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1-07 08:31:52 | 作者:王晓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从写作的角度重读《秋天的怀念》
by王晓老师
今天要和大家重读的是《秋天的怀念》。在重读这篇课文之前,想和大家先聊一下作者史铁生先生。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和我一样喜欢史铁生先生,并且会一读再读他的《我与地坛》。
曾经因为《我与地坛》,专门跑去了北京的地坛公园,虽然现在的地坛已经变成了一个喧嚣的中老年健身中心,早已不是文章中描绘的样子。但仍然执着地走遍了地坛的每一个角落,想象着这里曾经是先生的轮椅经过的地方,在心里默默地和史铁生先生打个招呼。
记得那是一个秋天的上午,公园里除了跳广场舞的爷爷奶奶外,还有一些像我一样的行人也在边走边打量着这个园子,擦肩而过时,时不时会听到同一个名字传来:史铁生。
不由得感慨文字和思想的力量,可以让一个普通的公园,成为很多人心灵的地标。
所以也推荐您重读《我与地坛》。
今天想和大家从写作的角度谈一下史铁生的这篇《秋天的怀念》。
个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好的中考范文。有的小朋友说,老师你别闹怎么能拿史铁生先生的文章给我们当范文呢。
没闹,王晓老师是非常认真的。
首先,从字数上来讲,这篇文章820多字,正好符合考试要求
其次,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我们特别熟悉的亲情类文章,几乎所有同学都写过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亲人。
再次,这篇文章是一篇内容充实、结构工整、情感动人的好文章。
有小朋友发话了,老师,我当然知道这篇文章好啊,可问题是我写不出来这样好的文章啊。
在这里,王晓老师的答案是:你写不出这样好的文章,是因为你还不知道,以及不能深刻理解这篇文章到底好在哪儿。
文章好是一个既定事实,是一个结果,而作为一名学写作的同学来说,你需要果上追因。
时间有限,没法逐字逐句地去细读,在这里我结合批阅的作文的经验来讲一下,这篇课文超越我们大部分同学同款作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这篇文章里是有人的。
又有同学说了,老师,难道我们的文章里是有鬼吗?
不是这个意思,王老师想说的是,这篇文章里是有人物形象的,而我们同学也写了“人”,但只有人物,没有形象可言。
比如,同样是写母亲,看过很多同学的作文之后,有一个感受,就是:知道各位都有妈,都有一个特别爱你的妈妈,可是你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文章中一无所知。尤其是这些妈妈还经常不约而同地干这样几件事情:下雨送伞,下雪送袄,深夜送牛奶,考砸了之后送安慰。在这里老师就不吐槽她们貌似还都长一样这事儿了,拜托各位心狠手辣的小朋友,你娘亲也就四十岁左右,咱别下那么大狠手成吗,一写就是满脸皱纹,满头白发,你妈每年花那么化妆品钱,都是白花的吗。
而《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之所以好,是因为我们在阅读中能感知到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也就是说这篇文章中,人物形象是立得起来的。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作者是怎么塑造人物的。
年纪轻轻,双腿瘫痪,这样的痛苦之下,儿子变得脾气暴躁无常。母亲是怎样的反应呢?作者是这样写的:“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这两个形容词“悄悄地”“偷偷地”。为什么母亲要悄悄地出去,悄悄地进来,又偷偷地听着。我们从阅读的题角度思考,作者在这里要表达什么呢?了解史铁生的朋友都知道,史铁生先生21岁时就被命运判了刑,终生与轮椅为伍。一个的年轻人,如何去接受这种突如其来的悲剧,其实真的是无法接受。各位同学可以试想一下,21岁是人一生中怎样时光呢,大学刚毕业,刚开始摆脱高考的魔爪,脱离父母的管控,开始独立、自由地生活,本应展翅高飞的时候,却被告知你以后连走都不能走了。这样的打击之下,是很容易让人陷入绝望的。
面对绝望的儿子,史铁生的母亲选择理解,所以她知道儿子心中的愤怒和无奈,需要发泄,所以这种时刻,她选择“悄悄地躲出去”;而终归是不放心的,所以会在儿子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动静;“眼边红红的”这个细节,也让读者能感知到,在儿子痛苦之时,母亲也经历了一场痛哭。
作为母亲,毫无疑问,都是爱儿子的,宁愿这样的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又无法替代,所以在面对儿子时变得小心翼翼,看到儿子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落叶飘落,第一反应是“挡在窗前”。读过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同学都知道,病中的人是特别脆弱的,特别容易胡思乱想的,看到树叶飘落,都会联想到自己。所以“挡在窗前”这个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对于儿子的那种心疼和呵护。
为了让病中的儿子开心点,母亲提议推着儿子出去走走,作者是怎样描写此时的母亲呢:“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我们都知道父母和孩子说话时,很少会出现“央求般的神色”,但这里的神态描写却毫无违和感,因为我们知道,面对绝望中的儿子,母亲是特别忐忑的。
儿子答应这个请求时,母亲又是怎样的呢?文章中这样写道:“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说:“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各位不妨想一下,这段文字塑造了怎样的母亲,很多同学都会抓住一个关键词“敏感”,而写母亲“敏感”又是为什么呢?毫无疑问,仍然是在写母亲对儿子的爱。但请注意,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是通过和母亲的对话,也就是语言来描写来刻画的。
通读全文,你会发现同样是爱孩子的母亲,在这篇课文里,这句话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总结,它体现在母亲的一言一行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理解呵护儿子,面对儿子小心翼翼、敏感的母亲。在这篇课文里,母亲不是一个空洞的称呼,而是一个可以被具体感知的人。
聪明的朋友估计已经看出来了,整篇文章对于母亲形象的塑造最主要就是通过人物描写达成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还有一些细节的描写,这些都是我们同学从小就学过的,但却好像只是背过了,并没有理解,也没有想到这些是可以用来写作文,塑造人物的。而我们通过分析作家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们也不过是用这些方法来塑造人物的。比如,之前跟大家分享的《背影》,为什么我们会被打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写出了,那个年事已高,脚步蹒跚,还有些肥胖的父亲,是怎样笨拙又费力地为儿子去做些事情的样子。
但是人物描写怎么用,人物形象怎样塑造,却是很多同学没有认真思考过的。
一向认为,写作文是个技术活儿,是需要用心思考,仔细琢磨的,这里面包含了太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希望有机会和大家继续分享。
最后想给大家分享一段,《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关于母亲的一段文字: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儿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前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惟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点击可获得文章音频链接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