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0-09 09:00:2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古代土匪占山为王,也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或因为生活艰辛,或因为穷困无着,或因为好吃懒做,或因为债主逼债,或因为豪强逼迫,或因为仇家追杀,或因为官府追捕通缉,或走头无路迫不得已等等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成了土匪。土匪一般也分为职业土匪和业余土匪两种。业余土匪其头领一般都是乡村地主,他们白天是乡绅,晚上就成了土匪头,其手下也大多是业余土匪,农忙务农,农闲为匪,业余土匪一般都只为抢些财物,很少杀人;而职业土匪相对就心狠手辣了,他们以打家劫舍为职业,杀人越货,不在话下。一般占山为王的土匪,多为职业土匪。那么占山的土匪在山上究竟有怎样生活的呢?
打家劫舍 。占山为匪,自然首要的考虑就是维持生活,要生活就要有财物来源,不事稼穑的这帮人,自然要以抢劫为生。土匪抢劫,分明抢和暗夺。明抢就是把着山道要口,对过往客商进行抢劫。这就像《说唐》中的程咬金打劫一样,见到过往路人,大斧子一摆,大喝道:“呔!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弱小的行人为保命也就只能乖乖地把包袱财物留下,强有力的过往行人,不愿听从,土匪和客商不免就是一场恶战,土匪赢了,就抢走财物,土匪输了,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客商过去。暗抢就是乘月黑风高夜,伸手不见五指,抬头不见月牙,土匪个个蒙面,到事先打探好的财主大户人家进行抢劫,或绑走财主大户的人口上山作人质,留下字条,限期什么什么时间送来多少多少钱财,并交待明白交货接人的时间地点。到期钱来人走,钱不到,人难留,这叫绑票。暗抢比较隐密,土匪多用这种方法获取钱财。势力大的土匪还敢和官府斗,敢抢劫官府,杀官劫狱,就像《水浒传》中的粱山好汉一样。打家劫舍是土匪最主要的生财之道,势力大,成规模的土匪,平时都放出眼线,或隐身高树山石,或匿形集镇村野,专门打探搜寻可打劫的信息,以便及时通知山寨,供山寨安排布置打家劫舍用。
召兵买马 。为了增强土匪势力,土匪也有一定约定成俗的规矩:山寨的一把手,叫大当家的,二把手叫二当家的,依次类推;大的山寨还有军师,也叫师爷。像《水浒传》中的军师吴用、朱武。以下的土匪也编队成伍,各队都任命有队长管理。土匪的兵源,大多是山下投奔而来的,也有被抓上山的,也有土匪家人加入的。新加入的土匪,一般要履行拜堂会、发誓言、试胆量等手续,入伙后,只能是一般的土匪崽,脏活、累活、险活都得首当其冲。占山久了,土匪也要成家立业,或通过下山抢劫女子与山上土匪配婚,或土匪各家子女互相配婚。在山寨,土匪虽有家庭,但除老弱病残孕妇外,成年男女都要加入土匪,履行打家劫舍、保卫山寨的职责。成气候的土匪团伙,还要专门对土匪进行军事训练,凡是新加入的土匪,都要进行军事训练和打家劫舍训练,学习为盗为匪的一些知识技能。像《湘西剿匪记》中的田大邦,不但七十多岁能在山涧小道行走如飞,还睡觉时两手指间夹根点燃的香,以便到预期时间能及时醒来。武装起来的土匪除时刻准备打家劫舍外,还要分派把守山寨各个寨头要口,巡山查哨,维持山寨治安,有明确的轮换制、巡防制和分工制,各有各自的职守。我们在电影电视中常看到土匪都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很解气,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山寨的土匪头目们自然生活很好,而一般的土匪就很不好了,吃得差,睡得差,穿得也差。一般的小土匪团伙,是不敢打大户的,因为大户都有自己的武装,有关系,弄不好就被大户给收拾了,因此只能去打劫些一般的民户,自然也难劫出多少东西了。打劫来的东西,也是先供头领们享用,那些一般的土匪,平时也就只能吃点平常人家的饭食,睡土洞,穿破衣,每年发一次工钱,一般都是临近年末发。如果下去打劫,幸运的话,有时还能趁机逼着被打劫者做些好吃的来改善伙食;不打劫,在山上就很少能改善一次伙食。
