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这首仄韵诗值得一读吗

时间: 2023-04-19 09:48:1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这首仄韵诗值得一读吗

空山不见人的后一句是“但闻人语响”还是“但闻人语声”?从平仄关系上怎么看待?

是“但闻人语响”。我认为,这一联是首句不入韵的仄韵诗: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仅供参考。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701-761)字摩诘(jié),唐代大诗人,和李白同龄.他是大画家,最善于描写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①鹿柴――辋川的一个风景区。辋川在今陕西省蓝田县,是王维晚年隐居的地方。他在这里经营了一个很大的山间别墅,风景非常优美。

②但――只是。

③返景――落日的光辉。

④复――又,进而。

【韵译】: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鹿柴,鹿声的木栏。这个风景区何以如此命名?有人解释说,因为这里山空林密,是一个麋鹿出没的地方。从王维这首小诗看来,这解释也许不是牵强附会的吧。但诗人所歌咏的,并不是山林间的麋鹿,而是这里静谧幽深的自然环境。

诗的前两句,主要是从音响着眼的:独坐空山密林,终日不见人影,冉冉是无边的寂静,只是偶尔有人从林边走过,那喧响的谈话声才将这寂静打破,然而,在一时的喧响过去之后,林中的寂静不是越发的深沉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人王籍《入若耶溪》诗句),对于这样的情景,古人是早就深有体验的。

后两句换了一个角度,描写光线:林深树密,阳光衡少,待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光,反而使人更分明地感到这里的昏暗、幽深。而且,地上长满青苔,也是阳光长期照射不到的结果。

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音乐、绘画方面的精深造诣,使他对声响、光线具有特殊的敏感和兴趣。在这首写景的小诗中,他运用自然界喧与静、明与暗相反相成的原理,借人语的喧响和落日的斜晕来衬托鹿柴山林中的静谧幽深,而这幽静的环境气氛,恰好是对于嘈杂纷扰的官场感到厌倦的诗人所渴求、向往的啊!

苏轼赞美王维“诗中有画”,他的话并不全面,王维的诗中还有音乐。这首绝句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就因为它是诗、画、乐的和谐的统一。
这是一首仄韵诗,属于古风,不是格律诗,偶句押韵,押的是上声韵。讨论它的平仄没什么意义。

全诗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闸极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柴』是木条围成的栅栏,鹿柴是养鹿的地方。这儿指的是王维的地名,位於辋川附近。 王维这首诗写的很妙,前两句『静中有动』,写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声回荡。后两句『动中有静』,描写光影流动,又充满寂静的感觉。诗中的『景』即是『影』。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语译】:
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
只隐约听到远处有人说话的声音;
阳光返照,光线射入林中深处,
又映照在青苔上面。

【赏析】:
这是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著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701-761)字摩诘(jié),唐代大诗人,和李白同龄.他是大画家,最善于描写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韵译】: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鹿柴,鹿声的木栏。这个风景区何以如此命名?有人解释说,因为这里山空林密,是一个麋鹿出没的地方。从王维这首小诗看来,这解释也许不是牵强附会的吧。但诗人所歌咏的,并不是山林间的麋鹿,而是这里静谧幽深的自然环境。

诗的前两句,主要是从音响着眼的:独坐空山密林,终日不见人影,冉冉是无边的寂静,只是偶尔有人从林边走过,那喧响的谈话声才将这寂静打破,然而,在一时的喧响过去之后,林中的寂静不是越发的深沉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人王籍《入若耶溪》诗句),对于这样的情景,古人是早就深有体验的。

后两句换了一个角度,描写光线:林深树密,阳光衡少,待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光,反而使人更分明地感到这里的昏暗、幽深。而且,地上长满青苔,也是阳光长期照射不到的结果。

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音乐、绘画方面的精深造诣,使他对声响、光线具有特殊的敏感和兴趣。在这首写景的小诗中,他运用自然界喧与静、明与暗相反相成的原理,借人语的喧响和落日的斜晕来衬托鹿柴山林中的静谧幽深,而这幽静的环境气氛,恰好是对于嘈杂纷扰的官场感到厌倦的诗人所渴求、向往的啊!

