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抗战史上有哪些令人绝望的时刻

时间: 2023-10-13 15:01:0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抗战史上有哪些令人绝望的时刻

抗战14年期间中国人民到底有多绝望?

其绝望在于,当时所有乐观的人,大多都寄希望于未来可能的复国起义,都追求保留民族文化的种子星火,而面对残酷的现实,只能振奋精神,别无他法。

我们现在翻阅史料,上到领导人下到一员列兵,均强调以死报国以血肉再造中华,不是说那时的中国有类似日本的武士道向死精神,而是局势现实如此。

面对不可战胜之强敌,为国家民族计,唯死而已。

日本在当时的帝国主义里综合实力只堪末流,连我们现在成天嘲讽的意大利都不如。然而面对中国这一农业国,日本当时就是直观上的不可战胜。日本那些在美国面前不值一提的钢产量、后勤动员、炮火杀伤、工业产能,在当时的中国面前就是碾压。

绝望到什么程度?蒋介石不投降,就能打平他对人民和国家犯下的所有罪行!

然而越是绝望如此,那些执着相信未来肯定会胜利的人们就显得尤为可敬。结合史料,他们当时的乐观简直匪夷所思:海运濒临断绝,英美对日态度暧昧,苏联自顾不暇,外部已经是不可指望了;内部天灾不断,饿殍千里。政府管理能力出奇低下,甚至不如清朝。兵士饥弱,装备极度匮乏,训练落后且严重欠缺,无论是动员能力还是动员潜力,都无法与一工业国相战。

你的对手是已经进入电气化的军事体制国家日本;你的资源是一个庞大松散的农业国,高价值地区已经基本被夺走;你的操盘手是比封建集权体制还烂的国民党;你没有盟友,你的所谓的朋友也基本放弃你了。

怎么打?

日本想要推进多远,就能推进多远;日本想打下哪里,就能打下哪里。不管用多少人命去填,日本都能实现它想要实现的军事目的。

真不知道这不叫绝望,什么叫绝望。

但就是这样的绝望里,还是有人当兵,有人捐款,有人奔走,有人抵抗。几乎已经是明知要死的局,依然有成千万上亿的人,咬着牙,去死。

那个时候在陕北能写出《论持久战》的,是极少数的,多数抱有这样乐观精神的中国人其实并不知道中国将如何赢得这场战争。他们质朴的乐观来自于对这个民族和这片土地最简单的信心:

我们不是没有跌倒过,但是我们都站起来了。

七十二年前,江山倾颓,故国零落,华夏如累卵,万民以死亡。

四千万人不畏死,身做青山血做河,染尽天下每寸土,中华再造,民族得存。

彬彬君子,诗书礼仪非好战,然汝欲战,吾便战,生当长歌死当慨然,来来来。

蒙江县“保安村”村民赵廷喜,上山砍柴发现了杨靖宇。 赵廷喜向日本人告发前,在山上看见杨靖宇几天没有吃饭,脸上、手上、脚上都是冻疮,对杨靖宇说:“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赵廷喜哪里知道,岂止不杀,如果投降,日本人打算让杨靖宇出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利用其影响制服东北抗联。

杨靖宇沉默一会儿,对赵廷喜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赵廷喜回村后遇到日伪当局的特务李正新,他们两个一起去了日本的伪警所报告给了日本的警佐西谷。

也许文不对题,但在部下都叛变,四面合围,又遇到这样的民众,普通人早都绝望了吧……可是杨靖宇坚持到了最后,只因为他觉得中国人守土有责。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张自忠将军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郭汝瑰将军

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可能如你所愿。很多(我的)部下都牺牲了,我如今只剩了自己一个人。虽临难,但我的同志们在各地转战,帝国主义灭亡之日必将到来。我将抵抗到底,无须多说,开枪吧。
——杨靖宇将军

日寇进犯,我军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
——佟麟阁将军

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悲伤。北平城还有我老母,你去对老人说,忠孝不能两全,她儿子为国死了,也是光荣,不用以我挂在心里。
——赵登禹将军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戴安澜将军

电影八佰最后为什么过桥时日本人开枪?

在看《八佰》的时候,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比如当时为什么要义无反顾的冲桥?日本人为何要在那个时候开枪?

