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司马懿的典型事件?
1、司马懿受遗二主,佐命三朝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败北,势力减弱。孙权势力达到交州地区,刘备也乘机占有包括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皆在今湖南境内)的荆州江南部分。孙权和刘备的势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已逐渐形成。
2、装病拒曹
曹操当时刚打败袁绍不久,急需人才,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做官。司马懿得知消息后,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意屈节侍奉他。但他又不敢公开拒绝曹操,便假说自己患有风痹病,起居不便。曹操怀疑司马懿是有意推诿,秘密派人在夜间查看。
司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静更深时,那人潜入司马懿卧室,然见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马懿挥去。眼见利刀夺命,司马懿只是睁大眼睛看着那人,身体依然坚卧不动。那人这才相信司马懿果真得了风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禀报了曹操。
曹操当了丞相急于网罗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马懿,决定再次征聘他。他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不应召,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知道,曹操虽然爱才,但对恃才傲物、不肯亲附自己的人,却是不能容忍的。司马懿害怕被杀,只得乖乖离家应召。
3、征召入仕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佐理州郡上计事务的官吏)。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
司马懿见东汉政权已经被曹氏控制,曹氏又是阉宦之后,不想屈节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身体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他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将他逮捕。司马懿听说后非常畏惧,只得就职。
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
而据《魏略》则记载,司马懿好学,曹洪自以为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
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
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维护他,而得以无事,于是,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4、
1、司马懿受遗二主,佐命三朝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败北,势力减弱。孙权势力达到交州地区,刘备也乘机占有包括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皆在今湖南境内)的荆州江南部分。孙权和刘备的势力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已逐渐形成。
2、装病拒曹
曹操当时刚打败袁绍不久,急需人才,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做官。司马懿得知消息后,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意屈节侍奉他。但他又不敢公开拒绝曹操,便假说自己患有风痹病,起居不便。曹操怀疑司马懿是有意推诿,秘密派人在夜间查看。
司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静更深时,那人潜入司马懿卧室,然见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马懿挥去。眼见利刀夺命,司马懿只是睁大眼睛看着那人,身体依然坚卧不动。那人这才相信司马懿果真得了风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禀报了曹操。
曹操当了丞相急于网罗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马懿,决定再次征聘他。他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不应召,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知道,曹操虽然爱才,但对恃才傲物、不肯亲附自己的人,却是不能容忍的。司马懿害怕被杀,只得乖乖离家应召。
3、征召入仕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佐理州郡上计事务的官吏)。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
司马懿见东汉政权已经被曹氏控制,曹氏又是阉宦之后,不想屈节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身体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他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将他逮捕。司马懿听说后非常畏惧,只得就职。
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
而据《魏略》则记载,司马懿好学,曹洪自以为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
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
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维护他,而得以无事,于是,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遂使曹操安心。17829880641
1、装病拒曹
曹操当时刚打败袁绍不久,急需人才,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做官。司马懿得知消息后,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意屈节侍奉他。但他又不敢公开拒绝曹操,便假说自己患有风痹病,起居不便。曹操怀疑司马懿是有意推诿,秘密派人在夜间查看。
司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静更深时,那人潜入司马懿卧室,然见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马懿挥去。眼见利刀夺命,司马懿只是睁大眼睛看着那人,身体依然坚卧不动。那人这才相信司马懿果真得了风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禀报了曹操。
曹操当了丞相急于网罗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马懿,决定再次征聘他。他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不应召,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知道,曹操虽然爱才,但对恃才傲物、不肯亲附自己的人,却是不能容忍的。司马懿害怕被杀,只得乖乖离家应召。
2、司马懿征讨孟达,智取上庸
由西蜀投降曹魏的孟达,于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在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发动叛乱,弃魏投蜀。孟达自认为宛城距离上庸一千二百里,地势险要,司马懿一时无法赶到上庸。可是当孟达刚起事八天,司马懿就亲率大军赶到上庸,兵临城下。
孟达平素与魏兴太守申仪不和,申仪风闻孟达与西蜀又有来往,立即报告了魏明帝。魏明帝命令司马懿监视孟达的行动。司马懿为了充分做好消灭孟达的准备工作,并尽量推迟孟达的起事时间,除了从军事上做好征讨的准备工作,他还设法麻痹迷惑孟达,使他犹豫不决,延缓起事的时间。
3、司马懿“装傻”
当李胜见到司马懿时,李胜看到的是“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的司马懿,他躺在床上,一副病得快死的样子,甚至连拿碗、喝粥的力气都没有。李胜对司马懿说:“天子要我到荆州任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这时,司马懿玩起了“谐音游戏”。
他喘着粗气说:“并州近朔方,好为之备。”人家李胜明明说的是荆州,他偏偏说并州,看来司马老人的听力严重下降了。李胜帮司马懿纠正:“太傅听错了,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将“聋”就“聋”:“你刚从并州回来?”
李胜在“聋子”司马懿耳边大声说:“我是去荆州。”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您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如此说了一番“绕口令”后,司马懿以感人肺腑之语作结,大意是:我病得快要死了,两个儿子不成器,以后还望大将军多多提拔。
司马懿连哄带骗加忽悠,把李胜玩得团团转。不过,司马懿装痴装傻的终极目标则是通过李胜对自己的印象,干扰曹爽的政治判断。李胜走后,“病得要死”的司马懿马上翻身下床,紧急召见两个儿子,说:“李胜此去,曹爽肯定不会防备我,只等他们出城狩猎时,我们就可以一举拿下。”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皇帝曹芳与大将军曹爽等宗室到高平陵为魏明帝扫墓,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诛杀曹爽,逼死曹芳,把所有的军政大权揽于手中——最终逼魏主“禅让”,取而代之,“三国尽归司马氏”。
4、司马懿智取帅印
司马懿是曹操丞相府的长史。所谓长史即是总管的意思,官职并不小,但总管属幕僚,没有实权。他深有韬略,逐渐成了曹魏政权的重要参谋,后来三国分别称帝建制,在曹丕、曹睿相继称帝时,他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但他仍处于辅佐地位,实权依旧掌握在曹氏宗室手中。
这种情况使他难展宏图。每次战争,功劳是他的,但是得益最大的都是曹氏亲属,他因为这种情况深为苦恼。刘备死后,蜀汉由诸葛亮主政,屡次兵出祁山,进伐中原。魏明帝在对蜀战争中的大将军是曹真,而司马懿只是担任他的副手,其实司马懿此时已成为诸葛亮的主要敌手。
诸葛亮初出祁山,占天山诸郡,收服姜维,取得大胜,后因马谡失去重要战略要地街亭才被迫回川。数年后,经过休养生息,诸葛亮重聚大军兵出祁山,再伐中原。大军一路前行,势如破竹,并再次联络东吴,共伐曹魏。在这紧急关头,大将军曹真却身染重病。
只得回洛阳养病,军中无主,眼看曹魏形势更加恶化,魏明帝一时有些六神无主。就在这时,司马懿主动向魏明帝分析了形势,他认为蜀汉与东吴的联盟是貌和神离,东吴在吕蒙白衣过江夺取荆州和在夷陵之战中大破蜀军后,已与蜀汉结下了深仇,不可能真心实意地帮助蜀汉。
所以这一路兵马不足为患,所忧的倒是陇西诸葛亮的一路军马。现军中无主,得派得力之将前往主军,等蜀军粮草供应不济,定可反败为胜。曹睿见司马懿分析得头头是道,鉴于曹真有病,就委派司马懿为都督,总领陇西各路军马,抵御蜀汉进攻。他还命人立即去曹真那里取帅印交给司马懿。
司马懿却说:“臣自去取帅印便可。”他来到曹真府上,先探病情,再告以前方军情。曹真因在病中,家人怕他病情加重不敢告以实情,现听说军情如此紧急,不禁深感忧虑,便说:“现在国家如此危急,皇上为什么不拜你为都督,以退蜀兵呢?”司马懿明明己经受封,却装作毫不知情。
这时仍推辞说:“我才疏学浅,不堪重任。”曹真信以为真,忙叫人将帅印交给司马懿。司马懿仍是不住地推托:“帅印仍请大将军掌管,我一如既往,竭力辅佐。”曹真忙说:“你不接帅印,我又不能理事,现在国家危险了。军队怎么能没有统帅呢?我要抱病去向皇上保举你。”
此时,司马懿才说出实话:“皇上已有恩命,只是我不敢领受罢了。”曹真一听,高兴地说:“有你挂帅,蜀兵可退了。”于是,司马懿假意推辞不过,拜谢再三,接过了帅印。既然皇上有命,司马懿何必还要装腔作势。自取帅印,好像是多此一举。其实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他处心积虑地分析过,知道明帝命他挂帅是在紧急状况下做出的决定,一旦击退蜀军,帅印仍会回到曹真手中。再说曹真正在病中,被人取去帅印,心中必会不快,甚至要疑心司马懿从中作怪。现在司马懿亲往取帅印,而且再三拜辞,既可释除曹真的疑虑,也可长保帅印。
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司马懿一生最怕的三个人是哪三个?
