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关于丘吉尔的书籍,大家给推荐几本

时间: 2023-11-06 21:01:4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关于丘吉尔的书籍,大家给推荐几本

温斯顿丘吉尔都写过那些书的书

温斯顿·丘吉尔写过的书:《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萨伏罗拉》,《河上的战争》,《从伦敦到莱迪史密斯》,《伊恩·汉密尔顿的进军》,《伦道夫·丘吉尔勋爵》,《我的非洲之行》,《人民的权利》,《世界危机》,《我的早年生活》,《思想与冒险经历》,《马尔巴罗传:他的生平和时代》,《英语国家史略》,《当代伟人》,《军备与盟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谁能推荐一个最佳版本的丘吉尔个人传记书籍?

最近想买一本,但是当当什么的版本太多,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哪个版本是大家比较推崇的。。
温斯顿丘吉尔(外研社英汉对照人物传记丛书) 作者:布莱克
我个人比较推荐 ,有汉译本的 ,大学的时候很兴看这本书
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丘吉尔(牛津名人传记丛书)
内容简介
《丘吉尔》这本小传记起初是为《牛津英国名人传记大辞典》写的,我希望对那些想对一个长久而复杂的话题寻求简明扼要介绍的人来说,它能提供一定的帮助。我自己对丘吉尔的好奇心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我刚从事历史研究的时候。那是1964年,当时我的研究领域是二战中的英国。
http://youa.baidu.com/item/378bc2f2f7387d3a23aa654b
看那个烟鬼的传记有屁用,莫非你想做烟鬼?建议你去看看一个完美的元首~阿道夫的传记,他才应该被推崇

丘吉尔 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作品内容简历n作品获奖理由nn详细一点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爵士以二战英国首相的亲生经历,并引用大量政府文件和个人纪录,记述1930年代初到二战结束期间的主要国际事件,尤其是英国的政治和军事活动。

全书按事件发生时间分为六册:

《风云紧急》The Gathering Storm(1919年-1940年5月)

《最光辉的时刻》The Finest Hour(1940年5月-1940年底)

《伟大的同盟》The Grand Alliance(1941年)

《命运的关键》The Hinge of Fate(1942年-1943年5月)

《紧缩包围圈》Closing the Ring(1943年6月-1944年6月)

《胜利与悲剧》Triumph and Tragedy(1944年6月 -1945年8月世界大战结束)

作品获奖理由:

该书收录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个人保存资料,以及200多幅珍贵史料图片,卷帙繁浩,气势磅礴。全书记述30年代初期一直到二战结束后,当代重大国际事件和进程,极具史料价值。

  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首相,他的一生中创造了许多奇迹。在他还活着的时候,追捧他的人就已经遍布全世界,连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也对他表现出特殊的兴趣。

  丘吉尔在瑞典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崇拜者不在少数。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有几个瑞典人推荐他为诺贝

  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二战结束后几年,他一再被提名,推荐他的几乎全都是瑞典的作家和历史学家。这些人当中有几位是学院的院士,他们认为,在20世纪中叶,丘吉尔的名字比任何人都要响亮。尽管如此,受诺贝尔评选委员会之托,撰写研究报告的学院院士还是用“细密的筛子”把丘吉尔筛掉了。

  1946年,第一篇研究丘吉尔作品的报告,由年高德劭的学院前常任秘书霍尔斯陶穆执笔。这份报告认为,丘吉尔写的《萨伏罗拉》一书毫无文学价值可言,那只不过是一本很薄的冒险小说,是丘吉尔年轻时代在印度时,因为无仗可打,靠写作来打发时间的产物。此外,在霍尔斯陶穆眼中,想评断丘吉尔在史学方面的成就只能根据那部关于他伟大祖先———打败法王路易十四的马波罗的传记,但这只是为祖先歌功颂德,登上文学最高殿堂似乎有点不合适。

  丘吉尔还有一部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作《世界危机》,也极受舆论推崇,然而霍尔斯陶穆并不认为它是一部历史作品,更不能算是文学作品。他指出,以历史学家身份参加竞选而被认为够资格获奖的只有西奥多·蒙森一个人。接着,他在报告书中还引用学院里专攻历史的同仁的看法,认为颁发诺贝尔这样一项大奖,仅仅根据马波罗的传记是不合理的。

