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私有化对中国存在什么影响
如果国企私有化,那么经济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
1、政府从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变为单纯的制定者。
2、政府的财政收入变为主要来源于税收。
3、对经济的控制能力从直接变为间接,削弱了话语权。
国有企业占据着中国经济的命脉,不仅承担着中国经济稳定器的作用,而且负有与国外巨头在国际市场上一较高低的责任。现实是,目前中国市场上许多领域不是我们的国有企业在垄断,而是跨国公司在垄断我国的市场。
国有企业,特别是117家央企,可以上市,可以引入更多的民资,但是一家也不应该被私有化。至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国企决不能私有化!
扩展资料:
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形式:
一、国有企业上市,通过证券市场出售一部分国有资产给个人。这一做法虽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但到九十年代才形成高潮。尽管在上市过程中,一部分企业同时增发股票以融资,但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把原有的一部分国有资产以股票形式出售给私人,实现部分的私有化。
二、国有股减持给个人。它和第一种形式相联系,是分阶段私有化的通行做法。中国政府虽然在前两年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但实际上各上市公司减持国有股的现象始终没有停止过。
三、管理者购买自己管理的企业。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是直接出售给特定的购买者。中国出售的大部分国有企业,虽然没有用mbo的名称,但政府强调企业出售时,管理者要得大头,尤其是原国有企业的法人代表要持大股。
所以,中国出售国有企业的主要方式虽然是向企业管理者和职工出售,但由于企业管理者占大部分股份,所以它是一种变形的管理者自购企业mbo。
四、出售给他人。这也是中国出售企业的一个方式。但它的重要性比较小。一般情形下,政府为了宣传,或者企业确实无人肯买,才会采用这种方式。
如果国企私有化,那么经济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
1、政府从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变为单纯的制定者。
2、政府的财政收入变为主要来源于税收。
3、对经济的控制能力从直接变为间接,削弱了话语权。
国有企业占据着中国经济的命脉,不仅承担着中国经济稳定器的作用,而且负有与国外巨头在国际市场上一较高低的责任。现实是,目前中国市场上许多领域不是我们的国有企业在垄断,而是跨国公司在垄断我国的市场。
国有企业,特别是117家央企,可以上市,可以引入更多的民资,但是一家也不应该被私有化。至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国企决不能私有化!
扩展资料:
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形式:
一、国有企业上市,通过证券市场出售一部分国有资产给个人。这一做法虽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了,但到九十年代才形成高潮。尽管在上市过程中,一部分企业同时增发股票以融资,但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把原有的一部分国有资产以股票形式出售给私人,实现部分的私有化。
二、国有股减持给个人。它和第一种形式相联系,是分阶段私有化的通行做法。中国政府虽然在前两年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但实际上各上市公司减持国有股的现象始终没有停止过。
三、管理者购买自己管理的企业。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是直接出售给特定的购买者。中国出售的大部分国有企业,虽然没有用mbo的名称,但政府强调企业出售时,管理者要得大头,尤其是原国有企业的法人代表要持大股。
所以,中国出售国有企业的主要方式虽然是向企业管理者和职工出售,但由于企业管理者占大部分股份,所以它是一种变形的管理者自购企业mbo。
四、出售给他人。这也是中国出售企业的一个方式。但它的重要性比较小。一般情形下,政府为了宣传,或者企业确实无人肯买,才会采用这种方式。
国企坚决不能私有化
文章来源:天和网
核心提示: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着中国经济稳定器、助推器的作用,而且负有保障国计民生,与国外巨头在国际市场上一较高低的责任。目前中国市场上许多领域不是我们的国有企业在垄断,而是跨国公司在垄断我国的市场。现实地来看,国有企业,特别是117家央企,可以上市,可以引入一定的民资,但是如果被私有化,对国家和人民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
2月28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京召开记者会,遭到了独立学者杜建国的现场抗议。此前一日,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以下简称“世行报告”),对中国目前改革提出了六条建议。报告中备受争议的是打破国企垄断问题,“世行报告”认为,政府、国有企业和私营部门的作用缺乏明确划分,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需要更多地依靠市场和私营部门,建议国有企业可以相对减少,而杜建国则高呼国企不能私有化,痛斥华尔街都是骗子。一时间关于“国有企业是否该私有化”成为多方讨论热点,“国有企业私有化”论也甚嚣尘上。我们认为,先且不要武断下结论,只有认清了国有企业在我国特殊国情下的发挥作用,才能给予回答。
不妨看一组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年,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简称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26万亿元,应交税费2.99万亿元,已交税费2.97万亿元,202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也即国有企业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接近三成!
