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波传播的介质发生变化及从一种相对地面为v的介质传到相对地面速度为0的介质中波的传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时间: 2023-09-27 10:00:5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波传播的介质发生变化及从一种相对地面为v的介质传到相对地面速度为0的介质中波的传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发生折射的时候,波长的改变是因为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发生折射的时候,波长的改变不是因为折射,而是因为介质发生了变化。波,不管是光波还是机械波的频率都只和波源有关,和介质种类没有关系。而波长,则和介质种类和波源都有关。所以,如果光进入了不同的介质,波长会变,频率不会变。

实验:

折射率与介质的电磁性质密切相关。根据电磁理论,εr和μr分别为介质的相对电容率和相对磁导率。折射率还与波长有关,称色散现象。折射率数据是对某一特定波长而言的(通常是对钠黄光,波长为5893埃)。

气体折射率还与温度和压强有关。空气折射率对各种波长的光都非常接近于1,例如空气在20℃,760毫米汞高时的折射率为1.00027。在工程光学中常把空气折射率当作1,而其他介质的折射率就是对空气的相对折射率。

动量与波长的关系式p=h/λ推广到一切微观粒子上,指出:具有质量m 和速度v 的运动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的波长等于普朗克恒量h 跟粒子动量mv 的比,即λ= h/(mv)。这个关系式后来就叫做德布罗意公式。

量子力学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粒子,如光子、电子或是原子,都能用一个微分方程,如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这个方程的解即为波函数,它描述了粒子的状态。

波函数具有叠加性,它们能够像波一样互相干涉。同时,波函数也被解释为描述粒子出现在特定位置的机率幅。这样,粒子性和波动性就统一在同一个解释中。

扩展资料:

光折射的现象:

1、鱼儿在清澈的水里面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鱼叉叉向的是鱼的虚像。而若使用激光枪射鱼,要瞄准所看到的像的下方。

因为光线在水中也会发生折射,从上面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们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逆着折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物体上方的虚像。

2、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深度浅,所以当你站在岸边,看见清澈见底,深不过齐腰的水时,千万不要贸然下去,以免因为对水深估计不足,惊慌失措发生危险。

3、把一块厚玻璃放在钢笔的前面,笔杆看起来好像错位了,这种现象也是光的折射引起的。玻璃能将光速减慢35%,当光从空气传播到玻璃中,速度就会变慢,并改变传播的方向笔杆看起来就好像错位了。

5、海市蜃楼也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

6、一枚硬币放在杯底,把杯子移动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往杯里倒水,就能看见硬币,这是因为光的折射。

地震波的传播

地震波的传播是用射线描述的。射线恒与波阵面垂直,平面波的射线是垂直于波阵面 的平行线,均匀介质中球面波的射线是以波源为中心的径向直线。

一般情况下,地层是以介质的物理性质(密度、弹性常数以及速度等)不同而划分 的。地震波从震源向外传播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从一层介质进入另一层介质时,波速、传播方向、频谱成分和能量等都要发生变化,并在分界面产生新的扰动。下面讨论 波通过不同介质时的一些主要变化。

(一)地震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

地震波在层状介质中传播,遇到弹性性质突变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透射和折射 等现象,并遵循斯奈尔定律。

1.地震波的反射和透射

对于反射波,入射线、反射线与界面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角α′等于入射角α,如图 1-6所示。

地震勘探中用透射波描述透过界面的波。对于透射波,透射线和入射线分居界面两侧,亦与界面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图1-6),并满足 关系式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β是透射角。

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的关系用一个式子表示,即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图1-6 波的反射和透射

式中:p称射线参数。

至于反射波与透射波的强度,分别由反射系数R和透射系数T体现。根据弹性物理 学中的证明,当波垂直入射到界面时(即入射角等于零),入射波的振幅Ai、反射波的振 幅Ar和透射波的振幅At具有如下关系: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或写成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上两式中:ρ1和v1表示入射介质的密度和速度;ρ2和v2表示界面另一侧介质的密度和速 度;Zi=ρivi,是密度与速度的乘积,称为介质的波阻抗;R称反射系数;T称透射系数。

公式(1-8)表明,反射系数R(或反射波强度)不为零的条件是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这意味着波阻抗不相等的界面构成反射界面。于是式(1-10)可以说是地震反射波形成 的必要条件。显然,不论是ρ2v2>ρ1v1,还是ρ2v2<ρ1v1,均满足不等式(1-10)。ρ1v1与 ρ2v2之差越大,R越大,反射波越强。也应看到,反射波的强度不仅随波阻抗之差(Z2— Z1)增大而增加,还随波阻抗之和(Z2+Z1)增大而减少,情况比较复杂。