苏轼赞美王维“诗中有画”,他的话并不全面,王维的诗中还有音乐。这首绝句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就因为它是诗、画、乐的和谐的统一。

诗歌的押韵

中国古诗词又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牌、散曲等等。押韵这个大的概念针对每一种小的分类又有区别。包括使用的韵书也有不同。

押韵格式
从押韵本身的格式来看,分为隔句韵和排韵两种。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隔句韵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偶数句押韵。如:

山烟袅袅起,渐渐满苍穹。

星汉依稀见,长思林下风。

这里的单数句是不押韵的,双数句押韵,这就是隔句韵。而句句押韵的,就是排韵,如杜甫的《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

由于诗脱离音乐逐渐独立成为吟诵体,没有音乐的附加调节音调作用,朗诵的时候需要断句,所以后来的诗逐渐不再使用排韵。我们读到诗的时候,如果不押韵,就证明这一句话没说完,下面还有半句呢。然后到下一句双数押韵,就意味着一句话或者一首诗的完结。

因为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系统的,所以押韵与否其实是古人在朗读断句时的一个重要依据。

发展到后来的近体格律诗,就规定了只有两种押韵格式。一种是平(仄)起不入韵格式,那就是通篇都使用隔句韵。上面那首五绝就是这种格式。另一种就是平(仄)起入韵格式,即首联采用排韵格式,后面所有的诗联都采用隔句韵格式。说简单点,就是除了第一句,其他单数句都不押韵。如李峤的《中秋月》: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后来的诗基本上就只有这两种押韵格式,区别仅仅在于第一句是否押韵,排韵的格式就被舍弃不用了。也不仅仅是诗,词牌,散曲等等只要是用来朗诵的韵文都不再使用排韵。

那么还有没有现代排韵作品呢?是有的,在现代歌词中有时候存在。这是因为音乐的附着会让汉字脱离本身的音调,并且可长可短,节奏感也附着于乐曲,汉字本身的内部音乐性被忽略,这个时候即使出现排韵这种押韵方式也没什么打紧。所以歌词中偶尔会出现这种格式,但也是极少数。毕竟很多作词者在写歌词的时候还是要念得顺口的。

押韵的规则根据诗的不同形式有不同。

我们这里大体讲一下近体诗、古体诗、词牌。

近体诗的押韵
近体诗就是遵守平仄格律的古诗。押韵相对应就有自己的规则,因为近体诗最主要的类目是律绝(四句),律诗(八句)。在隔句韵的前提下,一首绝句顶多就是三个韵脚字(第三句不押韵),一首律诗顶多就是五个韵脚字(除第一句外单数句不押),这样基本上不会出现韵字不够用的情况。所以格律诗是不允许邻韵通押的。

不允许邻韵通押

什么是邻韵通押?就是我们今天可能听起来有些字的韵母发音感觉差不多,念起来好像还行,但实际上这两个字可能分属不同的韵部。

比如“心”、“真”这两个字吧,如果用他们作为韵脚字来写首诗,按照今天的普通话念起来可能是押韵的,但是“心”属于平水韵“十二侵”部,“真”属于平水韵“十一真”部。这就是两个邻韵字,他们的韵部相邻,发音相近。但如果使用平水韵写近体格律诗,这样就出律了。这是不允许的。

不过我们如果使用新韵,这两个字就合并到了“九文”部,这就不属于邻韵字,而属于一个韵部。所以如果我们使用平水韵写格律诗,这两个字不能押韵,但是使用新韵写格律诗,这两个字又可以押韵了。

只能使用平声字押韵

这是近体格律诗的特殊规则,与语法、音律无关。大概是唐朝诗人在创造近体诗格式的时候觉得平声有利于吟哦,摇头晃脑的那种状态,表达一种舒缓、旷达的意境,所以作出了这个规定。

这是个规定。已经存在而且会继续存在,并不代表仄声韵的诗就不好,但是仄声韵的诗就不是近体诗。我们要参加这个游戏,就要遵守这个规则。我们的感情也并非只能用近体诗来表达,像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就是一首仄韵诗,这就不是近体诗,但翻遍近体诗,除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没有其他作品能和《江雪》匹敌。

