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圣经中亚伯拉罕出哈兰后既已到了神应许的迦南地,为什么又要再向南往埃及去呢

时间: 2021-03-29 22:26:5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圣经中亚伯拉罕出哈兰后既已到了神应许的迦南地,为什么又要再向南往埃及去呢

“亚伯拉罕”在圣经里是什么意思?

“亚伯拉罕”意为“多国之父”。亚伯拉罕原名亚伯兰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先知,是上帝从地上众生中所拣选并给予祝福的人。

亚伯拉罕及其家族原居于苏美的吾珥。父亲他拉来自于迦勒底人统治的吾珥察底斯,可能位于两河流域南部,但一些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相关人士认为吾珥察底斯在两河流域北部今日的南土耳其。

亚伯兰全家迁徙到哈兰(在伯拉大河今幼发拉底河上游),其父他拉就死在哈兰。之后亚伯兰又和他的妻子撒莱、罗得(亚伯兰弟弟哈兰之子)、和跟随他的众人往迦南地去。

神要亚伯兰前往“我(神)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并承诺"必赐福给你(亚伯兰),叫你的名为大",使亚伯兰“成为大国”。亚伯兰便到迦南的示剑,并在摩利橡树的地方受到神的启发。耶和华对亚伯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

亚伯兰便在那里为神建了一座坛。从那里又迁到伯特利的东边的山,支搭帐棚;西边是伯特利,东边是艾。又在那里建坛奉献给耶和华,求告耶和华的名。自此之后便渐渐迁往南地去(死海西南的尼革地)。

扩展资料

以亚伯拉罕为始祖的三个世界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由出现时间排列)。三教共同信仰犹太教的真神,发源于中东沙漠地区,以希伯来圣经为根基,以耶路撒冷为圣地。三教信仰其经典是神的话语,归顺其经典,才是遵循正道。

伊斯兰教教义则认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都被人们篡改和歪曲过,真主派遣了先知穆罕默德,并把《古兰经》降示于他,删除前人经典中那些人为的和被篡改的东西。伊斯兰教称呼亚伯拉罕诸教的信徒为“经典之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亚伯拉罕

原名亚伯兰,后经过上帝耶和华指示改名为亚伯拉罕。
《圣经》旧约中的创世纪和《古兰经》中皆记载亚伯拉罕的嫡子以撒是犹太民族的祖先、庶子以实玛利是阿拉伯民族的祖先。在基督教信仰中,亚伯拉罕(易卜拉辛)是信心的楷模,他愿意服从上帝、把自己的独生子以撒献祭,预表了上帝献出耶稣。在伊斯兰教里,易卜拉辛(亚伯拉罕)同样是信仰之楷模,顺服上帝把儿子以实玛利献出。
经文记载他生于两河流域下游吾珥,后带领部落穿越阿拉伯沙漠到达位于巴勒斯坦的应许之地,整个部落得以繁衍生息。
亚伯拉罕有着常人都有的弱点,他懦弱,以至于怕自己的妻子太美了怕人害死他谎称妻子是自己的妹妹。亚伯拉罕做的很多事情都在显现出人类的懦弱,但是亚伯拉罕因为内心完全信任神所以被称为义人,亚伯拉罕是因信称义的典范所他所代表的就是因信称义。
亚伯拉罕原名亚伯兰 是信心之父
人名,也是信心之父的意思 第一个和神盟约的人

《圣经》中亚伯拉罕在别是巴种树为什么要向神求告?

二、 亚伯拉罕对神的渐进认识(Abraham’s experience with God)

