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3-11 18:11:42 | 作者:晓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奖赏旨在运用物质的奖励或者言语的鼓励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它往往能够激励学生正向发展,成为很多教育专家提倡的教育方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教育成就孩子一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诸如此类的论断比比皆是。奖赏的价值在于它立足对学生正向的引领,对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巩固,并且有利于激发出继续强化的意愿。
我们在看到奖赏教育内在激励作用的同时,也不妨拓展思路,看看奖赏背后存在的问题。奖赏意味着要达到每个教育的标准是有回馈条件的,就像动物园里被驯服的动物,只有定期给他们好吃的,才可以控制它们的行动。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过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当奖励出现的时候,孩子们的关注点已经不是自己的快乐,而是金钱。也就是说,是外部的奖励措施让孩子转移了责任动机,原本是自己的主动行为,却变成了被外部物质控制的行为,这是失败的教育。
用物质奖励的方式短期内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如果总是使用这种方式,不仅会丧失了激励作用,还会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想法:把学习同物质奖励联系起来,为一把糖、一件新衣服、几元钱而学习。久而久之,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不仅不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其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
从这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故事里,可以读到奖励对个体影响的另一面。物质的奖励会让孩子形成依赖,转移努力的目的,这都不是培养责任意识的好做法。我忽然明白,在四年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自己购买蛋糕给孩子发奖励的故事,李茂老师提醒我物质的奖励方式需要谨慎,因为许诺是危险的教育方式。今天看来,那些甜甜的蛋糕给孩子们带来的价值是留下了一段曾经的美好,而是根本没有孩子会记住吃蛋糕是为了奖励全班集体通过了词语测试……我们奢想通过奖励来让大家更加努力学习,而事实却是孩子们只有对吃蛋糕的情景感兴趣,学习的责任并没有得到深化。
奖赏也是一种惩罚。奖赏行为并不都是温暖的,对于一些个性不太张扬的同学,奖赏意味着伤害。在成人的世界里,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一旦某人得到奖赏立刻会有嫉妒或者流言来袭。而在学生的生活中,同样的情况也真实的存在着。一个孩子在得到老师的物质奖赏之后,他的同伴会有怎样的表现?他在同伴中是否会有足够的认同感?因为不可否认,在老师对某一个同学大加赞赏,重重奖励的时候,无疑会对班里其他优秀的学生产生一种潜意识的伤害。我们常想这是为了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被奖赏的同学身上获得启发。可不得不承认,这种榜样的力量真正浸入学生心中的,少之又少,更多的会是嫉妒或者不屑。所以,想通过奖赏行为让某个同学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这种方式是有危险的,极有可能这个同学在众目睽睽之下有失去伙伴的尴尬。在不同的年龄段,学生有不同的人生需求,一个阶段他是需要通过赢取奖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一个阶段他是需要通过奖赏来博取成人的欢心,而还会有的阶段他愿意不恋奖赏,更在意自己内在的思考。所以对这一批心智成熟的孩子来大搞奖赏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