  1948年,瑞典文学院的安伦教授在他撰写的第二份报告中,反驳了霍尔斯陶穆的观点。

  安伦强调,丘吉尔写的《世界危机》具有重大的文学价值。他指出,关于那次战争的历史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没有一部像它那样,深刻触及那个时代真正的内涵。要得出这样的印象,需要出类拔萃的艺术天分。在安伦眼中,丘吉尔是描述历史的一个无与伦比的“画家”。不过,他在结论中说,单靠丘吉尔的历史著作还不足以证明他具备获奖资格。如果用他在演讲方面的成就来强化他的文学地位,丘吉尔则无疑是够资格获奖的——就演讲方面的成就而言,在20世纪没有谁能够超过丘吉尔。“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如何以口才激起如此巨大的反响,或者感动如此多的人。”安伦评论说,“这样的话,丘吉尔够资格获奖,主要还是靠着他的演讲;然而他的演说艺术和他的作品是息息相关的。”

  虽然这份报告对丘吉尔极为有利,可是文学院又拖了5年,才对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呼吁让步。

  丘吉尔获奖打破两项惯例

  在选择诺贝尔奖得主时,瑞典文学院有时会作出令人吃惊的决定。大家都认为,瑞典文学院一直严守一项不成文的规定:不颁奖给任何在角逐诺贝尔奖期间在其本国政府里担任职务的作家。丘吉尔已于1951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这次,由于学院里几个重量级人物的坚持,以及舆论的呼吁,瑞典文学院终于决定不考虑这个禁忌。丘吉尔在1945年就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被提名和平奖大致也是这个时候。那几年他刚在大选中被工党击败。那期间他的身份仅是一名国会议员、在野党领袖,以及一名不折不扣的职业作家。此时瑞典文学院实际上有充裕的时间从容不迫地颁奖给他。丘吉尔在下野6年中,专心致志地撰写六卷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权威性记录与回忆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其最后一卷于1953年问世。或许瑞典文学院决定要等这本回忆录完全告一段落才肯颁奖给他。果然,在颁奖典礼上,委员会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列为获奖作品。

  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并不很激烈。瑞典笔会在会长威廉亲王的领导下,曾于数年前推荐过几位作家,而且都大获全胜。不过,这次他推荐一位英国作家———福斯特却没有中标。在其余的25名竞选者当中,包括美国的海明威、冰岛的拉克斯内斯以及西班牙的希梅内斯;这3人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陆续获奖。这些人对丘吉尔并未造成太大的威胁。10月15日,瑞典文学院终于投票将奖金颁给丘吉尔,理由是:“由于他在描绘历史与传记方面之造诣和他那捍卫人的崇高价值的杰出演讲。”

  瑞典文学院也一向遵守一项规定:在开票之前严守秘密。可是,由于这位新得奖人身份特殊,所以学院在开票前,通过外交渠道,询问丘吉尔本人是否愿意接受诺贝尔文学奖。这位首相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当瑞典驻伦敦大使哈格洛夫前往唐宁街10号,向丘吉尔证实学院的决议时,丘吉尔说,他十分珍视这项用以表扬他文学作品的“如此大的奖赏”。他将前往斯德哥尔摩,亲自向诺贝尔委员会道谢,向瑞典文学院致敬,并去欣赏该市的美景。

  妻子和女儿代领大奖

  遗憾的是,丘吉尔没能亲自去领奖。12月10日,也就是诺贝尔奖颁奖日,所有的瑞典人和外宾都大失所望:这位政治家那时刚好在百慕大参加一次国际高峰会议,无法分身。会中讨论斯大林去世以及欧洲共同防御的问题。克丽孟汀·丘吉尔夫人和她最小的女儿玛丽代表丘吉尔前往参加典礼。

  在典礼上,宣读颁奖词的瑞典学会会员席瓦兹不乏溢美之词。他说:“大政治家和大战士难得也是大作家。我们想起恺撒、马库斯甚至拿破仑。……丘吉尔的政治和文学成就太大了,我们忍不住要将他刻画成拥有西塞罗文才的恺撒大帝。以前从来没有一个历史领袖人物两样兼备又这么杰出,跟我们如此接近。”