亚伯拉罕名字的意思是“多人的父”,他原名亚伯兰(Abram),意思是“尊荣之父”[6],他的早年经历圣经里没有记载。耶和华神曾两次呼召亚伯兰离开他当时的所在地,第一次是在迦勒底(the land of the Chaldeans)的吾珥城(使徒行传7:2-3),第二次是在米所不大米(Mesopotamia)的哈兰(使徒行传7:4),这时亚伯兰已七十五岁(创世记12:1-4),亚伯兰因对耶和华神呼召的顺服,表示了他的信心(希伯来书11:8--9),按基督教信仰:“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希伯来书11:1)。
亚伯兰第一次为耶和华神筑坛(altar)敬拜是他从哈兰到迦南、耶和华神向他显现后(创世记12:6-7)。从哈兰到迦南约600公里的路途,亚伯兰平安到达,因此应对耶和华有感恩之心,筑坛敬拜属亚伯兰的自愿,并非耶和华神的命令。向神献祭(offering)源于亚当(Adam)和夏娃(Eve)的儿子亚伯(Abel)、该隐(Cain)(创世记4:4),而筑坛献祭源于挪亚(Noah)出方舟(创世记8:20)。亚伯兰第二次为耶和华神筑坛,是为求告耶和华神的名(创世记12:8),这说明亚伯兰相信耶和华神(God’s name)不仅与别神的名字不同,而且是垂听他祷告的神。注意: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Garden of Eden)犯罪后,并没有求告耶和华的名,反而躲避耶和华(创世记3:8--11),亚当和夏娃后遭到耶和华的咒诅(创世记3:14--19)。亚当和夏娃知道神的名(创世记4:1),后亚当夫妇生塞特(Seth)(创世记4:25),塞特又生以挪士(Enosh),在以挪士的时代,人才求告耶和华的名(创世记4:26),即敬拜耶和华神;自从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事件后,人越来越骄傲,人要传扬人的名(创世记11:4),人们按自己的想象拜各样的“神”(false gods),并给这些“神”起名字,远离了真神耶和华。
亚伯兰第二次求告耶和华神的名,是从埃及地(Egypt)返回迦南,在伯特利(Bethel)和艾(Ai)之间他第二次筑坛之处(创世记13:3-4)。这次,亚伯兰对耶和华神可能有具体的求告内容,一是对他在埃及地保守和眷顾的感谢,或是与侄儿罗得(Lot)同住同行的难处(创世记13:5-7),这说明亚伯兰对耶和华的大能已有一定的认识并加以信靠。亚伯兰后与罗得分开,终于离开了他的本族、父家(创世记12:1),在行为上顺服了耶和华神呼召他时的要求,他主动把眼前的约旦(Jordan)平原让当给罗得(创世记13:5-13),得到了耶和华神的赐地的应许(创世记13:14-17),亚伯兰又为耶和华神筑坛(创世记13:18),说明他是个知道感恩的人,这也是亚伯兰筑的第三座坛。后亚伯兰经过征战救回侄儿罗得,面对撒冷王麦基洗德(Melchizedek, king of Salem)的祝福,亚伯兰将迦南人“至高神”(God Most High)用“耶和华”(the Lord, Creator of heaven and earth)的名字来替代(创世记14:22),纠正麦基洗德的神观,这是亚伯兰在信仰上的一次大胆的见证,这也是第一次记载亚伯拉罕说出了神的名字(the Lord, God Most High, Creator of heaven and earth)并为之起誓。当时的迦南人(Canaanite)信多神,多神中又有一主神,这主神被认为是至高神、是天地的主宰,麦基洗德就是这一至高神的祭司(创世记14:18-20),迦南人还有拜偶像(idolatry)、庙妓(temple prostitutes)、杀婴献祭(infant sacrifice)、淫乱等恶劣风俗[7]。作为一个外族人(alien),亚伯兰向这一“神”的祭司(priest)见证他所信的神耶和华,就是创造天地的主,表现了亚伯兰信仰的单纯和勇气。
