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如何理解字中含诗,可以举例说明吗

时间: 2021-12-23 20:00:0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如何理解字中含诗,可以举例说明吗

古诗中如何理解词句含义

古诗中如何理解词句含义
这样问很宽泛,不好回答。

个人建议:
如果只是想了解词句中字词的意思,可以查古汉语词典,或者看带着详细注解的诗文;如果是想体会诗文的意境,那就多读、多想,去了解古诗成诗的背景、了解作者。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古诗文词句的解读(即理解或翻译),是古诗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一次偶然的课堂教学事件告诉我,“联系”便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年前,我教学《口技》(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 2003年5月第五版)一课时,讨论到“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一句的翻译时,一位女生发言说:“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视,微露笑容……”(原原本本地援引的《参考书》上的说法),话还没说完,有一位男生 “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笑,他说:“这些宾客在做广播体操啊?”这一问,反把我给问住了。是啊,宾客们惊讶的动作根本不可能如此一致,怎样理解恰当呢?稍思片刻后,我反问道:“宾客们有一致的地方吗?”同学们马上回答道:“以为妙绝。”“对啊,宾客们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我们怎样理解这句呢?”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普遍认为这句应理解为:“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认为好极了,有的伸长脖子,有的斜眼旁视,有的微露笑容,有的暗暗赞叹。”这件事,使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深深地懂得了:解读古诗文的词句,除了借助于有关工具书、参考书(参考书仅能提供参考)外,还必须联系作品内容,联系社会实际,联系自身经验,仔细推敲,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真正理解其内容。

一、联系作品内容解读

如果割断了文章的前后联系,就词解词,就句释句,那就很难把握作品原意。

如对《蒹葭》(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的“溯游”一词的理解,教材上的注释为“顺着河流往下走”。但联系全诗的中心意思和表达风格,我觉得理解为 “沿着直流的水道往上走”似乎更确切些。《蒹葭》是一首爱情诗,表达的是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思念和渴求相见的恋情。若按该教材的注释,诗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便理解为:“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崎岖弯又长。顺着河流往下走,仿佛她在水中央。”这样,给人的印象则是:主人公犹豫不决,徘徊不前,无渴求相见之心,缺乏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勇气。我觉得这里的关键是对“游”一词如何理解。《辞源》将“溯游”的“游”解释为“河流的一段”(第 1835 页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1 年 12 月修订第一版)。《中学生文言词典》(第 430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10 月第一版)亦缘此说。 王力 先生则认为:“游,流,指直流的水道”(《古代汉语》第 455 页中华书局出版王力主编 1962 年 11 月第一版)。仔细想来,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前者没有排斥“直流”,后者也没有排斥“一段”,可综合起来把它理解为“河流当中直流的一段”。那么,既然“溯洄”解释为“沿着弯曲的河道往上走”,“溯游”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沿着直流的河道往上走”。这样的理解既切合实际,也符合诗意。一条河流无论总体怎样弯曲,但总有一段或数段是直的。从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来看,主人公越过了险阻,来到一段平直之处,眼前出现了“伊人”的幻觉,这是符合常理的。同时,这又暗示着:只要不怕艰难险阻,不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好的事物终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再从表达风格上来说,这首诗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写法。全诗共三章,每章只是变换了几个字,很好地表现了反复咏唱、缠绵无尽的感情。从这一点上讲,“溯洄”、“溯游”中的“溯”都理解为“逆水流方向而上”,也是与全诗重章叠句的写法相一致的。因此,诗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可这样理解: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弯弯,崎岖而又漫长。继续沿着河道往上走,道路忽而变直了,仿佛她在水中央。

