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整个唐朝,对宗正卿的任用,有何具体要求

时间: 2021-05-20 15:36:2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1次

整个唐朝,对宗正卿的任用,有何具体要求

唐朝的官职以及它们的品级?

1、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2、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3、正二品

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4、从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5、正三品

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年间擢升正二品)、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6、从三品

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7、正四品上

中书舍人、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六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8、正四品下

尚书右丞、尚书诸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9、从四品上

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少卿、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10、从四品下

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11、正五品上

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12、正五品下

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13、从五品上

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殿中省六局奉御、诸王友 

14、从五品下

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15、正六品上

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16、正六品下

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17、从六品上

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18、从六品下

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19、正七品上

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队正、中镇将

20、正七品下

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长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21、从七品上

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22、从七品下

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23、正八品上

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24、正八品下

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25、从八品上

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26、从八品下

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27、正九品上

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28、正九品下

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29、从九品上

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30、从九品下

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

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扩展资料:

唐朝官制为唐中央政府下主要分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

门下负责审议中书之立案、草案,以决定实行与否;

尚书省为行政官署,其下尚分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各置尚书(正三品)及侍郎(正四品上),此为三省六部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官员品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官制

唐朝官员的等级叫做品位,共有九品,称为“流内”。

在这九品之下,还有所谓的“流外官”,主要是所谓的“吏”,既办事员。一到三品中又分“正”、“从”,“正”在“从”之上。四品到九品,除去分“正”、“从”,还各分“上”、“下”,如五品中就有四阶,分别为“正五品上”、“正五品下”、“从五品上”和“从五品下”。总计起来,共为三十阶,用来区分贵贱、高下、轻重和优劣。

文武行政官员称为职事官,皇亲国戚和立了大(军)功的有爵位和勋、封。所有这些官员都有相应的品位,这个品位或称“本位”、或称“散位”,标志着学历与资格。散位中最高的是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最下一等是从九品下的“将仕郎”,共二十九阶(没有正一品)。职事官中最高的是正一品的“三师”和“三公”,最下一等是从九品下的“内侍省主事”等,共三十阶。三品以上,称“清望官”,四品以下,但职守重要的,称“清官”。勋官最高的是正二品的“上柱国”,最下一等是从七品上的“武骑尉”,共十二阶。爵位有九等,分别为“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候”、“县伯”、“县子”和“县男”,从正一品至从五品。
唐代官制

唐五代的政治和经济概况
隋末农民起义推翻了隋王朝,为封建政治的改革开拓了道路。唐朝的建立者李渊、李世民,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革除弊政,以谋求新皇朝的长治久安,经过三十多年的励精图治,使李唐王朝逐渐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李渊在位时期,国家重新统一,社会渐趋稳定,典章制度初具规模,这为“贞观之治”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从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的二十三年,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史家称之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即位初期,在政治上进一步联合各地主集团,健全法制,整饬吏治,提高国家机关的行政效能。在经济上实行“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的政策。

贞观初年,李世民首先着手改组中央机构,逐步把李渊时期的一些思想保守的宰相陈叔达、萧瑀、宇文化及等免职,先后任命原秦王府的宠臣高土廉、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为宰相,并起用了李建成的幕僚魏征、王珪、韦挺等人为谏官,接着又提拔他们担任尚书左右丞或宰相。他除了把建成、元吉的亲属处死外,其他属官一律赦免。李世民对政敌属官采取这种政策,不仅搜罗了一批有才能的人为自己效力,也迅速消除了来自反对党的阻力,稳定了政局。

唐太宗非常重视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他对大臣说:隋朝所以二世而亡,主要原因是当时皇帝“不肯信任有司、每事皆自决断”,使得群臣有意见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他很注意选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事”。凡事都要交给百司商量,然后经宰相筹画,诸事稳妥,才能上奏施行。所以旧史称唐朝政府处决政事“鲜有败事”。贞观初年,还针对武德后期民少官多的弊端,精减国家机构和官员,唐太宗说:“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命令房玄龄精简中央文武官员,据《资治通鉴》卷192的记载,中央官员由武德时期的2,000多人减为643员。地方行政机构也予以裁并,因山川形势之便,分全国为十道。

贞观时代,很注重立法。唐太宗即位以后,多次组织名臣和法学家研究立法和司法制度。他说:“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一罪作数种条”。根据这种精神,对《开皇律》作了重要的删改,除去大辟罪92条,死罪大半,其余则删烦去蠹,变重为轻的条文也很多。当时对判死刑很慎重,据《贞观政要》卷8记载,规定“在京诸司奏决死囚,宜二日中五复奏,天下诸州三复奏”。唐太宗还认为法令不能经常变化,因为数变则烦,使“官长不能尽记,又前后差违,吏得以为奸。”所以,唐前期的法律体系经贞观初年修订后,就基本确立,没有大的变化。为了保证法律的执行,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司法机关,中央主管刑法和审判的是刑部和大理寺,地方州、县设有专管司法工作的官吏,刺史和县令都亲自掌管审判事务。

唐太宗还从前朝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如果从皇帝到各级官吏不认真奉法,任何完备的立法和司法制度都是空文。《魏郑公谏录》卷3载,他曾对朝臣说:“朕见隋炀帝都不以官人违法为意,性多猜忌,惟虑有反叛者。朕则不然,但虑公等不遵法式,致有冤滞”。唐太宗提倡守法,要求司法部门断狱要依据律文。所以,有些大臣才敢于“犯颜执法”,与他激烈争辩,纠正他任情用法的错误。由于贞观时期重视立法和守法,法律的执行一般比较认真,官吏有犯法者必无赦免,贪赃者置以重法。《贞观政要》说,当时“官吏多自清谨”,“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这对巩固唐初封建统治,起了积极作用。

在用人上,唐太宗曾说过:“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为了改善吏治,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其中有长期跟随他的秦王府臣僚,有追随李建成反对他的政敌,有关中军事贵族和南北士族,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唐太宗这个用人原则,曾引起了原秦王府一些没有迁官的旧属不满。唐太宗批评房玄龄等人说:“用人但问当否,岂以新旧异情……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由于唐太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拔人物不私于党”,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就保证了唐初政治的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

唐初的军队是以府兵为骨干的中央禁军、边军和地方军组成。军队直接由皇帝掌管,除紧急情况之外,凡发十人十马以上,都要有兵部奉皇帝敕令颁发的鱼符、木契。将帅不能长久专兵,“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贞观时期,边将领兵,一般是“三年一易,收其兵权”。这些制度都是为了保证军权集中于皇帝,防止大将拥兵擅权。唐太宗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特别注意府兵的训练。折冲府平时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士兵,“居常则皆习射”,每年冬季有一次试阅。有时唐太宗亲自教射,中多者赏以弓、刀、帛,其将帅也进行考绩。“由是人思自励,数年之间,悉为精锐”。

唐初统治者恢复和完备了前代的府兵制度,这不仅加强了封建统治,而且有利于地主阶级扩展经济和政治力量。当时地主子弟是府兵的主干,当府兵的可以免除赋役,有功勋的可以获得勋品、勋田和升官,战争中可以分得大量俘虏、财物。因此,唐初地主子弟一般都积极从军,借此升官发财。府兵要自备部分兵甲、服装、资粮,每年有几个月的宿卫,对于贫苦农民来说,当府兵则是沉重的负担。迫使农民不得不以逃亡他乡、自残肢体、投附寺院等方式来回避征役。

唐太宗统治期间,实行以关中军事贵族集团为主干,联合关东和江南士族,以及其他非士族地主的方针,巩固了唐朝的统治。但是各地主集团中仍然存在着矛盾。以唐宗室为首的贵族官僚集团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随着贞观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那些非士族地主,不满足于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要求扩大其政治经济特权,因而和贵族官僚集团发生了冲突。到高宗时,这种斗争开始激化。武则天正是利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把李唐官僚集团的势力打下去,逐渐掌握了国家大权而登上皇帝宝座的。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采取了严刑峻法,对付一切公开的和暗藏的反对派。她在朝堂上设置铜匦,接受告密文书,奖励告密。各地告密者不论贵贱,都可以亲赴京城,沿途受五品官待遇,到京后武则天亲自接见。告密核实,封官赐爵;告密失实,并不反坐。于是,唐宗室贵族大臣多被告发,而不少告密者则成为飞黄腾达的新贵。武则天还重用武三思、武承嗣、周兴、耒俊臣等一批酷吏,搜罗了数百名无赖之徒,专门以告密为能事。他们为了迫害政敌,广泛侦察,罗织罪状,严刑逼供,相继诛杀唐宗室数百人,文武大臣数百家,地方将吏数千人。以致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恐怖气氛。被关杀的大批官僚,有不少是无辜受害者。

据《新唐书·则天皇后传》载,武则天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杰自为助”。大量破格提拔士人和低级官吏。每年赴京应举的人数不断增加。她经常要大臣们荐举人材。《资治通鉴》卷205载,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大臣们一次荐举了130人,“无问贤愚,悉加擢用”。由于勋赏太滥,造成“腓服众于青袍,象板多于木笏”的怪现象;像拾遗、补阙这样的官员,更是车载斗量了。

武则天对农民的反抗,除了严厉镇压和不断检括逃亡农民外,对徭役制度和户籍制度也作了某些修改。天授二年(公元697年),她到洛阳,下令允许关内雍、同、太等州士族人稠地区,百姓无田业者,可以到洛州安置,前后迁移了数十万户,被迁的农民可以在当地开垦荒地,免三年租调。高宗死时,宣布百姓年满五十岁者免除徭役,比以往六十岁免除徭役的规定缩短了十年,这些措施,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武则天统治的五十年间,封建国家所控制的户口,从贞观永徽初的380万户,增加到650万户。商业、交通出现了贞观时期未有的繁荣。从这个时期开始,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

神龙二年(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联合禁军将领,乘武则天病重之机,发动宫廷政变,逼武则天让位给李显。不久,武则天就死了。中宗复位后,张柬之等人遭到排斥,韦皇后、安乐公主和武氏近亲结成一个腐朽的政治集团,控制了朝政,造成了更加腐败的政治局面。这些人卖官鬻爵,只要交钱30万,就给予皇帝的墨敕,斜封副中书,称为“斜封官”。当时正员之外,用员外、同正、试、摄、检校、判、知等五花八门头衔,封授的官员多达几千人。

贵族官僚集团还直接剥削大批“封户”。中宗时受封的贵戚幸臣多达140余家,封户多至上万户,封地遍及五十四州,被剥削丁男在64万以上。封家派有专官、奴仆收取租税。当时封户比较集中的大河南北地区,造成“百姓怨叹”,“颇多流散”的惨况。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韦皇后毒死中宗,窃掌朝政。当年,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利用禁军的不满,发动军事政变,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大批武氏宗族、党羽。恢复了睿宗李旦的帝位。睿宗也是一个昏庸的皇帝,朝政依旧腐败不堪。景云三年(公元712年),睿宗传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玄宗。

