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怎样看待中国诗人北岛在自身不懂德语的情况下评论里尔克除《秋日》之外的诗大多都是平庸之作的言论

时间: 2023-03-14 00:00:2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怎样看待中国诗人北岛在自身不懂德语的情况下评论里尔克除《秋日》之外的诗大多都是平庸之作的言论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时光读书会。

刘勇主持:里尔克是一个伟大的引领者。

李咏梅主讲,“最好的里尔克”。

里尔克,德语诗人,存在主义的诗性源头。影响了海德格尔和萨特。

孤独。《秋日》

终极意义的话题。

二十世纪欧洲最伟大的三个诗人,叶芝,艾略特,里尔克。

存在即意义。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孤独是里尔克的标签。

一生漂泊不定,流浪诗人。每封信的开头,讲自己在哪里,有什么感受。很亲切,很温暖。

人和人就像树与树一样,是一个个个体,孤独的存在。

这本书影响了很多诗人、音乐家,因为每个人都是“青年诗人”。不断的鼓励,引领。引领到正确的光明的未来。生长着完成着。

诗歌世界。

里尔克除了是诗人,还是书简家。书信是非常具有仪式感的文体。一件事情,经过前后的酝酿,情感的蔓延,会很美好。

《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和里尔克之间数十封珍贵的通信。信函中既有对诗歌本身的讨论,也有对彼此创作的交流。这些书信,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欧洲诗史上的一段珍闻,还可以让我们一窥三位大诗人心灵的一隅。

有意义的,就是艰难的。

莎乐美,罗丹。有一部电影《里尔克与罗丹》。

怀着纯洁的爱,看宇宙万物。物像。《豹》《秋日》。

晚期作品,《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

关于艺术创作。不信任审美批评。艺术的难以传达。“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若是这个答复表示同意,而你也能够以一种坚强、单纯的“我必须”来对答那个严肃的问题,那么,你就根据这个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你的生活直到它最寻常最细琐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然后你接近自然。你要像一个原人似的练习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所遗失的事物。”“走向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你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必须”的创造。”

关于职业。跟生命没有关联。

关于爱与孤独。忍耐。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是人对于人,不是男人对于女人。两个完美而丰盈的个体。以人去爱人。

关于生活生存。

预感

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

我感到阵阵来风,我必须承受,

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

门轻关,烟囱无声,

窗不动,尘土还很重。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来又卷缩回去,

我挣脱自身,独自

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1903,巴黎

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选译)

上卷第9首(奥尔弗斯)

只有谁在阴影内

也曾奏起琴声,

他才能以感应

传送无穷的赞美。

只有谁曾伴着死者

尝过他们的罂粟,

那最微妙的音素

他再也不会失落。

倒影在池塘里

也许常模糊不清:

记住这形象。

在阴阳交错的境域

有些声音才能

永久而和畅。

1922,米索

里尔克《豹》赏析

我们通过阅读《豹》来具体的理解里尔克物诗的理念。首先说明一点里尔克的这首名作译本很多,我们这里选择的是冯至的译本,也是这首诗最早的一个中文译本。除了冯译之外还有绿原北岛的译本也不错,大家可以参照阅读。我们先来读一遍诗:



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杆

缠得这么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整首诗有三节12行组成,总的来说支配着这首诗的是涵义上的悲剧性和艺术上的雕塑感,它是对笼中之豹的一个瞬间的速写,同时也是对一个悲剧英雄的命运的叙述。

第一节从内部来写豹的感受

第二节从外部来写豹的状态

第三节写的是豹的抗争与毁灭的命运

下面我们来逐节解读。

第一节 从豺的内部,通过它的眼睛来写豹的感受。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一上来便从豹的眼睛斜起。铁栏随着豹的脚步滚动着,无穷无尽地延伸着,因此说走不完的铁栏。

从外部看,铁笼是一个封闭的东西,而对于运动者的豹来说则是永无尽头的直线。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它好像只有千条的栏杆后便没有宇宙。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是重复渲染的技法。前面写看不见,后面写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这是从兜圈子打转的豹的眼睛,来写它丧失自由的悲哀。

第二节 从外部来写豹的状态。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强韧,讲的是豹的身躯威武高大,柔软,讲它的步伐。极小的圈写牢笼的狭窄。强韧与极小的圈之间的矛盾,让囚禁的痛苦不言自明。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后边两句也是对前两句的重复渲染。

有人认为,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是陈词滥调是败笔,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豹的打转被看着是一场 舞?我们知道豹是猫科动物,它的步态本身是轻柔而优雅的。在西方人的眼中,豹是一种雍容高贵的动物。从普通游客的角度来说,豹的轻柔地步容更是优雅的舞蹈。强韧的身躯,配合高贵优雅的步态,让人怀疑在豹的躯体里,有一种伟大的意志。