销脏理财 。土匪打家劫舍取得的财物,除直接能供山寨使用的外,剩余的或不能为山寨使用的财物就需要及时出手销售出去,才能更好维持山寨生活,维持山寨运转。因此,成气候的山寨土匪就会在山下四面的村镇集市,暗暗开一些销售铺、饭店、药铺什么的,一方面便于山寨土匪及时打探山下各种消息,另一方面也可将打家劫舍来的脏物销售出去,也可经营商铺或饭店药铺,以此来换取更多钱财,供山寨使用。像《水浒传》中的旱地狐狸朱贵,就是粱山泊外设的酒馆,既打探又经营,生意做得也有板有眼。同时,山寨也会根据附近的现有资源,像河流湖泊、林山耕地,适当分配给一些老弱病残或妇女们去渔猎去耕种,获得的钱粮财物以资补山寨生活之用。
防官府围剿。 占山为匪,最怕的就是官府围剿。山寨为了防止官府进山围剿,除加强山寨戒备、放长眼线打探官兵消息外,还会暗种结交贿赂一些地方豪绅、地方官员,与他们相互沆瀣一气,共同渔肉危害乡民。正因为官匪勾结,官府剿匪有时只是一句空话,甚至越剿越多,匪也一直剿而不绝。正因为有匪,官府才可名正言顺地向乡民征收治保费,也才能更多地向上级伸手要钱要枪扩大地方势力。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
防止黑吃黑。 占山为匪,不仅要防官府围剿,还要防止黑吃黑。有时为抵御官府围剿和其他势力的威胁,几个山寨甚至数十个山寨的土匪,就会结成友好联盟,约定相互救援,相互支持。正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土匪的山寨与山寨之间,也是暗流涌动,都想把其他山寨兼并掉,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因此,土匪山寨与山寨之间,也经常勾心斗角,相互倾扎,互相收买卧底,如果不时时加以防备,说不定哪天山寨就变了天。平时多留个心眼,多留个后手,狡兔三窟,做到有备无患,也是山寨土匪们的生存之道。
在我们的想像中,占山为王的土匪,都是一群无法无天的强盗,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是野蛮无知的。也许他们对外是不讲道理的,但对内他们也得有规矩可讲,不然整日杀人越货,欺男霸女,大称分金,小称分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浑浑噩噩,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没个制度管束,那他们还能持久吗?在旧 社会 ,由于官逼民反, 社会 大环境所致,土匪昌厥;再加官匪一家,相互利用,给 社会 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危害。旧 社会 剿匪只是一句空话,土匪越剿越多,只有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以人民的生命安全为第一,对匪患严打重剿,彻底给予了清除,让危害数千年的匪患,从此得以绝迹。
古代的土匪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是许多明清武侠小说中常常出现的。不过武侠小说中常见的强盗多为义盗或侠盗,是所谓的劫富济贫,尽管他们出于生存或者比别人活得更好,盗寇在古代武侠小说的流传过程中是存在争议的。比如《水浒传》与《荡寇志》的说法就不同,义盗能留得清名的也比比皆是,最著名的是《三侠五义》中的侠盗。比如包公的随从张龙.赵虎就在包公以举人身份进京赶考的路上打劫包公。其实诸如此类的人也是有讲究的,他们讲江湖黑话和江湖规矩,以此辨别常人与道中人,要不然林冲遇上杨志,也不大好办……
寻常的老百姓,都会“谈匪色变”,在人们的印象中,土匪代表着打家劫舍、抢劫民女、蛮不讲理,都把这一社会群体当作社会的败类,若是有谁家的儿子上山做了土匪,他们的爹妈一定会与他断绝关系。
