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故事 > 文章正文

“对于xxx,我们要辩证的看他,不能神话他……”这起源于哪里

时间: 2021-03-29 08:07:5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9次

“对于xxx,我们要辩证的看他,不能神话他……”这起源于哪里

阅读题 和作文 看下面

除夕夜的年夜饭守岁酒rn除夕的夜饭,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辞别旧岁的重要时刻,又是具有祈望将来,迎接新年的特殊意义,当全家老少合欢团聚,共进年夜饭的时候,其乐融融,洋洋得意,自不必细说。在上海的风俗中,年夜饭这顿丰宴,同样很隆重。席面上鱼肉珍馐,花色繁多。糖腊银丝芥和炒塌科菜,那是上海地区的特产,年夜饭除了鱼肉海味,要算这种特色风味菜最为引人胃纳了。rn年夜饭的莱肴,上海人很讲究好名堂。有钱人家吃鱼吃肉,“年年有余”;还吃那种读来和“发财”谐音的发莱。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果类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语说:“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还要吃些芋头即芋艿,上海人有谚语说是:“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为豌豆又名安乐菜,和长生果之类,同样都是很吉利的名称。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rn旧俗在除夕子夜时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从天上接回家来。届时,家里男主人换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烛于灶前,祭祀仪有如送灶日那样。接灶完毕,家中主人亲自关上大门,门上贴有“封门大吉”的红纸。这时实际上已是年夜结束了。家中小孩老人有上床稍睡休息的,此外大多数人都是守岁终夜达旦的,至多是坐在守岁桌旁打个盹而已。当然,事实上由于年夜饭吃得迟,加上心绪激动,守岁之时并不会觉得很长,有吃有喝,有说有笑的,更不会感到有什么寂寞的。“封门大吉”之后,待到拂晓鸡鸣时,换贴“开门大吉”红纸,家家赶紧燃放起爆竹,“蓬啪!”“劈里啪刺,劈里啪刺……”响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宣告新的一年开始了!rn 2.联系《北京的春节》,说说上海的除夕夜和北京的除夕夜有什么不同。(下面是北京的春节 原文)
符号编号排版地图上传除夕夜的年夜饭守岁酒
除夕的夜饭,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辞别旧岁的重要时刻,又是具有祈望将来,迎接新年的特殊意义,当全家老少合欢团聚,共进年夜饭的时候,其乐融融,洋洋得意,自不必细说。在上海的风俗中,年夜饭这顿丰宴,同样很隆重。席面上鱼肉珍馐,花色繁多。糖腊银丝芥和炒塌科菜,那是上海地区的特产,年夜饭除了鱼肉海味,要算这种特色风味菜最为引人胃纳了。
年夜饭的莱肴,上海人很讲究好名堂。有钱人家吃鱼吃肉,“年年有余”;还吃那种读来和“发财”谐音的发莱。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果类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语说:“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还要吃些芋头即芋艿,上海人有谚语说是:“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为豌豆又名安乐菜,和长生果之类,同样都是很吉利的名称。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旧俗在除夕子夜时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从天上接回家来。届时,家里男主人换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烛于灶前,祭祀仪有如送灶日那样。接灶完毕,家中主人亲自关上大门,门上贴有“封门大吉”的红纸。这时实际上已是年夜结束了。家中小孩老人有上床稍睡休息的,此外大多数人都是守岁终夜达旦的,至多是坐在守岁桌旁打个盹而已。当然,事实上由于年夜饭吃得迟,加上心绪激动,守岁之时并不会觉得很长,有吃有喝,有说有笑的,更不会感到有什么寂寞的。“封门大吉”之后,待到拂晓鸡鸣时,换贴“开门大吉”红纸,家家赶紧燃放起爆竹,“蓬啪!”“劈里啪刺,劈里啪刺……”响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宣告新的一年开始了!
2.联系《北京的春节》,说说上海的除夕夜和北京的除夕夜有什么不同。(下面是北京的春节 原文)
你好,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联系《北京的春节》,说说上海的除夕夜和北京的除夕夜有什么不同
⑴上海的除夕夜年夜饭除了丰富,还体现上海特色。
⑵上海的除夕年夜饭菜肴名堂多,求吉利。
⑶北京的年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之后还要关上大门,贴上“封门大吉”。待到拂晓换贴“开门大吉”,才燃放爆竹,宣告新的一年开始。