唐玄宗即位后首先对混乱的弊政进行整顿。自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至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他相继任用熟悉吏治、富有才能的姚崇、宋璟为宰相。史称姚崇治事明敏,处决政事迅速。《资治通鉴》卷210说他曾向玄宗提出“抑权幸,爱爵赏,纳谏诤,郄贡献”等建议,都被采纳。在他执政期间,大量裁减中央机构的冗职,修立了各种制度,使“权归于上”,消除了行政上的混乱。宋璟“善守法持正”,注意选择官吏,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对玄宗“敢犯颜直谏”,对下能“刑赏无私”。由于两人同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安居。唐玄宗也很重视地方吏治,经常召见地方官员;规定了京官和地方官交流任用制度,使出入常均,尽量改变重内官轻外官的现象。为了表示重视地方官员的典选,唐玄宗有一次还亲自殿试新授县令,把其中四十多名考试成绩低劣的人放归。

害民极大的“食实封”制,这时改为政府向封户征收租调,封家至官府领取,禁止封家直接苛索封户。唐玄宗还表示要除奢从简,下令销毁宫中的乘舆服御,金银器玩,供军国使用;规定天下不得采珠玉,织锦绣,停罢两京及诸州织锦坊。唐玄宗一再要求地方官员注意兵役、徭役、租税的均平征敛,重视农田水利的管理,随时招抚逃亡人口;还经常发布特敕,缓征、减征、免征民户贷粮、租调、地税。以保证国家收入和兵饷来源。

一度倡导俭约、焚珠玩、禁女乐的唐玄宗,到开元后期渐渐变成一个荒怠政事,沉湎淫乐的皇帝。同时,整个官僚机构也空前膨胀,官吏多达36万余人。这时,唐玄宗用的宰臣,尽是一帮巧于献媚,善于逢迎,“专徇帝欲,不顾天下成败”的奸邪之徒。“口有密,腹有剑”的李林甫,唐玄宗“任之不疑”,出任宰相达十九年之久,独专朝政。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李林甫死,杨国忠继任宰相,他与李林甫一样,专事献媚玄宗,身兼四十余职,每件文书“但署一字,犹不能尽”。本来就不学无术的杨国忠,自然只好依赖胥吏代为处理公文,这就使已经腐败无能的朝政,更加贿赂公行,纪纲紊乱。

玄宗还特别重用宦官,《旧唐书·高力士传》说,“中官稍称旨,即授三品将军”。这些得宠的宦官权力极大,“监军则权过节度,出使则列郡辟易”。地方官僚都竭力奉承,出使的宦官无不满载回京。诸宦官中最得宠的是高力士,朝廷文武百官,都要巴结他,才能谋得高位。唐后期一百多年的宦官之祸,正是在这个时期种下根源的。

安史乱后,李唐政局每况愈下。肃宗即位后,召募中央禁军,委派宠信宦官李辅国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后又兼任兵部尚书,执掌禁军。此后,宦官把持朝政,成为严重的问题。这引起了一部分朝官的不满,皇帝有时也不甘心受宦官的控制。朝官在皇帝的支持下,和宦官不断发生激烈的斗争。宦官的办事机构在北面宫城,朝官的衙门在南面皇城,所以两者之间的斗争又叫做南衙和北司的斗争。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唐顺宗任命王叔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王伾为左散骑常侍,翰林待诏。他们引进了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人,在顺宗的支持下,着手革除时弊,企图夺取宦官集团的权力。但由于他们依靠的是一个身患重病的皇帝,手下只有少数所谓有识之士,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所以一遇到握有重兵的宦官势力的反击,永贞革新就失败了。

宪宗被宦官杀死后,继位的穆宗和敬宗,更是委政宦官,专以游乐为事。宦官在朝中的地位愈益巩固,更加飞扬跋扈。敬宗因打骂宦官,结果也被杀死。文宗时,想改变宦官专政局面,但因宦官势力已根深蒂固,已无法处置了。

唐后期,除了朝官和宦官的南衙北司之争外,在朝官内部,也结成朋党,排斥异己,从而引起官僚集团的派别斗争,其中最突出的是以李宗闵、牛僧儒为首领的牛党官僚集团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官僚集团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这些斗争与倾轧,一直延续到李唐政权的覆亡。

梁、唐、晋、汉、周五个王朝,史称五代。五代换了八个姓,十三个“君主”,但为期只有五十四年。统治的区域仅在黄河流域一带(有时也包括四川在内)。五代的君主绝大部分是唐末的节度使,都是出身于武人,所以当时诸镇及一般州郡刺史,皆以武人为之。因此,官吏不明治道,多为群小惑乱。正如《旧五代史·安重荣传》所说的“自梁唐以来,藩侯郡牧,多以勋授,不明治道,例为左右群小惑乱。卖官鬻狱,割剥蒸民。率有贪猥之名,其实贿赂半归于下”。这就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五代的刑罚也很严酷,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22《五代滥刑》条说;“五代乱世本无刑章,视人命如草芥。”如“族诛”之法,使“罪人之父兄妻妾子孙并女之出嫁者无一得免”。这是唐律所没有的。此外还有腰斩、断舌、决口、■(断)筋、折足等刑。地方官也可任意制定刑罚和随意杀人。《旧五代史·刘铢传》说汉臣刘铢在青州(山东益都)“立法深峻,令行禁止。吏民有过,不问轻重,未尝贷免。每亲事,小有忤旨,即令倒曳而出,至数百步外方止,肤体无完者。每杖人,遣双杖对下,谓之合欢杖,或杖人如其岁数,谓之随年杖。”

纷扰的五代,到后周时才开始有了转机。因为人民痛恨统治者对他们的过度剥削和残酷压迫,迫切要求安定和统一,所以在周兵打进北汉境内后,“其民争以食物迎周师,控诉刘氏(北汉主)赋役之重,愿供军需助攻晋阳。北汉州县继有降者。”①周兵征南唐时,南唐人民因唐主“以茶盐强民而征其粟帛,谓之博征,又兴营田于淮南,民甚苦之”②及周师至,争奉牛酒迎劳。充分说明了人民的愿望。周世宗很了解这些情况,因此对人民作了一些让步和有利的改革,对征服的土地也减轻了剥削。经过周世宗的一番整治,使民心得以安定,生产得以恢复,这就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中央官制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新唐书·百官志》云:“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

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皇帝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操有对一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皇帝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机关是分工而又合作的。政务机关和事务机关的职责是很分明的,监察机构也很完备。此外,还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品阶勋爵制度。《新唐书·百官志》说:

其辩贵贱,叙劳能,则有品、有爵、有勋、有阶,以时考核而升降之,所以任群材、治百事……方唐之盛时,其制如此。

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唐代的职官制度也发生了变化。“使职差遣”逐渐侵夺了原来职官的权力,新出现的一些使职,使得原来的一套官僚体系发生了紊乱。他们占据了中央与地方的大部分权力。当时的局面,正如李肇《唐国史补》所说的“为使则重,为官则轻”。这种现象对宋代官制也有一定的影响。唐代的中央官制大致有以下几个系统:

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政事堂

唐代初年,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共议国政,都是宰相。宰相是辅佐皇帝总领天下大政的官员。《新唐书·百官志》说:“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后来,因为唐太宗即位前虽曾任过尚书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便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门下侍中、中书令号称宰相。据《册府元龟·宰相总序》说,自隋代以来,就有“或以他官参掌机事及专掌朝政者,并为辅弼”。唐代也因宰相品位尊崇,人主不肯轻易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并假借他官之称。如唐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称“参议得失”,或称“参知政事”等等,名称不一,都是宰相之职。《旧唐书·李靖传》载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中书令(《百官志》作仆射)李靖因足疾上表“乞骸骨”,其言辞极为恳切,唐太宗为之感动,说:朕观古往今来,身居富贵,能知足者甚少。纵然才能不堪,身患疾病,犹自强居职位。公能识大体,精神诚可嘉。于是,太宗除下优诏,令其在家调养外,又命其疾小愈,两、三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贞观十七年(公元633年),太宗以李绩为太子詹事(东宫百官之长),并特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使其与侍中、中书令一样参预宰相职事。从此之后,就有“平章事”与“同三品”的衔号,就是品级再高的官,也不例外,否则,就不能行使宰相的职权,只有三公、三师及中书令不加,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以黄门侍郎郭侍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此以后,“同平章事”也成为宰相的衔号。开元以后,为仆射者例不加“同平章事”,结果就不能参与宰相机务,而被挤出宰相行列。

安史之乱以后,宰相名号又有了变化。由于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升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为正二品,所以就废除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衔。与此同时,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基本是藩帅兼领,几乎不单独作为宰相来设置,因此,唐后期的宰相名号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了。

唐代初年,三省长官在门下省议事。这个议事地点称为政事堂。《文献通考·职官四》说:“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其后,高宗时的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张说为中书令,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且列吏房、机务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于后,“分曹以主众务。”至此,政事堂已从“议事”之所变成宰相的办事机关了。产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唐玄宗以前,宰相都是三省长官兼职的(因三省长官尚有本省常务),他们上午在政事堂议事,下午就回本省办公,因此,不必要另立宰相的办公机关。玄宗开元以后,宰相数量少了,其职位更为尊崇,基本上是专职的(杨国忠虽身兼四十余职,但也以相职为主),于是就有必要设立一个固定的宰相办事机关,并列五房以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军国大事经政事堂会议商定,奏请皇帝最后裁决;机密大事以及五品以上官员的升降任免,只在政事堂议论,他官不得预闻。在政事堂(或中书门下)议事的几位宰相中,有一位是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唐玄宗时,李林甫、杨国忠为相,他们之所以能专权用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长期窃居了“执政事笔”的职位。安史之乱后,肃宗鉴于相权集中而造成个人专断之弊,乃“令宰相分直政事笔、承旨,旬日而更”。宰相十天一秉笔的制度,到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才改每日一人轮流秉笔,其用意显然是在于防止宰相专权,但德宗以后,这个制度并没有沿续下去,如穆宗、敬宗时的李逢吉,武宗时的李德裕都是独秉国政的。宰相权力的大小,都是取决于皇帝(还有中晚唐时期的宦官)的态度的。

二、三省六部

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秦汉以来封建国家中央官制不断变化的结果。其组织较完备,分工较明确,是封建社会发展至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这些一直沿续到清代,基本上没有改变。但有一点与明清不同的,唐代的尚书省有一个总机构,名为“都省”,都省之中以左右丞及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分管吏、户、礼左三部,兵、刑、工右三部。左右丞处于行政监督地位,而左右司则兼有总务管理的性质。

唐代中书省(隋因避讳作“内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为南省),长官为中书令、侍中,开元时皆为正三品(代宗时升为正二品)。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门下省如果对中书省所草拟的诏敕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凡中央各部、寺、监及地方各部门所呈上的奏章,重要的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认可以后,方送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或草拟批答,门下省如认为批答不妥,也可驳回修改。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多次称中书门下为“机要之司”。《资治通鉴》卷192记载:他于贞观元年十二月对群臣说:

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人心所见,至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可见唐太宗非常注意集体的智慧,防止个人专断而造成“兆民之深患”。中书、门下协助皇帝决定大计方针,就是防止个人专断的有效措施。

