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演变和发展

时间: 2023-08-17 21:00:5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演变和发展

概述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

急!正在考试
这个问题问的有水平。
中国古代教育分为官方教育和民间教育。
官方教育据史书记载:
夏商时期叫“庠”、“序”(就是学校);
西周时期叫“辟雍”;
西汉时期官方学校分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地方上置“学宫”;
清朝光绪年间学校叫做“学堂”;
辛亥革命后将“学堂”更名为“学校”沿用至今。
我们国家的古代教育从从远古就开始了,那时并未有文字,更不可能有书籍教材,只有言传、手教、示范这种传统的师傅教徒弟,直到文字的出现,记录之后可供后人观看学习。现有民间教育,类似于私塾,广收门徒,如老子、空子、门子等,而后转向了官方办学与民间私塾并存,而职业教育还是传统的模式。例如木匠、瓦匠等。直到清末才将教育分专业划分。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是随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因为其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其深深的阶级烙印。
夏朝时期,传说中国就有了学校。据甲骨文和古书上记载,商朝时已经有了正式学校。到西周时,学校分为“国学”、“乡学”两种。学校主要是“国家大事惟祀与戎”,即传授祭祀知识和作战的技能经验。商周时代,贵族子弟必修的科目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革,原来“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层面逐渐被打破,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聚众讲学,发表政见,产生了所谓的“私学”。这一时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影响最大。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不少教学经验,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等。其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教学经验至今仍在延用。
西汉时期,教育制度逐渐完善。西汉时,学校类型主要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为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典开始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必学课程,学习科目是五经(�0�0周易�0�3、�0�0礼记�0�3、�0�0春秋�0�3、�0�0尚书�0�3、�0�0诗经�0�3),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教育系统。
隋朝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达到了世界水平。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兴起,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唐代学校制度完备,有国子学、太学等,在地方有州学、县学和乡学等。教学内容以�0�0五经正义�0�3为统一教材,命天下传习,同时还有了专业教育,如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等。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私人办学多了起来,大文学家韩愈、柳宗元都办过学,为教育增加了新特色。
宋代教育在唐代基础上更加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律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以太子学和国子学最重要。尤其是王安石变法改革学校和科举,使官办学校非常兴盛。另外,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时兴起,成为传播理学的基地,学习风气十分活跃,石鼓、白鹿洞、应天、嵩山书院都很有名。宋朝以后,理学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并统治了学校教育。
明清时期,教育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中央学校有国子学和宗学,地方学校也发达,各级都有普通学校和专科学校。考试制度采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0�0大学�0�3、�0�0中庸�0�3、�0�0论语�0�3、�0�0孟子�0�3)五经,还学习�0�0御制大诰�0�3、�0�0大明律令�0�3等。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种。明朝中期以来,书院比较兴盛,最负盛名的是东林书院,书院也发展成为官办的学校。
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为强化专制统治,教育的专制非常严重,束缚了人们思想的发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越来越不适应需要了,到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但科举制中公平选拔人才的方法却被保留下来,至今仍有活力。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历史虽然已成为过去,但其功绩不可磨灭。许多宝贵的经验至今仍值得借鉴。而中国现代的教育制度也必将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趋向完善。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如下:

中国教育史,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到了近现代,在教育制度上学过日本、德国、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苏联学习过。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曾引进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最终创立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历史沿革

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以中国古代的太学为例,它不仅为历代封建王朝培养了大批人才,并且对其他国家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曾以高度发达的文化吸引了朝鲜、日本等国的大批学生前来中国留学。

中国古代书院也具有很大的特色,它注重学生的自学和讨论,有成套的规章制度,有多种多样的分科和独特的学风。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有用的人才,而且对当时的学术、学派的发展和形成,甚至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风尚都发生过重要影响。

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更是名师辈出。从古代的孔丘、墨翟、孟轲、荀况、王充、韩愈、朱熹、陈献章、湛若水,到近代的何子渊、丘逢甲、唐国安和现代的蔡元培、杨贤江、徐特立、陶行知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古代,不仅有《论语》《孟子》荀子等蕴藏着丰富教育资料的典籍,而且还有像学记这样精深的教育专著古代教育家们还概括了“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温故知新”,“言行一致”,“改过迁善”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这些都是中国教育思想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教育的历史

中国教育的历史
中国教育史知识精要

  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
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
  2、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3、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4、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
  5、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教育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6、法家的教育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7、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学记》: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师。

三、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2、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
3、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
2、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严格;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道统说与师道观;“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苏湖教法”;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种类和教育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论“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1、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2、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七、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1、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教会学校的发展;“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与“中华教育会”;教会学校的课程。
2、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与派遣留欧。
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书院改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九、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
5、1922年“新学制”
“新学制”的产生过程;“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
6.收回教育权运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变革;收回教育权运动。

十、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实行毕业会考。
4、学校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
工农教育;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3、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4、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
群众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群众办教育。

十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的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教育”的概念
  中国古代教育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为中国教育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关于教育的定义,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学者从各种角度对教育是什么都做过尝试性回答。我国的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19世纪中叶英国着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就认为:“教育是美好生活的准备。”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门。让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的教育。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发面的自由。”
  