要说在三国英雄辈出的年代,谁才是笑到最后的大赢家,毫无疑问绝对是司马懿,毕竟曹氏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被司马懿家族给轻松篡夺。原本司马氏只是个臣下,结果摇身一变,让曹氏成了给他做嫁衣的人,可见司马懿的厉害之处。
可就是这么一个厉害的人,他的一生却有三个人最怕,怕到不敢宠妾灭妻,不敢随便进攻蜀国,更是不敢展露锋芒,愣是让司马懿憋屈了大半辈子。若不是司马懿活得久,熬死了这三人,司马懿都能憋屈到死。而这三人就是张春华,诸葛亮以及枭雄曹操。
虎妻张春华
说起张春华,她与司马懿的关系曾很是亲密,因为她是司马懿的发妻。据说年少时期的张春华德行俱佳且智慧过人,又因出身名门,所以她非常得司马懿的欢心。自从她嫁给司马懿后,夫妻之间很是幸福美满。
尤其是在司马懿不得志之时,几次危机,都是张春华机智地替司马懿解决问题,甚至不惜杀掉知情的婢女,手段狠辣且果断,不输给乱世中的男子。还有张春华对司马懿的忠心以及爱护,似乎张春华与司马懿这对夫妻关系亲密无间。
按理说张春华不该是司马懿害怕的人,毕竟张春华与司马懿夫妻感情深厚,司马懿没有理由惧怕自己的妻子。但再深厚的夫妻情分也敌不过岁月的侵蚀,尤其是在张春华年老色衰之后,司马懿又正值仕途坦荡,宠爱小妾的心思就再也盖不住了。
当然这在三妻四妾的古代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可偏偏张春华是个强势的性子,对司马懿的花花心思是各种打压,不过那时的司马懿早已不是当初需要张春华帮助的小吏,于是司马懿后院的女人多了起来,以至于晚年时期,司马懿对张春华厌恶至极。
而张春华也并没有逆来顺受,为了反抗司马懿,张春华带着两个儿子绝食抗议,愣是逼得司马懿不得不像张春华道歉,才算了事。可见张春华的手段与性格让司马懿深深惧怕,因此他才会向张春华低头。
对手诸葛亮
而说起诸葛亮,让司马懿惧怕的是他的才能,毕竟三国鼎立时期,实力最弱的刘备,若不是得诸葛亮的倾力相助,也许刘备根本就没得机会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所以对于有野心的司马懿来说,诸葛亮是个不容小觑的对手,甚至是威胁他霸业的敌人。
事实上诸葛亮没少跟司马懿过招,别的不说,就说那场空城计,按照司马懿的智谋与城府,各种可能他都应该盘算过,也就是说空城计根本瞒不住司马懿,但最后司马懿还是不敢进空城,只能说明诸葛亮太了解司马懿的心思。
也就是诸葛亮都快成司马懿肚子里的蛔虫,一个这么深知自己的人,还不是朋友,想想都让人觉得可怕,尤其是司马懿多次与诸葛亮的较量,一次次让他深刻认识到,敌人总比朋友更加了解你。
虽然诸葛亮不会威胁司马懿的生命与富贵,但却阻碍了他的野心与霸业。所以司马懿惧怕诸葛亮,怕得就是诸葛亮那洞悉他一切心思的能力,有诸葛亮,司马懿就灭不掉刘备的蜀国。因此诸葛亮是司马懿人生中绕不过去的对手,所以他才会是司马懿害怕之人。
枭雄曹操
比起前面两位,司马懿对曹操的惧怕,那是发自心底的害怕。与其说司马懿怕前面两位,不如说司马懿忌惮他们,但对曹操,司马懿是真的怕,怕死在曹操的手中。
据说司马懿年轻时候,才华了得,又是东汉官宦世家出身,于是他就被曹操看中了,曹操想要让他来效力自己的曹氏集团。按理说那时曹操需要人才,而司马懿也需要英主,司马懿会成为曹操手下的能人。
可事实上当司马懿第一次见到曹操,曹操就对他起了杀心,从此以后,曹操没事就敲打敲打司马懿,恨不得抓到他的把柄就弄死他,为什么曹操就这么容不下司马懿?主要是司马懿的野心太旺盛,旺盛到野心都长在了脸上。
说是曹操第一次见司马懿,就发现他有狼顾之相,也就是眼神凶狠且时常身体警觉地环顾四周,这种长相一看就是心思深沉,也就是野心不小。再加上司马懿确实才华与能力了得,向来猜忌心颇重的曹操,怎么可能不对他忌惮?当然司马懿也觉察出曹操对他的疑心,从此以后,他在曹操面前就只能掩盖锋芒。
之后曹操没少派人监视司马懿,但凡司马懿有丁点错处,司马懿就会人头落地,为此司马懿拒绝过曹操的官职,而且还装病很长时间,有段时间司马懿几乎就生活下曹操的密切监视与生死存亡的一线之间。直到曹操病逝,司马懿才敢大展拳脚。所以司马懿对曹操的惧怕,已经到了深入骨髓的地步。
因为这三个人,司马懿的一生是各种憋屈。从后院到前朝,再到天下,足足耽误了司马懿快一生的时间,所以司马懿一生最怕他们三人。
司马懿一生最怕的三个人是哪三个?曹操真的不算正统,汉朝是刘家的。像刘表,刘备,这些,刘婵都是汉朝血脉,可惜他没野心,诸葛亮怎么就不算三国重要人物了?
没有他刘备不知道死多少次了,最直观的看法,刘备认识诸葛亮时什么处境什么实力?而后能成为一方霸主实现三足鼎立,没有诸葛亮功劳?况且刘备死后一段时间蜀国实力如果不是三国最强,哪里有年年去打曹操的资格?
故事有真假,但是数据摆在那里,不得不承认。诸葛亮就别提了,空城计一兵不发,就是司马懿故意放诸葛亮为求在曹营里自保你夸大的诸葛,司马最不怕的就是诸葛,诸葛云出祁山,五次败在司马之手,诸葛是谋士,军事欠才,应该是张良萧和之才,不是韩信之才,说明白一点,有诸葛在就有司马在魏国地位,L如果诸葛早世,就不可能有司马家族,就就是司马能每次打败诸葛又要养着蜀国存在的原因,不然,诸葛死后,刘禅能守蜀国三十年,为什么司马家族嫁空了曹家,蜀国连三个月都守不住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只交过2次手,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在国弱兵少,的情况下,在加上司马懿琢磨了诸葛亮十几年,深知诸葛亮的情况下,司马懿还是不敢与诸葛亮正面交锋,说明诸葛亮的确比司马懿更胜一筹司马懿并不惧怕诸葛亮,蜀国实力最弱,魏国兵力是蜀国的五六倍,诸葛亮北伐是为了稳定内部。
司马懿吊打诸葛亮,司马懿每次都是故意输,并且都是输点皮毛,诸葛亮烧司马懿?火烧赤壁是诸葛亮干的,那是借风,为啥烧司马懿没算到雨呢,司马懿不逃是因为算到有雨,通过火烧不死司马懿告诉朝廷司马懿是福将(诸葛亮的克星),司马懿是为了保命还要手握兵权才故意放水的。
司马懿一生中最怕的三个人,会是曹操、曹丕、曹叡。
先来说说曹操。
曹操作为枭雄,其实很早就知道司马懿不是个善茬,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日后势必会成为曹魏的心腹大患。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临终前告诉曹丕,说司马懿是个不甘心给别人做大臣的人,他以后肯定会干预曹魏政权,因此一定要对他多加防范。
但防范归防范,曹操终究是个爱才的人,在司马懿22岁的时候曹操就征辟司马懿,要司马懿到司空府任职。
虽说司马懿用生病的理由推辞了7年,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厨师,到曹操的司空府任职。因为曹操是直接跟司马懿说,要么出仕,要么就杀司马懿全家。在杀伐果断的曹操面前,司马懿就显得太嫩了,他又怎么会不怕曹操?