基督徒“因信称义”,亚伯兰的信是被耶和华神算为义:这事以后,耶和华在异象(vision)中有话对亚伯兰说:“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赏赐你。”······耶和华又有话对他说:“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后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后嗣。”于是领他走到外边,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算得过来吗?”又对他说:“你的后嗣将要如此。”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耶和华又对他说:“我是耶和华(I am the Lord),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为要将这地刺你为业(创世记15:1-7)。当时,亚伯兰是以外族人的身份寄居在迦南,他年纪老迈,财产很多,却无儿无女,很容易惧怕。这时,亚伯兰称耶和华为他个人的主、已认为他得儿子在于耶和华,神又让亚伯兰确信“耶和华”的名字和他关于将来的应许,耶和华成为亚伯兰的依靠,耶和华神对亚伯兰的应许也比过去更为清楚(创世记12:1-4、13:14-17),亚伯兰的信仰又前进了一步。亚伯兰没有行为上的律法概念,他被耶和华神算为义是凭信心而不是靠行为(罗马书4:17-22)。亚伯兰过去为耶和华筑坛,但并未提到献祭(offering),这说明亚伯兰对他个人的“罪”(sin)和“被赦罪”(forgiven)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清楚。这一次,亚伯拉罕按耶和华神的要求献上燔祭(burnt offering)(创世记15:9-10),亚伯拉罕的顺服和信心被耶和华神所悦纳(创世记15:17-21)。
耶和华神明确应许亚伯兰将有后嗣(创世记15:4),但亚伯兰在等候十年后对耶和华的大能似乎又软弱了,他听从妻子撒莱(Sarai)的话,纳她的使女埃及人夏甲(Hagar)为妾,八十六岁时生了儿子以实玛利(Ishmael)(创世记16:15-16),这是亚伯兰信仰上的倒退和行为上的最大错误,也给家庭带来了不和(创世记16:1-6、21:9-11)。亚伯兰纳夏甲为妾之前,并未求问过耶和华神,亚伯兰明知神的旨意,却不信神的全能,凭他个人的力量和主观想象来成就神的计划,凭血气行事,自以为义(self-righteous)。从此,耶和华有十三年未给亚伯兰以启示。当亚伯兰九十九岁时,耶和华向他显现,第一句话就是“我是全能的神”(I am God Almighty.)(创世记17:1),要亚伯兰做完全人(创世记17:1),即要他完全相信神,耶和华神与亚伯兰立约,割礼是立约的证据,并让亚伯兰改名为亚伯拉罕(创世记17:3-8)。亚伯兰近百岁又改名,新名字代表人生的新开始,亚伯拉罕诚实守约地施行了割礼,而正是耶和华看亚伯兰为义,才会与他立这一恩典之约,但这时的亚伯兰仍疑惑耶和华神的全能,不信他一百岁还能得儿子、九十岁的妻子撒拉(Sarah, 原名撒莱)还能生养儿子(创世记17:17-22)。不久后,亚伯拉罕在幔利(Mamre)橡树见到有三个人对面站着,他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敬拜。原来,耶和华神借着这三个使者向亚伯拉罕显现(创世记18:1-8),亚伯拉罕当时的属灵分辩能力(spiritual discerning)和爱心被新约所称赞:“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希伯来书13:2)。
罗得一家住在所多玛城(Sodom),所多玛人因罪恶,耶和华神将要毁灭所多玛城,亚伯拉罕为救侄儿罗得一家,先后六次为所多玛城向耶和华神求告(创世记18:22-33)。可见亚伯拉罕对侄儿罗得一家的爱心,之前罗得曾在战乱中被俘,亚伯拉罕曾率家里的壮丁三百一十八人经征战救出了被俘的罗得(创世记14:11--16)。为罗得一家的祷告,亚伯拉罕六次都得到了耶和华明确的答复,亚伯拉罕这里认识的是耶和华的全能、公义和圣洁,耶和华神是审判罪恶、掌管人生死的神,耶和华神是垂听义人祷告的活神。使徒保罗(Apostle Paul)曾教导基督徒:“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是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4:6—7)。