个人理解,愿对你有所帮助!如加QQ:853836734
生活
乐观 - 写在人生边上“的书
钱钟书写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总是很搞笑,很幽默,但很有哲理。
说,标题,乍一看,着实有些混乱对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看钱钟书先生写的序言,“如果生活是一本大书,那么,以下几个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这本书是非常大的点是不容易完成的,是写在边缘还留有大量的空白。 “所以,突然意识到,是的,生活在这本大书,我们可以读多少?在它的边缘上写的也算不错了。
没有资格认可我们的学生在生命的边缘 - 至少我没有资格,因此只能是让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写在人生边上”,被称为“快乐的谈话,写一篇短文,可以考虑选择边缘的短随时注意“空白的书。
毕竟还是个孩子,我不觉得生活是过长或过短,因此,按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我经历了生活没有特别高兴,不是很痛苦,只能被视为没有令人兴奋的。
然而,平平淡淡的生活是事实,但绝不是一个观点。其实不快乐,因为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是“无聊”的生活,平平淡淡,是“很长一段时间”,“痛”。然而,“生活,虽然不开心,但仍然持乐观态度”的确,钱钟书先生的一堆示范,证明了生活不能永远快乐,甚至说“不快乐”,它“不仅是超薄不能实现和荒谬和站不住脚的。但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材料领域,但意识的材料动态响应,当然,不同的人,它的意识反映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同的,所以有些人乐观看在生活中,有些人是悲观过我,我们都应该是对生活持乐观态度。
钱钟书先生的生活是不幸福的,我们应该乐观的生活看看这个矛盾,被称为“这是企业的生命,说出”我有没有这么高的觉悟来理解这句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矛盾是辩证统一的。生活注定是不快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以苦中作乐呢?至少有精神上的愉悦可以抵消一些疼痛的物质此外,“快乐精神”。这样一来,至少我们会感到高兴。
生活的艰辛,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让自己快乐 - 即使幸福是短暂的,矛盾的双方辩证统一的。乐观的过一辈子,人就会变得舒展,一切都会变得相对更好的对世界的看法悲观,痛苦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冗长,所有的事情是在的厌恶将被无限放大。
因此,虽然生活势必会不高兴,我们可以仍然乐观过一辈子。
钱钟书写的文章,给人的印象总是很搞笑,很幽默,但很有哲理。
说的标题,乍看之下,一些真正的混乱对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吗?看在钱先生写的序言,“如果生命是一本大书,那么,以下几个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是非常重要的时刻是不容易完成的,是写在边缘还留有大量的空白。 “所以,突然意识到,是的,生活在这本大书,我们可以读多少?在它的边缘上写的也算不错了。
我们没有资格被批准在生命的边缘 - 在至少我还没有资格,因此只能这么短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写在人生边上”选中,被称为“边缘的快乐谈话,写一篇短文可以很容易被认为是”注意“在书的空白面。
按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我经历了生活,没有特别高兴,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
然而,平平淡淡的生活是事实,但绝不是一个观点。其实不快乐,因为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是“无聊”的生活,平平淡淡,是“很长一段时间”,“痛”。然而,“生活,虽然不开心,但仍然持乐观态度”的确,钱钟书先生的一堆示范,证明了生活不能永远快乐,甚至说“不快乐”,它“不仅是超薄不能实现和荒谬和站不住脚的。但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材料领域,但意识的材料动态响应,当然,不同的人,它的意识反映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同的,所以有些人乐观看在生活中,有些人是悲观过我,我们都应该是对生活持乐观态度。
钱钟书先生的生活是不幸福的,我们应该乐观的生活看看这个矛盾,被称为“这是企业的生命,说出”我有没有这么高的觉悟来理解这句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矛盾是辩证统一的。生活注定是不快乐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以苦中作乐呢?至少有精神上的愉悦可以抵消一些疼痛的物质此外,“快乐精神”。这样一来,至少我们会感到高兴。
生活的艰辛,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让自己快乐 - 即使幸福是短暂的,矛盾的双方辩证统一的。乐观的过一辈子,人就会变得舒展,一切都会变得相对更好的对世界的看法悲观,痛苦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冗长,所有的事情是在的厌恶将被无限放大。
因此,虽然生活势必会不高兴,我们仍然可以乐观的过一辈子。
厚厚的“便衣民警”悲伤,激动,兴奋调和的感情读。血与泪的400多页的文本渗透。海盐,与他的大量文字,所以像周志明,几十万的便衣民警越来越近了,离我们更近,仿佛张开手触摸到,火燃烧的灵魂。也许,在以前的印象中,警察是一个冷酷的职业生涯中,指控,周志明热心和善良严重的性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的心,严格的逻辑。
棘手的“3.11 “案件曝光毁了这部电影监禁两年,从来没有放弃,”11.17“案件的热情。他变得成熟的幼稚,他的努力证明自己的实力,同时也澄清一个不公平的,他代表的是
警方必须有一些事情保密,他们常常沉默不语,周志明也是真实的。他总是在人们的面前,也许只有空白,他忠于公安事业的空白。他报了警。横空出世,懦弱,为期两年的改造生活,让他冷静,爱与恨,交织在他的心脏有利于责任。当他来了,他是一个真正的警察工作的热忠诚度。海盐本书不仅是侦探小说,一个精神变态的悲惨历史。
徐爆炸是“3.11”案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警方逮捕了他。在审讯中,他“交代”帮凶交接的位置??:飞兆半导体山。那一天,警察,中邦是逃避转让土地,但他们并没有停止。清明节“十月”广场周郗醚嗯毁灭证据抓,被判15年徒刑。
15年徒刑,无论是“十一坊”的事,3.11情况下,把运行许捌嗯的是犯罪嫌疑人。
他监禁。无尽的监狱,他沉浸在痛苦之中,它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警察机构独特的毅力,良好的质量,坚决抵制停止他邪恶的地牢中的各种不平等的待遇,他默默承受。监狱,仿佛这里不是监禁他的地方,已成为锐化他的这颗未成形的珍珠天堂粉碎“四人帮四”后,他被释放。监狱里,他作为一个明亮的珠子照亮的康复河,也照亮了一个囚犯 - 都危冬心中。
“11.17”案,914厂工程师蒋一名家庭防盗怀疑刚刚离开监狱都危氡。在监狱里的周志明根据自己的理解,的都委冬拒绝这样的判断。也都委硐的无辜,他日日夜夜累收集的材料被戳穿。
周志明是如此的真实,是真正的爱,恨是很可悲的是真实的,友谊是真实的,幸福是一个真正的责任感是真的........
“福”书评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是不快乐在它自己的。
- 题词
阅读同情祥林嫂“祝福”后也承认,祥林嫂的命运是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更不是上帝和她开起了玩笑,但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不允许她住一个美好的生活。
我真的想上祥林嫂说:“祥林嫂,你傻了,你不应该去抵制,即使你有一千万的委屈。”祥林嫂的命运,不能怪别人,只能怪四爷固执,不怪婆婆的自私,无知的柳树妈妈不怪的怪,她不知道如何为性别歧视,不知道如何生活的,如何听天由命。,祥林嫂必须知道,她无法逃脱悲惨的命运,她要造反,不知道,不知道的政权,神权,夫权,族四绳种下了天罗地网千多年的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的根深蒂固的企业送了她一个仅仅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可以改变得了?他们是如此之大,甚至庙祝拒绝她去捐门槛。圣女贞德,她应该没有矛盾,封建主义制度,她错就错不意识到自己是这么小,不知道命运如何,不说自己是如何...
但是,在当今世界,无聊的生活健康,甚至排斥走了,为自己和他人,好。 “你为什么要回来空肠Roux?你不要对我好,既不恼人的抛弃,不会下来成为冻死在街头的乞丐,为什么不选择如此一举两得吗? BR /> ......
再次,我们应该庆幸,庆幸自己生活在今天的时代,有没有封建中毒,现实中祥林嫂的命运不会重演,货物古论今,我们应该感到羞耻,这个社会本身锦朝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孔乙己”书
读鲁迅几十年前写的小说“孔乙己”,我不能帮助,但生出一些的感觉。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的,所以我认真思考这件事情的“生命”。
公对不起。“穷”字,让人感觉很老套,但我可以想以另一个字小说的故事不像几十年前的老秀才的生活在南部城镇,但相当多的都觉得自己的命运。击败
公追求生活的梦想。我很同情甚至像他这样的人。文人迂腐的遐想整天,但他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率性的生活。在日本时,我止步不前的生活,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不能做必须做的,做不想做最害怕的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对中国作出了承诺,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率性坚持写作。它好像仍然困扰无奈。
生存的确是很重要的,考虑到钱,他们可以不写出来的好东西。
艺术从日常的生活并不遥远,在任何时候,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看不起不起眼的日常生活,不能产生艺术的人真的很感动。
我也不怎么幸福。不过,我很乐意接受这种命运。如果轮回,我不会选择一个没有痛苦的生活。
莲花湖书评
在读孙犁的“荷花淀”,仿佛描绘典雅,幽静的画面显示在人们的面前感到了一股新鲜泥土的白鼻子“诗小说”诗意诗意的语言来创建一个诗一般的意境。
第三季度,在深夜写水生嫂编织草席。 “她坐在一个白色的雪地上,就像坐在一个白色的云。”两个比喻,写远深远的夜晚,水生嫂勤劳,朴实的品质和性能的。作者在屏幕上看到的字符的行:“有时候,她看着湖中的湖笼表面的一层薄薄的透明的雾,风及以上的水是一种银白色的世界里,用写银湖,让优雅的画面,这样写的面纱雾,并在屏幕上的静态移动荷叶荷花飘香,宁静而美丽的心情增添色彩和质感,这是笔者在现场周围和描述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美妙的感受,愿望和理想。此外,这幅画隐藏在作品中的人物的心理。风景是平静和美丽的水生嫂的心情是平静的夜是如此之深,丈夫还没有回来,她在焦急地等待他。水生夫妇本笃十六世的深情意,爱这背后的夫妇告别的场景的描述,照顾的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亮点,性能的水生嫂渴望生活在和平。然而,日本的侵略破坏了这种美好的生活,水生嫂最终决定参加抗日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的风景融入这部分景物描写,抒情的,心理的刻画,如滴水发挥像风浮动歌曲,整首歌曲,深情的国王,场景,引言深刻含义。
火“鱼鹰
- 读”芦花荡“,觉得
近花甲之年的老人经常穿着破碎的蓝短裤,拿着竹篙站在船上,他相依为命,他所涵盖的没有多少肉,瘦的像老鱼鹰。他有一个很短的精神花白的胡须,额外的眼睛是雪亮的眼睛有神。
在战争年代,男性和女性,年轻人和老年人,巧妙地与敌人战斗。未知的老人,是没有用的刀出手,让一群日本鬼子踢去西方极乐世界。
他的自信。悠闲地撑着船,球队在夜间运送生活必需品的敌人密切监测qianweitang有时会带来12个遥远的干部来到他qianweitang的负责同志说:“那你给我依靠,我并不依赖水能力。“他平静地穿梭厚厚的枪声从子弹生存他的毛发。
他有压痛。他温柔的安慰紧张的孩子:当,护送两个漂亮的女孩去渭塘,约溢出怜悯的话语灌溉。 “什么也没有,和平的心态睡眠年qianweitang,吃的米饭和鱼。”他由衷的赞美洗的小女孩:“一个孩子什么春啊! “
他的自尊心很强。女孩的芦苇和大菱鲆挂着鲜花,我觉得羞于见人,原本受伤的大菱鲆行动是敌人的子弹,而不是他玩,他是如此的内疚和自责,觉得自己不保护受伤的孩子。
机智,想贪婪的魔鬼莲蓬在船头把捆绑的香水,智慧,还拥有悠闲地吃莲蓬,将敌军诱入埋伏。
勇敢的独自面对许多的鬼,他??熟练地划着撑篙,船转了一圈,哟假装吓得魂飞魄散,七拐八拐让鬼子毫无防备的“钩。 “
他的仇恨,大菱鲆受伤打下了包票:”他们打伤你流了这么多血,所以我告诉他们十人流血明天!“直立英雄的前两天,前一天的承诺
他的自信,他的自尊,并有压痛,但也仇恨,他的机智,但也勇敢,他轻松和自由地飞翔“鱼鹰”的枪声。
鱼鹰用行动证实!孙莉芦花荡“老人。
“边城”书
边境小镇的美国,在美国,国王。这是一个梦想的城市在沉默中跟遥远的羁绊。茶洞,小溪,小溪白色小塔,塔下的家庭,家里的老人,一个女孩,一个黄色的狗。太阳升起时,打开流船渡,日落,关闭渡船。这样的生活几乎足以成为一幅画,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形象和品位。他们沉淀隆重沧桑的沉默和哀怨悲惨。图片,永不褪色升值的价值浓郁的乡土气息。作为真正的,有不能携带沉重的。硒国王,但在美国更难过。这的点点滴滴,沉淀着彩虹浪漫而又悲伤的童话。
边陲小镇之美,美,爱。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没有人认为他是个神和信徒。他们生存在所谓的天堂,承载着完美的图片和历史的重量,但他们无法摆脱如画的人生的命运。 “边城”是一个在另一种意义上的桃花源。 “也许他再也不会回来了,也许他会回来的明天。”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在特雷西守望者。这一结果不是因为它似乎很伤心,至少麦蒂仍然是有希望的。只要有希望,总是会有明天的曙光。在任何时间的推移,凝视着崩溃的回忆了淡远美好的一天的生活,所以我们将一直持续下去。正如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结论的计数 - “请记住:等待和希望!”
季羡林的散文集,书评
有这么几件事情,我觉得最。
普通,普通孕育着巨大
一个背着行李新生北京大学报告,看见一个看门人看起来像老人,请他帮忙看看了一下行李,自己的报告。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老老实实地在那里守着。北京是热的,谁的学生后面,的老人旁边有人说:“你回去吧,我看着他。”老人说:“我等他,他应该不会发现它的人。”所剩无几。开幕式结束后的几天,学生惊讶地认识到副校长的舞台,著名教授季羡林先生是当天看到老人的行李!
季羡林先生是普通的,普通的,如果他不平凡的,他是不是幼稚,认识的看门人,你可以成为别人吗?然而,这个非同寻常的越来越显示出他的伟大,越来越多地反映了他的个性魅力。一位大学校长给新生看行李,没有抱怨,认认真真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这是一个令人钦佩的精神是什么?有几个人能做到今天吗?即使有人想做的事,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他这么平和的心态去做这件事情吗?我恐怕没几个人!
也可以参考季老的平凡到中国社科院学院院长刘蒙息评价的话。刘蒙郗说:“不管在什么场合看到季老一直以为他致敬的下落。季老只要我走过去,站起来的情况下看到的总是对比我年轻的学校。后来,我们需要一个只需要他偷着静静地坐在他旁边,他不会是能够站起来。“刘蒙腊写道:”季羡林先生90寿序“情绪”的“看温和的,这也是温暖的。小师妹,盲'。“
高山仰止,景行行为。
2,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他的感情如此丰富,细腻催人泪下。
他喜欢猫,猫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写道,“猫”,幽默,细腻,感人。他波斯猫与他们喜爱的音乐,悲伤,甚至和他们住在一起。夜猫睡在自己的床上以上,以避免扰乱他醒来时,他刚刚经历了一个固定的上限。他完全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
季老喜欢的动物,一些宠物怀有各种动机的爱,他的命运照顾这些“合作伙伴”,甚至感情,他们都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有些孤独,软弱的命运生物的悲伤和痛苦。他经常会出现一些小动物引起的小花朵万斛闲愁一些猫,狗,流泪叹息。有一次,盐源他平时最喜欢的幽径一个古藤没有理由被切断,他看到了厄运的葡萄树开花的丁香花字符串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还是绿色的树叶微笑,忍不住的悲哀:“他们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失去母亲的孤儿,很快就会微笑不下去,甚至哭也没地方。”
三,他的敬业精神,他忘我工作的精神。
在“文革”期间,季老列,四人帮的迫害,最后被送到北35楼,搬运工室。他每天的任务就是保持门户,传呼电话,收发信件和报纸。但他是一个忙碌的人,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在这里度过的呢?所以经过反复考虑,最后决定把世界著名的文学世界,同一个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史诗足够长的时间,至少有80000行。他认为,这是足以让自己忙碌多年。向东语言库的管理员,他提出了要求,他去印度通过国际书店为了梵文的罚款以学校为基础的罗摩衍那。 “订购书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实际上原来的梵文作品放在眼中的季羡林8精装。工作时,他是一个看门人,他的头,“元素” - 不知道什么“元素” - 帽子也没有起飞,沉重的压在头顶,他哪里敢厚原始的公然礼宾去吗?想来想去,他终于想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式。 “罗摩衍那”原诗句季羡林先生决定把它翻译成诗句,传达了原来的风格。他用晚上在家里,仔细阅读原始梵文经文翻译成白话散文。第二天早上,然后散文和潦潦草草写在纸片上,在你的口袋里,把它的35楼工作。在35楼,下班后,看门人,传呼电话,发送和接收信件的间隙坐无事时,他把纸拿出缓慢,推敲,琢磨。在这一点上,他的作品在小屋,眼一瞪无效,悬疑的诗永远不会有任何人知道他是诗歌翻译,因为他说:“乐在其中,我不知道身体是在旅馆,穿着厚重的冠矣。“
这清塘荷兰韵“可在86岁完成的杰作,与朱自清的”月光“。
几颗来自洪湖的荷花与希望,爱和感情的老男子跳进红城湖,顽强,善良的黑暗和泥浆包围的生活开始萌芽。
周敦颐形容莲花高尚的隐士志行,朱自清的荷花舒缓舞者的话,季老笔莲花强不事张扬生命是彻悟的生活,明智的。
我们很难想象的孤独的岁月,在黑暗沼泽沙漠中的湖泊,莲花暗暗积蓄力量,如何生活芽钻出坚硬的外壳。芽一旦孵化,显示的坚韧的生命和美丽的神奇的力量。满两年后期待中的第三个年头,奇迹终于出现了,暴露在表面上的水56轮的绿叶。这是天使生活啊!“薄薄的”可怜“下沉深感失望的心,但也足以让一线希望。白天和黑夜过去了,一千多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孤独的,在第四年,荷花生命涅盘完成。市芙蓉沟水蝉噪突然扇“,其实原来的仰卧跳了出来,汤亭亭田田的荷叶在水中的水覆盖一半的池塘,放眼望去,满目的绿荷红莲花挑逗云撩雨,反映球迷夏再联想季老的人生经历,这是一个顽强的美好的生活,“非常惊人的力量生存和极其惊人的扩张力”,这不正是生命的历史的真实写照吗? BR />季老心爱的满塘季度荷兰,每天数次徜徉于湖畔,默坐沉思。池“清除水圆他们丰和举”非常湾的不耐烦车骑陶然在玄思冥想,这是明智的和自然的对话,是一个融合的精神和自然的“风乍起,落入水,莲瓣,心重厚,清风拂不能有丝毫的易灭亡。看着飘落的花瓣,心,而不是增加了一个安静的生活,这是一个深刻的理解。这花瓣的莲花,却遭遇通过出生艰辛,都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在时间,当它想悄悄离开,这将是在与自然的和谐。走了,走了这么优雅,这么洒脱。所以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了,荷花是彻悟的智者的生活。
翠妆褪色,随着天气越冷,池的荷叶,然后消逝没有也无妨得到。不要伤心悲叹,最终会离开去过去将不可避免地到达。直到来年春水溢出的时候,应该怎样翠盖千倍满塘红艳......
“清塘荷兰韵”
这清塘荷兰韵“可在86岁的时候完成的杰作,与朱自清的”月光“。
几颗来自洪湖的莲花与希望,爱和感情的老头跳进红城湖,顽强,善良的生活,周围的黑暗和泥开始萌芽。
周敦颐描述荷花高贵的隐士志行,朱自清的荷花舒缓的舞者,那么,季老笔莲花强烈的淳朴的生活,是彻悟的生活,明智的。
我们很难想象孤独的岁月,在黑暗沼泽的沙漠湖,莲花暗暗积蓄力量,如何生活芽钻出坚硬的外壳。芽一旦孵化,他们表现出的坚韧的生命和美丽的神奇的力量。满两年后期待中的第三个年头,奇迹终于出现了,暴露的表面上的水50六轮绿叶,这是生活的使者啊!“薄薄的”可悲“的沉没深感失望心脏,但足以让一线希望。白天和黑夜过去了,一千多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孤独的,在第四年,荷花生命涅盘完成。市芙蓉沟水蝉噪突然扇“,其实原来的仰卧跳了出来,汤亭亭田田的荷叶在水中的水覆盖一半的池塘,放眼望去,满目的绿荷红莲花挑逗云撩雨,反映球迷夏再联想季老的人生经历,这是一个顽强的美好的生活,“非常惊人的力量生存和极其惊人的扩张力”,这不正是生命的历史的真实写照吗? BR />季老心爱的满塘季度荷兰,每天数次徜徉于湖畔,默坐沉思。池“清除水圆他们丰和举”非常湾的不耐烦车骑陶然在玄思冥想,这是明智的和自然的对话,是一个融合的精神和自然的“风乍起,落入水,莲瓣,心重厚,清风拂不能有丝毫的易灭亡。看着飘落的花瓣,心,而不是增加了一个安静的生活,这是一个深刻的理解。这花瓣的莲花,却遭遇通过出生艰辛,都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在时间,当它想悄悄离开,这将是在与自然的和谐。走了,走了这么优雅,这么洒脱。所以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了,荷花是彻悟的智者的生活。
翠妆褪色,随着天气越冷,池的荷叶,然后消逝没有也无妨得到。不要伤心悲叹,最终会离开去过去将不可避免地到达。泉水溢出,直到明年,我应该翠盖千折,满塘红艳...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
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