中书省,置中书令二人,正二品(代宗以前正三品),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改中书省为西台,中书令称右相。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中书省为凤阁,中书令称内史。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又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称紫微令。后复旧称。中书令为一省之首官,《新唐书·百官志》云:“中书令……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又置侍郎二人,正三品,为中书令之副,参议朝廷大政,临轩册命,若四夷来朝,则受其表疏而奏之。又置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因其所掌皆机务要政,故特规定四条禁令,即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省内的意见经中书令、侍郎汇集后,再交付中书舍人,然后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这个专门负责执笔草诏的舍人称为“知制诰”,其余舍人也要分别在制敕上署名。在舍人中选择一个资格最老的,称为“阁老”,负责处理本省杂事。舍人六人分押尚书省六部,并辅佐宰相判案。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就有一个门通往中书舍人办公厅,宰相常从这个门经过,找中书舍人咨询政事。据《旧唐书·常衮传》载,代宗大历时,常衮为相,才把这个门堵死,“以示尊大,不相往来”。肃宗时,常以他官知中书舍人事,《新唐书·百官志》说当时因“兵兴,急于权便,政去台阁,决遣颛出宰相,自是舍人不复押六曹之奏。”直至武宗会昌末年,宰相李德裕再建议:“台阁常务,州县奏请,复以舍人平处可否。”但这一制度在当时似乎未认真执行过。唐代的中书舍人都是文人士子企慕的清要之职,所谓“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是跃居台省长贰以至入相的一块重要跳板。此外,中书省的属官还有起居舍人2人,从六品上,《新唐书·百官志》云:“掌修记言之史,录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季终以授国史”。通事舍人16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通事舍人则导其进退,而赞其拜起、出入诸礼节。四方蛮夷纳贡,也由通事舍人接受呈进。军士出征,则受命劳遣,并每月慰问将士家属。又有主书4人,从七品上。主事4人,从八品下。右散骑常侍2人,右谏议大夫4人,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

门下省,置侍中二人为省长,正二品(代宗以前正三品)。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门下省为东台,侍中称左相,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称纳言,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改门下省为鸾台。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称黄门省,侍中称监,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左相。《新唐书·百官志》云:“侍中……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有门下侍郎2人,正三品,为侍中之副,龙朔二年改称东台侍郎。武后垂拱元年,称鸾台侍郎,天宝元年,又称门下侍郎。《百官表》云:“门下侍郎……掌贰侍中之职。大祭祀则从;■则奉巾,既帨,奠巾;奉匏爵赞献。元日、冬至,奏天下祥瑞,侍中阙,则莅封符券,给传驿。”门下省的属官有左散骑常侍2人,正三品下。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左谏议大夫4人,正四品下,掌谏诤得失,侍从赞相。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有一个名叫鱼保宗的,上书建议置铜匦以接受四方之书。武则天接受了这?/ca>
回答的不错!
唐朝的中央政府有六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殿中省、
内侍省。

1.中书省(决策机关)设 中书令两人,正二品。
中书侍郎两人,正三品。
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
属下官员包括,主书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右散骑常
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右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起居舍人十六人,皆
从六品上。
中书省下又设有集贤殿书院,有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

2.门下省(审议机关)设 侍中二人,正二品。
侍郎二人,正三品。
左散骑常侍,正三品下。
属下官员包括,录事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左补阙六人,
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起居郎二人,从六品上。典仪二人,从九品
下。城门郎四人,从六品上。符宝郎四人,从六品上。
门下省下又设有弘文馆,有学士,校书郎官职。

3.尚书省(执行机关)设 尚书令一人(因太宗曾任此职,故不授予臣下)
尚书左仆射一人,从二品。
尚书右仆射一人,从二品。
尚书左丞一人,正四品上。
尚书右丞一人,正四品下。
(左丞管理吏、户、礼三部,右丞管理兵、刑、工三部)
属下官员包括,郎中二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都事十二人,
从七品上。主事十二人,从八品下。

尚书省下又设有六部:

吏部 设 尚书一人,正三品。
侍郎二人,正四品上。
郎中二人,正五品上。
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
司封、司勋、考功三司,各设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
主事三人,从八品下。

户部 设 尚书一人,正三品。
侍郎二人,正四品下。
郎中二人,从五品上。
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
度支、金部、仓部三司,各设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
主事三人,从八品下。

礼部 设 尚书一人,正三品。
侍郎一人,正四品下。
郎中一人,从五品上。
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
祠部、膳部、主客三司,各设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
主事二人,从八品下。

兵部 设 尚书一人,正三品。
侍郎二人,正四品下。
郎中二人,从五品上。
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
职方、驾部、库部三司,各设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
主事二人,从八品下。

刑部 设 尚书一人,正三品。
侍郎一人,正四品下。
郎中二人,从五品上。
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
都官、比部、司门三司,各设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
主事二人,从八品下。

工部 设 尚书一人,正三品。
侍郎一人,正四品下。
郎中一人,从五品上。
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
屯田、虞部、水部三司,各设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
主事二人,从八品下。

4.秘书省(掌经籍图书) 设 秘书监一人,从三品。
秘樯偌喽

整个唐朝有哪些番将?他们有何作为?

有知道的高人,请讲述他们的事迹!

1、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上元二年(761年),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次年又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以功进封临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

2、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677年),铁勒族契苾部人,契苾氏,名何力,唐朝名将。契苾何力本是铁勒可汗,后率部归顺唐朝,授任左领军将军。贞观九年(635年),随军大败吐谷浑,因功娶临洮县主为妻。

贞观十四年(640年),跟随侯君集消灭高昌国。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跟随阿史那社尔打败龟兹,俘虏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后因攻打西突厥之功,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此后多次率军击败高句丽。龙朔二年(662年),安抚铁勒九姓叛乱。

乾封元年(666年),契苾何力奉命讨伐高句丽,攻克高句丽七城(一作八城)。总章元年(668年),与李勣攻克大行、振辱夷二城,直抵平壤城下,擒获高句丽国王,灭亡高句丽。

契苾何力因功升任镇军大将军等,改封凉国公。仪凤二年(677年),契苾何力病逝,追赠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号烈(一作毅)。

3、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

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

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4、哥舒翰

哥舒翰(?-757年),突骑施(西突厥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父亲为突厥人,母亲为胡人,唐朝名将,军事家。天宝六载(747年),哥舒翰被王忠嗣提拔为大斗军副使,迁左卫郎将。他与吐蕃战于苦拔海,屡破吐蕃,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

王忠嗣受宰相李林甫诬陷后,哥舒翰接替其职。并极言王忠嗣无罪,最终感动唐玄宗,使其得免死罪。天宝八载(749年),哥舒翰发动石堡城之战,率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军,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攻占石堡城,俘虏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等人。战后,以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

5、李克用

李克用(856年10月24日-908年2月24日),字翼圣,本姓朱邪(又作朱耶),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沙陀族,神武川新城人。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父朱邪赤心(赐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

李克用生于神武川之新城(今山西雁门北部)。骁勇善骑射,15岁即从军。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中和二年(882年)李克用二次受敕勤王。中和三年(883年),黄巢退出长安,由于李克用在长安收复战中功劳最大,因此被命为河东节度使。

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再自河东南下大败齐军,最终使得黄巢自杀。光启元年(885年),朝廷讨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李克用指责盘踞关中的静难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结交朱温欲灭己,因此进军关中击败二人,僖宗逃往凤翔。

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王行瑜及韩建三帅进京挟持唐昭宗,李克用再度率军勤王,败三帅,救出昭宗。因功被封为晋王。其后数年,李克用持续与朱温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此后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对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光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契苾何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禄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舒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克用

高仙芝
高丽族。幼时随父入唐。20岁时被授予将军。后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等职。吐蕃占领小勃律,唐三次出兵不捷,遂于天宝六载(747)命他为行营节度使。率军出击,智取小勃律,升安西节度使。天宝九载进攻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先约和,后突袭,生俘其国王和部众。次年,石国引大食来攻,他主动出击,可惜在怛罗斯惨败,从此中国人再未踏足中亚。后入朝,授开府仪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将军。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叛乱时,他以副统帅之职出征讨叛逆,前线失利 ,退守潼关,为监军宦官边令诚诬陷杀害。

哥舒翰
安西(今新疆库车)人,本出突厥族突骑施哥舒部落。40余岁后,从军河西,为节度使王忠嗣所重。天宝六载(747),将军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今青海西宁西南)不克,王忠嗣因事前不赞成进攻此城而遭诬告,被召到京推问,哥舒翰代其为陇右节度使,他尽力为忠嗣辩解,忠嗣才得免死。哥舒翰傍青海置军,于龙驹岛筑城,使吐蕃不敢近青海。八载,哥舒翰率军10万拔石堡城。十二载,因病解职到长安疗养。十四载,安禄山反,高仙芝受诬被诛,玄宗命哥舒翰将兵20万代高仙芝守潼关。宰相杨国忠怀疑他要回兵杀害自己,力劝玄宗促令他出战。十五载六月,哥舒翰被迫出关,战于灵宝(今属河南),遭敌伏击火攻,全军覆没。哥舒翰被部下执送安禄山,求致书招降唐将领以免死。唐将领复书拒降并谴责他不能死节。后为安禄山子安庆绪所杀。
阿史那社尔
唐朝突厥族将领。东突厥处罗可汗次子。以"智勇"闻名于突厥,11岁时即被任命为拓设,与颉和可汗之子欲谷设分统铁勒、回纥、仆骨诸部。公元635年率部归唐,授左骁卫大将军。640年任交河道行军总管,从侯君集率师出征高昌,以其地为西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因功封毕国公。648年,任昆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兵10万,出征龟兹,克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虏龟兹王及其大臣百余人,降俘小城70余座。至此,唐朝基本控制今新疆南部地区,遂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统于阗、疏勒、焉耆、龟兹四镇。655年,阿史那社尔病逝,追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安禄山\史思明
这两个不用说了吧