出仕后的司马懿,其实就是个参谋,负责给曹操提建议的。可最终曹操听还是不听,那还是得看曹操的心情。
没办法,曹操已经意识到司马懿的鹰视狼顾,自然是要对司马懿加以限制。也幸好在曹操时期,曹魏人才辈出,再加上司马懿又比曹丕大8岁,曹操这才没有对司马懿下杀手。但这也并不妨碍司马懿在曹操身边,得处处小心,甚至是担惊受怕。
再来说说曹丕。
曹丕和司马懿的交情还是很不错的,为了能让曹丕成为世子,最终成为魏王,司马懿是帮了不少忙的。
但这终究是私交,在国家利益面前,尤其是曹操的临终嘱咐,即便曹丕和司马懿的感情很是深厚,但曹丕也还是一直提防着司马懿,尤其是不然司马懿掌握军权,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就更需要小心翼翼,不然的话他就很有可能引起曹丕的担忧。
但最终曹丕还是看在司马懿要比曹叡大25岁的份上,因此也一直都没对司马懿下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曹丕即便是在临终托孤的时候,也没有让司马懿掌握军权,由此就能看出,曹丕一直都在提防着他。
最后说说曹叡。
虽说在曹叡时期,曹叡让司马懿掌握了军权,但司马懿还是让曹叡给吃得死死的。在善于掌握人性的曹睿面前,司马懿就显得十分被动,要不是但是曹叡还需要他对对付诸葛亮,说不定喜怒无常的曹叡就真的会把他给杀了。
可以说在曹操、曹丕、曹叡这三人中,司马懿最害怕的就是曹叡。要知道曹叡是有些心理问题的,再加上他又十分强势,只要是他决定了的事情就没有人能够阻拦。这就需要司马懿越发的小心,不让曹叡对他起杀心。
也因此,司马懿最害怕的三个人,会是曹操、曹丕、曹叡。毕竟他们三个是掌权者,又都是能力高强之辈,轻而易举的就能决定司马懿的生死,司马懿他能不害怕吗?
司马懿一生最怕的三个人是诸葛亮、郭嘉、曹操,这三个人对他的威胁都比较大。
司马懿一生最怕的第1个人就是诸葛亮。司马懿非常忌惮诸葛亮的才智,最后也是被诸葛亮吓死。第2个怕的人就是他老婆。第3个是曹操。
曹叡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临死前为何仍命其为辅政大臣埋下祸根呢?
历史中,魏明帝曹睿托孤两次,第一次托孤大臣之中并没有司马懿,但因为各种原因,曹睿第一次托孤很快就流产了。
238年年底,年仅36岁的曹叡已经病入膏肓,行将入木。曹睿为何正值壮年就垮了身子?原因很简单:纵欲过度。曹睿很聪明,但很好色,这和他爷爷很像。好色是学了曹操,但生育能力却比曹操差远了,直到曹睿病逝,竟然没有养成一个儿子。没有后继人,这是作为帝王的曹叡最大的败笔。
所以曹叡只能从宗亲里选了一个曹芳作为养子继位。关于曹芳的出身,也有很多说法,陈寿也不好猜测,只能说“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
曹叡的第一次托孤人选是这样的:大将军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对三国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这套托孤班子名单有很大的问题:全部源自曹魏宗亲。曹宇是曹操的儿子,夏侯献虽然身份不明,但夏侯氏也是曹魏宗亲一派,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秦朗是曹操的养子、曹睿的发小。
所以这份名单一出,曹宇怎么也不肯接受,百般推辞。曹叡没办法,询问孙资和刘放。孙资和刘放虽然在三国中默默无闻,但这两人却是并掌机要的权臣,相当于秘书处处长和副处长。
孙资和刘放两人与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不和,因害怕他们辅政后加害,于是趁着机会就向曹叡说,先帝有遗诏,藩王不得辅政,陛下刚病不久,曹肇、秦朗等人就有所言语,这等人辅政,必然对社稷产生巨大危害。曹叡听闻大怒,问谁能替代?这两人建议让曹爽代替曹宇为大将军,又举荐司马懿为副手。曹睿点头同意。
孙资刘放出来后,曹肇立马进去劝阻曹叡收回成命,曹睿又改变了主意。孙资刘放又进去劝曹叡,曹叡被搞的没办法,最终同意了两人的意见,并由两人执手,写下了手诏,最后敲定了由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的方案。眼看木已成舟,曹宇等人只能围在一起哭着回到了家中。
曹叡的第一套托孤方案虽然对拱卫曹魏宗室集团有利,但很不平衡;第二套方案,宗室和士族各占一半,有利于制衡朝政,要合理许多。曹叡虽然一直都在压制司马懿,但驾崩前还是受到了孙资刘放两人意见的左右,不得已让司马懿成为了托孤大臣。
主要原因是因为司马懿足智多谋,能够运筹帷幄,保全曹魏家族的根基。
因为他死前受身边宗资、刘放等人的蛊惑,废除了燕王曹宇,而使用了曹爽和司马懿。
因为曹操要想成就霸业,就必须有司马懿的支持和谋划。曹操清楚只有司马懿才能抗衡诸葛亮,成就曹氏大业。
历史上,司马懿是否真的很怕曹操
我觉得很怕,从不敢造反时候就表现的出来。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也就是说司马家族出身显赫,家规森严,早在司马懿的爸爸司马防的时候,尽管司马懿兄弟都已经成人,但是在老爸面前,不叫进屋不敢进,不叫落座不敢坐,不问话就不敢出声,所以使得司马懿养成了低调的好习惯。在曹操征召时称病不出,也说明他的隐忍。这个就是习惯使然,也有人解读为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不屑为其工作,之后被强征为文学掾,这怎么解释?