由式(1-8)可看出,ρ2v2>ρ1v1时,R为正,表示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相同;即 如果入射纵波波前以压缩带抵界面,反射纵波波前也是压缩带,涨、缩关系一致。反之,ρ2v2<ρ1v1时,R为负,两者相位相反,即相位差180°。这种现象称为“半波损失”。

联合式(1-8)和式(1-9),有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由式(1-9)可以看出,透射系数T总是正的。这就是说,透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 永远是一致的。

2.地震折射波的形成

在图1-7中,若波从一种介质(v1)进入速度较高一侧的介质(v2)中时,透射角β 大于入射角α。随着入射角的增大,透射角也随之增大。当波以临界角ic 入射到分界面时,透射角β达到90°,根据式(1-4),有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图1-7 地震折射波的形成

此时透射波沿界面以v2速度滑行,这种特殊的透射波称之为滑行波,滑行波的传播 速度v2称界面速度。

根据惠更斯原理,可以把滑行波经过的各点看做是新的振动源。由于界面上、下层介 质间存在着弹性联系,透射波沿界面滑行时必然引起上层介质质点的振动,于是,在上层 介质中就产生一种新波。这种新波在地震勘探中称为折射波,也称首波。折射波射线均以 临界角ic从界面射出,且彼此平行,然后又以ic入射到地面,如图1-7中的Pn所示。由于在临界点以内不产生折射波,故地面的OS0区间观测不到折射波,这个区间称为折 射波的盲区。

可见,利用折射波进行勘探必须满足其形成的基本物理条件:界面下方介质的波速大 于上覆介质的波速。在多层介质中,欲在任一介质层顶面形成折射波,必须是该层波速大 于上覆所有各层的波速。如果上覆介质有一层的波速大于其下伏所有各层的波速,则在这 些下伏层中都不能产生折射波。与反射波的形成条件相比,在同一剖面中,折射界面的数 目总是少于反射界面。因而,用折射波划分地质剖面要比用反射波划分地质剖面的能 力差。

(二)地震波的转换

当波倾斜入射到界面上时,除同类反射波和透射波 外,还会产生与入射波类型不同的波,这称为波的 转换。

如图1-8所示,当一P波以角α入射到界面上时,在界面法线方向和切线方向均有相应的位移分量。法向 位移引起介质压缩形变产生反射纵波RP和透射纵波 TP。切向位移则引起剪切形变而产生反射横波RS(确 切说是SV波,下同)和透射横波TS。反射角(αP,αS)、透射角(βP,βS)与入射角α满足关系式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在同一介质中,由于P波速度大于S波速度,因而始终有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图1-8 波的转换

横波SV入射与P波入射情况类似,SH波入射时只有反射SH波和透射SH波产生,而无转换波。

不论是P波入射,还是S波入射,通常把反射和透射后产生的与入射波性质相同的 波称为同类波,与入射波性质不同的波(如P波产生的S波,或S波产生的P波)称为 转换波。

在弹性分界面上,这四种波的能量分配,不仅与入射角有关,还与界面上下介质中P 波、S波的速度及密度等参数有关,情况比较复杂。

不仅如此,地震波在地层介质中传播遇到强反射界面时,除产生一次反射波外,还会 产生各种类型的多次反射波(图1-9),甚至于反射—折射波和折射—反射波等。因其多 次往返于界面间,传播路径长,能量弱,所以有时记录清楚有时不清楚。

在地震勘探中,多次波对一次反射波或折射波是严重的干扰。同时,如果将记录到的 多次波误认为一次波,则会导致解释界面深度的错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总是设法消 除之。

图1-9 不同类型的多次反射波

(三)视速度定理

如图1-10所示,设一平面波波前在t和t+△t时刻分别抵达地面上的x1和x2点,此时波前的传播距离差为△l,时间差为△t,于是有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图1-10 真速度v与视速度v*的关系

式中v称真速度。但由于地震观测是在地面进行 的,这样就好像波沿测线以某一速度v*经△t时 间由x1传播到x2点,行进了△x距离。该速度 称视速度,即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从图1-10可看出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于是有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α为波射线与地面法线之间的夹角(称入射角)。

关系式(1-14)表示视速度v*和真速度v之间的关系,此称视速度定理。由该定理 可得出视速度的下列变化特征:

(1)当α=90°时,即波在地面沿测线方向传播,此时,v*=v;

