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苏伊士地峡存在天然水道,威尼斯或者其它传统地中海海权国有没有可能取代英国的地位

时间: 2023-09-11 05:59:0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如果苏伊士地峡存在天然水道,威尼斯或者其它传统地中海海权国有没有可能取代英国的地位

马权海论认为有利于国家发展海权的民族特性是什么

马汉海论认为有利于国家发展海权的民族特性是贸易的愿望、冒险的精神和开放的海洋意识。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扩展资料

中国海军建设起步早但发展慢,这既是中国海军历史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正如中国国防没有力量参与美苏"确保相互摧毁"核战略的竞争,中国也就省去后来大规模削减战略核武器的负担的道理一样,中国海军由于其相对落后却使它拥有开发新领域的后发优势。

为此中国必须急起直追,将有限的国防资源科学合理地配置于海军建设,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权

马汉海论认为有利于国家发展海权的民族特性是贸易的愿望、冒险的精神和开放的海洋意识。

海权的民族性:

面向海洋,具冒险犯难的性格,促进商机及航运发展——冒险的精神。

国民对海上贸易的意愿及航海生产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极重要——贸易的愿望。

若国民以向海洋寻求财富为荣,航海事业自然蓬勃。海洋商业与海军的结合,再加上殖民地的开拓,终使英国成为海权霸主——开放的海洋意识。

主要为贸易愿望(重商主义)和生产能力;有此心理基础,人民才会走向海洋寻求财富。

马汉认为制海权对一国力量最为重要。海洋的主要航线能带来大量商业利益,因此必须有强大的舰队确保制海权,以及足够的商船与港口来利用此一利益。

马汉也强调海洋军事安全的价值,认为海洋可保护国家免于在本土交战,而制海权对战争的影响比陆军更大。他主张美国应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控制加勒比海、中美洲地峡附近的水域,再进一步控制其他海洋,再进一步与列强共同利用东南亚与中国的海洋利益。

扩展资料:

海权实质

“海权时代”其实是通过一次次对“陆权”的挑战才确立的。而“海权”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发生在拿破仑时代。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可能是当时世界的“陆上霸主”,所以英法之战无异于海陆之战。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一八零五年十月的特拉法尔加角海战。

霍雷肖·纳尔逊将军指挥的二十七艘英国战舰在特拉法尔加角用一句“英国期望各人恪尽职守”击败了P.C.J.B.S.维尔纳夫将军指挥的由三十三艘战舰组成的西法联合舰队。

马汉先生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概括了这场战争“在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的失败者并非法国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而是拿破仑;获胜的不单是纳尔逊,而是被挽救的英国。”不错的,这句话背后是暗示以法国为代表的陆上霸权败给以英国为代表的新兴海上霸权。

这标志着“海权时代”的发展和前进,也标志着“陆权时代”即将结束。

回顾历史19世纪末,进入工业时代的美国飞速发展,国力迅速膨胀,美国该如何使用它的力量?一位伟大的战略家——马汉应运而生,创立了《海权论》,为美国指出了道路。在他的指引下美国走向了世界之巅。

“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马汉的惊世之言震撼了世界,惊醒了美国,

美国在他指引的道路上:获得海权——控制海洋(最重要的是海上要道)——控制世界贸易——获得世界财富——获得世界霸权,可谓是一路凯歌。

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击败西班牙,牢牢控制了家门口的加勒比海,并在远东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菲律宾,顺势夺占了关岛,吞并了夏威夷等战略要地。

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海权国家;二战结束时,太平洋成了美国的内湖;冷战结束后,美国在海外拥有700多个军事基地,4个作战舰队,13个航母战斗群……美国用事实告诉世界:海权维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脉,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

重要意义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开始对天空不断地探索,故有人认为二十一世纪已是空权的时代。诚然,人类对天空的探索涉及军事、通信、运输、气象等各个领域,其对于人类的也影响日益增大,但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跨出了人类的一大步,但这一步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海权时代被空权时代所取代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但这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海权论概述

马汉认为制海权对一国力量最为重要。海洋的主要航线能带来大量商业利益,因此必须有强大的舰队确保制海权,以及足够的商船与港口来利用此一利益。马汉也强调海洋军事安全的价值,认为海洋可保护国家免于在本土交战,而制海权对战争的影响比陆军更大。

他主张美国应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控制加勒比海、中美洲地峡附近的水域,再进一步控制其他海洋,再进一步与列强共同利用东南亚与中国的海洋利益。

马汉的海权论对日后各国政府的政策影响甚大。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控制中美洲的“巨棒政策”是以马汉理论为基础。

直到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部署都以马汉理论为原形。马汉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战略,主要以英国为例,讨论一国的地理、人口、政府政策等六项基本因素对海权的影响,其因素分别如下:

地理位置:

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岛屿,并靠近主要的贸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军基地。例如:不列颠群岛与欧洲大陆的距离不远不近,既足以使英国获得对抗外敌入侵的相当安全保障,又便于打击敌人,换言之,进可攻退可守。

英国以英吉利海峡和欧洲大陆相隔大,不仅有水为屏障,且距欧洲大陆近,因此英国不须维持大陆军,而可集中国力发展海权,以优势的海军来封锁欧洲大陆港口,并控制出入欧洲北部的航线。

与英国成强烈对比的是法国,他不仅要维持大陆军,而其海军也必须分驶大西洋与地中海,因此在海权竞争中,法国对英国便居于劣势。

自然地理形态:

具绵长之海岸线及拥有良好可用的港口。海岸线可决定向海洋发展的难易程度,良好港湾则代表向海发展的先天潜力,而土地的肥沃与否,则影响人民讨海为生的意愿和需求。

一个国家的海岸线是其边界的一部份,凡是一个国家其疆界易于与外界接触者,其人民便较容易向外发展,与外面世界相交往。

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迁,不愿投身海洋,如法国。相反,则逼使人民不得不讨海维生,如荷兰、葡萄牙。岛国及半岛国家受限于地形上的因素,若欲发奋图强,则必须重视海权的发展。

国家领土大小范围:

供应必要物资,但地形未经河川严重分割,大到难于防守;马汉认为国土的大小必须与人口、资源及其他权力因素相配合。一个国家人口的总数与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具极大重要性。否则广大的领土可能反而成为弱点。

如面积太大,而人口与资源不成比例的国家,防守密度低,国家的危险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则更是一大弱点。以美国内战时的南方为例,以人口和资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积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长的海岸线和太多的内陆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导致失败。

领土幅员应和人口、资源等因素相配合,地广人稀、过度绵长的海岸线及内陆水道众多等,有时反而成为弱点,如美国南北战争时之南方领土即是。

人口数量:

提供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口培育,储备海军后备力量;人口数量和素质对海权均为重要基础,海权国家不仅应有相当数量的从事航海事业人口,而其中直接参加海洋生活的人数更应占相当高度的比例。国家的平时航海事业(包括航运和贸易)足以决定其海军在战争中的持久力。

英国即为典型例证,他不仅是航海国家,而且也是造船和贸易国家,拥有发展海权的必要人力与技术资源。想向海洋发展的国家,不仅应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而且其直接或间接参加海洋活动的人数,也应占相当的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马汉海论认为有利于国家发展海权的民族特性是贸易的愿望、冒险的精神和开放的海洋意识。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扩展资料
中国海军建设起步早但发展慢,这既是中国海军历史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正如中国国防没有力量参与美苏"确保相互摧毁"核战略的竞争,中国也就省去后来大规模削减战略核武器的负担的道理一样,中国海军由于其相对落后却使它拥有开发新领域的后发优势。
为此中国必须急起直追,将有限的国防资源科学合理地配置于海军建设,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权
海权和领海权是冲突的,有海权的国家,不希望有领海权而TG在南海争的不是海权,是领海权,领海权是陆权的延伸而海权来自对商贸的绝对重视海权国都是商业国,而非农业国海权国的力量来自贸易,陆权国的力量来自土地
贸易的愿望、冒险的精神、开放的海洋意识

美国为什么不支持英、法两国,反而和苏联一起打压他们?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美国为什么不支持英国和法国,反而联合苏联一起打压他们?

 

 回答这个问题,不得不从头说起。 苏伊士运河修建在苏伊士地峡,狭窄的地峡上修运河,因为巴拿马运河也建立在巴拿马的地峡一带,克拉地峡也一直筹建运河中的绝佳所在。 苏伊士地峡在很早之前的状态很可能就是海峡,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地峡隆起于地面,海峡就不通了,变成了一片荒漠,地中海与红海的联系就这样被阻隔了。

 

从这以后,如果要走水路从地中海来到红海,船只能绕道好望角,画一个很大的大圈,如果把苏伊士地峡挖成运河,就能将红海与地中海连接,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连接起来,可以缩短东西方航程,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却缩短了12000公里, 一旦开通,将会有七分之一的船经过这里,运河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苏伊士运河现在的主权归埃及所有,但运河在实际上却是法国人修建的。 并不是埃及人不想修,而是他们没钱、没技术、没能力只好在1858年让法国人承揽这项工程,谁修谁受益,期限是99年。工程修了11年,遇到了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最终花费1860万英镑,超过预算的2倍还多,承建者因为这个负债累累,这能把部分运河经营权出卖给英国人。

 

 埃及没有能力,法国修建了,法国人也没能力撑下去,将部分股份转手卖给了英国,在合同期内,英国受益, 由此可见,英国对运河拥有的经营权、控制权,合理、合情、合法。 1936年,英国与埃及签订《英埃条约》,英国坚持保留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1951年,埃及强人纳赛尔发动政变上台,单方面推翻了1936年《英埃条约》,并且过分要求英国撤军。

马权海论认为有利于国家发展海权的民族特性是什么

马汉海论认为有利于国家发展海权的民族特性是贸易的愿望、冒险的精神和开放的海洋意识。

海权的民族性:

面向海洋,具冒险犯难的性格,促进商机及航运发展——冒险的精神。

国民对海上贸易的意愿及航海生产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极重要——贸易的愿望。

若国民以向海洋寻求财富为荣,航海事业自然蓬勃。海洋商业与海军的结合,再加上殖民地的开拓,终使英国成为海权霸主——开放的海洋意识。

主要为贸易愿望(重商主义)和生产能力;有此心理基础,人民才会走向海洋寻求财富。

马汉认为制海权对一国力量最为重要。海洋的主要航线能带来大量商业利益,因此必须有强大的舰队确保制海权,以及足够的商船与港口来利用此一利益。

马汉也强调海洋军事安全的价值,认为海洋可保护国家免于在本土交战,而制海权对战争的影响比陆军更大。他主张美国应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控制加勒比海、中美洲地峡附近的水域,再进一步控制其他海洋,再进一步与列强共同利用东南亚与中国的海洋利益。

扩展资料:

海权实质

“海权时代”其实是通过一次次对“陆权”的挑战才确立的。而“海权”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发生在拿破仑时代。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可能是当时世界的“陆上霸主”,所以英法之战无异于海陆之战。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一八零五年十月的特拉法尔加角海战。

霍雷肖·纳尔逊将军指挥的二十七艘英国战舰在特拉法尔加角用一句“英国期望各人恪尽职守”击败了P.C.J.B.S.维尔纳夫将军指挥的由三十三艘战舰组成的西法联合舰队。

马汉先生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概括了这场战争“在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的失败者并非法国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而是拿破仑;获胜的不单是纳尔逊,而是被挽救的英国。”不错的,这句话背后是暗示以法国为代表的陆上霸权败给以英国为代表的新兴海上霸权。

这标志着“海权时代”的发展和前进,也标志着“陆权时代”即将结束。

回顾历史19世纪末,进入工业时代的美国飞速发展,国力迅速膨胀,美国该如何使用它的力量?一位伟大的战略家——马汉应运而生,创立了《海权论》,为美国指出了道路。在他的指引下美国走向了世界之巅。

“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马汉的惊世之言震撼了世界,惊醒了美国,

美国在他指引的道路上:获得海权——控制海洋(最重要的是海上要道)——控制世界贸易——获得世界财富——获得世界霸权,可谓是一路凯歌。

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击败西班牙,牢牢控制了家门口的加勒比海,并在远东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菲律宾,顺势夺占了关岛,吞并了夏威夷等战略要地。

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海权国家;二战结束时,太平洋成了美国的内湖;冷战结束后,美国在海外拥有700多个军事基地,4个作战舰队,13个航母战斗群……美国用事实告诉世界:海权维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脉,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

重要意义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开始对天空不断地探索,故有人认为二十一世纪已是空权的时代。诚然,人类对天空的探索涉及军事、通信、运输、气象等各个领域,其对于人类的也影响日益增大,但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跨出了人类的一大步,但这一步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海权时代被空权时代所取代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但这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海权论概述

马汉认为制海权对一国力量最为重要。海洋的主要航线能带来大量商业利益,因此必须有强大的舰队确保制海权,以及足够的商船与港口来利用此一利益。马汉也强调海洋军事安全的价值,认为海洋可保护国家免于在本土交战,而制海权对战争的影响比陆军更大。

他主张美国应建立强大的远洋舰队,控制加勒比海、中美洲地峡附近的水域,再进一步控制其他海洋,再进一步与列强共同利用东南亚与中国的海洋利益。

马汉的海权论对日后各国政府的政策影响甚大。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控制中美洲的“巨棒政策”是以马汉理论为基础。