(一)撤离四行仓库

和之前在四行仓库的战斗相比,在最后离开仓库过桥的过程中,四行仓库守军遭到日军机枪扫射,出现了部分人员伤亡,其中就包括实际的战场指挥官杨瑞符营长,确实是比较憋屈的,可能很多观众都会觉得,与其如此,还不如继续在四行仓库坚持战斗,像死守宝山的姚子青营一样,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打死一个够本儿,打死两个赚一个。

按照进入租界之后谢晋元在被困在孤军营营地里接受采访时的说法,他们在四行仓库粮食、弹药和饮用水储备充足,足够他们坚持战斗三年之用。他们之所以退出四行仓库,并不是因为他们支持不下去了,而是为了避免累及租界的安全,所以才最终选择奉命放弃战斗,撤离四行仓库,进入租界。也就是说,他们在四行仓库继续战斗没有任何问题。

从当时的地理环境来说,四行仓库在苏州河以北,西藏路以西,而苏州河以南和西藏路以东都是租界,所以日军是无法从这个方向进攻的,进攻只能从北边和西边发起。所以四行仓库守军在通过西藏路桥撤退进入租界的时候,日军同样也只能从这两个方向攻击,但因为西边有四行仓库阻挡射界,所以也不能从西边封锁桥面,如果封锁,只能从西藏路北边的高处进行。

按照当事人的回忆,尤其是当时的88师参谋处长张柏亭,也就是片中黄晓明扮演的特派员的回忆,撤退是租界当局要求的,因为租界认为四行仓库的战斗已经没有意义,无助于改变整个战局,而且会对租界的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要求守军撤离。具体负责办理交涉相关事宜的是88师副师长以及当时的上海市长俞鸿钧,他们与租界当局以及英军司令斯马特来将军进行了交涉。 

(二)进入租界被俘

其实在四行仓库战斗结束的时候,九月公约会议尚未召开,所以委员长仍然抱有一线希望,为了顾及友邦人士,就下令四行仓库守军撤离,经租界回归本部。结果因为沟通问题,导致守军进入租界之后就成了事实上的战俘,在租界被圈禁的日子更加屈辱和憋屈,比电影中过桥的伤亡大多了。

所以说,和在四行仓库的坚决战斗相比,八百勇士真正的遭受的屈辱其实并不是日本人给予他们的,而是在撤离四行仓库之后,进入租界才开始的,而且是当时中国的所谓的友邦给予他们的。这也是中国在当时的国际秩序中的地位的反映。中国人不怕死,尤其是为了抵抗侵略,都愿意捐躯报国,但列强却不允许中国抵抗,要制止中国人抵抗。这才是更大的屈辱。 

根据历史改编的电影《八佰》,讲述了一个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坚守四行仓库的故事。本来是400多人,为了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向外号称“800人”。在物质匮乏,军械落后的情况下,他们苦苦坚守了四天。

电影中,四行仓库与英国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却是两种生与死的景象。一边是炮火连天,八佰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死守的阵地;一边是歌舞升平、洋洋得意的人们在英租界里肆无忌惮地享受生活的场景。可以说,当时的上海,已经被这些外国鬼子们四分五裂了。看到这里,真的让人心疼,气不打一处来!

在那种危难的时刻,有的人选择了明哲保身,有的人选择了舍生取义。显然,这些八百壮士个个都是好汉,个个都是英雄,真是他们那种不朽的精神,才会有我们美好的今天,向他们致敬!

至于为什么军人在桥上撤退的时候日本人还开枪?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这就是日本鬼子的丑恶面目。别说是军人了,就算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老幼妇女,他们也不会放过。日本鬼子肆无忌惮地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干着烧、杀、抢、掠等畜牲行径,他们罪恶滔天、背信弃义、人神共愤。此种耻辱,我们世世代代不会忘记!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我们发展壮大,国富民强,一切侵略者都是纸老虎,只要这些豺狼敢来,我们有的是猎枪!

电影《八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团结在祖国的怀抱,用一颗挚热的爱国之心,为祖国增光添彩!”


《八佰》看完表示不喜欢的,过来集合下。

明明可以从河里游过去到英租界,非充英雄当活靶子冲桥!老算盘是怎么游过去的你们不去取取经吗?

"蓉姐"这个角色从头到尾不知道在干些啥,感觉纯粹就是为了给刘晓庆几个镜头。刘晓庆好久未见,镜头中眼角皱纹非常明显,身材也明显多肉,毕竟是50好几的人了。

一开始上百人的部队,被三名日本骑兵追着砍,内心真是着急!最后阻击战应该演出来,和冲桥穿插演出,这几个阻击的最后也没个交代!