作文写作方法思路

(一)素质训练,也叫基础训练

任何一种技能技巧的形成,并使之达到熟练程度,都必须经过干锤百炼,所谓熟能生巧、巧能生华就是这个意思。竞走、赛跑运动员的速度是练出来的,游泳、自行车运动员的速度也是练出来的。快速作文也一样,要提高写作成文速度,主要靠练。快速作文没有秘诀,没有魔图,只要通过严格训练,就能出成果,问题是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步骤。我每接手一个班,都严格按照下列五个步骤进行训练。

(一)素质训练,也叫基础训练
快速作文训练的中心是“快”,这种训练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写作素质太差,就没法进行快速训练。因此,我每接手一个班,第一步就是进行基础训练。通过基础训练,要求达到下列目的:
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快速作司文训练才会有成效。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向学生进行快速写作目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习趣。另外,出作文题要紧跟形势,与时代同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要尽量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学生有话可写。
2.积累写作材料
这一点要贯穿到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始终,但在基础训练阶段要重点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因此,一定要求学生分专题记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主义,党的领导,尊重知识,改革开放,廉政建设,学雷锋等等,每个方面都要记住一两个典型材料。材料的积累,教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全班统一了,写作的论据就会雷同。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材料越充足,写作速度就越快。
3.丰富写作语言
如果学生语言贫乏,写作时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往往写了涂,涂了又写,就无法提高写作速度。如果词汇不丰富,写到中途某个字不会写或者没有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写作就会“卡壳”,当然也就达不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因此,写作语言的训练和词汇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丰富写作语言的方法之一是,背书和加强课外阅读,书读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会越通顺,语言就会有文采,不会老说口水话。再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克服学生腔。另外,要指导学生积累词汇,词汇丰富,写起作文来就能得心应手,速度也就快了。
4.训练书写能力
书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速度。因此进行快速作文教学,必须强化书写能力训练。作文不是书法竞赛,并不要求铁画银钩,但也不能龙飞凤舞,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得清楚、规范、工整。具体做法主要是临摩字帖,每个学生应备有两本字帖,一本正楷,一本行书,先练正楷,后学行书,逐日临摩,坚持不懈,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通过素质训练,要使学生想写作文,爱写作文,并且有东西可写,话写得通顺。

(二)思维训练

快速作文的关键是快速思维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快速思维则要求学生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思维活动应具有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一见到作文题能立即做出反应,要求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全过程不超过五分钟。抓好快速作文思维训练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首先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因此,要和政治课相配合,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要了解当前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正确的政治观点、思维观点是快速思维的定向器和指示灯。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树立远大理想,加强政治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2.加强抽象思维训练
议论文的构思过程,实际上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必须教给学生分析、概括、综合、判断等基本逻辑方法和纵向思维、逆向思维、反向思维、辐射思维等思维方法。训练抽象思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应允许学生和老师唱“对台戏”,要鼓励学生在课外争论问题,学生争得面红耳赤的时侯,也就是思维最活跃、最敏捷的时候。
3.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写记叙文离不开想象、联想、幻想等形象思维活动。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好一篇记叙文,没有扎实的形象思维训练是不行的。训练形象思维的方法之一是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基本形象,牢记心头,并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要重视写回忆录,回忆录的写作过程实际就是训练形象思维的过程。
总之,通过这一步训练,要达到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变得思维敏捷,对作文题反应迅速,想象力丰富,要改变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维迟钝、思想涣散的不良习惯。