奖赏在接受者内心感觉到努力的价值和意义时,才会发挥作用,否则奖赏就会不疼不痒,变得廉价。我们的学生在接受奖赏的时候,是否怀着一颗异常虔诚的心,异常重要。在他感觉到自己之所以会得到奖赏,并不是因为达到了某个标准,而是努力的态度得到认可,这个时候的奖赏会激发他持续的成长动力。在奖赏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确欣赏孩子的哪些方面,赋予奖赏真切而深刻的教育意义。从人性的基本需求出发,我们的奖赏只有在那些渴望获得成长、渴望得到奖励、渴望赢得成功的学生那里得到积极的回应,否则,奖赏只不过是“雨过地皮湿”,温暖一下而已。
如果奖赏的行为是一些正常的基本要求,就会造成学生的误解——所有的努力都可以得到认可,得到奖励。但当学生将来走上社会的时候,他又不可能因为遵守基本的规则而得到奖励,这个时候,他们对社会规则的认知会发生负面影响。比如,我女儿曾经在学校里捡到十元钱,她告诉我妈妈准备奖励她十元钱。她很高兴,我却给出了不同的建议:我们每个人捡到钱交给长者是不是应该做的事情?既然是应该做的,那么还有没有必要再给予奖励?我是想如果今天我们奖赏她的拾金不昧行为,如果一旦走上社会没有给予她奖励,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奖赏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存在差异的时候,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觉。再比如在校园里捡纸之后,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孩子们会积极参与,但目的是为了奖励,而非发自内心的个人认同。一旦,奖励消失,孩子们就不会自主捡拾。
奖赏的双方会造成一种地位的悬殊。能够给与另外一方奖赏,意味着一方是居高临下的,有决定权。在这个时候,师生之间就处在了不同的情感领域。教师要甄别和判断,能够从学生的表现中获得准确的信息;学生需要掩饰不良的表现行为,以博取教师的欢心。师生之间已经泯灭了平等的火焰话语也是单向的,学生在期待中已经开始变得乖巧而顺从。奖赏的价值似乎变了味道,成为教师控制学生“听话”的手段,而非激励内在动力的方式了。在无法认真对话的师生关系中,奖赏变成一种赤裸裸的交易,让教育失去了该有的灵动与纯美。我们应该考虑到当用奖赏来评价一个孩子的行为时候,会带给孩子一种刺激,而这个刺激将会让孩子记住了奖赏的内容,而弱化提倡的意义。比如,我们对一只小狗狗在地板上小便,被主人发现,主人抱着它来到“作案现场”,狠狠地训话,并猛烈的敲击它的屁股,然后将小狗狗推出门外,告诉它院子里才是它应该去的地点。你想到了下一次会怎么样?它依然会在老地方小便,只是会特别快的跑到外面去……它记住了被惩罚的事情,而不是人类的训导。同样,我们的奖赏也会让孩子记住奖赏,而忘记你所传递的优秀意义。让那些优良的品质在孩子心里扎下根,并不能依靠泛滥的奖赏,而应该思考如何内化成孩子的主动认知。
奖赏行为的背后还有一个词语“竞争”。如果有奖赏行为,自然意味着挑起孩子之间的竞争,为了获得奖赏,人际关系是紧张的。会让孩子把努力的目标放在了竞争上,着眼于输赢,而不能作出积极的自我诊断。竞争的氛围对于激发内在的责任感是不利的,它将人的关注点由内在转到了外在,弱化了责任的形成。激发责任感需要在合作的环境中进行,残酷的竞争因为奖赏而起,会对很多参与其中的人造成消极的影响。例如我们在学校里,对某一类的老师进行了奖金奖励,会造成彼此的激烈竞争,看似奖赏,实则埋下了问题的导火索。
单就言语的奖赏来进行一下细品。在《接受我的爱——老师任何跟孩子说话》一书中,提到教师要学会赞美,不是所有的赞美都是促进行为改善的。赞美不要单纯表达喜欢的情感,而要说出为什么而喜欢,让孩子从中得到启示。比如:当一个孩子主动捡起了地上的废纸,你如果说:你真是一个爱卫生的好孩子!就没有强化孩子的具体行为。不妨这样来说:你把地上的纸捡了起来,学校变得更加美丽。就事论事——无论在赞美还是批评都不能游离于具体的事情而上升到道德的层面。我们需要提倡什么样的言语鼓励?我想认可要比赞美更容易促进孩子的正向发展。赞美与认可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赞美关注对孩子表达我们的感受,比如:我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太高兴了,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而认可该这样表述——你的设计方案设计周密,体现了高超的才能。赞美常常是以表达成人的感受为主,有高人一等的感觉,让孩子或在别人的评价里,不利于内在责任感的形成。而认可会是基于事实的描述,需要听众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让孩子获得正向的能量。
言语的奖赏都应该如此审慎,而物质的奖励就更值得三思而后行。奖赏如果变成控制孩子的工具,就陷入了教育的“沼泽地”,教育者就会忘记了我们的初衷——激发孩子的自主成长,让人格得以完善,让责任感在孩子心里扎根。请原谅,我这样翻来覆去地掂量奖赏的得与失——我们需要从看似习惯了的行为中寻找问题解决之道。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