特别是央企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更是突出。国资委成立到2021年底,央企累计上缴税金8.19万亿元,2021年上缴税金1.7万亿元,同比增长19.7%,高于净利润增速13.3个百分点。国企对国家的财政贡献不言而喻。
国有企业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据了解,国有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口接近10%。事实上,跟国有企业有关涉的就业人数远远超过此比例,也许可达30%左右。可以说,国有企业保障着数亿人的生活。
举烟草行业为例,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烟草行业系统内拥有工商企业2000多个,从业人数50.8万人,烟草产业涉及农、工、商、贸多种业态,内部产业链长、关联度高、专业性强。另外涉及烟用机械材料等相关产业,还有400余万卷烟零售户,近500万户烟农。粗略统计,全国有5000多万人口的就业与生计与烟草业有关。试想,如果烟草行业私有化,对这些人口会有多大的冲击?
另外,国企,特别是央企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障市场供应,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也发挥了骨干作用,如发电企业火电板块承受增产增亏的压力,加强生产组织,确保供电供热稳定;中央房企充分发挥在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雄厚实力,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和建设;央企还承担了大量急难险重任务,如2021年初利比亚撤离工作中,在保障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中,央企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央企积极参与定点扶贫和援疆援藏工作,93家央企定点帮扶189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数量的31.9%;央企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加强与地方经济的对接合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优秀央企在国际上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央企实力不断壮大,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一些企业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经具备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条件。而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布局大调整,使我国新兴产业与许多发达国家处于相对比较接近的起跑线上,为中国企业实现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
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也为央企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去年,国资委主任王勇曾明确提出央企“十二五”核心目标:“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截至2021年,已有38家央企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榜单。
国企当然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不过其存在已经、正在、也将对我国经济发挥巨大作用,成为我国多元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目前基本面良好,只要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明天就会更好。其次,国企监管部门——国资委自2003年成立后,国资监管体系从无到有,有效的监管正帮助央企越做越大。在央企逐渐做大之际,王勇提出了“做强做优”的新思路,并首度提出“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等五大战略,这意味着央企将步入从“大”变“强”的时代。
不要忘记,中国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才痛下不得不改革的决心,迄今只有30多年,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的积淀和传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也不是短短30多年能够改变的。
改革万不可操之过急,而应循序渐进,小心翼翼,当下那种恨不得马上把所有国企卖光,把广大职工推向无保障的市场的做法,难道不是一场巨大的悲剧吗?
不要忘记,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让其国有企业彻底私有化,与拥有百年资本积累的西方一流企业展开同台竞争,它们凭借什么去竞争?
不要忘记,作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要保持14亿人口稳定生存,并不断走向富裕,如此大的一个国家,经得起疾风骤雨、大风大浪的肆虐吗?
国有企业占据着中国经济的命脉,不仅承担着中国经济稳定器的作用,而且负有与国外巨头在国际市场上一较高低的责任。现实是,目前中国市场上许多领域不是我们的国有企业在垄断,而是跨国公司在垄断我国的市场。特别是一些高技术领域更为突出。如软件市场、手机、感光器材,我国企业几乎全军覆没;汽车、医药等行业,我国企业鲜少拥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现实地来看,国有企业,特别是117家央企,可以上市,可以引入更多的民资,但是一家也不应该被私有化。至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国企决不能私有化!
