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2-29 12:09:29 | 作者:陈燕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这位朋友,似乎你的人生越走越艰难,越走越孤独,像是走入了一个越来越窄的死胡同里。
这让我想到,我们的前半生大部分是顺水推舟的集体式生活,按部就班地活着,不用想太多,而且周围也有同质的小伙伴在陪伴着自己。那时的人生任务是社会和家长规定的默认选项,就像安装一个软件,只需简单地不停按“下一步”:
第一步是上小学初中,第二步是升高中,第三步是考大学,第四步是找工作。周围的同学也在同一个机房里,做着和自己一样的事情,只听得一片的鼠标“哒哒”声,如白噪音一般让人觉得安心。
最后按到“完成”时,软件安装完毕,可以开始运行它的功能,我们把它拷贝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里,穿起职业服,离开机房,各奔东西,走入各自的社会人角色中,走入陌生未知的世界里。但同时,孤独和迷茫也开始慢慢渗透过来,让本应是更加广阔的天地变得逐渐狭小起来。就如这位朋友体验到的那样:“少”、“闭塞”、“看不到希望”。
“少”、“闭塞”、“看不到希望”,这是种很孤寂、无力的体验,就像一个年龄尚小的孩子孤零零地被关在房间里,见不着妈妈的踪影,焦虑不安,地上散落的玩具也变得无趣起来,慢慢也变得垂头丧气了。
这个体验的反面,应是“丰富”、“开放”和“看得到希望”。
工作
有人会说:朋友变少,那多参加些培训、沙龙或聚会啊。职业发展看不到希望,那就多尝试跳槽和转行啊。其实这些建议,都是鼓励对方行动起来,鼓励的背后也多少抵抗着对方传递过来的令人窒息的无力之感。
有时,行动,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比如咨询中的付诸行动,因为那是基于不必忍受的发泄和排出;有时,行动,又是件很艰难的事情,特别是当行动自身是为了寻求丰富和希望的时候,因为这样的行动本身根植于行动者已经内化的“丰富”、“希望”的感觉,也根植于行动者自身已发展出来的自主性。
内心“丰富”、“希望”的感觉,和我们的依恋水平有关。个体内化了母性养育中好的体验或好的客体之后,不再把外部和内部感受为一个十分危险、充满迫害的环境,更容易把令人满意或沮丧的体验整合成以积极为主的世界观,这将促进安全依恋的形成。借助安全基础,儿童获得探索的能力,远离母亲,去往更为广阔的世界。积极带来希望,探索带来丰富,它不是回避型依恋人格说不出口的绝望,也不是偏执分裂位中的非黑即白的单调。
就像前面说道的关在房间里的孩子,一心挂念着不在场的母亲,心中充斥的是焦虑和不安全感,心想是不是因为自己某天向妈妈发脾气,让妈妈不喜欢自己了。在这些情绪和想法的笼罩下,唾手可得的玩具也变成了虚无空洞的摆设。唯一能熬的就是时间,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暗淡的心情、暗淡的画面。孩子也在停滞中,失去了在玩具中探索和创造未知、扩大自己的安全活动范围的机会。长大以后,内心的不安全感也容易让自己变得悲观和退缩。
相反,如果妈妈情绪稳定地陪着孩子,孩子知道妈妈就在某处,便会安心地在房间里跑动、投入地玩散落四处的玩具,变得更加有生机和活力,在游戏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渐渐地,即使妈妈真的离开了自己,已经内化的一点一滴的陪伴也支持着自己独自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因为ta认为自己在妈妈那体验过的好的感觉,也在世界的其他角落等待着自己。
或许对于这位朋友而言,现在所在的公司待久了也是种依恋,虽然这种依恋是不满意的,因为没有带来职业发展的希望。但对于内心的不安全感而言,旧的依恋总比新工作中潜在的挑战要好,挑战太可怕了,老板不好怎么办,新的人际关系融入不了怎么办,甚至觉得即使换了一个新工作,仍然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因为阶层无法改变,996的制度无法改变。于是,一边抱怨着工作,一边担心、否定着未来——这种纠结的心情,想必很想找人说一说,就像被关了一天的小孩终于引来下班的妈妈,很想上去即甜蜜又矛盾地纠缠一番。由此说来,停留在原地的踯躅,也是为了终有一刻向可以倾听的人敞开——这也是在弥补依恋的缺失、寻求依靠的感觉吧。
平行到咨访关系,也需要给内心纠结、踟蹰不前的来访者一定的时间表达、一定的空间涵容,如果一开始便是推开、激励,等同于是认同了其依恋对象心理上的不在场。安全感不够的来访者也容易在权威Vs.自主性的维度中陷入被动,引发咨询师在干预上过于主动和强制,成了咨询室内的权威,但这也让咨询师切身体会到来访者内心的关系模式是怎样的,从而有了诠释的素材。咨访双方要在来访者传递过来的纠结、害怕、被动的感觉中存活下来,来访者体验到了自己的恐惧、无力并没有把关系破坏掉,体验到有些好的东西是可以稳定存在的,希望的感觉才会慢慢升起。
这样的希望来自内化了的好的体验,无关于行业低迷的现状,无关于职业发展的瓶颈,关乎于一个人对美好事物的信任,也关乎于一个可建构意义的人在世上存活着的态度——就像泰戈尔在诗中写道的,“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朋友
“工作七年感觉朋友越来越少”,这几乎是从集体式的学校走向个人化的生存所必经的道路,让我们不得不直面存在主义-现象学治疗的核心议题——“人类最本质的孤独”。
上学时的身体在场的陪伴,减少了我们独处的机会,让我们不用直面这存在式的孤独。那时对朋友的要求也比现在简单的多,因为年少单纯,说说笑笑或一起上下学,便是充实的快乐。
现在结婚的结婚,异地的异地,忙碌的彼此也难给予像上学时那么稳定的陪伴。有了更多的人生体验之后,我们也想和朋友更多地交流内心更深层次的想法与感受,越是深层次的,越难有满足感,越怕被拒绝。逐渐的,也就成了这位朋友描述的“闭塞”的感受。
上学的陪伴,是天时地利人和,不费力;工作后的闭塞,是被时光吹散到四处,被分离,又无力找寻新的陪伴,淡淡的丧失感。
但人生就是从依恋、到分离、再到丧失的过程。
依恋的基地牢固了,面对分离、丧失以及背后的存在主义式的孤独时,就不会那么难以耐受了。内化进来的好客体带来的“丰富”、“希望”的感觉帮助我们直面孤独——因为我们知道曾经美好的体验还留在自己心中,自己不是匮乏的;当我们遇到困难向他人求助时,他人也不是拒绝性的。往深里说,内心的整合,减少了好坏客体的彼此分裂,也减少了内摄进理想化客体的、投射掉迫害性客体的迫切需求,减少了贪婪的感觉(即内心很难满足的饥渴与要求),让我们自身变得更圆融自洽,不用太依赖他人便可寻得内心的宁静和充实。
于是乎,丰富和孤独,这两个看似相反的词,便可悖论式地并存。以温尼科特对这个悖论的描述作为本文的结尾:
“像一个婴幼儿那样,在妈妈身边体会孤独的感觉”。
作者:陈燕✚●○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咨询师
擅长心理动力学取向。个人成长、情绪调节、自我价值感低、空虚无意义感、成人个体在关系中的困惑(包括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面询(上海)或网络视频咨询。
投稿
预约咨询,请扫码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