《八佰》不用质疑一,李晨饰演的山东兵齐家铭是真的没有死

也没有抱着手榴弹跳,所以后面出现在了敢死队的队伍里!领着那帮逃兵慷慨赴死了!

1.陈树生第一个是跳下去瞬间喊出了自己的名字陈树生,之后陆续跳的都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唯独没有齐家铭的名字喊出来,所以山东兵是没有抱着手榴弹跳的!

2.欧豪也准备跳的,被山东兵拉住了,应该是前面的连续跳把钢板镇破了,所以撤兵了,所以山东兵没有跳成,这要从侯勇饰演的教授望远镜的视角去看这一段,每个跳的都喊了自己的名字,最后一个跳的炸的最厉害,但不是山东兵齐家铭!

《八佰》不用疑问二:方记者到底是好人还是汉奸?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这场战争,无所谓好坏。

他最后选择的是陈树生烈士的遗言,而不是相机。也跟着冲桥了,他被感染了,也转变了!

一开始去见日本军官说了四行仓库守军的番号啥的,,又跟外国人说曰军要3个小时打下仓库。

后面进到仓库里面,我一直觉得他是去刺探仓库里的守军情况好报告给日军的。这个角色没有好坏,就是一个处在社会中上层,重视个人利益的普通人。之前是为了生活为了钱。最后在采访中看着士兵们的慷慨就义,胸中的热血沸腾了那么一下。没有所谓好坏,这个人物最真实,不高大伟岸,也不是阴险小人

《八佰》不用质疑三,老算盘没有当逃兵,老算盘最后眼神坚定的冲过去救人了,老算盘也转身回去了。

不是每个人都是英雄,艰难岁月里有老算盘这样的人才是真实的!这段演得好,透露出人性的特点和渴望活着的强烈愿望。张译每部剧每次都是真情投入演出,用实力打动人心。很欣赏他所演绎的每一部片子。

就俩字,真实。不是每个人在压力下都能蜕变成英雄,老算盘也豁出去过,就是去拉姜武,结果中枪了,直接胆子都吓飞了,所以才彻底放弃抵抗,一心想逃出去。

换作是每个观影人有多少能像陈树生抱着手榴弹跳下去,有多少像山东兵齐家铭一样慷慨赴死,恐怕还是老算盘居多!

《八佰》不用质疑四,《八佰》女童子军杨惠敏送旗,大晚上穿一身白衣服当活靶子游过苏州河,情理上说不通,干么不特派员和记者送过去,为什么要升旗死那么多人且听涛哥分解:

如果不穿白衣服,夜晚士兵看不清,可能会开枪,毕竟日军有过偷袭!另外可能是怕渡水的时候其他颜色衣服会染脏旗子。

从影视角度考虑,他们护旗是为了唤醒对岸的人,就像谢团说的,光靠我们这四百多人是守不住的,要靠身后的四万万人。

那不是旗,是信仰,是不屈的精神,中华民族什么时候屈服过?以前不会,往后更不会!伟大的复兴之路已在脚下,雄起,中华民族!旗杆就是民族的灵魂,用生命和献血捍卫没有不妥,相反这是点睛之笔。

《八佰》不用质疑五,唤醒了所有人,包括老算盘这个逃兵。

开赌场的蓉姐(刘晓庆)捐了自己比黄金还贵的吗啡,

赌场马仔刀子舍生取义送电话线,

方记者选择冲桥,保命时选了陈树生的遗言,而没有拿那个全是情报的相机。黑帮老大组织弟兄们过桥送电话线。整天看热闹的教授(侯勇),在望远镜里看不下去了,拿出了自己的猎枪对日本人开枪了。戏班子为八佰壮士唱了赵子龙,为他们擂响了战鼓!还有那群逃兵,孬兵都转变了!跟着山东兵慷慨赴死了!

一场战役唤醒了无数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确切说是租界里的上海宁!民大义面前都有了转变!
一、为什么八百壮士要撤离四行仓库?

无论是电影还是真实历史中,均交代了四行仓库背后以及东侧是租界,附近有大量的工业煤气罐。日军在进攻失利后,发出威胁要使用飞机和重炮。英美帝国主义担心战火引爆工业煤气罐,威胁租界安全,向蒋介石政府施加压力。国府屈服于英美,加之对外国介入中日战争抱有幻想,要求八百壮士撤离。

这才是真正的原因。什么为中央军留种子纯属无稽之谈。

二、留守四行仓库从操作上是否可行?