  教育价值的起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教育发展的起点,可追溯至远古的原始社会。可以说,随着早期人类的产生,教育活动就在中华大地上萌芽了。“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宓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随着原始农业的产生,教民农作的教育也相应产生,原始状态的教育存在于原始社会中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因而也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体脑劳动也没有分离,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既没有从生产活动中分化出来,也没有从政治、宗教、艺术活动中分离出来,教育融合于社会生活之中,因而教育对每个人来说,机会都是均等的,教育在原始状态下是普及的。应该说,教育价值的起点也源于此。
  

  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的出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可以积累足够的剩余产品,也就可以供养部分人脱离生产,从事智能性或管理类工作,于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一些人可以不劳而食,靠占有他人劳动成果为生,于是阶级剥削和压迫出现了,并形成了早期的国家。治理国家需要专门的知识、能力和才干,也就需要专门的训练,统治阶级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比较发达成熟的汉字系统,最终使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而成为专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变化的标志就是学校教育的产生。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此乃教育价值的转折。
  

  私学兴起,教育价值的多维度发展
  春秋战国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而学术和教育活动又是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的基础,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尤其是《学记》,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学术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教育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虽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化,但不利于建立强有力的统治。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在本质上与秦始皇是一致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巩固阶级统治,但是手段和措施是大不相同的。汉武帝以疏导、劝诱为主,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这表明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代残酷压制、以法代教的教训,在政治上走向了成熟。“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的产生
  魏晋南北朝近400年,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由于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改革。“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九品中正”选士制度,简而言之,是一种由“中正”官评定士人品级,朝廷按品授官的选士制度。但是自魏末晋初,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朝廷的大世族所把持,中正总揽了大权,致使九品中正制偏离了选拔人才的方向,逐渐蜕变成门阀世族的政治工具。原本由德才和家世诸因素共同决定品第的九品中正制,演变成以家世为品评士人惟一标准的贵族化制度,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样就堵塞了寒门士子的仕进之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挫伤,而那些门阀世族子弟也不屑学习。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这是九品中正制的消极作用。
  

  科举制度的创立
  到了南北朝时期,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寒门士子强烈要求参政,九品中正制受到猛烈抨击,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日益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地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于是隋文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至公元606年隋炀帝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唐承隋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科举制是选士制度的巨大进步,它纠正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机会不均。无客观标准以及选士大权旁落等弊病。科举制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不同,它不拘门第,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给每位读书人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而且通过严格的考试,实行优胜劣汰。尽管考试的内容、方法等也有一些弊端,但是,这毕竟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向中小地主打开了入仕的门路,有效地笼络了广大的中小地主,大大地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了统治基础;为封建国家选拔出许多优秀的人才,提高了吏治水平,为封建国家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调动了全社会研习儒家经典的积极性,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了思想的统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中小地主的学习积极性和地方官吏、社会贤达兴学设教的热情。各类学校蓬勃发展起来。科举制犹如一根具有神奇力量的指挥棒,使教育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为了科举。考生为应付策试,则编辑旧策背诵,遇到类似试题,便依样套用,造成学子“不学史传,唯读旧策”的学风,所选其人,亦非其才。因此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科举考试的内容方法完全一致,这样就使教育成了科举的预备活动,附庸于科举。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十分重大的。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从建立到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封建教育制度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备的时期。封建统治者经历了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这样一个历史否定之否定的艰难曲折过程,终于探索到了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文教政策——“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由于儒家思想适合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因而为汉以后历代统治者所尊奉,即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佛、道的强烈冲击,在隋唐时期三教并用,最终都没能动摇它的统治地位。在“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制度在这个时期也从建立走向完备。建立了宫学、私学并举的封建教育制度。教育思想也有一些新的发展,如教育价值论、道德教育论、人才观、师道观及家庭教育等方面都不乏新见。选士制度也经过了汉代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探索,至隋唐创立了科举制度。选士制度的演变过程,是一个选士权逐步集中、考试因素不断加强、选士标准日趋客观、入仕机会走向均等的过程。
  
  实学教育思潮的形成,现代教育的曙光
  明清(鸦片战争前)5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个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达到了新的水平,加上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阶级统治,推崇程朱理学,采用八股取士,实行思想文化教育,从学校的设置,到教育教学内容、教师学生的管理,都充斥着浓郁的封建色彩。这个时期,教育思想也相当的活跃。
  程朱理学在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在实践中日益僵化、空疏、空谈,遭到进步思想家和教育家的猛烈批判。以王阳明为首的“心学”学派,为救弊补偏,提出“心即理”,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教育,体现了儒家的实习实行精神,具有经世致用的倾向和人本主义色彩。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实学教育思潮,以王夫之、颜元为代表倡导实学教育的思想家、教育家,对理学教育和八股取士发起了更加猛烈地进攻。他们主张“实学”、“实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并积极地付诸实践,使这一时期的教育依稀透出近代教育的曙光。可以说,这种新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是我国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过度的桥梁,对中国旧民主主义的政治变革和教育的革新,起着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

  
文章标题: 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演变和发展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7590.html
文章标签:教育体制  中国古代  演变  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