  瑞典文学院给他的获奖评语同样用了大量动人的词汇:“由于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以及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瑞典文学院还在颁奖词中说:“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尊严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

  瑞典文学院院士利列斯特兰德在颁奖仪式上对前来领奖的丘吉尔夫人所说的话也让这个家庭很爱听:“在黑暗的年代里,他的言语以及与之相应的行动,唤起了世界各地千百万人们心中的信念和希望。”该院士还借用丘吉尔著作中的一句话来描述丘吉尔本人:“在人类冲突的领域里,以前还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如此众多的人都应该深深地感激一个人。”

  在每年仅有一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丘吉尔被认为占有特殊的地位,瑞典文学院院士齐凡尔茨的颁奖词几乎带了点谄媚的味道:“一项文学奖本来意在把荣誉给予作者,而这一次却相反,是作者给了这项文学奖以荣誉。”

  丘吉尔的夫人和女儿玛丽都成为瑞典国王的嘉宾。典礼后,丘吉尔夫人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宴会上朗读丈夫的答谢词。赴宴的有1000多人,大家都在仔细聆听。丘吉尔写的演讲词再一次表现了他的特殊才华。他说:“诺贝尔文学奖在我心目中是意外的殊荣,很遗憾我职责在身,不能亲自来斯德哥尔摩,从你们敬爱的国王陛下手中领奖。你们容许我将此任务托付给吾妻,我感激不尽。我有幸列名的案卷代表20世纪世界文学的种种杰出成就。瑞典学会的判断是整个文明世界公认为无私、可信又诚恳的。诸位决定将我收录在内,我引以为荣,也承认有点害怕。但愿你们没有错。我觉得你我双方都冒着相当的危险,我觉得自己不配得奖。不过诸位若不担心,我也不再存疑。”

  丘吉尔夫人一读完,全场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丘吉尔的书籍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凭借此书获得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作《世界危机》
《沙普罗拉》是一本很薄的冒险小说
《马尔巴罗传:他的生平和时代》
《英语民族史》
《马拉坎德远征记》、《河上的战争》、《南非从军记》
《我的早年生活》、《马博罗传》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
《萨伏罗拉》
《河上的战争》
《世界危机》
《我的早年生活》
《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
《英语民族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丘吉尔叫英国军官都读的书

1965年1月24日,一代伟人丘吉尔黯然离世,与他曾经竭力守卫的英国民众作别。刚刚过去的2021年1月24日,正是丘翁逝世五十周年的日子。 在他生前,与之相关的文章著作,已是蔚为大观,在他身后更是汗牛充栋。那么,作为中国读者的我们,想要增进对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2002年 BBC英国民意调查结果)的了解,究竟应该如何在浩繁书海中取舍抉择?由于不是直接的书单形式,为方便大家找到书单,以下涉及到书籍,基本用加粗字体。

丘翁本人著述自然是不能不读的。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繁多,早在1898年身为年仅二十四岁的随军记者之时,就出版了《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边疆战 争的一个小插曲》,次年又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河上战争》。之后,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萨伏罗拉:劳拉尼亚革命故事》(1900)、记述非洲战争的《伊恩· 汉密尔顿的进军》(1900)以及《我的非洲之行》(1908)。这些作品,都有助于我们了解丘翁的青年时代。

或许丘翁早年作品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1906年为父亲所作传记《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书中不无炫耀地记述了丘吉尔家族的政治勋业。与之性质相 同的,是1933年至1938年间完成的马尔巴罗公爵四卷本传记《马尔巴罗:他的生平和时代》。这位著名的公爵是丘翁的祖先。出版于1930年的《我的早 年生活:不断奔波》(江苏人民出版社曾于1998年9月推出康文凯、蒋倩译本)好评如潮,丘翁对此也极为满意,他晚年回忆时说,这本书是“我以往写的一部 最好的书”。随后出版于1932年的《随想与奇遇》谈到了他对重要政治问题的态度和想法,回顾了他所经历的某些重大事件,如“塞德奈街之战”和“与克列孟 梭在一起的日子”。那篇重要的长文《画以遣心》(Painting as a Pastime)也写于这一年,后来出了单行本。此文对我们了解丘翁的精神世界是至关重要的。