可行。四行仓库作为当时中国最坚固的混凝土建筑之一,是天然易守难攻的据点。其本身就是88师师部,存放了大量粮食、弹药、药品。在前四天的战斗中,守军以二十人左右的伤亡,消灭了大量的日军(数据从几十人到数百人不等),交换比达到1:2甚至更高,表现远远好于抗日战争中绝大多数战斗。

而且在真实历史中,四行仓库从租界获得了大量援助。上海商会穿过东侧的西藏路,建立了一条夜间补给线。

当然,四行仓库已经是大海中的孤岛。日军可以直接威胁租界要求切断补给线。长时间高烈度的战斗也会导致守军身心俱疲,八百壮士的失败是一种必然。但哪怕就国府最开始的目的即吸引欧美注意力争取支持来看,在四行仓库多抵抗几天甚至几个月,或者导致日军狗急跳墙使用重武器造成租界伤亡,都能迅速扩大抗战的国际影响,引爆国际舆论,从而有可能达成既定目标。

综上,哪怕以国府奇葩的战略而言,坚守四行仓库都是最好的选择。

三、历史上的撤离是怎样的?

知乎没法发图。我只能描述一下。

四行仓库 西藏路 公共租界2

新垃圾桥 浙江路桥

公共租界1

在电影中,守军从的撤退路线是四行仓库——新垃圾桥——公共租界1,而日军火力从东北两面夹击,造成了大量伤亡。

而在真实历史中,守军的撤离路线是四行仓库——西藏路——公共租界2——浙江路桥——公共租界1,而日军的火力被限制在狭窄的北面,因此只造成了数人伤亡。

电影的一大改编,是将北岸的公共租界硬生生变成了日占区,也就将一次有惊无险的撤离变成了梭哈的送死行动。

四、电影中守军应当如何选择?

电影中八百壮士犯下两个致命的军事错误,一是阻击部队白白送死,而是撤退部队直接暴露在敌军的火力下。

阻击部队的目的是防止敌方在撤退途中趁机进攻追击。按电影中的情况(日军已经得知了守军撤退计划),上策是排遣散兵游击骚扰敌方集结地,打乱敌方进攻部署,掩护守军撤退方向。中策是固守仓库内外围阵地,层层拖延敌军步伐。下策是直接突脸,梭哈之余还通知了敌军己方撤退时间……

而撤退部队目的是尽可能保存建制与有生力量。按电影中情况(日军掌握战场照明,已经用火力封锁撤退路线),上策是放弃撤退行动,回到仓库固守日后再相机撤退。中策是排遣小股部队夺取制高点,穿插消灭敌方火力点,牵制敌军火力掩护主力撤退。下策是在毫无掩护的情况下以密集队形穿越地方封锁线……

要是让我安排剧情,给送死杂牌军小队安排的任务便是在仓库中拼死阻击日军主力一小时。而在穿越桥面是守军先头部队同样遭受了大量伤亡,而杨营长主动请缨,率领一个连的部队去拔除日军火力点。两场激烈战斗过后,主力部队成功过桥,而两支小部队却身陷重围。

这时英国殖民地士兵强行拦截部队返回救援。谢晋元团长一番令人热血澎湃的演说,激动的民众冲开了英军封锁线,八百壮士又返回对岸杀个七进七出救回了被困的部队。最后追击不及的日军大佐在对岸举刀致敬,谢晋元喊出“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

这样是不是令人爽很多?

反正都是编造历史了,为什么不编造的更积极一点?

反正要吹国军英勇无畏了,为什么要用莽撞来代替勇敢?

前期还是绑手榴弹跳进敌营的战士,后期怎么就成了为了活着不择手段的懦夫?

