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4-03 21:44:44 | 作者:么利华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8次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1.
“又快又急”成为我的标签
20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时兴一对夫妻一对娃,我就出生在这个年代。对,计划外的那一个。那时街坊四邻们熟络又亲近,常互相串门,我只要看不见妈妈就去邻家找,她准在那儿。而因为我的“超生”身份,邻家大人常逗弄找妈妈的我:你妈被警察带走了。
年幼的我不晓得那是大人们的逗弄信以为真,出于孩童天真对父母的爱,内心滋生罪恶感,甚至有点儿恨自己,认为都是我害得妈妈被警察叫去问话。当然这些情感对年幼的我太高难还没有上升到意识层面,但潜意识里我一定是有恨自己多余的,因为在我的行为中是有很多表现的,特别是我超乎寻常的快、急!这几乎成为我的代名词。
快,让我得到了很多好处,小时进校队,速度、耐力都好,尽管爸妈个子都不高,但我却有很高的个头和一双修长的腿;急,也让我得到了若干好处,特别会挤时间,把时间压缩到极致,抢着时间去学习;可年逾四十的我,穿着高跟鞋依然能一路狂奔,在甚少有自行车专用道的马路上骑着飞车;说话语速也快,快得时常舌头和嘴都反应不过来,自己绊自己的嘴,惹得别人禁不住地发声提醒“慢点儿说,慢点儿说,别着急”,其实真没什么急事,只是抑制不住的快快快,这让我特别喜欢偶尔虚弱的自己,因为只有这时候我才能慢下来。
2.
生命中开始与慢相遇
一场大病让我慢了下来,岂止是慢,是停了!印象中那是我第一次和自己相遇。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明明我和你在一起,但是我却看不到你。我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我天天和自己在一起,却看不到自己。天天在匆忙的奔跑,不曾照看自己的内心,只有当慢下来或是停止不动,才和自己相遇,这也许是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全然的和自己在一起,看到自己、体察自己、理解自己。
就在停止那段时间,我看到了自己的疲惫和忙碌,我开始读书和学习,从一首乐曲中落泪,从一篇文章中共鸣,从一份情感中真实的喜悦,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宁静的我。原来,我是可以慢下来的。
可惜好景不长,年纪尚轻的我在大病过后“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急忙赶路。不过生病期间的那份宁静让我有了新的体验。尽管还是快、急,但这份“快”已上升到了意识层面:“我怎么这么快?为什么只有生病才慢得下来?”在我内在经常会有类似的对话。后来我才知道,内在的成长就在这时不易察觉的缓慢开始了……
当有一天我走上心理讲师的讲堂,我发觉讲课的时候,语速是明显慢下来的,好奇怪啊,尽快还是略显快,尽管偶尔会有意识的提醒一下自己,但连续几小时的课我不会一直提醒自己的啊,为什么语速会慢呢?
在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被推荐参加一个极不情愿参与的研讨会,在那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席间的发言内容是准备过的,研讨结束后有人向我反馈:说话快得听不清。我猛然意识到,是潜意识接收到了我不情愿参加研讨的信号,在发言时用语速快代替我进行了表达。原来快是内心的表达。
记忆、情感的阀门瞬间启动,我开始留意自己生活的点滴去找寻快与慢的足迹。
3.