王思礼
高丽人,主要功绩是平安史之乱

仆固怀恩
铁勒族人,是个叛将,先助唐平安史之乱,后两次引吐蕃,回纥兵入侵中原,行军途中病死。

其余
李多祚\李怀光\李正己\李光进\李元谅
很多非王族的李姓多为番将,有些是自已是番人,有些是祖上是番人。

你要有兴趣可看看新唐书和旧唐书,上面会有你兴趣的东西。
1、执失思力:生卒年不详,突厥人,娶唐高祖李渊女九江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封安国公。执失思力原为东突厥颉利可汗的心腹爱将,曾率兵侵略唐朝,后投降。贞观九年(635年)闰四月、十九年(645年)二月、二十年(646年)正月,执失思力领军分别在居茹川、夏州等地,大败吐谷浑军和薛延陀部,使唐北部边境从此得以安定。唐高宗永徽四年(654年)二月初三,执失思力因房玄龄次子房遗爱谋反一事受到牵连,流配巂州(治今四川西昌)。龙朔(661—663年)中,复官为归州刺史,不久病卒。
 2、阿史那社尔:(609年-655年):突厥人,唐朝初年名将。阿史那社尔是东突厥汗国处罗可汗次子。贞观二年(628年),阿史那社尔击破西突厥汗国,自立为都布可汗。之后,他引军攻击薛延陀,战败,逃奔高昌。贞观九年(635年),阿史那社尔因畏惧西突厥的报复,率部万人投奔唐朝,被封为左骑卫大将军,娶唐太宗之妹衡阳公主为妻。贞观十四年(640年),阿史那社尔任行军总管,同侯君集攻灭高昌,因功被封为毕国公。其后,他又参与唐朝对高句丽、薛延陀的战争,屡立军功,并有清廉之名。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任命其为昆丘道大总管,负责对西域的军事行动。他同契苾何力等人率领铁勒、突厥部众十万人击败了龟兹,并迫使于阗国王臣服。唐太宗去世后,阿史那社尔请求殉葬,被唐高宗阻止。永徽四年,官拜镇军大将军。永徽六年(655年)去世,年四十七岁,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唐高宗命人把他的坟冢修成葱山的形状,并立碑,以表彰他平定龟兹之功。
3、契苾何力:(620-677年):铁勒族人,祖父与父亲都为可汗。契苾何力九岁那年父亲去世,贞观六年(632年),与母亲率领本部一千余人归属唐朝。贞观九年(635年),唐朝派契苾何力等人至赤水川讨伐吐谷浑。契苾何力见机行事,挑选精兵一千余名,突袭吐谷浑王帐,俘获了吐谷浑王后,并获骆驼、马、牛、羊二十余万头(只),取得重大胜利。太宗于是下诏,任命他为北门宿卫,检校屯营事,并将临洮公主嫁给他。贞观十六年(642年),契苾何力回凉州看望母亲和弟弟时,被劫持到薛延陀部,他大骂薛延陀可汗,面向东方大呼:“岂有大唐烈士受辱番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当即割下自己左耳,以示对大唐的忠心。契苾何力回到唐朝后,先后被授予左骁卫大将军、昆丘道行军副大总管、弓月道行军大总管。太宗亲征高丽,他为前军总管,攻城时被长矛刺中,伤势严重,太宗亲自为他敷药。唐太宗去世,契苾何力请求以身殉葬,以侍卫陵寝,被唐高宗阻止。 仪凤二年(677年),契苾何力因病去世。唐高宗追赠他为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并陪葬昭陵,谥曰毅。
4、黑齿常之:(630—689年):百济(今朝鲜半岛西南部)人。黑齿常之早先在百济国任达率(百济官名)兼郡将(相当于唐朝刺史一职)。龙朔元年(661年)至三年,刘仁轨率军多次击败百济军,黑齿常之遂率部降唐。不久,黑齿常之被调回国内,任左领军员外将军、洋州(治在今陕西西乡)刺史。仪风三年(678年)正月,黑齿常之率领500兵士组成敢死队,深夜偷袭吐蕃兵营,杀死300余人,使唐军化险为夷。唐高宗闻报后,嘉赏黑齿常之之功,擢其为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充河源军(今青海西宁东南)副使,并赐黄金五百两、绢五百匹。调露二年(680年)七月,黑齿常之率部击退吐蕃军,因功被擢升为河源军经略大使,并赏物四百匹。黑齿常之任职后,在该地置烽燧70余所,开屯田5000余顷,每年收粮达500余万石,军粮充足,河源防线更为牢固,成为抗御吐蕃的中坚力量。光宅元年(684年)十一月,黑齿常之作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帮助将军李孝逸击败李敬业,平定了叛乱。垂拱二至三年,(686至687年),黑齿常之两次打败东突厥军。永昌元年(689年)九月,周兴诬陷黑齿常之与人谋反,被捕入狱。十月初九(即公元689年11月26日),黑齿常之在狱中自缢而死。
5、高仙芝:(?-755年):高句丽族人。高仙芝少年时随父亲到安西(即龟兹),20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天宝六年(747年)三月,唐玄宗下制,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高仙芝兵分三路,会攻吐蕃(今青藏高原)在中亚的阵地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兰加尔),斩首5000级,俘虏千余人,缴获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高仙芝亲率大军疾行三日,依计俘获小勃律众大臣,使小勃律王携公主出降,其国遂平,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天宝八年(749年),高仙芝入朝,加特进,兼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员,一个儿子也被授五品官。天宝九年(750年)二月,高仙芝击败了竭师国的军队,俘虏了竭师王勃特没。天宝十年(751)正月,高仙芝入朝,献其所俘获的突骑施可汗、吐蕃(今青藏高原)酋长、石国王、朅师王。玄宗以高仙芝功勋卓著,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不久,又任命他为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四月,高仙芝亲率蕃、汉兵3万攻打大食,战败,仅率数千人逃回,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一日,高仙芝从长安出发,进屯陕郡(治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抵御安史叛军。高仙芝看到叛军实力勇猛,率军退守潼关。玄宗得报后,令监军边令诚斩杀了高仙芝及其手下封常清。
6、哥舒翰:(?—公元757年),突厥人,世居安西(今新疆库车),是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母亲是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王的公主。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哥舒翰任大斗军副使,开始独挡一面,对付吐蕃的入侵。在苦拔海一战中,哥舒翰的长枪折断了,就持半截枪与敌人搏杀,所向披靡,三路吐番军都被打跨,自此,名声大振。唐玄宗让哥舒翰担任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充任陇右(今青海乐都)节度使。哥舒翰采取步步为营的方略,在青海(今青海湖)修建了神威城和应龙城,互为掎角,战势由消极防御变为主动进攻。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六月,哥舒翰带领六万三千人,不惜一切代价,攻下了吐蕃占领的石堡城。唐玄宗十分欣慰,拜哥舒翰为特进、鸿胪员外卿,一个儿子成为五品官,赐物千匹,赐庄园一座。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大唐以此为契机,全部收复了九曲部落,大唐与吐蕃的分界线已经推进到青海湖至黄河河曲以西一线。天宝十三年七月,哥舒翰在新收复的九曲设置了洮阳(今甘肃临潭西南)、浇河(今青海贵德境)二郡,成立了宛秀、神策二军。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二月,哥舒翰突然中风,只好在长安的家中养病。唐玄宗下令斩杀攻打安史叛军不力的封常清、高仙芝后,加封哥舒翰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其带领部队据守潼关,并率百官为他饯行。潼关在哥舒翰的经营下,固若金汤,安禄山主力部队对潼关发起进攻达半年之久,都劳而无功。首相杨国忠不断建议哥舒翰率领军队出关进攻。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阴历六月四日,哥舒翰“恸哭出关”,唐军被诱入埋伏圈,哥舒翰遭到平生未有的失败,手下将哥舒翰的双脚绑在马腹上,投降了安禄山。哥舒翰归顺叛军,后被安庆绪杀死。唐诗《哥舒歌》写道:“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首诗的内容充分地反映了唐代居住在陇右的黎民百姓对哥舒翰的信赖和赞颂。
7、李光弼:(708~764年),契丹族人。其父原为契丹酋长,武则天时归顺唐朝。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任命李光弼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封蓟郡公。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及部将史思明反叛,唐玄宗诏命李光弼摄御史大夫,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又兼云中、魏郡太守。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为大唐收复常山郡(今河北正定)。李光弼接受降将意见,守城不出,把军队分成四对,以劲弩五百轮番射敌,叛军死伤惨重,退兵。当叛军在野外吃饭时,李光弼派轻骑数千,突然袭击,一举消灭叛军五千,收复常山郡九县中的七县。后与郭子仪会师,在嘉山与叛军决战,斩首四万,俘千余人。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授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又特命他为北都太原留守。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叛军十万人进攻太原。当时李光弼手中只有一万人。他让战士从城中挖地道通城外,打击敌军,此是中国最早的地道战;他还在城上安装石炮(抛石器)击毙叛军十分之二三;地道后来挖到史思明大营,俘斩叛军一万多人。至德二年(757年)二月,李光弼率敢死队向叛军发动进攻,歼敌七万多人,平乱战争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唐肃宗任命李光弼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治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境内)、天下兵马副元帅。后来,李光弼以火攻、智取等手法夺得了河阳战役的胜利,保障了潼关和长安的安全。乾元三年(760年)正月后,唐肃宗又加李光弼太尉兼中书令、河南副元帅,统率河南等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克许州(今河南许昌)和徐州(今江苏徐州)。宝应二年(763年)正月,史朝义走投无路自杀身亡。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平息。《新唐书》称赞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乱中,“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李光弼功劳盖世,却遭到宦官鱼朝恩等人的嫉妒和陷害。唐代宗两次下诏,李光弼害怕宦官加害,不敢去长安见驾。广德二年(764年)七月,李光弼病逝。
8、仆固怀恩:(?~765年),铁勒族人。安史之乱初,仆固怀恩随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李光弼连败叛军,收复两京,封丰国公。乾元二年(759),任朔方行营节度,进封大宁郡王。宝应元年(762),为天下兵马副元帅,领兵再次夺取洛阳,歼史朝义部8万余人,并乘势追击,仅半年讨平河北。随后,仆固怀恩又携子仆固玚战郑州,降汴州,下滑州,破卫州,平定幽燕,最终迫使史朝义兵败自杀。仆固怀恩因功升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加太子少师衔,实封一千一百户、大宁郡王。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奉命护送自己的女婿和女儿(即回纥的登里可汗和光亲可敦)回漠北,宦官、监军骆奉先误信辛云京的谣言,竟向朝廷诬告仆固怀恩与回纥勾结。看到功勋大于自己的郭子仪、李光弼被明升暗降地被剥夺了兵权,勇将来瑱因为得罪了宦官被贬赐死,仆固怀恩感到了恐惧。在手下的劝说下,仆固怀恩决定反叛。仆固怀恩为人忠勇,逢战必跃马横枪争先入阵,战功显赫,威震敌胆。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仆固怀恩一家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永泰元年(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声称代宗去世,引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总共数十万人来犯唐朝。永泰二年(764年)十月丁酉(初八)日,仆固怀恩暴死于军中。
 9、白孝德:(714一780):安西(今新疆库车)胡人。龟兹国的王子。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向安西、北庭二都护府及西域各国征兵“勤王”,白孝德响应号召,率龟兹国精兵三千,随安西、北庭名将李嗣业入关,先后隶属于郭子仪、李光弼的麾下,为裨将,收复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唐军九节度使领20万众围攻安庆绪于邺城,史思明率军13万救援。史思明派骁将刘龙仙到城下挑战。刘龙仙依仗勇力过人,举起右脚搁在马鬃上,辱骂李光弼。李光弼转过头看着各位将领说:“谁能杀了那个人?”…… 左右的人说:“裨将白孝德可以前去。”白孝德请求出战。李光弼说:“你需要多少兵马?”白孝德回答说:“让我一个人去战胜他。”光弼问他需要什么帮助。孝德回答:“希望挑选五十名骑兵出营门作我的后援,并请大军在我后面擂鼓呐喊来鼓舞士气。”刘龙仙看见白孝德一人前来,不把他当回事。白孝德睁大眼睛愤怒地对刘龙仙说:“叛贼认识我吗?”刘龙仙说:“你是谁?”孝德说:“我是白孝德。”刘龙仙说:“你是什么猪狗东西!” 白孝德挥矛跃马冲上搏杀。城上唐军也擂鼓呐喊,五十名骑兵跟着杀过来。刘龙仙来不及拉弓发箭,绕着跑上长堤。白孝德追上他,砍下他的头颅,拎着回到军中。白孝德后来任北庭行营节度使、邠宁节度使,参加了对仆固怀恩的平叛,与吐蕃、回纥兵大战于赤沙,斩获甚众。 建中元年(780),白孝德死于长安城。
 10、浑瑊:(736~800) ,铁勒族人。曾任中郎将、左厢兵马使、大都护、节度使、左金吾卫大将军等职。善骑射,屡立战功,以忠勇著称。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先后出战河北,收复两京,讨史朝义。唐永泰年间,吐蕃20万大军攻唐,他戍奉天,率200骁骑领先冲入吐蕃营,生擒蕃将,勇冠诸军。经多次激战,斩5000余人。大历年间,屡破吐蕃兵进扰。后又击退回纥军对太原的进攻,升检校工部尚书、单于大都护等职。建中四年(783),泾原叛军占据长安,德宗李适逃入奉天,浑瑊领兵数千坚守危城,凿地道,烧云梯,击退数万叛军的围攻,保住了奉天。不久,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也叛变,浑瑊护卫德宗逃往梁州。兴元元年(784年),浑瑊任行营兵马副元帅,在武功击败叛军一部,协同李晟所领的神策军,攻克了叛军占领的咸阳。贞元三年(787年),浑瑊奉命与吐蕃相尚结赞会盟,因无戒备为吐蕃军所劫,只身逃归,入朝请罪。德宗不予追究,令还河中。贞元十五年十二月卒。
以武将的节度使来说:番将任节度使者,在开元前只有二人。但在天宝间即骤升到九人、肃宗时八人、代宗九人、德宗十七人,直至唐末共八十五人。武将的最高位置如此,其下的番将数目可想而知了。
番将中最出名的可能就是发起安史之乱的安禄山跟史思明了,这两人不说了,番将也并不乏忠义之士:
契?何力的父亲是铁勒部的酋长,在他九岁的时候死去。他随母亲率众内附,被唐授以左领军将军职,击吐谷浑有功。其后去凉州省视其母和弟。那时薛延陀族很强盛,他旧时的部落都跟随了薛延陀。有人劝他也去。他说:「我弟沙门孝而能养。我以身许国,终不能去也。」众人就硬将他拽往薛延陀处。对着薛延陀的可汗,何力「箕踞而坐,拔佩刀东向大呼曰,岂有大唐烈士、受辱番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他将自己的左耳割下,以表其志之不可夺。可汗大怒,要杀他,幸可汗之妻力保未死。这边也有人对唐太宗说,人心各乐其土,何力今入延陀,犹鱼之得水,不会回来了。太宗曰:「不然,此人心如铁石,必不背我。」最后,太宗以许嫁公主之诺言,换回何力。而何力回来后,力劝太宗不要践嫁女之诺,说薛延陀是不会久长的,此话终于证明真实。何力又被拜为右骁卫大将军,在征辽东、高丽,击龟兹、九姓的战役中再立新功。太宗驾崩,何力欲自杀以殉,被高宗制止。

