1月11日晚,文水县第五区陈区长向刘胡兰传达了让她立即上山的紧急决定。

1947年1月12日,这是云周西村人民难忘的一天。这天早上,东方刚刚闪亮,刘胡兰早早起来,把她转移上山的消息告诉了父母,一家人忙着为她收拾行李,刘胡兰边洗衣服,边和母亲谈论上山后的打算,刘胡兰的心情十分激动。

就在这时,盘踞在大象镇的敌人和地主武装,忽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封锁了所有路口,严令不许任何人出村。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刘胡兰已无法离开村子,她和母亲商量,先到隔壁刚生下小孩的金钟嫂家里隐蔽,如果被敌人发现,就说是伺候坐月子的。当刘胡兰来到金钟嫂家时,屋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这时,街上又传来急促的锣声,紧接着就是敌人的嚎叫声:“大家听着。一家只许留一人,留下两个的就按私通八路办理。”

怎么办?留下来,万一被敌人发现,这卧床的产妇,初生的婴儿,这满屋的乡亲们,将要受到牵连,不!绝不能连累他们!刘胡兰毅然谢绝了金钟嫂的挽留,走出屋来,向村前的大庙走去。
刘胡兰来到大庙广场找到了母亲,女儿的突然到来,使胡文秀十分震惊,她悄悄地问道:“胡兰了,你怎么也来了?” 刘胡兰低声向母亲说明了原因。
不一会儿,“复仇”队员武金川忽然在人群中发现了刘胡兰,窜过来威胁说:“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刘胡兰狠狠地瞪着他说:“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武金川灰溜溜地窜回了大庙。

天空乌云翻滚,广场气氛森严,这时候,刘胡兰已经清楚,一场严峻的考验就在眼前。她轻轻脱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郑重地交给了母亲,决心用鲜血与生命同敌人作一场殊死的斗争。

母亲胡文秀看着女儿这不寻常的举动,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刘胡兰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她把母亲的手拉过来,让她把3件东西握紧……妈妈明白了,她擦干了眼泪,收藏好女儿留给她的3件东西,准备迎接将要发生的一切。

几个敌人扑上来要抓刘胡兰,乡亲们靠在一起保护她。敌人用枪托殴打群众,刘胡兰大声喝道:“闪开,我自己会走。”她昂首挺胸向大庙走去。

刘胡兰踏进大庙,大殿下满身血迹的石三槐、石六儿等6位同志巍然屹立,刘胡兰深表敬佩。

她跨进大庙的西厢房。审讯刘胡兰的是阎军军官大胡子连长张全宝,他根据叛徒的告密,已经知道刘胡兰是被捕中惟一的共产党员、区干部,也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妄想从刘胡兰口中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于是,他沉着脸问道:“你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

“你给八路军干过什么事?”

“只要我能办到的,什么都干过。”

“那么你们村长是谁杀的?”

“不知道。”

“你们区上的八路军都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

张全宝一连碰了几个钉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你,你,你就什么也不知道?”

刘胡兰镇静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张全宝想发作,突然,贼眼一转,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刘胡兰知道自己被坏人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

“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

“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以后你还会为共产党办事不?”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

张全宝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女孩,竟如此厉害。见硬的不行,就换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 “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你,还给你一份好土地……”
刘胡兰轻蔑地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

张全宝恼羞成怒,他收起阴险的笑睑,敲起桌子嚎叫:“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刘胡兰逼进一步,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

张全宝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那可办不到。”

敌人的利诱和威胁都失败了,但他们并不死心,妄图用血腥的屠杀逼迫刘胡兰投降。在大庙西侧广场上放下了铡刀、木棒,刘胡兰和石三槐等同志被押到刑场,他们怒视敌人,匪徒们如临大敌,惊慌失措。

群众们见自己的亲人来到刑场,一下子涌了过去,匪徒们急忙用刺刀阻挡,张全宝气急败坏地逼问群众:“你们说这7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群众中立刻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好人,都是好人。”张全宝慌了手脚,急忙命令匪徒准备屠杀,护村堰上架起了机关枪。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敌人先将我地下交通员石三槐,民兵石六儿、张年成和干部家属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6位同志,用乱棍打昏后,用铡刀一个个杀害了。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大地,锋利的铡刀卷了刀刃,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张全宝却洋洋自得,指着6位烈士的遗体向刘胡兰嚎叫;“你看见了吧,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

刘胡兰怒不可遏,痛斤敌人;“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刘胡兰遥望着吕梁山,仿佛想起了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想起了培育她成长的党,想起了未来的灿烂世界。

张全宝看见刘胡兰在思索,还梦想着刘胡兰能够转变,刘胡兰忽然转过身来,质问他:“我咋个死法?”

这惊天动地的声音,宣告了敌人的彻底失败,张全宝阴沉着脸,沙哑地发出了绝望的嚎叫:“一个样……”

群众再次向刑场涌来,这情景把敌人惊呆了。

突然,张全宝看到了护村堰上的机关枪,便恶狠狠地叫道:“快,快把机关枪调过来,把全村的人统统给我扫光。”敌人的机关枪在向几百名手无寸铁的乡亲们瞄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胡兰大义凛然,挺身挡住了枪口,大声喝斥敌人:“住手!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

刑场就是战场,英雄斗志如钢,刘胡兰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烈士染红的铡刀走去。

铡刀前,刘胡兰止步回首,泰然自若地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养育她的家乡土地和勤苦勇敢的乡亲们。“永别了,乡亲们,战斗吧,同志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她鄙视了一眼垂死挣扎的敌人,甩了甩披在脸上的短发;仰望翻滚的乌云,环顾万里江山……她坚信,黑夜即将过去,祖国的明天将阳光灿烂,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同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她从容地走向铡刀……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刘胡兰同志从容就义,壮烈牺牲。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于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沫源县上庄村,他英勇牺牲是在1941年9月16日,牺牲时年仅13岁。

骑兵连的战士接到命令到下壶关打鬼子去了。这一天,高林山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一脸愁云。二小见了,忙问:“大伯,你有啥心事啊?”

高林山说:“部队走了两三天了,可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听不到枪炮声。他们带的干粮不多,你说急人不急人!”

