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2-10 15:44:05 | 作者:晏凌羊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30次
戳右上方蓝字「星标」晏凌羊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8分钟
那个离职创业的国企中层,
为何后来后悔了?
文/晏凌羊
1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跟我吐槽说,从国企离职创业后,她肠子都悔青了。
毕业之后,她先是到了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在国企工作十年,做到了中层。在同学圈里,她的这份工作稳定,年薪六十万,工作环境也甩出别人好几条街。但是,因为她得罪了一个领导,领导成天给她穿小鞋,安排给她很多工作,而她又没办法换部门、换岗位,那段时间过得无比煎熬。
一直安逸惯了的她,怕吃苦,也怕受气,一气之下她辞了职。走之前,她负气地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辞职后,她开办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但因为招生困难,第一年就赔了五十万。这一年里,她每天都很忙,一心扑在创业项目上,忙起来时忘记吃饭,可最终这个项目还是赔了个底儿掉。
现在,当她看到以前单位里的同事一个个又升了职、加了薪,而之前处处为难她的领导也被调走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说,我真的很后悔当年为什么要离职创业。再忍耐一下,现在说不定也柳暗花明了。
一个旧友问我:“以前你平台不低,薪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得罪什么人,发展空间也是有的。说实话,现在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后悔离职?”
我说:“何止一瞬间,身心俱疲的时候有很多瞬间会去想象自己没离职的话,此刻会在干嘛。换你也是一样的啊,你在这家单位坚持不下去时,说不定也会想当初如果没来这里,又会怎样怎样。我们都是知道后悔没有用,每一种选择都有它的弊端和困难,所以才把绝大多数时间用在解决问题上而已。一去解决问题,也就没心思、没空档思考到底这个选择对不对了。”
离职这个决定,我倒没什么好纠结的。
在体制内那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估算过自己的收入,直到离职我也不清楚自己的年薪到底有多少,只隐约知道自己处于怎样一个收入区间。
不过,当时我当真没怎么重点考虑收入问题,而是每天都在问自己:做这份工作,你开心吗?你的天性跟体制是否“三观合”?你是否能接受自己的人生只有这一种可能?稳定的收入VS相对的自由,哪个更令你向往?
跟离婚前问自己的问题是一模一样的。到了一定年纪之后,每个人可能都会迎来对自己的终极发问:你是谁?眼前的生活是你想要的么?你想要做什么?
问的次数多了,必定会有一个决定,然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这个决定买单。
我是这么认为的:往大了看,人生中那些看似很重大的决定,对我们的影响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毕竟它是我们深思熟虑的结果,不过都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倒是那些我们看不上的小决定,可能影响我们一生,比如拐角遇到了意中人,比如开车玩手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个职、创个业,也算不得是什么天大的事儿。
离职后,我在工作时间内的幸福感比以前增强了,毕竟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欢做也相对比较擅长的事情。但是,我在家庭生活中的幸福感却变弱了,因为我更忙了,时间被工作占满,陪伴家人的时间变少了。
你看,人生从来都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事,我们都需要做个取舍。我当然知道离职创业隐藏着什么风险,但已经做好了为这些风险买单的准备。人生么,哪件事不是瞎折腾?