然而,土匪从中国古代很久以前就出现了。从本质来说,土匪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没落与不公。土匪越多的社会,说明政治经济越不稳定,相应的,若是一个国家不能对灾民进行安抚,这些难民也可能会演变成土匪。
不光对于百姓的生活,土匪对于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政权稳定,都起着很大的威胁。历史上有很多起义者,起初都是土匪,后来发展自己的势力,才形成了民间的军队,而且,被民间的反抗而推翻的王朝也不在少数,从秦朝的暴政,到黄巾起义,到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这些都多多少少地有了些土匪反抗的一位,而且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出自民间。
一直到近代,土匪的存在从未消失过,这些藏于深山老林的民间队伍,有着自己的一套,一直用自己的狂暴和拳头武器,通过对身边的人造成伤害,表达对这个社会的不满和深深的控诉。
社会越分裂,越不和平,土匪就越多,以至于酿成“匪灾”,据史书记载,朝廷每年都要剿匪,地方官员也将剿匪视为地区工作的重点。
但是,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也不乏那些重情重义、劫富济贫的”义匪“,比如《红高粱》《那年花开月正圆》等等,《水浒传》里的108好汉同样也是典型代表。
他们只是被生活所迫,对朝廷和社会不满,为维持生计无奈拿起了大刀,做起了土匪,这种冒着生命危险吃饭的行业,同样也有值得同情的一面。有的土匪内部,有自己的规矩,比如:不抢老弱病残、不抢带着小孩的妇女……
最让人惊讶的是,他们也同样不抢书生!这就是他们所谓的道义,土匪群体之间也会有联系,一旦被别的帮派知道自己帮派抢劫弱者,他们会受到其他人的嘲笑。
可是,为什么土匪不抢书生呢?书生既不是老弱孤独,也没有什么拖累,为何会受到土匪的另眼相待呢?首先,所谓书生,大多是异乡求学者,中国自古以来,能有几个书生有钱的呢?大多清贫,有的甚至连饭也吃不饱,人们都称”穷酸秀才“,也是有原因的。所以土匪抢劫他们,根本得不到什么好处。
不仅如此,所谓进京赶考的书生,不论其贫富,朝廷都会设立机制特别保护,因为古代交通不发达,书生进京赶考一次往往要花费很久,为了避免意外,朝廷会给他们发一面旗子,如若发生了意外,朝廷会立马追查,土匪们当然不会惹麻烦。即使他们粗暴,但是对待朝廷的压迫,也无计可施了。
还有一点,就是以后书生发达了,万一再回头对他们不利,或者再把他们灭了,这不是对自己不利吗?
在各类古装片上,我们经常都能看到一幕场景,边关发生战事,或者某地起了动荡,急需向京城传递消息,请求援助。报信人就会快马加鞭,高喊着“XX里加急”,沿途换马不换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去。
现在有先进的通讯工具,就算是沉重的包裹,投递时间也很快。中国古代没有这么方便,耗资巨大的信鸽也不普及,他们能想到的最快的手段就是马。古代政府在全国各地都设有驿站,通常每20里就有一个,供送信人饮食和换马。只要遇到了紧急信件,信使就必须以300里以上的速度飞奔。“加急”也分几等,最快可以到达800里——当然这是极端情况,这么快的速度肯定会跑废、跑死一大批马,身体稍微虚弱些的信使也很有可能牺牲。
要知道古代无论是交通还是通讯都差,地方往往很难受控,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还好,一些稍微偏远的地区,能收上赋税已经很了不得了,因而滋生了很多藏匿于江湖山林之间的盗匪。讲点道义的盗匪还偶尔干点救济贫民的好事,恶劣些的,灭门屠村也不是干不出来。这些盗匪平日无比嚣张,有时连小股巡逻的士兵都要提心吊胆,但他们从来不会去碰朝廷文书,尤其是这种“800里加急”的公文。为什么盗匪们遇到信使会如此“胆怯”呢?