毕竟我们喜欢看的是英勇牺牲的战士,不是白白送死的莽夫。

因为日本鬼子丧心病狂啊,要的就是杀人,满足他们病态的侵略欲望,所以过桥时,日本鬼子会疯狂开枪射杀人群

全民族形成统一抗日路线前中国有多绝望

日本庆应四年(公元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政变,迫使德川幕府的将军德川庆喜把政权交给天皇睦仁。3月发布《五条誓约》,接着倒幕军在京都附近打败幕府军,不久又进占江户。7月,睦仁将江户改名为东京。8月27日举行即位典礼。10月,明治天皇抵达东京执政。从此日本天皇开始全面掌控日本,而日本也开始走上长达一百多年的军国主义道路。

明治天皇在掌控日本的军政大权后在日本国内开始全面变法,史称”明治维新”。不到20年的时间,日本便从一个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

由于日本明治天皇是靠各路军阀才掌握的大权,所以日本政府的各部门大多数都是由军阀担任,即便有文官,他们也要听从军人的命令。

1878年,日本还在政府部门之外成立了一个参谋部,而参谋部的领导也是由军人担任,不受政府的控制,而是直接听命于日本天皇,而参谋部的人事任命与制定的军事计划政府无权干涉,这一点有点像清朝的军机处。

日本为什么动不动发动兵变,甚至是杀个政府首脑玩玩?和这种畸形的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因为日本进行的两次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和工业基础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岛国,缺乏各种发展工业所需要资源,市场发展空间小,所以急需对外输出商品和资本又加剧了日本人的侵略性。

在1872年,此时的日本才刚刚变法四年,便取得不错的效果,日本便把侵略的魔瓜伸向了琉球,强迫琉球王室承认自己是日本的一部分,可当时的琉球国还是大清朝蕃属国,所以琉球国王就向大清求助,但是当时的大清政府只是嘴巴上抗议了一下,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这时的日本尝到了甜头,在1874年,日本政府又以台湾人杀害琉球难民为借口出动3000兵马,想要攻下台湾岛,清政府忍无可忍,派兵把日本人打了一顿,打死了1000日本人,日本表示我只死了1000人,这无关紧要,还要再派兵,而清政府也发火了,我打不过了列强,我还打不过小日本了,于是便准备增加两万兵马和日本人死磕。

而日本人此时把他们的武士道精神发扬到了极致,一看打不过就妥协,于是找了英国和美国从中斡旋。到了最后大清也妥协了,代价就是和日本签订了《中日北京专约》赔偿50万两白银给日本,当作日军侵略台湾的军费。

大清妥协的原因不仅仅是英国和美国从中斡旋,当时大清西北的战事正处于紧要关头,阿古柏在英国和沙皇俄国的支持下侵略新疆,同时沙俄又出兵侵占了伊犁,大清政府无暇东顾,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可是不管什么原因,也不向远不如你的日本侵略者妥协啊。清政府不败而败,日本侵略者不胜而胜。这就好比一伙强盗跑到你家干坏事,你把这伙人赶出来了,然后你却跟他们赔礼道歉。日本侵略者又怎么会看得起你,只会加剧日本的野心。

所以,此战之后日本就更加不把政府当回事了。1875年,日本侵略朝鲜,朝鲜向大清求救,但清政府的态度就让人心寒了,”朝鲜虽然隶属中国蕃属,其本处一切政令,向由改国自行专处,中国从不与闻”。

于是,1876年朝鲜被迫与日本签订《江华条约》。其中第一条便规定朝鲜为自主之邦国,保有与日本平等之权”

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王国,并把琉球改名为冲绳,也就是现在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1880年,日本又派遣特务潜入北京,天津执行特殊任务,获得了大量的清政府的军事情报,编写了《邻邦军备略》其中重点强调,”必须准备中日战争,扩充军备。”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起义士兵和市民焚毁日本公使馆,杀死几个民愤极大的大臣和一些日本人,并且攻入王宫,推翻了闵妃外戚集团的统治,推戴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执政。清政府让丁汝昌率兵3000人进入汉城平定了叛乱。而日本也以日本人被朝鲜杀害为借口派了1500人进入汉城,并且强迫朝鲜签订了《济物浦条约》,并且规定日本有权在朝鲜驻军,而清政府并没有进行干涉。1884年,日本派出部队帮助朝鲜开化党发动了”甲申政变”,想要把政府赶出朝鲜半岛,清政府派遣袁世凯前往镇压这场军事政变,杀了一批日军,解救了因为叛乱而被挟持的朝鲜国王。而日本厚颜无耻,反咬一口,以日军被杀害为借口,派伊藤博文出使大清,跑到天津与清政府谈判,而清政府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与日本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条约规定:

从此以后日本便不断的扩军备战,直到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军队被起义军打得狼狈不堪,被迫向清政府求救,日本以此为借口出兵朝鲜,向大清开战,最终大清战败,清政府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并且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中规定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还不算完,清政府还赔了2亿两白银给日本,日本拿到清政府的赔偿后,只留了少部分作为教育经费,其余部分给日本天皇花,还有一部分留作政府救灾备用金,而绝大部分都用来扩冲军备。