二小听了也说:“他们的马草也不多。”

两个人都动起了脑子。二小灵机一动,说:“大伯,俺们现在就发动大伙准备口粮、军草,后半晌就给部队送去。我这就跟雷娃说一声儿,发动儿童团员上山去割马草。”

高林山听了直点头,心想,这孩子还真有点子。

全村人都忙着生火,烙贴饼子。20多个儿童团员都到村北的山上割马草去了。

二小挥着镰刀,数他割得快。你看,他把小布衫也脱了,只剩下红肚兜,光着膀子,弯着腰,手快如飞。他还挺有心眼,准备了两把镰刀,磨得光光的换着使。二小割满了两筐青草,又帮着别的女孩子割,还不到晌午,儿童团员们就完成了任务。

吃完晌午饭,民兵和儿童团员们就出发了。每个儿童团员都背着两筐草,天气又热起来,脸上直冒汗,可没有一个人喊累。

在下壶关的山头上,骑兵连吴连长首先从望远镜里看到老乡们和儿童团的送粮送草队伍。他骑着战马飞快迎过来,拉着高林山的手说:“谢谢你们,你们来得太好了!”他又转过身来对儿童团员们说:“你们立了一大功。咱们的军马没有草吃就不能打仗,你们的草送的真及时,谢谢你们了!”

儿童团员听了吴连长的话都非常高兴,这草没白割,挨点儿累也值了。

战斗很快打响了,骑兵连消灭了鬼子的一个中队,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

日本鬼子不甘心在下壶关的失败。他们打听到我们的骑兵接受了新的任务,转移到别的地方作战去了,就由日本鬼子的中队长佐佐木带着一个小队日本鬼子和一排伪军来袭击狼牙口村。

佐佐木一伙来到狼牙口村,却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圈里猪也没有,村子里静悄悄的。佐佐木发火了,问道:“八路的没有。。。。。。老百姓、牲口。。。。。。统统的哪里去了?”

翻译官报告说:“老百姓都跑了,牲口、粮食全坚壁起来了。”

佐佐木举起战刀,下令:“搜!给我搜!“

日本鬼子到山沟里搜,也不见人影。过了一会儿,伪军排长来报告:“太君,烨树沟里发现了几十个老百姓!”

佐佐木的小眼睛一转,大叫道:“把他们。。。。。。统统的。。。。。。包围起来!”

群众被包围了起来,山头上架起了机枪。

鬼子中队长佐佐木站在岩坡上开始训话了,叽里呱拉不知说的什么。翻译官说:“太君说了,你们不要怕,只要说出八路军在哪儿,粮食、弹药藏在哪儿,就没事儿。”

没有一个人说话,山谷里静静的。佐佐木气得脸像猪肝,大声吼道:“快说!再不说。。。。。。统统的。。。。。。死啦死啦的。。。。。。。”

半天,还是没人说话。佐佐木冲下岩石坡,抓住一个青年农民的衣襟,毗牙咧嘴地说:“你的快说。。。。。。八路军在哪儿?粮食藏在哪儿?”

那个青年农民“哇哇”地叫着,佐佐木使劲地打他、踢他,他叫得更凶,还是说不出话来。

高林山对佐佐木说:“他是个哑巴,不会说话。”

佐佐木一把抓住了高林山吼道:“他是哑巴。。。。。。你的会说。。。。。。八路军在哪儿。。。。。。粮食藏在哪儿?”

高林山不慌不忙地说:“俺是个老百姓,俺不知道。”

翻译官帮腔说:“快说吧!不然劈了你!”

佐佐木气急了,举起军刀就要劈过去。

就在这紧急的时刻,王二小挺身站了出来。他想,高大伯是农会主席,是他把自己抱回家里,是他们一家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他不能死啊!

佐佐木收起了军刀,向二小问道:“你的小孩。。。。。。你的。。。。。。怎么知道。。。。。”

二小沉着地说:“我天天在山上放牛,我怎么不知道!”

佐佐木狡猾地说:“你的。。。。。。小孩。。。。。。不骗人。。。。。。”

在鬼子威逼下,王二小只好走在前面带路。两个伪军在后面紧跟着他。

王二小东走西转,把鬼子兵领进了深山沟。远远的看见前面有一个山洞,二小指着说:“太君!你看,就是那个洞!八路军的伤员、粮食就藏在那儿!”

佐佐木逼着二小:“你先。。。。。。进山洞。。。。。。”

二小急忙钻进了山洞。鬼子们慢吞吞地跟着。山洞里的路二小很熟,他像一只小兔子,连走带蹦,把鬼子落在后面。左拐右拐,二小来到一个叫猫儿洞的地方,把身子缩成一条扁鱼似的钻了过去,气得佐佐木直跳,骂道:“中国小孩。。。。。。狡猾。。。。。。”说着,掏出手枪朝洞里开了几枪。

二小早就钻出洞,飞也似的跑到烨树沟,大声对高主任和乡亲们喊道:“赶紧钻到洞子里,鬼子要来了!”

乡亲们安全转移,骑兵连把鬼子和伪军包围起来。

乡亲们把二小围了起来,高林山抱起了二小,大家都夸二小机智勇敢。高主任说:“孩子,是你救了俺,救了乡亲们!”村妇救会曹主任也搂着二小说:“是你用调虎离山计救了乡亲们,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只想着大伙儿,就没想到自己的危险。”

王二小参加儿童团以后,经受了锻炼,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他在迅速、茁壮地成长!

血染南河滩

九月十六这一天,太阳快要落山了,二小甩着鞭子赶着牛要回家了。忽然呼隆一声响,二小一看,是鬼子兵踩响了南河滩上的石雷。

有40多个鬼子来抢粮食和弹药,还要消灭八路军的伤员。他们来到南河滩上,大摇大摆,还边走边观景。

鬼子要去狼牙口村,那里藏着粮食、枪支和弹药,还有八路军的伤员。

走着走着,一座山挡住了鬼子的去路。鬼子中队长高崎用望远镜看了半天,也闹不清前边的路应该怎么走,他们面前有3条路,走哪一条呢?

中队长高崎急得直冒汗,把大个子军曹喊来命令说:“这里有3条路,你去看看定哪一条?”鬼子们停下来,有的去河边洗手、洗脸,有的去喝水。高崎发火了:“不准洗手洗脸,快归队。。。。。”

大个子军曹跑回来向高崎报告:“中队长!路不好找,在那边山上有一个小孩。”

高崎大声喊道:“快抓来!”

二小被军曹拽着来到高崎面前。

高崎问道:“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

二小答道:“俺是放牛的!”

高崎又问道:“小孩。。。。。。八路的。。。。。。在哪里?”

二小说:“俺不知道。”说完就要走。高崎一把抓住他:“你的。。。。。。不要怕。说出来。。。。。。八路在哪儿。。。。。。给你金票。”

二小半天不言语,军曹上来吼道:“小孩。。。。。。不说。。。。。。死拉死拉的!”

二小一看,不给带路不行了。心想,也好,俺们的队伍在崖口两边的山头上埋伏着呢,我路又熟,把鬼子带进。。。。。。,想到这儿,二小装作害怕的样子说:“太君!俺想起来了,晌午的时候,有不少八路军开到南马庄去啦!”