  恝?何力身陷番营而不屈、大义凛然,可比执节苏武。同时君王贤明,知人善用。为爱将不惜以公主相赎,爱将自然也愿为主子肝脑涂地了。可惜这个好风气到了昏君奸相掌政的时代就变了。请看:
  北斗七星高,哥舒挥大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是唐代诗人歌颂哥舒翰的诗。曾立下不少战功的哥舒翰是突厥人。安史乱起,叛军南下渡过黄河,占领洛阳,正图继续西进,以攻取长安时。大将哥舒翰于老耄之年,瘫痪之躯,被临危授命,去前敌御寇。当他莅临潼关亲目一看,天呀!给他指挥的士兵多半是些未经训练的市井之徒、乌合之众,而敌军却力量强大、气焰正张。老将军虽行动不便,但头脑清晰。凭他多年的征战经验,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据险力守等待时机,切忌轻举妄动。其它的大将,如郭子仪等也有同样的看法。玄宗开始也是同意的。果然,潼关天险,在他坚守之下,叛军屡攻不克。如此过了半年,却急坏了宰相杨国忠。原来他害怕哥舒翰重兵在握、于己不利,便上言玄宗,妄说贼军现在不备,我军若不进击,将坐失良机。这位皇上正求胜心切,恨不得马上荡平贼寇。便一再下诏,要哥舒反守为攻。哥舒不得已,只有遵命。大军在出击前,他知道此去将凶多吉少,不禁捶胸痛哭。果然,作战的结果是大败而归。

  哥舒翰手下一位蛮族将领叫火拔归仁,劝哥舒翰投降安禄山。他说,「元帅率大军二十万,一次攻击中,全部丧失,何目见天子,未见高、封的下场乎?」哥舒翰拒绝了他的建议,竟被火拔归仁用绳子捆在马背上,押往安禄山处。

  高、封的下场是什么呢?高是指高仙芝,高丽人。封指封国清,两人都是因与安禄山作战失败而在潼关被斩的。高仙芝在临刑时说了两句话,「我兵败退却有罪,虽死不辞,然以我为裁减兵粮,则冤枉也!」

  原来高仙芝非常富有,但也善施。人有所求,无不应先,偏偏当时有位任监军的太监叫边令诚的,向他索求宝物被拒而怀恨在心,在玄宗前诬告,卒致杀高。
再看:
  仆固怀恩,铁勒部,其曾祖于贞观二十年率部来降。天宝中仆固受封为左领军大将军。及安禄山反、从郭子仪讨贼。曾在一次战役中,其子领头击贼,兵败而降,不久自拔而归,怀恩在叱骂他之后,把他斩了。怀恩的两个女儿,皆由肃宗作主,远嫁异域。他们父子宣力王室,攻城野战,无役不从。一举歼灭了史朝义,收复了燕、赵、韩、魏之地。他在最后上书给代宗时说:「兄弟死于阵敌,子侄没于军前,九族之亲,十不存一。(怀恩一门之中,死于王事者四十六人。)纵有在者,疮痍遍身。」「我朔方将士,功效最高,而皇上不别加优奖,却信嫉妒谤词。郭子仪已被猜忌,而臣今天又遭毁黩。我过去认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并非其情,而今知乃是事实。」

  这是多么哀痛的陈述,人到此时没有二心也难了。仆固怀恩后来果然跟了他的女婿、回纥兵的头头登里可汗一起反唐。幸亏有郭子仪,此事闹不大,而且不久怀恩也病死了。
很多,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中有全面的统计
反正基本上那个时代的少数民族基本都有
李光弼是朝鲜人

唐朝官员的官名都是什么,主要有什么事要做

要详细
  正一品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王编辑本段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编辑本段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一品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爵:王编辑本段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   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编辑本段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官职名称———————官职简介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
骠骑大将军:对一些立有大功的高级军官或者重臣,皇帝会给予大将军或骠骑将军的称号(霍去病是历史上第一位骠骑大将军)

嗣王、郡王 :这些都是贵族的封号

国公:不是官位.国公是一种很高爵位封号

尚书令: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

辅国大将军:散官名

金紫光禄大夫 :正三品的文散官

银青光禄大夫 :从三品文散官,地位低于金紫光禄大夫

开国侯:反对者推翻王朝,建立新王朝,都会对有功的人封赏,这就是一种爵位

黄门侍郎:宫门之内的郎官,在隋唐时期侍中是宰相之一,而黄门侍郎有时也可享有宰相的权利。(以前是太监担任的)

中书侍郎:中书省的副官,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唐中书令缺,侍郎即为长官,品级亦高于前代

尚书左丞:尚书左丞佐尚书令,总领纲纪

观察使————————管理一道或几个州的地方行政、监察长官

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中央禁卫军之神策军的最高将领

礼部侍郎———————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

京兆尹————————长安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防御使————————负责一州或数州军事的地方长官

招讨草贼使——————专为镇压农民起义或讨伐逆叛而设置的军事长官

监军判官———————监军使下的副职

行营都统———————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

侍御史————————负责纠察的官员

右卫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左神武大将军—————中央禁卫军之军事长官

校书郎————————太子东宫所属学馆中校勘典籍的官员

尚书右仆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长官

率府率————————太子东宫侍卫长官

金吾大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尚书左右仆射—————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折冲都尉——————→一府之军事长官。统兵两千、一千、八百不等

校尉————————→一团之军事长官。有兵三百

队正————————→一队之军事长官。有兵五十

车驾检校官——————负责皇帝车驾并开路后保驾安全的安员

转运租庸盐铁使————设置造船厂,保证漕运水上工具(唐,下同)

光禄卿————————主管膳食事务的长官

将作大匠———————负责营造建筑事务的长官

兵部尚书———————主管全国军事政务长官

司农卿————————主管农业事务的最高长官

鸿胪卿————————负责接待来宾事务的长官

虞部郎中———————负责山林绿化的官员

民部尚书———————主管财政的最高政务长官

吏部尚书———————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务长官

尚辇奉御———————专管御用车辆的长官

中郎将————————正四品

郎将—————————从五品,地方府兵将领

子将—————————从五品下

中书令————————即内史,最高辅政官

右拾遗————————咨询建议官员

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右补阙————————咨询建议官员

前锋游弈使——————前哨巡逻官

左散骑常侍——————议政官之一
写全了能出一本书···

唐朝的兴亡过程,对你有何启示?

