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0-26 19:00:1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讲的是比较好的,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你可以理解为任何东西的发展变化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可能是从一个很弱小的生物成长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这就是万物生于有。而这个很弱小的动物可能是从虚无中进化而来的,就好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争论一样。 而上面的虚无并不是真正的虚无,而是老子所说的道,可能是一种事物的状态。比如说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人们却依赖空气生存。
老子的哲学思想确实是比较难懂的,但如果你将其进行实例化的想象,比如任何东西都可以从生活中的某个现实事物进行联想,就会感觉这些到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并没有那么的晦涩难懂。上面所说的万物生于有这句话,想必是所有人都理解的,因为一个东西都是有来源的,比如说孙悟空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但这块石头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汲取了万物之精华,然后才孕育出了一个石猴。所以石头就是孙悟空来源的地方,而其他的有生命的生物都是有父母的。
下一句有生于无其实也是很好理解的,比如说人的思想就是非常广泛的,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的想法都说出来。但是你的脑海中却能对各个事物进行想象,从而创作出文学作品或者画作。这两个事物就是从无到有的,也是人类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具体的投射。再比如说神话故事是人们口口流传下来的,而里面的神仙的模样也是不知道的,但人类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把神仙给具现化出来。
在生活很艰难的时候就可以多去学习一下哲学,能够让你的思想更加的开阔,你能让你的心智更加的坚定,不会因为一些小的事物而太过于纠结。
意思是天下万物是从具体的事物中产生出来的,而具体事物是从道产生的。
出自《道德经》,《道德经》中的概念都是在说明一种状态。“道”是状态,“德”也是状态,“无”是状态,“有”也是状态。
“有生于无”并非是“无中生有”,而是相对于“道”这种最本初的“无”的状态,我们把“德”这种选择方向之后的动态称作“有”。实际上“有”和“无”是“道”这种初始状态发生了选择方向之后的两种对应的状态。
有“无”才有“有”,而并非“道”变成了“德”,成为“有”的状态,就没有“无”的状态的“道”了。“有生于无”其实是说没有“无”这个“无名,天地之始”的概念,就不会有“有”这个相对概念的意思。
扩展资料: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
此句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原文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赏析: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
“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
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
“弱者道之用”,是说“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这不完全是消极的,同样也有积极性的一面,道创造万物,并不使万物感到有什么强迫的力量,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和成长。用弱和用强,也就是是“无为”和“有为”的区别。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