国企私有化为什么会被实施?根本就不合法,国企都是全民所有制,谁有资格买卖?买卖后的钱可分给了全国人民?一系列违法操作就是犯罪!国企亏损这行亏损换行做,实在不行直接破产,工人分流别的国企去,为什么要转卖给私人?私人又拿着国企资产圈地,然后银行抵押贷款,搞房地产,炒房卖房,赚了钱然后拍拍屁股走了,留下房价上涨,银行烂账再次损害国家!有的甚至低价收购国企,圈地,抵押贷款,再收购国企,圈地,抵押贷款,一轮轮用国家的钱买国家的企业卷走大量资金然后也不做企业直接利用企业的地皮做房地产,炒楼,最后用贷款国家的钱炒国家的地皮,留下百姓买不起的房价,就业率一个没解决,下岗工人男人打流,女人从前娱乐业,经济建设一样没搞,有甚者还要搞活娱乐业,还来个选美女活动,就这样还要玩下岗工人的下一代!然后继续私有化,私有化学校开始,玩了下岗工人子女,还要你们的下下代输在起跑线上,又是低价贱买学校,又贷款,高薪挖走公立学校最好的教师,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然后肯定有最好的升学率,广告出名校名声,招收好的生源,然后市场经济这些优秀的生源里,谁钱多招收谁,打造高大上贵族学校,严格管理,最优秀的师资力量,就这样小学,中学,大学都这样来,中国的哈佛大学出现了,有钱优秀也不招收,只招收各行业巨头,政界大佬的子女,实行校友推荐制,全国各大行业顶尖职位当然只从我们的学校招聘,总统都出自我们的学校,各财团继承人也咱们学校出来的,从此这个国家统治阶层就是固定的这些人掌管,全国最好的师资力量,政策的倾向,凡是我们学校,从小学,中学,大学等都是最好的,教出来的学生是最优秀的,当然也是为各行各业垄断巨头培养的人才以及子女,从此固化最高层次,都是家族统治各行各业,当然下面的阶层也会学我这样做的。也肯定,当年那些要求私有化的那些贫民蠢货他们的子女嘛,咱们贵族出于怜悯之心要求政府创办公立学校,当然那些蠢货也没有多余的钱给子女交学费,免费,看我们多么慈善?至少我们的集团需要打工的,总不能都是文盲吧?他们得需要一定知识操作机械,我们需要士兵驾驶飞机保护我们的财产,嗯,12年免费义务教育给他们的子子孙孙,当然教材都是倾向于服从管理,和操作或者我们一切需要的方向学习,就像蚁巢制造工蚁那样,贵族学校学习管理,公立学校学习制造,操作,等等一切需要的,多么美好的私有化?从此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是上位者,你们子子孙孙都是光荣的劳动人民!
中国70%的国企已经被变卖掉啦。
俄国私分国企后那些东西贬值5000倍,这基本就是个祸国殃民的操作。国企没了,国防资源和国家根基没了,国库空虚、国力羸弱,军队、黑帮、各系团体……这是要走民国后路,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外国企业打压欺负民族工业、压榨中国工人的日子即将开始。
国有企业是否该私有化
第一、学术界和政策制定部门必须明确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原则是为市场经济建设基础。而制度建设本身是需要支付成本的。用股市圈钱这样的改革方法虽然表面上或者暂时支付的成本比较小,或者不明显。但是,最终这些成本将露出水面,被公众所感觉到。因此,所有的制度建设方面的机会主义行为最终是要受到惩罚的。政府本身不能够有自私的谋利行为,将卖不出去的东西想尽办法推销出去,使自己损失最小。本人感到特别可悲的是,中国的经济学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经常被那些在制度建设方面的短期行为的理论所左右,而失去对经济学最基本原则的坚持。
第二、要正确看待国有企业经理人在国有企业私有化中的地位。我们必须承认,企业家是社会的重要资源,经济政策要保护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积极性。但是,这种保护应该是给企业家以合法的公开的渠道增加个人资产,而不是通过资产流失,比如送股的方法使企业家拥有股权。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家可以得到比较高的报酬和奖励。这些报酬和奖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可以鼓励企业家将他们的收入用于企业投资,对于投资的收入,比如购买本企业股票的收入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采取送股或者其它资产流失的手段来增加企业家的股份,不是保护了企业家,而是有害的。因为这样使企业家有不安全感,容易导致短期行为。
第三、要建立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专门机构。私有化是一场运动,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现有的国资局只能够负责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不能够领导私有化运动。因为他们长期以来在这个系统工作,有大量的人事关系,不便于公平操作。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专门机构的人员只能够从现有的政府机关,企业,高校和相关的服务部门,例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企业咨询公司等单位临时抽调和招聘组成。只有这样一个类似于德国信托局的独立组织,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克服资产评估不公,拍卖程序不公的问题。由于中国的国有企业的特点是分为中央所有和地方所有。因此,可以成立中央和省两个层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机构。省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机构除了负责省级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任务以外,也负责省以下地方政府所有的企业的私有化工作。
第四、采取企业分解的措施,将大型企业分解为中小型企业是一种比较好的技术方法。在德国私有化过程中,无论是在原来的西部地区还是后来的东部地区,这都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西部地区70年代到80年代私有化的过程中,大量采取的是将集团公司控股的分公司独立出去。这里有一个背景就是这些公司本来是总公司从业务扩张目的出发投资的,本来就是独立的经营单位。将总公司控股部分卖出去,企业就独立了,就私有化了。中国目前也有这样的企业,例如苏果超市或华联超市这样的企业集团,完全可以采取分解的方式私有化。私有化以后并不需要改变子公司与母公司在业务方面的联系,改变的只是所有权的结构。中国在前一阶段采取了将小企业合并成大企业的所谓组建企业集团的方式,这种做法与东德时期的企业联合运动很相似。虽然可以实现国有企业之间在市场开发,设施共用方面某些规模经济,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太大,导致管理困难,效率下降。