直到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部署都以马汉理论为原形。马汉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战略,主要以英国为例,讨论一国的地理、人口、政府政策等六项基本因素对海权的影响,其因素分别如下:

地理位置:

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岛屿,并靠近主要的贸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军基地。例如:不列颠群岛与欧洲大陆的距离不远不近,既足以使英国获得对抗外敌入侵的相当安全保障,又便于打击敌人,换言之,进可攻退可守。

英国以英吉利海峡和欧洲大陆相隔大,不仅有水为屏障,且距欧洲大陆近,因此英国不须维持大陆军,而可集中国力发展海权,以优势的海军来封锁欧洲大陆港口,并控制出入欧洲北部的航线。

与英国成强烈对比的是法国,他不仅要维持大陆军,而其海军也必须分驶大西洋与地中海,因此在海权竞争中,法国对英国便居于劣势。

自然地理形态:

具绵长之海岸线及拥有良好可用的港口。海岸线可决定向海洋发展的难易程度,良好港湾则代表向海发展的先天潜力,而土地的肥沃与否,则影响人民讨海为生的意愿和需求。

一个国家的海岸线是其边界的一部份,凡是一个国家其疆界易于与外界接触者,其人民便较容易向外发展,与外面世界相交往。

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迁,不愿投身海洋,如法国。相反,则逼使人民不得不讨海维生,如荷兰、葡萄牙。岛国及半岛国家受限于地形上的因素,若欲发奋图强,则必须重视海权的发展。

国家领土大小范围:

供应必要物资,但地形未经河川严重分割,大到难于防守;马汉认为国土的大小必须与人口、资源及其他权力因素相配合。一个国家人口的总数与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具极大重要性。否则广大的领土可能反而成为弱点。

如面积太大,而人口与资源不成比例的国家,防守密度低,国家的危险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则更是一大弱点。以美国内战时的南方为例,以人口和资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积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长的海岸线和太多的内陆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导致失败。

领土幅员应和人口、资源等因素相配合,地广人稀、过度绵长的海岸线及内陆水道众多等,有时反而成为弱点,如美国南北战争时之南方领土即是。

人口数量:

提供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口培育,储备海军后备力量;人口数量和素质对海权均为重要基础,海权国家不仅应有相当数量的从事航海事业人口,而其中直接参加海洋生活的人数更应占相当高度的比例。国家的平时航海事业(包括航运和贸易)足以决定其海军在战争中的持久力。

英国即为典型例证,他不仅是航海国家,而且也是造船和贸易国家,拥有发展海权的必要人力与技术资源。想向海洋发展的国家,不仅应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而且其直接或间接参加海洋活动的人数,也应占相当的比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海上生命线”是指特大型船只绕道

A苏伊士运河的航线 rnB巴拿马运河的航线rnC马六甲海峡的航线rnD非洲好望角的航线rnrn为什么答案是D
第一节 水上运输

水上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以其历史悠久而有交通运输“祖先”之称。18世纪曾在交通运输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水运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货运量大、占地少等优点,好的航道通过能力几乎可不受限制,通用性好,可作为大型、笨重和大宗长途货运的主要承担者。内河航运建设与防洪、排涝、灌溉、发电、渔业、旅游等统筹规划,可收到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之效。但水运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如有些内河航道和海港由于冬季结冰而只能停航,有些内河航道的走向往往与运输的经济要求不一致,有些内河航道水位洪枯变化大,影响了航运利益的发挥。当前,综合运输已成为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大趋势,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的建设,为充分发挥水运优势创造了条件。

一、海洋运输

海洋运输是各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的报告, 1995年世界货物海运量达创纪录的46.5亿吨。海运的结构模式是“港口—航线—港口”,通过国际航线和大洋航线联结世界各地的港口,其所形成的运输网络,对区域经济的世界化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联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世界海运业特点

当今世界海运业具有如下特点:

1.长期以来,世界海运市场一直被少数发达国家和传统海运大国所垄断截止1992年,以美国为首的海运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挪威、希腊、俄罗斯和意大利等国家)仍掌握世界商船吨位的60%以上。但近年来,世界航运开始由发达的海运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如中国(包括台湾省)、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扩大港口规模,积极建设和发展自己的船队,努力打破发达国家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垄断。

据对世界商船的有关统计,截止至1991年7月,世界共有100总吨以上的商船80030艘,约4.36亿总吨,6.84亿载重吨。拥有10万总吨以上商船的国家和地区共87个, 100万总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45个。位于世界商船队前十名的国家(地区)依次为利比里亚、巴拿马、日本、前苏联、挪威、希腊、塞浦路斯、美国、中国(包括台湾省)、巴哈马。上述十国商船队吨位共达2.75亿总吨,占世界商船队总吨位的63%。

2.国际航运市场的重心正向亚太地区转移本世纪初,大西洋独占全球海运量的3/4,直到80年代,这一状况才开始出现较大改变,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国际航运市场明显东移。目前,环太平洋地区已控制着世界船队主要运力的40%,其中东亚港口集装箱装运量在1985年时为1617.9万箱,占世界的29%,而1994年已增加到5373.3万箱,占世界的比重猛增至43%。 1995年,东亚港口集装箱装卸量已达6100万箱,占世界的比重继续扩大。目前,位居世界集装箱装卸量前五名的港口有四个在亚洲“四小”,它们是香港、新加坡、高雄和釜山(另一个是鹿特丹,居第四位)。

据有关方面对1994年世界前二十大班轮公司的评析指出,远东地区班轮公司(船队)发展最为迅速,二十大班轮公司中属于远东地区的共十家,其中进入前十名的便有五家,它们是:台湾省长荣海运公司(居第二位)、大陆中远集团公司(第四位)、日本邮船公司(第五位)、大阪商船公司(第七位)、韩国韩进海运公司(第九位)。预计到2000年,远东地区航运市场将与欧盟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并驾齐驱,各占世界航运市场的1/4。

3.方便旗船日趋扩大在方便旗船的构成中,日本、希腊、美国等发达国家拥有吨位占绝对优势。

据英国劳氏船级社和希腊海运部统计, 1995年注册1000总吨以上的希腊船为3142艘, 7167万总吨,居世界首位,其中悬挂希腊国旗者为2165艘, 3172万总吨,居世界第三位,即移籍海外的希腊船达4000万总吨。又据美国海运管理局的报告,由于大量船舶移籍海外,到1995年,美国船主拥有的商船中,美国旗船仅剩下1500余万吨,致使美国在世界商船国中的位次由1985年的第六位退至1990年的第八位,再退至1995年的第十一位。另据日本运输部海运局的报告称, 1971年日元升值以及1973年日本实行浮动汇率制,致使日本旗船大量移籍海外,日本旗船占日本船队的比例从1969年的86%左右降至1980年的51%,进而再降至1995年的11%。

世界著名的方便旗船国家有利比里亚、巴拿马、塞浦路斯、马尔他、巴哈马等国。利比里亚原为世界最大的方便旗船国家,近年因国内政局不稳地位有所下降。巴拿马已取代利比里亚成为世界最大的方便旗船国,其船队规模已达1亿吨左右。

(二)世界主要航线和港口

按地理环境结构,世界海运分为太平洋航区、大西洋航区、印度洋航区和北冰洋航区。其主要航线和港口分述如下。

1.太平洋航区太平洋位于亚洲、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从白令海峡到南极洲的罗斯冰障,南北长约159oo公里,从巴拿马至中南半岛的克拉地峡,最大宽度约19900公里,面积1796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东南部通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与大西洋相通,中美洲的巴拿马运河是沟通两洋的便捷通道;太平洋西部通过大洋洲与亚洲之间的海峡与内海以及澳洲与南极洲之间的海域与印度洋相通,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是沟通两洋的重要水道。

太平洋是世界重要的海运大洋。随着东亚的发展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经济关系重心转向太平洋,世界航运中心正从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太平洋主要航线有: (1)北太平洋航线(由远东北美西岸和北美东岸的航线组成),(2)南太平洋航线(自北美越太平洋至澳、新),(3)远东—南美西岸航线(自远东经夏威夷群岛南部越赤道进入南太平洋至南美西岸各港),(4)远东—澳新航线,(5)亚洲东部近海航线(由东北亚至东南亚的航线,此航线向西延伸可至中东波斯湾各港), (6)美洲西岸近海航线。

太平洋主要的港口有远东的东京、横滨、川崎、名古屋、大阪、神户、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港、纳霍德卡、清津、南浦、釜山、仁川、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广州、湛江、香港、基隆、高雄、马尼拉、海防、胡志明市、磅逊、曼谷、新加坡、巨港、苏腊巴亚、丹戎不碌、槟城、巴生港,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的悉尼、纽卡斯尔、布里斯班、丹皮尔、黑德兰、奥克兰、惠灵顿、苏瓦、帕果帕果、火奴鲁鲁,美洲西海岸的温哥华、西雅图、波特兰、圣弗兰西斯科(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马萨特兰、巴尔博亚、布埃纳文图拉、瓜亚基尔、卡亚俄、安托法加斯塔、瓦尔帕莱索。

2.大西洋航区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930O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洋,西部通过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属海)可进入印度洋,由东南绕好望角亦可进入印度洋。

大西洋航运发达,是世界上海运量最大的洋,主要航线有:

(1)北大西洋航线(联系北美和欧洲各国的航线,其东经苏伊士运河接印度洋航线,这里是世界上船舶周转量最大的航线,二战后相对衰落),(2)西欧、北美东岸—加勒比海航线,(3)西欧、北美东岸—好望角东方航线,(4)南美东海岸—好望角东方航线,(5)美洲东海岸航线。

大西洋沿岸主要港口有:赫尔辛基、圣彼得堡、格坦斯克、什切青、斯德哥尔摩、马尔默、哥德堡、奥斯陆、特伦赫姆、哥本哈根、奥尔胡斯、罗斯托克、汉堡、不莱梅、威廉港、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伦敦、利物浦、格拉斯哥、南安普敦、敦刻尔克、勒阿弗尔、鲁昂、南特、波尔多、马赛、巴赛罗那、毕尔巴鄂、里斯本、热那亚、那不勒斯、卡塔尼亚、威尼斯、的里亚斯特、里耶卡、比雷埃夫斯、塞萨洛尼基、瓦尔纳、康斯坦萨、敖德萨、新罗西斯克、伊斯坦布尔、贝鲁特、特拉维夫、塞得港、亚历山大、的黎波里、祖埃提纳、突尼斯、阿尔及尔、达尔贝达、鲁瓦克肖特、达喀尔、科纳克里、蒙罗维亚、拉各斯、开普敦、魁北克、蒙特利尔、哈利法克斯、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诺福克、杰克森维尔、迈阿密、新奥尔良、休斯敦、韦腊克鲁斯、科隆、马拉开波、拉瓜伊拉、哈瓦那、金斯敦、太子港、圣多明各、圣胡安、圣路易斯、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蒙得维的亚。

3.印度洋航区印度洋面积749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洋,由于它介于亚洲、非洲、大洋洲之间,距欧洲也只隔一个地中海,故印度洋在贯通世界东西交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中东石油输出的主要路径。

本航区主要航线有横贯印度洋东西的大洋航线和通达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航线。横贯印度洋东西的航线包括从亚太地区及大洋洲横越印度洋西行的航线,和从欧洲、非洲横越印度洋东行的航线,基本上是沟通三大洋的航线,在这组航线上,东端的马六甲海峡和西端的苏伊上运河是两个枢纽地点。波斯湾输油航线一面是西行(经苏伊士运河或好望角)至欧洲和美国,一面是东行(经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海峡)至亚太地区。

印度洋主要海港有:仰光、吉大港、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孟买、科隆坡、卡拉奇、阿巴丹、哈尔克岛、巴士拉、法奥、科威特港、艾哈迈迪港、达曼、拉斯坦努拉、吉达、多哈、乌姆赛义德、阿布扎比、迪拜、马斯喀特、亚丁、苏伊士、苏丹港、吉布提、摩加迪沙、蒙巴萨、达累斯萨拉姆、马普托、德班、伊丽莎白、珀斯、阿德莱德、墨尔本。

4.北冰洋航区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在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有白令海峡通太平洋,在欧洲与北美洲之间以冰岛—法罗海槛和威维亚·汤姆逊海岭(冰岛与英国之间)与大西洋分界,有丹麦海峡及北美洲东北部的史密斯海峡与大西洋相通,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的洋。

北冰洋系亚、欧、北美三大洲的顶点,有联系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线,但气候严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故北冰洋的航运意义不大。目前主要的航线有从摩尔曼斯屯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北冰洋航线和从摩尔曼斯克直达斯瓦尔巴群岛、雷克雅未克和伦敦的航线。