耶和华与永生神(the Eternal God)的等同记载于:“亚伯拉罕在别是巴(Beersheba)栽上一棵垂丝柳树,又在那里求告耶和华永生神的名”(创世记21:33),亚伯拉罕在他人生的晚年终于认识了永生的神耶和华,亚伯拉罕向往永活和永生,才向掌管永生的耶和华神求告,因亚伯拉罕曾看到罪恶之城所多玛和蛾摩拉(Gomorrah)里的人被耶和华神毁灭的可怕结局(创世记19:27-28)。按基督教信仰,神的生命就是永生(eternal life),因神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记3:14)。亚伯拉罕一百岁时从妻得儿子以撒(创世记21:1-3),神的应许实现,亚伯拉罕不再疑惑耶和华的全能,更能认识耶和华的信实和守约。
亚伯拉罕对耶和华神信靠和顺服的顶峰是准备献爱子以撒:“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创世记22:10),因他相信永生的耶和华神必有预备:“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希伯来书11:19),亚伯拉罕比十五年前为罗得一家代求时更相信耶和华神掌管人的生死。亚伯拉罕对死人复活的理解,并没有具体的说明,关于复活(resurrection),曾热衷于犹太教后信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有精彩的论述(哥林多前书15:1-58),而犹太教否认耶稣基督受难后从死里复活(马太福音28:11-15),从而否认耶稣的神性(deity)和新约圣经。尽管耶稣生前的活动只限与巴勒斯坦(Palestine)地区,早期教会的基督徒大多有犹太血统,但当时的犹太人大多信犹太教,而统治犹太人的罗马人拜各种偶像(idolatry),所以若简单地把基督教看成是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的宗教,或把基督教当成西方人、欧洲人的宗教,都是不读圣经造成的。
亚伯拉罕对神的信心也影响了他的妻子撒拉(Sarah)和曾同行的侄儿罗得,新约称赞撒拉为古时仰赖神的圣洁妇人(彼得前书3:5—6)、罗得为义人(彼得后书2:7)。罗得有属灵的分辨能力,接待过二天使(创世记19:1—3),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离开了罪恶的所多玛(创世记19:15--22)。但因爱世俗,罗得对神的信心软弱,见证很小,罗得的妻子因违背神的命令,丧命于所多玛城外(创世记19:26),罗得的两个女儿因受所多玛人淫乱风气的影响,先后主动与罗得乱伦(incest)而生子(创世记19:30--38),罗得是自食其果。基督徒看罗得为仅仅是灵魂得救的人,因为灵魂得救不应该是人信仰的结束,而应该是信仰成长和行为上见证的开始。
耶和华神先后五次向亚伯拉罕应许他的后裔将成大国(创世记12:2 、13:14-17 、15:5 、17:1-8 、22:15-18)。亚伯拉罕一百岁生儿子以撒(Isaac,2066—1886BC),以撒六十岁生双子以扫和雅各(创世记25:26),亚伯拉罕终年一百七十五岁(创世记25:7),当时他的两个孙子以扫(Esau)和雅各(Jacob,2006—1859BC))约十五岁,后裔很少,但没有看见亚伯拉罕的抱怨。到1446BC,摩西率以色列十二支派(tribes)出埃及地,光步行的男人就约有六十万(出埃及记12:37),亚伯拉罕的后裔终成大族。至2002年,全世界有1330万犹太人[8],他们主要在美国、以色列、前苏联(the former Soviet Union)、法国、英国等地。
亚伯拉罕在耶和华神所应许的迦南地寄居近百年,未得地业,连埋葬妻子和他自己的坟地都是买的(创世记23:1-20、25:9-10),亚伯拉罕没有回过故乡哈兰。按基督教信仰,迦南美地预表耶稣基督,基督徒在耶稣基督里得享属灵的基业和生命(歌罗西书1:19),当年的亚伯拉罕的信心和后来的基督徒是一致的:“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哥林多后书5:7)。