(三)写作速度训练

第一步素质训练是基础,第二步思维训练是关键,这第三步的速度训练则是目的。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写作。如果第一、二步训练都抓得扎实,速度训练就会见效。基本做法是严格要求,限时作文。为了提高速度,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个课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当堂完卷。要求学生做到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谋篇,快速写作,快速修改。总之,一切都要立足于一个“快"字。40分钟的时间分配大致是这样的: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思想)和谋篇布局(编写作提纲)不超过5分钟,写作30分钟,修改5分钟。通过训练,这个要求一般学生都能做到。另外,在班内开展快速作文竞赛也是个提高写作速度的好办法,一搞竞赛,学生的兴趣就来了。刚开始进行速度训练时,有些学生是跟不上的,40分钟怎么也写不完。怎么办呢?二是多加鼓励,切忌指责;二是暂时迁就,但绝不放松要求。时间一到,一律收卷,没写完也要收卷。这样,学生下次写作文就有一种紧迫感和时间观念。有些学生,一讲快速作文,字就乱涂乱画。碰到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不能操之过急,分两步走,先要求写完800字,再要求字迹清楚。作文不是书法竞赛,不要求铁画银钩,只要字体工整,文字规范就行。个别字迹潦草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和书写指导。

(四)技巧训练

第三步训练要求解决写作速度问题,这一步训练便是"快”中求巧,同时,也是对速度训练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基本方法是专题指导,讲练结合。如果前三步抓得扎实,这一步训练往往水到渠成。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不但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各种文体的写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快速写作的技巧。比如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谋篇布局、快速写作、快速修改等技巧,都要分专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指导,还要能快速应付写作中随时出现的“卡壳”现象,诸如走题、空洞、松散、结构混乱、词不达意、字不会写等毛病的纠正和意外情况的应付办法。至于这些快速写作的具体技巧和方法,我在下面将作专门介绍,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五)综合训练

通过以上四步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快速写作的方式与技巧,具备了快速写作的基础。为了全面提高快速作文的能力,必须进行综合训练。训练内容有:

1.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快速综合运用;

2.各个作文环节(审题、立意、构思、成文、修改)的快速综合训练;

3.各类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的快速综合训1练;

4.各种作文形式(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看图作文、给文字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的快速综合训练。
上述五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虽然有时在实际训练中可以穿插或同时进行,但必须有所侧重,按步训练,可形成一个序列,坚持到底,必然能达到快速作文的目的。

"芝诺悖论"错在哪里?

芝诺悖论:rn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里跑的最快的人,但如果他前面有一只乌龟(正从A点向前爬),他永远也追不上这只乌龟.理由如下:他要追上乌龟必须要经过乌龟出发的地方A,但当他追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距离,到了B点,他要追上乌龟又必须经过B点,但当他追到B点的时候,乌龟又爬到了C点......所以阿基里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错在了时间上。

“乌龟” 动得最慢的物体不会被动得最快的物体追上。由于追赶者首先应该达到被追者出发之点,此时被追者已经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因此被追者总是在追赶者前面。”

如柏拉图描述,芝诺说这样的悖论,是兴之所至的小玩笑。首先,巴门尼德编出这个悖论,用来嘲笑"数学派"所代表的毕达哥拉斯的" 1-0.999...>0"思想。

然后,他又用这个悖论,嘲笑他的学生芝诺的"1-0.999...=0,但1-0.999...>0"思想。最后,芝诺用这个悖论,反过来嘲笑巴门尼德的"1-0.999...=0,或1-0.999...>0"思想。

以上初等数学的解决办法,是从结果推往过程的。悖论本身的逻辑并没有错,它之所以与实际相差甚远,在于这个芝诺与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时间系统。

人们习惯于将运动看做时间的连续函数,而芝诺的解释则采取了离散的时间系统。即无论将时间间隔取得再小,整个时间轴仍是由无限的时间点组成的。换句话说,连续时间是离散时间将时间间隔取为无穷小的极限。

尽管看上去我们要过1/2、1/4、1/8秒等等,好像永远无穷无尽。但其实时间的流动是匀速的,1/2、1/4、1/8秒,时间越来越短,看上去无穷无尽,其实加起来只是个常数而已,也就是1秒。所以说,芝诺的悖论是不存在的。

扩展资料:

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这些悖论中最著名的两个是:“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和“飞矢不动”。

这些方法可以用微积分(无限)的概念解释,但还是无法用微积分解决,因为微积分原理存在的前提是存在广延(如,有广延的线段经过无限分割,还是由有广延的线段组成,而不是由无广延的点组成。),而芝诺悖论中既承认广延,又强调无广延的点。

这些悖论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为它集中强调后来笛卡尔和伽桑迪为代表的机械论的分歧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芝诺悖论

一切都归结为时间问题。例如阿喀琉斯速度是10m/s,乌龟速度是1m/s,乌龟在前面100米。事实是阿喀琉斯一定能在100/9秒内追上乌龟。根据悖论的逻辑,100/9秒可以无限细分,给我们一种我们似乎从未有过的印象。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类似于一秒,我们要经过前1/2秒的前一半,另一半是1/4秒,另一半是1/8秒,所以我们永远不会在一秒内完成,因为无论如何时间再短也可无限细分。但其实我们真的就永远也过不完这1秒了吗?

显然不是。尽管看上去我们要过1/2、1/4、1/8秒等等,好像永远无穷无尽。但其实时间的流动是匀速的,1/2、1/4、1/8秒,时间越来越短,看上去无穷无尽,其实加起来只是个常数而已,也就是1秒。所以说,芝诺的悖论是不存在的 。

扩展资料:

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由于量子的发现,这些悖论已经得到完善的解决。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

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这些悖论中最著名的两个是:“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和“飞矢不动”。

这些方法可以用微积分(无限)的概念解释,但还是无法用微积分解决,因为微积分原理存在的前提是存在广延(如,有广延的线段经过无限分割,还是由有广延的线段组成,而不是由无广延的点组成。),而芝诺悖论中既承认广延,又强调无广延的点。这些悖论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为它集中强调后来笛卡尔和伽桑迪为代表的机械论的分歧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芝诺悖论

根据中学所学过的无穷等比递缩数列求和的知识,只需列一个方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推翻芝诺的悖论:阿基里斯在跑了1000(1+0.1+0.01+…………)=1000 (1+1/9)=10000/9阿基里斯悖论米时便可赶上乌龟。人们认为数列1+0.1+0.01+…………是永远也不能穷尽的。这只不过是一个错觉。

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阿基里斯能够追上乌龟的时间为 t(1+0.1+0.01+…………)= t (1+1/9)=10t/9芝诺所说的阿基里斯不可能追上乌龟,就隐藏着时间必须小于10t/9这样一个条件。

由于阿基里斯和乌龟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对时间是没有限制的,时间很容易突破10t/9这样一个条件。一旦突破10t/9这样一个条件,阿基里斯就追上了或超过了乌龟。

人们被距离数列1+0.1+0.01+…………好像是永远也不能穷尽的假象迷惑了,没有考虑到时间数列1+0.1+0.01+…………是很容易达到和超过的了。但是不是所有的数列都能达到,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太极端。例如无论多少个点也不能组成直线,对于点的个数来说,我们就永远无法穷尽它。

扩展资料:

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

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这些悖论中最著名的两个是:“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和“飞矢不动”。

这些方法可以用微积分(无限)的概念解释,但还是无法用微积分解决,因为微积分原理存在的前提是存在广延(如,有广延的线段经过无限分割,还是由有广延的线段组成,而不是由无广延的点组成。),而芝诺悖论中既承认广延,又强调无广延的点。

这些悖论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为它集中强调后来笛卡尔和伽桑迪为代表的机械论的分歧点。

参考资料:芝诺悖论-百度百科


芝诺悖论错在空间,时间都不是无限可分的。

悖论本身的逻辑并没有错,它之所以与实际相差甚远,在于这个芝诺与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时间系统。人们习惯于将运动看做时间的连续函数,而芝诺的解释则采取了离散的时间系统。即无论将时间间隔取得再小,整个时间轴仍是由无限的时间点组成的。

换句话说,连续时间是离散时间将时间间隔取为无穷小的极限。其实这归根到底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譬如说,阿基里斯速度是10m/s,乌龟速度是1m/s,乌龟在前面100m。实际情况是阿基里斯必然会在100/9秒之后追上乌龟。

按照悖论的逻辑,这100/9秒可以无限细分,给我们一种好像永远也过不完的印象。但其实根本不是如此。这就类似于有1秒时间,我们先要过一半即1/2秒,再过一半即1/4秒,再过一半即1/8秒,这样下去我们永远都过不完这1秒,因为无论时间再短也可无限细分。

这一秒显然不是真的过不完,尽管看上去我们要过1/2、1/4、1/8秒等等,好像永远无穷无尽。但其实时间的流动是匀速的,1/2、1/4、1/8秒,时间越来越短,看上去无穷无尽,其实加起来只是个常数而已,也就是1秒。所以说,芝诺的悖论是不存在的。

扩展内容

芝诺:古希腊哲学家、他以提出了四个关于运动不可能的悖论而知名。他创造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的理论。他认为世界上运动变化着的万物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的东西是巴门尼德所谓的“唯一不动的存在”,所以“存在”是一而不是多,是静不是动。



"芝诺悖论"错在时间上。

悖论本身的逻辑并没有错,它之所以与实际相差甚远,在于这个芝诺与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时间系统。人们习惯于将运动看做时间的连续函数,而芝诺的解释则采取了离散的时间系统。即无论将时间间隔取得再小,整个时间轴仍是由无限的时间点组成的。

扩展资料:

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  

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这些悖论中最著名的两个是:“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和“飞矢不动”。

这些方法可以用微积分(无限)的概念解释,但还是无法用微积分解决,因为微积分原理存在的前提是存在广延(如,有广延的线段经过无限分割,还是由有广延的线段组成,而不是由无广延的点组成。)

而芝诺悖论中既承认广延,又强调无广延的点。这些悖论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为它集中强调后来笛卡尔和伽桑迪为代表的机械论的分歧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芝诺悖论

柏拉图理念

阐述柏拉图理念论所表达的思维方法,,谢谢大家给你货来。。
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前348)是西方古代大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和教育家。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被称为"客观唯心主义"。他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