可是即使再伟大的意志,在这无休止的兜圈打转中,恐怕难免要昏眩了吧。前两节通过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的对比,把一只在笼中兜圈打转的豹描画出来。然而到此为止,我们至多感到一些悲情。悲情,还不是悲剧。不幸的苦难,自然有悲情的色彩。但所谓悲剧则必须是对苦难的抗争,而后它的毁灭才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前面两段通过写豹在笼中兜圈打转,对这只困兽的苦难进行了渲染。一个威武的豹子在狭小的牢笼中可怜地转着圈圈,突然的被无穷无尽的铁栏囚禁着。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第三节 是诗的高潮,也是整首诗的重点所在。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这几句不太好懂。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可见更多的时候,这只在笼中兜圈打转的豹的眼睛是闭着的,而当它睁眼的瞬间,一幅图像浸进入,什么图像?映入眼帘的是什么?诗人北岛解释说:“显然是外部世界的影像,当它最后抵达内心时停住,暗似着恐惧与死亡”。

前一句解释的不错,后一句就值得商榷了。想象一下,当豹睁开眼时,看到的一定是外面的世界,包括诗人在内的游人都在看它。还有呢,那就是自由,对它来说,外面的世界就是自由。但是下面这句是不是像北岛说的那样?到达内心的是恐惧和死亡呢?

我们来看,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这两句要细读。当豹睁眼看外面的世界,看到自由的时候为什么会四肢紧张?我们知道动物只有在捕猎或者逃亡时它才会紧张。也就是说当豹看到外面的人时或者它会产生本能的捕猎的冲动,或者看到外面的自由世界时,会产生本能的反抗牢笼的动作。

但是通过就是一种冲动的激情穿过身体 ,关键是最后一句在心中化为乌有。这个本能的冲动是从身体上,从四肢向内心走的。我们知道人之所以为人,是他有意识。人的行为是从意志出发,然后通过肢体来实行的。

但是在这里豹也有心,说明它是被比作一个人。但是这里动作却是逆向的。四肢紧张的静寂,说明它要动作,但是当这个冲动到达内心的时候却化为乌有了。也就是说那个本来要做的动作却被心压抑住了。

实际上映入眼帘的图像是什么?那通过四肢的紧张一定是豹的本能所要求的。这个本能若在自由的状态中,是无需心来判决的。为什么在这里本能却被心否定掉了?难道豹在被捕获被囚禁的过程中没有反抗过吗?恐怕不可能吧。它的本能要求于它的就是反抗,就是自由。

然而长期的囚禁,已使它知道反抗是徒劳的。因为它知道了,它才有了心。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它的心知道反抗是不可能的了,而这不过是长期囚禁的结果而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有时偶尔出现的被保存在纯粹肉体中的本能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才更加的让人肃然动容了。

在心死之前,那只豹不知怎样激烈的反抗过,它不知是经历了多少血泪的教训,才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但它的躯体仍然会偶尔悸动,甚至无休止的机械地在牢笼中兜圈打转。整首诗的妙处就在与。作者没有写豹的抗争的最激烈的动作,它的狂怒,它的嘶吼等等。而是写了残存于肉体中的那种本能的反应,可谓出奇制胜。

我曾经在公园看到老虎狮子,它们大多数时间完全是病猫,偶尔也会突然的冲向栅栏,或者在栏后奋力嘶吼几声,那大概就是里尔克所谓的紧张吧。人们会欣赏这种本能的行为,会为它鼓掌喝彩。殊不知这些动物早已心死与外部的本能冲动的表现,相对应的是一颗死了的心,这是怎样的悲剧?

总之,整首诗的艺术精华体现在对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这一特别时刻的刻画,它是残缺的抗争,无数次抗争的余响。这个时刻使人联想到貌的历经苦难抗争,最终在精神上毁灭的全过程,也正是这一刻把豹的悲剧精神浓缩地表现了出来。

这个时刻就是莱辛在《拉奥孔》里,提到的绘画艺术中的包孕瞬间觉得,在这个瞬间的刻画,让一个悲剧过程最终凝结为一个雕塑般的整体,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被牢固地树立起来。

那么关于豹的象征意义有很多的解释,绿原认为作者笔下的豹象征着:“诗人自己在被隔绝的囚禁中自我折磨的灵魂。”

杨武能认为这首诗“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彷徨和苦闷的心情。”

我认为这些解释都过于狭隘了,我想我们可以把里尔克笔下的豹,看作是被各种各样的束缚囚禁了的人类的象征,那么关于这一点就不多谈了。这首诗是里尔克物诗中最负盛名的佳作了,它真正实现了里尔克所谓的客观的忠实描写的艺术理念,也就是物诗的理念。