不能转韵

绝句总共四句,不存在这个问题。问题是近体诗中的律诗和排律。律诗有四联八句,你不能前两联一个韵,后两联又换一个韵。排律是超长的律诗,那怕是上百句,也只能在一个韵部中选字使用。否则的话就出律,不再归于近体格律诗范畴。

出律的作品基本上就是古体诗了。

古诗:仄韵诗也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吗?不然太难了吧?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平韵诗和仄韵诗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在五言诗中,“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中的第一、第三个字可以变化,但“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中的第三个字,就不能变化。平韵诗和仄韵诗,都是这样。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加两个字。规律相同。严格的仄韵诗很少。古人写的仄韵诗,大都是古风。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平韵诗和仄韵诗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五言诗中,“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中的第一、第三个字可以变化,但“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中的第三个字,就不能变化。平韵诗和仄韵诗,都是这样。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加两个字。规律相同。
严格的仄韵诗很少。古人写的仄韵诗,大都是古风。
绝句一,四不用押韵,律诗压二,四。六,八

白居易的《全仄韵》的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白居易全仄韵诗《秋晚》的意思是:

篱笆旁菊花稀稀落落的堆砌着,梧桐叶飘落,单薄的阳光穿透树叶。单薄又稀疏的窗帘显得贫穷孤寂,凉风嗖嗖,冰凉露水衬托出秋天的萧瑟。

光阴飞逝一转眼才发现早已晚了,容颜凋残已不再像以前。我的妻子卧病在床已有几月之久,没有在捣打薄衣却在捣药。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韦应物作品赏析,顺便谈谈仄韵诗

今天有朋友问如何赏析韦应物的《夕次盱眙县》一诗。

这首作品和我们平时读到的大多数古诗作品有些不同,我们就通过赏析它来聊一聊古诗音韵格式中的特别之处。

诗歌三美,无非音美、形美、意美。我们欣赏诗歌,自然是从这三点出发,而写作背景、诗人经历、时代特色这些因素,会为诗歌增添独特的意象和美感——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三要素之美。

音美、形美比较容易判断,毕竟有平仄、有格律这些标准在。

韦应物少年顽劣放荡,为害乡里,青年时期因为唐玄宗倒了,失了依靠,才开始发奋学习,写诗属于半路出家,个人性格里的底色估计对平仄格律这一套东西很不感兴趣,只不过为了功名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他的好作品,基本上都是随性而为,并不遵从格律。如《滁州西涧》、《简卢陟》等等,都属于不合格律的古风,但是并不影响吟诵。

因为格律本来就是字词音韵关系的不完全归纳——既然是不完全,当然有大把的好听的、清朗通顺的字词组成关系没有被归纳进来——古风写得好的,大都是诗句好听,却游荡在四四十六种平仄关系之外的高手。

所以三美中的前两美,我们就看合不合格律就行了。五言八句,句子长短整饬,中间二联包括首联,都是对仗,所以这个“形美”,挺不错的。

“音美”是肯定的,就算现在念起来不美,在当时必然也是好听的,否则的话早就被淘汰了。那我们这里就只看是否合格律,具体读起来美不美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时代早已不同,发音也已经变化。

首先一点,这首诗的韵脚字“驿”、“夕”、“白”、“客”,好像读起来完全不押韵啊?

那些写不押韵诗的作者是不是好开心在唐朝就找到了同道?快看,韦应物写诗也不押韵呢,你们谁还敢笑话我们的作品。

且慢别急。

在旧韵中,这四个字都是入声字,而且同属“十一陌”部。也就是说这是一首押入声韵的古诗,入声字虽然划入仄声,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称它为押仄声韵的诗——因为它和“去声、上声”不同,它们的韵母可以有不同,“白”,ai,“客”,e,“驿”,i。它们的统一特征,就是发音短促、爆破。

那我们到底要怎么读,才能像首诗呢?从普通话的角度来说,还真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个人习惯把入声字都读作轻声,从而抵消不同韵母的响亮区别。
文章标题: 这首仄韵诗值得一读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68713.html
文章标签:这首  一读  值得  韵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