神为什么要把以色列人带进迦南地?而不是别的地方呢

如果按照圣经的解释,上帝是把亚伯拉罕的以色列部落带到“留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而且在《旧约.圣经》创世纪章说,迦南地是英雄挪亚的儿子迦南的土地。

迦南生长子西顿,又生赫
和耶布斯人,亚摩利人,革迦撒人,
希未人,亚基人,西尼人,
亚瓦底人,洗玛利人,哈马人,后来迦南的诸族分散了。
迦南的境界是从西顿向基拉耳的路上,直到迦萨,又向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的路上,直到拉沙。
索多玛和蛾摩拉就是上帝为以色列毁灭的两座城池,这个地方就在迦南。
所以说,迦南地是上帝的土地,让摩西和亚伯拉罕去这里是很正常的。
——————
如果按照历史来说,目前的圣经据考证是在巴比伦之囚时期著作完成的,所以说为了让犹太族人能够保持信仰的稳定,犹太人需要为自己的历史进行再创作,所以说巴勒斯坦成了迦南地。
如果按照圣经的解释,上帝是把亚伯拉罕的以色列部落带到“留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而且在《旧约.圣经》创世纪章说,迦南地是英雄挪亚的儿子迦南的土地。

迦南生长子西顿,又生赫
和耶布斯人,亚摩利人,革迦撒人,
希未人,亚基人,西尼人,
亚瓦底人,洗玛利人,哈马人,后来迦南的诸族分散了。
迦南的境界是从西顿向基拉耳的路上,直到迦萨,又向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的路上,直到拉沙。
索多玛和蛾摩拉就是上帝为以色列毁灭的两座城池,这个地方就在迦南。
所以说,迦南地是上帝的土地,让摩西和亚伯拉罕去这里是很正常的。
——————
如果按照历史来说,目前的圣经据考证是在巴比伦之囚时期著作完成的,所以说为了让犹太族人能够保持信仰的稳定,犹太人需要为自己的历史进行再创作,所以说巴勒斯坦成了迦南地。
写到圣经里的事都是有含义的,旧约这是影子,新约是实体,而影子历史是告诉我们灵的旷野路,也就是说从罪恶的这个世界走向天国(迦南)迦南预表的天国,在灵的旷野路上有埋怨,淫乱,这灾告知我们是回不了天国的,其实用不了走40年只是上帝在试探他们的信心,在这样绕来绕去的,

圣经中打仗在迦南己经进入了迦南地为什么说没有进入呢?

我们既蒙留下,有进入他安息的应许,就当畏惧,免得我们(原文是你们)中间或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因为有福音传给我们,像传给他们一样;只是所听见的道与他们无益,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但我们已经相信的人得以进入那安息,正如 神所说:“我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其实造物之工,从创世以来已经成全了。论到第七日,有一处说:“到第七日, 神就歇了他一切的工。”又有一处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既有必进安息的人,那先前听见福音的,因为不信从,不得进去。所以过了多年,就在大卫的书上,又限定一日,如以上所引的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 神就不再提别的日子了。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 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 神歇了他的工一样。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
(希伯来书 4:1-11 和合本)

上帝为什么选择迦南作为对以色列人的应许之地而不选别处呢?

历史事件常常有疑问,也可以说仍然悬而未决,但谁也不能轻率地下结论。

在以色列的历史开始很早以前,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两河领域,一直到尼罗河的埃及,这一地区曾经有过更为古老的文明。与这些古老的文明相比,信耶和华并且写下旧约的以色列人,无疑是当时那个地区的世界舞台上的后来者。可是与地中海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相比,以色列人又显然是后来地中海世界的先行者,他们比罗马人甚至比希腊人都有更长的历史。
在旧约叙述的故事中,以色列的奠基人是一对本来无儿女的夫妇――亚伯拉罕和撒拉,他们原本住在巴比伦的吾珥城里。随着父亲迁移到西北的哈兰之后,上帝选召亚伯拉罕并对他说,你要离开故乡和你父亲的家,到我所指示你的地方去。我要赐福给你,使你多子多孙,他们要形成大国。遵照上主的指示,亚伯拉罕一家离开哈兰,向西南的迦南地区迁移。按照旧约的记载,亚伯拉罕信上主,上主就认他为义人(创世记12:1-5;15:6)。