恶狠狠的军曹举起拳头,两个小眼珠滴溜溜转,吓唬二小:“小孩。。。。。。你不要。。。。。。撒谎!”

二小生气地说:“反正俺看见了,信不信由你!”

高崎看天快黑了,急着说:“小孩。。。。。。你的。。。。。。带路!”

二小领着鬼子兵在沙滩地上向西走去。

河滩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石头。几个鬼子踩在石头上,都摔倒在地上,哇啦哇啦叫道:“小孩。。。。。。你带的。。。。。。什么路?”

二小撅着嘴也大声喊道:“这圪塔就是这号路!”

二小领着鬼子兵绕过河滩向南走去。河的东面是石岭子山,西边是香炉山。两座山都有几十丈高,在这两座山岭上埋伏着我们的骑兵连,一排在西边香炉山上,二排在东边石岭子山上。

鬼子兵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山沟。这时,石岭子山上的八路军骑兵连的战土开了枪,子弹嗖嗖地射向敌人,七、八个鬼子应声倒地,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鬼子见左边有八路,又朝石岭子崖下躲避,右边香炉山上的八路军正好打个正着。鬼子兵成堆地倒下,鬼哭狼嚎地叫了起来。鬼子兵朝两边山上开枪,可是射程打不到,白费子弹,一个高个子鬼子兵朝崖上扔手榴弹,可是,手榴弹碰到崖边又呼拉拉掉了下来,在鬼子堆里爆炸了。

鬼子中队长高崎气急败坏,连叫“上当,上当”。他一眼看见,王二小这时飞快地向西跑去,便拼命地追了上去。他掏出手枪朝二小射了过去,二小背中枪弹倒在南河滩上。军曹也跑了过来,用刺刀猛刺二小的胸膛,又把二小用枪尖高高地挑起来,摔在大石头上。我们13岁的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他的鲜血染红了大石头。

1941年农历九月十六,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在南河滩,八路军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传遍了解放区的每一个村庄,感动着每一个老乡。当时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迹也感动万分,他们立即进行创作,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写出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歌唱二小放牛郎》用叙事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充满无比崇敬与深

切缅怀的真挚感情,不仅使人听了无比悲痛,而且激励斗志,催人向前。

今天,我给大家讲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最后,我想把《歌唱二小放牛郎》唱一遍。我不会唱歌,用歌声来缅怀英雄,同时表达我们继承和学习英雄革命精神的决心。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他的脸上还含着笑,他的血染红蓝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有一个狼牙五壮士的英雄故事讲得很好你可以在网上查找狼牙五壮士的故事

历史上有哪些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事例?

要简短,最好200字!!!快点,急用,在线等!!!!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祖先从很早的古代起就已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从元谋人、蓝田人到北京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最早祖先的演化过程。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存还说明了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北方 、中原 、南方3种不同的系统特征。在华夏、夷、三苗等族开发黄河流域、东部沿海一带和长江流域的同时或稍后,氐、羌、戎诸族开发西北和西部地区,濮、越等族开发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狄 、匈奴等族开发北部草原地区,肃慎、东胡等族开发东北地区。随着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其与中原地区联系的加强,为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800年的诸侯割据 ,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此后的两千多年来,统一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汉族因在中华民族中人口最多,所以他们所建立的中央王朝也最多。这些王朝都得到少数民族的支持。匈奴、鲜卑、吐蕃、回鹘、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民族,也在部分地区以至全国范围内建立过政权,各民族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和富有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以其灿烂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著称于世。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以及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和火药的应用。产生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 、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虽然曾经互相侵扰和攻伐,出现过民族压迫和剥削,但始终存在着逐步接近 、互相依存、友好合作、共同前进的关系,并成为中国民族关系中的主流。中华民族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和外国侵略,各民族人民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促使各民族的劳动者联合反抗阶级压迫。如东汉的汉羌人民起义,清代太平天国起义和贵州张秀眉领导的苗族、布依族、侗族起义等,都是多民族参加的斗争。至近代,中华民族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殖、反帝的共同目标和寻求民族解放的共同命运进一步把各民族紧密地团结成一个坚强整体,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持续斗争。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抗击了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西南和中东南地区,进行了反对英、法、日、美等帝国主义的斗争,挫败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1911年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 会的性质并没有变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族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外国侵略的斗争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见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时期,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先后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各民族之间以平等、团结、互助为内容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发展。各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加速进行,人民生活大有改善,中华民族正以崭新面貌呈现于全世界
1.秦统一六国
2.昭君出塞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郑成功收复台湾
5.左宗棠收复新疆
6、秦始皇修灵渠
7、秦始皇统一南绍
8、汉初封王
9、汉与匈奴和亲
10、成吉思汗远征
11、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1. 秦统一六国
2. 昭君出塞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 郑成功收复台湾
5. 左宗棠收复新疆
6、秦始皇修灵渠
7、秦始皇统一南绍
8、汉初封王
9、汉与匈奴和亲
10、成吉思汗远征
11、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张学良的“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
郑成功是收复台湾,保护了我国固有的领土。
王昭君远嫁保了汉匈王朝40年的和平
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保护祖国领土完整。
康熙收复台湾。
左宗棠收复新疆
最近的历史,和平收回香港、澳门也将载入史册。

一、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经过17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

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逝世,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并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太宗,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上书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  。唐高宗又晋封松赞干布为“王”,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昭陵前,以示褒奖。

二、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三、唐太宗“便桥之盟”

渭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指的是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

公元626年,突厥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京师震动。 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唐太宗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 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杀白马与突厥可汗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四、西汉和亲

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西域副校尉陈汤等率屯田士兵与西域诸国联军攻杀远逃别康居的郅支单于。呼韩邪既欣喜又害怕,喜的是多年的对头已灭,怕的是汉王朝下一个消灭目标指向自己。思来想去,终于于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入朝长安,提出愿与汉室通婚结为亲戚。元帝应允,即以宫女、待诏掖庭的王嫱(昭君)赐予呼韩邪单于。

呼韩邪即以其为“宁胡阏氏”。又上书元帝,愿意承担为汉王朝守边的任务,建议撤除汉王朝边塞吏卒,以省减汉民徭役负担。虽然汉元帝没有答应呼韩邪的建议,但双方和平相处,史称汉朝“边域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西汉末。

五、澶渊之盟

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

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外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英雄年代