从这首诗来看,我认为所谓物诗,实际上是对现实的挖掘,挖掘出现实背后的真实。这个真实是与某种普遍的理念性的东西相关联的。因此在里尔克的诗中,越是真实的便越是象征的,这似乎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世界观。神不在生活之外,恰恰相反它就在生活之中。

对于写诗来说,只有通过书写被忽视了的真实的存在,才能刻画出象征性的真理。

金黄的稻束的赏析

诗的开篇便用“金黄的稻束”这个意象来说明秋天丰收的景况,继而用一“站”字将稻束立了起来;接下来用“疲倦的母亲”这一意象来做隐喻,把母亲比做金黄的稻束,二者在性质上或多或少有相似之处,秋天的被割倒的稻束就象一位历经沧桑的母亲,而此时沧桑的见证就是皱纹,但这皱纹是美丽的,就更增添了作者对母性的赞扬,歌颂她们的伟大与无私。另外,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接下来写到了收获日的满月,由“满月”来衬托人们因丰收而喜悦的心情。下面作者又给了我们一个苍茫辽阔的意境。但似乎作者并不是单纯的在描写环境,“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就可以看出似乎有一定的哲理蕴涵其中。也许是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吧。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又再一次将母亲的伟大体现出来。稻束在秋天的田里沉思,也就是母亲在沉思,她在沉思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却可以略窥一二。母亲在秋天里看见丰收后她的心已经满足了,她可以毫无怨言了。她用母爱换来了丰收。
最后几句,着实有了一定的哲理深度,把历史比做一条长河,而母亲就是站在河边守护小河的保护神,更进一步提升对母亲的赞美。 深受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熏陶的郑敏,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善于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米勒式的画面。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这首诗一开始就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一束“金黄的稻束”上。它不是摆在那里,而是“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当大地空旷,这样一幅“静物写生”出现在秋后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动人,更能调动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由此,诗人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而这是赋予生命的母亲、产后的母亲、默默肩负着生命的艰辛和希望的母亲。因为这种联想,一种诗的情感被进一步调动起来,“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诗人以动情的笔触和见证人的眼光赋予这种疲劳以美丽的性质。接着,诗人展开对收获后黄昏景色的刻画:“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正是在这万物包裹,大地无比宁静、饱满、透明的境界里,诗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黄昏田野上那站着的金黄的稻束:“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无论是英雄的雕像、伟人的雕像,在此刻,都没有这样一种“雕像”更宁静沉默。它们静默,是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这是一种动人的肯定和赞颂,而又不流于空泛。接下来的“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诗人由远距离的观看和联想,转向对表现对象直接抒情,进而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性质。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诗人故意留下了空白,让我们展开更广远的想象。正是在这“弱者的伟大”中,在这默默承受一切的生命姿态中,“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些诗句变得玄秘起来,你可以添进一切思想,也可以只欣赏这种抽象的神秘感。诗人告诉我们的是,这决不是一种虚空,决不是一种即兴式的感怀,它伟大、恒久、庄重,它超越时空,我们会体会到一种类似宗教感的东西在冉冉升起。至此,那肩负着伟大的疲倦和辛劳的母亲的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衬下,超越了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 一、“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二、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因为有上文的铺垫而顺理成章,并不显得空洞,一种“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在此完美地合为一体。
三、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穿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一、有“声”有“色”的语言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二、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以强烈的主观态度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一、作者简介
郑敏,1920年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系,后转入哲学系。1942年开始发表诗作。1943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
二、《金黄的稻束》和它的诞生(郑敏)
这首诗是写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我正在战时的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读书。我在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当时的制度是可以在新生注册入校时决定自己要主修哪一系,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我决定由我喜爱的英国文学改为修哲学系。当时我的想法是文学还可以自学,而哲学,这一文科之本,却必须由师傅领进门,因此在注册登记表上我就毅然决然地填上哲学系几个大字,从此奠定了我此生在写作和科研上必然会走上一条跨学科的道路,也就是念着哲学,为了更深地理解文学和写诗。说来也巧,作为哲学系的学生在修一门外语时必须修德文。这样我就成了冯至先生德文课的学生,冯先生也正是一位兼修德国文学与哲学的学者和诗人,他在联大开了歌德研究和德文两门课,就在这时期他的杰作《十四行诗集》和关于里尔克书信的翻译也问世了。他的诗和歌德的《浮士德》及里尔克的书信都是深深浸透着哲学的文学,这样就深刻地刻画了我此生在创作与科研所必然要走的道路。与此同时我在自己主修的哲学课里又找到诗的美学和哲思。其中郑昕先生的康德,紧紧围绕着对物自身的探讨,冯文潜先生的西方哲学史,为我画了一个柏拉图的形而上理想主义的轮廓,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哲学使我理解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境界,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使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一种超脱精神,而这些中西哲学正是我所读的一切文学之本,之质,之神,从此我不可能不在文学作品中寻找他们,体验他们,因此在事隔半个世纪后,我在海德格尔的书里读到“诗歌是哲学的近邻”时,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点中了我多年实践而不自觉的道理。
