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2-05 19:23:41 | 作者:江月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5次
22岁,本该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有个男孩晨宇,却是如下的状况:
● 18岁出国,两年败光两百万,却连预科都没毕业;
● 回国后读大专,不到两个月弃学回家;
● 吃饭要奶奶一口一口喂,与妈妈仅剩的交流就是:给钱;
● 整天打游戏,从小性格孤僻,不与人交流;
看完整篇对孩子母亲的采访文章,我才恍然大悟,这个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被大人养成“巨婴”的。
隔代抚养:奶奶的溺爱
父母在晨宇十岁那年离婚,一年后各自组建家庭,孩子由奶奶抚养。
奶奶心疼孙子,不容孙子受到半点委屈,这份愧疚和可怜交织成的溺爱,成为了孩子变成“巨婴”的开端。
当孙女吃了奶奶给晨宇买的一片面包后,老人不顾外面的大雪和身体不适,立刻出门给孙子买了三袋面包,理由是:孙子的东西,谁也不能碰。
可能晨宇未必在意面包有没有被妹妹吃掉一片,但老人用行动不停地向孙子暗示:你可以独占任何东西,只要是你的,一分都不用给别人,哪怕是亲人。
这样长久以往的溺爱,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会逐渐被催眠,开始心安理得地接受家人对他的付出。
而站在老人的角度想,父母双方再婚,她可怜孙子没有父母的陪伴,所以想加倍补偿他,这个出发点有错吗?
我觉得没有错,问题出在教育方式上。
很多老人很容易过度宠爱或者管教孩子,他们可以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但是在教育者这个角色上,却很难做到有效引导孩子。
帮助孩子探索世界,和孩子积极互动、双向沟通,建立规则……这些现代的教育理念很多老人可能并不懂。
隔代抚养是现今社会的一个现象。一些父母因为工作忙碌,会让老人来帮着看管小孩。
有时会出现一个状况是,为了让孩子与自己更亲一点,有些老人会格外地宽容、宠爱孩子,甚至有一种讨好的姿态。“孩子怎么高兴怎么来,他/她还小。”
如果过分的宠爱进入到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很容易让孩子丧失自理的能力。年龄长大了,心理上还像个小婴儿,等待被投喂,觉得我都是对的,有一种“小皇帝”的心态。
不过隔代抚养并不意味着,老人就不能给孩子好的教育。
主持人倪萍从两岁开始,就在姥姥身边长大。
小时候,该吃饭了,倪萍趴在灶台里拿着小树枝画画,姥姥也不生气,对孙女说:“别再画了,咱得吃饭了,再画它就上桌了!”
倪萍说,50年来,自己就是在姥姥的夸奖下长大的,“脸皮厚,胆子大”也是姥姥的栽培。
会夸孩子,在该批评的时候也会用心教育。有一次倪萍偷拿了生产队的麦穗,姥姥把那做成的面团一直放在柜子里。
等到倪萍问姥姥怎么还不蒸成馒头,老人拿出长毛的面团说:“公家的麦子咱偷着拿回来,吃了就闹肚子。”
当晚,姥姥蒸了一大锅馒头,点上红点儿,对孙女说:“咱自己劳动的麦子,不好吃吗?”倪萍就这样终身记住了这个体验,知道了不属于你的东西,一定不要去拿。
没有斥责,也没有打骂,姥姥就用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孩子。
所以隔代抚养,关键是不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可以宠爱,但在该树立规则,该批评教育的时候,一定不能少。
父母缺位:情感隔离
如果奶奶的溺爱是晨宇成为“巨婴”的开始,那么与父母的情感隔离就是其根源所在。
十年间,晨宇的母亲刘女士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少。
夫妻两人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这时候的晨宇,如同一只孤独的雏鸟,在两个新的家庭里,都没有自己的位置。
刘女士虽然在钱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却依然填不满母子之间情感的隔阂。两人微信上的聊天信息,除了转账记录,其他消息寥寥无几。
丰裕的物质可以一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永远填不满两人情感的黑洞。
从父母那里感受不到足够的关心和爱,与父母没有紧密的情感链接,那么孩子内心的匮乏感就会促使他向外抓取东西。
比如晨宇,他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从游戏里获得存在感,与现实世界逐渐脱节。
明星伊能静离婚后,组建了新的家庭,有了女儿小米粒,但她从来没有缺席过儿子哈利重要的成长时刻。
她会在每年固定抽出一段时间,带他到各地旅行,逛美术馆,享受和儿子相处的时光。儿子和她关系亲密,无话不说。
哈利曾经对伊能静说了这一番话:“妈妈,你说如果我不喜欢你结婚,这辈子你都不结婚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觉得我不希望你幸福呢?因为你是那么的爱我。”
这句话让伊能静泪如雨下。
哈利知道妈妈会一如既往地爱着他,陪伴着他,所以他同样希望自己爱着的妈妈能够幸福。
亲子之间情感的流动,是任何物质条件都不能代替的。心理学家武志红非常看重“关系”一词,他觉得关系是一切,人在关系中才得以生存。
亲子关系也是这样,疏离、冷漠,只会让孩子渴望依恋的心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受伤,最终逐渐隔绝自己,迷失在内心无限的空洞和虚无中。
蔡康永曾在一档节目里说,陪伴孩子多长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要付出心力,给出高质量的陪伴。
父母不要从孩子的世界中消失不见,如果暂时与孩子分离,也要多多关心他的生活,与孩子多沟通,而不是给钱就万事大吉。
如何避免把孩子养成巨婴:
教育的真谛是看见孩子的真实需求
刘女士送儿子出国,本意希望孩子换个环境,不曾想出国后,孩子性格更加孤僻,疑似患上抑郁症。
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惊讶。晨宇在国内时就不与人交流,一人到了国外,语言不通,无亲无友,本来自理能力又很差,怎么可能出了国,问题就解决了呢?
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包办一切,不知道孩子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使得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严重。
电影《狗十三》里13岁的少女李玩,父母离异,她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亲想和女儿好好地沟通,所以送她一只宠物狗。
李玩和狗有了感情,爷爷却弄丢了狗。爸爸第一时间不是去安抚孩子的心情,而是狠狠地打了一顿李玩,认为她对爷爷奶奶发脾气,对他们不尊敬。
后来,李玩有了新狗,因为弟弟不喜欢它,爸爸便把狗卖去了狗肉店;
客户给李玩夹狗肉吃,为了不得罪客户,爸爸始终没有站出来为女儿说一句话,而是看着李玩把狗肉吞了下去。
他是爱女儿的,但是这种爱,夹杂着对孩子的驯化和压抑。
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希望他们顺从、听话,而不是看到孩子作为独立的人的存在,那么他们就如同鲜活的枝条被抽走了生机,徒留一片暮色沉沉之气。
正如《觉知的爱》一书中所说:“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支持孩子的精神成长,让孩子最终成为尊重秩序,形成自律、绽放天赋、活出美德的人。”
只有身心需求得到了尊重和满足,孩子才可能拥有一个完整人格的自我,进而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生。
写在最后:
我们应该得到警醒,物质给予远远不是教育的全部。
亲子之间的情感链接,看到孩子真实的需求更为重要,而这些,都需要付出心力,用爱和关心滋养孩子的成长。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