罗马帝国:
正式名称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古书称为大秦,是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马曾经有数百年的共和制时代,但自从斯巴达克斯起义以来,罗马进入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并通过两次“三头执政”后,屋大维自命为“奥古都斯”,成为罗马的独裁者,从此罗马就进入了的“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在罗马统治之下的土地。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此时总共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屋大维建立帝国后,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罗马帝国一般被分为前期帝国(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国(193年—476年)两个阶段。前期帝国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鼎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被称之为罗马的黄金时期。后期帝国从三世纪危机起,经伊利里亚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国,至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将帝国正式分为两部分(395年)。西部在内忧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部帝国直到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史学家更多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 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在位的时候征服了整个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后来整合了希腊的力量开始东征,建立了史上有名的亚历山大帝国。腓力二世最终征服希腊的时间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腊联盟”,即“科林斯联盟”。 亚历山大帝国版图包括今天的希腊、马其顿、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约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全境或大部,印度小部分。

波斯帝国:
又称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国从米索不达美亚横跨到印度,由里海伸展到波斯湾,势力扩及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为了要控制今天的叙利亚、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和阿拉伯,波斯人与罗马人和后来的拜占庭人作战。波斯帝国的首都是戴西丰,即今天的巴格达。 前550年,居鲁士领导波斯各部落推翻米堤亚王国,建阿契美尼德王朝(一说始于前558),定都苏萨,是为波斯帝国之始。继而向外扩张,征服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叙利亚等地,又向东占领大夏(巴克特里亚)、粟特等,但在和北方游牧部落马萨盖特人作战时居鲁士失败被杀。其子冈比西即位后,率兵征服埃及(前525),因发生高墨达政变(前522),返国途中暴卒。大流士一世镇压高墨达政变和各地起义,夺得政权;实行巩固中央集权的改革;继续扩张领土,帝国疆域东起印度河,西至爱琴海及非洲东北部(埃及)。前五世纪初(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波斯不断西进导致持续约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后以波斯失败告终。波斯的统治激起各地人民的不断反抗,境内经常爆发反波斯统治的起义。前四世纪以后,国势转衰(前404-前343年埃及曾获独立)。前333年,大流士三世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彻底打败,前330年被杀,波斯帝国灭亡。

亚瑟王与圆桌武士:
亚瑟王(King Arthur)是5世纪英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国王。人们对他感性认识更多的是来自神话传说,没有人大量涉足过亚瑟王的真实生活,他就像一个迷,等待着发掘与探索。可任何一个英雄都不可能由来无踪。 亚瑟王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圆桌骑士团的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他是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关于亚瑟王的传奇故事,最初如何诞生,源自何处,皆无从查考。究竟亚瑟王是不是以某位历史人物作为基础塑造出来的虚构角色也不得而知。如果确实存在亚瑟王这个人物,据推测他所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公元500年左右,其间是一段50年左右(符合所知的各亚瑟王版本)的时期。 西元800年左右,威尔斯的修士撰写了一本《布灵顿人的历史》,书中首次记载“亚瑟”这个名字,描述他领导威尔斯人抵抗从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萨克森人。 萨克森人(英语Saxon;德语Sachsen),又译撒克逊人,原属日耳曼蛮族,早期分布于今日德国境内的尼德萨克森(Niedersachsen)地方。西元5世纪中期,大批的日耳曼人经由北欧入侵大不列颠群岛,包括了盎格鲁人(Angles)、萨克森人(Saxons)、朱特人(Jutes),经过长期的混居,逐渐形成现今英格兰人的祖先。那是多么的不可能啊。

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本居住中亚阿姆河,属于西突厥 乌古斯人。自古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13世纪时,蒙古人开始向西扩张,迫使他们迁移。最初他们依附于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在和拜占庭相邻的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部落酋长埃尔托格鲁尔死后,他的儿子奥斯曼(1282—1326年)继位。继其父担任部落首领,1299年,奥斯曼趁塞尔柱罗姆素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称号“加齐”,奠定了奥斯曼国家的雏形。1324年,奥斯曼之子奥尔汗(1324~1360)继位后,改称总督,建立了常备军,吞并了罗姆苏丹国之大部分地区。于1331年,打伤了东罗马帝国皇帝,并攻占了尼西亚城,并迁都于此。1354年,乌尔汗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了加利波利半岛,并把这里作为进攻巴尔干半岛的桥头堡。奥尔汗对内确立国家行政组织,中央设立迪万,任命维齐尔(即大臣),向各地派行政军事长官和卡迪铸造统一钱币,成为奥斯曼国家的真正缔造者。1360年素丹穆拉德一世(1360-1389在位)继位后,向东南欧扩张取得决定性的进展。1362年,采取大规模军事进攻,占领埃迪尔内,并以此为都。接着又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和整个希腊北部,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统治者称臣纳贡。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这一胜利震动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欧洲各国为了拯救拜占庭帝国,派出了援军。素丹巴耶塞特一世(1389~1402在位)在1396年的尼科堡战役中,一举打败了匈牙利、法兰西、德意志等国的联军,将近一万名十字军被俘,除了用巨款赎回300名贵族骑士外,其余的几乎全部被杀。从此,欧洲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扩张。拜占庭帝国危在旦夕。 但就在此时,中亚的突厥族帖木儿强大起来,并开始向小亚扩张。1402年,在安卡拉战役中,帖木儿军大败奥斯曼军,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被俘。这一事件暂时挽救了拜占庭,使之又勉强存在了一段时间。因为巴耶塞特苏丹的四个儿子之间开始了争夺王位的战争,新征服地区的人民也趁机掀起反抗运动,奥斯曼帝国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不得不推迟了向欧洲的扩张。苏丹穆罕默德一世(1413-1421)结束分裂局面,收复帖木儿征战时丧失的领土。1444年,穆拉德二世(1421~1451在位)在瓦尔纳战役打退了欧洲基督教王国的反扑。

