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那么多搞不明白老子时代背景和天人地一体观的人,你们看《道德经》图什么

时间: 2023-08-06 00:01:1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那么多搞不明白老子时代背景和天人地一体观的人,你们看《道德经》图什么

怎样理解《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中华多元文化中各占一席之地的佼佼者。老子的思想接近世界的本源。他是站在了一定的高度,看这个世界和人间。而不是走进熙熙攘攘之中,左顾右盼众人。所以《道德经》所说出的都是更靠近自然的。自然法之于道,道法之于天,天法之于地,地法之于人。人遵从地天道,也就是遵从自然。自然而然。一切秩序顺序,自自然然。这是老子判断世界,包括天地万物,得出的结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里的句子。喜欢古籍的朋友估计对这两句都不陌生,纯粹的过多的再从哲学理论中加以探讨,估计感兴趣的都不多了。因此,我们是否换个角度另讨说法,权当是异想天开也行。

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象元。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日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意为:有物浑然一体,先于天地而存在。无音声,无形象,独一无二,不停地循环运行,可以为天下万物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称它为‘’道‘’,又勉强称它为‘’大‘’。大而无外,却又离去,离去辽远,复回身边。所以,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

在老子看来,天地之上,尚有道的存在,天地的运作,是取法于道,道是最大的。但他没说人类可以取法于道,只能取法天地,通过取法天地接近道。而道呢,大、逝、远、反。大到无边无际,因此,道无任何外物可以取法。

老子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道”仍然是“域中”(自然界)的四大之一,它没有超出自然而成为自然的主宰,它不是什么超自然的神灵。以“道”来治天下,则传统观念中的“鬼”就不起作用了(“其鬼不神”)。“道”无欲无意无志,可以算是渺小,它又是万物之总归,可以算是伟大。这样,传统文化中的“天”“帝”“鬼”“神”在这里统统失去了主宰的地位,不再有什么权威性了。

“道”占据着主宰地位,但“道”却不以主宰自居。“道”的主宰作用只是让万物顺其自然而无为。所以,“道”这个主宰,实际只是某种普遍存在的自然无为的法则而已。这也说明老子哲学是敬人为本,敬神为末的哲学,是有明显的无神论的倾向的。这也说明中国哲学的人文精神淡化了中国人的宗教意识。 

如何理解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是老子在什么背景下写成的?

《道德经》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扩展资料:

《道德经》对世界的影响: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一书是当今除《圣经》外,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数量最多的一本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三大圣人之一。美国《纽约时报》曾把老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广场有世界十大思想家塑像,老子为其中之一。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函谷关,在如今灵宝境内:“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如今此地已建了城楼式关门和游览区。但真正的函谷古道,是位于灵宝市北15公里处,紧靠黄河岸边。

话说这日清晨,关上旌旗招展,关下的通关之人来来往往。关令尹喜一大早就来守关。他站在城楼上,手搭凉棚望东方——古人有望气之学,若看到紫气,必有贵人至。

不一会儿,果然有紫气从东边飘移过来,渐渐地近了、大了。他赶忙吩咐下属备好酒菜,然后急步走下城楼,虔诚相迎。

来者是一位皓首白须的老者,骑一头青牛,这便是老子。

老子出关,是在公元前485年,算来已经86岁了。尹喜见老子虽然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紫气头上飘,朝霞身后照,如此背景画面中的老子,沉静如水,清气扑面,仿若神仙一般。

尹喜大喜!他知道当今世上的智者来了!他要留住老子,让他教授自己学问。但他到了老子跟前,却一时说不出话来。那老子,笑眯眯地看着他,自然如风,沉静如水,他顿觉得自己的这团躁气,遇到老子这股清气,悬殊太大,不觉自惭形秽。

老子和青牛都看了他一眼,见他不说话,就又继续赶路,往关外走去了。尹喜急坏了!是啊,这是清晨啊,又不是黄昏投宿问店的时候,有什么理由拦住人家求教呢?

正懊恼间,尴尬事发生了:老子要过关,却没有带关牒——好!尹喜灵机一动,有办法了!
离开洛阳时匆忙,老子忘了带关牒,或者因犯了渎职罪,压根就不敢去领关牒。没有关牒,不准过关,这是规矩。这正好给了关令尹喜一个机会。《史记》记载“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似乎是在强迫老子著书了。老子是不太愿意的,但若不答应,人家不会放自己过关。

所以有人说:老子简直是被“枪”逼着,才写出五千言的!其实细想想,这并不符合两位当事人的身份。你想啊:那五千言一字一意,是何等的珍贵!上篇下篇,气韵连贯,可谓最动听最深刻的杂言哲理诗。这种好东西,必是在最愉悦的心境下一气呵成的,哪里是被逼出来的?