(三)海上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又称箱运化运输,是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国际标准集装箱规格为宽8英尺,高8英尺、长则有20英尺、30英尺、40英尺几种。集装箱运输有很多优点,如便于港口作业机械化,从而提高装卸效率,大大缩短船舶在港时间,加快船舶周转率,能节省包装费用,减少货损,并有利于不同交通线路和运载工具的衔接,开展门到门运输等。集装箱运输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发达于战后。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出现,使集装箱运输蓬勃发展。目前,全球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进入集装箱运输网,有集装箱港口400多个,泊位1万多个。另据有关资料, 1995年底,世界集装箱船队(3000总吨级以上,载箱量在150TEU及以上者)总计为2092艘,载箱能力为2970万TEU(标准箱)。同年,全球各港口进出口和中转的集装箱总量达14200万TEU,各主要航线均已实现集装箱化。

目前,世界主要集装箱航运地区有远东、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这四个地区货运量大,消费水平高,适于集装箱运输的货源充足,联结这几个地区的集装箱航线便成为全球海上集装箱航运干线,它们是:北太平洋航线、北大西洋航线、远东—欧洲航线(印度洋航线)。

北太平洋航线由远东—北美太平洋沿岸航线和远东—北美大西洋沿岸航线组成。本航线除承担太平洋沿岸附近地区货物运输外,还连接北美大西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各港及通往美国中西部的内陆联合运输,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所联系的港口有亚太地区的东京、横滨、名古屋、神户、大阪、釜山、仁川、大连、天津、青岛、上海、香港、高雄、基隆、新加坡;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长滩、奥克兰(旧金山)、西雅图、波特兰和温哥华;北美东岸(包括墨西哥湾沿岸)的休斯敦、新奥尔良、坦帕、杰克森维尔、诺福克、费城、纽约、波士顿、哈利法克斯、圣约翰等。

北大西洋航线以美国东岸为中心,由北美东岸、五大湖—西北欧、地中海之间的航线组成,开展对西北欧、地中海及澳大利亚地区(经印度洋)的集装箱运输。所联系的港口在欧洲—端主要有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勒阿弗尔、南安普敦等。

远东—欧洲航线除联系远东和欧洲各港外,还把北美大西洋沿岸、加勒比海地区、地中海、中东、澳新等地连接起来。

除上述三大集装箱航线外,还有远东—澳新航线;澳新—北美航线以及欧洲、地中海—西非、南非航线。以上六条集装箱运输干线联结着世界主要贸易区,构成了世界海上集装箱运输网络的骨架,它和分布于全球各地的集装箱运输支线—起构成覆盖全球的集装箱运输网。干支线运输网由中转港联结起来。

目前,世界集装箱海运干线中转港主要有:远东地区的香港、高雄,联结中国大陆、菲律宾和越南;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联结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印度洋上的索科特拉岛,联结缅甸、南亚各国、东非沿海各国;地中海上的马尔他岛,联结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各港;波多黎各和牙买加,联结加勒比海、南美各国。

二、内河运输

利用河流形成的自然优势,以航运作为发展流域经济的先导,这在世界范围内可说是个共同规律。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无不出现过河运热。目前,发达国家内河运输一般都很发达,世界几条著名的通航河流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伏尔加河、多瑙河即分别代表了美国、西欧、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东欧等国家及地区内河航运所达到的水平。

1.美国内河航运的巨大发展美国是世界上交通运输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中内河运输在全国运输结构中虽不占最大比重,如1992年为15.35%,仅高于国内航空,但其货运周转量却达到了6628亿吨公里,居世界之首。从历史上看,美国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按运输方式划分的顺序,是以水运为先。

美国是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共有26个大小水系,可通航河道总长4.2万公里,五大湖的湖岸线4296公里,远洋船舶经由圣劳伦斯深水航道可驶入五大湖,这些都为美国水上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个多世纪之前,横跨美国北部边境的五大湖,通过与南岸各州的许多运河和天然河流联结成的巨大水运网,就曾经在美国国内交通运输上起过很大作用。

为了充分利用水运的便利,美国早年便着手修建了大量的运河,从1817年开始修建著名的伊利运河到1909年便共开运河7454公里。伊利运河把伊利湖东端的布法罗与哈德孙河上的奥尔巴尼城连接起来。于是沿湖城市如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芝加哥等得到迅速发展,而与较老的匹兹堡、辛辛那提和新奥尔良诸城相匹敌。纽约市也因此而高速发展,取代费城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外港口。此后,美国各州兴起了修建运河热,通过运河再把伊利湖与俄亥俄河连接起来,这样,从纽约市出发的船舶可直达南部濒临墨西哥湾的新奥尔良。在美国大规模修建铁路的时代(南北战争结束后)到来之前,内河与湖泊航运是美国国内进行物资交流的主要运输方式,尤其是五大湖的水运,对美国早期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国还通过近一个多世纪,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密西西比河航道的治理,发展了密西西比河的航运事业。经过治理的密西西比河水系,基本上实现了航道统一标准化。现在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极大,整个水系水深2.75米的航道达1万公里以上,可航水路总长2.5万公里(水深1.2米),形成了一个以密西西比河为主干,北接五大湖,并经圣劳伦斯航道通大西洋,南连墨西哥湾,河湖海连成一片的巨大的内河航道系统。80年代初,在美国全国4万多公里通航河道中,有2.4万公里河道水深达到了2.75米的标准,并且还在陆续实施浚深航道的新的规划,从而推动内河航运不断向前发展。

航道的沟通,轮船的改进,曾使水上运输成倍增长。后来,在铁路和公路运输的激烈竞争下,水运的增长速度才开始放慢,但是在二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化的技术(如大马力的载驳轮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等)不断适用于河运,提高了运输效率,增强了竞争能力,使之得以与航空和公路运输—比高低,水运的绝对量仍在增长。

1950年,美国水运货物周转量为2383亿吨公里, 1992年增加为6628亿吨公里,增长1.78倍,其中密西西比河货物周转量自1950年的450亿吨公里增加到1992年的3781亿吨公里,增加7倍以上,其货运量在1950年时仅为0.7亿吨, 1960年增加到1.3亿吨, 1970年达2.5亿吨, 1980年达5.6亿吨, 30年间翻了3番,目前已继续增加到约6.5亿吨。五大湖的运量则至今经久不衰, 1992年货物周转量达1226亿吨公里。

2.“黄金水道”莱茵河菜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流经法国、德国和荷兰,在鹿特丹以西注入北海。干流全长1320公里,流域面积25.2万平方公里。左岸支流有摩泽尔河。右岸支流有美因河、鲁尔河等。莱茵河水量丰沛均匀,上游巴塞尔处平均年流量1028秒公方,河口为2500秒公方。从莱茵费登起可通航,通航里程886公里,对瑞士、德国、法国、荷兰的航运作用极大。有运河同多瑙河、塞纳河、罗讷河、马恩河、埃姆斯河、威悉河和易北河等相通,货运量居世界大河前列。

为整治开发莱茵河投入巨大的力量,并取得很高效益的国家,以荷德两国为著。19世纪60年代前,荷兰的鹿特丹虽然拥有河海直达河口港的天然优势,但由于三角洲河床经常改道,使其至北海间30公里的直线航距迂回绕远达150公里以上,1866年—1872年,荷兰花了6年时间凿穿海岸沙丘,建成从鹿特丹港至荷兰角长33公里、深15米的新航道,并于1885年加深,使莱茵河有了最便捷的且不易淤积的深水出海通道,从而把地处内陆的沿海腹地更牢固地纳入其影响范围,取得了优于其它北海港口的地位。二战后,荷兰又修成阿姆斯特丹—菜茵运河等人工运河,构成了北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南以鹿待丹为中心,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内河航运网,包括天然河流1310公里,人工河道2070公里,密度之高世所罕见。目前荷兰占据莱茵河与马斯河运输量的53%,拥有一支庞大的内河船队(约6000艘),每年将2.6亿吨左右的货物运至欧洲各地。无论是货运量还是货物周转量(300多亿吨公里)均居世界前列。

德国是莱茵河主要流经国,德国境内河段长867公里,通航里程719公里,德国对莱茵河的治理方针是航运为主,因段制宜,兼顾其它,并将河流整治与流域经济区的开发紧密结合,溶为一体。从19世纪末到二战前,德国通过开挖人工航道,把全国所有河流联结起来,形成覆盖全国的内河航道网,并且将所有海港、主要工业区和消费中心纳入内河航运网之内,实现了干支直达,河海联运。二战中,航道网遭受严重破坏,近千座桥梁被炸, 3750艘船只沉没河底。战后经过几年的恢复便开始进入内河运输的集约化建设时期。国家的分裂及东西方对峙,导致原联邦德国与前苏联及中东欧各国联系减弱,原联邦德国内河航运建设的重点转向加强以莱茵河为主轴的水运网,随之,区域经济联系亦由东西方向为主转变为以南北方向为主的格局。

战后以来,原联邦德国内河航道网的建设工程主要包括莱茵河干流上游和支流摩泽尔河、美因河、内卡河的梯级渠化工程,扩建基尔运河、沿海运河、中德运河、新建易北支运河、美国—多瑙运河等。目前,德国拥有内河航道600O多公里(包括运河),内河货船3000多艘,内河货运量2亿多吨,货物周转量500多亿吨公里,居世界第四位。莱茵河是最重要的通航河流,经过整治的干支流航道,可通行1350吨的欧洲自航驳,干流科隆以下可通行7000吨级的海轮, 5000吨级的海轮可抵达曼海姆,货运总量(德国段)达2亿吨左右,成为世界上航运价值及利用效率最高的河流之一。

3.伏尔加河伏尔加河为欧洲第一大河,俄罗斯内河航运干道,源出瓦尔代丘陵,曲折流经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注入里海,全长3530公里,通航里程3256公里,主要通航支流有卡马河、奥卡河、维亚特卡河和别拉亚河等,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流域内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发达。

十月革命前,伏尔加河是一条完全处于自然状态下的通航河流,航运意义虽不能说不大,但货运量很是有限,如据1913年的统计,伏尔加河一卡马河航区的货运量仅为2347万吨。

本世纪30年代以来,苏联政府对伏尔加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主要的工程有莫斯科运河、伏尔加—顿河运河、伏尔加—波罗的海运河,再加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不属伏尔加水系),同时疏浚河道,建设河港,形成了一个遍布苏联欧洲部分的内河航运网,并且通过伏尔加—波罗的海运河沟通波罗的海,通过北德维纳河和白海—波罗的海运河通连白海,通过莫斯科运河抵达莫斯科,通过伏尔加—顿河运河通连亚速海和黑海,从而实现了五海通航。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统一深水航道网的主干,这一航道网总长约6600公里,干线水深达3.6米以上,可通行5000吨级的货轮和2万~3万吨级的船队,干线年货运量可达2亿吨以上。采用河海两用型船舶,可实现河海联运,无需中转倒载。由于冬季结冰,航期为7个月~9个月。主要河港有雅罗斯拉夫、下诺夫哥罗德、喀山、古比雪夫、伏尔加格勒等。

4.多瑙河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源出德国南部高原的黑林山麓,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9国,在罗马尼亚的苏利纳附近注入黑海。干流全长2850公里,可通航里程2742公里。有可通航支流30多条,较重要者有左岸的蒂萨河、奥尔特河、普鲁特河,右岸的德拉瓦河、萨瓦河、摩拉瓦河、伊斯克河等,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公里。

多瑙河是中欧和东南欧的重要国际航道。由于德国莱茵一美因一多瑙河大航道工程的构筑(1992年全线开通),沟通了多瑙河与莱茵河两大水系,形成了从菜茵河口鹿特丹到多瑙河口苏利纳,斜贯欧洲,跨越11国,连接16国,长达3400公里的欧洲航运大动脉,加强和扩大了东西欧间的联系和方便了欧洲内陆国的对外联系。除此之外,奥地利及其它沿岸国家也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如1984年,罗马尼亚建成了全长64.2公里的多瑙河一黑海运河,使多瑙河全河航运总量曾达8000多万吨,近年来,由于沿岸的东南欧各国经济体制转轨,经济滑坡,以及波黑战争等原因,运输业实际业务量大大下降。

5.长江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干流在我国中部横贯东西,全长6300公里,流经10个省级行政区,跨三大经济地带,成为西南、华中、华东三大区交通运输大动脉。长江支流派系繁多,从南北汇入,构成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内河水运系统,航道里程达7万余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70%。建国以来,长江航运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几十年来,长江航道部门每年对干流航道进行整治与维护,以保枯水季节航运畅通。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目前有关方面正本着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为逐步实现干支流梯级渠化,建成统一标准的内河航道网创造条件。80年代中期起,第一部长江水系航运发展规划逐步付诸实施,规划实现后,将使千吨级船舶由上海直驶宜宾,全线港口吞吐量将达到7亿多吨,各类船舶客位,载重吨都将有较大的增加。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江水系的客货运输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1952年货运量仅为3600万吨, 1985年货运量达到2.69亿吨,货物周转量761亿吨公里, 1990年货运量达4.71亿吨,货物周转量达1073.8亿吨公里。同年完成旅客运输2.2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达109亿人公里。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重要航运水道,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

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宽152―304米。早在1826年,就曾有人提出开凿巴拿马运河的设想。1881年,法国运河公司首先获得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工程于1889年被迫中断。1903年,美国通过不平等的海―布诺―瓦里亚条约,取得了单独开凿和永久使用占领并控制巴拿马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1904年开始动工。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签署归还运河主权协议。1999年底运河回归巴拿马。