1931年,日本挑起918事变正是这种思想下的生动写照。

而此时的慈溪老太婆抱着”宁与外邦,不给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于国之欢心”。

而就在清政府不断腐朽沉沦的时候,以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举起了救国图存的大旗,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志在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从1895年的广州起义到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无数有志之士前赴后继不记个人生死,终于在1912年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然而好景不长,胜利的果实却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中华大地又陷入了长达20余年的军阀混战之战。

但同时国内的反革命高潮降临到国人的头上,蒋介石与汪精卫把屠刀伸向了革命群众,屠杀共产党。

而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形成蒋系,桂系,川军,阎系四大军伐,他们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又不断的发动战争。

1929年3月,蒋回战争爆发,历时三个月,最终蒋介石赢得了战争。同年,第一次蒋冯冲突爆发,蒋介石得到了山东,河南两省,同年10月,第二次蒋冯战争爆,历时一个月,蒋介石取得胜利。同年11月,第二次蒋桂战争爆发,12月,唐生智,石友三看不惯蒋介石又和他打了起来。1930年1月,蒋介石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打败了归系以及唐生智,石友三等各路军阀。

1930年5月爆发了中华民国最大规模的军阀混战,阎西山,李宗仁等人纠集80万兵马南北夹击蒋介石,而蒋介石也不是怂包软蛋,也集结60万兵马,与李宗仁等人在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打了整整五个月,双方死伤达50万,直到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带领东北军进入关内才结束这场混战,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围剿中央红军,结果被灭将近2万人。1931年蒋介石,又调集20万大军,围剿中央红军,结果又被灭3万余人。1931年7月,蒋介石又集结30万人,围剿中央红军,结果又被灭3万多人。而此时的国民党内部也不太平,就在蒋介石和中央红军死磕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内部爆发了”宁粤对峙”事件。汪精卫,孙科,冯玉祥等一大批国民党元老不满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在广州成立了广州国民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对抗。7月,广州国民政府勾搭上石友三,发兵7万,在河北邢台发动了叛乱,张学良从东北调兵8万配合蒋介石的中央军用了一个月才解决这场叛乱。广州国民政府无法接受这种结局,在9月1日,又派兵打到湖南,准备和蒋介石在打一场,这么一来东北就之剩下16万不入流的兵力,而此时的蒋介石却顾不上这些。

看到这些数据相信大家可以看到民国20余年的时间里,平均不到2年就会爆发一场战争,1926年到1931年这5年的时间里是没年都在打战,而且规模都是在几十万人,如果再加上小规模军阀的吞并战,可以说民国有20年的时间基本上是天天在打战。

而除了人为的战祸之外,民国的天灾也是年年不缺席。

而此时日本可没有闲着,它早已成为了一个工业强国,正虎视眈眈的觊觎着中华大地。而中华大地却是一个战火不断,灾祸连连,百姓食不果腹,受尽列强欺压的”东亚病夫”

中日双方实力的差距相当大,抗日战争的难度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况用”绝望到令人断气也不为过。”可总有一群铁骨铮铮的汉子,不信天,不信命,不怕死,在如此环境中仍然前赴后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日本侵略者钢铁洪流,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

而反观生活在太平盛世我们,因为自己受到一点点委屈,便怼天怼地,甚至辱骂政府。而对政府施行的各种惠民政策选择性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有甚者唯恐天下不乱。乌克兰难民还在到处跑呢,活在太平盛世不好吗?

求助有没有日军强大到很绝望的电视剧(没有别的意思不精日)?

这个还真有,不精日,电视剧《四十九日祭》看过么?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49天里,30万放下武器的军人、无辜的市民百姓被残忍杀害。

玉墨、戴涛、法比、孟书娟、孟繁明、红绫、李全有、浦生、乔治、豆蔻、春池、杨柔淇……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一幕幕悲惨的场景……

四万万人的中华民国的首都沦陷,“誓死保卫南京”的那些军人的誓言被日军的铁蹄践踏,强大的无法抵挡的侵略者让整个城市蒙难,让整个中国绝望。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近代 历史 上最黑暗的一幕,也是国家羸弱,难以抵挡侵略,“侵略者强大到绝望”的最典型战例。