《魏略》则记载,司马懿好学,曹洪自以为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 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曹操曾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这说明是曹操害怕司马懿,但曹丕为司马懿辩护。
曹操出战征讨,司马懿随军,曹操让司马懿一直担任着还算机要的职务,只是他的品级一直不高。不过,司马懿兢兢业业干活,发挥自己的能力,给曹氏集团添砖加瓦。曹操始终对其怀有警惕,司马懿也是谨小慎微,丝毫不敢乱来。司马懿后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魏太子曹丕。当时司马懿每次参与谋划,都有奇策,所以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成为曹丕“四友”之一。一直辅佐曹丕,没有越界之举。直至曹操去世。
由此可见,主要是司马懿的隐忍才使得他逐渐掌管大权的,当然,说害怕也是可以的,毕竟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样的有才之人,看懂司马懿是正常的,所以,在曹操在世期间,一直是谨小慎微的。
我觉得这个司马一点儿都不怕曹操。他就算怕,也是在曹操面前装的。总有一句俗话不是说,伴君如伴虎嘛。不管哪一个大臣,肯定时刻谨记住这一句话。尤其是这个大臣,官位为很高,能力很大,还有在百姓里面的声誉特别的好。传到哪个皇帝里面,这个掌权者的,肯定会有想法的。最仁慈的就是,把你调到很远,很那样子的地方去。残忍一点,我觉得扣个罪名,要诛杀九族。
其次,因为我,我之前高考结束,在家闲着休息的时候,到网上买一本书。叫做《周公解梦》,而在这一本书里面,有提到一个关于曹操的梦的解析,就是曹操做的一个梦,成真了。这个梦的内容大致就是,曹操梦三马共食一槽。这句话从表面上看就能理解出来。
槽与曹是同音,不是暗示司马氏父子可能会抢夺曹氏天下。
结果到最后,这个梦,成真了。而这句话出自的是,好像是《普书》记载。所以我觉得吧,不是这个司马怕曹操,反而是曹操很担忧忌惮这个司马会夺了自己的,夺了自己打拼下来的天下。但最后的历史果真是这样。司马氏夺了曹氏的天下。唉!真是可惜了曹操当年的一番打拼,终败在。。。。。。。这嫁衣被司马给拿下了。
是的,他真的很怕曹操,所以在曹操在世的时候装成了一代忠臣。真实的历史上,曹操与司马懿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差距非常大。司马懿和曹操差的绝对不是一点,史书上对曹操为的评价为:盛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如此的评价可见曹操绝非等闲之辈。曹操是旷世奸雄,超世之杰。再来看看司马懿,此人也是三国中一个很厉害的角色,他辅助了曹操一家三代,可惜他有不臣之心,在曹操在世的时候他是很怕曹操的,可惜后来曹操去世后,他发动了政变,为了自己争霸被世人所唾弃。
《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和曹操的关系,下笔墨写司马懿有野心,曹操极力防备他,他也装出非常害怕曹操的样子。其实真实的历史中,司马懿只是曹操的一个文字秘书,这样的秘书有很多,虽然离曹操近,但都没有什么实权,曹操根本就无需防备司马懿,司马懿在曹操眼里只是菜鸟级的人物,司马懿无需害怕曹操,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秘书的文字工作就行了。
司马懿最后能掌权,是因为他善于学习,长时间在曹操身边,学会了曹操的权谋,当然是悄悄学习,再一个就是司马懿活得久,这两个方面加起来,曹操又死了,所以司马懿是笑到最后的的人。
怕不怕的问题是表面的,我倒觉得这是司马懿身处乱世自我保全,维护家族生机的隐忍之策。
《晋书.宣帝》记载司马懿有狼顾之相。狼顾之相是指在肩部不动的情况下,能像狼、狗一样,头部180度旋转。据说有这种面相的人,极有诚府。曹操是个多疑且富有智慧的人,他看出刘备是英雄,刘备吓得筷子都拿不稳,最后跑了;他也看出司马懿不甘久居人下的心思,一直想找机会杀掉司马懿。当时的司马懿只是一个主薄,有何能力抗拒曹操?唯有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因此出现了他多次装病的事。但司马懿有时间,他比曹操小了20岁左右。一旦曹操去世,他的隐忍便慢慢消失。
对孔明的评价及对司马懿的评价!急
武汉大学历史系唐长孺教授谈诸葛亮
(1993年7月21日根据录音整理)
一、有关诸葛亮评价问题
诸葛亮可以说是封建社会里边的一个完人。从当时一直到后来,从来没有人对诸葛亮有贬辞的。从陈寿写的《三国志·诸葛亮传》后的《评》以及他《进〈诸葛亮集〉》的表,都对诸葛亮非常的推崇。在《评》上说诸葛亮的治蜀是“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他“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总之,说他“诚信公道,赏罚严明”。正是这样,首先他得到人民的爱戴。《评》上边说他“用法严峻”,但是人民是畏而爱之。他如此的权重,但是后主对他不疑。他的地位相当于汉献帝时的曹操跟曹魏中后期的司马懿,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中,但是后主一直信任他,对他是不疑的。在政治上历来对他非常推崇。陈寿《评》里说他“管、萧之亚匹矣”,是跟管仲、萧何差不多的人物。后来唐代杜甫的诗,说他“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都是对他极端地推崇。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陈寿的《评》里边有这么一句话,说他“盖应便将略,非其所长欤?”用一个疑问词,“非其所长欤?”在他的上书的表中也说他善长的是治国,但并没有贬低他的军事才能。上《进〈诸葛亮集〉》的表中,陈寿说他的军事才能,“长于治戎,短于应变”,他是擅长于治军,可是“短于应变”,即“出奇制胜”,是其所短。他“长于治戎”,这是裴注引《袁子》的话,袁准是晋朝人,说诸葛亮用兵的特点,一个是“安静”,第二就是“坚重”,他不崇尚出奇制胜。但陈寿是不是真的贬低他的军事才能呢?并非如此。他说诸葛亮“长于治戎”;他在传末还说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司马懿赞赏的,当然是他的军事才能,说他是“天下奇才”。陈寿在诸葛亮死后还专门在传中写上这一句,在他的上书的表里边也说:“长于治戎,短于应变”,在下面又说,“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当时碰到的是司马懿,就意思是说只有司马懿才能抵抗他,所以说实际上陈寿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绝对没有贬低。只是说他从事政治跟军事二者之间,他尤其是政治更善长。在军事上来说,他在治军这方面见长,而不是出奇制胜。这个说法,我看还是正确的。
诸葛亮时,魏延曾建议出兵子午后,诸葛亮没有听他的话。这一点,后人是有点议论的:魏延这个计划还是对的,诸葛亮是坐失良机了。但是诸葛亮自己曾经讲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他一生谨慎,他的治兵也就是“安静”、“坚重”,不轻易冒险,正如兵法上所谓“先为不可胜,然后能够取胜”。他固然对魏作战没有取得“尺土”,但是除失去街亭外,他也没有遭到很大的挫败,也没有人能打败他;而且诸葛亮的治军之才,据历史记载,他的兵士跟居民相杂,就是说当时不仅蜀汉人民对他十分爱戴以外,就是在敌境,在“外国”的土地上,也得到百姓的支持。长安是曹魏的重镇,不会轻易就会攻取的。在这个时候孤军深入,屯兵于坚城之下,能够希望得胜吗?即使他真是能够取得了长安,H诸葛亮多次撤兵,都是因为运粮的困难而退兵,假若取得长安又如何守法?他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实际上是自负的。
诸葛亮自比管、乐。管仲跟乐毅从来没有人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从来是管、晏,管仲跟晏婴,就是陈寿的评也说诸葛亮是“管、萧之流亚也”。这重点是政治方面,管仲跟萧何。乐毅跟管仲两个人是绝对不同的人物:管仲是政治家,他相齐桓公,清朝末年的俞曲园对此有一种解释,他说是针对汉室而言的。假如说汉室存在他,就当管仲来帮助割据的齐桓公那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来关崇王室,保持汉朝;假如说,汉朝灭亡了,他就当乐毅,帮助一个当时的州牧。管仲是一个政治家,乐毅是一个军事方面的人才。并不是出奇制胜的这种才能,而是治军严整,非常稳重的。在当时蜀国是一个弱国的形势之下,要幸险侥幸,实在是个危险的事。所以从这一点来讲,陈寿的评价是正确的:长于治戎,并不在于应变。