2
有段时间,我疲累到不行,公司刚搬完家,我也有不小的业绩压力和工作压力,很难找出空档好好休息。
事儿太多了以后,脑子严重不够用、不好使,丢三落四很严重,加上我妈又赌气回老家,有几天当真是身心俱疲,有点扛不动了。
这些时刻来临时,我也会想:如果我没离职、没离婚,会不会比现在好一点?比如说,没离职的话,我若哪天不想干活了,光混混日子也有钱拿,只要不出错,也能在体制内混吃等死,大不了就是不升职而已。又比如说,没离婚的话,我睁只眼闭只眼也能把日子过下去,老公“钱回来,人不回来”,也不错。
可是,每次这样的念头一在脑海中出现,我就会被巨大的羞耻感包围。
某些表面看起来比现在安逸的东西,就像是在漆黑夜里滑滑梯,你“嗖”一声滑下去,滑的感觉很爽。但一旦滑到底,你会发现那是一片沼泽地。你滑下去的速度越快,就陷落得越深,且再难产生重新上岸的勇气。
想往上攀登的人,谁不累呢?上进的本质就是和自己的惰性以及那些时不时会冒出来的可耻念头死磕。
什么是上进?我的理解不是要赢得多少财富、地位、权力和金钱,而是保持对这个世界探索的热忱,保持向上攀登的姿态,避免自己滑向充满污泥、难以自赎的沼泽地。
人生最忌破罐破摔。真的,人活一世,别追求什么完美的罐子,因为所有的罐子都是破损的,只是看你拿什么去点缀那些破损。
3
从体制出来以后,现在再见到以前的老领导、老同事,还是蛮亲切的。
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会觉得,你替他们实现了离开体制去创业的梦想,他们会真心希望你能发展好,在某些细节方面很会为你着想。越是位置高的,这种对你的祝福和关心越是明显。
在体制内待了那么多年,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这么一堆老朋友。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待你很好。毕竟,我们不可能讨所有人的喜欢。
有的人也会暗中跟你比较,对方的心态特别好理解:你我都曾是体制中人,起点都差不多,现在你跳出去了,我们没啥利益冲突了,但我就是见不得你好。你混得越惨,越能衬托出我的“成功”,也让我觉得自己继续留在体制内的这个决定是多么“伟大、光明、正确”。
在任何地方,我们都可能会遇到鬼畜,但也有可能遇到“天使”。敞开心扉,拿出真诚,以心换心,同时让自己变得“对别人更有利用价值”(非贬义),那么,不管在哪个平台、哪个领域,我们都能交到朋友,拓宽自己以后的人生路。
“别跟同事交朋友”,这种观点我是无法认同的。工作平台也只是一个平台而已,它不是战场。不管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懂得“对抗两败俱伤,合作才能共赢”的人,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曾经,有一个客户给我发微信说:了解你越多,越觉得你既有才华又有实干精神,既有创意又有执行力。你的离开对于XXX(我原单位名称)是一大损失,就这么离职了真的很可惜。
听到这话,当时我真想哭出来。倒不是真觉得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只是觉得人生中若能遇一伯乐,实在是令人欣慰。对方不需要给你提供多好的平台和机会,只几句鼓励和肯定的话,就足以让你热泪盈眶了。
我跟体制三观不合,但一点都不记恨原单位。有些病,是体制病,不是哪一家单位独有的问题,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疲于表演又不得不表演,大家都是身不由己。
离职前,最后一次主导完成一个项目,听到企业歌、看到企业宣传片,依然热泪盈眶。几个职级不低的领导找我谈心,给我送叮嘱和祝福。
在那里呆了十几年,我认识了很多很可贵的师长、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再遇到他们,依然像是看到娘家人一样,觉得万分亲切。
对我而言,原单位是一所“大学”。我在那里收获了社会经验、工作技能、人脉资源还有在行业内不算低的薪酬,是这些东西成就了今天的我,也给了我突围出去创业的底气。
离开老东家,就说老东家坏话,败坏其声誉,在我眼里是不道德的。
4
我觉得如果我们能把一切“折腾”都当成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那么,你的“得失心”自然而然会变淡一些,就更能在折腾过程中做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个人若是有了这样的心态,你的情绪就不会被一时的“成败得失”所左右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这一两年我也在学习。比如“管理”这事儿,我觉得它从来都不是“权力”的彰显。它的侧重点在于“理”,而不是“管”。老想着“管”人,对团队没什么助益;但如果你懂得“理解”人,你们的团队就很能打。