巴拿马运河是19世纪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是船闸式运河,有船闸6座,可通过4万至5万吨的海轮。船只通过时,需经三级船闸逐级提高或降低水位,方能从一个水面进入另一个水面,如此壮观景象,是巴拿马运河独有的。

巴拿马运河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海运业的发展。目前,占全球贸易运输量5%的货物通过该运河被送往世界各地。据巴方有关人士说,巴拿马运河的使用情况已经达到了容量的94%,并将在3年内达到饱和。面对日益繁忙的世界海运,有近百年历史的巴拿马运河已不堪重负,扩建可以说是早晚之事。
第一节 水上运输

水上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以其历史悠久而有交通运输“祖先”之称。18世纪曾在交通运输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水运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货运量大、占地少等优点,好的航道通过能力几乎可不受限制,通用性好,可作为大型、笨重和大宗长途货运的主要承担者。内河航运建设与防洪、排涝、灌溉、发电、渔业、旅游等统筹规划,可收到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之效。但水运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如有些内河航道和海港由于冬季结冰而只能停航,有些内河航道的走向往往与运输的经济要求不一致,有些内河航道水位洪枯变化大,影响了航运利益的发挥。当前,综合运输已成为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大趋势,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的建设,为充分发挥水运优势创造了条件。

一、海洋运输

海洋运输是各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的报告, 1995年世界货物海运量达创纪录的46.5亿吨。海运的结构模式是“港口—航线—港口”,通过国际航线和大洋航线联结世界各地的港口,其所形成的运输网络,对区域经济的世界化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联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世界海运业特点

当今世界海运业具有如下特点:

1.长期以来,世界海运市场一直被少数发达国家和传统海运大国所垄断截止1992年,以美国为首的海运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挪威、希腊、俄罗斯和意大利等国家)仍掌握世界商船吨位的60%以上。但近年来,世界航运开始由发达的海运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如中国(包括台湾省)、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扩大港口规模,积极建设和发展自己的船队,努力打破发达国家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垄断。

据对世界商船的有关统计,截止至1991年7月,世界共有100总吨以上的商船80030艘,约4.36亿总吨,6.84亿载重吨。拥有10万总吨以上商船的国家和地区共87个, 100万总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45个。位于世界商船队前十名的国家(地区)依次为利比里亚、巴拿马、日本、前苏联、挪威、希腊、塞浦路斯、美国、中国(包括台湾省)、巴哈马。上述十国商船队吨位共达2.75亿总吨,占世界商船队总吨位的63%。

2.国际航运市场的重心正向亚太地区转移本世纪初,大西洋独占全球海运量的3/4,直到80年代,这一状况才开始出现较大改变,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国际航运市场明显东移。目前,环太平洋地区已控制着世界船队主要运力的40%,其中东亚港口集装箱装运量在1985年时为1617.9万箱,占世界的29%,而1994年已增加到5373.3万箱,占世界的比重猛增至43%。 1995年,东亚港口集装箱装卸量已达6100万箱,占世界的比重继续扩大。目前,位居世界集装箱装卸量前五名的港口有四个在亚洲“四小”,它们是香港、新加坡、高雄和釜山(另一个是鹿特丹,居第四位)。

据有关方面对1994年世界前二十大班轮公司的评析指出,远东地区班轮公司(船队)发展最为迅速,二十大班轮公司中属于远东地区的共十家,其中进入前十名的便有五家,它们是:台湾省长荣海运公司(居第二位)、大陆中远集团公司(第四位)、日本邮船公司(第五位)、大阪商船公司(第七位)、韩国韩进海运公司(第九位)。预计到2000年,远东地区航运市场将与欧盟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并驾齐驱,各占世界航运市场的1/4。

3.方便旗船日趋扩大在方便旗船的构成中,日本、希腊、美国等发达国家拥有吨位占绝对优势。

据英国劳氏船级社和希腊海运部统计, 1995年注册1000总吨以上的希腊船为3142艘, 7167万总吨,居世界首位,其中悬挂希腊国旗者为2165艘, 3172万总吨,居世界第三位,即移籍海外的希腊船达4000万总吨。又据美国海运管理局的报告,由于大量船舶移籍海外,到1995年,美国船主拥有的商船中,美国旗船仅剩下1500余万吨,致使美国在世界商船国中的位次由1985年的第六位退至1990年的第八位,再退至1995年的第十一位。另据日本运输部海运局的报告称, 1971年日元升值以及1973年日本实行浮动汇率制,致使日本旗船大量移籍海外,日本旗船占日本船队的比例从1969年的86%左右降至1980年的51%,进而再降至1995年的11%。

世界著名的方便旗船国家有利比里亚、巴拿马、塞浦路斯、马尔他、巴哈马等国。利比里亚原为世界最大的方便旗船国家,近年因国内政局不稳地位有所下降。巴拿马已取代利比里亚成为世界最大的方便旗船国,其船队规模已达1亿吨左右。

(二)世界主要航线和港口

按地理环境结构,世界海运分为太平洋航区、大西洋航区、印度洋航区和北冰洋航区。其主要航线和港口分述如下。

1.太平洋航区太平洋位于亚洲、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从白令海峡到南极洲的罗斯冰障,南北长约159oo公里,从巴拿马至中南半岛的克拉地峡,最大宽度约19900公里,面积1796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东南部通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与大西洋相通,中美洲的巴拿马运河是沟通两洋的便捷通道;太平洋西部通过大洋洲与亚洲之间的海峡与内海以及澳洲与南极洲之间的海域与印度洋相通,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是沟通两洋的重要水道。

太平洋是世界重要的海运大洋。随着东亚的发展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经济关系重心转向太平洋,世界航运中心正从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太平洋主要航线有: (1)北太平洋航线(由远东北美西岸和北美东岸的航线组成),(2)南太平洋航线(自北美越太平洋至澳、新),(3)远东—南美西岸航线(自远东经夏威夷群岛南部越赤道进入南太平洋至南美西岸各港),(4)远东—澳新航线,(5)亚洲东部近海航线(由东北亚至东南亚的航线,此航线向西延伸可至中东波斯湾各港), (6)美洲西岸近海航线。

太平洋主要的港口有远东的东京、横滨、川崎、名古屋、大阪、神户、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港、纳霍德卡、清津、南浦、釜山、仁川、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广州、湛江、香港、基隆、高雄、马尼拉、海防、胡志明市、磅逊、曼谷、新加坡、巨港、苏腊巴亚、丹戎不碌、槟城、巴生港,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的悉尼、纽卡斯尔、布里斯班、丹皮尔、黑德兰、奥克兰、惠灵顿、苏瓦、帕果帕果、火奴鲁鲁,美洲西海岸的温哥华、西雅图、波特兰、圣弗兰西斯科(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马萨特兰、巴尔博亚、布埃纳文图拉、瓜亚基尔、卡亚俄、安托法加斯塔、瓦尔帕莱索。

2.大西洋航区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930O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洋,西部通过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属海)可进入印度洋,由东南绕好望角亦可进入印度洋。

大西洋航运发达,是世界上海运量最大的洋,主要航线有:

(1)北大西洋航线(联系北美和欧洲各国的航线,其东经苏伊士运河接印度洋航线,这里是世界上船舶周转量最大的航线,二战后相对衰落),(2)西欧、北美东岸—加勒比海航线,(3)西欧、北美东岸—好望角东方航线,(4)南美东海岸—好望角东方航线,(5)美洲东海岸航线。

大西洋沿岸主要港口有:赫尔辛基、圣彼得堡、格坦斯克、什切青、斯德哥尔摩、马尔默、哥德堡、奥斯陆、特伦赫姆、哥本哈根、奥尔胡斯、罗斯托克、汉堡、不莱梅、威廉港、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伦敦、利物浦、格拉斯哥、南安普敦、敦刻尔克、勒阿弗尔、鲁昂、南特、波尔多、马赛、巴赛罗那、毕尔巴鄂、里斯本、热那亚、那不勒斯、卡塔尼亚、威尼斯、的里亚斯特、里耶卡、比雷埃夫斯、塞萨洛尼基、瓦尔纳、康斯坦萨、敖德萨、新罗西斯克、伊斯坦布尔、贝鲁特、特拉维夫、塞得港、亚历山大、的黎波里、祖埃提纳、突尼斯、阿尔及尔、达尔贝达、鲁瓦克肖特、达喀尔、科纳克里、蒙罗维亚、拉各斯、开普敦、魁北克、蒙特利尔、哈利法克斯、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诺福克、杰克森维尔、迈阿密、新奥尔良、休斯敦、韦腊克鲁斯、科隆、马拉开波、拉瓜伊拉、哈瓦那、金斯敦、太子港、圣多明各、圣胡安、圣路易斯、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蒙得维的亚。

3.印度洋航区印度洋面积749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洋,由于它介于亚洲、非洲、大洋洲之间,距欧洲也只隔一个地中海,故印度洋在贯通世界东西交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中东石油输出的主要路径。

本航区主要航线有横贯印度洋东西的大洋航线和通达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航线。横贯印度洋东西的航线包括从亚太地区及大洋洲横越印度洋西行的航线,和从欧洲、非洲横越印度洋东行的航线,基本上是沟通三大洋的航线,在这组航线上,东端的马六甲海峡和西端的苏伊上运河是两个枢纽地点。波斯湾输油航线一面是西行(经苏伊士运河或好望角)至欧洲和美国,一面是东行(经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海峡)至亚太地区。

印度洋主要海港有:仰光、吉大港、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孟买、科隆坡、卡拉奇、阿巴丹、哈尔克岛、巴士拉、法奥、科威特港、艾哈迈迪港、达曼、拉斯坦努拉、吉达、多哈、乌姆赛义德、阿布扎比、迪拜、马斯喀特、亚丁、苏伊士、苏丹港、吉布提、摩加迪沙、蒙巴萨、达累斯萨拉姆、马普托、德班、伊丽莎白、珀斯、阿德莱德、墨尔本。

4.北冰洋航区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在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有白令海峡通太平洋,在欧洲与北美洲之间以冰岛—法罗海槛和威维亚·汤姆逊海岭(冰岛与英国之间)与大西洋分界,有丹麦海峡及北美洲东北部的史密斯海峡与大西洋相通,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的洋。

北冰洋系亚、欧、北美三大洲的顶点,有联系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线,但气候严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故北冰洋的航运意义不大。目前主要的航线有从摩尔曼斯屯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北冰洋航线和从摩尔曼斯克直达斯瓦尔巴群岛、雷克雅未克和伦敦的航线。

(三)海上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又称箱运化运输,是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国际标准集装箱规格为宽8英尺,高8英尺、长则有20英尺、30英尺、40英尺几种。集装箱运输有很多优点,如便于港口作业机械化,从而提高装卸效率,大大缩短船舶在港时间,加快船舶周转率,能节省包装费用,减少货损,并有利于不同交通线路和运载工具的衔接,开展门到门运输等。集装箱运输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发达于战后。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出现,使集装箱运输蓬勃发展。目前,全球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进入集装箱运输网,有集装箱港口400多个,泊位1万多个。另据有关资料, 1995年底,世界集装箱船队(3000总吨级以上,载箱量在150TEU及以上者)总计为2092艘,载箱能力为2970万TEU(标准箱)。同年,全球各港口进出口和中转的集装箱总量达14200万TEU,各主要航线均已实现集装箱化。

目前,世界主要集装箱航运地区有远东、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这四个地区货运量大,消费水平高,适于集装箱运输的货源充足,联结这几个地区的集装箱航线便成为全球海上集装箱航运干线,它们是:北太平洋航线、北大西洋航线、远东—欧洲航线(印度洋航线)。

北太平洋航线由远东—北美太平洋沿岸航线和远东—北美大西洋沿岸航线组成。本航线除承担太平洋沿岸附近地区货物运输外,还连接北美大西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各港及通往美国中西部的内陆联合运输,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所联系的港口有亚太地区的东京、横滨、名古屋、神户、大阪、釜山、仁川、大连、天津、青岛、上海、香港、高雄、基隆、新加坡;北美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长滩、奥克兰(旧金山)、西雅图、波特兰和温哥华;北美东岸(包括墨西哥湾沿岸)的休斯敦、新奥尔良、坦帕、杰克森维尔、诺福克、费城、纽约、波士顿、哈利法克斯、圣约翰等。

北大西洋航线以美国东岸为中心,由北美东岸、五大湖—西北欧、地中海之间的航线组成,开展对西北欧、地中海及澳大利亚地区(经印度洋)的集装箱运输。所联系的港口在欧洲—端主要有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勒阿弗尔、南安普敦等。

远东—欧洲航线除联系远东和欧洲各港外,还把北美大西洋沿岸、加勒比海地区、地中海、中东、澳新等地连接起来。

除上述三大集装箱航线外,还有远东—澳新航线;澳新—北美航线以及欧洲、地中海—西非、南非航线。以上六条集装箱运输干线联结着世界主要贸易区,构成了世界海上集装箱运输网络的骨架,它和分布于全球各地的集装箱运输支线—起构成覆盖全球的集装箱运输网。干支线运输网由中转港联结起来。