以上这些就是我在20世纪40年代写诗时的心态,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黄昏,我从郊外往小西门里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条流水和树丛走着时,忽然右手闪进我的视野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让我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举目看远处,只见微蓝色的远山,似远又似近地围绕着,那流水有声无声地汩汩流过,它的消逝感和金黄的稻束们的沉思凝静形成对比,显得不那么伟大,而稻束们的沉思却更是我们永久的一个思想,回忆40年代大学时的哲学课和文学课,它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哲学和文学,特别是诗,酿成的酒,它香气四溢,每当一个情景触动我的灵魂时,我就为这种酒香所陶醉,身不由己地写起诗来,也许这就是诗神对我的召唤吧,日后阅历多了,思维也变得复杂起来,我的诗神也由一个青春的女神变成一位沉思的智者,他递给我的不再是葡萄美酒,而是一种更浓烈的极香醇的白酒,我的诗有时有些不胜任,但生命是不会倒退的,正如江河,我只能向大海流去,永不返回。
2001年4月8日清华园荷清苑
(选自2001年第6期《名作欣赏》)
三、面向大地的沉思──郑敏《金黄的稻束》赏析(顾颖)
这首小诗让我们想到米勒的油画《拾穗者》,诗中所呈现的不是古典的中国式的空灵飘逸的意境,而是在现代中国苦难的土地上,在欧风美雨的吹打中,慢慢滋长起来的,由困惑、探索而凝结成的趋向庄重沉思的诗境。
诗思由暮野中金色的稻束导入,很快转入一系列似乎不相关联的意象──黄昏路上疲倦的母亲;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月”;如雕像一般静默的远山;最后定格于金色的稻束在一片伸向远方的秋野中低首沉思。然而笔墨断处意脉不断,内在的关联将这些个别的意象连接起来:
“金色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它充盈着丰收的喜悦,更是对艰辛劳作的馈赠;它浸透着烈日之下的汗滴和风雨之中的泥泞,寄托着劳动者对幸福的期待和对匮乏的忧虑;也耗蚀着母亲原本丰满的脸庞──那在辛劳与忧虑中渐渐憔悴的脸庞。“稻束”与“母亲”两个意象由此相遇,漫长岁月中的艰辛和期待,使秋日的收获与老去的母亲映射出令人心酸的美丽,这种美丽与那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月”既有形的关联──母亲的脸与满月,更有神的比附──一种收获的满足,无言的欣悦,升起于树巅,并不伟大,但丰盈自足。圆月之后,是远山,它仿佛很远,构成一个静穆的背景,如油画的底色,浮雕般衬托出稻束的金黄、母亲的苍老、圆月的荧白;又仿佛很近,在苍茫的暮色中逼近我们的心灵,以比雕像更静默的姿态压迫我们感受到某种尚未说出的秘密;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它只是在群山之围中,一代一代人默默演绎着的生存的轨迹,也就是母亲的老去、稻束金色的沉积和收获日的满月一次次地升起……诗人由近而远,一层一层拓展出一个开阔的诗意空间,但诗思在此转向,诗人收回伸向远方的视点和思绪,重新落到近景中的稻束,那由母亲、满月、群山拓展开来的思绪,共同熔铸出稻束凝重的身影──“肩荷着伟大的疲倦”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为生存而操劳的疲倦,虽没有改天换地的壮烈,却是支撑民族、生命繁衍生息的根基,它是伟大的但又是沉默的,即使在最辉煌最丰盈的秋日,也只是“低首沉思”。历史的长河中,那属于“金黄的稻束”的群体,早已模糊为一个暗淡的背景,无声无息地滋生和死亡,无声无息地支撑起英雄的伟业,也肩荷起历史的苦难。而它们只是“静默”“静默”,在静默中继续自己辛劳的生命。但在这静默中,我们感到稻束兀然耸立如一座丰碑,显示出群山一般厚重不迁的品格和不可藐视的力量,真正的历史靠它支撑。那由英雄的名字缀结成的历史,不过是其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只有这“稻束”的类属,才能以始终沉默的姿态,进入人类的思想。
对于习惯中国传统诗意思维的读者来说,初读这首诗可能会有些理解上的困难。现代主义的诗歌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写景状物抒情,对宇宙、历史、人生的哲理性关注不仅深深浸入诗人们的思想,也介入诗的艺术中。充分发挥形象的力量,将抽象的观念、深厚的情感寓于可感的形象之中,使“思想知觉化”,这是九叶诗人们从西方后期象征派和现代派诗人如里尔克、艾略特、奥登那儿学来的表现手法。《金黄的稻束》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诗人一下子连用五个意象,借助象征和联想,将知性与感性糅合为一体,在连绵不断的新颖别致的局部意象转换中,含蓄地表达出对丰产、收获、土地、母亲等极平凡又极伟大的事物的充溢着哲思的赞美。“稻束”的意象实际寓涵着一种对生存的根基性的归依和沉思。相对于传统,这是“异调”,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共同培植起的异调。郑敏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深受西方音乐、绘画熏陶和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里尔克在他的《慕佐书简》中这样写道:“我们的使命就是把这个短暂而羸弱的大地深深地、痛苦地、深情地铭刻在心,好让它的本质在我们心中‘不可见地’复活”。《金黄的稻束》正体现出诗人追寻“大地”的沉思,“大地”是什么?大地是根基,是我们的栖息之所,是我们的存在之根,是一切产生之地又必将回归之地,被践踏被忽略被遗忘是“大地”的特征。在诗的歌咏中,为苦难所遮蔽的“大地”被带入澄明,它的伟大、它那不可动摇的坚实性,在人们心中潜在地复活。这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虔敬地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去逼近劳动者卑微存在的尝试。隐逸、悲悯、闲适的传统田园情怀为充满宗教般谦卑的形而上沉思所取代,一种不同于“不语婷婷日以昏”的感伤,也不同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逸的思绪,渗透到这片有着油画般厚重质地和斑斓色泽的秋野暮色图中,这种哲理化倾向打造出全诗深邃的意境。
(选自2001年第6期《名作欣赏》。有删节) 郑敏(1920---),福建闽侯人,生于北京。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至今。1948年出版《诗集:1942--1947》。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
郑敏是在冯至的引领下与哲学也与里尔克的诗结下一生的情缘。她嗜读里尔克的诗,特别是对里尔克的名作《豹》更是情有独钟。她与里尔克一样,总是从日常事物引发对宇宙与生命的思索,并将其凝定于静态而又灵动的意境里。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一幅静物写生,而在雕塑般的意象中凝结着诗人澄明的智慧与静默的哲思,建国前写的《金黄的稻束》就是这样的作品。 《诗集1942—1947》《九叶集》(合集)《寻觅集》《心像》《早晨,我在雨里采花》《郑敏诗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思维·文化·诗学》《诗歌与哲学是邻居—结构—解构诗论》,译著《美国当代诗选》等。