任何述及丘翁的文章,大约都会提到五卷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有南方出版社2002年吴良健、刘立、刘精香、王翼龙、王铁生、高卓等译本及译 林出版社2021年重版)与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有南方出版社2003年吴万沈等译本及译林出版社2021年重版),本文自不能外。魏文帝 《典论·论文》中的名言“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两部书是完全当得起的。如果丘翁懂中文,说不定也会以他那一贯高傲的口吻来一句:“某平生 功业,尽在于斯。”不过,虽然《二战回忆录》为丘翁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真正能彰显他的博雅的,还是四卷本《英语民族史》(有南方出版社2004年出版 的薛力敏、林林译本)。据说,在诺曼底登陆前夕,丘吉尔曾就登陆计划写了一封短札给军情局人员:“你为什么要在这儿用intensive?这里用 intense才对!你应该好好读读Fowler的英语用法词典。”(葛传椝著《英语惯用法词典》序)Fowler的英语用法词典就是大名鼎鼎的The Kings English,而《英语民族史》正是以the Kings English写下的关于the Kings English的源流演变之书。中译再怎么努力,也是难以传递个中精髓的。

要全面、深入了解丘翁这位大时代中的大人物,即便是他本人的著述,至多反映某些方面而已。英国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 Company从 1983年起陆续出版了丘吉尔的官方传记,共有皇皇八巨册,每一册均厚至一千三四百页,事无巨细地描写了丘翁波澜壮阔的一生,或许由于卷帙太过浩繁的缘 故,尚无中译本。以《光荣与梦想》为国人所熟知的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也曾经推出广受读者欢迎的丘吉尔传The Last Lion,可惜由于作者去世,这部原定为三部曲的传记只完成了前两部,第三部由作家Paul Reid续成,共厚达三千余页,似乎也没有中译本。

篇幅较为适中的丘翁传记,有三部值得推荐:亨利·佩林(Henry Pelling)的Winston Churchill(Wordsworth,1974)、马丁·吉尔伯特(Martin Gilbert)的Churchill:A Life(Henry Holt and Company,1992)、诺曼·罗斯(Norman Rose)的Churchill: The Unruly Giant(The Free Press,1995)以及伊安·伍德(Ian S. Wood)的 Churchill(St. Martins Press,2000)。前三种传记,都已分别有了中文译本:《丘吉尔》(亨利·佩林著,沈永兴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1月最新修订本)、《丘吉 尔传》(“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系列”,马丁·吉尔伯特著,马昕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6月版)以及《丘吉尔传》(诺曼·罗斯著,李家真译,人民文学出 版社2021年7月版)。值得一提的是,马丁·吉尔伯特是丘翁生前的助手之一,丘吉尔官方传记前两卷也由他来撰写,这部出自他手的《丘吉尔传》,不妨视作 官方传记的简化版或曰浓缩版,权威性自不在话下。2021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时曾赠送李克强总理五部人物传记,这部传记赫然在列。

接下来介绍的西方相关著述,都将优先考虑中译。(好书推荐尽在:www.tuijianshu.net)

弗朗索瓦·凯尔索迪所著《巨人之情:戴高乐与丘吉尔》(周以华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以二战及战后约二十五年为背景,详述了戴高乐与丘吉尔近 五十年间的先后三十多次会面,其中涉及的英法两国间矛盾,尤为耐人寻味。乔恩·米查姆所著《罗斯福与丘吉尔》(韩长青等译,中信出版社,2005年)则重 点关注了二战时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关系,作者还区分了两位领袖不同性质的友谊:有的出于个人感情,有的则出于政治目的。书中引用了罗斯福的秘密情人露西·拉 瑟弗德未曾公开的信件、帕梅拉·丘吉尔·哈里曼的个人档案,以及与两位领袖都有交往的几位古稀老人的采访记录。此外,张宗保、王松、蒋仕民所著《蒋介石与 丘吉尔》(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以丘吉尔和蒋介石的关系为线索,研究民国时期中英两国的外交关系,也值得留意。