再如:我在教学《三峡》(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一课时,不少同学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翻译为“除非正午,才看不到太阳,除非半夜,才看不到月亮。”这正好与文章的原意相反。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理解,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参考书》上的解释。其实《参考书》上并没有“才”这个字,那句中的“除非”是“除了”的意思(如果把它与“才”搭配起来,便是“只有”的意思了)。再让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他们这才恍然大悟:这句突出的是“两岸连山” 的高峻,应该理解为:“如果不是中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苏教版新课程教材中是这样注释的),或“除了中午,看不到太阳,除了半夜,看不到月亮”,或“只有在正午,才看到太阳,只有在半夜,才看到月亮”。

二、联系社会实际解读

对古诗文词句的解读,如果脱离了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实际,凭自己的一般经验或想当然望词释意,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其内容、含义,有时还会闹出笑话。如:《曹刿论战》(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一课对 “ 登轼而望之 ” 中的 “ 轼 ” 解释为 “ 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 。与之相配套的《语文教科书教师备课手册》上将 “ 登轼而望之 ” 翻译为: “ 登上车前横木了望齐军撤退的情况。 ” 这实在令人费解。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曹刿并非毛头小伙子或平衡木运动员,哪有如此敏捷的身手蹿到 “ 车前用于扶手的横木 ” 上“了望齐军撤退的情况”呢?更何况那种车前横木是供乘车人扶手用的,不可能像我们今天的平衡木这样富足结实吧,而且古战车前面都用东西固定好套在牲口 ( 以马为主 ) 上 , 这些牲口也不可能像木头那样纹丝不动。人站到那上面很专注地向远方眺望是不可思议的。即使要站到更高处远望,车盖(车篷)不是更好吗?因此, “ 登轼而望之 ” 中的 “ 轼 ” 应理解为 “ 手扶着车前横木 ” ,这句应读作: “ 登 / 轼而望之 ” ,意思应当是 “ (他又)登上战车,手扶着车前横木,了望齐军撤退的情况 ” 。

三、联系自身经验解读

有时候,还得带着自身的经验(间接的,或直接的)走进文本中去,即:设身处地地去思考、琢磨,才能真正理解其内容。如:我在引导学生解读《始得西山宴游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中的“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一句时,起初有位同学按照《语文教科书教师备课手册》上的解释,翻译为:“它们的地势有高有低,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高的地方像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口的小土堆,低的地方像小洞穴。”有同学便问:“高的、低的,到底各像什么呀?”我也觉得这样的翻译也确实不太令人满意,便引导同学们联系自身经验想象:如果你坐在飞机上,或是站在高山上,或是站在高楼上往下看,高的,低的,各是一个样吗?大家经过想象、思索、讨论,终于理解了这句的意思,并将原来翻译的语序作了适当调整:“它们的地势有高有低,高的地方,有的像深山一样深邃,有的像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口的小土堆,低的地方,有的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小洞穴。”这样一来,意思的表达就清楚多了。再如:《岳阳楼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书上的注释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语言十分简炼,但同学们还是难以理解,似乎面对的还是文言。于是,我在引导大家重温前文“迁客骚人”面对“满目萧然”之景“感激而悲”,面对清朗明丽之景“其喜洋洋”的内容的同时,启发大家联系自身的经验思考:置于美好的景物中心旷神怡,得到一件你很想得到的东西或者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时欣喜若狂;在肮脏嘈杂的环境中心烦意乱,受了冤屈挨了批评时满腹悲伤。这就是“迁客骚人”的那种明景生喜,暗景生悲的心胸,而“古仁人”却不是这样,他们胸怀宽广,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冷静对待,处事不惊,保持一颗平常心。大家经过联系实际的思考,琢磨,终于较深刻地理解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并且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得清清楚楚:“不因为外物的美好或者自己的得意而欣喜,不因为外物的丑陋或自己的失意而悲伤。”