没有了诗,世界只是世界;有了诗,你就是世界

在开这个读书会之前,我们还问了自己一个“网红”的问题:

“诗歌无用,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诗?”

但是没有诗歌,我们还能剩下什么?

在糊涂的996里,我算了算上下班时间和交通费,在玩耍中看着时钟渐渐走向周一,在休息日吃鸡肉,拿出手机在春光明媚的景色中拍照,顺便刷了刷朋友圈。在一段又一段的爱的过程中,我问自己爱的意义是什么。从此,风光不再是一道风景,不能伤感的身躯,激动地转瞬即逝,哀伤是人生永恒的职业。

情话不能再说了。当你想赞美某事时,你突然变得哑巴。当你难过的时候,你只知道整个世界都不理解你。你头脑中的东西是世俗的,想象中的力量不再存在。用旅行团的话说,夏天的乐队,没有诗歌,世界就是世界;有诗歌,你就是世界。



正如雪莱在《诗辨》中所说:

“如果诗歌的精神不飞到阴谋诡计的猫头鹰永远不敢到达的永恒境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火焰,世界上还有什么美德、爱情、友谊和爱国主义呢?什么是宇宙美丽的自然景观?如果没有,那我们在地上有什么安慰呢?我们对天国有什么盼望呢?“

生命的意义、升华、归宿和延续在哪里?我们出生的时候就是这样。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内容创造者。因此,在这次读书/读诗会上,我们每个人都翻了几本带着几层灰尘的可怜的诗集,选了一首最喜欢的诗给大家读,也给自己读。