首先,盗匪们非常清楚,信使传递加急文书时,为了尽可能降低重量,减少胯下军马体力消耗,除了必须贴身保管的文书,身边只会带少量的食物和饮水——反正在驿站也能补充消耗。遇到800里加急这种情况,连排泄都只能在马上进行。盗匪们拦路劫掠是为了找“肥羊”,他们想要的是钱财。
古代识字率普遍偏低,能看懂文书的文化人一般都会去朝廷谋取官职,或者去某个书院教化年轻学子,再不济也能在店铺当个师爷。土匪里很少有读书人,那种山寨里的“狗头军师”,很多时候也就是歪点子稍微多几个,连字都读不通顺。这种一点油水都没有,也不是高门大户出身的信使,土匪们劫下来,文书看不懂,也卖不出去换不了钱。这样,土匪自然会远离这种“穷鬼”。
我们往往看到,在离城门很远的时候,信使就对看门的士兵高喊,随即大门缓缓打开,信使连检查都不用,一路飞奔入城。信使腰间通常挂有一面黄色的小旗,用以确认自己的身份,也表明自己的权威是由皇帝授予。黄色较为醒目,让观察者在很远处就能看到。因此,信使的身份是完全公开的,眼尖的土匪一眼就知道这不是出手的好目标,自然是默默放过。
再是律法宽松的时代,针对加急文书的处罚也是非常严格的。唐律早有规定,没有在规定时间送到,从信使到文书都会遭到免职、杖责,甚至流放、处死的惩罚。尤其是紧急的军事文书,还要增加三等罪责。信使的时间本来就很紧张,土匪们挡了信使的路,完不成任务,信使固然脱不了干系,土匪们也会面临灭顶之灾。
很多时候,土匪能存活下来,那是和地方上下打了招呼,无令不得出动的军队懒得理他们。但若是犯下劫夺紧急文书的罪行,军队和当地政府当然不能姑息,而是会全力剿灭。没拿到钱财,反倒惹来了剿匪的军队,弄不好还是杀头诛族的大罪名,土匪们对信使自然是敬而远之了。
律法对信使,乃至驿站的站长、驿卒都非常严苛,稍微背离一点就会遭来处罚。比如,加急文书的信使,每到一个驿站,都要按规定更换马匹,特殊情况下,当信使身体不适时,还要换别的驿卒接着传送,以保证途中不会出事故。驿马全是由专人负责,无论是生病还是死亡都需要严格奏报,站长也会接受相应的惩罚和赔偿。如果工作人员偷懒,没有更换驿马,或是更换的马匹级别不够跑不快,处罚更是严重。
就连各大城门口的卫兵都不敢拦截检查,而是乖乖放行,更不必说山林水泽的土匪了。会劫夺的只有一张情况,那就是反贼,或是被人收买,已经准备好逃走的人,这种就和普通土匪就有本质上的区别了。
综上所述,胆子再大的土匪,也不会去动运送加急文书的信使。一方面真的没有油水可言,另一方面还要惹来天大的祸患。这对于智商正常,只为了钱财的盗匪来说,只有烧糊涂了才会去做这种愚行。
常言道「乱世出枭雄」,但世道越乱,山贼土匪也越多。朝廷并非不想剿匪,而是他们实在打也打不尽、灭也灭不完,一想到他们,脑海里立马就能浮现出一张张凶神恶煞的嘴角来,实在令人瘮得慌。
这么多土匪究竟从何而来呢?其实他们大多是被生活所迫的农民,过去生产力低下,务农实在填不饱肚子,还要缴纳繁重的赋税,他们又无一技之长,只能通过打劫来寻求温饱,当时甚至还有很多人务农打劫两不误:农忙时下山务农、农闲时上山打劫。但奇怪的是,无恶不作的山贼土匪,为何却从不对进京赶考的「穷书生」下手呢?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为了促进强盗行业有序的发展,自然也需要定下一套专属的业内规则。比如鳏寡孤独者、僧侣道士尼姑、单身夜行人、红白喜事车、挑八股绳、邮差摆渡车等都不在他们的抢劫范围内,当然还包括进京赶考。如果他们违反道德抢了以上几种人,是会被整个混江湖的人瞧不起的。
另外,「穷书生」也并不是真的有那么穷,毕竟进京赶考路途遥远,身上的盘缠多少还是有一点的,有钱人家甚至会出钱雇佣几个护卫或者镖师一同随行。只不过在那些「大老粗」看来,不管他们有钱与否,能够中举的书生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而且他们大多迷信,平日里祭拜的关二爷又和文曲星比干同为财神爷,自然怕惹怒了文曲星而不受关二爷庇护,自然是要敬而远之了。
而通常进京赶考的书生通常都背着一个大箱子,上面还插着一面小旗子,这就明摆着他们是奉旨意进京赶考的,如果山贼们这时候动手,要是被朝廷彻查,下场可想而知。再说了,这些书生若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成为朝廷重臣,想到报复当年打劫过自己的山贼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综上所述,山贼土匪们怎么也不敢得罪这些书生,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去不去,怕了怕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