目前,世界集装箱海运干线中转港主要有:远东地区的香港、高雄,联结中国大陆、菲律宾和越南;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联结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印度洋上的索科特拉岛,联结缅甸、南亚各国、东非沿海各国;地中海上的马尔他岛,联结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各港;波多黎各和牙买加,联结加勒比海、南美各国。

二、内河运输

利用河流形成的自然优势,以航运作为发展流域经济的先导,这在世界范围内可说是个共同规律。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无不出现过河运热。目前,发达国家内河运输一般都很发达,世界几条著名的通航河流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伏尔加河、多瑙河即分别代表了美国、西欧、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东欧等国家及地区内河航运所达到的水平。

1.美国内河航运的巨大发展美国是世界上交通运输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中内河运输在全国运输结构中虽不占最大比重,如1992年为15.35%,仅高于国内航空,但其货运周转量却达到了6628亿吨公里,居世界之首。从历史上看,美国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按运输方式划分的顺序,是以水运为先。

美国是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共有26个大小水系,可通航河道总长4.2万公里,五大湖的湖岸线4296公里,远洋船舶经由圣劳伦斯深水航道可驶入五大湖,这些都为美国水上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个多世纪之前,横跨美国北部边境的五大湖,通过与南岸各州的许多运河和天然河流联结成的巨大水运网,就曾经在美国国内交通运输上起过很大作用。

为了充分利用水运的便利,美国早年便着手修建了大量的运河,从1817年开始修建著名的伊利运河到1909年便共开运河7454公里。伊利运河把伊利湖东端的布法罗与哈德孙河上的奥尔巴尼城连接起来。于是沿湖城市如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芝加哥等得到迅速发展,而与较老的匹兹堡、辛辛那提和新奥尔良诸城相匹敌。纽约市也因此而高速发展,取代费城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外港口。此后,美国各州兴起了修建运河热,通过运河再把伊利湖与俄亥俄河连接起来,这样,从纽约市出发的船舶可直达南部濒临墨西哥湾的新奥尔良。在美国大规模修建铁路的时代(南北战争结束后)到来之前,内河与湖泊航运是美国国内进行物资交流的主要运输方式,尤其是五大湖的水运,对美国早期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国还通过近一个多世纪,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密西西比河航道的治理,发展了密西西比河的航运事业。经过治理的密西西比河水系,基本上实现了航道统一标准化。现在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极大,整个水系水深2.75米的航道达1万公里以上,可航水路总长2.5万公里(水深1.2米),形成了一个以密西西比河为主干,北接五大湖,并经圣劳伦斯航道通大西洋,南连墨西哥湾,河湖海连成一片的巨大的内河航道系统。80年代初,在美国全国4万多公里通航河道中,有2.4万公里河道水深达到了2.75米的标准,并且还在陆续实施浚深航道的新的规划,从而推动内河航运不断向前发展。

航道的沟通,轮船的改进,曾使水上运输成倍增长。后来,在铁路和公路运输的激烈竞争下,水运的增长速度才开始放慢,但是在二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化的技术(如大马力的载驳轮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等)不断适用于河运,提高了运输效率,增强了竞争能力,使之得以与航空和公路运输—比高低,水运的绝对量仍在增长。

1950年,美国水运货物周转量为2383亿吨公里, 1992年增加为6628亿吨公里,增长1.78倍,其中密西西比河货物周转量自1950年的450亿吨公里增加到1992年的3781亿吨公里,增加7倍以上,其货运量在1950年时仅为0.7亿吨, 1960年增加到1.3亿吨, 1970年达2.5亿吨, 1980年达5.6亿吨, 30年间翻了3番,目前已继续增加到约6.5亿吨。五大湖的运量则至今经久不衰, 1992年货物周转量达1226亿吨公里。

2.“黄金水道”莱茵河菜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流经法国、德国和荷兰,在鹿特丹以西注入北海。干流全长1320公里,流域面积25.2万平方公里。左岸支流有摩泽尔河。右岸支流有美因河、鲁尔河等。莱茵河水量丰沛均匀,上游巴塞尔处平均年流量1028秒公方,河口为2500秒公方。从莱茵费登起可通航,通航里程886公里,对瑞士、德国、法国、荷兰的航运作用极大。有运河同多瑙河、塞纳河、罗讷河、马恩河、埃姆斯河、威悉河和易北河等相通,货运量居世界大河前列。

为整治开发莱茵河投入巨大的力量,并取得很高效益的国家,以荷德两国为著。19世纪60年代前,荷兰的鹿特丹虽然拥有河海直达河口港的天然优势,但由于三角洲河床经常改道,使其至北海间30公里的直线航距迂回绕远达150公里以上,1866年—1872年,荷兰花了6年时间凿穿海岸沙丘,建成从鹿特丹港至荷兰角长33公里、深15米的新航道,并于1885年加深,使莱茵河有了最便捷的且不易淤积的深水出海通道,从而把地处内陆的沿海腹地更牢固地纳入其影响范围,取得了优于其它北海港口的地位。二战后,荷兰又修成阿姆斯特丹—菜茵运河等人工运河,构成了北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南以鹿待丹为中心,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内河航运网,包括天然河流1310公里,人工河道2070公里,密度之高世所罕见。目前荷兰占据莱茵河与马斯河运输量的53%,拥有一支庞大的内河船队(约6000艘),每年将2.6亿吨左右的货物运至欧洲各地。无论是货运量还是货物周转量(300多亿吨公里)均居世界前列。

德国是莱茵河主要流经国,德国境内河段长867公里,通航里程719公里,德国对莱茵河的治理方针是航运为主,因段制宜,兼顾其它,并将河流整治与流域经济区的开发紧密结合,溶为一体。从19世纪末到二战前,德国通过开挖人工航道,把全国所有河流联结起来,形成覆盖全国的内河航道网,并且将所有海港、主要工业区和消费中心纳入内河航运网之内,实现了干支直达,河海联运。二战中,航道网遭受严重破坏,近千座桥梁被炸, 3750艘船只沉没河底。战后经过几年的恢复便开始进入内河运输的集约化建设时期。国家的分裂及东西方对峙,导致原联邦德国与前苏联及中东欧各国联系减弱,原联邦德国内河航运建设的重点转向加强以莱茵河为主轴的水运网,随之,区域经济联系亦由东西方向为主转变为以南北方向为主的格局。

战后以来,原联邦德国内河航道网的建设工程主要包括莱茵河干流上游和支流摩泽尔河、美因河、内卡河的梯级渠化工程,扩建基尔运河、沿海运河、中德运河、新建易北支运河、美国—多瑙运河等。目前,德国拥有内河航道600O多公里(包括运河),内河货船3000多艘,内河货运量2亿多吨,货物周转量500多亿吨公里,居世界第四位。莱茵河是最重要的通航河流,经过整治的干支流航道,可通行1350吨的欧洲自航驳,干流科隆以下可通行7000吨级的海轮, 5000吨级的海轮可抵达曼海姆,货运总量(德国段)达2亿吨左右,成为世界上航运价值及利用效率最高的河流之一。

3.伏尔加河伏尔加河为欧洲第一大河,俄罗斯内河航运干道,源出瓦尔代丘陵,曲折流经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注入里海,全长3530公里,通航里程3256公里,主要通航支流有卡马河、奥卡河、维亚特卡河和别拉亚河等,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流域内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发达。

十月革命前,伏尔加河是一条完全处于自然状态下的通航河流,航运意义虽不能说不大,但货运量很是有限,如据1913年的统计,伏尔加河一卡马河航区的货运量仅为2347万吨。

本世纪30年代以来,苏联政府对伏尔加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主要的工程有莫斯科运河、伏尔加—顿河运河、伏尔加—波罗的海运河,再加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不属伏尔加水系),同时疏浚河道,建设河港,形成了一个遍布苏联欧洲部分的内河航运网,并且通过伏尔加—波罗的海运河沟通波罗的海,通过北德维纳河和白海—波罗的海运河通连白海,通过莫斯科运河抵达莫斯科,通过伏尔加—顿河运河通连亚速海和黑海,从而实现了五海通航。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统一深水航道网的主干,这一航道网总长约6600公里,干线水深达3.6米以上,可通行5000吨级的货轮和2万~3万吨级的船队,干线年货运量可达2亿吨以上。采用河海两用型船舶,可实现河海联运,无需中转倒载。由于冬季结冰,航期为7个月~9个月。主要河港有雅罗斯拉夫、下诺夫哥罗德、喀山、古比雪夫、伏尔加格勒等。

4.多瑙河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源出德国南部高原的黑林山麓,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9国,在罗马尼亚的苏利纳附近注入黑海。干流全长2850公里,可通航里程2742公里。有可通航支流30多条,较重要者有左岸的蒂萨河、奥尔特河、普鲁特河,右岸的德拉瓦河、萨瓦河、摩拉瓦河、伊斯克河等,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公里。

多瑙河是中欧和东南欧的重要国际航道。由于德国莱茵一美因一多瑙河大航道工程的构筑(1992年全线开通),沟通了多瑙河与莱茵河两大水系,形成了从菜茵河口鹿特丹到多瑙河口苏利纳,斜贯欧洲,跨越11国,连接16国,长达3400公里的欧洲航运大动脉,加强和扩大了东西欧间的联系和方便了欧洲内陆国的对外联系。除此之外,奥地利及其它沿岸国家也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如1984年,罗马尼亚建成了全长64.2公里的多瑙河一黑海运河,使多瑙河全河航运总量曾达8000多万吨,近年来,由于沿岸的东南欧各国经济体制转轨,经济滑坡,以及波黑战争等原因,运输业实际业务量大大下降。

5.长江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干流在我国中部横贯东西,全长6300公里,流经10个省级行政区,跨三大经济地带,成为西南、华中、华东三大区交通运输大动脉。长江支流派系繁多,从南北汇入,构成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内河水运系统,航道里程达7万余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70%。建国以来,长江航运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几十年来,长江航道部门每年对干流航道进行整治与维护,以保枯水季节航运畅通。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目前有关方面正本着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为逐步实现干支流梯级渠化,建成统一标准的内河航道网创造条件。80年代中期起,第一部长江水系航运发展规划逐步付诸实施,规划实现后,将使千吨级船舶由上海直驶宜宾,全线港口吞吐量将达到7亿多吨,各类船舶客位,载重吨都将有较大的增加。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江水系的客货运输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1952年货运量仅为3600万吨, 1985年货运量达到2.69亿吨,货物周转量761亿吨公里, 1990年货运量达4.71亿吨,货物周转量达1073.8亿吨公里。同年完成旅客运输2.2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达109亿人公里。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重要航运水道,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

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宽152―304米。早在1826年,就曾有人提出开凿巴拿马运河的设想。1881年,法国运河公司首先获得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工程于1889年被迫中断。1903年,美国通过不平等的海―布诺―瓦里亚条约,取得了单独开凿和永久使用占领并控制巴拿马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1904年开始动工。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签署归还运河主权协议。1999年底运河回归巴拿马。

巴拿马运河是19世纪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是船闸式运河,有船闸6座,可通过4万至5万吨的海轮。船只通过时,需经三级船闸逐级提高或降低水位,方能从一个水面进入另一个水面,如此壮观景象,是巴拿马运河独有的。

巴拿马运河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海运业的发展。目前,占全球贸易运输量5%的货物通过该运河被送往世界各地。据巴方有关人士说,巴拿马运河的使用情况已经达到了容量的94%,并将在3年内达到饱和。面对日益繁忙的世界海运,有近百年历史的巴拿马运河已不堪重负,扩建可以说是早晚之事。
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位于埃及境内,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沟通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水道。

苏伊士运河全长17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为135米,平均深度为13米。苏伊士运河从1859年开凿到1869年峻工。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获得巨额利润。

从1882年起,英国在运河地区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将近10万军队。二次大战后,埃及人民坚决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把它的占领军在1956年6月13日以前完全撤离埃及领土。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a