毛毛.G

威廉·巴特勒·叶芝《被偷走的孩子》

「读诗的乐趣,是独特的个人感受」



这本诗集是我妈妈上初中时买的。歌曲《偷来的孩子》对我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我喜欢有童话故事的人,这首诗的背景是基于一个关于爱尔兰儿童的传说。这首诗的画面感很强。在童话中,你会看到许多元素,如山、水、精灵和仙境。然而,这首诗总是重复这样的台词:“来吧,世界的孩子们,来到水和荒野/和一个小精灵手拉手/世界上有太多哭泣的声音,你不明白”。因此,这首诗一方面具有梦幻般的色彩和对仙境般生活的描写,另一方面又以伤感为基础,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太多的痛苦,丰富而复杂。

对当时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一首童话诗有着童话之外的感觉,这带来了另一种解读方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对幸福和成长的描述,也带来了很多震撼。

但这一次,我并没有专门查找这首诗的背景并加以分析。读诗的乐趣在于,读完后,你会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感受和理解。


被偷走的孩子

译者:李立玮


在湖水那边,是史留斯料峭的高地

那儿,一座绿荫的小岛上

苍鹭振翅,惊醒了恹恹的河鼠;

那儿,我们在魔桶里藏进了满满的浆果,还有

偷来的红艳艳的樱桃。

来吧,人间的孩子,到水边和荒野里来吧

和一个精灵手牵手吧

这世上哭声太多,你不懂呀。


那儿,有月光如波浪般跳动,

幽暗的沙滩罩着迷蒙的彩色,

在最远最远的玫瑰园里有我们整夜整夜的步履。

我们交织着古老的舞步,

双手和眼神也交错如旋舞,

直到月亮离去。

我们来来回回地跳跃着,

追逐那些晶亮的泡沫。

而你们的世界却充满了烦恼,

在睡眠里也冲突着无尽的焦躁。

来吧,人间的孩子,到水边和荒野里来吧

和一个精灵手牵手吧

这世上哭声太多,你不懂呀。




桃红小闪电

巴勃罗·聂鲁达《疑问集》

「短诗的力量」



聂鲁达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著名的诗人。他的人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一个是外交官;另一个是爱情。他的爱情诗也被称为爱情圣经。当他知道他的名字在中国被翻译成“聂鲁达”时,因为“聂”有三只耳朵,他说他的第三只耳朵是听大海的声音。他是一位非常浪漫的诗人。

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诗集。整本书都是由问题组成的。关于创作之谜的问题共有316个,分为74首诗,每首诗由3-5个小问题组成。讨论的主题涉及自然、宗教、文学、 历史 、政治、语言、粮食、 科技 、文明、时间、生、死、真理、正义、 情感 、感悟等,这本书与我读过的其他诗歌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别人的诗中,我们可以从叙述中看到完整的开始和结束,描述和场景准备,但这本书都是关于问题的。

即使是有问题,画面感也是非常完整的,让人可以看到其中的色彩、空间等元素。它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短诗的力量同样强大。


(诗集为台湾出版,出版社为九歌,因此以下以繁体刊登,与原译本相同)

译者:陈黎 / 张文灵

5

你把什麼守护在驼企的背底下?

一只骆驼对乌龟说。

乌龟回答:

对柑橘你会怎麼说?

一棵梨树的叶子会比

《追忆逝水年华》茂密吗?

为什麼树叶会在

感觉变黄的时候自杀?

7

和平是鸽子的和平?

花豹都在进行战争?

教授为什麼传授

死亡的地理学?

上学迟到的燕子

会怎麼样?

他们真的把透明的书信

撒过整个天空?


摇摇冻

弗兰克·奥哈拉《和你一起喝可乐》

「生活有多低,诗歌就有多低」



弗兰克·奥哈拉是美国纽约学派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目前,他的诗集在中国还没有中文译本(如果你看到了,请告诉我购买渠道)。奥哈拉的人生经历与音乐、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的诗歌是口语化的、反理性的。当时,他明显不同于其他诗人,创作了反雅俗共赏、反贵族的诗风。最后,他在40岁时死于车祸,这也是一种很不诗意的离开方式。

他的诗歌风格极端,即兴,充满荒诞。他们中的许多人捕捉和捕捉日常生活。因此,有人称他为“口语电影诗人”。通过口语表达,他可以描绘出极具电影感的画面。

这首诗叫《和你一起喝可乐》,是一首深受美国女孩欢迎的经典名作。它集中在许多常见的写作技巧,奥哈拉,如他对艺术史的理解和他喜欢列出的人的名字和地点。然而,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 情感 和内容,这可以理解为一种非常私密的对某人的控诉,但也可以想象,叙事的对象只是诗人所塑造的一个虚幻的形象。

我最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是它有丰富的生活情怀。奥哈拉的诗就是生活。诗和你的生活一样卑微。谈论诗歌不需要太严肃。诗歌本身不应被视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