二、有关《隆中对》问题
当时的形势就是这样,当时刘备去访问他,“谘臣以当世之事”,就是问他当时的形势,当时的形势摆在那里的,曹操已经占领了北方,是不可与争的,兵多势重;孙吴据有江东,已历三世,也是不可与争的,只可为援而不可为敌。就是说,供给刘备可以回旋的余地只有荆州和益州,此外没有地方,当时的形势是摆在那里的,就是这样一个形势的,并不是诸葛亮由于他的什么能耐做到的情形,而事实上也只能如此,刘备能够占据的地方只有荆、益两州,此外,还有什么地方呢?诸葛亮作这样一个对策,后来是这样的发展,当时的形势本来就是如此。但是,把《隆中对》作为诸葛亮的文章,这其实是不对的,这是陈寿的文章,是刘备问诸葛亮,诸葛亮回答,怎么说是他写的文章呢?而且,这里边《隆中对》,当时刘备去访问他,不晓得谁跟他去的,是否当时也有人作了记录呢?这是我很可疑的,也许是后来史臣,而当时蜀国是没有史臣的,据说是如此。
三、有关孟获问题
孟获后来在蜀汉充当了御史中丞,当了朝丞。看来孟获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是有文化的,所以他当御史中丞,是文官。
四、对诸葛亮评价极高的原因
在明朝以后,跟《三国演义》有关,在此以前,诸葛亮就是符众生的。从三国时期开始人们都是对他赞赏的,他能抗御曹魏这样的大国,他的治蜀得到人民的爱戴,“劳而不怨”。从宋代以后,不仅从宋代以后,从东晋以后,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正统的问题。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他就是把蜀汉作为正统。既然把蜀汉作为正统,那当然诸葛亮功劳就非常之大,他是维护了汉朝,一直到后来,司马光作《资治通鉴》还是以蜀汉为正统。
五、诸葛亮的经济措施
经济方面措施不多。当时诸葛亮有一句话,就是“民贫国虚,唯仰锦耳。”可见得巴蜀还是比较穷的,他靠锦官城在那里织锦外销,锦远销到曹魏,远销到吴国,这是他的财政方面一个很大的收益。提倡手工业,另外他也兴修水利,此外措施没有。
六、有关诸葛亮“北伐”问题
有人说(北伐)是以攻为守,他要守巴蜀,先进攻汉中,以攻为守。有人这样将,这样讲其实我看也不见得正确。因为诸葛亮出兵之前,曹魏并没有进攻蜀汉的意图,曹魏当时主要是对付吴,而不是对蜀,他的重兵当时都在淮南。他要对付孙吴。所以当秭归战后,刘备病死,这时曹丕没有乘机攻蜀,相反地去准备进攻吴国。他们始终把吴国作为大敌。所以当诸葛亮大军南征时,曹魏没有乘这个时候去进攻。等到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三郡响应,这时候曹魏大为震动,料想不到小小的蜀汉竟敢出兵,他自己并没有取蜀之意。说他以攻为守,应该先有曹魏取蜀之心,如是他揉取主动。但是曹魏并没有攻蜀的意图。他要逐步进攻,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他绝不轻举妄动,他还是步步为营,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就这样。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何兹全教授谈诸葛亮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何兹全教授谈诸葛亮
(1993年7月29日根据录音整理,经本人审阅)牋?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个很值得尊敬的人。
古往今来的政治家,诸葛亮几乎可以说称得上是完人。他跟着刘备,后来刘备死后,他
又辅佐刘禅,刘禅是那么一个庸人,但是诸葛亮辅佐了他,大权都在诸葛亮手里。这个
人没有野心,没有说是把刘禅弄下去,自己来作皇帝,没有这种心。刘禅什么事都交给
诸葛亮,从没有怀疑过诸葛亮会不会夺他的权,夺他的皇位,没有过。也从来没有一个
人在他中间来挑拨,没有一个人对刘禅说:“诸葛亮权限大了,对你不利。”或对诸葛
亮说:“刘禅那么不中用,应该夺他的天下,自己作皇帝”。除了刘备托孤时说过这句
话外,没有人说过这句话。君臣相信,群臣彼此之间相信,这点在历史上是很突出的,
不容易,群臣之间古往今来的很少人做到这一点,皇帝如果不行的时候,权臣�Υ蟮?时候,总是发展到篡位夺权。皇帝如果要是有点力量的时候,相权力大时,总是一定要
把他拿掉,好的把他弄掉,坏的就杀。周公在中国历史上这么伟大的人物,当时还有人
造他的谣言,亲兄弟之间也有人造他的谣言。说他想称王夺位。当然周公是不是称王那
是另一个问题,可能武王之后就是周公做王。历代丞相权位大了,与皇帝总有矛盾。没
有一家没有矛盾的,从古一直到清朝,没有没有问题的,真正没有问题的只一家——诸
葛亮,这一点不容易。我们说“法古今完人”,中国历史上如果有完人,诸葛亮是比较
完人。不贪污,不腐败,种了几亩田,临死时给刘禅上奏表还说,家只有几亩田,几株
树,另外财产一点也没有,这容易呀?这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容易。在中国历史上作官不贪
污的很少,作得像诸葛亮这样的官,不是家财万贯,良田千倾,就是奴婢成群。而诸葛
亮一生清廉。
牋?诸葛亮在蜀汉内部没有多大矛盾,在他活着的时候,大家总是兢兢业业的来为社稷
、为国家工作,很少个人之间矛盾。历代内耗内消总是很大的问题,诸葛亮时内耗内消
这一点很少,大家把精力用作为国。大家都是在工作中表现能力来取得自己的地位,没
有勾心斗角来取得自己的地位,这一点不容易。公正、廉明,赏罚分明,不避亲,能够
使被他惩罚、撤职的人,在他死后大家怀念他,就这一点来说,也就不容易。
牋?《隆中对》三分天下,诸葛亮提出东边和孙权联合、南边安抚少数民族,占据荆州
、益州,北伐对抗曹操。汉末时看到这个形势的,诸葛亮是一个,鲁肃是一个,还有袁
绍手下的沮授也看到这个形势,当时情况来说,汉皇朝分裂后,大体国内形势,可分为
三大块,或者说三块半,北方是一块,四川是一块,扬州是一块,荆州是夹在扬与益两
州之间。这个地区形势不稳,孙权也是必争,益州也应该说需要这块地方。荆州本来独
立的,地方也是可以的。东晋南朝时占据荆州的多能和扬州对抗。梁武帝取天下就是从
荆州襄阳起家的。荆州离孙权太近,刘备力量太弱,所以希望取得益州,取得益州、力
量就雄厚多了,刘备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刘备也是很有才能的,他这个人是“好默而
慢”很有气魄,很有雄才,就是什么事想做时慢一步,比曹操慢一步。这慢一步有时候
身家性命、成败都在这慢上面了。慢一步就不得了。但是刘备有一个长处“百折不挠”
,打不倒,打倒,再起。最后跑到襄阳投奔刘表,后来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时,对
刘备是转折。刘备听了《隆中对》后,顿开茅塞。以前是糊里糊涂地斗,连根据地也站
立不住。他当然是基础不如人,连袁绍也不如,袁绍知道占河北作根据地。曹操不说话
,但曹操心里很有数,刘备也是不说话,但心里没有数,没有占根据地的思想,所以两
次占据徐州,陶谦让徐州一次,后来消灭了吕布,又被曹操打跑了,曹操不允许他占住
脚了。放着袁绍他不管,先到南面来消灭刘备。刘备很厉害,这是不成问题的,但得了
诸葛亮就更行了。
牋?我认为诸葛亮以后走的政治路线,是按《隆中对》来做的,取了荆州,再取益州,
将来如果北伐,那边出江中取长安,这边取襄阳北上,取豫州。两路夹击。这个能不能
成功,当然历史很难推测,但他具备了一个条件。如果这时北方曹魏出现混乱,内部有
腐败,或者内乱,几个头嗾��诓扛��丛旎�幔�窈河姓庑┨跫�强梢酝骋坏摹5?关羽失了荆州以后,就没有了,之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尽人事,我估计很少成功的
可能。取关中有没有条件,只有第一次有条件,就是魏延建议给我五千人,我出武功,
你从那边,我们在长安会师,把关中拿下来,历史当然不能重演一下,魏延那一招,不
失为一招,因为魏家没有准备,刘备死后,西蜀几年没有消息了,没有力量了,豁然间
出来了,如果走魏延那条路,有可能成功。只有这一次可能,以后就再没有可能了。诸
葛亮北伐的战略是取陇右,然后再进关中。但不占有关中,就不能占有陇右。只要—退
回汉中,就跟陇右的联系截断了。诸葛亮后来就是尽人事。
牋?从内部来说,没有问题。如果有些人以对外来安定对内,诸葛亮不存在这个问题。
经济上看不出有多少措施。曹操在北方屯田,解决当时军粮问题,人民的安定问题。北
方需要,黄河流域战争多少年,破坏很大,不屯田没有基础,所以曹操提出屯田。孙权
在江东也屯田,但是他开发山越,主要靠山越的军事力量,他的兵一半以上是山越兵。
二十来万军队,有记载的有十三、四万人是山越人。他靠山越人为兵,他要那个土地。
汉末四川破坏不大。四川地区很广大,劳动力不算多,土地兼并不如中原那么严重。所