奥匈帝国:
奥地利帝国(Austrian Empire;1804~1867) 【注音】:ào/yù dì/de lì dì guó 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地利封建帝国。180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1792~1806在位)宣布自己为奥地利皇帝,改称弗兰茨一世(1792~1835在位),是为奥地利帝国之始。统治范围包括奥地利、匈牙利、上西里西亚 、波希米亚等地。1867年奥匈帝国成立,奥地利帝国结束。法国大革命期间 ,奥地利先后3次参加反法联盟 ,均为拿破仑·波拿巴击败,失去本土西部、意大利北部、西加里西亚和南斯拉夫等领地,神圣罗马帝国已彻底瓦解。1806年弗兰茨一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1809年任命K.W.N.L.von梅特涅为首相 ,奥地利的反法政策改为策 略性与法合作。1810年弗兰茨一世将女儿玛丽亚·路易丝嫁给拿破仑一世,以巩固奥地利的地位。1812年 ,拿破仑 一 世侵俄失败(见俄法1812年战争),奥地利又转而与法作战,莱比锡战役 以后 ,于1814年3月攻入巴黎 。在同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梅特涅施展外交手腕,使奥地利收复所失领地,后组成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联邦,奥地利的大国地位得到恢复。1815年,奥地利发起成立神圣同盟,成为复辟势力的代表,纠合欧洲各君主国镇压各国革命,维护专制制度,充当欧洲宪兵。 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后,各小邦纷纷参加,梅特涅的权势一蹶不振 。欧洲1848年革命爆发后 ,3月13日维也纳群众在学生领导下爆发起义,梅特涅被迫辞职 。在维也纳革命影响下,匈牙利和捷克先后发生革命,皇帝斐迪南一世被迫逊位,其侄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即位。此后政治倒退,帝国的专制统治变本加厉。1849年起,奥地利与普鲁士为争夺德意志霸权展开尖锐斗争。奥地利在德意志联邦中的盟主地位暂时得到稳定。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奥军被击败,被迫同意解散德意志联邦,此后,德意志走上以普鲁士为首的自上而下的统一道路(见德意志帝国)。奥地利被迫转向巴尔干等地发展,对国内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采取让步政策。1867年2月,匈牙利获得自治,同年6月正式成立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的统治结束。 奥地利帝国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奥地利封建帝国。鉴于神圣罗马帝国已名存实亡,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1792~1806在位)于1804年宣布自己为奥地利皇帝,改称弗兰茨一世(1792~1835在位)。统治范围包括奥地利、匈牙利、上西里西亚、波希米亚等地。1867年奥匈帝国成立,奥地利帝国不复存在。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或传说大多来源于古希腊文学,包括如《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赫西奥德(Ησίοδος)的《工作与时日》和《神谱》,奥维德的《变形记》等经典作品,以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οφοκλής)和欧里庇得斯的戏剧。神话谈到诸神与世界的起源、诸神争夺最高地位及最后由宙斯胜利的斗争、诸神的爱情与争吵、神的冒险与力量对凡世的影响,包括与暴风或季节等自然现象和崇拜地点与仪式的关系。希腊神话和传说中最有名的故事有特洛伊战争、奥德修斯的游历、伊阿宋(Ιάσων)寻找金羊毛、海格力斯(Ηρακλής)(即赫拉克勒斯)的功绩、忒修斯(Θησεύς)的冒险和俄狄浦斯(Οιδίπους)的悲剧。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和中国商周文明略有相像之处。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链,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西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西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宙斯——众神之主(因武器为闪电又被称为雷神),赫拉——天后,妇女的保护神,波塞冬——海神,哈迪斯——冥王,雅典娜——智慧女神、胜利女神和女战神(阿瑞斯代表的是暴力与血腥之战,雅典娜则代表正义之战),阿波罗——太阳神,阿尔忒弥斯——助产、狩猎与月亮女神,阿弗洛狄忒——美与爱女神,阿瑞斯——战神,赫菲斯托斯——火与工匠之神,赫尔墨斯——神使,冥界引渡,狄俄尼索斯——酒神(经炉灶女神赫斯提让位)。其他著名神只如: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并被称为先知者,赫拉克勒斯——著名的大力神,德墨忒尔——农事和丰产女神,三大处女神明之一,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统体系。 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最著名的传说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伊阿宋取金羊毛等。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无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希腊神话的美丽就在于神依然有命运,依然会为情所困,为自己的利益做出坏事。因此,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文学的土壤,而且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罗马神话:
古罗马神话(mythology)对欧洲文化影响较深,天上诸星座原来都是希腊人以神话人物和诸神命名的,但目前学术界使用的都是罗马名。 雅努斯 Janus 门神,具有前后两个面孔或四方四个面孔,象征开始。 朱庇特 Juppiter 神王。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宙斯Zeus. 朱诺 Juno 神后,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赫拉Hera. 墨邱利 Mercury 神的使者,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赫耳墨斯Hermes. 维纳斯 Venus 美神、爱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佛洛狄德Aphrodite。 玛亚 Maia 墨邱利的母亲,花神。 狄安娜 Diana 月亮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尔忒弥斯Artemis。 阿波罗 Apollo 太阳神,希腊和罗马名字相同。 弥涅瓦 Minerva 智慧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雅典娜Athena。 赛尔斯 Ceres 谷物和丰收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狄蜜特Demeter。 伏尔肯 Vulcan 火神,维纳斯的丈夫,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赫斐斯托斯Hephaestus。 尼普敦 Neptune 海王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波赛东Posidon,朱庇特的弟弟。 普鲁托 Pluto 冥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哈底斯Hades,朱庇特的弟弟。 丘比特 Cupid 小爱神,维纳斯的儿子,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爱罗斯Eros。 欧若拉 Aurora 黎明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厄俄斯Eos。 玛斯 Mars 古老的意大利死神和战神,也是生长神、土地神和牧群神,狼和啄木鸟是他的圣兽。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瑞斯Ares。但形象较阿瑞斯正面许多。 萨图奴斯 Saturnus 也叫萨图恩,古老的意大利神,朱庇特的父亲,跟希腊神中的克罗诺斯十分相似。