反应南京大屠杀的电视剧不多,但是电影不少,纪录片、剧情片,有七八部。

2009年就有好几部上映。

《拉贝日记》从一个外国人在南京的经历,描写了拉贝在日军屠刀下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感人事迹。

用一批妓女的生活来反应那段黑色的 历史 ,这大概也是2009年那个时候的特殊 社会 生态带来的。

《南京1937》的导演吴宇森发誓:”拍不好这部电影,以后我就不再拍电影。”这部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背景的电影被评价为一部“充满人文精神,人性十足、生命意识极强的一部电影”。

还有几部纪录片,更是以血淋淋的事实,揭示了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强大”到让中国军人和无数百姓绝望的 历史 事实。

这几十万被日军飞机大炮炸死,被日军机枪扫射成片成片死去的中国人,在那一刻,没有抗日神剧里一丝不苟描眉化妆的鲜肉脸庞,没有抗日神剧里对日军轻而易举的制服消灭,没有武功盖世,没有手撕鬼子,只有两个字“绝望”。

在充斥银屏的抗日神剧导演脑海里,绝望的1937早被忘到九霄云外,那300000万无辜百姓的死难仿佛只是键盘上随意玩耍的 游戏 。

嫂子,借你一把手把鬼子埋了……电视剧就叫赵尚志! 还有杨靖宇。 从头到尾都是山沟里东躲西藏打游击

不少电视剧或多或少提到过的中条山战役,就是国军被打得很绝望的一战,在《 历史 的天空》《人间正道是沧桑》里提起过。国军牺牲8名将军,8万多士兵,而日军才死亡670人。绝对是国军的耻辱。

台儿庄战役!八百!

这个真没有!

抗日题材剧主题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振兴民族自信心;你如果拍一个表现日军很强大,强大到让人绝望的电视剧,别说观众不愿意看,这样的作品都过不了审。

因此抗日题材基本都一个尿性,要不日军很脑Can,我们打的很随意,比如电影《举起手来》;要不我方有奇侠超能力加成,总能出其不意的给予日本侵略者重大打击,例如电视剧《抗日奇侠》;再者就是比较还原现实的,日军战力强大很难啃,不过我方也认输,双方斗智斗勇,打的很激烈,最终结果还是我们胜利,比如电视剧《亮剑》。

不过让我深刻认识到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真正实力的,是两部好莱坞的电影:《珍珠港》和《血战钢锯岭》。

《珍珠港》中体现的是日军极其厉害的谋略。 1941年日本已经在中国战场上耗费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当时已经和中国军队处在僵持阶段,眼看无法迅速结束战争,此时贫瘠的国民经济和自然资源就成了他们即将面临的噩梦。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日本开始向东南亚扩张,但美国在东南亚的势力分布阻碍了日本的扩张计划。日本军部认为必须击退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才能得到东南亚的资源(这是事实,只不过日本实际上没有与美国开战的能力)。在国内高层的一致决定下,偷袭珍珠港计划正式“立项”!

电影《珍珠港》中就清楚的描述了计划从开始制定到偷袭完毕的所有过程。整个过程中,包括战斗机降低重量,鱼雷炮弹尾翼的改进,珍珠港的实地地形探查,日军飞机超低飞行躲避雷达,集中火力攻击重要目标等等,都体现出了日军高层极其厉害的军事素养,能以小打大而且打得如此成功,不得不让人佩服。

《血战钢锯岭》中体现的是日本底层军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钢锯岭这么一块小地方,被美军飞机大炮轮番轰炸了几十次,整个高地都被削平了好几米,日军硬是和老鼠似的,将壕沟深挖到了地底,等轰炸过后美军步兵推进时,总能和不死小强一样从地底冒出来,给予坚决的反击。相比电影中的美国大兵,日军更像一个真正的军人,誓死服从命令。

二战结束后,菲律宾有个日本军人小野田宽郎,愣是不相信日本战败的消息,坚持服从命令,在深山老林中独自打了29年的游击,直至当年的长官亲自来向他下达了投降的命令后,他才放下枪。可见日本军人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群体,一旦战争再次爆发,他们的战斗力一定会让对手吃尽苦头。

因此,对于日本我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这是一只暂时潜伏起来的饿狼,我们一定要磨砺好手中的大刀,当它未来某一刻骤起咬人时,我们能够做到将其一击必杀!