丘翁长期追随者的回忆录,也陆续出版了不少,如沃尔特·亨利·汤普森著《保镖揭秘丘吉尔》(马基闯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西莉亚·桑德 斯著《丘吉尔的早年生活》(马永刚、岳凤梅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以及《追溯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旅途记趣》(作者被译为“西莉娅·桑蒂斯”,刘 欣、巩向飞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伊利·艾贝尔著《哈里曼回忆录:与丘吉尔、斯大林周旋记》(吴世民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早在1975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就已推出“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编译组”译本,三联书店1978年译本更名为《特使:与丘吉尔、斯大林周旋记》)、查尔斯· 麦克莫兰·威尔森著《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袁履庄、谭震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汤姆·希克曼著《丘吉尔的保镖》(武立波等译,北方文艺 出版社,2021年)等。其中,《丘吉尔的早年生活》是丘翁外孙女西莉亚·桑德斯对他的回忆,书中收入大量丘吉尔与亲人及他人的书信、日记、手稿等。《追 溯丘吉尔》则是桑德斯和丘翁女儿玛丽·索姆斯重访丘吉尔一生旅程的记录,书中所收丘吉尔的照片、旅途路线图、丘吉尔的绘画等都弥足珍贵。《哈里曼回忆录》 作者伊利·艾贝尔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著名记者,他根据美国著名外交活动家W. 艾夫里尔·哈里曼的笔记、备忘录、函电稿与其他文件及口述写成此书,记述了哈里曼在二战期间及战后(1941-1946)出使英苏两国的亲身经历,与丘吉 尔的交涉是书中重要内容。

前面提到的威尔森所著《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曾披露丘吉尔在晚年任期内身患重病,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根据威尔森的记述,丘翁患有心脏病、动脉硬 化、运动性失语症、脑病等。但真正长期困扰丘翁并最终将他击垮的,根据《丘吉尔的黑狗》(安东尼·斯托尔著,邓伯宸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版)一书所言,其实是忧郁症—丘翁称之为“黑狗”,这也是他自己的绰号,而他的祖先马尔巴罗公爵,恰恰也长期罹患忧郁症。虽然在被称为“摄影界的伦勃朗” 的著名摄影家优素福·卡什的镜头之下,丘吉尔做出 “一副斗牛犬式的凶狠表情”,但这不过是一种刻意的表演,目的在于向世人展现决心与意志,事实上,失落、忧郁、绝望这些负面情绪,从来都与丘翁如影随形。 历史学家戴维·库柏斯(David Coombs)2003年出版的《温斯顿·丘吉尔的绘画生涯》(Sir Winston Churchills Life Through His Paintings,Chaucer Press)与2004年出版的《温斯顿·丘吉尔:生平及画作》(Sir Winston Churchill: His Life and His Paintings,Running Press)中就提到,自四十岁拿起画笔以来,丘翁靠了业余时间不停作画,才得以不时从抑郁中挣脱出来,体味生之愉悦。他的女儿玛丽·索姆斯1990年出 版的《画家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 His Life As a Painter,Houghton Mifflin)也说,正是绘画给了丘吉尔勇气,让他借以派遣心中的抑郁。丘翁曾感慨说:“如果不是绘画给我的精神支持,我恐怕活不到今天。”几本书合起 来读,才能体会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

既然说到绘画,最后再介绍两本有关丘翁生活趣味的书:《与丘吉尔共餐—在餐桌上制订政策》(Dinner with Churchill:Policy-Making at the Dinner Table,Pegasus Books,2021)及《成为丘吉尔的艺术》(Churchill Style: The Art of being Winston Churchill,Abrams Image,2021)。前一本书系统介绍了丘翁对雪茄、美酒、美食的爱好,作者是对丘翁生平颇有研究的资深记者西达·史德泽(Cita Stelzer);后一本书则专攻丘翁的着装,将他喜欢穿的衣服鞋帽研究了个遍,作者是作家巴利·辛格(Barry Singer),开了一间专卖丘吉尔本人以及与丘吉尔相关著作的书店。可惜的是,这两本书,包括戴维·库柏斯关于丘翁绘画生涯的著述,都没有中译本。

关于丘吉尔的书籍好真不少啊,想看到具体介绍,请到各书店查看,大家根据自己喜爱选择!

0
文章标题: 关于丘吉尔的书籍,大家给推荐几本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3298.html
文章标签:丘吉尔  几本  书籍  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