就拿我们的团队来说,今年的战斗力确实比去年强了许多。
运营总监阿兰,非常懂得恩威并施地管理员工、项目进度。她对工作认真负责,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家的事一样,对待同事也非常有人情味,是我们团队中的“大管家”“知心姐姐”。工作中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不那么愉快的事,但她心理调适能力很好,从不记仇,做人做事很敞亮。
设计师小亮,95后,学习能力非常强,每天都像是海绵一样在学习新技能、新知识。他对客户需求的领悟力超强,遇到项目难点也很愿意花时间、精力去思考,提出来的解决方案令人眼前一亮。他经常跟在我屁股后头说,羊姐,你出去讲课带上我嘛,我想跟你出去增长点见识。
设计师小K,也是95后,开会时不大爱说话,但动手能力很赞。他们说自己对某款软件不大熟悉,不知道能不能完成某个工作任务,但出来的成果,还是能让人眼前一亮。小K对人热忱,换办公室门锁那天,我跟他说不必等我,但他大概是担心我一个人面对换锁师傅不大安全,愣是等到换锁师傅离开才回家。
设计师小晶对自我很有要求,头一天觉得自己上班时间晚了点,其实没人说她,但她次日就提早来公司。她也属于“做事型”的人,只要把活儿干好,就能找到价值感和成就感。
团队里其他小伙伴也都非常棒,我自己也时常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
有一天,一个跟我一样从体制内离职创业的朋友跟我讨论到员工管理,他说想学习之前他供职的单位搞一下业绩排名。
我一惊,心想:创业公司搞这种“二桃杀三士”,真的好么?
随后,我给他来了一通分析。
我说:
“你想搞这个的初衷,我理解,但我不大同意这种搞法。我们都是从体制内出来的,但不一定要借鉴体制内某些单位的某些做法。体制不是一个能把人才的效用、资源的配置发挥到最好的地方。在那里,政治意义大于一切,安全稳定压倒一切,因此,硬性规则、铁腕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体制本身自带光环效应,再加之它能为员工提供相对安稳的工作环境、相对高水平的薪资待遇、相对丰厚的福利待遇以及晋升空间,员工之间的联系也更紧密,面子这玩意儿也还算是硬通货,你杀鸡给猴看,有时真的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但创业小公司不一样,我们就只有那么几只鸡,真要杀了,猴也被吓跑了。
“业绩排名,最难解决的就是标准问题。某个工作,你从这个角度来看,是这个员工突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完全不是这样。有时候,搞这样的排名,可能会起到让工作氛围变怪异、人际关系变差、沟通壁垒变高等不良后果。关键是,你还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了,若这事儿最后流于形式,你还不如不搞呢。
“创业公司没有好的办公环境、没法给出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资、没法给员工很丰厚的福利待遇,员工的薪资可以升高,但职级天花板明显,我们唯一能给出的,就是让他们能从这份工作中找到价值感、成就感,能带着开心愉悦的心情工作甚至加班,尊重每个人的创意,信任每个人的能力,用人所长。我们先交付信任、尊重,才能收获他们的真心,负责。
“作为老板,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如何发挥每个人的特长,避开每个人的短处,如何通过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体制内很多领导在管理员工时,时常会将管理和统治的概念混淆,我们不要那样。领导应该是一个动词,它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作为;它不该是一个名词,一种身份,一种权力、地位的彰显。管理的本质是管么?我觉得不是。它的本质是理,是按照规律、道理行事,是对人对事报以最大的理解。
“现在的95后,很多人早就不是为了那点薪资工作的了,很多人希望能通过工作,在一个平台上获得尊重、价值感。如果我们能克制住人性本能中自带的那点‘因为自己是老板,就忍不住想对员工颐指气使’的劣根性,学会以平等心待人,我相信我们的团队不会太差。”
朋友说,嗯,有点道理。
我总觉得,大企业天天在讲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但这种氛围想要建立起来并不容易,船太大了以后,船上的人鱼龙混杂,各有各的心思,很多利益、矛盾不容易调和。小船虽然抗风险能力差了些,但若是一堆品行端正、价值观类似的人在一起,战斗力也不会差。
这也算是一点体悟吧。
5
回到标题中讨论的这个问题:从体制内离职创业后,你后悔吗?
