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中国古代对宗教不像西方那么认真

时间: 2023-11-05 01:00: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86次

为什么中国古代对宗教不像西方那么认真

为何我国的宗教观念淡薄

我国的宗教观念为什么没有形成呢?是因为政治方面的原因?还是民族性和方面的精神?还是别的什么?请详细解答!谢谢
ZT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年,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了。但众所周知,宗教并没有成为中国的主流公众生活。这是为什么?通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考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原始宗教,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演变方式,得出三个方面的原因:“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缺失、儒家思想的统治和强烈的祖先崇拜情结。
西方文化学者一般认为[1],与“后现代”的欧洲相比,美国是一个较为“现代的”国家,后现代主义的态度在欧洲更为普遍。例如,美国传统的公众生活更多的是宗教与上帝的祈福;而欧洲文化却表现出不同立场共存与对话的特征:希腊遗风与犹太基督传统之间的对话,理想人文主义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对话等。这是因为在欧洲“经过几代的偏见、战争和灾难,人们就容易走妥协与折中之路了”。

中国的情况与欧洲有几分相似。在改朝换代、外敌入侵的腥风血雨中产生的中国文化,说到底就是平和个体间冲突的中庸之道。联想到战后西方后现代运动的东方转向——从中国克己的儒家精神和无为的道家思想中汲取营养,我们有理由认为,在世界的跨文化语境中,中国文化应有其在后现代社会的位置。

对待宗教,“现代的”美国人和“后现代的”欧洲人的态度是有区别的。相比较来说,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要随意得多,也马虎得多。中国主流的公众生活几乎没有宗教的内容。曾经外来的宗教——佛教,早在宋代以后就流落民间,逐渐淡出了中国主流社会的精神世界。那么,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文明,为什么没有产生自己的宗教?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二千年,为什么中国没有成为佛教国家?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或者宗教意识淡薄?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原因一、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缺失

何谓“形而上学”?考察西方哲学史,我们可以发现“形而上学”除了在与辩证法相对的意义上使用外,更多的情况下是指哲学的别名或者指对于事物本质的追求和解释——一种发端于古希腊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哲学传统。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所经验、思考的实在界做出的本源性解释和终极关怀。这种解释是本源性的,也就是要追根寻源;而所谓终极,就是要追究到底。当人们对任何事物都要追究到底,认为归根结底是这样的时候,就是有了形上信念,系统化的形上信念就是“形而上学”。它是与自由意志相关的有关人生的终极价值的学问,是一种试图获得关于终极实在或一切其他知识的第一原理的学问[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认识世界的方法局限于人的感性接触,并且含有强烈的致用倾向。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是行,知的目的在于行,行的自知自觉即为知。实用的形而下层面与超验的形而上层面为分化,造成了信仰的世俗化。

儒家孔子论学,一开始就越过宇宙本原,进入经验世界,直接讨论君臣之道、人伦关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S226;先进》)寥寥数语,既推开了一个彼岸世界,又圈定了一个此岸世界。在儒家经典之作《论语》中,没有一个问题涉及宇宙本原及其终极关怀,缺少“形而上学”的思辨色彩。以至黑格尔称孔子“只不过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没有一点思辨的哲学——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 [3]。

在看墨子,其思想极限均以先王祖宗为限,皆不出此岸世界,也无“形而上学”、终极关怀的思路。倒是老庄的道家学派,依稀有些“形而上学”意识,提出过“道法自然”的思想,类似西方的自然法。但其思想最终自生自灭,不登正宗。

儒、墨、道三家是中华民族思维教养的主要负荷者。然而发展到后来,“儒登庙堂,墨流民间,老庄隐于江湖,”三家都没有为中国文化建构起形而上的终极关怀。反而最终“形成了所谓‘实用理性’,即整个民族文化传统先验不足、终验有余,只重此岸、不重彼岸的思维定势”[4]。这种形上的迷失,必然造成信仰的欠缺——一个人必须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才会有勇气生活,而生命的意义必然包括我们对于自己、对于世界整体的认识和终极的解释。宗教的目的正在于此。