水城威尼斯 简介

  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 威尼斯
  威尼斯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建筑方法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
  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恰似海豚,城市面积 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纵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威尼斯还是个繁华的小镇,那里的人生活情况很好。   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那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 威尼斯卫星地图
  威尼斯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找不到路。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编辑本段著名景点
  这个城市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延续到今天,它独特的气氛令游人感到如受魔法般奇妙。它就是个游乐园,是个充满奇妙与梦幻的地方,令凡是来过威尼斯的游客都依依不舍,在童话般的水之际流连忘返。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一—圣马可广场,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而且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这儿拍摄;这儿是文艺复兴的一个重镇,产过历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威尼斯画派;德国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在这里与世长辞……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涨水
  威尼斯 威尼斯风光
  【意大利语】[1]:Venezia   【英文全称】:Venice   【 英文简称】:Venice   【编号】:546-004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始建于5世纪、由118个小岛构成的威尼斯,10世纪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航运枢纽。总体上来说,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筑杰作。   素有“西方苏州”之称的威尼斯(英文:venice 、意大利文:venezia) 四周环海,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滨的威纳托省(Veneto)。从地图上看,威尼斯仿佛一颗镶嵌在美妙长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这个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欧洲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似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人们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纪开始发展,14世纪前后,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纪为威尼斯全盛时期,成为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16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威尼斯逐渐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1849年反奥地利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区和意大利才实现统一,从此成为意大利的一个地区。
  威尼斯
  威尼斯的西北角有一条四公里长的长堤与大陆相通,它不但是意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艺术古城。威尼斯及其泻湖,由118个岛屿组成。素有“水都”“水城”“桥城”和“百岛之城”的美称这座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风光独好,城内历史古迹比比皆是,是一座风景如画而又古韵十足的历史名城,这里的所有景色都离不开水。威尼斯全市河道,运河共计177条。靠401座各式桥梁把它们连接起来。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除了小艇以外,所有交通工具都是禁止的。
  编辑本段文化内涵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徐志摩笔下忧伤的叹息桥、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之一——圣马可广场、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酝酿着浪漫气息的彩虹岛、充满风趣的玻璃岛……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这儿拍摄。这儿是文艺复兴的精华。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威尼斯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风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 不能并开,只能单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威尼斯的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一起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在威尼斯地众多座桥梁中,以火车站为通往市中心的利亚德桥(Rialto)最为有名,又名商业桥,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威尼斯的象征。大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两头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桥上中部建有厅阁,横跨在大运河上。大大小小的船只从太阳型的桥洞中穿梭,里亚托桥建(Rialto)于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桥,后改为吊桥。在1444年的一次庆典中,因不堪重负,大桥折断。1580~1592年,改建为现在的石桥。桥顶有一浮亭,桥两侧是20多首饰商店和卖纪念品的小摊。威尼斯城内古迹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另外,还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都隔河相临,十分别致。威尼斯的房屋建筑风格各异,房屋的门窗、走廊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夜间泛舟威尼斯,独有一番情趣。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意大利威尼斯,来感受她的美丽、温馨和浪漫。威尼斯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公元453年就开始了建筑了威尼斯。
  独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名字——“刚朵拉”(意大利语"GONDOLA",又译为“贡多拉”或“冈多拉”)。这种轻盈纤细、造形别致的小舟一直是居住在泻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据1094年文献记录,其名来自7世纪时的第一任总督。   冈多拉有十分悠久的历史,11世纪是冈多拉最盛行的时期,当时的数量超过了一万只,但如今的威尼斯仅剩下了几百只冈多拉。虽然数目仅是18世纪的二十分之一,但让人高兴的是,象圣特洛瓦索这样的小船厂仍旧在制造并修理这种小船,使这种古老的威尼斯传统得以流传。冈多拉的外观设计原本是各式各样的,16世纪时的冈多拉外表异常艳丽,贵族们经常乘坐装饰着缎子和丝绸、雕刻精美的冈多拉炫耀自己的财富。为了遏制这种奢靡的风气,威尼斯元老院颁布禁令:不准在尖舟上施以任何炫耀门第的装饰,已经安装的必须拆除,所有的刚朵拉都漆成了黑色。唯一留下来供装饰用的只有船头的嵌板。这一传统一直被保持了下来,如今的冈多拉也是统一的黑色,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被装饰成花船。   这种小舟有两个部位可体现工匠们的想象力,一个是自然奔放的船头,很象15和16世纪用的六齿钺戟。(每一个齿代表威尼斯的一个区),另一个是依奥尼亚式船尾。到了18世纪,这种威尼斯尖舟的形状和大小会慢慢地固定到我们今天这个样子。   今天这种小舟一般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小舟的平底呈不对称型,这样可以较好地保持只靠一侧单桨划的船的平衡。从前的冈多拉的中间船舱还有一个可以活动的船篷,用来给旅客遮阳挡雨,有的船篷上面开有小窗和小拉门。后来这种船篷也消失了。   贡多拉船夫现在只穿着一件带横条的紧身针织上衣,戴着一项草帽。过去船夫们的制服是很奇特和考究的。划船的时候,船夫站在船尾上,有搁在弯曲的桨架上长长的单桨划。平日,冈多拉主要作为旅游船使用,乘坐冈多拉费用较贵,平均每40分钟约为70~120欧元.每年9月的第一个周日下午,在威尼斯的大运河上还会举行历史悠久的冈多拉传统划船比赛,即雷戈塔·斯多利卡(Regata Storica)划船比赛。威尼斯赛舟节据史料记载起源于1315年。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呈梯形。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这些建筑和谐优美,建筑物上的石雕生动逼真。东面耸立着高98.6米的圣马可钟楼和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圣马可教堂。西面是总督宫和圣马可图书馆。严整、华丽的总督宫,用粉红色和 威  叹息桥
  连结着总督府和旁边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叹息桥,叹息桥是威尼斯的必访景点之一。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叹息桥是一座拱廊桥,架设在总督宫和监狱之间的小河上,享有盛誉。它建于1600年(另一资料:1603年)。因死囚被押赴刑场时经过这里,常常会发出叹息声而得名:当犯人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重罪犯被带到地牢中,可能就此永别人世,过去临刑死囚走向刑场时必须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死囚们只能透过小窗看看蓝天,想到家人在桥下的船上等候诀别,百感交集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息之声——再向前走便要告别世间的一切了。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有一个传说:有个男人被判了刑,走过这座桥。“看最后一眼吧!”狱卒说,让那男人在窗前停下。窗棂雕得很精致,是由许多八瓣菊花组合的。男人攀着窗棂俯视,见到一条窄窄长长的贡多拉,正驶过桥下,船上坐着一男一女,在拥吻。那女子竟是他的爱人。男人疯狂地撞向花窗,窗子是用厚厚的大理石造的,没有撞坏,只留下一摊血、一个愤怒的尸体。血没有滴下桥,吼声也不曾传出,就算传出中,那拥吻的女人,也不可能听见。血迹早洗干净了,悲惨的故事也被大多数人遗忘。只说这是“叹息桥”,犯人们最后一瞥的地方。且把那悲剧改成喜剧,说成神话。   电影“情定日落桥”就在这取景的。叹息桥两端连结着总督府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
  港口
  威尼斯港是意大利最大的港口之一,港口长12千米,总面积达250公顷,伸展出去,宽阔广大,每年进出港门的船只在万艘 叹息桥
  以上。威尼斯不仅风光奇特,而且还是文化名城,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就独树一帜。乔尔乔涅、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都是画坛著名大师。在意大利歌剧艺术发展史中,威尼斯也占有重要地位。城内古迹繁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教堂,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和众多的海滨浴场。歌德和拜伦都曾对威尼斯城赞扬备至,拿破仑则称其为“举世罕见的奇城”。
  威尼斯到目前为止有404座桥,这些桥的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如游龙,有的似飞虹,有的庄重,有的小巧。其中最著名的是利亚德桥,造型为单孔拱桥,用大理石砌成,建于1592年前后。桥长48米,宽22米。它曾出现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记述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 威尼斯的桥
  故事,几个世纪以来,《威尼斯商人》不断被后人搬上电影、电视,以话剧、歌剧等形式流传于世。   威尼斯市内任何车辆都不能进入,因此城内的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是船。像公交车一样有固定的线路和船站,或者您可以像坐出租车一样坐出租船。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是一种古老的游览船,威尼斯人称之为“贡多拉(Gondola)”,它是威尼斯特有的“TAXI”。“贡多拉”船身狭长,首尾翘起,最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行驶。艄公身着黑白相间的传统服装,头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他们用单桨划船,操作非常熟练。“贡多拉”制作严格而又讲究: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以栎木板为材料,用黑漆涂抹七遍始成。坐满六人,加船夫一人。乘着“贡多拉”,在古老的手风琴和其他乐器的悠扬音乐声中穿行于古色古香的古老的水城中,欣赏“街道”两旁古老的建筑,古时候威尼斯日常生活的情景依稀在脑海浮现。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如果再去广场享受一次绝对正宗的意大利快餐,来份意大利面条或者来一份比萨饼和意大利啤酒,那种惬意、浪漫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会令你更加陶醉!   威尼斯市内的水道及著名的小船“贡多拉” 威尼斯的桥
  威尼斯的水道举世知名。潟湖上的118座群岛约由150条水道交织而成。构成威尼斯的岛屿约拥有400座桥梁。在古老的城市中心,运河取代了公路的功能,所以主要的交通模式是步行与水上交通。19世纪设立火车站,铁路长堤把威尼斯主岛西北部与意大利半岛连接起来。20世纪,又加建公路长堤和泊车场。威尼斯主岛西北部因而成为铁路和道路的入口处。中心旧市区街道狭窄,为步行区,是欧洲最大的无汽车地区。在21世纪,这座无车都市是相当独特的。目前圣塔露西亚车站则是威尼斯唯一的铁路车站。   “贡多拉”是威尼斯最具代表性和道统的水上代步小船。但现今威尼斯人通常会使用较为经济的水上巴士(vaporetti)穿行市内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岛。   威尼斯的国际机场是马可波罗国际机场,这已以著名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来命名的。这个机场建立在威尼斯对岸的意大利半岛上,并远离海岸线,不过前往威尼斯的水上运输工具距离航站步行只需7分钟。
  1.另外1路沿线有些景点,可随时下船逛逛,最有名的是里亚尔托桥(Rialto)   2.lido的船快靠圣马可广场岸时,岸边景色很有气势。   3.傍晚时分有巨轮经过圣马可广场附近海岸,很美,不容错过。   4.从火车站方向乘船往玻璃岛,靠岸后会有人领着参观吹玻璃技术,然后稍微看看玻璃制品即可离开此岛。   5.彩色岛每相邻的房子颜色不同,水巷感觉很美,另外丝蕾花边也是这个岛特有的。