柏拉图主义:柏拉图主义(Platonism)
柏拉图主义是数学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数学哲学观点,它起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此后在西方数学界一直有着或明或暗的柏拉图主义观念,19世纪,它在数学界几乎占了统治地。20世纪初,数学基础三大学派的争议刚趋平息,柏拉图主义观点又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
柏拉图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数学的对象就是数、量、函数等数学概念,而数学概念作为抽象一般或“共相”是客观存在着的。柏拉图认为它们存在于一个特殊的理念世界里,后世的柏拉图主义者并不接受“理念论”,但也认为数学概念是一种特殊的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们是不依赖于时间、空间和人的思维的永恒的存在。数学家得到新的概念不是创造,而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描述;数学新成果不是发明,而是发现。与之相应的,柏拉图主义认为数学理论的真理性就是客观的由那种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存在决定的,而这种真理性是要靠“心智”经验来理解,靠某种“数学直觉”来认识的,人们只有通过直觉才能达到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数学世界”。

由于认为数学概念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所以现代柏拉图主义也被称为“实在主义”。柏拉图主义在西方近现代数学界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些数学巨匠如G.康托尔、罗素、哥德尔、布尔巴基学派基本上都持这种观点。一般认为,所以如此不是偶然的,这是数学反映客观世界,数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一素朴信念在哲学上的反映。而正因为如此,柏拉图主义对数学的历史发展就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促使数学家们在自己的研究中采取客观的科学的立场,而且,当某些高度抽象的数学理论因找不到现实原型而为人们所怀疑时,它也有可能给人们以一定的信念。尽管这种信念是盲目的,从而就有可能导致错误。
柏拉图主义的错误是显然的:把反映形式当作了认识对象;把抽象当作具体的客观存在;认为一种思维形式本身是客观的当然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离开人的实践来考察真理性必将导致谬误。柏拉图主义在哲学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柏拉图哲学: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柏拉图式的爱情:精神恋爱,抛弃肉体欲望
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347年)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原名叫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因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他出生于雅典,父母为名门望族之后,从小受到了完备的教育。他早年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20岁左右同苏格拉底交往后,醉心于哲学研究。苏格拉底之死,使他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到埃及、西西里等地游历,时间长达十多年。公元前387年,已届不惑之年的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穆而设的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创立了自己的学校。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因此而得名。创立学园后,他除了两次赴西西里岛企图实现政治抱负之外,一直在学园里忙于研究、教学、著述和领导等工作。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80高龄去世。

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著述颇丰。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经过后世一代代学者艰苦细致的考证,其中有24篇和4封书信被确定为真品,主要有:《申辩》、《普罗泰戈拉》、《曼诺》、《斐多》、《会饮》、《国家》、《斐德罗》、《泰阿泰德》、《巴门尼德》、《智者》、《政治家》、《蒂迈欧》、《斐利布》、《法律》(未完成)等篇。柏拉图的著作大多是用对话体裁写成的,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由于家庭背景和所处时代的关系,柏拉图一生都对政治报有很高的热情。他创立学园的目的既是为了学术,也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柏拉图不仅勾勒出一幅改造现实的理想国家蓝图,而且三赴西西里,企图将这一理想付诸现实。虽然他的政治理想由于不切实际而无法实现,但是他的思想却很有特色,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柏拉图政治学说的出发点是寻求正义。他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构成,正义的人必须让理性统治激情,由激情抑制欲望。个人是缩小了的国家,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所以,国家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它们各自的德性应该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统治者的职能是依靠智慧,理性地管理国家;武士的职能是发挥激情,勇敢地保卫国家;生产者的职能是节制欲望,安分守己,努力劳动。如果这三个阶层各自具备了自己的德性,各司其职,不相僭越,国家就达到了正义,否则便是不正义。柏拉图把私有制认作一切灾难的主要祸根,为了培养前两个阶层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主张实行平均主义式的共产主义原则,让他们过军队般的生活,没有私产,没有家庭。还要实行优生优育,按照不同年龄进行严格的不同科目的教育,儿童时开始接受美育、体育、智育和德育的训练,最初学习音乐和健康的传说,同时进行体育锻炼,智育训练经历由低到高、从意见到知识的步骤,先学数学和天文学,最后是哲学(辩证法)。至于如何实现这个方案的问题,柏拉图的答案是:“除非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利,或者城邦中拥有权力的人,由于某种奇迹,变成了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中的罪恶将永远不会停止”。[1]简言之,就是要实现哲学和政治的联姻,产生“哲学王”。

显然,柏拉图的这一理想国家的方案由于不切实际是不可能得到实现的,于是他在晚年的《法律篇》中退而求其次,对之作了较大的修改,主张法制,主张家庭的存在和一定的私有财产等。由此可见,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

为了造就真正的哲学家,培养哲学王,柏拉图殚精竭虑,在综合吸收毕达戈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阿那克萨戈拉等哲学家有关思想的基础上,主要沿着苏格拉底寻求普遍定义和绝对本质的思路前进,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亦即“理念论”,被称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当然,由于柏拉图的著述活动历经几十年之久,思想前后变化很大,而其多数著作难以确定写作的时间,因此尽管有些学者将他的思想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在描述其思想时亦注重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但是严格说来,我们不应该将他的全部思想看作是一个统一而严密的体系。人们在阐述柏拉图时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逐篇解读,一是作一系统来描述。第一种方式无疑是最合理的,但是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能采取后一种方式。为此,我们将尽量不把一种完整的体系强加给柏拉图。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限于篇幅,我们只择要介绍其中的基本思想。

一、理念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在所说的各派哲学之后,柏拉图的方案出现了,它在许多方面追随着这些哲学,但也有和意大利派哲学不同的自己的特点。在青年时代,柏拉图开始是克拉底鲁的同路人,也赞同赫拉克利特的意见。一切可感觉的东西不断流变,关于它们,知识是不存在的,他在晚年仍然持这样的观点。苏格拉底致力于伦理学,对整个自然则不过问。并且在这些问题中寻求普遍,他第一个集中注意于定义。柏拉图接受了这种观点,不过他认为定义是关于非感性事物的,而不是那些感性事物的。正是由于感性事物不断变化,所以不能有一个共同定义。他一方面把这些非感性的东西称为理念,另一方面感性的东西全都处于它们之外,并用它们来说明。”[2]由此可见,柏拉图熟悉各家各派的哲学理论,不过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从巴门尼德到苏格拉底的思路,尤其是将苏格拉底的思想从伦理学的领域推广扩展到了整个宇宙自然。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数时候用的是前者),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希腊人从事哲学思考的过程,也是哲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这些概念不仅大多有其感性的来源,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那是后来被逐渐抽象化了的概念所无法表达的。因此,有的学者主张将这一概念汉译为“相”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我们遵从约定俗成的原则,仍然沿用“理念”这个译名。

“理念”显然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所以,理念不仅不会受事物的影响,而且理念与理念之间也没有任何联系,因为理念是绝对的自身存在而不可能变为他物。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因此,个别事物是感觉的对象,而它们的类是知识的对象。至于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柏拉图曾经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

一是“分有”。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如果在美自身之外还有美的事物,那么它之所以美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它分有美自身。每类事物都是如此。”[3]所谓“美自身”或“某某自身”,意指美的理念或某某理念。

二是“摹仿”。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其它事物亦同样。”[4]就此而论,有三种桌子存在,即作为理念的桌子自身,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的可感的桌子,以及因摹仿可感的桌子而存在的画家所描绘的桌子。

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摹仿”源自毕达戈拉斯学派关于万物摹仿数的思想,只有“分有”是新的概念。不过,“分有”与“摹仿”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差别,不同之处只在于有无造物主。因此可以说,“摹仿”是有造物主的“分有”,“分有”是无造物主的“摹仿”。

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柏拉图看到了理念与事物的区别,认识到了普遍性的共相对知识的重要性和对哲学研究的意义,而其局限性则在于将理念与事物分离开,并视之为绝对独立的存在。亚里士多德后来在批判柏拉图时,就是敏锐而深刻地抓住了这个“分离”问题来作文章的。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

二、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他从存在论和知识论的角度进行论证,阐明了区分两个世界的理由。

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思想继承了巴门尼德两条道路的学说,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是把感觉事物仅仅看作“非存在”,而是看作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现象,因而对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哲学进行了某种综合。一方面与赫拉克利特一样,柏拉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既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存在,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既有又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亦即我们所说的现象。另一方面与巴门尼德一样,柏拉图认识到在现象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否则一切都将失去存在,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从知识论的角度看,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可感的对象,一个是可知的对象。存在是知识的对象,不存在作为空无,是无知的对象,而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事物则是意见的对象。我们对于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的感觉事物只能产生个别、偶然、相对的意见,唯有超越于感觉事物之上的真实的存在才是普遍、必然和绝对的知识的对象。既然意见与知识有别,它们各自的对象也一定是不同的。

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线喻和洞喻。

(一)“日喻”

“日喻”即太阳之喻。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给认识的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知识能力的实在,即是善的理念”,它是“知识和一切已知真理的原因”,比其它理念“具有更大的价值,更高的荣耀”。[5]

(二)“线喻”

“线喻”即线段之喻。在“日喻”之后,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6]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7]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是伦理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借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8]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

(三)“洞喻”

“洞喻”即洞穴之喻。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但是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回头第一次见到火光,虽然一时会刺眼眩目,但经适应后他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如果他被人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柏拉图明确指出,这个比喻“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以前的论证上,将囚徒们居住的洞穴比作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如果你把上升的途径及对上方万物的静观比作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就没有误解我的意思”。[9]可见,“洞喻”与“线喻”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论证两个领域及其各自等级层次的区分。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终于完成了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显然,他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众多、相对、变动、暂时的事物之外的那个单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例如,人们要获得美的认识,就不能靠美的人物、美的雕像、美的建筑、美的风景或美的图画等事物,因为它们总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永远美丽,只有去把握美自身即美的理念,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提出理念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在他看来,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既然如此,我们如何能够认识理念呢?

