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 。指正
点完两手烫青口。换了几手闹交情。rnrn燃上一缕苦玉溪。看得永安几冷清。rnrn枯枝尚有风俗月。雨却无处落归寻。rnrn闻他酒语乱几声。换我粗灯心安宁。rnrn我就是个垃圾的高中生,什么也不懂第一次凭自己感受凑了个自以为像个样子的东西。.、rnrn...大侠们不足之处求教 不胜感激继续加油
如何学习格律诗
主要讲讲韵的问题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只讲近体诗。我们在明确地知道什么叫近体诗,也就是平时大家经常看见的所谓的格律诗,那么我们重点是必须搞懂格律诗的三个重要部分,一是句法;二是用韵;三是平仄,只要把它们的搞明白了,我们填诗就没有问题。
在学习格律诗关键还是解决这三大问题,至于诗的修饰与技巧都得一步一步来,一方面*多看,多练习;另一方面*多思考,还得让其他辅助条件帮助自己,如听音乐,看美好的视觉的东西。特别是其他名人的好作,都是对自己的欣赏水平提高与丰富自己的思维库,如果我们脑子中的认识与感觉东西多了,一提笔就可以写出美丽的诗句来,那多好!所以在学习格律诗中,其实“功夫在外”。
请问格律诗布局一定要起承转合吗?那么杜甫的绝句有起承转合吗?
我想重点说明的观点是:格律诗的起承转合,不是一种规则。
关于格律诗布局一定要不要起承转合的问题,由来已久,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不需要搞清楚。行文说事,抒发情感,本无定式。人世间的哭哭笑笑,谁能说是哭一定是悲,而笑一定是乐呢?之所以这样说,是我认为,起承转合,只是一种便于达到写作目标的格式,是前人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前的问题,主要是出在一部分诗词的教学者,以及大部分诗词的评论者身上,问题的表现,是把起承转合规则化了。
对于诗词的教学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这个问题规则化,无可厚非。因为教学的目标,就是希望学员掌握起承转合的运用方法。学员没有按此方法作业,就是违规。但是对于诗词的评论者来说,把这个问题规则化,动辄批评某某作品没有做到起承转合,就是违规,就是大逆不道,这样的嘴脸,令人作呕。
对于如何评论一首诗词作品,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言。作为一个诗词作者,经常有两种感受。一是受到盲目的表扬,不管作品怎么样,更不管毛病有多少,只是一味地夸奖。评论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描述技能,把一篇作品,评得天花乱坠,给人的感觉,他不是在评诗,而是借评诗这个平台与机会,不遗余力地展现自己的文字功底,或者是为了违心地讨好某位作者。
还有另一类诗词评论者,一付大佬姿态,为了表示自己学富五车,对于起承转合的运用,就成了他们评论诗词中最容易生事的热点。不管作品有什么特色,一旦感觉起承转合做得不好,即刻引经据典,判处极刑。究其原因,或者是孤陋寡闻,不知道格律诗还有多种表现形式,虽然都带有起承转合的痕迹,但绝对不是他们理解的那么呆板,比如四、四结构,六、二结构,又比如层层渲染之法,以杜甫秋兴八首之五为例:
其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
《围炉诗话》评论:此诗前六句皆是兴,结以赋出正意,与《吹笛》篇同体,不可以起承转合之法求之也。
所以说,起承转合,既然是一种格式,那就应该可以存在其它的格式。既然只是一种方法,那就一定会有其它的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起承转合适合于大多数诗词作品的分析解读。也就是说,起承转合为大多数作品中的意脉流动,感情释放,提供了一个最容易发挥的渠道。
但是不应该把起承转合,理解为格律诗作品必须遵循的规则。
一定要有。格律诗讲究起承转合,杜甫的绝句也是格律诗,也有起承转合。
不一定要起承转合,只需要结构非常合理,表达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可以了,杜甫绝句当中有很多都用到了起承转合。
是的。有,杜甫是非常有名的诗人,并且他很多诗词到现在都非常不错,他和李白是一个朝代的。
是的,这样的话可以让整首诗更加的有韵律。有的,但是不是太明显,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文章标题: 第一次写格律诗,请大佬们指正!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22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