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9-21 20:00:4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日本是传统的经济强国,过去30年日本的经济依然是在增长的,在相同体量的经济体中,增速也不并不低,而给大家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失去20”这种标签带来的印象,另一个就是因为汇率因素导致日本以美元计算的GDP总是上不去,所以在以美元计价的GDP排名中总是停滞不前。1、日本过去30年的经济增速依然是不低的从二战后来看,日本的经济发展经历过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战后快速增长的20年,其次是中速增长的70年代到80年代;最后是低速增长的90年代到如今:1.1、第一个阶段:快速增长的20年日本也曾经经历过一段快速的发展经济时间段,在1970年以前几乎都是保持2位数的增长,这一时期快速增长的经济趋势,让日本很快就恢复了二战前经济强国的地位。
1.2、第二个阶段: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是从1971年到1991年,持续的时间也差不多是20年的时间,经济增速大概是4%-5%的区间,这个20年日本进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日本品牌也层出不穷,各大企业走上国际舞台,我们今天看到的日本品牌大多是来自于这个时间阶段。1.3、第三个阶段:低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从1991年开始的,背景就是“广场协议”,日本经济突然进入转折点的因素很多,有外因也有内因,各种观点都有,笔者不做评价,总而言之从1991年开始,日本的经济增速就进入到了一个低速增长的阶段。虽然日本进入了较低增速的发展阶段,但是其增速和欧洲传统经济强国德国、英国、法国相比并没有逊色多少,下图是日本和德国、英国、法国的GDP增速走势图,可以看出在1991年之前日本曾经长期领先于欧洲三大强国,1991年进入转折点之后,日本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和欧洲3国相比)。
2、日本在1991年前打下的基础太强大了在1991年前的40年底,日本 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1975年的时候,日本的经济就超过了德国,此后一直领先,到了1995年的时候差距已经非常明显了,当年日本的GDP是5.45万亿美元(没错,比2021年的GDP还要高),当年德国的GDP是2.59万亿美元,日本是德国的2.1倍。
所以,在这之前打下的强大的基础,也成为欧洲各国难以逾越的门槛,到了2021年,虽然德国经济也在增长,但是在2021年这一年日本的经济体量依然达到了德国的1.24倍。3、日本的人口大大高于欧洲各国日本和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从人均GDP来看,日本曾经还持续的领先于欧洲各国,在1995年的时候,日本的人均GDP就超过了4万美元,而当时的德国、英国和法国的人均GDP只是在两三万美元之间。这个情况直到2003年之后才开始被英国超越。
日本的人口是1.27亿,而德国作为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也不过0.83亿,日本是德国的1.53倍,而英国和法国人口差不多是0.67亿,而且德国和英国和法国的人口都进入一个非常缓慢的发展阶段,人口无法持续增长,而经济水平一直都差不多,要超越日本是非常困难的。
4、日元兑美元的变化汇率是把双刃剑,在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从最高的262升值到1995年最低的80,这段时间也成了日本GDP增长曲线最陡峭的10年,这十年日本GDP以美元计算实现了从1.4万亿美元到5.45万亿美元的跨越式发展,10年间以美元计算的GDP增长2.9倍,这实则是拜汇率升值所致。这一次为日本打下的高GDP是有些虚胖的,这个不是经济的成功,而是汇率升值带来的表面成功。
此后的30年日本都在还这段时间升值的“账”,用30年来消化,到了2021年大概是106,相比1995年的80,贬值了25%,那么换句话说,这段时间日元贬值,以美元计算的日本的GDP自然也就要减少了25%以上。
许一力:中国拿什么超越美国
中科院的报告“中国将在2021年成为第一经济体,而在2049年则将全面超越美国”,再度成为近期舆论争议的焦点。中国拿什么超越美国?这究竟是无稽之谈,还是跳一跳就能摸到的未来呢?
单从GDP看,中国从经济上超越美国,已经是板上钉钉。而这也绝非中科院一家之言,英国《金融时报》早在去年8月份,便提出非常类似的观点——中国将在2021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体。
还有一个更不可思议的是,美国并不担心中国在经济上的赶超。反而一个事实是,欧美国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高速崛起中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在享受这个过程。他们很乐于看到中国的崛起,因为他们同样分享着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巨大红利,其中,又以美国最有代表性。世界经济一日无法摆脱美元计价的束缚,中国就将一日停留在“为美国打工”的位置上。也正是如此,中国用真金白银制造出的产品,以出口换取美国一叠叠印刷精良的“废纸”。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无论经济能否超越美国并非是问题的关键。GDP上的优势毫无意义。
问题的关键是,历史上有很多其它国家GDP超越当时霸主的例子,但最后有没有成为新霸主?则有成功和不成功的。我们中国超越美国跟100年前美国超越英国,有很大的可对比性。那么美国是如何成功踢走英国走到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呢?