  威尼斯的狂欢节历史上赫赫有名,1979年已经恢复,目前是全世界四大狂欢节之一。一个人戴上面具,失去了身份,获得的自由,可以放肆,可以放纵,这是很多人喜欢狂欢节的理由。据说,节日期间,彼此说:“你好,面具先生。”能赶上圣诞节时狂欢节的游客毕竟是少数,买一个面具就方便多了,买几个小面具纪念品,花费也不算很大。也有游人买上一顶丑角的帽子,在大街上招摇过市,自得其乐。既然来威尼斯,不妨放肆一下。   一年中的主要节日   1月:主显圣容节 Epifania(1月6日)   在这一天威尼托区的小朋友会收到传说是女巫Befania送的长袜子,里面装满了礼物,这时的糕点店里也会有很多女巫造型的装饰和女巫状的应景点心或蛋糕。   2月:结束的狂欢节Carnevale(大斋节前10日到忏悔周二Shrove Tuesday) 威尼斯面具
  威尼斯面具   为威尼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其本意是“与肉食作别”。始于11世纪时强盛的威尼斯,于18世纪式微:直到1979年又恢复举办。最精彩的莫过于满街创意十足的装扮与面具,现今威尼斯政府还会同时举办许多活动,这些资讯都可以在旅游服务站或随处可见的酒吧、餐馆和 旅馆取得免费的活动手册。   3月:“上桥和下桥”马拉松赛 Su e zo per i ponti (3月第2个星期日)   威尼斯一年一度的大型长跑比赛,只有在此时你可以看到所有市中心参赛者的行经的桥部铺上了木板,桥上的台阶全部消失了!也算是威尼斯奇景之一。   4月:圣周 Holy Week (复活节前一周)   悲恸的圣母巡游,从棕榈主日到复活节周日,全国各地有庆祝活动。   复活节(Pasqua)周日和复活节星期一(Lurledi dell'Angelo),为全国国定假日。   圣马可节 San Marco(4月25日)   纪念威尼斯的守护神——圣马可。 威尼斯风光
  民众会在圣马可广场举办赛船,而威尼斯烩饭是这个节日的应景菜,此外这天男人会送女人玫瑰。同一天也是国定假日解放纪念日(ll Giorno della Liberazione)   5月:海亲节 La Sensa(在复活节后的40天)   也称“耶稣升天节”(La Festa dell'Ascensione)。   长途划船赛 Vogalonga(海亲节后的周日)   6月:威尼斯两年一次艺术节 Biennale   每逢单数的公元年份举行,是知名的大型国际艺术节。展期从6月延伸至将近10月。   7月:救世主节 Festa del Redenotore(7月第3周周日)   周末夜里还有烟火活动,是当地一年一度的奇景之一。   8月:圣母升天日 Ferragosto(8月15日)   9月:威尼斯电影节(8月下旬—9月初)   在利多岛(Lido)上举行的国际性电影盛会,吸引许多世界各地的影星、名电影工作者和记者前来,魅力不输好莱坞的奥斯卡金像奖。   10月:历史性赛船节 Regatta Storica(9月的第一个周日)   这天所有威尼斯最有特色的庆典用船和贡多拉全都会行驶在大运河,所有与会者都会穿着正式古装,是继狂欢节后,最受大家欢迎的传统节日。   11月:拯救节 Festa della Salute(11月21日)   威尼斯当地人重视的节日,感谢圣母的拯救,届时会在大运河之上搭起浮桥直到圣玛利亚拯救大教堂(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12月:圣斯特凡诺节 Santo Stefano(12月26日)
  慕拉诺Murano是威尼斯的玻璃工业中心,这里所生产的玻璃制品就称为“慕拉诺玻璃”。它以优美繁荣的古典装饰风格,精细卓绝的手工制作工艺闻名于世。Burano岛,最大的特色便是每一幢房子都有一种不同的颜色。黄色、蓝色或者砖红色,远远地看去有就像童话世界。Torcello 和 Lido岛(所有的岛都有方便的交通设施) 有着优雅海滩和威尼斯最清澈海水是旅游度假的天堂。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威尼斯独特的脸谱艺术和水晶加工工艺。这里做的脸谱个个手工精湛,几乎每个到威尼斯的游客都要带回个脸谱作为纪念。威尼斯的水晶加工业也闻名世界,水晶工场大多是手工作坊,穿过水城迂回曲折的小巷,才能进入工场。里面古老的机械加工设备和当众生产工艺品的工艺吸引了许多参观者。 威尼斯风光
  1980年3月,威尼斯市和我国的苏州市结为“姐妹城”。因此在这里意大利人对中国客人显得格外热情。   威尼斯还是《宠物小精灵电影版:水都的守护神》中“水都”阿纳托马雷的原型;《水星领航员》也是以威尼斯原型为舞台,火星上称为“新威尼斯”的城市仿造地球上威尼斯来建造的,历史建筑物也很多。同时,很多意大利威尼斯的传统仪式也被传承下来了。   2003年9月14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聚集在英国剑桥召开了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据报道,这次会议是由威尼斯一家慈善机构——“威尼斯危机基金会”组织的,会议讨论如何挽救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与会科学家指出,从1950年到现在,威尼斯的人口已从当年的15万人下降到5.8万人(另两资料:“大约有10万人”、“威尼斯人口37万人”数据相差很大)。在1900年,威尼斯市中心最大的广场——圣马可广场每年只会被水淹上10次,但如今,圣马可广场每年至少要被洪水淹上100次。与100年前相比,威尼斯的水平面如今上升了23厘米。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挽救威尼斯的话,到2100年,威尼斯将完全被水淹没,再也不适合人居住。   由于威尼斯有许多运河,所以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快艇。
  诞生1932年“开张”的威尼斯电影节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它比戛纳电影节早14年,比柏林电影节早19年。每年的8月底到9月初的两周里,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影坛的焦点。
  奖项
  一开始,电影节主要奖项分为“最佳外国片”、“最佳意大利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第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没有固定的评审委员会,由观众投票选出喜欢的电影和演员,结果千奇百怪,连米老鼠都上了最佳男主角的选票。
  停办
  威尼斯电影节一度被法西斯政府控制,奖杯叫“墨索里尼杯”。1938年,为对抗被法西斯把持的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应运而生。威尼斯电影节从1938年到1942年的评奖不为后人承认。1943年到1945年,因为战争电影节停办。
  复苏
  威尼斯电影节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在1946年重新开办之后。法国电影大师让雷诺阿的《南方人》获得“最佳国际影片奖”。而此后《曼侬》、《王子复仇记》纷纷获奖,显示了电影节不凡的艺术气息。1949年,电影节正式将最高奖项“最佳国际影片”更名为“圣马克金狮奖”;1953年撤了“最佳意大利电影”,增设了“圣马克银狮奖”,显示了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化和艺术化的雄心。
  定位
  威尼斯最大特点是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冒险精神,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评判标准为“艺术性”。戛纳电影节兼顾影片的商业性、艺术性,而柏林电影节注重意识形态。
  趋势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电影制作主导思想的变化和世界电影商业化趋势愈见明显,威尼斯电影节的质量有所下降,被商业化运作的戛纳电影节超越。
  让中国游客感到亲切的,应该还有每年8、9月份的中国电影屡次获奖的威尼斯电影节。做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所设最高奖为“圣马可金狮奖”。金狮奖的由来是因为圣.马可,圣.马可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他是威尼斯的保护神。   但是,威尼斯满城的石狮却不能阻止城市的陷落。成名于水也困于水的威尼斯城目前每年有200天被浸泡在水里,而在17世纪初,这一数字只有7天。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持续的降雨使得威尼斯泻湖地区海水涨潮时发生倒灌,游客只能踮起脚尖漫步著名的圣马可广场。许多古老的建筑物的地下基础结构被腐蚀,变得不坚固,造成大批古建筑下沉。2001年,科学家们发现,威尼斯自1727年以来的275年间下沉了67厘米。下沉的原因:除了海平面升高的影响外,也有人为的原因,那就是在近代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岩石层塌陷,整个水城正一点点没入水中。有人甚至预言说,80年后的威尼斯将成为水中城市。   威尼斯的别名   威尼斯也被称为水城.   坐在船仓里,观赏着外面美丽的景色,心里十分惬意   世界著名水城还有:拉各斯,纽约,苏州,圣彼得堡,阿姆斯特丹,斯里吧加弯   Venezia - 威尼斯   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万。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有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80条水道、378座桥梁联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称。公元452年兴建。八世纪为亚得里亚海贸易中心。十世纪曾建立城市共和国,中世纪为地中海最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新航路开通后,因欧洲商业中心渐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并入意大利王国。工商业发达,有炼铝、化学、炼焦、化肥、炼油、钢铁等工业。以生产珠宝玉石工艺品、花边、刺绣等著称。陆上的马尔盖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运港。驰名的旅游中心,年有3百万游客。古老的圣马可广场是城市活动中心,广场周围耸立着大教堂、钟楼等拜占庭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离岸2公里处的线状沙洲-利多是欧洲最著名的海滨浴场。   威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这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   趣。
威尼斯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建筑方法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
  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恰似海豚,城市面积 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纵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威尼斯还是个繁华的小镇,那里的人生活情况很好。   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那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 威尼斯卫星地图
  威尼斯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找不到路。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编辑本段著名景点
  这个城市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延续到今天,它独特的气氛令游人感到如受魔法般奇妙。它就是个游乐园,是个充满奇妙与梦幻的地方,令凡是来过威尼斯的游客都依依不舍,在童话般的水之际流连忘返。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一—圣马可广场,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而且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这儿拍摄;这儿是文艺复兴的一个重镇,产过历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威尼斯画派;德国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在这里与世长辞……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涨水
    威尼斯 威尼斯风光
  【意大利语】[1]:Venezia   【英文全称】:Venice   【 英文简称】:Venice   【编号】:546-004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始建于5世纪、由118个小岛构成的威尼斯,10世纪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航运枢纽。总体上来说,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筑杰作。   素有“西方苏州”之称的威尼斯(英文:venice 、意大利文:venezia) 四周环海,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滨的威纳托省(Veneto)。从地图上看,威尼斯仿佛一颗镶嵌在美妙长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这个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欧洲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似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人们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纪开始发展,14世纪前后,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纪为威尼斯全盛时期,成为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16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威尼斯逐渐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1849年反奥地利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区和意大利才实现统一,从此成为意大利的一个地区。
威尼斯
  威尼斯的西北角有一条四公里长的长堤与大陆相通,它不但是意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艺术古城。威尼斯及其泻湖,由118个岛屿组成。素有“水都”“水城”“桥城”和“百岛之城”的美称这座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风光独好,城内历史古迹比比皆是,是一座风景如画而又古韵十足的历史名城,这里的所有景色都离不开水。威尼斯全市河道,运河共计177条。靠401座各式桥梁把它们连接起来。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除了小艇以外,所有交通工具都是禁止的。
编辑本段文化内涵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徐志摩笔下忧伤的叹息桥、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之一——圣马可广场、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酝酿着浪漫气息的彩虹岛、充满风趣的玻璃岛……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这儿拍摄。这儿是文艺复兴的精华。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威尼斯水城大街小巷的特殊风光。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 不能并开,只能单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威尼斯的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一起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在威尼斯地众多座桥梁中,以火车站为通往市中心的利亚德桥(Rialto)最为有名,又名商业桥,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威尼斯的象征。大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两头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桥上中部建有厅阁,横跨在大运河上。大大小小的船只从太阳型的桥洞中穿梭,里亚托桥建(Rialto)于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桥,后改为吊桥。在1444年的一次庆典中,因不堪重负,大桥折断。1580~1592年,改建为现在的石桥。桥顶有一浮亭,桥两侧是20多首饰商店和卖纪念品的小摊。威尼斯城内古迹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另外,还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都隔河相临,十分别致。威尼斯的房屋建筑风格各异,房屋的门窗、走廊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夜间泛舟威尼斯,独有一番情趣。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意大利威尼斯,来感受她的美丽、温馨和浪漫。威尼斯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公元453年就开始了建筑了威尼斯。
  独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名字——“刚朵拉”(意大利语"GONDOLA",又译为“贡多拉”或“冈多拉”)。这种轻盈纤细、造形别致的小舟一直是居住在泻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据1094年文献记录,其名来自7世纪时的第一任总督。   冈多拉有十分悠久的历史,11世纪是冈多拉最盛行的时期,当时的数量超过了一万只,但如今的威尼斯仅剩下了几百只冈多拉。虽然数目仅是18世纪的二十分之一,但让人高兴的是,象圣特洛瓦索这样的小船厂仍旧在制造并修理这种小船,使这种古老的威尼斯传统得以流传。冈多拉的外观设计原本是各式各样的,16世纪时的冈多拉外表异常艳丽,贵族们经常乘坐装饰着缎子和丝绸、雕刻精美的冈多拉炫耀自己的财富。为了遏制这种奢靡的风气,威尼斯元老院颁布禁令:不准在尖舟上施以任何炫耀门第的装饰,已经安装的必须拆除,所有的刚朵拉都漆成了黑色。唯一留下来供装饰用的只有船头的嵌板。这一传统一直被保持了下来,如今的冈多拉也是统一的黑色,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被装饰成花船。   这种小舟有两个部位可体现工匠们的想象力,一个是自然奔放的船头,很象15和16世纪用的六齿钺戟。(每一个齿代表威尼斯的一个区),另一个是依奥尼亚式船尾。到了18世纪,这种威尼斯尖舟的形状和大小会慢慢地固定到我们今天这个样子。   今天这种小舟一般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小舟的平底呈不对称型,这样可以较好地保持只靠一侧单桨划的船的平衡。从前的冈多拉的中间船舱还有一个可以活动的船篷,用来给旅客遮阳挡雨,有的船篷上面开有小窗和小拉门。后来这种船篷也消失了。   贡多拉船夫现在只穿着一件带横条的紧身针织上衣,戴着一项草帽。过去船夫们的制服是很奇特和考究的。划船的时候,船夫站在船尾上,有搁在弯曲的桨架上长长的单桨划。平日,冈多拉主要作为旅游船使用,乘坐冈多拉费用较贵,平均每40分钟约为70~120欧元.每年9月的第一个周日下午,在威尼斯的大运河上还会举行历史悠久的冈多拉传统划船比赛,即雷戈塔·斯多利卡(Regata Storica)划船比赛。威尼斯赛舟节据史料记载起源于1315年。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呈梯形。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这些建筑和谐优美,建筑物上的石雕生动逼真。东面耸立着高98.6米的圣马可钟楼和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圣马可教堂。西面是总督宫和圣马可图书馆。严整、华丽的总督宫,用粉红色和 威  叹息桥
  连结着总督府和旁边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叹息桥,叹息桥是威尼斯的必访景点之一。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叹息桥是一座拱廊桥,架设在总督宫和监狱之间的小河上,享有盛誉。它建于1600年(另一资料:1603年)。因死囚被押赴刑场时经过这里,常常会发出叹息声而得名:当犯人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重罪犯被带到地牢中,可能就此永别人世,过去临刑死囚走向刑场时必须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死囚们只能透过小窗看看蓝天,想到家人在桥下的船上等候诀别,百感交集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息之声——再向前走便要告别世间的一切了。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有一个传说:有个男人被判了刑,走过这座桥。“看最后一眼吧!”狱卒说,让那男人在窗前停下。窗棂雕得很精致,是由许多八瓣菊花组合的。男人攀着窗棂俯视,见到一条窄窄长长的贡多拉,正驶过桥下,船上坐着一男一女,在拥吻。那女子竟是他的爱人。男人疯狂地撞向花窗,窗子是用厚厚的大理石造的,没有撞坏,只留下一摊血、一个愤怒的尸体。血没有滴下桥,吼声也不曾传出,就算传出中,那拥吻的女人,也不可能听见。血迹早洗干净了,悲惨的故事也被大多数人遗忘。只说这是“叹息桥”,犯人们最后一瞥的地方。且把那悲剧改成喜剧,说成神话。   电影“情定日落桥”就在这取景的。叹息桥两端连结着总督府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
港口
  威尼斯港是意大利最大的港口之一,港口长12千米,总面积达250公顷,伸展出去,宽阔广大,每年进出港门的船只在万艘 叹息桥
以上。威尼斯不仅风光奇特,而且还是文化名城,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就独树一帜。乔尔乔涅、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都是画坛著名大师。在意大利歌剧艺术发展史中,威尼斯也占有重要地位。城内古迹繁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教堂,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和众多的海滨浴场。歌德和拜伦都曾对威尼斯城赞扬备至,拿破仑则称其为“举世罕见的奇城”。
  威尼斯到目前为止有404座桥,这些桥的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如游龙,有的似飞虹,有的庄重,有的小巧。其中最著名的是利亚德桥,造型为单孔拱桥,用大理石砌成,建于1592年前后。桥长48米,宽22米。它曾出现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记述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 威尼斯的桥
故事,几个世纪以来,《威尼斯商人》不断被后人搬上电影、电视,以话剧、歌剧等形式流传于世。   威尼斯市内任何车辆都不能进入,因此城内的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是船。像公交车一样有固定的线路和船站,或者您可以像坐出租车一样坐出租船。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是一种古老的游览船,威尼斯人称之为“贡多拉(Gondola)”,它是威尼斯特有的“TAXI”。“贡多拉”船身狭长,首尾翘起,最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行驶。艄公身着黑白相间的传统服装,头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他们用单桨划船,操作非常熟练。“贡多拉”制作严格而又讲究: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以栎木板为材料,用黑漆涂抹七遍始成。坐满六人,加船夫一人。乘着“贡多拉”,在古老的手风琴和其他乐器的悠扬音乐声中穿行于古色古香的古老的水城中,欣赏“街道”两旁古老的建筑,古时候威尼斯日常生活的情景依稀在脑海浮现。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如果再去广场享受一次绝对正宗的意大利快餐,来份意大利面条或者来一份比萨饼和意大利啤酒,那种惬意、浪漫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会令你更加陶醉!   威尼斯市内的水道及著名的小船“贡多拉” 威尼斯的桥
威尼斯的水道举世知名。潟湖上的118座群岛约由150条水道交织而成。构成威尼斯的岛屿约拥有400座桥梁。在古老的城市中心,运河取代了公路的功能,所以主要的交通模式是步行与水上交通。19世纪设立火车站,铁路长堤把威尼斯主岛西北部与意大利半岛连接起来。20世纪,又加建公路长堤和泊车场。威尼斯主岛西北部因而成为铁路和道路的入口处。中心旧市区街道狭窄,为步行区,是欧洲最大的无汽车地区。在21世纪,这座无车都市是相当独特的。目前圣塔露西亚车站则是威尼斯唯一的铁路车站。   “贡多拉”是威尼斯最具代表性和道统的水上代步小船。但现今威尼斯人通常会使用较为经济的水上巴士(vaporetti)穿行市内主要水道和威尼斯的其他小岛。   威尼斯的国际机场是马可波罗国际机场,这已以著名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来命名的。这个机场建立在威尼斯对岸的意大利半岛上,并远离海岸线,不过前往威尼斯的水上运输工具距离航站步行只需7分钟。
  1.另外1路沿线有些景点,可随时下船逛逛,最有名的是里亚尔托桥(Rialto)   2.lido的船快靠圣马可广场岸时,岸边景色很有气势。   3.傍晚时分有巨轮经过圣马可广场附近海岸,很美,不容错过。   4.从火车站方向乘船往玻璃岛,靠岸后会有人领着参观吹玻璃技术,然后稍微看看玻璃制品即可离开此岛。   5.彩色岛每相邻的房子颜色不同,水巷感觉很美,另外丝蕾花边也是这个岛特有的。