1.唐太宗告诫太子“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表明他在那时就意识到民生问题的重要了.这就启示我们在今天的建设中要大力关注民生;2.唐太宗不是任用了一个叫魏征的谏臣吗?而这又表明他意识到纳谏的重要性,这就启示我们要积极听取群众意见;3.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知人善任,兼收并用.这启示我们要挖掘出更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即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水平;4唐朝的《唐律疏议》不陌生吧,这启示我们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毕竟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嘛,不仅如此,唐太宗还说过:"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这就要求政府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唐太宗晚年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导致政局大不如前,这就要求我们要谨慎不可自满.好了不说了,如果你归纳一下,发现给我们的启示还蛮多的.希望我的答案不让你讨厌,我有点紧张,当别人把信任交给我的时候,压力甚大.
1、统治者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2、要削弱藩镇势力,防止其权力过大与中央对抗;3、加强监察队伍建设,宦官不得参与政务;4、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兴修水利。
人生路漫漫,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作为我们应该保持戒骄戒躁的心态,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不能被安逸所腐蚀,要时刻坚定自己的信念,追寻自己的理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兄弟,实不相瞒。我也在查。

唐朝所有官职名称及其责任

唐朝官职
正第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已上职事官。)王。(爵。《武德令》有天策上将,九年省。)

从第一品

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及特进不带职事官者,朝参禄俸并同职事,仍隶吏部也。)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职事官。)骠骑大将军、(武散官。)嗣王、郡王、国公。(爵。)

正第二品

特进、(文散官。)辅国大将军、(武散官。)开国郡公、(爵。《武德令》唯有公、侯、伯、子、男,贞观十一年加开国之称也。)上柱国。(勋官。《武德令》有尚书令,龙朔二年省。自是正第二品无职事官。)

从第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扬、幽、潞、陕、灵。)大都护、(单于、安西,已上职事官。)光禄大夫、(文散官。)镇军大将军、(武散官。)开国县公、(爵。)柱国。(勋官。)

正第三品

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旧班在左相上,《开元令》移在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旧班正四品上,大历二年升。)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自左右卫已下,并为武职事官。)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武德令》,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贞观年改以民部次礼部,兵部次之。则天初又改以户部次吏部,礼部次之,兵部次之。)太子宾客、(旧兼职无品,《开元前令》定入官品也。)太常卿、宗正卿、(天宝初升入正三品也。)太子詹事、左右散骑常侍、(旧班从三品,广德年升。)内侍监、(唐初旧制,内侍省无三品官,内侍四员,秩四品。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艺承恩遇,特置内侍监两员,秩三品,以授之。)中都督、上都护、(已上除八大将军,并为文职事官。)金紫光禄大夫、(文散官。)冠军大将军、(武散官。)怀化大将军、(显庆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领,仍隶诸卫也。)上护军。(勋官。)

从第三品

御史大夫、(旧班在秘书监九卿下,《开元令》移在上。)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监、诸卫羽林,入正三品。千牛龙武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旧雍、洛长史从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为从三品也。)五大都督府长史、(旧从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为从三品。)大都护府副都护、(旧正四品上,《开元令》加入从三品。)亲王傅、(巳上并职事官。诸卫羽林、千牛龙武将军为武,余并为文。)银青光禄大夫、(文散官。)开国侯、(爵。)云麾将军、(武散官。)归德将军、(显庆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领,仍隶诸卫也。)护军。(勋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长史、司马,九年省也。)

正第四品上阶

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旧正四品下阶,《开元令》加入上阶也。)尚书左丞、(永昌元年进为正三品,如意元年复旧。)吏部侍郎、(武德七年省诸司侍郎,吏部郎中为正四品上。贞观三年复置侍郎,其吏部郎中复旧为五品下。)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右卫、左右司御、左右清道、左右内率、左右监门率府率、中州刺史、军器监、(武德初为正三品,七年省,八年复置,九年又省,十年复置北都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武德令》统军正四品下,后改为折冲都尉。《垂拱令》始分为上中下府,改定官品。自此已上职事官。率及折冲为武,余并为文也。)正议大夫、(文散官也。)开国伯、(爵。)忠武将军、(武散官。)上轻车都尉。(勋官。)

正第四品下阶

尚书右丞、(永昌元年进为从三品,如意元年复旧。)诸司侍郎、太子右庶子、左右谕德、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武德令》,中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从四品上。《贞观令》,一切为下州,加入正四品下。自此已上职事官。中郎将为武,余并为文也。)通议大夫、(文散官。)壮武将军。(武散官。)

从第四品上阶

秘书少监、八寺少卿、殿中少监、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内率、监门副率、太子亲勋翊卫中郎将、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内侍、大都护亲王府长史、(已上职事官。府率、中郎将为武,余并为文。)太中大夫、(文散官。)宜威将军、(武散官。)轻车都尉。
唐朝官职
正第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已上职事官。)王。(爵。《武德令》有天策上将,九年省。)

从第一品

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及特进不带职事官者,朝参禄俸并同职事,仍隶吏部也。)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职事官。)骠骑大将军、(武散官。)嗣王、郡王、国公。(爵。)

正第二品

特进、(文散官。)辅国大将军、(武散官。)开国郡公、(爵。《武德令》唯有公、侯、伯、子、男,贞观十一年加开国之称也。)上柱国。(勋官。《武德令》有尚书令,龙朔二年省。自是正第二品无职事官。)

从第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扬、幽、潞、陕、灵。)大都护、(单于、安西,已上职事官。)光禄大夫、(文散官。)镇军大将军、(武散官。)开国县公、(爵。)柱国。(勋官。)

正第三品

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旧班在左相上,《开元令》移在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旧班正四品上,大历二年升。)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自左右卫已下,并为武职事官。)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武德令》,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贞观年改以民部次礼部,兵部次之。则天初又改以户部次吏部,礼部次之,兵部次之。)太子宾客、(旧兼职无品,《开元前令》定入官品也。)太常卿、宗正卿、(天宝初升入正三品也。)太子詹事、左右散骑常侍、(旧班从三品,广德年升。)内侍监、(唐初旧制,内侍省无三品官,内侍四员,秩四品。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艺承恩遇,特置内侍监两员,秩三品,以授之。)中都督、上都护、(已上除八大将军,并为文职事官。)金紫光禄大夫、(文散官。)冠军大将军、(武散官。)怀化大将军、(显庆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领,仍隶诸卫也。)上护军。(勋官。)

从第三品

御史大夫、(旧班在秘书监九卿下,《开元令》移在上。)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监、诸卫羽林,入正三品。千牛龙武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旧雍、洛长史从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为从三品也。)五大都督府长史、(旧从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为从三品。)大都护府副都护、(旧正四品上,《开元令》加入从三品。)亲王傅、(巳上并职事官。诸卫羽林、千牛龙武将军为武,余并为文。)银青光禄大夫、(文散官。)开国侯、(爵。)云麾将军、(武散官。)归德将军、(显庆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领,仍隶诸卫也。)护军。(勋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长史、司马,九年省也。)

正第四品上阶

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旧正四品下阶,《开元令》加入上阶也。)尚书左丞、(永昌元年进为正三品,如意元年复旧。)吏部侍郎、(武德七年省诸司侍郎,吏部郎中为正四品上。贞观三年复置侍郎,其吏部郎中复旧为五品下。)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右卫、左右司御、左右清道、左右内率、左右监门率府率、中州刺史、军器监、(武德初为正三品,七年省,八年复置,九年又省,十年复置北都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武德令》统军正四品下,后改为折冲都尉。《垂拱令》始分为上中下府,改定官品。自此已上职事官。率及折冲为武,余并为文也。)正议大夫、(文散官也。)开国伯、(爵。)忠武将军、(武散官。)上轻车都尉。(勋官。)

正第四品下阶

尚书右丞、(永昌元年进为从三品,如意元年复旧。)诸司侍郎、太子右庶子、左右谕德、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武德令》,中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从四品上。《贞观令》,一切为下州,加入正四品下。自此已上职事官。中郎将为武,余并为文也。)通议大夫、(文散官。)壮武将军。(武散官。)

从第四品上阶

秘书少监、八寺少卿、殿中少监、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内率、监门副率、太子亲勋翊卫中郎将、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内侍、大都护亲王府长史、(已上职事官。府率、中郎将为武,余并为文。)太中大夫、(文散官。)宜威将军、(武散官。)轻车都尉。(勋官。)

从第四品下阶

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上州别驾、(已上职事文官。《武德令》,上州别驾正五品上。二十三年为长史,前上元年,复置别驾,定入从四品也。)中府折冲都尉、(武职事官。)中大夫、(文散官。)明威将军。(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从事中郎,九年省。)

正第五品上阶

谏议大夫、御史中丞、(《武德令》,从五品上。《贞观令》,加入正五品上,五年又加入四品。如意元年复旧也。)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子中允、太子左右赞善大夫、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会昌县令、(武德元年,敕万年、长安令为正五上。七年定令,改为从五品。贞观初复旧也。)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府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谘议参军事、(《武德令》,正五品下也。)军器少监、太史少监、亲王府典军、(已上职事官。郎将、典军为武,余并为文。《永徽令》,亲王典军从四品下。《垂拱令》改入五品也。)中散大夫、(文散官。)开国子、(爵。)定远将军、(武散官。)上骑都尉。(勋官。)

正第五品下阶

太子中舍人、尚食尚药奉御、太子亲勋翊卫郎将、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已上职事官。郎将、折冲为武,余并为文也。)朝议大夫、(文散官。)宁远将军。(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军谘祭酒,九年省。)

从第五品上阶

尚书左右诸司郎中、(《武德令》,吏部郎中正四品上,诸司郎中正五品上。贞观二年,并改为从五品上也。)秘书丞、(《武德令》,正五品上。《永徽令》改也。)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奉御、献陵昭陵恭陵桥陵八陵令、(《武德》,诸陵令从七品下,永徽二年加献、昭二陵令,为从五品。已后诸陵并相承依献、昭二陵也。)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已上职事官。典军为武,余并为文也。)朝请大夫、(文散官。)开国男、(爵。)游击将军、(武散官。)骑都尉。(勋官。旧有太公庙令,武德年七品下,永徽二年加从五品上,开元二十四年省也。)

从第五品下阶

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太子典内、(旧正六品上,《开元令》改。)下都督府上州司马、(《武德令》,上治中正五品下。贞观初改。)亲王友、(《武德令》,正五品下也。)宫苑总监、上牧监、上府果毅都尉、(已上职事官。果毅为武散,余并为文。)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并武散官。驸马自近代已来,唯尚公主者授之。奉车,有唐已来无其人。)朝散大夫、(文散官。)游击将军。(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主簿、记室、参军,九年省。《神龙令》有库谷、斜谷监也。)

正第六品上阶

太学博士、(《武德令》,从六品上,贞观年改。)太子詹事府丞、太子司议郎、太子舍人、中郡长史、(《武德令》,中州别驾从五品上,贞观年改也。)太子典膳药藏郎、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德元年敕,雍州诸县令阶从五品上,七年定令改。)亲王府掾属、(《武德令》,从五品下也。)武库中尚署令、(《武德令》依上署令,从七品下,太极年改武库令阶,开元年改中尚令阶。)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镇军兵满二万人已上司马、(已上职事官。司阶、果毅为武,余并为文也。)亲勋翊卫校卫、卫官。朝议郎、(文散官。)昭武校尉、(武散官。)骁骑尉。(勋官。)

正第六品下阶

千牛备身左右、(卫官已上、王公已下高品子孙起家为之。)太子文学、下州长史、(武德中,下州别驾,正六品,贞观二十三年,改为长史丞。永淳元年,诸州置别驾官。天宝八载停别驾,下郡置长史。后上元二年,诸州置别驾,不废下府长史也。)中州司马、(《武德令》,中州治中,从五品下,《贞观令》改。)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已上文职事官。)上镇将、(武职事官。《武德令》,从四品下也。)承议郎、(文散官。)昭武副尉。(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诸曹参军事,九年省也。)

从第六品上阶

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武德令》,吏部员外郎正六品上,诸司员外郎正六品下。贞观二年改。)八寺丞、大理司直、国子助教、(《武德令》,从七品上。)城门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武德令》,正七品上。)著作佐郎、(《武德令》,正七品下。)侍御医、(《武德》、《乾封令》,正七品上。《神龙令》,从六品下。开元改。)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署令、(武德四年进为从五品上,七年定令,复旧也。)下州司马、(《武德令》,中下州治中,正六品下。)亲王文学、主簿、记室、录事参军、(《武德令》,亲王府文学已上,并正六品下也。)诸州上县令、(已上文职事官。)诸率府左右司阶、(武职事官。)镇军兵不满二万人司马、(文职事官。)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卫官。)奉议郎、(文散官。)振威校尉、(武散官。)飞骑尉。(勋官。)