三、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

在知识问题上,早期自然哲学家大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感性经验为认识的依据,巴门尼德揭露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主张唯有对存在的思想才是真理之路。柏拉图象巴门尼德一样否定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因为不可感知的、普遍的、绝对的理念不可能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感觉经验,这就彻底断绝了通过感觉经验认识理念的可能性。既然我们不是通过感觉经验,那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理念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柏拉图提出了“回忆说”。

(一)回忆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那时它追随神,无视我们现在称做存在的东西,只昂首于真正的存在”,[10]所以它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具备一切知识。但是后来灵魂附着于躯体之后,由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此而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11]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灵魂都能轻易地回忆起它们,凡在投生前只约略窥见,或在投生后受邪恶熏陶而堕落的,都不易做到这一点,只有少数人保持着回忆的能力。

回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由看、摸或其他感觉来引起,尤其是看。因此,虽然我们不可能通过感觉经验来认识理念,但是认识理念却又必须依靠感觉经验。换言之,感觉在对理念的回忆中具有某种诱导的作用。灵魂对理念的回忆,分为突发与渐进两种形式。突发形式表现为疯狂,那是一种忘我的直观状态。当灵魂看到尘世的美,便回忆起真正的美,它感到翅膀正在生长并且急欲展翅高飞,把下方的一切置之度外,全然不顾,于是被世人认作疯狂。其实这是最高级的最佳状态,爱美的人分有这种疯狂,便被叫作钟爱者。渐进形式表现为理性的进展。它的步骤是这样的:“从显而易见的美开始,继而为了最高的美而上升,就象在梯子的阶上一样,从一进到二,从二进到所有美的形体,从美的身体到美的制度,从美的制度到美的学问,最后从学问到那只研究美自身的科学,最终知道美的本质”。[12]

在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的回忆说以粗糙的形式第一次提出了先验论的问题。如果理念与事物判然有别,关于理念的知识就不可能从感觉经验中获得,它只能是先天的。换句话说,如果普遍的共相不可能来源于个别偶然的感觉经验,我们只能说在感觉之先,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了。后来近代哲学中唯理论的天赋观念论与康德的批判哲学,都与此密切相关。

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柏拉图还提出了比回忆说更精致的灵魂转向说。实际上,前述之“线喻”和“洞喻”就是关于灵魂转向说的。

(二)灵魂转向说

如前所述,与“线喻”之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猜想(eikasia)的对象是影像,由此产生的是人们的偏见和成见。相信(pistis)的对象是具体事物,由此产生的是感性认识,因其对象的变动不居,所以感性认识也不具有可靠性和确实性。推论(dianoia)的对象是数理理念,它的活动特点是不得不先设定一些假设,并且视之为不证自明,然后由假设开始,通过逻辑推理继而达到答案。推论活动的成果是正确的,不过由于它依赖假设,因而前提的真假难以确定,故上升不到第一原则即善的理念。理智(noesis)的对象是伦理方面的理念,它的特点是“不是将假设作为开端,而是直截了当地作为假设,作为阶梯和跳板,旨在超越它们,达到不要假设的领域,达到全体的第一原则。并且在达到这种第一原则以后,又回过头来把握以这个原理为根据的、从这个原理引申出来的东西,从而达到终点。它不用借助任何可感事物的帮助,通过一系列的步骤,从理念开始,再从理念到理念,最后下降到理念而终止”。[13]它比推论更精确、更真实,获得的是真理性的一般认识,最终把握到善的理念。

我们不要以为柏拉图在此所说的是认识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那将违背其区分理念与事物的基本原则。实际上这个过程不是从低到高的发展,而是灵魂的转向。正如“洞喻”所示,我们不可能通过洞壁上的影像认识身后的事物,除非转过身来;我们不可能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除非被拉出洞外。我们对理念的认识也是如此,它是灵魂的四种功能依次转向的结果。于是,先天性在此不再象回忆说那样表现为具体的知识,而是表现为认识的功能。

(三)灵魂学说

显然,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都与“灵魂”有关。概括而言,柏拉图的灵魂学说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灵魂的本性及其与物体的关系;灵魂的构成和等级;灵魂的回忆和灵魂不朽。

柏拉图主要从灵魂与运动的关系来规定灵魂的本性,他认为“从外面获得运动的事物无灵魂,自身内即有运动的事物有灵魂”,因此,“自我运动即是灵魂”,[14]所以,“灵魂是所有已经存在、现在存在、将要存在的事物以及与它们相反的事物的第一源泉和运动因”。[15]

关于灵魂与物体的关系,柏拉图明确指出:“按照自然的规定,灵魂先于物体。物体是第二位的、后生的;灵魂是统治者,物体是被统治者,这千真万确是最真实最完善的真理”。[16] 二者的这种关系,决定了它们不是二元并立互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灵魂运动、统治、支配物体,另一方面,物体在有益和有害的双重意义上反作用于灵魂。譬如恰当的身体锻炼可以净化灵魂,不良的习惯会造成奴役灵魂的身体状态,双亲的生理缺陷和不良环境的熏陶是造成灵魂缺陷的主要原因。

在柏拉图看来,灵魂是由不同的部分或要素构成的。他把人的灵魂区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认为圆形的头脑是理性灵魂的居处,它位居全身顶端,以便高瞻远瞩,指挥全身;胸部是激情灵魂所在地,置于理性之下并受其指挥;腹部则是欲望灵魂的居所,受理性和激情制约。当理性支配灵魂时,灵魂正当地统治着肉体,反之,当欲望支配灵魂时,肉体反常地毁灭着灵魂。灵魂不仅有构成部分,还有高低不同的等级。从广义讲,世界灵魂最高,是神的影像和第一个创造物;其次是人的灵魂,独具理性;再次是动物灵魂,虽无理性,却有欲望和激情;最低是植物灵魂,只有欲望。人的灵魂也有等级。在《斐多罗》篇中,当他以神话方式说明灵魂因失去翅膀不能上升到天上的理念领域而跌落地上,附于肉体作为暂居之地时,曾经列举了九流灵魂的投生等级,认为这些等级可以转化,公正生活的可以升到较好的一级,反之则要降到较坏的一级。[17]

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一如前述。他坚信灵魂不朽,并且为此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首先是回忆说论证。既然学习就是回忆,“我们必定是从某个先前状态获得我们现在回忆起的东西。但是如果灵魂在进入人体之前不存在,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命题也证明了灵魂是不朽的”。[18] 其次是运动说论证。凡是具有永恒运动的事物都是不朽的,只有自我运动才能永不停止运动。靠它物的运动不可能永恒,而灵魂就是自我运动,因此,灵魂必然是没有生成的、永恒不朽的。最后是神圣性论证。按希腊人的流行观念,灵魂具有认识神圣事物的能力。任何神圣的事物都是不朽的,所以,灵魂本身也应当是不朽的,否则就无法认识。

柏拉图的灵魂学说实质上是关于人性即人的本性的理论,对后来的西方思想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的灵魂能动说、等级说直接影响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理论;理性、激情、欲望三要素及其关系的观点成为后来很多人讨论灵魂、德性或人性问题时的标准性说法;灵魂回忆说是先验论哲学的最早表述;灵魂不朽说不仅是宗教神学的支柱性理论,也是伦理学倡导道德生活的必要前提。

显然,由于柏拉图将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截然对立起来,无论回忆说还是灵魂转向说都不可能解决知识的问题。尽管他试图通过分有说和摹仿说将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从而既保证知识的获得又说明现象存在的依据,但是随着思考的深入和问题的发展,他发现这两个世界的划分遇到了不少困难,自己苦心建立的理念论存在着许多矛盾。以追求真理、热爱智慧为己任的柏拉图没有回避矛盾,而是以虽然痛苦但却坦诚的态度对自己前期的思想进行系统的反思省察,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做出了重大修正。

四、对理念论的反思和修正

柏拉图对理念论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巴门尼德》篇前半部分。在这篇重要著作中,柏拉图以巴门尼德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打着批判“少年苏格拉底”的旗号,以分有说为批判对象反思了自己早期和中期的一些基本论点。

(一)对理念论的反思

第一,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浓厚的价值含义,所以虽然按理念论所说,每类事物都有一个同名理念作为存在的根据,但是对树、火、人等自然物是否存在理念的问题,他却犹疑不决;对头发、污泥、秽物等低下事物,他更是决口否认有同名的理念存在。然而这样一来,势必将否认任何事物都因理念而存在的理论前提。于是,柏拉图对这个引起他不安的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恐怕陷入无底的谬说泥坑中而殄灭。”[19]

第二,关于理念的被分有问题。事物分有理念而存在,这是柏拉图坚定不移的信念。至于怎样分有,他以前避而不谈,但现在却不能再回避了。柏拉图承认,事物对同名理念的分有只能有两种方式,即或是整体分有或是部分分有。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困难,因为理念的首要特性是单一完整性。如果一个理念整个地被许多同名事物分有,那就等于说一个理念同时整个地存在于许多个别事物中,这样就导致了理念同其自身的分裂,破坏了自身单一性。如果事物分有理念的一部分,那就破坏了理念的完整性,把同一理念肢解成很多部分了。不仅如此,在分有“大于”、“小于”、“等于”等理念时,还会出现非常荒谬的结论:分有“大于”的事物必须小于“大于”(因为它只是部分分有),也就是说,是“小于”使事物分有“大于”从而成为“大于”的。分有“等于”、“小于”时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既然只能有两种分有方式,而这两种方式都难成立,那么分有说本身是否成立呢,柏拉图感到左右为难。