古代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的《犹太古史》也说,亚伯拉罕是第一位大胆地宣告上帝是宇宙独一的创造者的人。这似乎意味着,以色列人的祖先几乎从一开始就认识了上帝。
亚伯拉罕一家的迁移路线,大体上是沿着幼发拉底河沿岸,自东向西迁到靠近死海的肥沃地带,并最终定居在称为“迦南”的这一地带。据《旧约概论》的作者约翰·德雷恩说,旧约描述的亚伯拉罕及其后代即儿辈以撒和孙辈雅各的故事,可以肯定与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前几个世纪出现的人口大迁徙相对应。当时沙漠上的游牧部落,正在向肥沃的地带迁移,而以色列人的祖先便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同时也表明,以色列人的历史差不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
古代以色列人最终定居在迦南之前,还经历了两次十分重大的事件,这些事件以及对事件的记忆,后来成为以色列民族意识的核心成分。其中一个事件是出埃及,另外一个事件是在西奈山上与上帝立约。
在旧约故事中,这两大事件与摩西有关:上帝呼召摩西,并与摩西直接对话。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正好在满三个月那一天到了西奈沙漠,他们在西奈山下扎营。摩西上山朝见上帝,上主从山上呼唤摩西,要他告诉雅各的子孙以色列人说:我背着你们,正像母鹰把小鹰背在翅膀上,把你们带到这里归我自己。如果你们服从我,守我的约,你们就是我的子民。全世界都属于我,但只有你们是我的选民(出埃及记19:1-5)。
在摩西领导下的这段历史,看来是以色列人独特信仰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约翰·德雷恩对西奈山上发生的事件解释说,这就是旧约赋予“圣约”的含义:它是一个协议,它提醒获得自由的以色列人,上帝怎样为他们做了大事,并要求他们以忠实遵行摩西以上帝名义颁布的律法作为报答。这位《旧约概论》的作者还特别强调,以色列人基于圣约的理想不是后来大先知时代才有的事情,而是从以色列人经历上帝之初就开始了。
正如亚伯拉罕遵照上帝的指示迁往迦南一样,摩西也是遵照上帝的指示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奔赴上主的应许之地。不过以色列人将定居的应许之地,不是没有人烟的荒漠之地,而是已有许多人群居住的肥沃之地。

上主呼召摩西之时就对他说:我已经看见我的子民在埃及受虐待;我已经听见他们渴望挣脱奴役的哀号。我知道他们的痛苦,所以下来要从埃及人中把他们拯救出来,领他们到肥沃宽广、流奶与蜜的地方:那里是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末人和耶布斯人居住的地方(出埃及记3:7-8)。
据约翰·德雷恩的研究,迦南这个地方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此地就曾有过不少重要的城邑。这些城市都有自己的领土和国王,彼此独立而自给自足,在公元前的第二个千年里,埃及就通过为数众多的这些当地统治者统治着迦南地。
不过当时没有一个族群称自己为“迦南人”,迦南也不是一个疆界分明的地区,很可能“迦南”当时是整个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北部地区的统称。公元前13和公元前12世纪之间,埃及的历史记载提到迦南地至少有两次不同的移民潮,它们都对埃及在当地的统治形成了威胁。以色列人肯定是其中的一个新移民,公元前13世纪末,“以色列”作为民族的名称也首次出现在圣经以外的埃及文献中。
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家本族到我所指示你的地方去。于是亚伯拉罕带着他的家人、仆婢和财产离开繁华的家乡到了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以色列地区。后来以色列人又历经千险把这块地从迦南人、耶利哥人、非力士人手中夺取了这块上帝所应许的土地。
从人的眼光来看,这块土地既不肥沃,矿产也不丰富。由于它的战略位置重要,是东西方的枢纽要道,历史经常遭到世界列强的践踏。
但是看到的是,这块土地上孕育着一个非凡的民族,一个饱经沧桑而屹立不倒的民族,一个从这里走向全世界的宗教。
这就向你问佛教的灵山圣地为什么不在华盛顿一样,因为当时犹太人人回到了迦南地,当然会说这是神的意思.
上帝的地盘以前只有迦南那么大一点。随着以色列人不停的扩散搬家,地盘越来越大。从一个地头蛇,变成一个地区强神,后来随着西方实力的强大,成了神界二个常委之一。
根据历史,犹太人本来就是迦南地的游牧民族、土著,他们根本就不是从埃及迁移过来的,由于他们接受了埃及的太阳神,也就是耶和华,因此编造故事说自己是受到耶神的眷顾把他们从那‘上邦之地’埃及带领到那不毛之地迦南地。
文章标题: 圣经中亚伯拉罕出哈兰后既已到了神应许的迦南地,为什么又要再向南往埃及去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98867.html
文章标签:亚伯拉罕  迦南  兰后  埃及  应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