北欧神话:
神族与奇幻生物: 北欧神话是个多神系统,大致上可分成四个体系:巨人(Giants)、诸神(Gods)、精灵(Elves)以及侏儒(Dwarves)。 巨人是最早的生命,生出了诸神,但同时也是众神最大的敌人,可以将之理解为人格化的自然力量。神分为两个部族,以主神奥丁(Odin)为首领的阿萨神族(Aesir)以及以大海之神尼约德(Njord)为首领的华纳神族(Vanir),其中主要神有十二个。精灵及侏儒属于半神,他们为神服务,属日耳曼地区的特殊创造。 创世神话: 世界初开之际,没有天也没有地,在浓雾中,只有一道金伦加 (Ginunaga) 鸿沟,鸿沟之北为“雾之国”尼福尔海姆(Niflheim),其中有泉名赫瓦格密尔(Hvergelmir),是所有河水的源头,据说其中一条河的水带有剧毒。鸿沟之南是“火之国”穆斯贝尔海姆(Muspelheim)。在热气与寒冰的交错中,诞生了霜巨人之祖尤弥尔(Ymir)和一头名为欧德姆布拉(Audhumbla)的巨大母牛。尤弥尔吃着欧德姆布拉分泌的奶水维生,而欧德姆布拉则舔食寒冰上的盐粒。 雷神索尔搭上战车,与巨人们决战。 之后,尤弥尔的身上变出了智慧巨人密米尔(Mimir)和女巨人贝丝特拉(Bestla),这是霜巨人的家族。另外,在母牛的舔噬下,冰中则出现诸神之祖布利(Buri)。布利生下包尔(Borr),包尔和女巨人贝斯特拉(Bestla)生下了奥丁(Odin)、威利(Vili)、菲(Ve)。巨人族和诸神相当不合,双方挑起战火。后来尤弥尔被诸神所杀,巨人族战败,剩下的巨人逃往约顿海姆(Jothuheim),并继续对诸神抱持着恨意。 诸神拿尤弥尔的身体来布置出大地和天空。尤弥尔的头颅化为天空,脑髓为云,身体成了大地,血液成为海洋,骨骼变成山脉,毛发变成树木。当尤弥尔尸身腐烂长出蛆,这些蛆就变成了精灵及侏儒。奥丁命四个具有怪力的侏儒支撑著天空的四角。尤弥尔的眉毛则被用来造成墙壁用来围住“中间世界/中庭”(Midgard,米德加尔特)。然后奥丁又捕捉穆斯贝尔海姆的火焰,将他们化为星星、月亮、太阳,并订定了四季的运行。诸神又取来梣木枝造成男人,用榆树枝造了女人。男的取名“阿斯克”(Ask),女的叫做“恩布拉”(Embla)。奥丁给他们生命和灵魂,维利给他们理性与动作,菲给他们感情、仪表和语言。这就是人类的始祖。 末世神话: 北欧神话的一大特色就是世界最终是会毁灭的,这就是诸神的黄昏。这场战役无可避免,也注定众神必定失败,但即使如此,北欧的众神依然坦率的面对这最终的结局。而在世界灭亡之后,残存的神会再次建立起新的世界。 北欧神话中,由世界树(Yggdrasil)支撑的世界分为三层九个国度,以下列出大致的分类,但事实上由于正确的资料已经失传,所以对于九个世界的说法不只一种。 • 阿斯嘉特(Asgard):神国。阿萨神族居住的地方。其中最大的城堡就是奥丁的金宫(Gladsheim)。英灵殿(Valhalla)也是位在此。 • 华纳海姆(Vanaheim):华纳神族居住的地方。天地之间万物的生养繁殖、海洋和风,都归华纳神族控制。此神族通晓许多连奥丁都不知道的神秘咒法。 • 亚尔夫海姆(Alfheim):精灵之国。精灵居住的地方。精灵生得特别美丽,拥有很大的法力。他们照料花草,是最爱光亮,是善良亲切的小妖精。 • 中间世界/中庭/米德加尔特(Midgard):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有由冰、火、空气构成的三色彩虹桥(Bifrost),可以通往神国。 • 约顿海姆(Jothuheim):巨人居住的地方。人类世界到“巨人国度”的路标是一个恐怖的“铁森林”(Jarnvid);也有传说海的那一边就是“巨人国度”。 • 瓦特阿尔海姆(Svartalfheim):侏儒居住的地方。侏儒是厉害的巧匠,拥有种种神秘的力量和深遂的知识,他们打造出很多宝物。 • 海姆冥界(Hel):和冥国女王海拉(Hel)同名的国度,也翻作“地狱”。这是一个冰冷多雾的地方,永夜的场所,只有亡者才能到达。 • 尼福尔海姆(Niflheim):雾之国。和死亡国没有明显分别的冰雪世界。 • 穆斯贝尔海姆(Muspelheim):火之国。金伦加鸿沟之南,由巨人史尔特尔守护的酷热国度。
转:罗马帝国:
正式名称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古书称为大秦,是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马曾经有数百年的共和制时代,但自从斯巴达克斯起义以来,罗马进入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并通过两次“三头执政”后,屋大维自命为“奥古都斯”,成为罗马的独裁者,从此罗马就进入了的“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在罗马统治之下的土地。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此时总共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屋大维建立帝国后,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罗马帝国一般被分为前期帝国(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国(193年—476年)两个阶段。前期帝国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鼎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被称之为罗马的黄金时期。后期帝国从三世纪危机起,经伊利里亚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国,至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将帝国正式分为两部分(395年)。西部在内忧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部帝国直到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史学家更多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 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在位的时候征服了整个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后来整合了希腊的力量开始东征,建立了史上有名的亚历山大帝国。腓力二世最终征服希腊的时间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腊联盟”,即“科林斯联盟”。 亚历山大帝国版图包括今天的希腊、马其顿、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约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全境或大部,印度小部分。

波斯帝国:
又称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国从米索不达美亚横跨到印度,由里海伸展到波斯湾,势力扩及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为了要控制今天的叙利亚、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和阿拉伯,波斯人与罗马人和后来的拜占庭人作战。波斯帝国的首都是戴西丰,即今天的巴格达。 前550年,居鲁士领导波斯各部落推翻米堤亚王国,建阿契美尼德王朝(一说始于前558),定都苏萨,是为波斯帝国之始。继而向外扩张,征服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叙利亚等地,又向东占领大夏(巴克特里亚)、粟特等,但在和北方游牧部落马萨盖特人作战时居鲁士失败被杀。其子冈比西即位后,率兵征服埃及(前525),因发生高墨达政变(前522),返国途中暴卒。大流士一世镇压高墨达政变和各地起义,夺得政权;实行巩固中央集权的改革;继续扩张领土,帝国疆域东起印度河,西至爱琴海及非洲东北部(埃及)。前五世纪初(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波斯不断西进导致持续约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后以波斯失败告终。波斯的统治激起各地人民的不断反抗,境内经常爆发反波斯统治的起义。前四世纪以后,国势转衰(前404-前343年埃及曾获独立)。前333年,大流士三世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彻底打败,前330年被杀,波斯帝国灭亡。

亚瑟王与圆桌武士:
亚瑟王(King Arthur)是5世纪英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国王。人们对他感性认识更多的是来自神话传说,没有人大量涉足过亚瑟王的真实生活,他就像一个迷,等待着发掘与探索。可任何一个英雄都不可能由来无踪。 亚瑟王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圆桌骑士团的首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他是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关于亚瑟王的传奇故事,最初如何诞生,源自何处,皆无从查考。究竟亚瑟王是不是以某位历史人物作为基础塑造出来的虚构角色也不得而知。如果确实存在亚瑟王这个人物,据推测他所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公元500年左右,其间是一段50年左右(符合所知的各亚瑟王版本)的时期。 西元800年左右,威尔斯的修士撰写了一本《布灵顿人的历史》,书中首次记载“亚瑟”这个名字,描述他领导威尔斯人抵抗从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萨克森人。 萨克森人(英语Saxon;德语Sachsen),又译撒克逊人,原属日耳曼蛮族,早期分布于今日德国境内的尼德萨克森(Niedersachsen)地方。西元5世纪中期,大批的日耳曼人经由北欧入侵大不列颠群岛,包括了盎格鲁人(Angles)、萨克森人(Saxons)、朱特人(Jutes),经过长期的混居,逐渐形成现今英格兰人的祖先。那是多么的不可能啊。