例如,全民信佛的藏族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受到形而上学的佛教哲学的规定——人生唯苦、四大皆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终极关怀理论,决定了藏人高层面的、终极的精神追求。值得一提的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哲学的发展,随着漫长的佛教中国化过程,最终形成了宋朝以后更具分析性的、融佛入儒的宋明理学。

事实上,中国原来没有哲学一辞,甚至相当多的西方哲学家不承认中国有哲学[5]。他们认为儒学仅仅是一种文化,一种实用的智慧, 不像西方哲学和宗教具有超验的维度。

原因二、意识形态:儒家思想的统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不间断的、同时也是在较少变化的传统社会型态中生存的文化系统。梁漱溟说:“百年前的中国社会,如一般所公认是沿着秦汉以来,两千年未曾大变过的。”(《中国文化要义》)虽然不同历史段落的文化有不同的特色,但自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的社会型态——国家的政治结构和家庭网络主要靠儒家学说编织而成[6]。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思想)缺少哲学玄思和超越意识,注重社会功利,讲究人伦事功,追求经世致用。其基本定义就是“三纲五伦”的道德规范。“三纲”就是对君臣、父子、夫妇关系的行为规范,第一项关乎国,第二、三项关乎的都是家,可见“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五伦”指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的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但“百善孝为先”,孝道在人伦关系中居于核心位置。《孝经》上说:“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把君、父、家、国完全连接在一起,而最终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为“孝”的最高境界。所以传统社会就是以家族为中心的一张大网,“三纲五伦”是这面大网的纲,通过纲常伦理来维系家庭和社会的秩序。中国古代很少使用“国家”这个概念,经常使用的是“家国”,士人的最高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正是在这种现实关怀的道德追求中,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功名建树中耗尽了心智。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远宗教的一个原因。

在儒家学说两千多年的思想统治之下,不仅知识分子,而且——用刘梦溪的话说——“总的看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比较马虎。[7]”孔子说:“祭神如神在。”那么不祭呢?难道神就不存在了?宗教的态度是不允许对信仰的对象作假设的。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华夏文化已自成体系并十分成熟,儒、道学说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因此佛教在被接纳的过程中被进行了很大的改造——在与儒、道体系相融的中国化之后,演变为最适合中国人心性的禅宗。此时,宗教的味道已大为减弱。而且始终未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意识。据《隋书&S226;经籍志》记载,当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中国并没有因此变为佛教国家。宋以后,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佛教更流落民间,完全融化在中国文化之中,民间化、世俗化之后,随意的成分更多了[8]。

16世纪末,西方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佛教有某些相似。当时来中国传教的基督教传教士(如利玛窦)为了使中国人易于接受,采取了使基督教附会于原始儒家思想的策略。但中国绝大多数士人或对基督教持反对态度,或以中国思想来了解基督教[9]。

原因三、原始宗教: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

原始宗教——从远古的生殖崇拜到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再发展到农业社会的保护神、祖先崇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保护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直至今天在民间仍长盛不衰。

中国原始的氏族社会,血缘关系是凝聚每个氏族成员的纽带。代表这种血缘关系的标志,称为图腾。它的象征物可以是动植物、无生物、人工制品等等。每个氏族社会选择的图腾是不相同的,因而形成各自的图腾崇拜。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氏族社会不断发展扩大,氏族演变为家族。图腾崇拜渐渐退出人们的精神世界,代之以村寨的保护神和家族的祖先崇拜。