远比踏足圣塞巴斯坦、艾郎、昂代、比亚利兹、巴约纳更有趣

亦盖过在巴塞罗那加西利亚大街饱餐一顿

或许是因为你身着橙色衬衫,看上去就像更英俊、快乐的圣塞巴斯坦

或许是因为我对你的爱,或许是因为你爱喝酸奶

或许是因为橘黄色的郁金香在桦树周围闪闪发光

或许是因为我们在人群和雕塑面前露出了秘密的微笑

很难想象当我与你在一起的时候,怎么会有像雕塑这类纹丝不动

庄严肃穆,而且闷闷不乐的绝对的事物出现在眼前

而就在它面前,我们却可以在纽约下午四点的阳光下

来来回回地挨着彼此的身体,就像感受到树木透过婆娑的叶子在呼吸

而我们去参观的肖像展览仿佛空无一物,画作上没有任何面孔,只有颜料

你突然也会觉得惊奇,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人这么做

因为我只需看着你,我宁愿看着你,胜过看世界上所有肖像画

除了偶尔可能对《波兰骑士》感兴趣,但不管怎么样,它现藏于弗里克

谢天谢地你还没去看过,因此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第一次

你舞动着身体,是那么美丽,让我或多或少联想到是你在诠释未来主义

我再也不在乎《下楼梯的裸女》、或达芬奇的哪一幅画,或米开朗基罗

往往给我惊喜的雕塑作品

而且,人们不停地去研究印象派有什么用呢?

因为他们都没有体验过真爱的人就站在他们身边,日落时倚着一棵树发呆的感觉

或者这样说吧,马里诺·马里尼挑选了一匹好马,却没能找到像我的爱人那么英俊的骑手

这么说来,他们都白白错过了大好青春

但那绝不会浪费在我身上 这就是我写了这首诗告诉你这一切的原因


(诗的第一行直接从标题往下走,并没有重复标题,以及最后一句说明了这首诗的缘起,也是很有趣的一个结构上的特点。)


活腻

夏宇《蒙马特》

「诗之留白」



意象是夏宇诗歌中很特别的一点,通过阅读,你能感知她的诗大部分从个人经历出发书写,但对于结构、语言流畅度等等却并不那么追求,词性变化亦灵活,并不以词本身功能和属性来使用。因而她的诗所带给我的感觉,像总有那么几个要素缺失的微型小说,并不会将事情叙述得完整,但正是因为如此,你才能在其中感受到广阔的空间。


有趣的是,夏宇的另一个身份叫李格弟,是台湾著名词人,为张艾嘉、陈绮贞、陈珊妮、蔡依林、田馥甄等等都写过词,也许比她本人写诗这件事情还要出名。


这首《蒙马特》,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她的作品,你可以在其中感受到雨拍在窗子上的意境,可最后重复了的那句话,她却始终不说是什么,只有留白。


蒙马特


书店里的猫

酒馆里的狗

玻璃蒙着雾气

为了擦拭

为了看见我走过

为了这盲哑的对视


是不是我们曾经一起死过

大家看起来都那么眼熟

有人上阶梯

有人下阶梯

都知道从此以后要去那里

有人辩称那是假死


阿北土路落着雨

酒馆里吵闹的烟和话语

这些楼和窗子都是单面的

是有人会架起梯子

把它们卷起来

带走


我跑着经过那个广场和街道

被雨打湿了套头毛衣

先我过了马路的男人回头看我

对我说一句话


为了再听一遍

我随他走进一间打钥匙和做鞋底的店

我问他您刚才说什么

他重复

知道重复可以让我幸福




十九

里尔克《预感》

「诗是纯粹的感受,如孤独」



里尔克与叶芝、艾略特并称为欧洲现代最伟大的三位诗人,创作主题大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孤独的思考,另一部分是宗教思考。


我喜欢他的诗在于诗中充满的男性气质,以及其中的哲理性,总是会给人以心灵的激荡,虽然他的诗更多地被解读为阴柔。而他诗中另一大特点,就在于其中的“雕塑感”,这种雕塑感可以穿越翻译语言所带来的差别,无论是什么样的翻译版本,这种魅力都是可以为读者所感受到的。


因此也选取了两份对里尔克《预感》的不同译本,一份来自北岛,一份来自绿原。北岛也许因为本身也是诗人的缘故,翻译的文字与语感更偏向中文诗的感觉,如“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这一名句,让任何读到的人都能一下被攫住,充满了强烈的画面感和想象力。而绿原的版本尽管对诗的节奏和语感没有那么精准,但诗所传达的氛围和感觉仍然清晰,雕塑感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因此诗的确是不太能言传的东西,它更像是纯粹的感受,特别是探讨如孤独感这样的主题的时候。