中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上市,把20个1000万资产的小企业组建成2个亿的大企业就具备了上市的资产规模条件。但是对于私有化来说,这样的大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卖主。因此,私有化需要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将这些大的企业集团进行分解。分解以后的企业资产规模比较小,比较容易找到买主。中国有大量台资、港资和海外的华资企业,大陆本土经过改革以来的发展也有相当数量的的私人中小型企业,同时也有大量的中小型外资企业,它们都有可能成为企业的买主。只有在大量买主的情况下,才能够从技术上防止国有企业原企业家形成的买方垄断。在公平竞买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财政扶持的政策,使企业家通过银行贷款购买股权的途径成为新所有者。需要建立这样一种保护真正的企业家的制度,而不是保护那些在化公为私方面很有本领的企业家。中国并不缺少企业家人才资源,缺少的是保护真正企业家的制度。现在有些企业家不认真经营企业,而致力于通过各种途径成为企业的大股东。这是制度造成的,这是在特定制度下形成的行为偏好。
实行企业分解措施以后,很可能仍然有一些大型企业,在技术上无法进行分解。对于这些大企业只能够采取国家减少股份的方法上市。这里当然需要有规范的资产评估报告。可以考虑的另一项制度创新是在政府之间拍卖,先形成市场价格的方法。例如,中央所有的企业可以先卖给地方。由于中国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各个地区国有企业的经营水平也有相当大的差别,沿海发达地区的国有企业由于受出口市场、外资企业竞争的比较大的压力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可能比落后地区的国有企业经营得好一些。同时,不发达地区有劳动成本低和资源方面的优势。因此,可以考虑将落后地区的大型国有企业先对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拍卖。在这个过程中,本地的企业就首先要接受外地企业家的评估,也就可以先一步形成比较逼近市场的价格。有些企业也可能在第一轮出卖中就被定为破产企业。一个在落后地区依靠本地地方财政扶持的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很可能被发达地区的企业家看做一摊子破铜烂铁,没有任何价值。这个过程相当于引入完全的外部人评价机制,克服本地地方政府和本地企业家内部串通的技术问题。对于有价值的企业,通过新的产权组合,引入发达地区的管理方法改进管理,可能对这些企业的资产保值起到正面作用。第二步,再考虑将发达地区的这些大企业逐步出卖股份给私人投资者。当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卖买过程的自由竞争,防止中央政府强迫地方政府的购买行为。因为,任何强迫都将是对企业市场价值的扭曲。这个过程本身的目的是形成企业的市场价格,而不是为落后地区的国有企业找买主。
第五、在私有化过程中要区分企业资产和不动产,理顺地方财政与私有化后企业的经济关系。大量资料表明,许多国有工商企业在它们的资产评估价值中主要部分是房地产价值。而这笔资产在私有化过程中,基本采取继续无偿使用,或者按计划划拨价格使用。而私有化以后,企业家往往通过经营房地产的收入来购买企业股权或者偿还购买股份的贷款。如果说资产流失的话,房地产大概是流失的主要途径。对于企业转型的扶持应该规定房地产无偿或者低价使用的期限,比如说3年或者5年之内。根据现在的城市土地所有权制度,这些国有企业的土地属于城市所有,土地经营的收入应该属于地方财政的收入。有些企业的下岗职工已经提出,他们不需要参加城市的低保,只要将工厂的房地产经营收入给他们就够了。现在一方面由城市地方财政负责下岗工人的支出,一方面将城市土地无偿由改制后的企业使用。这实际上是一种地方财政资金向企业家私人的流动,是公众利益的净损失。
第六、发挥金融监控的作用。国有企业私有化涉及到巨额资金流动,银行要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收入的资金流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中国目前的最主要问题是仍然允许巨额的现金交易。这在发达国家都是不允许的。现金交易为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逃脱银行监控的方便之门。如果中国还不可能实行全面的现金交易限制,至少可以规定国有企业私有化不可以使用现金交易,必须采用银行转帐的方式。有必要规定专门的银行作为国有企业私有化的银行,以便于监督和管理。
第七、对已经私有化的企业进行财务审查。现在人们已经提出大量已经私有化的企业存在资产流失问题。对于这些已经发现的问题,政府应该组织专门的机构审查,进行处理。不能够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也许有人认为,有些事情已经无法可查,或者说就是查到,需要的组织成本也相当高,得不偿失。建设新的制度,就是要坚持公平的原则。通过审查,保护了采取正当手段的企业家,将采取不正当手段化公为私的企业家清除出去,才能够巩固私有化的成果。
第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这里涉及到现在大家讨论的关键问题即国有企业经理的权限和义务问题。国有企业经理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多少报酬;在亏损或者破产的情况下,要承担多大的经济责任。这里的一个首要的问题是,我们可以不考虑国有企业的经理,而是对一般企业经理的法律规定是如何约束的,比如工资标准是工人的多少倍。经营不当的责任,董事会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解雇经理。德国法律规定,企业破产以后经理承担直接的法律后果是在20年之内,被剥夺经理资格。这样任何一个国有企业经理都不可能通过将企业玩破产的方法,低价收购,重新取得经理位置。
国有企业私有化是一项运动,需要有法律程序,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接受公众的监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一项工程,既需要有大政方针,也需要有经过论证的适当的具体的政策相配合。政策工具的选择是经济学的重要任务的一个方面。经济学不仅仅需要研究理论,也需要研究政策,因为任何理论都需要具体的政策来实现。有人认为现在的改革方法就是合理的,就是好的,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要私有化就行了。这实际上是经济学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的一种懒惰,这种看法排斥了对更好的改革方法的研究和吸收。从结果上来讲,这种懒惰为既得利益者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国企是为国家社会这个大股东服务谋利还是为了资本主义国家全球化主导的世界股东服务牟利?