中国传统社会是宗法制社会,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关于家族制度,费孝通说:“中国是一个看重祖宗和子孙的社会,个人是上下、前后联系的一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正在于这种将个人纳入到祖先与后代的历史延续之中的做法”[10]。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仪式,家族的香火得到了延续,家族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后人得到祖先神灵的保佑。所谓祖先崇拜,就是表现在这种对祖先永远的常备不懈的祭祀,表示“水源木本”之思,“慎终追远”之意。大概再也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具有如此强烈的祖先崇拜情结了。所以费孝通说:“过去的中国,为什么不需要宗教。人们用祖先和子孙的世代相传、香火不断的那种独特的人生观为信仰,代替了宗教”[11]。

一直遗存到现在的原始宗教除了祖先崇拜,还有其它保护神崇拜。像天、地、雪山、古树、巨石、故去的伟人等等,万物有灵,皆可以成为保护神,受到人们的祭拜和供奉。过去民间就有同时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的情况。虽然说原始宗教也是一种民间信仰,但其实中国人对待超自然的力量,信仰的成分不如崇拜的成分大。按照刘梦溪的说法,崇拜还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在中国人的眼里,天是至高无上的,是最大的神。但对天是崇拜而不是信仰,因为天并不总是能满足人们的愿望。对祖宗也是崇拜而不是信仰。拜天祭祖是中国人的最高礼仪,近似宗教仪式,但绝不是宗教仪式”[12]。尽管如此,作为一种人生观,拜天祭祖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代替宗教给人以心灵安慰的作用。这是中国人在信仰这个终极关怀的问题上,宗教情感比较淡薄的原因之一。

由于上面分析的三个原因——“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缺失,儒家思想的统治和强烈的祖先崇拜情结——或者更多的原因,导致中国人宗教情感淡薄,以至缺乏宗教信仰。这不能说是我们的缺点,只能说是特点。宗教情感淡薄的结果,是我们从来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但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还是不如宗教信仰来得坚实。这已为当前的社会现实所证实。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有个现成例子,你还问!!!!

跟世界其他国家比,为什么中国受宗教的影响比较低?是不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文明程度比较高?

宗教,一般多有怪力乱神的内容。这对以儒家为标榜的统制者稳定大局来说,是格格不入的。

中国历来宣扬儒家思想,到康熙年间,为抵消关内反清复明的汉人力量,康熙大讲特讲儒家孝道。因为讲孝就不能上战场杀满人,否则就没有人侍奉家中老人了。

到民国年间,革命党人也是不讲迷信,是要科学救国的。所以也在利用宗教的同时压制宗教。

当今,仍是认为宗教迷信的,由宗教信仰团结起来的信众的行为,是有可能造成极大破坏力的。所以当今和世界各国一样,都在渗透宗教的同时,通过各种手段令宗教为统治需要服务,也把它限制在政府可控范围内。

世界各国,用宗教来替代中国的道德伦理宣传。有其统治需要。中国是信马列的,是唯物主义的。宗教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当然要受到打压。
这个要说中国本土的儒教有巨大的先发优势。
众所周知,目前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是佛教,但是佛教是东汉年间才传入中国的,比起儒教的兴起和壮大要完了800多年;
期间儒教还历经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力推广。儒教成为了政府的统治工具,从一开始儒教走的就是上层道路。进行的是从上至下的普及。
而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从一开始发展的是底层民众,争取由下而上的普及路线。因此一开始就无法同儒教正面竞争。

历经800多年的长期洗脑,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很难再与儒教做正面竞争
释,道,孺三家鼎立。而孺家中“子不语怪力乱神”颇受信服。
呵呵呵呵 我就不说佛教了 XX养的佛教

为什么中国人的信仰很少,欧洲国家对信仰很执着?