从第六品下阶

侍御史、(旧从七品上,《垂拱令改》。)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太子内直典设宫门郎、太公庙令、司农寺诸园苑监、沙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互市监、中牧副监、(已上文职事官。)下府果毅都尉、(武职事官。)亲王府校尉、(卫官。)通直郎、(文散官。)振威副尉。(武散官。)

正第七品上阶

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尚食尚药直长、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率府长史、军器监丞、诸州中县令、京兆河南太原府司录参军事、大都督大都护府录事参军事、亲王府诸曹参军、(已上文职事官。《武德令》,亲王府功曹、仓曹、户曹、兵曹参军事,从五品下;骑曹、铠曹、田曹、士曹、水曹参军事等,七品下也。)中镇将、(武职事官。《武德令》,从五品下。)太子千牛、亲勋翊卫队正副队正、(已上卫官。)朝请郎、(文散官。)致果校尉、(武散官。)云骑尉。(勋官。)

正第七品下阶

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直长、太子通事舍人、内寺伯、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护府诸曹参军、中都督上都护府录事参军事、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武德令》,别将正五品上,后改为果毅。圣历三年复置别将。)上府长史、(《武德令》,统军长史正八品下也。)上镇副、(《武德令》,从五品下。)下镇将、(《武德令》,正六品下。)下牧副监、(已上职事官。中候、别将、镇副、镇将为武,余并为文也。)宣德郎、(文散官。)致果副尉。(武散官。《武德令》又有天策上将府参军事,九年省。又有盐池盐井盐、诸王百司问事谒者。)

从第七品上阶

殿中侍御史、(《武德》至《乾封令》,并正八品上,垂拱年改。)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武德令》,从八品下也。)门下录事、中书主书、尚书都事、九寺主簿、太子詹事主簿、太子左右内率监门率府长史、太子侍医、太子三寺丞、都水监丞、诸州中下县令、亲王府东西阁祭酒、(《武德令》,正六品下。)京县丞、(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奉先、会昌、太原、晋阳。)下都督府上州录事参军、中都督上都护府诸曹参军事、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武德令》,正六品下。已上职事官。别将、镇副为武,余并为文。)左右监门直长、勋卫、太子亲卫、(已上卫官。)朝散郎、(文散官。)翊麾校尉、(武散官。)武骑尉。(勋官。)

从第七品下阶

太史丞、(监局同。)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御史台、国子监主簿、旧正八品,《垂拱令》改。)掖庭令、宫闱令、上署令、(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官、左藏令、乘黄、典客、上林、太仓、平准、常平、左尚、右尚、典牧。《武德令》有太庙、诸陵、典农、中尚、都水、常平。其左尚、典牧本中署,右尚本下署,开元初改之也。)诸州下县令、(天宝五载,一切为中下县。)诸陵署丞、(永徽二年加秩。旧有太庙署丞,武德为九品,永徽二年加秩,从七品上,开元年省也。)司农寺诸园、(苑副监,《神龙令》有诸副监)宫苑总监丞,下都督府诸曹参军,太子内坊丞、(旧正八品上开元初改)亲王国令、(旧规,流内正九品,太极年改。)公主家令、(旧规,流内正八品,太极年改。)上州诸参军事、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武德令》,从六品下。)诸屯监、(《武德令》有芳酝监,《神龙令》有漆园监。)诸率府左右中候、镇军满二万人以上诸曹判司、(已上职事官。别将、镇副、中候为武,余并为文也。)太子左右监门直长、亲王府旅帅、诸折冲府校尉、(已上卫官。《武德令》,诸府校尉,正六品下也。)宣议郎、(文散官。)翊麾副尉。(武散官。)

正第八品上阶

监察御史、(旧从八品上,《垂拱令》改。)协律郎、诸卫羽林龙武军录事参军事、中署令、(钩盾、右藏、职染、掌治,《武德令》有衣冠署令。)中州录事参军事、太医博士、太子典膳药藏丞、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旧从八品下,开元初改。)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武德令》,从八品下,《神龙令》有库谷、斜谷、太阴伊阳监丞。)镇军不满二万人以上诸曹判司、(已上文职事官。)翊卫、太子勋卫、亲王府执仗执乘亲事、(已上卫官。)给事郎、(文散官。)宣节校尉。(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典签,九年省。)

正第八品下阶

奚官内仆内府局令、下署令、(太卜、廪牺、珍羞、良酝、掌醢、守宫、武器、车府、司仪、崇玄、导官、中右校、左校、甄官、河渠、弩坊、甲坊。《神龙令》又有干、楫二署令也。)诸卫羽林龙武诸曹参军事、中州诸司参军事、亲王府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护府参军事、(《武德令》,亲王府参军,从七品下,《雍州》行参军,正八品上。)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丞、太子内直宫门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已上文职事官。)诸卫左右司戈、上戍主、(已上武职事官。《武德令》有中镇长史。)备身、(卫官。)征事郎、(文散官。)宣节副尉。(武散官。)

从第八品上阶

左右拾遣、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武德令》,以九品上。)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下州录事参军、(《武德令》有中下州诸司参军事。)诸州上县丞、中牧监丞、(《武德令》,正八品上。)京县主簿、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率府录事参军、中都督府上都护府参军、亲王府行参军、(《武德令》,正八品上。)京兆河南太原大都督府博士、(《武德令》,雍州博士,从八品下。)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武德令》有盐池盐井监丞,《神龙令》有太和监丞。)保章正、(已上文职事官。)太子翊卫诸府旅帅、(已上卫官。《武德》、《乾封令》,诸府旅帅,正七品下。)承奉郎、(文散官。)御侮校尉。(武散官。)

从第八品下阶

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医监、太子左右春坊录事、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率府诸曹参军事、太子诸署令、掖庭宫围局丞、太史都水监主簿、(太史为局则省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吏部考功礼部主事、(旧从九品上,开元二十四年改七司入八品,其省内诸司依旧。)上署丞、(《武德令》有芳酝监丞。)下都督府上州参军事、中都督府上州博士、诸州中县丞、诸王府典签、(《武德令》,正八品下。)京县尉、亲王国大司农、(旧规,流内正第七品,开元初改。)公主家丞、(旧规,流内正第九品,开元初改。)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镇仓曹兵曹参军事、(《武德令》有下镇长史。)挈壶正、(已上文职事官。)中戌主、上戌副、永府左右司戈、(已上武职事官。)太子备身、亲王府队正、(已上卫官。)承务郎、(文散官。)御侮副尉。(武散官。)

正第九品上阶

校书郎、(《永徽令》加入从八品下,《垂拱令》复旧。)太祝、太子左右内率监门府录事参军、太子内方典直、中署丞、典客署掌客、亲勋翊卫府羽林兵曹参军事、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武德令》,正八品下。《神龙令》有漆园丞,《开元前令》有沙苑丞。)诸州中下丞、中郡博士、(《武德令》,正九品下。)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主簿、武库署监事、(已上并文职事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将府录事。其武库监事,从九品下,太极年改也。)儒林郎、(文散官。)仁勇校尉。(武散官。)

正第九品下阶

正字、(《永徽令》改入上阶,《垂拱令》复旧。)太子校书、(《永徽令》改入上阶、《垂拱令》复旧。)奚官内仆内府局丞、下署丞、尚食局食医、尚药局医佐、尚乘局奉乘司库司廪、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太子左右内率监门率府诸曹参军事、太子三寺主簿、詹事府录事、(龙朔年置桂坊录事,咸亨年省。)太子亲勋翊府兵曹参军事、诸州下县丞、诸州上县中县主簿、中州参军事、(《武德令》,正九品上。)下州博士、(《武德令》,中下州博士,从九品上,下州博士,从九品下。)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中府兵曹、亲王国尉、(旧规,流内正八品,开元初改。《武德令》有亲王府镇事及司阁。)上关丞、(《武德令》有上津尉。)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已上职事官。执戟戍主为武,余并为文。)诸折冲府队正、(卫官。)登仕郎、(文散官。)仁勇副尉。(武散官。)

从第九品上阶

尚书诸司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太子正字、弘文馆校书、太史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匹总监主簿、中牧监主簿、(《永徽令》有监漕。)诸州中下县主簿、上县中县尉、下府兵曹、(已上并职事文官。)文林郎、(文散官。)陪戎校尉。(武散官。)

从第九品下阶

内侍省主事、国子监亲王府录事、太子左右春坊主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咒禁博士、太卜署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太医署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亲王国丞、(旧规,流内正第九品,开元初改从正流内。)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子诸署丞、太子典食署丞、太子厩牧署典乘、诸监作诸监事计官、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下州参军事、(《武德令》,中下州行参军,正九品,下州参军,从九品上。)中州下州医博士、诸州中县下县尉、京县录事、下牧监主簿、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公主邑司录事、诸津丞、下镇兵曹参军、(《武德令》有诸桥诸堰丞。)诸率府左右执戟、(已上职事官。长上、执戟为武,余并为文。)亲王府队副、诸折冲府队副、(已上卫官。)将仕郎、(文散官。)陪戎副尉。(武散官。)
唐皇朝的行政机构,承袭隋代,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在这个基础上,依据历史的惯例与经验,再衍生出一些具有执行、监察、侍从或其他功能的机构,共同组成唐皇朝的朝官制系统。

唐代的朝政决策与执行机构是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总的说来,中书省负责发布诏令。中书省在唐代曾一度称为内书省、西台、凤阁和紫微省,长官中书令通常担任相职,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其下属中书侍郎在唐代初期作为中书省长官的副手,在唐高宗和武后时,开始被任命为宰相。这种情况到安史之乱后成为惯例,因此中书侍郎在实际上也脱离了中书省的日常事务。

中书省最重要的诏令起草工作,唐代主要由中书舍人实际负责。中书舍人共有六员,还兼负宰相会议的秘书事务。由于起草诏令事关重大,实际上参与了军国政事,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学才能,也要有较好的政治才干,因此唐代十分重视中书舍人一职,其被视为文学之士担任的最高职务。此外,中书省还设置起居舍人二人以记录皇帝言行与诏令内容;通事舍人十六人以负责朝见礼仪和传达诏命;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和右拾遗各二至六人的谏官,以对国家政事提出批评和建议。

门下省,在唐代一度被称为东台、鸾台和黄门省。负责对诏令的审议与封驳,即拥有封还皇帝诏书和驳回臣下章奏的权力。这一职权唐代实际上主要由门下省官员给事中行使,给事中一般设置四人。门下省长官侍中和副长官门下侍郎通常兼任宰相之职。虽然对诏令照例进行审议并署名,但较少行使封驳职权。唐玄宗时,李乂任黄门侍郎(即门下侍郎),“乂在门下,多所驳正,开元初,姚崇为紫微令,荐乂为紫微侍郎,外托荐贤,其实引在己下,去其纠驳之权也”。可见门下侍郎行使纠驳权,由于职高望重,对中书省(紫微省)诏令的颁布有一定的牵制作用,以致中书省长官亦不得不有所顾忌。门下省和中书省一样也设置谏官,包括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补阙和左拾遗各二至六人,以负责对朝廷各项决策的得失进行评论和建议。此外,与中书省相对应,门下省还设起居郎二人,负责朝廷政事的记录和皇帝言行与诏令的记录整理。