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本居住中亚阿姆河,属于西突厥 乌古斯人。自古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13世纪时,蒙古人开始向西扩张,迫使他们迁移。最初他们依附于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在和拜占庭相邻的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部落酋长埃尔托格鲁尔死后,他的儿子奥斯曼(1282—1326年)继位。继其父担任部落首领,1299年,奥斯曼趁塞尔柱罗姆素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称号“加齐”,奠定了奥斯曼国家的雏形。1324年,奥斯曼之子奥尔汗(1324~1360)继位后,改称总督,建立了常备军,吞并了罗姆苏丹国之大部分地区。于1331年,打伤了东罗马帝国皇帝,并攻占了尼西亚城,并迁都于此。1354年,乌尔汗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了加利波利半岛,并把这里作为进攻巴尔干半岛的桥头堡。奥尔汗对内确立国家行政组织,中央设立迪万,任命维齐尔(即大臣),向各地派行政军事长官和卡迪铸造统一钱币,成为奥斯曼国家的真正缔造者。1360年素丹穆拉德一世(1360-1389在位)继位后,向东南欧扩张取得决定性的进展。1362年,采取大规模军事进攻,占领埃迪尔内,并以此为都。接着又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和整个希腊北部,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统治者称臣纳贡。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这一胜利震动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欧洲各国为了拯救拜占庭帝国,派出了援军。素丹巴耶塞特一世(1389~1402在位)在1396年的尼科堡战役中,一举打败了匈牙利、法兰西、德意志等国的联军,将近一万名十字军被俘,除了用巨款赎回300名贵族骑士外,其余的几乎全部被杀。从此,欧洲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扩张。拜占庭帝国危在旦夕。 但就在此时,中亚的突厥族帖木儿强大起来,并开始向小亚扩张。1402年,在安卡拉战役中,帖木儿军大败奥斯曼军,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被俘。这一事件暂时挽救了拜占庭,使之又勉强存在了一段时间。因为巴耶塞特苏丹的四个儿子之间开始了争夺王位的战争,新征服地区的人民也趁机掀起反抗运动,奥斯曼帝国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不得不推迟了向欧洲的扩张。苏丹穆罕默德一世(1413-1421)结束分裂局面,收复帖木儿征战时丧失的领土。1444年,穆拉德二世(1421~1451在位)在瓦尔纳战役打退了欧洲基督教王国的反扑。

奥匈帝国:
奥地利帝国(Austrian Empire;1804~1867) 【注音】:ào/yù dì/de lì dì guó 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地利封建帝国。180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1792~1806在位)宣布自己为奥地利皇帝,改称弗兰茨一世(1792~1835在位),是为奥地利帝国之始。统治范围包括奥地利、匈牙利、上西里西亚 、波希米亚等地。1867年奥匈帝国成立,奥地利帝国结束。法国大革命期间 ,奥地利先后3次参加反法联盟 ,均为拿破仑·波拿巴击败,失去本土西部、意大利北部、西加里西亚和南斯拉夫等领地,神圣罗马帝国已彻底瓦解。1806年弗兰茨一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1809年任命K.W.N.L.von梅特涅为首相 ,奥地利的反法政策改为策 略性与法合作。1810年弗兰茨一世将女儿玛丽亚·路易丝嫁给拿破仑一世,以巩固奥地利的地位。1812年 ,拿破仑 一 世侵俄失败(见俄法1812年战争),奥地利又转而与法作战,莱比锡战役 以后 ,于1814年3月攻入巴黎 。在同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梅特涅施展外交手腕,使奥地利收复所失领地,后组成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联邦,奥地利的大国地位得到恢复。1815年,奥地利发起成立神圣同盟,成为复辟势力的代表,纠合欧洲各君主国镇压各国革命,维护专制制度,充当欧洲宪兵。 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后,各小邦纷纷参加,梅特涅的权势一蹶不振 。欧洲1848年革命爆发后 ,3月13日维也纳群众在学生领导下爆发起义,梅特涅被迫辞职 。在维也纳革命影响下,匈牙利和捷克先后发生革命,皇帝斐迪南一世被迫逊位,其侄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即位。此后政治倒退,帝国的专制统治变本加厉。1849年起,奥地利与普鲁士为争夺德意志霸权展开尖锐斗争。奥地利在德意志联邦中的盟主地位暂时得到稳定。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奥军被击败,被迫同意解散德意志联邦,此后,德意志走上以普鲁士为首的自上而下的统一道路(见德意志帝国)。奥地利被迫转向巴尔干等地发展,对国内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采取让步政策。1867年2月,匈牙利获得自治,同年6月正式成立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的统治结束。 奥地利帝国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奥地利封建帝国。鉴于神圣罗马帝国已名存实亡,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1792~1806在位)于1804年宣布自己为奥地利皇帝,改称弗兰茨一世(1792~1835在位)。统治范围包括奥地利、匈牙利、上西里西亚、波希米亚等地。1867年奥匈帝国成立,奥地利帝国不复存在。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或传说大多来源于古希腊文学,包括如《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赫西奥德(Ησίοδος)的《工作与时日》和《神谱》,奥维德的《变形记》等经典作品,以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οφοκλής)和欧里庇得斯的戏剧。神话谈到诸神与世界的起源、诸神争夺最高地位及最后由宙斯胜利的斗争、诸神的爱情与争吵、神的冒险与力量对凡世的影响,包括与暴风或季节等自然现象和崇拜地点与仪式的关系。希腊神话和传说中最有名的故事有特洛伊战争、奥德修斯的游历、伊阿宋(Ιάσων)寻找金羊毛、海格力斯(Ηρακλής)(即赫拉克勒斯)的功绩、忒修斯(Θησεύς)的冒险和俄狄浦斯(Οιδίπους)的悲剧。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和中国商周文明略有相像之处。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链,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西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西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宙斯——众神之主(因武器为闪电又被称为雷神),赫拉——天后,妇女的保护神,波塞冬——海神,哈迪斯——冥王,雅典娜——智慧女神、胜利女神和女战神(阿瑞斯代表的是暴力与血腥之战,雅典娜则代表正义之战),阿波罗——太阳神,阿尔忒弥斯——助产、狩猎与月亮女神,阿弗洛狄忒——美与爱女神,阿瑞斯——战神,赫菲斯托斯——火与工匠之神,赫尔墨斯——神使,冥界引渡,狄俄尼索斯——酒神(经炉灶女神赫斯提让位)。其他著名神只如: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并被称为先知者,赫拉克勒斯——著名的大力神,德墨忒尔——农事和丰产女神,三大处女神明之一,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组成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匹斯神统体系。 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最著名的传说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大功,伊阿宋取金羊毛等。 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无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希腊神话的美丽就在于神依然有命运,依然会为情所困,为自己的利益做出坏事。因此,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文学的土壤,而且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罗马神话:
古罗马神话(mythology)对欧洲文化影响较深,天上诸星座原来都是希腊人以神话人物和诸神命名的,但目前学术界使用的都是罗马名。 雅努斯 Janus 门神,具有前后两个面孔或四方四个面孔,象征开始。 朱庇特 Juppiter 神王。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宙斯Zeus. 朱诺 Juno 神后,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赫拉Hera. 墨邱利 Mercury 神的使者,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赫耳墨斯Hermes. 维纳斯 Venus 美神、爱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佛洛狄德Aphrodite。 玛亚 Maia 墨邱利的母亲,花神。 狄安娜 Diana 月亮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尔忒弥斯Artemis。 阿波罗 Apollo 太阳神,希腊和罗马名字相同。 弥涅瓦 Minerva 智慧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雅典娜Athena。 赛尔斯 Ceres 谷物和丰收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狄蜜特Demeter。 伏尔肯 Vulcan 火神,维纳斯的丈夫,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赫斐斯托斯Hephaestus。 尼普敦 Neptune 海王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波赛东Posidon,朱庇特的弟弟。 普鲁托 Pluto 冥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哈底斯Hades,朱庇特的弟弟。 丘比特 Cupid 小爱神,维纳斯的儿子,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爱罗斯Eros。 欧若拉 Aurora 黎明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厄俄斯Eos。 玛斯 Mars 古老的意大利死神和战神,也是生长神、土地神和牧群神,狼和啄木鸟是他的圣兽。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瑞斯Ares。但形象较阿瑞斯正面许多。 萨图奴斯 Saturnus 也叫萨图恩,古老的意大利神,朱庇特的父亲,跟希腊神中的克罗诺斯十分相似。