当然,以上三个“联系”以至更多的“联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需要综合运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比如:上文提到的《曹刿论战》中的 “ 登轼而望之 ” 的理解,还可以联系上文内容,“下视其辙”,说明这时曹刿已走下战车,站在地面上,“登”是指人由低处到高处(多指步行),这里应当是指从地面上再登上战车,不可能一下子“登上车前横木”,难道古战车上还备有一种能供人从地面直截登上车前横木的梯子吗?再说,从古汉语常识看,词性活用是正常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司空见惯 ( 用不着举例 ) 。另外,《辞源》(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12 月第二次印刷)对 “ 轼 ” 的解释 ② 为: “ 古人立乘,扶轼表示敬意,或倾听,或注视 ” ,并举例: “ 吕氏春秋期贤: ‘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 '” (《淮南子 . 修务》)。这句中的“轼”就应理解为“扶着轼敬礼”,否则将难以理解。还有,从对此处理解的先例看,虽然也有不少译本持有与目前教科书中相同的看法,但也有理解不同的。《中国通史故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8 年 9 月版)上卷 96--99 页关于 “ 曹刿论战 ” 的故事中这样描述: “ 他(指曹刿)跳下兵车察看了地面,又登上兵车了望前方 ……” 再如,苏教版初中老教材( 2001 年 11 月第 6 版)第六册第 270 页上有一幅关于本课的插图(袁平绘):曹刿站在兵车上,双手扶着车前横木,抬头极目远望,远处旗靡人乱,图下文字为 “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这样通过多方面的“联系”,并深入思考,对古诗文词句的解读就正确而深刻得多了。

怎样理解《红楼梦》蕴涵的诗意?并举例说明。求解?

  红楼梦中大部分诗词所蕴含的诗意,都和人物的命运相关,或暗喻,或自叹,或无意中透漏心绪,都很贴合主人的性情以及命运结果。凡诗必和人物命运关联,而且前后呼应。《好了歌》,讲了四大家族的悲凉结局,幻境中的判词讲了故事里地位不同女子们的终结命运,哪怕在最欢乐的大观园赛诗章节里,每首诗都和它的主人公那么贴合,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心境。

  举例1:宝钗的《咏白海棠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珍重芳姿”,是宝姐姐自诩端庄淡雅的谈吐,诗中透漏了她内心追求“欲偿白帝”的野心,同时她也不由自主的攻击了一把黛玉的多愁善感“愁多焉得玉无痕” ,和自己“淡极始知花更艳”做对比,把她俩之间的感情冲突不着痕迹的表露。

  举例2:香菱命运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根并荷花一茎香”,香菱本名叫英莲(莲即荷),她从根本上来说,家世出身良好,品质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秉性,但一生命运坎坷,最终被夏金桂害死(两地生孤木是字谜:桂)

  举例3:宝玉生日那天,怡红院里开夜宴狂欢。一干女子不分小姐丫鬟,玩的好开怀,她们在拈花名的游戏里,竹签上的每句诗都比喻或暗示了抽签者的命运。把宝钗比为牡丹,雍容华贵;黛玉则是“风露清愁”的水上芙蓉(荷花),每天临风洒泪“空自嗟”;李纨青春丧偶,独守空房,签语还让人家“竹篱茅舍自甘心”,真是悲催。而探春抽到杏花,诗语“日边红杏依云栽”,预示了她远远的被移栽到天边,远嫁王爷,和亲藩王,自己举目无亲的凄凉结局。

(原创答题,若可取请及时采纳)

含有解字的古诗,理解、懂得的意思?

含有解字的古诗,理解,懂得的意思,有哪些古诗

1、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出处】为宋·晏殊的《踏莎行·小径红稀》。

全词如下: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赏析】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这两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杨花”点明了时间,说明季节是晚春。“不解”是将春风拟人化,是它不好好管教住这些杨花,任由这些杨花乱蓬蓬地扑打人面。

2、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出处】为唐代白居易的《池上》

原诗: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释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创作背景: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谈谈对诗言志的理解,举例说明,要原创,谢啦,800字左右

文章标题: 如何理解字中含诗,可以举例说明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30839.html
文章标签:举例说明  理解  字中含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