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2-08 20:54:46 | 作者:张进ZJ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9次
【编者按】自去年6月“陪伴者计划”启动后,“渡过”进入快车道。亲子营、复学营相继推出,线上陪伴课程开始打造,康复基地也在酝酿中。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渡过”,可谓因缘相遇、风云际会。为了在内部明确方向,形成共识,不久前,我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撰写了这篇《“渡过”九问》,作为培训资料。现公开刊登,以期外界也能了解“渡过”,给予理解和支持。
1. “渡过”的目标是什么?
答:“渡过”的目标,是探索一条综合、全程、全人关怀、个性化的精神疾病疗愈之路。
2. “渡过”的创新是什么?
答:是“陪伴者计划”。
当前,中国精神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且结构不平衡,现有医院治疗系统和心理咨询系统无法充分满足患者需求。“陪伴者计划”敏锐捕捉到这个社会需求,并努力发现、挖掘、整合陪伴者资源,来满足这个需求,从而在医院治疗系统和心理咨询系统之外,构建精神疾病疗愈第三系统。
这三个系统彼此关联,相互支撑,“短期是治疗,长期是成长,全程是陪伴”。
3. “陪伴者计划”的核心是什么?
答:是陪伴者队伍。
陪伴者是“陪伴者计划”最宝贵的资源,他们大多是精神疾病康复者,对疾病有亲身体验,有爱心,有经验,有能力。“陪伴者计划”的核心,就是发掘、整合、赋能成千上万康复者,从社会支持层面入手,为患者提供全程服务,帮助患者实现情绪的流动、关系的链接,探索“生物-心理”之外的精神疾病疗愈第三条道路。
我们相信: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彼此共情和理解,以及热心、耐心、细心、全程的陪伴,和医院的治疗同等重要。
4. “陪伴者计划”如何运作?
答:“陪伴者计划”建立了一个平台,对接患者和陪伴者。通过这个平台,被陪伴者可以获得全病程指导、长期陪伴和坚持到底的勇气与信心;陪伴者可以获得收入、助人的快乐和人格的成长。
5. “渡过”的业务体系有什么特点?
答:除了“陪伴者计划”,“渡过”事业还有线上课程、线下活动等。前者包括“家长学堂”、“你问我答”、“家属陪伴”等,后者包括“亲子营”、“复学营”,未来还有可能针对难治性抑郁、产后抑郁、老年抑郁营等开发疗愈产品。
目前,很多社会机构也在提供精神健康线上课程和线下活动。和同行相比,无论线上课程还是线下活动,“渡过”都以“陪伴者计划”为核心、以康复者为主体来提供陪伴服务。其内容不仅仅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更聚焦于社会支持、情感链接和人际关系调整。
从这个意义上看,“渡过”提供的服务,是直指人心,有温度、有情感的服务。
6. “渡过”的远期规划是什么?
答:建立精神疾病康复基地,我们称之为“渡过中途岛”。
在近年来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鉴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单个人的能量和耐心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立一个基地,在一个相对充裕的时间里,形成一个生态疗愈场,涵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治疗,创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连接,让情感流动起来,获得并巩固疗效——这就是集学习、疗愈、就业、成长为一体,让患者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中途岛”。
对于精神疾病的康复,我们不相信奇迹,只相信集体的智慧、时间的力量。
7. 综上,“渡过”事业的整体逻辑关系如何描述?
答:“生物-心理-社会”是我们的认知框架;“陪伴者计划”是我们的独创核心产品;以康复者为主体的陪伴者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共情和实战能力是我们的优势;青少年是我们的聚焦方向;陪伴相关课程和亲子营、复学营是我们的主打产品;社会疗愈、关系链接是我们的业务特色;康复基地是我们的社会理想。最终目标是开创一个综合、全程、全人关怀、个性化的精神疾病疗愈模式。
8. “渡过”的文化是什么?
答:爱、尊重、人文关怀。
9. “渡过”的终极追求是什么?
答:希望将来全球华人,一遇到精神问题,就想到找“渡过”。或者线上学习知识和方法,或者线下寻求实际解决方案。希望“渡过”能成为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的自助互助社区,让他们在这里花较少的钱,获得更可靠、更有效的服务。
知行合一,自渡渡人——这就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相关文章:
揖别2019,目标中途岛
岁末旅途——写在“苏州营”开营之际
在亲子共训营结束典礼上的讲话
《渡过3》自序:召唤的声音
中国民间抗郁18年
中国民间抗郁联盟北京宣言
【解读“陪伴者计划”】之一:为什么需要陪伴者?
【解读“陪伴者计划”】之二:陪伴者可以做什么?
【解读“陪伴者计划”】之三:陪伴者和咨询师有什么不同?
关于“渡过”
心理障碍患者互助康复社区
真实原创,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业应用。投稿信
更多内容,扫码关注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