我觉得这事儿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也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人其实也跟植物似的,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就好。
体制内,就像一个温室,安稳、有序,但也等级森严、“政治正确”大于一切,人财物浪费严重。
体制外,就像野山坡,杂草丛生,荆棘遍地,野兽出没,但也有清澈的风,炽烈的太阳,一切效率优先,追求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
初创公司的模式其实很简单:大家一起采取食材,各自发挥所长做蛋糕。之后,按资源贡献度分蛋糕,兑现奖励机制简单粗暴。只要整个小团队里的所有人都勤奋、尽责,这种模式就能运转下去,蛋糕越做越大也不是没可能。因为人际关系简单,内耗小,个体创造的价值大,一个和尚挑水喝。
这里,更适合愿做事、能在做事中找到成就感和价值感的人待,坏处是抗风险能力差,容易翻船,你得自备游泳技能。
体制内的大系统就不一样了。比如有的条线,整个系统几万人,总部也有上千人,管理岗几百人,但就是管理岗的这几百人想要实现高效沟通,都会比较难。整个职场环境像是一个小县城,有熟人才好办事,有关系更易成事。激励机制设计得相对比较复杂,这个就当真一言难尽了,穷二代打拼到一定位阶后,总是一抬头就能看到隐性天花板(这不是哪家单位独有的问题,我感觉整个体制都是这样)。
那里能人遍地,但也遍地闲人,处处都是“两个和尚抬水喝”,适合会做人、会整合各类资源、能应对各类复杂局面的高智商、强手腕人群混。它的好处是抗风险能力强,即使遇上大风大浪,船也只会慢慢沉没,逃生时你还能有个救生圈。
以上两种,一个身累,一个心累,你总得要选一样。毕竟,这世界上没有躺赚这回事,除非你睡到天桥上当乞丐。
我和合伙人奔忙一年,也许都赚不到多丰厚的收入,但公司为社会提供了数个就业岗位、给国家贡献了税收、公司运转中没浪费什么社会资源……这也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感吧?
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似乎也没啥值得骄傲的。
这种看法,我也同意。
手头做着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求大富大贵,把工作之余的时间拿去陪伴家人、养生、发展兴趣爱好,也是一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的人生。
从来没有什么正确的选择,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对你的土壤就好。实在不对,还可以移栽不是?
如果暂时不知道自己是哪种植物、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片土壤,那么,只要你愿意向上生长,只要你不惧怕改变,敢于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在哪里都能开花结果。
越到后来,我越是发现:不管我们做什么,归根结底都是在做“人”。你是个怎样的人,有时候比你正在做什么事、去什么地方做事,更重要。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我女儿最近老喜欢唱一首歌《苔》。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支教老师梁俊带领贵州乌蒙山区的一群孩子动情演绎了这首歌。提及创作初衷,梁老师说:“就像潮湿角落的那些苔,人们看不见,但是它们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就是这首诗歌的意义,找到一些生命的价值,我觉得这个比外表(外在)重要。”这个答案,或许也可以回答标题中提出的这个问题。你共勉吧。
(视频时长6分钟)
: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点击上方小程序可购买新书)
关注「晏凌羊」
在后台回复关键字“8”
可查看更多有料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点击标题可查看):
娱乐观感 | 《都挺好》大结局,让我在电视剧外哭成了狗
女性觉醒 | 你不狠,这世界就会对你狠
金庸人物 | 黄药师:有实力,才有资格拽
金庸人物 | “你之渣男,她之良伴”
情感婚恋 | 他都活不久了,还要去骗婚
情感婚恋 | 那些“离婚不离家”的男女,后来都怎样了?
情感婚恋 | 那些鼓励妻子变优秀的男人可真帅!
情感婚恋 | 发现丈夫出轨后没有立即离婚的妻子们都在想什么?
烟火人生 | 人这一辈子,谁还没绝交过几个“朋友”……
烟火人生 | 苏大强式的老人为什么那么“作”?我们该如何面对养老问题?
名人故事 | 吴宓:既是博学大师,也是深情渣男
(喜欢这篇文章,就请扫码关加注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