所以,早有文人为我们描绘出当时情景:尹喜见了老子,道:“我是函谷关令尹喜,前些日子我观天象,见东方紫气云集,知有圣人来到,已恭候多时了。愿先生到寒室一叙,学生想聆听先生教诲。”

老子顺其自然,与其畅谈,似遇知音。不觉黄昏来临,乃秉烛夜话。尹喜问:“天下人都知先生是得大道的圣人,却很难领悟您的思想。先生能否指点一二?”老子道:“我的话浅显易懂,但有人认为说得太宽泛、不具体,所以不得要领。其实不外乎三条:一曰柔慈,量力而行;二曰俭约,去贪去欲;三曰不争,无为而治。”

又问:“何为去欲?”

又答:“五色、五音,使人耳不聪目不明;五味、畋猎,使人沉湎享乐之中;寻奇、居宝,使人行为不俭。因此,圣人只求维持基本生计,凡事有所取舍。”

“先生思想果真博大精深!敢问先生出关西游,可有向往?”

老子回答:“我要到那小国寡民的地方去!我愿人们废弃各种器具,珍爱生命而不背井离乡;弃车船、罢战事,回归到自然纯朴中来;安逸居所、乐尚民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尹喜充满向往:“敢问先生,你所说的小国寡民在何处呢?”良久不见回答。看时:老子双腿盘坐,双目拢合,呼吸均匀,已进入梦乡也。尹喜道:“真乃世间第一高人矣!”

次日东方发白,尹喜推开房门,老子已经走了,几案上摆放着墨迹未干的竹简,共五千言。尹喜因知乃老子所撰,故书名《老子》。至唐改称《道德经》。

据说尹喜读后,似闻天籁,官也不做了,赶紧追老子。对老子说:“我要跟您一起出走!”老子一笑,顺其自然,带他走了。至于这是不是真的?谁也闹不清。

闹不清楚的岂止这个?就连老子的归宿,也都是一个谜。
在别人强迫的情况下写的,在函谷关写的
老子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然后骑着青牛不知所踪,到家说他成仙了,我看他是年老体衰,死在外面了。楼上的太不厚道了,拿鲁迅先生的文章来充数,谁没看过这文章啊?拿点自己的东西撒

《道德经》中涵盖了哪些哲学思想?这本书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道德经》中涵盖了哪些哲学思想?这本书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老子仅有5000字的著作《道德经》是流传至今的千古名篇。《道德经》通篇渗透了"天

人合一"的思想,是从"道"的概念出发,间接从各个不同侧面进行阐述的。"道"是虚空之间

的一切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难以言说的,能说清楚的就不是"常道"。""道"就是这样一种似无而有,似有实无的

东西。"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能化生万物。天的处事方法就是天道。当证明了天道自然,

天道就成为表示自然规律的概念,老子认为天道是人们行为应该效法的原则。在研究社会现

象时,老子发现天道和人道的不同,要求人们应该效法天道。当把天和人放到一起研究时,

发现天和人都遵循着同一原则,就是纷纭变化的事物都要回归到他们的出发点,并且是一种

永恒现象,所以叫做"常"。认识了常,就能包容一切,处事公平,天下就会归从,也就能长

久。人们效法天道,做到虚受一切包容万物,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呈现"天人合一"的状

态。《道德经》中的“道”思想即为哲学思想。

       一、《道德经》的辩证观


       祸和福相互渗透,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既然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呢?老子告诉你,它的根本原因就是矛盾。

老子认为矛盾的双方是相反相成的,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老

子很有名的话,意思是说,当你这个人是美的时候,就是因为有不美的存在,这个人才美。

如果说这个人是善人,就意味着有恶人存在。难易相成,有难才有易。前后也一样,有前才

有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是相互渗透的。毛泽东经常引用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祸和福是相互渗透的,福中有祸,祸中有福。老子告诉我们想问题,要辩

证不要形而上学。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还观察到事物运动变化是量变到质变的

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

于细。老子的这些名言,有些已经成了我们的口头语。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他人生哲学的理

论基础。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有一个辩证法的脑袋,这个人生活是最潇洒的。很多困难的问题

在他面前都是可以解决的。

       二、《道德经》的价值观


      要按照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的规律去改造大自然,这个叫“以天合天”


       老子第 25 章有一句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的一个核心

价值观念。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天地万物的 自然,而是指天地万物本来就是这样子,本然

如此,自然如此,指物的本性,真性,指由天地万物因其本性而有的自然的生存状态和运动

状态,做事必须顺其自然。


       老子的道法自然告诉我们一条真理:勿以人灭天。千万不要以人的主观愿望和意志糟蹋

大自然,践踏大自然。要按照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的规律去改造大自然,这个叫“以天合

天”。


       把“道法自然”的思想用在管理上,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无为而治,不是什么

事也不干,而是用最小的管理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管理艺术。要顺其被管理者的人

性去管理,要有顺其自然的智慧。

       三、《道德经》的人格观


       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谦虚往下


       在老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呢?用他的话说就是上善若水。上善者就是最高的善人,

如果你能做到像水那样的品格,你就是最高的善人。老子的著作中有两个词特别出名,一个

是赤子,就是光着屁股的小孩。他多次讲,人要做到赤子那个程度就是最高的理想人格了。

另一个就是水,你达到这个水的品格,你就是最善的人,就是最高品格的人。两个比喻,一

个是赤子,一个是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什么意思呢?老子说:你观察水吧!所有的江河