中国与别国比起来那简直可以说是无信仰为什么会这样? 对神的信仰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我的认为是,西方国家崇尚自由民主,他们是海洋类型民族,这些国家发展底蕴相对于中国折中庞然大物来说。历史很是淡薄,中国人大部分的时候,把信仰给了自己的先人,而且中国的历史编撰惯例是把史书编撰成神话,所以潜意识中中国人信奉自己的祖先,以及那些被神话的人,例如黄帝炎帝。 西方国家的信仰来源于过渡的自由与现实生活的空虚,崇尚金钱至上的风格下,必须有一样东西来维系道德,它不想中国,经历2000年的封建社会,社会思想以儒家为主流,这个崇尚道德为主流的民族先天上比那些西方国家短暂的封建荒诞不羁社会要文明的多,虽然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儒家思想禁锢人欲,但是另一方面来讲,它也启到道德规范的作用。记得《论语。上说“子曰:“子不语鬼力乱神。””它反对宗教信仰,而这种方式在唐朝时候,随着三教融合,慢慢的儒家不抵触宗教,而且也一定层次上承认一些宗教神性的东西,但是朱明理学,他们又把天总结成客观的人性存在,所以,整体上来说,再这以后的时期到现在,中国的主体潮流慢慢趋近有神但是相对浅淡信仰的发展方向。 中国人在1949后,特别是文革期间,宗教被归结毒瘤,人们把信仰放在马克思主义,以及对伟大领袖的崇拜和信仰中,宗教的作用几近罢黜。随着改革开放来,中国人慢慢接触西方思想文化,宗教再次走上了社会主体舞台。 所以我的观点是中国的人信仰存在,但是宗教信仰浅薄
翻看一下历史就知道,中国是有传统文化的,是信仰"道德"(儒释道三家为主)的民族 ! 不过近代确实缺少的正确的信仰,现在的社会都改信"金钱和权力"了,难怪老祖宗说,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面城墙,现在都没了,能不乱能有安全感吗!?只有复兴传统文化(儒释道),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我们看看外国,有比较完善的法律的情况下,还得依靠宗教(基督等等)的教育来帮助,社会就比较安定安稳;而我们现在法律又不完善,又不提倡传统的道德教育,人们疯狂迷信于金钱和权力,盖再多的监狱,请再多的警察也不见得治本啊! 明理网站: http://www.amtb.org.tw/ http://www.dfg.cn/gb/
我们的“文明”生产或者供应体系出了问题(中国不太方便说吧!)。美国权利法案将宗教自由列为第一条,他们是有眼光的。从长期看,宗教自由是其他自由的核心和支撑。那“神”是什么呢?我们不能通过理性去认识神,只能通过信仰。在信仰中看到“神”,人心就会有特殊的变化,例如在“道”的自然秩序下,人是有生有死的,但在“神”的信仰中,人是可以永生的。所以,“神”是一种超越“道”的力量,而且“神”会回应人,通过信仰及一定的仪式,信仰者会感到“神”对他的回应和帮助。对于信仰好不好有你自己决定!
你迷失了方向了~信仰是什么?作为一名普通人~能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这就是信仰~作为一个大坏蛋去抢劫银行~不管成功与否~这也是一种信仰~不要被概念的东西局限~这么说你明白么?
在特定政治环境之下,汉语的涵义都被弓虽女干了。 难道信仰就是宗教或主义? 信仰不过是人的生活态度及生存目的,只是状态,而不是特定的状态。 即便某人每日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他也有他的信仰,他的人生哲学,即便你不认可,你能说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干什么?。 为了实现政治上的意义,既自己不认同的即为迷信,语言都能被阉割这样,悲哀啊。

简述: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宗教意识有何差异: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国人受千百年封建思想禁锢,缺乏平等意识,依赖性强,容易崇拜偶像,但很勤劳,富有奉献精神。 例如,中国人喜欢求神拜佛,让鬼神保佑自己。
优点是:容易形成内部稳定。
缺点是:容易安于现状。往往如同捧着金子的幼儿在混乱闹事行走,容易招来外部矛盾。

西方人则没有接受过封建礼教,更愿意用人类天性来看问题,平等和自立意识强,但比中国人更加自私。 例如,美国人的偶像是自由女神,不相信任何土偶能帮助自己。
优点是:创造性强,更容易产生个人英雄。
缺点是:容易产生矛盾。不是如同欧洲的无法统一,就是如同美国的对外霸权。社会复杂到一定程度后,往往成为人类的灾难源头。
中国人是泛神论,神人并非截然对立,比如众生皆可成佛。西方人是神人对立,人不可能成为神。

纵观西方历史,宗教始终贯穿其中,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而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何没有哪一种宗教成为主流?