(2)当α=0°时,即波在地下垂直地面传播,波前同时到达地面测线上的各点,此时,v*=∞;

(3)当波的入射角α由0°增大至90°时,视速度v*值则由无限大变至真速度v,因此 一般情况下有v*≥v的关系;

(4)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由于真速度v不变,此时视速度v*的变化反映了地震 波入射角的变化。

(四)地震波的衰减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表征波特征的波形要被改造,其中最明显的是振幅衰减。下面 就波的扩散、吸收及散射等现象对波形的影响做以讨论。

1.地震波的扩散

地震波由震源向外传播时,随着距离的增加,散布的面积越来越大。因波的总能量不 变,故单位面积上的能量越来越少,波的振幅逐渐变小。

图1-11 表示从球心O向周围扩散的球面波。在 t1时刻传至半径为r1的位置,在t2时刻传至半径为 r2处。如果只考察波在t1和t2时刻扩散的部分球面 S1和S2(其能量密度分别为I1和I2),于是单位时间 流过面积S1的能量等于流过面积S2的能量,即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因此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图1-11球面波能量扩散示意图

从立体角dΩ的定义出发,有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所以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代入式(1-15),得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因为能流强度I与振幅A的平方成正比,所以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由此可见,几何扩散使球面波的能量强度随距离平方成反比衰减。这种现象称为球面 扩散。

实际的地球介质并非均匀介质,尤其是存在各向异性情况下,波的传播将不遵循球面 扩散的规律。

2.地震波的吸收

实践表明,地震波的弹性能量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介质吸收,最后都转换成热能而 消失。弹性能转换成热能的过程称为吸收。

地震波的吸收,除与波的频率有关外,其振幅还随传播距离的增大按负指数规律变 化,即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式中:A为地震波振幅;A0为地震波的初始振幅;r为传播距离;α(f)为与频率有关的 吸收系数,表示单位距离振幅的衰减率,有时亦用每一波长距离振幅衰减的分贝数(dB/λ)表示。

介质的吸收系数与该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疏松胶结差的岩石吸收系数较大,坚硬致 密的岩石吸收系数较小。

此外,吸收系数还与波的频率密切相关。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介质,吸收系数大小与波的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吸收越大。因此,地震波在传播中,高频成 分损失较快。

综合上述,地震波由于受波前扩散和吸收衰减,在介质中传播的振幅变化规律可用下 式表示: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该式说明地震波随传播距离的增大,其频率逐渐变低,振幅越来越小。式中各符号含 义与式(1-19)中的相同。

3.地震波的散射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均质体或凸凹不平的面使反射波的传播方向变得没有规 律,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散射的结果使得地震波的能量分散。在地震记录图上表现为局部 波形畸变、不规则的到达时间和振幅衰减。

引起散射的不均质体有交互层、小断块、小礁块以及岩脉等。

研究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特征,是动力学地震勘探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岩性地 震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质如何影响波的传播速度 (不同介质的性质如何影响波的传播速度) 答好了追加!!!

介质中的波动是依靠介质质元与质元的相互作用来向前传播的,因此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强,传播越快,具体表现在:介质的刚性越强,硬度越大,波速越大,在公式上,波速和介质对应模量的开根成正比。
这个需要理解“波”的本质是什么。

简单的说,波的传播大抵就是介质中的某种振动通过某种相互影响而传递。
比如声波,就是在有弹性的介质中传播着的压力的振动,那么在不同密度、不同弹性的介质中为何速度会不一样就不言自明了。
以声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来说就是固体最快,液体其次,气体最慢,如果是其它波的 话那就 另当别论

无线电波是什么

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无线电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无线电波的速度只随传播介质的电和磁的性质而变化。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因为无线电波和光均属于电磁波。无线电波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Vε=C/sqrt(ε),其中ε为传播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与真空很接近,略大于1。

无线电波的特点

1、长波传播的特点:长波的传播比较稳定。

2、中波传播的特点:中波能以表面波或天波的形式传播,波长在3000-2000米的无线电通信,用无线或表面波传播,接收场强都很稳定,可用以完成可靠的通信。

3、短波传播的特点:短波可以靠表面波和天波传播,地面吸收较强。

4.超短波和微波传播的特点:超短波,微波的频率很高,表面波衰减很大,超短波,微波一般不用表面波,天波的传播方式,只能用空间波。

文章标题: 波传播的介质发生变化及从一种相对地面为v的介质传到相对地面速度为0的介质中波的传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0245.html
文章标签:介质  地面  变化  传播  发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