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日志标题:《泊船瓜洲》 发表时间:2006-11-6 19:44:00

时间: 2021-05-25 19:12:22 | 作者:垦丁沙滩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0次

日志标题:《泊船瓜洲》 发表时间:2006-11-6 19:44:00

日志内容:《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并能进行正确的默写。

2、理解《泊船瓜洲》这首诗的含义。

3、理解并懂得“绿”和“还”在诗中蕴涵的意思。

情感目标:

1、感受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特别是体会其中别样的思乡之情。

2、以《泊船瓜洲》为主线,串联当时诗人的情感变化,深层次的体会当时的社会变革给诗人带来的情感波动。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情怀。

能力目标:

1、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抓住当时的社会环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2、学习王安石对写作的反复推敲的谨慎态度。

教学准备:

王安石不同时代的诗三首。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泊船瓜洲》,弄清全诗的意思。

出示《泊船瓜洲》,解读诗句的意思。

A、学生自己读诗,把诗读通顺流畅;

B、指名进行朗读,全班齐读;

C、根据课文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指导朗读。(老师在黑板上草图京口、瓜洲和钟山之间的示意图)

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洲。(主意要将句子说完整、通顺)

京口瓜洲一水间:一水,长江。京口和瓜洲中间只隔着长江。(此处孩子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读音,让孩子根据文字再现的意思纠正读音)

钟山只隔数重山:这里的“只隔数重山”指的是钟山和瓜洲之间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吹绿;由这个绿字,我们可以看到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月何时照我还:明亮的月光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家?

D、学习这首诗,我们感受到当时王安石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F、、结合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诗中所包含的感情。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二、走进王安石,了解诗人当时的矛盾心理。]

1、简介王安石。

2、了解《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

3、王安石不仅是一个了不起的文豪,在历史的舞台上,他更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以变法(改革)闻名的政治家。作为一个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心改革社会现实,希望成就自己一生追求的一位政治家,面对皇帝的第二次召见,为什么在去京城的路上就想到回家呢?难道他害怕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吗?

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走近王安石,看看他当时对改革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出示《梅花》,想想:

a、 梅花具有怎样的特点?

b、王安石借梅花说什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c、 改革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面临改革的巨大困难和压力,王安石写下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梅花》。那么《梅花》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思想呢?

d、我们知道:面对统治阶级的巨大压力,王安石总是吟唱着《梅花》鞭策自己,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勇敢面对眼前的一切困难和阻挠,要相信未来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国家和人民的未来通过变法可以更加美好。怀着这样决绝的心情,在二次进京路上,王安石写下了《泊船瓜洲》。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该怎样朗读这首诗呢?

三、追溯王安石思想变化的原因,更好的理解诗人当时处境。

王安石离开了家乡,踏上了进京之路,虽然心里吟唱着《梅花》,下定决心,排除干扰,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可我们不得不承认,亲人的举手投足、父母的殷殷叮嘱,朋友的闲谈小聚,故乡的山山水水,这一幕幕,像画面似的不断出现在眼前,挥之不去,总是令人怀念。

a、 出示《书湖阴先生壁》:学生小声读一读。

b、大致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大家一起交流。

c、 诗中的湖阴先生是诗人的邻居,也是诗人第一次变法失败之后闲居在家时的好朋友。这首诗是诗人一时高兴写在邻居家墙壁上的一个作品,想想:如果你路过此地,你会听到他们在进行怎样的对话?

d、从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王安石对朋友乡野生活的向往)

e、 王安石觉得自己无比的幸运,自己仿佛找到了生活的真谛,清幽淡雅、不问政治、没有烦恼的生活是如此令人向往。所以当他再次奉诏去京城时,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读《泊船瓜洲》)

f、 可是真是从此就喜欢上淡泊宁静的乡村生活吗?真的就从此放弃穷其一生的追求吗?为什么?(读《梅花》)

g、 小结:虽然我们现在无法真实的探寻诗人当时的心境,但是由诗人留下的文字看来,即便是政治家、大文豪,即便有着忧国忧民的宏伟志向,在挫折面前,也会想起故乡的亲人,想起故乡的一草一木,想起朋友的音容笑貌。因为亲人的支持,朋友的安抚,故乡山水的慰藉,才能使心灵走得更加辽远,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丰盈。(再读《泊船瓜洲〉〉)

文章标题: 日志标题:《泊船瓜洲》 发表时间:2006-11-6 19:44:00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sanwen/108169.html
文章标签:诗歌赏析  诗人  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