还真不少,看看反映东北抗联的影视作品,结果真是很无奈、很无奈,实力相差太悬殊;还有狼牙山五壮士,否则也不必跳悬崖了。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拍了好几部了,我基本不看,所以片名我都不知道)。血战台儿庄,喋血孤城(不知道算不算)。

虎虎虎

真实情况就是我们死5个日本人死一个的比例,抗日神剧真的害下一代,让孩子觉得抗日很容易,打仗我们各种优势,误导孩子们的 历史 观,我们的先辈们用尸体堆起来的胜利应为抗日神剧而荡然无存!!局部地区战损比都在7比1,好一点的5比1!很艰难的!!

南京南京

今年参观的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里面记录的各种真实情况,当时可以说我们对日军毫无还手之力,蒋委员长跑路,百姓,战俘就是任人宰割的状态。

当天又复习了一下这个片子,觉得那个片子还原当时的情况挺真实的。这两张图是当时实力的对比

抗战史上最悲壮瞬间:国军坦克孤身扑入敌营

导读: 淞沪会战,中日坦克首次交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规化、大规模的全面对外外争是中国各种力量都无法承受的。尽管就全球范围而言,日军没有像样的坦克机械化部队,但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新四军,还是国军,在当时都无法有效地在决定性战役中给予日本军队以致命性打击。

1937年“8.13”事变爆发,上海淞沪会战打响,这是亚洲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战役,由于受市区建筑的限制和坦克本身的机械问题的影响,坦克发挥的作用有限。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坦克首次交锋,但这些战斗并没有对战役结果造成多大影响,双方的坦克均从属于步兵方阵,掩护步兵冲锋。

当然,这些数目有限的坦克也对战役部署具有一定的意义。中国国民政府在此次会战中,动用了40万大军,张发奎中将指挥第8和第10集团军在战线右翼(包括浦东、川|沙),朱绍良上将指挥第5和第17集团军在战线的中央位置,陈诚中将的第15和第19集团军布置在左翼(包括宝山)。这些中国军队的精锐部分都是由德国军官训练,采用德式先进装备,号称“国军精华”。而与之对阵的为日本第10军,包括从华北抽调的第5和第6师团、从东北调来的第18和第114师团,第1和第2预备步兵旅团,一个战车联队和3个从日本本土运来的独立轻型坦克大队。截止同年11月7日,日本华北方面军所属的9个师团在日本海军第3、第4特遣舰队(含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的护送下,全部抵达上海战区。此时,日军在当地集结了30万官兵、200辆坦克、200架战机和庞大的舰队。

8月19日,中国装甲部队首次参战。据当时参战人员(第9集团军司令部作战科长)回忆,装甲兵团出动两个战车连(坦克重7吨)和战防炮一个营,配属第87师(师长王敬久)攻击杨树浦街区。这是第一张披露刚刚来到中国的全机械化部队的照片,展示重型坦克、摩托车队和驾驶的坦克兵。中国坦克部队的名字是根据传统生肖里的动物来命名的,比如虎、龙之类中国人较为迷信的动物。生肖动物被画在坦克车身上。这批照片拍摄于中国中部的湖南省,著名的长沙会战就在此发动。湖南有中国最好的公路网,是中国最好的稻米生产地。尽管日军数次发动攻势企图向南侵占整个湖南,然而该省仅仅有北端一小片土地被日本人占领。

尽管美国人没有交待,但从照片看,这应该是维克斯B型坦克,据相关史料载,1934年国军从英国购入了20辆(16辆B型,另外4辆加装无线电通讯装置称为MK.F) 该型坦克。当日凌晨,坦克随87师发起攻击,但因缺乏步兵的配合,坦克全部被击毁,两个连长阵亡。 20日,新调来的第36师(师长宋希濂)参加攻击。当日凌晨,一队轻型坦克参加了36师对汇山码头的攻击。据资料记载,这些坦克当时正在厂内修理,临时拉出参加战斗。由于没有步兵配合,这些坦克也全部被击毁。

21日凌晨,36师再度对汇山码头展开攻击,一度攻到黄浦江边,但天亮后,日军军舰开始猛烈炮击,日机也开始空袭,攻进码头的部队被迫退回,战车第一连和第二连坦克全部被击毁。 经过长达3个月、在上海南京路不足10平方公里范围的艰苦巷战后,10万精锐的中国军队和超过半数的坦克被消耗在这个“东方凡尔登”绞肉机里,而日军大约损失掉6万人左右。

文章标题: 抗战史上有哪些令人绝望的时刻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1531.html
文章标签:史上  抗战  绝望  令人  时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