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为何没有一种宗教始终贯穿中国历代王朝而与神权相结合?
在中国,虽然宗教在很多朝代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统治阶级,比如唐朝,但真正对政治影响最大的时代还是南北朝时期。尤其以南朝梁武帝时代最具有代表性。梁武帝曾不止一次要“舍身入佛”,而且在国内大量修建寺院。僧尼数量大增。

但宗教始终没有凌驾于皇权之上,成为主宰中国的极权势力。这主要基于几点原因:

首先,中国的统治阶级很清醒,他们始终只是把宗教当成一种统治工具。既然是工具,那就不可能让工具反过来控制人。他们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反抗者,宣扬宗教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更加服从他们。

比如,唐朝宣扬道教,是因为唐朝皇帝姓李,他们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代;宣扬佛教,就是为了让人民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生死轮回与神佛保佑之中,而不是一旦不满就起来反抗。

而反抗者利用宗教的也不少,比如黄巾起义,利用的是道教的太平道;元末农民起义,最初宣传的是白莲教。他们就是为了向人民宣称,他们是神派来的,是顺服天意的,让更多人相信他们,跟他们走。而且,在起事之前,更便于在宗教的掩护下进行宣传。无论成功与否,最终宗教都会被抛到一旁,君临天下是最终目标。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中国文人的思想观念有关。

虽然大多数人希望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他们同时还抱着这样的信念: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在政治清明的时候,他们固然更会追求官职,但在他们感到时代不好的时候,他们就想避世,而中国的宗教恰好为这种人提供了一种比较理想的场所。寺院、道观里固然比较冷清,但相对还是比较安全。而僧侣、道士的身份,又使得他们可以相对受较少政治方面的约束。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大家中,有不少人有这样的心思。
西方,世俗政权在宗教政权之下,教皇有一个,皇帝也有一个,但是国王有很多,基本信奉基督教。
中东,政教合一的政权,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和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政教合一。
东方,皇帝只有一个(大多数情况下是中国皇帝),各种神职人员都在各级官吏之下,皇帝也逐渐加封最高神灵的职位,如同玉皇大帝就是在《西游记》流传之后的明朝嘉靖年间,被皇帝加封统领道教兼领西方极乐世界的最高神灵。
最初商周时期,中国也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中国古代主流宗教为道教与佛教
目的性不同,中国古代君主主要是为了统治,而非人民的精神领域。
中国文化源于道家文化精髓,道教是讲究多神的。所以中国文化宗教观是包容的。王重阳之后三教合一,导致国人宗教信仰更为驳杂。后世历代梳理,理学家定性了中国后世的宗教观。冯友兰先生的哲学史中提到基督教认为中国人是最难教化的族群。因为全世界人类除了中国人一生中又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跟宗教打交道,或者祷告或者进行宗教仪式。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完全看不到宗教活动的痕迹,难道中国人不需要宗教信仰和神?不是的中国的宗教已经容入生活所以外人看不到,现在我们自己也可能看不到。天地君亲师贯穿着国人的生活。中国人至高的哲学是道,道是什么?是亲友间的维系,是对自己祖先的崇拜。是一种中国人存在观念和宇宙观。天主教讲的唯一真神其实就抽象宇宙的具象化。我所说浅薄见笑了,这是我的一点理解。建议你去看看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简史,相信你能更好的理解。我也是初学,大家可以交流心得
文章标题: 为什么中国古代对宗教不像西方那么认真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3173.html
文章标签:不像  中国古代  宗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