  威尼斯的狂欢节历史上赫赫有名,1979年已经恢复,目前是全世界四大狂欢节之一。一个人戴上面具,失去了身份,获得的自由,可以放肆,可以放纵,这是很多人喜欢狂欢节的理由。据说,节日期间,彼此说:“你好,面具先生。”能赶上圣诞节时狂欢节的游客毕竟是少数,买一个面具就方便多了,买几个小面具纪念品,花费也不算很大。也有游人买上一顶丑角的帽子,在大街上招摇过市,自得其乐。既然来威尼斯,不妨放肆一下。   一年中的主要节日   1月:主显圣容节 Epifania(1月6日)   在这一天威尼托区的小朋友会收到传说是女巫Befania送的长袜子,里面装满了礼物,这时的糕点店里也会有很多女巫造型的装饰和女巫状的应景点心或蛋糕。   2月:结束的狂欢节Carnevale(大斋节前10日到忏悔周二Shrove Tuesday) 威尼斯面具
威尼斯面具   为威尼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其本意是“与肉食作别”。始于11世纪时强盛的威尼斯,于18世纪式微:直到1979年又恢复举办。最精彩的莫过于满街创意十足的装扮与面具,现今威尼斯政府还会同时举办许多活动,这些资讯都可以在旅游服务站或随处可见的酒吧、餐馆和 旅馆取得免费的活动手册。   3月:“上桥和下桥”马拉松赛 Su e zo per i ponti (3月第2个星期日)   威尼斯一年一度的大型长跑比赛,只有在此时你可以看到所有市中心参赛者的行经的桥部铺上了木板,桥上的台阶全部消失了!也算是威尼斯奇景之一。   4月:圣周 Holy Week (复活节前一周)   悲恸的圣母巡游,从棕榈主日到复活节周日,全国各地有庆祝活动。   复活节(Pasqua)周日和复活节星期一(Lurledi dell'Angelo),为全国国定假日。   圣马可节 San Marco(4月25日)   纪念威尼斯的守护神——圣马可。 威尼斯风光
  民众会在圣马可广场举办赛船,而威尼斯烩饭是这个节日的应景菜,此外这天男人会送女人玫瑰。同一天也是国定假日解放纪念日(ll Giorno della Liberazione)   5月:海亲节 La Sensa(在复活节后的40天)   也称“耶稣升天节”(La Festa dell'Ascensione)。   长途划船赛 Vogalonga(海亲节后的周日)   6月:威尼斯两年一次艺术节 Biennale   每逢单数的公元年份举行,是知名的大型国际艺术节。展期从6月延伸至将近10月。   7月:救世主节 Festa del Redenotore(7月第3周周日)   周末夜里还有烟火活动,是当地一年一度的奇景之一。   8月:圣母升天日 Ferragosto(8月15日)   9月:威尼斯电影节(8月下旬—9月初)   在利多岛(Lido)上举行的国际性电影盛会,吸引许多世界各地的影星、名电影工作者和记者前来,魅力不输好莱坞的奥斯卡金像奖。   10月:历史性赛船节 Regatta Storica(9月的第一个周日)   这天所有威尼斯最有特色的庆典用船和贡多拉全都会行驶在大运河,所有与会者都会穿着正式古装,是继狂欢节后,最受大家欢迎的传统节日。   11月:拯救节 Festa della Salute(11月21日)   威尼斯当地人重视的节日,感谢圣母的拯救,届时会在大运河之上搭起浮桥直到圣玛利亚拯救大教堂(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12月:圣斯特凡诺节 Santo Stefano(12月26日)
  慕拉诺Murano是威尼斯的玻璃工业中心,这里所生产的玻璃制品就称为“慕拉诺玻璃”。它以优美繁荣的古典装饰风格,精细卓绝的手工制作工艺闻名于世。Burano岛,最大的特色便是每一幢房子都有一种不同的颜色。黄色、蓝色或者砖红色,远远地看去有就像童话世界。Torcello 和 Lido岛(所有的岛都有方便的交通设施) 有着优雅海滩和威尼斯最清澈海水是旅游度假的天堂。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威尼斯独特的脸谱艺术和水晶加工工艺。这里做的脸谱个个手工精湛,几乎每个到威尼斯的游客都要带回个脸谱作为纪念。威尼斯的水晶加工业也闻名世界,水晶工场大多是手工作坊,穿过水城迂回曲折的小巷,才能进入工场。里面古老的机械加工设备和当众生产工艺品的工艺吸引了许多参观者。 威尼斯风光
  1980年3月,威尼斯市和我国的苏州市结为“姐妹城”。因此在这里意大利人对中国客人显得格外热情。   威尼斯还是《宠物小精灵电影版:水都的守护神》中“水都”阿纳托马雷的原型;《水星领航员》也是以威尼斯原型为舞台,火星上称为“新威尼斯”的城市仿造地球上威尼斯来建造的,历史建筑物也很多。同时,很多意大利威尼斯的传统仪式也被传承下来了。   2003年9月14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聚集在英国剑桥召开了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据报道,这次会议是由威尼斯一家慈善机构——“威尼斯危机基金会”组织的,会议讨论如何挽救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与会科学家指出,从1950年到现在,威尼斯的人口已从当年的15万人下降到5.8万人(另两资料:“大约有10万人”、“威尼斯人口37万人”数据相差很大)。在1900年,威尼斯市中心最大的广场——圣马可广场每年只会被水淹上10次,但如今,圣马可广场每年至少要被洪水淹上100次。与100年前相比,威尼斯的水平面如今上升了23厘米。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挽救威尼斯的话,到2100年,威尼斯将完全被水淹没,再也不适合人居住。   由于威尼斯有许多运河,所以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快艇。
  诞生1932年“开张”的威尼斯电影节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它比戛纳电影节早14年,比柏林电影节早19年。每年的8月底到9月初的两周里,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影坛的焦点。
奖项
  一开始,电影节主要奖项分为“最佳外国片”、“最佳意大利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第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没有固定的评审委员会,由观众投票选出喜欢的电影和演员,结果千奇百怪,连米老鼠都上了最佳男主角的选票。
停办
  威尼斯电影节一度被法西斯政府控制,奖杯叫“墨索里尼杯”。1938年,为对抗被法西斯把持的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应运而生。威尼斯电影节从1938年到1942年的评奖不为后人承认。1943年到1945年,因为战争电影节停办。
复苏
  威尼斯电影节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在1946年重新开办之后。法国电影大师让雷诺阿的《南方人》获得“最佳国际影片奖”。而此后《曼侬》、《王子复仇记》纷纷获奖,显示了电影节不凡的艺术气息。1949年,电影节正式将最高奖项“最佳国际影片”更名为“圣马克金狮奖”;1953年撤了“最佳意大利电影”,增设了“圣马克银狮奖”,显示了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化和艺术化的雄心。
定位
  威尼斯最大特点是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冒险精神,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评判标准为“艺术性”。戛纳电影节兼顾影片的商业性、艺术性,而柏林电影节注重意识形态。
趋势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电影制作主导思想的变化和世界电影商业化趋势愈见明显,威尼斯电影节的质量有所下降,被商业化运作的戛纳电影节超越。
  让中国游客感到亲切的,应该还有每年8、9月份的中国电影屡次获奖的威尼斯电影节。做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所设最高奖为“圣马可金狮奖”。金狮奖的由来是因为圣.马可,圣.马可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他是威尼斯的保护神。   但是,威尼斯满城的石狮却不能阻止城市的陷落。成名于水也困于水的威尼斯城目前每年有200天被浸泡在水里,而在17世纪初,这一数字只有7天。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持续的降雨使得威尼斯泻湖地区海水涨潮时发生倒灌,游客只能踮起脚尖漫步著名的圣马可广场。许多古老的建筑物的地下基础结构被腐蚀,变得不坚固,造成大批古建筑下沉。2001年,科学家们发现,威尼斯自1727年以来的275年间下沉了67厘米。下沉的原因:除了海平面升高的影响外,也有人为的原因,那就是在近代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岩石层塌陷,整个水城正一点点没入水中。有人甚至预言说,80年后的威尼斯将成为水中城市。   威尼斯的别名   威尼斯也被称为水城.   坐在船仓里,观赏着外面美丽的景色,心里十分惬意   世界著名水城还有:拉各斯,纽约,苏州,圣彼得堡,阿姆斯特丹,斯里吧加弯   Venezia - 威尼斯   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万。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有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80条水道、378座桥梁联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称。公元452年兴建。八世纪为亚得里亚海贸易中心。十世纪曾建立城市共和国,中世纪为地中海最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新航路开通后,因欧洲商业中心渐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并入意大利王国。工商业发达,有炼铝、化学、炼焦、化肥、炼油、钢铁等工业。以生产珠宝玉石工艺品、花边、刺绣等著称。陆上的马尔盖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运港。驰名的旅游中心,年有3百万游客。古老的圣马可广场是城市活动中心,广场周围耸立着大教堂、钟楼等拜占庭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离岸2公里处的线状沙洲-利多是欧洲最著名的海滨浴场。   威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这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   趣
之不去。这个城市,建筑方法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
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
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
  威尼斯(Venice)公元452年兴建。八世纪为亚得里亚海贸易中心。十世纪曾经建立城市共和国,中世纪为地中海最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新航路开通后,因欧洲商业中心渐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并入意大利王国。工商业发达,有炼铝、化学、炼焦、化肥、炼油、钢铁等工业。以生产珠宝玉石工艺品、玻璃器皿、花皮革制品、花边、刺绣等著称。陆上的马尔盖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运港。驰名的旅游中心,年有3百万游客。古老的圣马可广场是城市活动中心,广场周围耸立着大教堂、钟楼等拜占庭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离岸2公里处的线状沙洲——利多(Lido)是欧洲最著名的海滨浴场。
  威尼斯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建筑方法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 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恰似海豚,城市面积 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纵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威尼斯还是个繁华的小镇,那里的人生活情况很好。
  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那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
威尼斯卫星地图  威尼斯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找不到路。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 威尼斯
  威尼斯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建筑方法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
  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恰似海豚,城市面积 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纵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威尼斯还是个繁华的小镇,那里的人生活情况很好。   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那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 威尼斯卫星地图
  威尼斯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找不到路。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水城威尼斯 简介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文章标题: 如果苏伊士地峡存在天然水道,威尼斯或者其它传统地中海海权国有没有可能取代英国的地位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9150.html
文章标签:苏伊士  地峡  地中海  英国  水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