预感


译者:绿原


我像一面旗帜为远方所包围。

我感到吹来的风,而且必须承受它,

当时下界万物尚无一动弹:

门仍悄然关着,烟囱里一片寂静;

窗户没有震颤 ,尘土躺在地面。


我却知道了风暴,并且像大海一样激荡。

我招展自身又坠入自身

并挣脱自身孑然孤立

于巨大的风暴中。


译者:北岛


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

我感到阵阵来风,我必须承受;

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

门轻关,烟囱无声;

窗不动,尘土还很重。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又卷缩回去,

我挣脱自身,独自

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卢丁

翟永明《证明》

「女性诗歌书写」



此次选取的是来自成都的女诗人翟永明的作品,《证明》就出自她于1984年的组诗《女人》,这也是她的代表作,在当时以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惊文坛。上世纪80年代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关于文学的十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文学开始解冻,百花齐放,涌现了非常非常多优秀的诗人,翟永明便是其中的一位。

虽然去以性别划分不太好,但我所知道的女诗人都有着非常鲜明的女性气质诗歌风格,但相比起舒婷的优雅,翟永明的诗歌更为偏向于 探索 女性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历程,不过那个世界是相对黑暗、幽深的,正如《证明》里所描绘的这个混沌而荒凉的世界,其中有黑夜,有梦与现实的相混,但“琥珀”色的眼睛又带来了坚定、凝结和模糊感,仿佛看不清诗中自己所身处的这个神秘又深邃的世界。

而正是在这个黑夜里,女性主体的自我意识一步步被塑造起来,在整个《女人》组诗里可见一斑,是一份赤裸裸的自白,也是对世界敏锐的点拨。

证明

傍晚最后一道光刺伤我

躺在赤裸的土地上,躺着证明

有一天我的血液将与河流相混

怀着永不悲伤的心情,在我身下

夕阳晒红丁狼藉的白垩石

当我双手交叉,黑暗就降临此地

即刻有梦,来败坏我的年龄

我茫然如不知所措的陷阱

如每个黄昏醉醺醺的凝视

我是夜的隐秘无法被证明

水使我变化,水在各处描绘

孤独的颜色,它无法使我固定

我是无止境的女人

我的眼神一度成为琥珀

深入内心,使它更加不可侵犯

忍受一种归宿,内心寂静的影子

整夜呈现在石头上,以证明

天空的寂静绝非人力

当我站起来,变成早晨的青火焰

照射,却使秋天更冷

女人呵,你们的甜蜜

在上月是一场灾难

在今天是宁静,树立起一小块黑暗

安慰自己



看完一首诗,即使是平日,我也觉得开悟多了。在诗歌分析中,不需要大量引用。此刻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有诗情画意真好。

我也希望看到你们在这里继续遗憾,和我们一起拾诗。睡觉前和上班路上读一首诗用不了多久。但是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脱离现实生活,看到一个很难看到的奇妙世界。

现代诗| 里尔克《沉重的时刻》

里尔克.《沉重的时刻》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

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重复的力量就在于强调。这首诗所用词句皆为简单词句。哭,笑,走,死,四个动词指向一个方向——我。整齐的句式再次加强表达效果,文字组成的军团仿佛凝结成实体意向,沉重而沉淀。

集体朗诵这首诗,有排山倒海之势,仿若鲜活的生命一波波走来。一个人朗诵,请关上门,因为孤独将淹没一切。

里尔克,1875年生于奥地利首都布拉格,作为一个终生无以为家的浪游者,里尔克一生都在思考人的苦痛与孤独、爱与死,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对终极意义的追问,在流浪中思考,化作笔下的诗篇。里尔克被称为20世纪伟大的德语诗人。

他对中国读者影响最广的一首诗为《秋日》,最有名的则是那句: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秋日》译文有不同版本,最负盛名的是北岛的译文。原文及译文如下:

Herr: es ist Zeit. Der Sommer war sehr groß.

Leg deinen Schatten auf die Sonnenuhren,

und auf den Fluren laß die Winde los.

Befiehl den letzten Früchten voll zu sein;

gieb ihnen noch zwei südlichere Tage,

dränge sie zur Vollendung hin und jage

die letzte Süße in den schweren Wein.

Wer jetzt kein Haus hat, baut sich keines mehr.

Wer jetzt allein ist, wird es lange bleiben,

wird wachen, lesen, lange Briefe schreiben

und wird in den Alleen hin und her

unruhig wandern, wenn die Blätter treiben.

北岛:

主啊,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文章标题: 怎样看待中国诗人北岛在自身不懂德语的情况下评论里尔克除《秋日》之外的诗大多都是平庸之作的言论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65860.html
文章标签:北岛  都是  德语  不懂  之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