都是认同惹的祸
由于我是计划外的那一个,认同了大人们说我“超生”,我接收到了我的多余、没用、应该被忽略,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讲被忽略是极可怕的一件事,所以我要拼命地让大家看到我“有用”。既然没有兄长们高、成熟、有力气,那我可以快啊,印象中兄长们是跑不过我的,因为我的灵活与耐力。跑步快,跳皮筋跳得高,双杠追人也没人有我厉害,大人买东西跑个腿都让我去,一切皆因速度。就这样在很小时、在不自觉中,我的快在大人们赞许的目光中固化下来了,“快”有我被看到的骄傲与喜悦。
初高中时因为家乡城区改造,家临时搬到很远的地方,学业繁重的我读书时间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于是我又开始和时间赛跑,我把时间挤得不能再挤,追公交车的速度让司机和乘客们瞠目,复习、背诵、作业的时间也不停地通过提高效率来争取,还要给“大觉包”的我节约睡眠时间。那时的我似乎唯一看重的就是统筹时间、争分夺秒,只要醒着我就让自己奔跑!当上了大学即便同学们都在安逸,我也依然持续奔跑,虽然收获了好的成绩,然而直到现在,我发现我都很难再停下来了。
快,反应在我的学习上,恨不得报很多课,不管是否消化;恨不得读很多书,读书的速度赶不上买书的速度;上课读书时要记的东西太多,手跟不上那份快,工整被潦草取代。
快,反应在我的生活中,做饭的速度快得出奇,家人时常奇怪那么短的时间饭菜是怎么弄出来的;吃饭时,吃得快又急,经常是咀嚼跟不上我想要快速下咽的速度;交流中,我的快时常给人以急迫感;我是一个不太会计较生活成本的人,但路上的时间成本我会算计得不能再算计,如果我选择公共交通,我会想办法通过换乘、骑行等各种方式节约时间,尽管也并没有什么急事;而当我费了很多时间找不到要找的物品或道路时我会无比焦虑,一份无法洞见的恐惧与悲伤让我无法停下来、静下来,只有快才能让我感觉到我的存在、我还活着。
4.
快是别样的表达
“快”是对成人世界的认同,是对“超生”身份的认同,因为如果慢一点儿,这世界可能就没我了。
我快,所以我存在。
一方面我认同快、欣赏快,用行动来表达快,一方面快也是我不敢反抗大人、不敢直言不同意见的表达与逃离。
就像我不情愿参加的那个研讨会,我用极致的快来表达不满,反正我不情愿,我就不好好弄,让你们都听不清,希望这个研讨会快点儿过去,这是孩童式的表达。成人的表达方式是先合理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果不能改变现状,那就适应。我的快是一个孩童逃离、反抗的表达。
我开始不断增加日常生活中的觉察,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了快在我身上的其他表达――极致的快与极致的拖延同现。
记不清从何时起我变得极度拖延,而拖延过后就是极致的快,快得令我喘不上气。比如,明明有1小时做家务,时间很宽裕,强度也不大,但是我一定要将1个小时切分成一个悬殊的比例,比如45分钟和15分钟,这样我就能在前面的时间里尽情地磨蹭、享受懒洋洋,然后在后面极少的时间里用快得不能再快的速度来完成要做的事务,时常把自己推向没有时间的绝境与耐受不住的焦虑、崩溃的边缘,这极大地震惊了我。
我发觉我对“慢”情有独钟,但充分享受它又会让我有罪恶感,所以总有股力量让我必须快起来,我不知道我到底需要、适合什么样的节奏,于是发展出或拖得不能再拖或快得不能再快的两极状态。
我喜欢与享受拖和慢,但那不是我熟悉的,所以我要用快来平衡、靠近那个熟悉的我。这两端的戏不好演,我疲惫又难过。
多少年来在快中奔波忙碌的我,做了别人眼里的好孩子,效率高、办事不拖拉、勤快、勤奋……可我却失去了,一个有属于自己的节奏,跟随内心的自己。可我却失去了,一个有属于自己的节奏,和跟随内心的自己。当看到原来身体、行动两端的外在表达有着这样一副内在的画面和风景时,我悲伤、难过得无以言表。
亲爱的内在小孩,感谢你一直以来的表达,一次次对我的提醒,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可以看到你、照顾你、真实地表达你了,我可以慢下来,跟随你的节奏,不再需要用很快、很急,也不再需要用拖延去表达了,我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一份表达、一份提醒,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作者:么利华第二季传播师计划学员,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讲师。热爱精神分析,愿意将精神分析传播到底,不让梦想和野心裹足前行。
RECOMMEND推荐阅读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