第三,关于理念被摹仿的问题。在分有说遇到困难时,柏拉图又搬出摹仿说来辩解。他说,所谓万物摹仿理念,无非是说它们被造得类似理念。但是,这种辩解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引出了新的麻烦。因为如果个别事物类似理念,理念也就类似个别事物。它们之间之所以类似(即有共同性),只能是由于分有了同一个理念的结果。如此类推,第一个理念和事物类似是共同分有了第二个理念,而事物、第一理念和第二理念之间的类似还得靠分有第三理念……。所以,如果理念与分有它的事物类似,就会引出新的理念而且是永无止境的。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在所说的各派哲学之后,柏拉图的方案出现了,它在许多方面追随着这些哲学,但也有和意大利派哲学不同的自己的特点。在青年时代,柏拉图开始是克拉底鲁的同路人,也赞同赫拉克利特的意见。一切可感觉的东西不断流变,关于它们,知识是不存在的,他在晚年仍然持这样的观点。苏格拉底致力于伦理学,对整个自然则不过问。并且在这些问题中寻求普遍,他第一个集中注意于定义。柏拉图接受了这种观点,不过他认为定义是关于非感性事物的,而不是那些感性事物的。正是由于感性事物不断变化,所以不能有一个共同定义。他一方面把这些非感性的东西称为理念,另一方面感性的东西全都处于它们之外,并用它们来说明。”[2]由此可见,柏拉图熟悉各家各派的哲学理论,不过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从巴门尼德到苏格拉底的思路,尤其是将苏格拉底的思想从伦理学的领域推广扩展到了整个宇宙自然。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数时候用的是前者),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希腊人从事哲学思考的过程,也是哲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这些概念不仅大多有其感性的来源,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那是后来被逐渐抽象化了的概念所无法表达的。因此,有的学者主张将这一概念汉译为“相”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我们遵从约定俗成的原则,仍然沿用“理念”这个译名。
“理念”显然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所以,理念不仅不会受事物的影响,而且理念与理念之间也没有任何联系,因为理念是绝对的自身存在而不可能变为他物。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因此,个别事物是感觉的对象,而它们的类是知识的对象。至于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柏拉图曾经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
一是“分有”。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如果在美自身之外还有美的事物,那么它之所以美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它分有美自身。每类事物都是如此 。”[3]所谓“美自身”或“某某自身”,意指美的理念或某某理念。
二是“摹仿”。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其它事物亦同样。”[4]就此而论,有三种桌子存在,即作为理念的桌子自身,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的可感的桌子,以及因摹仿可感的桌子而存在的画家所描绘的桌子。
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摹仿”源自毕达戈拉斯学派关于万物摹仿数的思想,只有“分有”是新的概念。不过,“分有”与“摹仿”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差别,不同之处只在于有无造物主。因此可以说,“摹仿”是有造物主的“分有”,“分有”是无造物主的“摹仿”。
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柏拉图看到了理念与事物的区别,认识到了普遍性的共相对知识的重要性和对哲学研究的意义,而其局限性则在于将理念与事物分离开,并视之为绝对独立的存在。亚里士多德后来在批判柏拉图时,就是敏锐而深刻地抓住了这个“分离”问题来作文章的。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
二、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他从存在论和知识论的角度进行论证,阐明了区分两个世界的理由。
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思想继承了巴门尼德两条道路的学说,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是把感觉事物仅仅看作“非存在”,而是看作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现象,因而对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哲学进行了某种综合。一方面与赫拉克利特一样,柏拉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既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存在,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既有又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亦即我们所说的现象。另一方面与巴门尼德一样,柏拉图认识到在现象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否则一切都将失去存在,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从知识论的角度看,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可感的对象,一个是可知的对象。存在是知识的对象,不存在作为空无,是无知的对象,而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事物则是意见的对象。我们对于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的感觉事物只能产生个别、偶然、相对的意见,唯有超越于感觉事物之上的真实的存在才是普遍、必然和绝对的知识的对象。既然意见与知识有别,它们各自的对象也一定是不同的。
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线喻和洞喻。
(一)“日喻”
“日喻”即太阳之喻。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给认识的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知识能力的实在,即是善的理念”,它是“知识和一切已知真理的原因”,比其它理念“具有更大的价值,更高的荣耀”。[5]
(二)“线喻”
“线喻”即线段之喻。在“日喻”之后,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6]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7]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是伦理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借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8]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
(三)“洞喻”
“洞喻”即洞穴之喻。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但是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回头第一次见到火光,虽然一时会刺眼眩目,但经适应后他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如果他被人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柏拉图明确指出,这个比喻“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以前的论证上,将囚徒们居住的洞穴比作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如果你把上升的途径及对上方万物的静观比作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就没有误解我的意思”。[9]可见,“洞喻”与“线喻”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论证两个领域及其各自等级层次的区分。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终于完成了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显然,他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众多、相对、变动、暂时的事物之外的那个单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例如,人们要获得美的认识,就不能靠美的人物、美的雕像、美的建筑、美的风景或美的图画等事物,因为它们总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永远美丽,只有去把握美自身即美的理念,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提出理念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在他看来,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既然如此,我们如何能够认识理念呢?
三、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
在知识问题上,早期自然哲学家大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感性经验为认识的依据,巴门尼德揭露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主张唯有对存在的思想才是真理之路。柏拉图象巴门尼德一样否定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因为不可感知的、普遍的、绝对的理念不可能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感觉经验,这就彻底断绝了通过感觉经验认识理念的可能性。既然我们不是通过感觉经验,那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理念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柏拉图提出了“回忆说”。
(一)回忆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那时它追随神,无视我们现在称做存在的东西,只昂首于真正的存在”,[10]所以它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具备一切知识。但是后来灵魂附着于躯体之后,由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此而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11]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灵魂都能轻易地回忆起它们,凡在投生前只约略窥见,或在投生后受邪恶熏陶而堕落的,都不易做到这一点,只有少数人保持着回忆的能力。
回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由看、摸或其他感觉来引起,尤其是看。因此,虽然我们不可能通过感觉经验来认识理念,但是认识理念却又必须依靠感觉经验。换言之,感觉在对理念的回忆中具有某种诱导的作用。灵魂对理念的回忆,分为突发与渐进两种形式。突发形式表现为疯狂,那是一种忘我的直观状态。当灵魂看到尘世的美,便回忆起真正的美,它感到翅膀正在生长并且急欲展翅高飞,把下方的一切置之度外,全然不顾,于是被世人认作疯狂。其实这是最高级的最佳状态,爱美的人分有这种疯狂,便被叫作钟爱者。渐进形式表现为理性的进展。它的步骤是这样的:“从显而易见的美开始,继而为了最高的美而上升,就象在梯子的阶上一样,从一进到二,从二进到所有美的形体,从美的身体到美的制度,从美的制度到美的学问,最后从学问到那只研究美自身的科学,最终知道美的本质”。[12]
在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的回忆说以粗糙的形式第一次提出了先验论的问题。如果理念与事物判然有别,关于理念的知识就不可能从感觉经验中获得,它只能是先天的。换句话说,如果普遍的共相不可能来源于个别偶然的感觉经验,我们只能说在感觉之先,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了。后来近代哲学中唯理论的天赋观念论与康德的批判哲学,都与此密切相关。
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柏拉图还提出了比回忆说更精致的灵魂转向说。实际上,前述之“线喻”和“洞喻”就是关于灵魂转向说的。
(二)灵魂转向说
如前所述,与“线喻”之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 猜想(eikasia)的对象是影像,由此产生的是人们的偏见和成见。相信(pistis)的对象是具体事物,由此产生的是感性认识,因其对象的变动不居,所以感性认识也不具有可靠性和确实性。推论(dianoia)的对象是数理理念,它的活动特点是不得不先设定一些假设,并且视之为不证自明,然后由假设开始,通过逻辑推理继而达到答案。推论活动的成果是正确的,不过由于它依赖假设,因而前提的真假难以确定,故上升不到第一原则即善的理念。理智(noesis)的对象是伦理方面的理念,它的特点是“不是将假设作为开端,而是直截了当地作为假设,作为阶梯和跳板,旨在超越它们,达到不要假设的领域,达到全体的第一原则 。并且在达到这种第一原则以后,又回过头来把握以这个原理为根据的、从这个原理引申出来的东西,从而达到终点。它不用借助任何可感事物的帮助,通过一系列的步骤,从理念开始,再从理念到理念,最后下降到理念而终止”。[13]它比推论更精确、更真实,获得的是真理性的一般认识,最终把握到善的理念。
我们不要以为柏拉图在此所说的是认识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那将违背其区分理念与事物的基本原则。实际上这个过程不是从低到高的发展,而是灵魂的转向。正如“洞喻”所示,我们不可能通过洞壁上的影像认识身后的事物,除非转过身来;我们不可能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除非被拉出洞外。我们对理念的认识也是如此,它是灵魂的四种功能依次转向的结果。于是,先天性在此不再象回忆说那样表现为具体的知识,而是表现为认识的功能。
(三)灵魂学说
显然,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都与“灵魂”有关。概括而言,柏拉图的灵魂学说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灵魂的本性及其与物体的关系;灵魂的构成和等级;灵魂的回忆和灵魂不朽。
柏拉图主要从灵魂与运动的关系来规定灵魂的本性,他认为“从外面获得运动的事物无灵魂,自身内即有运动的事物有灵魂”,因此,“自我运动即是灵魂”,[14]所以,“灵魂是所有已经存在、现在存在、将要存在的事物以及与它们相反的事物的第一源泉和运动因”。[15]
关于灵魂与物体的关系,柏拉图明确指出:“按照自然的规定,灵魂先于物体。物体是第二位的、后生的;灵魂是统治者,物体是被统治者,这千真万确是最真实最完善的真理”。[16] 二者的这种关系,决定了它们不是二元并立互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灵魂运动、统治、支配物体,另一方面,物体在有益和有害的双重意义上反作用于灵魂。譬如恰当的身体锻炼可以净化灵魂,不良的习惯会造成奴役灵魂的身体状态,双亲的生理缺陷和不良环境的熏陶是造成灵魂缺陷的主要原因。
在柏拉图看来,灵魂是由不同的部分或要素构成的。他把人的灵魂区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认为圆形的头脑是理性灵魂的居处,它位居全身顶端,以便高瞻远瞩,指挥全身;胸部是激情灵魂所在地,置于理性之下并受其指挥;腹部则是欲望灵魂的居所,受理性和激情制约。当理性支配灵魂时,灵魂正当地统治着肉体,反之,当欲望支配灵魂时,肉体反常地毁灭着灵魂。灵魂不仅有构成部分,还有高低不同的等级。从广义讲,世界灵魂最高,是神的影像和第一个创造物;其次是人的灵魂,独具理性;再次是动物灵魂,虽无理性,却有欲望和激情;最低是植物灵魂,只有欲望。人的灵魂也有等级。在《斐多罗》篇中,当他以神话方式说明灵魂因失去翅膀不能上升到天上的理念领域而跌落地上,附于肉体作为暂居之地时,曾经列举了九流灵魂的投生等级,认为这些等级可以转化,公正生活的可以升到较好的一级,反之则要降到较坏的一级。[17]
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一如前述。他坚信灵魂不朽,并且为此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首先是回忆说论证。既然学习就是回忆,“我们必定是从某个先前状态获得我们现在回忆起的东西。但是如果灵魂在进入人体之前不存在,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命题也证明了灵魂是不朽的”。[18] 其次是运动说论证。凡是具有永恒运动的事物都是不朽的,只有自我运动才能永不停止运动。靠它物的运动不可能永恒,而灵魂就是自我运动,因此,灵魂必然是没有生成的、永恒不朽的。最后是神圣性论证。按希腊人的流行观念,灵魂具有认识神圣事物的能力。任何神圣的事物都是不朽的,所以,灵魂本身也应当是不朽的,否则就无法认识。
柏拉图的灵魂学说实质上是关于人性即人的本性的理论,对后来的西方思想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的灵魂能动说、等级说直接影响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理论;理性、激情、欲望三要素及其关系的观点成为后来很多人讨论灵魂、德性或人性问题时的标准性说法;灵魂回忆说是先验论哲学的最早表述;灵魂不朽说不仅是宗教神学的支柱性理论,也是伦理学倡导道德生活的必要前提。
显然,由于柏拉图将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截然对立起来,无论回忆说还是灵魂转向说都不可能解决知识的问题。尽管他试图通过分有说和摹仿说将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从而既保证知识的获得又说明现象存在的依据,但是随着思考的深入和问题的发展,他发现这两个世界的划分遇到了不少困难,自己苦心建立的理念论存在着许多矛盾。以追求真理、热爱智慧为己任的柏拉图没有回避矛盾,而是以虽然痛苦但却坦诚的态度对自己前期的思想进行系统的反思省察,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做出了重大修正。
柏拉图式爱情只是柏拉图式行为其中的一个,还有其他很多,大家不能只想到爱情啊!