以,没有什么力量使他干什么。手工业、矿冶业他还是注意的。这些手工产品矿产北方
很需要的。他在取南中后确立南方安定就行,南边的财富支援四川的经济就行。诸葛亮
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少,兵力薄弱,年年就用这几个兵, 年年都打仗,使西蜀经济难说破
坏,但经济上是衰了。自古以来,统治是靠农业,靠小农,小农富足,家里富,身体好
,就能打仗,能打仗,国家就强就富。出去可以掠夺财富,掠夺人作奴隶。但长期地打
仗,农民就不行了。长期打仗伤亡,土地荒芜,慢慢小农就衰了。诸葛亮内部阶级矛盾
不大,所以经济上没有什么需要他作些更多的措施,缺点就是人少,四川才九十多万人
口。
牋?诸葛亮是军政家,他很会治军,管理军队,打仗么,战术还可以,战略就太保守了
,“诸葛亮一生惟谨慎”,太小心谨慎了。陈寿写《诸葛亮传》写得又公平,又好,对
诸葛亮推崇备至,没有法再推崇他了。就说了他一个缺点,就是战略差一点。作为史学
家陈寿说的是老实话,没有像人说的为他父亲报仇,贬低诸葛亮。没有。把诸葛亮推崇
得那么高,一点仇恨也没有,就是从心里五体投地的佩服这个人,才能写这么好的传。
说他战略不行,是事实,陈寿没有贬低诸葛亮的心情。诸葛亮打仗是差一点,在刘备活
着对,诸葛亮的地位,《三国演义》上是很重要的、《三国志》上来看,从历史来看诸
葛亮的地位并没有什么太重要。打仗时,刘备带了法正,法正也是蜀汉的才子。后来刘
备夺荆州时,打了败仗回去,诸葛亮还叹息, 如果法孝直在,不至于打败仗,就是打败
了,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
牋?当时对南方来说,也没有驻在那里的必要。南方的少数民族,不统一,历史上看云
南近代少数民族是一个个独立的少数民族,各个占一块地方安居乐业,历史上看很少你
吞并我,我吞并你,一天到晚打,而是相安无事。不能说一点矛盾也没有,大体上相安
无事。也有过几次统一,如南诏,但很少。不相干扰过日子,所以诸葛亮到那里,你服
就就行了。他们也出租税、出人,不能不出,也需要出,但大体上是安定的。诸葛亮说
不派兵,不派官,不来扰乱。诸葛亮也了解,出毛病时人民要反抗,就不得不用兵就要
去镇压,就要去人,去人越多,毛病越多,事越严重。与其那样不如你们服了就行了,
这一点很高明的。我在四川住过,四川人头上不是留块白布,传说是为诸葛亮服孝。云
南诸葛亮�狄捕啵�艘凰灯鹬罡鹆炼蓟衬睢U馐橇瞬黄稹?赡芟扔写�担�缓蟾交幔?反过来对地方又有影响。传说、附会总得有一根,总有一个好的根,才能使附加东西慢
慢扩大了。秦桧头上附会不了好东西。中国历史上不是说人民希望有个好皇帝吗?有了
好皇帝,社会能安定,国家能太平、人民有好的日子过。诸葛亮是丞相实际上处在蜀汉
皇帝的位置。诸葛亮历史上受人(特别在民间)受到那么好的尊敬,就是典型好的崇拜
。民众的统治者,好丞相或好皇帝,集中在他身上。人民希望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一
个代表人物。
牋?在《三国演义》以前,诸葛亮也没有什么坏的评价,《三国演义》使得诸葛亮声望
更普及化了。诸葛亮 是历史上好的化身。《三国演义》写得还是不错的。
牋?诸葛亮弟兄跟着叔父诸葛玄去依靠刘表,就住在襄阳隆中,南阳是住不上的,南阳
从汉献帝永平年间, 就不是刘表的范围,原来是张济、张绣,后来是曹操。诸葛亮不会
住在那里,从地区看不可能住在那里。
北京大学历史系周一良教授谈诸葛亮
北京大学历史系周一良教授谈诸葛亮
(1993年7月29日根据录音整理经本人审阅)牋?诸葛亮应该说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
很重要的伟大的政治家。在他二十七、八岁时,刘备三顾茅庐去找他。然后,他就作了
非常有名的《隆中对》。《隆中对》把当时中国国内的形势作了很细致深入的分析,指
出了北方怎么样,南方怎么样,然后西方怎么样。跟刘备建议取荆州,取巴蜀,然后三
分天下,跟曹操、孙吴抗争,这是很不简单的。当时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知识分子,对
全国的局势作出这样细致深入的分析,而且最后历史的发展可以说基本上按照诸葛亮所
预见的情况发展下去,形成所谓三国鼎立的局面,从这点上讲,我觉得诸葛亮一个年青
的知识分子、一个年青的政治家能做到这样英明的预见,最后形成三国这种政治局面是
很了不起的。这是从政治上讲。
牋?另外一方面,他到四川、云南执行民族政策。“七擒孟获”事是裴松之《三国志》
注里边的,而陈寿《三国志》中并没有把这事记录下来。但是既然有这种传说,就说明
有这种可能,也反映当时诸葛亮对待南中少数民族情况是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政策,可以
说是以心服人,不是以力服人,是以德服人。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跟少数民族搞好团
结,长期和平共处下去,最后达到融合。他在四川立足,云南成为他很重要的后方,直
到今天云南少数民族还对他非常崇拜,非常敬爱,这不是偶然的。虽然“七擒孟获”是
个故事,正史里没有记载这件事情,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个传说,反映一定的事实,特
别是从千百年来西南少数民族对诸葛亮崇拜的情况,可以想象到他在民族政策方面的伟
大见解跟实践结果的情况。
牋?另外从军事方面来讲,陈寿说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好像他不大能够打仗。蜀
汉在战争方面不是太成功,当然有种种的原因,不能完全归罪于诸葛亮一个人,恐怕跟
它的地理情况,跟他手下的人才等等各方面都有关系。但是有一点应该看到,就是他几
次出祁山北伐,实际上我看是一种以攻为守的办法,他这样攻并不是真正一定想要打到
长安,打到洛阳,但是出兵这种姿态,这种举动,就使得北方对他另眼看待,对他不放
轻举妄动,这样就保住了西南四川云南一带地方,所以把诸葛亮北伐看作一种战略,利
用这个办法来维护住这个政权的立足点,维护他的地位,这样看也许更适合些。
牋?诸葛亮给人的形象,现在一般都是从小说,戏剧方面传达过来的。我觉得是不是还
有一点应该考虑,就是诸葛亮是一个讲究法治的人。本传上讲他“循名责实”就是法家
的态度,他“严刑峻法”,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非常严格,老百姓都很怕他,但是同
时也很敬爱他,我觉得这是诸葛亮的一个方面。是不是还有另一个方面应该考虑,就是
他曾经讲过两句很有名的话,“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什么叫“淡泊以明志,宁
静以致远”呢?我体会这是道家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一种思想,一种“淡泊” 、
“宁静”的想法。所以诸葛亮这个人应该说他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在安邦治国方面
,是采取“严刑峻法”的办法。另外,他在为人方面有道家的一面。他的治家、人生观
我觉得恐怕应该同时注意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的特怔。可惜诸葛亮的著作今
天留下来的不多,有些是假的,不可靠的。我想,如果他要作诗,写文章的话,恐怕很
可能会更多的流露一些道家的思想,而不是商鞅,韩非的那种想法。所以今后研究诸葛
亮,我觉得还可以从这方面多下些功夫,研究研究他的心态,研究研究他的思想深处是
不是有几种因素混合在一起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讲严刑峻法的人。当然现在我们老百姓
心目中的诸葛亮就是羽扇纶中的那种形象,这当然是从小说、戏剧里边来的,这说明小
说戏剧对于宣传历史人物,对于进行历史教育还是很有用的。
论诸葛亮
(一)诸葛亮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给他定这个罪名不是空口无凭,而是铁证如山。《隆中对》是大家熟知的,一个读书人还没有走入仕途,就已经策划好了分裂国家、鼎足而立的战略格局,这不是野心家、阴谋家,是什么?!他为蜀相时期,大举进行军事活动,对南方七擒孟获,对北方六出祁山,耗空了蜀国的财政,战争使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经济倒退。
(二)这是他的行动,那么他的动机呢?《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写的清清楚楚:为了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说白了,为了让天下姓刘。诸葛亮竟然为了一己之私利而丧天下之大义。此等民贼,与莽、卓何异?