国企私有化之利弊?
国企私有化之利:
1、国企私有化能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或效益。私有企业相对国有企业在运行效率或效益方面要高一些 ,这是因为,二者受到的监督程度不一样。私有企业拥有主人翁,国有企业没有主人翁,私有企业受到的监督较多,不仅政府机构可以监督,而且企业拥有者还可以监督,并且后者的监督更有效。
2、国企私有化能减少腐败现象,国有企业主要受到政府机构的监督,这要比私有企业的监督者少,这为腐败滋生提供了条件。国有企业领城是滋生着较多的腐行为,让这些企业私有化,可以减少企业的腐败行为。
3、国企私有化能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如果中国想搞正常的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对于中国来说显得格外重要,显得格外必要。这来源于人们的需求原理。由于国有企业的大量存在,这导致中国国民人均的可支配财富比较少,实际上也就是导致需求(内需)不足,市场疲软。
国企私有化之弊:
1、滋生新的垄断。国有企业私有化是为了破除垄断,但是在大型企业卖出时,也会形成新的垄断,而没有使经济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对于私有化来说,这样的大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买主。而只有在大买主的情况下,才能够从技术上防止国有企业原企业家形成的买方垄断。
2、脱离了我国社会主义国情。许多国有企业的企业规模较大,管理十分困难,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把持。有些企业家不认真经营企业,而致力于通过各种途径成为企业的大股东。这不但背离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初衷,还脱离了我国社会主义国情。
3、国有企业私有化内容发展到由“谋财物”到“谋人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国企高管认识到,作为企业最重要资源,左右人事才是私有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不少国有企业关系到钱财物和宣传喉舌的人员都是自己的亲信或利益攸关者。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完全等同于一个家族企业。
扩展资料:
国企私有化能尽快消灭垄断。政策性经济垄断现象是经济发展的毒瘤,有必要切除。而政策性垄断现象,往往是由国有企业完成。国有企业的身份,容易掩盖经济垄断的邪恶,降低对垄断现象的厌恶程度,不利于消灭政策性经济垄断现象,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果政策性经济垄断行为是由私有企业完成的,容易深恶痛绝,政府机构也不容易庇护私有垄断企业,国民消灭垄断的欲望就会增大许多,有利于迅速结束各种政策性垄断现象。
好的方面就是能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竞争力,晋升提拔上面相对公平,不好的一面就是私有化后政策扶持力度会下降,压力大,甚至私企老板为了利益会不择手段,干违法的事情,国企相对来说有底线,不会干太出格的事情。
私企与员工是雇佣关系,你是个打工的,何来积极性。如果你真把私企当做自己的家,而拼命工作。老板反而怀疑你另有图谋。企业的性质不同,员工的身份也不同。请你认清自己身份。国企员工积极工作,是为国家,人民做贡献。私企员工只能是为老板做贡献。
俄罗斯私有化的恶果就是导致卖能源赚的钱不是所有人的,但经济发生困难就是所有人一起承受。所以结果就是百姓受难越久,人心越动荡分裂。因为即使能源赚再多,也会像沙特一样,有钱的更有钱,没钱的依然在受经济不良之苦。
就像中国富豪比美国还多,但中国人的生活却没美国人那么好一样。
私有人是把全民所有变成少数人特有,这原本就不是什么正义公平的过程,就是残酷的剥夺与迫害。
文章标题: 国企天天亏损,为什么不能把国企全都变为私有来发展经济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