为了便于决策活动的进行,中书、门下两省还分别设置一些下属机构与官职。其中较重要的有:中书省下属的集贤殿书院和门下省下属的弘文馆,这两个机构收藏有大量图书,具有皇家图书馆的性质,可供皇帝、宰相和其他官员参考。史馆,初属门下省,后属中书省,负责国史的修撰。符宝郎,属门下省,负责各种印鉴符节的掌管。

尚书省是唐代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唐代初年,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为正宰相,因此尚书省既是朝政决策机构也是最高行政机构。但到唐中宗时,由于皇朝内部的权力再分配,尚书仆射被排斥于宰相之外,因此尚书省成为单纯的朝廷行政机构。唐代尚书省的总办公机构称为都省,“掌举诸司之纲纪,与其百僚之程式”。负责尚书省各类文书的审核、签发与存档,指导六部诸司工作。都省事务由尚书左右丞和左右司郎中、员外郎主管。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在唐代中期以后,多成为授予大臣的荣誉职衔,并不具体负责尚书省日常事务。

尚书都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之下又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吏部主要负责官吏的铨选、考课、封爵和勋赏;户部主要负责户籍、土地、赋役、仓储和市易;礼部主要负责科举考试和礼仪、祭祀;兵部主要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刑部主要负责刑狱和财政审计:工部主要负责国家土木工程和屯田、水利。六部的长官为各部尚书,副长官为各部侍郎,而诸司的长官为各司郎中,副手为各司员外郎。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任务,是上承皇帝和宰相等最高决策集团所颁布的诏令,把它们拟定为具体实施的政令,再颁发给朝廷的九寺五监及地方各府、州、县具体执行。另外,六部诸司还负责检查和处理朝廷各部门和地方府州向尚书省申报的一般行政事务。因此,朝廷的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以及国子、少府、军器、将作、都水五监,实际上是接受尚书省指令的下级事务机构。正如唐代史学家苏冕所说:“九寺、三监……是王者之有司,各勤所守,以奉职事,尚书准旧章立程度以颁之。”九寺的长官称为卿,总称为九卿,其副手为少卿和丞。国子监的长官称为祭酒:都水监的长官称为使者;少府、将作、军器监的长官都称为监。九寺五监的职权范围,上承尚书省六部诸司,且与六部有大体固定的对应关系。按照唐代的“故事,诸司、诸使及天下州府有事,准令式合申省者,先申省司取裁”,“然后施行”。这里的诸司即指九寺、诸监、诸卫,省司即指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由此可见唐代前期尚书省在国家行政系统中的枢要地位。

为了使官吏系统有效而正常的运转,除了建立各种与决策和行政机构有关的制度外,还必须对各级官吏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为此,唐代承袭前代制度,建立御史台,以监督各级行政机构对国家政令的实施,以及对违犯朝廷法纪和律令的官吏进行纠举和弹劾,即“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唐代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大夫,副长官为御史中丞。唐代中期以后,御史大夫职位崇高,不常设置,御史中丞成为实际上的御史台长官。

御史台的下属机构是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任职,统称为三院御史。唐代规定,侍御史设置四人,主要职责为纠察弹劾百官和参与审讯重大案件,其中年资最深者一人,还负有处理御史台内部日常事务的职责。殿中侍御史设六人,主要掌管百官朝见皇帝的序列班次,以及负责京城左、右巡,纠察其管辖区域内的不法之事。监察御史设十人,主要负责“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职责更为繁多。但就监察御史的主要职责来说,以分察和分巡最为重要。所谓分察,是指监察尚书省六部,并可列席尚书省会议。分巡,是出使巡察地方州县,把各地的“长吏政俗、闾阎疾病、水旱灾伤,并一一条录奏闻”。从御史台的职权来看,虽然十分繁杂,但其主要职责仍然是对整个官吏系统进行监察和对不法官吏进行弹劾。

在唐代的朝廷官制系统中,中书、门下两省与尚书省六部、九寺五监、御史台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朝政决策一执行一监察系统,是唐皇朝的核心机构。在这些核心机构之外,还有一系列辅助机构,多属皇家宫廷机构性质,直接为皇室宫廷服务。它们主要包括秘书、殿中、内侍三省和东宫官吏。其中前三个机构虽然也称为“省”,但其地位实际与寺监相等,其长官亦均称为“监’,副长官称为“少监”。

秘书省是掌管皇家图籍档案的机构,除设置监、少监和丞的官职负责省事外,还设立秘书郎掌管皇家的经史子集四部图书的抄写贮藏,校书郎负责校雠典籍。此外,负责天文历法的太史局(又称司天台),一度也属于秘书省管辖。殿中省下辖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负责皇帝的衣食住行与医药。内侍省则是宫廷宦官和宫女的管理机构。东宫官是皇太子的下属宫廷机构,其设置模仿朝廷的结构:其太子方师、太傅、太保(总称三太)和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总称三少)是太子的导师,另设太子宾客作为太子侍从官,这些职官都没有具体职掌。设詹事府总管东宫官吏和政事,相当于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六部。设左春坊负责侍从规谏,相当于门下省之职,右春坊负责文书启奏,相当于中书省之职。此外,在左春坊之下设崇文馆,掌图书经籍;司经局掌校刊经史;典膳局、药藏局、内直局、典设局和官门局,负责太子的衣食住行。以上这些机构,与弘文馆、秘书省、殿中省大体对应。另外还设立东宫三寺,即家令寺、率更寺和仆寺,负责东宫具体事务的执行,也与九寺五监相对应。虽然东宫官职庞大繁多,但实际上多为闲职。

在文官系统之外,唐代还设有武官系统。由于唐代前期实行府兵制度,所以在朝廷设立十六卫。十六卫的名称,唐代前期变化甚多,到唐玄宗开元时方大体上固定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右左威卫、右左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其中前十二卫均管辖府兵,只有后四卫不辖府兵,负责京城和宫殿诸门警卫以及皇帝的贴身宿卫。每卫设大将军一人和将军二人统率,下有长史、录事参军总管各卫日常事务,仓、兵、骑、胄四曹分别负责俸禄、给养、考绩、宿卫、马匹、兵械等具体事务。十六卫直接统属于皇帝,但他们没有调兵的权力。需要命将出征时,一般由皇帝和宰相议定后,颁发诏令到兵部,由兵部再发下符契,与诏令一起同时颁下各折冲府或州郡发兵。除十六卫外,东宫官中还仿照十六卫建制设有十率府,各设率一人,副率一至二人统管,下辖一定数量的府兵,作为太子的禁卫部队。以上十六卫总称为南衙诸卫,因其官署均在长安、洛阳两京宫城之南的皇城内。

唐高宗时,由宫城北门玄武门禁军发展而来的北衙禁军开始兴起,逐渐取代南衙请卫的职能。南衙诸卫则由于府兵制的废弃,逐渐成为闲司,其长官大将军、将军也变为武官升迁的官阶,不再拥有实际职权。

最先设置的北衙禁军是左右羽林军,玄宗时设左右龙武军,肃宗时又设左右神武军,以上称为北衙六军,各设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三人统率。唐代宗时再以神策军列入北衙禁军行列,德宗以宦官任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统率,因此神策军势力迅速发展,凌驾于北衙六军之上。唐代后期,北衙六军的大将军、将军等职也逐渐成为武官迁转的官阶,实际并无兵权。

唐代的地方行政系统,在唐代前期,采用州、县二级制。到唐代中期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同时出现了新的二级行政区——府。

州的长官为刺史,其下属僚佐主要有上佐、判司和录事参军。上佐指长史、司马,没有具体职事,辅佐刺史处理州事,但又往往成为安排闲冗官员的职位。因此唐代后期的中、下州一般都不置上佐之职。判司指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参军,与朝廷尚书省六部相对应,具体分管州的官吏考课、礼仪、赋税、仓库、户口、驿传、刑狱和工程水利筹各个方面的事务。录事参军则负责监察举劾本州六曹官吏,相当于朝廷御史台与尚 书左右丞的职责。此外,唐代的州级官员还有经学博士、医学博士、市令等,分别负责学校、医药与市场交易。

唐代县的长官为县令,下设县丞、主薄和县尉,作为主要僚佐。县丞是县令的副手,相当于州上佐;主薄负责勾检稽失,监察官吏,相当于州录事参军;县尉负责管辖诸曹吏员、追捕盗贼,相当于州判司。唐代最盛的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全国有府州三百二十八个,县一千五百七十三个,可见唐代地方官吏系统的庞大。

随着时间的发展,唐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府与道的出现。唐代把京都和曾作为陪都的州,为显示其地位的重要而称为府。府的设官与州相同,仅名称稍有变化,如其长官改称尹,副长官改称少尹等。此外,在边疆地区还设置都护府,以管辖广大边境区域,都护府的设官也与州相同,仅其长官称为都护与副都护。

道在唐代前期,是一种监察区。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因山河形便,分天下为十道”。各道由皇帝不定期派巡察使或采访使巡视,监察地方官吏和了解各地情况。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玄宗“又因十道分为十五道,置十五采访使,检查如汉刺史之职”。唐代后期,道的长官观察使一般都兼任节度使,拥有军权,权力更大,形成大小不等的方镇。各个方镇管辖的行政区域也称为道,这样的道到唐宪宗元和时有四十七个。正如宋人洪迈指出:“唐世于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采访处置使,治于所部之大郡。既又改为观察使,其有戎旅之地,即置节度使。分天下为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但令访察善恶,举其大纲。然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郡府,权势不胜其重。”道的长官的下属,有副使、行军司马、判官、使、掌书记、推官、巡官、衙推等一大批幕职官员。
唐代沿袭隋制,把官员分为九品,每品内又分为正、从,共为十八个等级。文官自正四品以下,武官自正三品以下,还分为上下阶,因此,唐代文官的散官实际上有三十个等级,武官散官等级是三十二等。这些等级总称为流内官,为正式文武官员。此外还有流外九品,实际上已属于吏员,不属于正式官员的范围。官员的散官称号与品级大致对应,表示官员地位与资历高低,作为升迁的序列。

唐代的品级与散官还与官员服饰等级制度相联系。唐代规定,三品以上官服紫,四品、五品服绯(朱红),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同时,唐代高级官员都有一个表示其身份的鱼符,以袋盛之,称为“鱼袋”。三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金饰之,称为金鱼袋。五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银饰之,称为银鱼袋。

唐承隋制,文武官员均可授勋官,共有十二级。按照规定,勋官可以与相应品级的公卿大臣处于同等班位。但实际上由于授勋过多,动以万计,因此无职事的勋官实际地位往往在胥吏之下,仅仅成为一种授予的官员荣誉称号。
皇帝
中书省:省部级
礼部、户部:省部级
湖北道:地区
江夏县:县市
流芳街:街道
文章标题: 整个唐朝,对宗正卿的任用,有何具体要求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7525.html
文章标签:任用  有何  唐朝  具体要求  宗正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