(三)说他是伪君子,是因为他的政治问题,他自己在《前出事表》中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孔明的文采果然出众,不过笔者有一事要问他,不知他能答否,敢答否。他要兴复的汉室是让刘禅做皇帝呢?还是让汉献帝刘协的儿子做皇帝呢?貌似忠臣者实则大奸,标榜忠臣者更甚之。
他以一己之智抗天下之士,他所使用的人才,不过是荆州、益州两拨人,在很大程度上,选拔范围决定选拔质量。在如此小的范围内,怎会选出真正的人才。他还不重视人才的梯队建设,以为自己是万能的超人,事必躬亲,以致他去世后,“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如此用人,安能不败?
(四)诸葛亮不懂科学的管理方法,举轻若重,把小事当大事来抓,很是认真;而他的老对手,司马懿则懂得这个道理,举重若轻,把大事当小事去办,非常从容。历史老人是最公平无私的,最后的结果证明了两种工作方法的得失,诸葛亮事倍功半,而司马懿事半功倍。蜀汉为曹魏所灭,曹魏为司马氏晋王朝所代。
(五)诸葛亮心胸的偏狭可以从他对魏延的态度看出来。凭什么说人家魏延脑后有反骨、要造反?黄忠被动投降,说他忠诚;魏延积极主动地追随刘备确是存心不良。后来魏延确实反了,但笔者认为那是被他诸葛亮逼反的。换了笔者早就反了!诸葛亮北伐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当时,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响应。假如诸葛亮采纳魏延的计策,直指长安,会一举占有关中,天下震动。魏强蜀弱,想改变强弱的形势不是不可能的,但必须用奇谋,光靠放火是不行的。如此对待魏延这样的人才,岂不寒天下欲归蜀汉人才之心?
(六)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即东汉灵帝光和四年,他出生的第四年,即东汉灵帝中平元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公元190年,诸葛亮十岁时,关东诸侯起兵讨董卓,天下分裂,军阀割据,神州大地没有一片安宁的土地。这时,他又失去了双亲,随叔父诸葛玄生活。后来诸葛玄失业,又流寓到了荆州。他的幼年生活是何其的不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忍心再让千百万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既然想救苍生,何必争天下姓刘、姓曹。看看人家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那才是真正的高风亮节,两人于密室之中推心置腹地谈了几个小时,圣马丁主动让出领导权,玻利瓦尔勇敢地接受,完成了南美解放的大业。(当然读者会说,是不是因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处在近代,思想开放了。诚然,有此种因素。那春秋时吴国的四次让位的季札呢?)为了民族、国家共同的事业,牺牲几个政治家又有何不可呢?
(七)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采用“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等手段对史料进行“加工”。如空城计,《三国志》中确有记载,可惜不是诸葛亮,而是赵云。所以毛宗岗评价《三国演义》时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罗贯中描写的诸葛亮赴东吴请求孙刘联合舌战群儒时,为了刺激周瑜引用了一首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不遗余力地进行违反法律的人格攻击。 罗贯中难道欺天下没有读书人了吗?这不是晚唐杜牧的诗句吗?
司马懿 - 简明历史传记
司马懿世家豪族出身,早年在郡中作小吏,后被曹操辟为为文学掾。曹操称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与陈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团的主要人物。曹丕代汉后,司马懿节节高升,开始掌握重权。曹睿继位后,司马懿坐镇宛城,督荆豫二州军事,主持荆州对吴攻战,后接替曹真总管对蜀防御工作,数次成功防御诸葛亮北伐。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后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司马懿 - 简明演义传记
司马懿早年任文学掾,后任主簿,是曹操帐下谋士之一,但并不出名。后来司马懿协助曹丕代汉,出谋五路伐蜀,开始崭露头角,在曹丕病逝前成为顾命大臣。曹睿继位后,司马懿主动请命去防御魏国西部,后因蜀国马谡的反间计一度被废,但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强攻,魏国不得不再次启用司马懿。司马懿多次败于诸葛亮,于是采用闭门不战的策略防守,直至诸葛亮病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于是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司马懿的历史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评曰: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竞智力,
你们说的话题了一些青少年宫本武藏的话题了一些
大家还记得那个毛遂么。。
出色的外交家,可惜他打仗的下场是怎么样的呢?
兵败自杀。
后人都记住那个纵横捭阖的外交家,却没有记住他那蹩脚的军事才能。。
正史中陈寿对孔明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治天下是把好手。打仗么,很一般,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内政和军事都纷繁复杂,只有神仙才能2样都精通。玩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的内政和军事都是90多,认为他是内政和军事的通才,可是大家看到没,他做出的都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大方向的决策,基本没有亲自动手经历,他在内政方面的特长是具有战略的内政眼光,而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却是基本贯穿整个战争过程一切细节的,他具有军事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才能。实际上说他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具有眼光的战略家。
诸却正好相反,他长于内政,事必躬亲,一切内政问题他都能轻松面对,而到了战争场合,他精于布阵,长于正面的对峙战,善于调动一切力量进行战争,但在战场上,并不是一个长于后勤,精于布阵的人就能够驾御的了的。战场上情况变幻莫测,没有10分的应变能力,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卓越的将领的。三国演义中,诸写了一本兵书,可惜的是,他的徒弟姜唯也不过如此,年年动兵,年年失败。没有诸的内政才能,不善治国,蜀汗灭亡早以注定。
回到先前的话题,人们对待毛遂的态度,和对待诸的态度大致想同,不过诸是一个超越毛遂许多的更大的名人。这样一个名人,他不贪财,不好色,忠心,认劳,说他是个蹩脚将军的人怕是出不了门的。人们习惯性把他编成了一个神,一个人们理想的统治者的形象,一个贤臣良将的形象,缺点都悄悄的遗忘了,因为人们不允许一个神有缺点。。。
一般人错认的印象是司马懿篡夺曹魏,若不就演义而就正史,忠奸相当可议。
