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09-12 07:07:53 | 作者:匿名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9次
《万物皆有欢喜处》,记录了4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手艺人,有的闻所未闻,有的为人们略知一二。手艺人不追求人生的多姿多彩,耐得住世俗的浮华,安然处世,一辈子专心做好一门手艺。他们孜孜不倦,不只是为了谋生,而是他们的人生价值的追索。该书带着深厚的情怀,展现了鞋匠、金缮、打铁、制香等手艺的灵性与生命力。读《万物皆有欢喜处》,使人不禁想起那久远而富有诗意的生活,对手艺人的高贵品格肃然起敬。
手艺看起来微小,但弥足珍贵。做好一门手艺,并非易事,必需投入感情和时间。社会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手艺,世界因为多种多样手艺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万物皆有欢喜处》描写的手艺人至真至美。他们胸怀坦荡、为人诚实,做事从不省略,该怎样做就怎样做,循着一条路走,从不掺假。经他们手做出来的东西,质量没得说。手艺人最不想欺骗自己的良心,痛恨欺诈,这是他们能长久地开门做艺之所在。
书中的老鞋匠说:“一双鞋关系到走路,鞋子穿不好,是要腰酸、膝盖痛的。”看见有些鞋子塞了纸,一向和蔼的老鞋匠就忍不住高声说:“做这种鞋子的人是坏了心眼儿的。”
手艺人就是这样心直口白,一条肠通到底,没一点儿弯曲。他们不懂什么潮流,也不懂什么叫设计,凭着良心和精湛的手艺做事。
老鞋匠做的鞋与众不同,很合脚,特别坚固耐用,不会出现开胶脱线情况。他用纯羊毛做鞋的内填充,制成的冬季皮鞋既御寒又保暖。“附近的人都在老鞋匠这里得到了好处,谁的鞋子坏了都在这得到了修补”。
修钢笔在现在是三百六十五行里最不吃香的行当。《最后一家修笔店》叙述,“在北京的东四南大街上,竟然还存活了一家修笔店,差不多也是中国最后一家修笔店了,并且这家店是从1962年时开起来的,简直不可思议。如今街道上的商店,今天开了,明天就关了,赚不到钱的立刻就把店盘出去了,赚到钱的不是见好就收,就是野心勃勃地扩张生意。少有几家真正的百年老字号。”
桑德福德大使曾来到这家小店,修好了笔,留下一句话:“我觉得您很伟大,很羡慕您!”
《日料意味着人生》说,然师傅是中国第一会做日料的人,“他最爱的事情是做寿司,做寿司又是最难的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做一块寿司,他都要小心翼翼地去对待鱼片的大小薄厚适中,寿司米饭与寿司醋融合的比例,寿司醋的酸度与味道,米的软硬强度,握制时的力度,动作的美感与速度,寿司饭团和鱼片及山葵在一起后味道的平衡感。”
手艺人工作严谨、一丝不苟,可见一斑。(美文阅读网 )
他们从来严格要求自己,见微知着,不乱作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手艺虽小,但能给人带来极大的方便,因而总是精益求精,尽量做得最好。他们心无旁骛地打磨他的手艺,不达精粹完美的境界不罢休。世界之大,选择之多,五花八门,他们不动情,只委身于一门手艺,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平凡的工作上找到了意义和实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学好一门手艺,生活无忧无虑。”手艺人不为生计所苦,他们风雨无阻地开张,日复一日地经营,生活有保障。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满足人们的需求。
《万物皆有欢喜处》描写的手艺人,有些是旧时代传承下来的;有些是新时代的手艺人。他们避开纷扰,远离职场的明争暗斗、商场的尔虞我诈。他们我行我素,不求轰轰烈烈,忍受寂寞。以世俗的眼光看,手艺人不算是成功人士,但透过他那不一般的手艺,可见他的聪明之处。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拼搏,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人活着不需要过多的欲望。人一旦回归到简单,自然感到满足。无论是老鞋匠,或是修笔店的师傅,他们都不想得太多,放弃无谓的欲望,脚踏实地,心里想的就是手里做的,为人们奉献专长,实现一种追求,并为此而感到满足。
手艺人把生命置于阳光之中。他们抵挡得住世间的诱惑,不为世俗标准而活。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点亮一片光明。他们注重实际,诚心为人,甘于奉献。他们崇高的人格和给人们带来的帮助,为人们所敬仰。他们的手艺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他们的人生价值是不能用常人的标准去衡量的。手艺虽小,润物无声。手艺人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他的伟大之处,值得我们学习、敬佩。
(作者:李上池,湛江市建设局)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