北欧神话:
神族与奇幻生物: 北欧神话是个多神系统,大致上可分成四个体系:巨人(Giants)、诸神(Gods)、精灵(Elves)以及侏儒(Dwarves)。 巨人是最早的生命,生出了诸神,但同时也是众神最大的敌人,可以将之理解为人格化的自然力量。神分为两个部族,以主神奥丁(Odin)为首领的阿萨神族(Aesir)以及以大海之神尼约德(Njord)为首领的华纳神族(Vanir),其中主要神有十二个。精灵及侏儒属于半神,他们为神服务,属日耳曼地区的特殊创造。 创世神话: 世界初开之际,没有天也没有地,在浓雾中,只有一道金伦加 (Ginunaga) 鸿沟,鸿沟之北为“雾之国”尼福尔海姆(Niflheim),其中有泉名赫瓦格密尔(Hvergelmir),是所有河水的源头,据说其中一条河的水带有剧毒。鸿沟之南是“火之国”穆斯贝尔海姆(Muspelheim)。在热气与寒冰的交错中,诞生了霜巨人之祖尤弥尔(Ymir)和一头名为欧德姆布拉(Audhumbla)的巨大母牛。尤弥尔吃着欧德姆布拉分泌的奶水维生,而欧德姆布拉则舔食寒冰上的盐粒。 雷神索尔搭上战车,与巨人们决战。 之后,尤弥尔的身上变出了智慧巨人密米尔(Mimir)和女巨人贝丝特拉(Bestla),这是霜巨人的家族。另外,在母牛的舔噬下,冰中则出现诸神之祖布利(Buri)。布利生下包尔(Borr),包尔和女巨人贝斯特拉(Bestla)生下了奥丁(Odin)、威利(Vili)、菲(Ve)。巨人族和诸神相当不合,双方挑起战火。后来尤弥尔被诸神所杀,巨人族战败,剩下的巨人逃往约顿海姆(Jothuheim),并继续对诸神抱持着恨意。 诸神拿尤弥尔的身体来布置出大地和天空。尤弥尔的头颅化为天空,脑髓为云,身体成了大地,血液成为海洋,骨骼变成山脉,毛发变成树木。当尤弥尔尸身腐烂长出蛆,这些蛆就变成了精灵及侏儒。奥丁命四个具有怪力的侏儒支撑著天空的四角。尤弥尔的眉毛则被用来造成墙壁用来围住“中间世界/中庭”(Midgard,米德加尔特)。然后奥丁又捕捉穆斯贝尔海姆的火焰,将他们化为星星、月亮、太阳,并订定了四季的运行。诸神又取来梣木枝造成男人,用榆树枝造了女人。男的取名“阿斯克”(Ask),女的叫做“恩布拉”(Embla)。奥丁给他们生命和灵魂,维利给他们理性与动作,菲给他们感情、仪表和语言。这就是人类的始祖。 末世神话: 北欧神话的一大特色就是世界最终是会毁灭的,这就是诸神的黄昏。这场战役无可避免,也注定众神必定失败,但即使如此,北欧的众神依然坦率的面对这最终的结局。而在世界灭亡之后,残存的神会再次建立起新的世界。 北欧神话中,由世界树(Yggdrasil)支撑的世界分为三层九个国度,以下列出大致的分类,但事实上由于正确的资料已经失传,所以对于九个世界的说法不只一种。 • 阿斯嘉特(Asgard):神国。阿萨神族居住的地方。其中最大的城堡就是奥丁的金宫(Gladsheim)。英灵殿(Valhalla)也是位在此。 • 华纳海姆(Vanaheim):华纳神族居住的地方。天地之间万物的生养繁殖、海洋和风,都归华纳神族控制。此神族通晓许多连奥丁都不知道的神秘咒法。 • 亚尔夫海姆(Alfheim):精灵之国。精灵居住的地方。精灵生得特别美丽,拥有很大的法力。他们照料花草,是最爱光亮,是善良亲切的小妖精。 • 中间世界/中庭/米德加尔特(Midgard):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有由冰、火、空气构成的三色彩虹桥(Bifrost),可以通往神国。 • 约顿海姆(Jothuheim):巨人居住的地方。人类世界到“巨人国度”的路标是一个恐怖的“铁森林”(Jarnvid);也有传说海的那一边就是“巨人国度”。 • 瓦特阿尔海姆(Svartalfheim):侏儒居住的地方。侏儒是厉害的巧匠,拥有种种神秘的力量和深遂的知识,他们打造出很多宝物。 • 海姆冥界(Hel):和冥国女王海拉(Hel)同名的国度,也翻作“地狱”。这是一个冰冷多雾的地方,永夜的场所,只有亡者才能到达。 • 尼福尔海姆(Niflheim):雾之国。和死亡国没有明显分别的冰雪世界。 • 穆斯贝尔海姆(Muspelheim):火之国。金伦加鸿沟之南,由巨人史尔特尔守护的酷热国度。
文章标题: 世界史上有哪些帮助异族占领自己的国家,然后成为本国英雄人物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2721.html
文章标签:自己的  异族  史上  本国  占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