首先是从现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证据。司马懿对内礼遇魏主及郭太后,对外建武功讨伐不臣,除了高平陵诛杀曹爽党族为人所诟病外。不过曹爽不等于皇室,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并为魏主麾下的爪牙,司马懿隡除曹爽之效果同等于曹爽排挤司马懿。若说司马懿对同级辅政大臣的曹爽诬以犯上欺君,那为曹爽当初对同级辅政大臣的司马懿是否也能算上犯上欺君呢?终其司马懿一生,君主曹芳并未失去魏国大位,硬说司马懿篡夺曹魏,彷佛多言曹操篡夺汉室。事实上皆为子孙所为,不应责由曹操及司马懿,最后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
先看司马懿生平,本为曹魏帝国守护的方面。
以军事而言,攘外有讨东北百年大患、阻西南诸葛北伐、退东吴两次入侵;安内有盈旬擒孟达、平定王凌叛变(再加上毋丘俭及诸葛诞合称淮南三叛,三次叛变皆被司马家所平定,不过那是后来司马师以后的事)。
内政方面,供应补给,使前线无后顾之忧,曹丕还认为「内镇百姓,外供军资」的司马懿有当年刘邦的萧何之风,比较起蜀汉向有粮尽退兵的传统,曹魏军事占尽优势的其中原因之一,后勤保持不断的功劳,首当其冲。上邽、淮北的屯田;天水、京兆、安南的冶铁、灌溉国渠、引水广槽渠,建设晋坡及东南诸坡。结果灌溉良田广达数千顷,国家因此得到充实。
时间上,曹丕享年四十,曹睿只活了三十又四,父子相加不过七十又四,刚好多司马懿一岁。而司马懿光是从建安十三年就曹操文学椽起算,至嘉平元年发动诛杀曹爽止,献身曹家长达四十一年,成就可归纳成「出将入相」。人生七十古来稀,若是司马懿七十岁就死去,就没有后来的诛杀曹爽之事,因此司马懿安内攘外的一生,不知又该如何评价。
次看曹爽对魏主曹芳的忠诚方面,曹芳年幼登基,本与郭太后同住。曹爽先是迁太后回永宁宫,分割郭太后与曹芳相隔两地。一方面又擅权独断,除了广布党羽,还更改原有的制度,魏主无法禁止,曹爽何止功高以震主。二方面又广纳诸妾,连曹睿的后宫佳丽都不放过,又使用皇家专属的技术员、乐队、还有武装禁兵,身为臣属却用君王节度,僭越之心,俨然以皇帝自居。虽然曹芳不是曹睿的亲生儿子,但是曹爽既占曹睿的才人,又用曹睿的师工、鼓吹、禁兵,曹睿生前还是魏国皇帝之尊,曹爽忝为辅政大臣,才是真正犯上欺君。
司马懿讨伐曹爽正好是清君侧,为魏国尽心而忠心耿耿。
假意推辞在先,后来却又接受,不会是谦虚。曹操虽三辞丞相,但是后来还是接受成为汉相,但司马懿对丞相、九锡、郡公等,在世时侯,坚辞不受,若有野心的话,早就欣然接受。甚至于还上表呈现惶恐,万一四面八方的人会怎么评价为臣的议论。司马懿没有假辞而不受,放弃高官厚禄,终老一生。曹操虽成功不必在他,但是早把环境布置好,大翦汉室,将机会留给曹丕;而司马懿始终没有对曹家作出设计,魏国后来发生不少叛乱,司马家此刻掌握曹魏之说,尚且言之过早。
阴谋论者常以「南诸葛,北司马」并称,其实不然,与其说是权臣夺占,不如说是君失人心。
君臣异位的原因不是君弱就是臣强,空穴无风,其来有因。
曹魏皇帝正如汉末的少帝及献帝,国家政局非常不稳,诸臣虎视眈眈,不只司马一族。汉献帝无力抵抗董卓、曹操的欺凌,正如曹芳无力对抗曹爽及司马懿,无奈何大势已去,曹芳已经不如当年的曹操、曹丕等强君之姿。皇权的没落正是司马家兴起的原因,兴其说是权臣进逼,不如说是君弱败象。中央衰微而没落,诸臣奋起有机会,正是秦失其鹿、天下群雄共逐之的现象。曹魏君权旁落,宛如东汉君权弛败,并非来自何进、董卓、曹操、袁绍及黄巾等臣民其中之一的崛起,正因中央无力控制,地方纷纷脱幅而走。曹魏君臣,宛如历史重演。
曹爽先欺凌皇室在先,司马懿不过反击曹爽,对魏室而言,司马懿铲除曹爽之行为,亦为清权臣而护皇位。虽然司马懿的出发点更多是为了自已,但是不可否认的,除去曹爽确实有益于皇帝曹芳被权臣把持。
或曰司马懿不过是为了取代曹爽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与其凭空猜想可能性,不如直接检视实际发生的经过。首先曹爽拥有「封侯领邑」、「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等权臣之实,司马懿拒绝取代皇室或九锡,甚至「固让相国、郡公不受」。其次曹爽侵凌皇室,僭越使用皇家人员及仪式,虽无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实,司马懿则是恭敬地以臣属事君,而且没有任何对皇室的侵犯。不管是虚伪也好、或有心也好,总之司马懿护卫皇帝与曹爽欺凌皇帝的行为,两相比较,可察君臣分际优劣。
从反面来看,司马懿万一在高平陵失败,或是司马师及司马昭等子孙不肖,综观司马懿生平,还是功大于过。一如毋丘俭、诸葛诞的叛变虽失败,虽打成败者为寇,但仍不乏有佳评;换句话说,司马懿若不幸失败,以败者为寇的眼光来看,还是不能忽略其生平的治绩。但有趣的是,司马懿在高平陵成功,子孙也成功,结果反而司马懿有奸臣的评价,好像成功的批评比失败的赞扬还差。
若把罪名算到篡夺,就有点张冠李戴。实际上真正动手行篡夺另有其人,司马炎才是篡魏的人,正如曹丕才是篡汉的人,可是奸臣之名不是归于曹操,就是归于司马懿。若以篡夺来定罪,司马炎与司马懿之间还隔着司马昭,司马懿要称为奸臣太冤枉。而司马懿高平陵事变的对象才是有僭越之心的权臣,就身分而言,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互斗政变不算以下犯上的奸臣。虽《三国演义》渲染造成负面评价,但是司马懿的恶名却始于永嘉之乱的石勒,挟带私恨摧毁司马宗庙,再加上晋室南渡,士家门阀拢断南北,民间遂怪罪起始作俑者的司马懿。后世帝王如唐太宗下命编修晋书时,也不鼓励效法司马懿,所以评价也不高。
冤有头,债有主:行废帝之事为司马师,命杀帝之事为司马昭,就篡位之事为司马炎,若要论奸说恶,还轮不到司马懿。除非依君君臣臣的观念,既然事魏,终为魏臣,司马家最后居然犯上不敬,追本溯源究底而波及司马懿。子孙连累祖先,责无旁贷,这亦令司马懿所死不瞑目。
后世评价何其严厉,正如任重而道远,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事有好有坏,陟罚臧否理应公平,毋须顾及当局者迷后,更可审慎斟酌。
司马懿的一生而言,虽有晚年的高平陵事变,不过早年的贡献却可仔细推敲。固然杀人罪孽必须谴责,但是建设杜稷的赞扬,是否到了现代,还是必须吝惜呢?司马懿固然有作错的地方,也不乏有作对的地方,在针对其错事批评之余,是不是也能以同等心态来看待造福功绩,给点掌声呢?这正是当初为文的感叹。
去争谁比谁强并无意义,事实上也不可能有答案,钻死脑筋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有没有破解彼此之间的战略或战术,今人未必比当事人更清楚。至于偶然与必然也不再多提,因为逻辑上很清楚的事,就不必再当字典多费唇舌。就「诸葛亮一生未曾打败过司马懿」而言,这不过是一件事实的陈述,另外的角度则是「司马懿一生也未曾打败过诸葛亮」,事实同样成立。因此这不代表谁的能力强,抑谁的能力弱。若要扯什么打败的定义,战争目的的达到,那显得冗事多余而未命正鹄。以事实陈述来推断能力评价,立论失足,恰如「魏延一生未曾打败过夏侯懋」,正是讥刺原来「夏侯懋是一个魏延打不赢的三国英雄」,说出来的事实固然正确,但是却有未说出来的谬错。
黑白分明并不因立场的不同而有不同,否则就是偏见与局限。若站在曹爽的立场来论司马懿,当然是批判邪恶诈骗;若反观站在司马懿的立场,似乎反倒是为了保身自卫的不得已;所以附曹爽则非司马懿,归司马懿则非曹爽,各为其人而结论不同吗?这当然是否定的,会因立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仍然沦陷于当局者迷惑的处境。杀人灭门的事,不会因为处境不得已而变成正当合理;被杀的受害者,当初真的无辜得罪不该死吗?
不管站在凶手或死者的立场,毕竟杀人归罪凶手,被害则为死者:无论如何美化凶手,也无法隐匿犯行;贬低死者,仍无法为凶手脱罪;纵然歌颂死者,不能无视受害的事实;即使丑化凶手,亦不改身死凶手之手。故立场再多变,事实与评价仍然应黑白分明。
高平陵事变怎么说都是司马懿的污点,不过司马懿七十一岁以前的出将入相,不知又有多少人正眼端视。不会因为一片叶片长丑而批评整株树恶劣,更不会因此而说整个森林破败不堪。森林里头又不只一颗树,一颗树的叶子何只成千上百。虽然一粒老鼠屎可以败坏一锅粥,但是这不代表整锅粥都是同样的恶劣,孰知未受污染前的整锅粥不是优良得晶莹剔透?
以偏盖全则失之全貌,虽有优缺,何不在优点赞扬,而在缺点批评呢?现在流行以一小污而抹黑所有优点,或者以美化漂白来遮盖污点,反变成隐恶扬善或讳言颂丑,失其黑应其暗,明属其亮的应有特性。
司马懿固然是晋朝的先驱者,但同时也是曹魏的守护者,陟罚臧否理应公平,而有好有坏当中,虽然有夺权唾弃等坏事,但何吝在其守护曹魏的攘外安内中,给点鼓掌肯定?
文章标题: 后世最恨司马懿的大臣是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