1)它的意思是:只有精神上的恋爱。但没有肉体上的结合。这样纯洁,洁白的爱情是不可玷污的。才称为柏拉图式的爱情。
也有人说它是一种永久的,不求回报的爱.即使不能相守,只要看到对方幸福,这份爱便会绵延下去,直到永恒.有些人,上帝给了他们缘分,让他们相遇,但是却忘了给他们交点,于是这份爱,只能变成远远的守望,而这两个人,也将永远如同平行线一般,不能在一起.

2)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3)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
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
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4)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恋爱。
哲学家的爱情与情感生活一般是不美满幸福,
不少哲学家甚至于是情愿单身。
爱情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是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是浪漫温馨的温柔,甜蜜快乐的幸福.
爱情是不要给它附加太多的东西,
诸如道德、责任、义务等等,那些东西本不属于爱情的,
而是属于婚姻的,爱情的本质是精神上的,
爱若没有物质依托,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是一件虚无缥渺的海蜃盛楼,可望不可及.
我游走徘徊于都市单身完美咖啡厅,
事实上我重视婚姻的本身,却不怎么愿走进围城,
希望爱情天长地久,爱情是强烈的情感,
爱情是是易变的情感,爱情像光火花样绚丽,
也像光火花样容易熄灭,我(上海)拥有过了爱情,
却感觉是那么的短暂,永恒----只有让爱情上泰坦尼克号!
参考资料:http://www.lucity.cn/blog/more.asp?name=lbq33&id=734&commentid=543

柏拉图(约公元前429一前347)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著名的唯心主义者。柏拉图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反映,观念世界真实的存在。而现实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这样他就完全颠倒了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在政治上,柏拉图拥护贵族奴隶主专政制度,他的理想共和国有许多地方类似斯巴达的国家制度。公元前386年,柏拉图在雅典附近的阿卡德米体育场开办了一所学校,被人称作阿卡德米(后人常译作学院或学园)。他一边教书,一边著书。前后数十年。柏拉国深明学以致用的道理,致力于按照他的政治哲学观点来培养各方面的从政人才,当时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大都是以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是谁,他们的主要哲学思想史什么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Socrates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Platon 生于雅典一个名门奴隶主家庭,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Aristoteles 古希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Socrates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鸩而死。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署,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Platon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那时疫疠流行,大政治家伯利克里染疾去世后,群龙无首,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柏拉图出自名门,其社会关系乃至阶级感情显然在奴隶主贵族方面。柏拉图书札第七②有这样一段自白:“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那时民主政权为一
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这两个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上面还有一个三十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得到我的赞助。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
来又是怎么做的。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民主政权反而变得象黄金时代了!他们居然命令我的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去非法逮捕他们的政敌。苏格拉底严词拒绝,宁死不屈。我敢肯定说苏格拉底是当代最正直的人啊!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0一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收到照顾。3一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17一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一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
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给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喜获“理性之乐”。这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到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他继承并发展了斯巴达的依据年龄特征划分教学阶段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则更多地总结与采用了雅典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性发展在教学中的意义。他主张的通过回忆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学过程,反映了其对掌握知识理解中的唯心主义倾向。特别是他把理性绝对化、孤立化,使感觉和理性之间对立起来的思想,以致成了中世纪经院派教条主义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Aristoteles

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斯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像是现在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柏拉图。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苏格拉底。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编辑本段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编辑本段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编辑本段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编辑本段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 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 苏格拉底
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中有过这样一件事发生,在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手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他的全部学生却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后来这个人继他之后成为新一代思想家,这个人叫柏拉图。
编辑本段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 ,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Socrates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Platon 生于雅典一个名门奴隶主家庭,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Aristoteles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
阿狸路呀!不喜欢别喷。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言论

苏格拉底的言论,少一些阿!
苏格拉底

--------------------------------------------------------------------------------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清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酷署严寒,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入,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体。”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去,命令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羊。”苏格拉底对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三十僭王”的统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权。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叛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苏格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叛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拚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就这样,这位70岁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ou-rtkodktpoj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鸩而死。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学说,由于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

【哲学思想】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由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那么他在哪里施教呢?他怎么施教呢?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当时的其他教师——智者,是收取学费的,他们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而苏格拉底教人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因此苏格拉底一生都很清贫。

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

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连国家领导人都用抓阄或抽签的办法选出来。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卢梭、布鲁纳等人提倡的“发现法”,也明显受到苏格拉底方法的启发。

【伦理学说】
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 ,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轶事】
怪 题
古希腊有个青年人自认为自己比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还聪明。
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他一个问题:“世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中孵 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罗!”
“蛋是鸡下的。没有鸡,蛋从哪里来?”
青年人想了想说:“那还是先有鸡!”
“你刚才已经说过,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没有蛋,鸡从哪里来?”
青年人抱怨说:“你怎么提出这样一个怪问题呢?现在我也问你一个问题。”
“请提吧。”
“你说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苏格拉底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知道。”
青年人笑了:“这样看来,你和我其实差不多啊!”
苏格拉底说:“不,你是以不知为知,我是以不知为不知。以不知为知非知,以不知为不知非不知矣国!”
选 择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上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
“你们各自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最在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
不许做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路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
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着分们了。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
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
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愁 人
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快乐?
苏格拉底想了想,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一人郁郁寡欢,骨瘦如柴,似乎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到天上去。
天使问他:“你为什么老是不快活,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这人说:“人们都说太阳宝石、月亮宝石是无价之宝,我什么时候能得到它们呢?”
天使非常同情他,便满足了他的要求。
过了一段时间,天使见这个人仍是愁眉不展,比过去更瘦了,又问:“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呢?怎么还是
这样满面愁容?”这人双眉紧锁,长叹短叹:“唉,我日日夜夜都担心失去这些宝贝啊!”
天使摊开双手,摇摇头说:“想得到的时候,害怕不能得到;已以到手了,又恐怕失掉它。这样的人,怎么
能够享受欢乐呢?”
头 发
苏格拉底年轻时有一头非常漂亮的头发。后来,由于他潜心研究哲学,用脑过度,年纪大后,脑门和后脑勺
上的头发都掉光了。
一个有着一头漂亮金发的年轻人揶揄地问他:“尊敬的大哲学家,是否头发越少,就意味着学问越多呢?”
苏格拉底说:“不一定。不过,如果脑子里面是空的,即使长着一头浓密漂亮的头发,又有什么用?”
远 山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
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许多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他们就是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
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精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伤心了!”
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风景,难道你都 没有注意到?”
拉克苏一脸的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
“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摘自<<喜剧世界>>

1、辩论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治国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入,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处死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
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美是难的
德性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无知即罪恶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如做快乐的猪。
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知我无知。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 或: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在多人之前,吾舌尤健。
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世界的公民。
想起来,我还欠某人一只雄鸡未还。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对于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 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美是难的

德性就是知识 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无知即罪恶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最有名的一句:最优秀的人其实就是你自己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关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绝大多数是由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对话录》,《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为内容展开的,但也因此我们通常很难分清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是柏拉图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从哲学思想的发展看,苏格拉底提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区分,使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脱离了早期哲学的朴素状态,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他将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格言式的伦理思想提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对哲学思维的发展都有贡献。但是,他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开始了夸大主体和理性、夸大抽象思维,以哲学唯心主义的神话代替宗教神话的时代。
文章标题: “对于xxx,我们要辩证的看他,不能神话他……”这起源于哪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gushi/98752.html
文章标签:看他  这起  源于  神话  xx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