通常我们都会以为,是美国经济超越英国,才达成的其成为经济霸主乃至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关键所在。但事实却恰恰相反,美国早在十九世纪中旬,其工业产值便已经超越英国。但显而易见的是,之后的近百年里,英国仍然是全球经济的导向所在。直到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才彻底成为了新的世界领袖。为什么中间经历了接近100年呢?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虽然早期经济上超越英国,但英国得益于英镑屹立不倒的地位而一直不肯让位。直到二战后美元取代英镑的地位,美国才成为真正的霸主。
英镑为什么愿意让位给美元呢?正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了蓄势已久的美国以机会。常年的战火和战争的花销,导致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的大量外流,给了美元以崛起的时机。以黄金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迅速建立,美元称霸的机会就此诞生。此后,美国通过37亿美元经济援助——这几乎是美国援助欧洲总金额的两倍还多——为要挟,强迫英国恢复英镑与美元的自由兑换。随着英国政府妥协,一时间英镑面临大规模抛售,美元则变得炙手可热,几个月的时间,十数亿黄金流出英国。英镑从此无力回天。
美国击垮英国,展现了所谓的经济霸权的残酷,而这样的战争,特别是在美国取得了世界霸权之后,变得更加频繁而游刃有余。
在美国此后成为霸主的几十年,实际上美国的霸主地位也受到过不少其它国家的冲击。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有不少日本超越美国的声音,日本甚至已经号称取代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上世纪90年代,欧元区的崛起也同样标榜着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强硬态度,美国视欧元国为强劲对手。
但时隔不到十年,当年的这些憧憬都变成了一场笑话。1985年,美国联手其他四国,签署广场协议以联手干预汇市,让强势美元软着陆。其后连续20年间,日元的连续升值。在接近70%的升值幅度之下,大量的资本流入日本。涌入的资金一方面堵死了制造业出口,另一方面也点燃了日本的泡沫经济——直到95年前后,美国停止了对于美元的汇率干预,日本经济从高峰跌落谷底,所谓的复兴和超越美国甚至是“买下美国”的豪言,成了黄粱一梦。
而相比之下,美国对付欧元区的手段则更加粗暴,索罗斯成功狙击要加入欧元区的英镑有传是美国背后支持。而近期,华尔街操控下的三大评级机构直接引爆了希腊的债务评级,自此,欧元区陷入内乱,所谓的两分天下也终于倾覆于欧债的硝烟中。
可见,中国并非是第一个号称超越美国的国家,早有日本和欧洲的失败案例。但为何美国GDP超越英国的时候就成功实现了霸主地位,而日本和欧元国则失败了?
这是有当时历史条件支持的。在美国超越英国的时候,出现了两个现在很难遇到的条件:1、当时正值两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特殊时期,美元顺势成为世界货币。2、当时的货币中,黄金作为公认的法币而得到大家的认可。
而这两个历史条件现在很难形成:1、当代的武器更新,众多国家拥有核武,谁也不敢轻易发动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有的只是互相呈现给国内民众的表演而已。2、黄金本应作为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却被各国统治者弱化其的重要性。世界各国的统治者最怕黄金本位的归来。没有了黄金本位,各国货币都可以成为建立在国家信用上的货币,想发多少就发多少。不知道金本位的丢失对世界民众来说是多大的一个损失,而这种赤裸裸抢劫型的货币发行,却被统治者吹嘘成多好的经济体制。
诚然,这两大条件的缺失,注定中国在超越美国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当时美国超越英国时更大的阻力。
中国经历了长达30年的高增长,而潜在的投资空间,也在不断的诉说着中国经济再度腾飞的巨大潜力。但GDP的超越并不能给中国更为实际的好处。即便富可敌国,也仍然只是个打工仔——而这恰恰是中国当下的尴尬。而一旦中国这个打工仔想炒了美国老板自己另起炉灶,很可能面临的便是美元武器的全面进攻。
中国的经济并非铁板一块,从最直观的GDP能耗上来说,上年的粗放型增长给中国的经济埋下了隐患。长久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一直保持在国际水平的3至4倍。中国长达30年的高速崛起并非没有代价。30年中,中国消耗了同一时间内全球生产的46%的钢铁,16%的能源、52%的水泥,却仅仅创造了不足全球8%的GDP。经济增长的底下,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将受到挑战,更加直接的是投资过热之下,高通胀和高债务隐患给未来酝酿中的金融战争以突破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盲目的沉浸于“超英赶美”的迷幻中是非常幼稚的行为。中国需要抛开好大喜功的民族劣根,转而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GDP上的光鲜,更需要的是世界经济上的话语权。
如果没有这样的话语权,中国只会沦为美国的制造工具,而我们自己还为制造过程中的高GDP而沾沾自喜。中国本身知识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上欠缺,在欧美技术垄断的大环境下,受益于制造业迁徙而飞速发展的中国,成为了欧美国家的廉价工厂。2008年中国在次贷危机中的坚挺,为美国海外企业9560亿美元的盈利贡献了不小的力量,而其国内企业盈利才不过5320亿美元,海外企业盈利是国内企业盈利的1.8倍。从数据上看更加明显,中国制造产品每花一美元,就有55美分流向美国的工作岗位。而美国不仅在榨取着中国崛起的果实,更是借用了中国之手,为自己进一步研发高新技术,腾出了制造业空间。
显然中国要有世界经济的话语权,首先需要改变世界工厂的形象。中国需要将GDP增长所带来的利益更多的留存于国内。而若想实现这些想法,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即使人民币一时取代不了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我们也应该在国际市场上高喊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甚至创造新的世界货币。我们过去几年就已经喊出了建议扩大SDR的发行作为过渡。
但前路漫漫,可谓处处凶险。回顾日本和欧元甚至是英镑在过去和美元较量中所付出的代价,中国应该认识到,GDP上的超越美国并没有任何值得欣喜,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