之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一片绿洲,植物草木都非常茂盛。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

地方就生机勃勃。这是一个基本的观察,就是说水利万物,它非常心甘情愿地施礼于你,但

从来不去争自己的利益。所以他这种精神就是只讲奉献而不讲回报的一种高尚的品格。它虽

无所求,但是它客观上从万物那里也是得到回报的。每一棵树就是每一个储水池。凡是草木

茂盛的地方,那么它的水被蒸到天空以后,它必然要经常下雨。有了雨以后,怎么样呢?这

个江河就不枯了,它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根据这个道理,老子有一句名言:"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就是说,圣人从来不积攒什么财富,尽量为别人做好

事,自己也就有了。尽量把东西给别人,自己也就越多了。这个就是讲舍与得的关系。只有

舍了才能得到。这个就是辩证法,舍得舍得,舍了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这个就是人生的艺术。这就是老子说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四、《道德经》的 智慧观


       1是主柔守弱。我们一般人都知道刚强胜柔弱,老子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柔弱生刚强。


       2是光而不耀,当你处在人生最光彩的时候,千万记住老子这句话,不要去炫耀自己,

不要到处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如果这样的话你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3是大智若愚。表面上看好像是愚,其实是一个大智者。大智慧的人,对小事不太在意,

大事特清楚。


       4是“上德若谷”,就是最具高尚品德的人心胸要像大山谷一样宽阔。一个人一定要有宽

阔胸怀,宽容是一种美德。


       5是"不言之教”,简单地讲,就是谨慎说话。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其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鲁迅先生曾言:不读《道德经》,不懂人生真谛。

今天与大家分享《道德经》其中的七大人生哲理,句句蕴含人生真谛!

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五十六章》,意思是说凡是知晓天地万物变化的人,也就知道不能描述其本质,故而不言。

言者不知,则是能描述天地间的道理,却不能知晓天地变化的本质。

只有摒弃一切感知,停止向外追求,才能求得内心的宁静清澈,所以,要平一致,不看重谁,不轻视谁,这样便可被天下人所尊贵。

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八章》,意思是说人们的善德,像水一样。

水是万物之源,可它却滋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同时水处于众人喜欢的低处,所以接近于道。

人的成功之道与水一样,至柔至刚皆在一念之间,或许有的人此刻正面临困境,但是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具有“强者”的资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态,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智慧。
道德经涉及非常多的领域,它里边包含了很多人生启示和哲理,而且在治国,修身,养生之道,和用兵纪律方面都存在着丰富的知识性;我觉得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做人一定要善良,因为上善若水,人只有能够保持自己善良的本性,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善若水,知者不言,还有一些关于军事,关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

《道德经》讲了什么?为什么它广受推崇?

只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这个,引发对道德经的兴趣(我发现我自认为我最好的回答往往都没有觉得一般的文章赞多)。我其实很不喜欢总用现代或者西方的理论来解释这些东西,但是不用这些概念有很难说明白,所以这里就姑且引用一些,对于这本书我尽量少用我其他文章里调侃的语气,可以说虽然中国没有西方意义的那种哲学,但如果强行说有的话,老子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哲学工作者”。
先简要回答下吧,表面上看,如果说儒家这东西后来发展成自强不息仁义礼智的“正能量”(虽然极度厌恶这个词汇),那么道德经里的东西简直就是一盘大份的毒鸡汤,名字叫做道德经,结果人家老子上来就来了一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字面意思:最吊的德其实就是缺德),所以说乍一看这东西一点都不“道德”。但是实际上的老子的道德经呢,我就用孔子评价老子的一句话作为开头吧――
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记得因为过早的进入高中导致了奇奇怪怪的心理烦恼,还真是道德经成为了我那时候最好的支柱之一,来说说道德经吧,我觉得要想实现什么XX梦,弘扬XX文化,以道德经作为切入点的话,个人认为,不知道比董朱的儒学高到哪里去了。

道德经(不按照马王堆出土帛书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道”经和“德”经上下两部分组成的,很多人认为道德经这个作为道家学说至高至大经典的东西,肯定也是个鸿篇巨制吧。实际上一个X度百科的词条就能贴完整个道德经原文――5000来字,还没有小时代的几篇口水段落字数多,玄乎点说,老子到了晚年觉得自己实在是通透一切觉得这世界的众生实在是无聊得很,于是骑着一个青牛(就是当时把孙悟空金箍棒套走那哥们)出函谷关想去西方的国家看一看,没准见的多了就能开心点,函谷关令尹喜觉得你这么牛X结果什么东西都不留下就想跑路,就各种求其写点东西。最后老子没辙,洋洋洒洒5000字,对付了一本书(雾),也就是我们的道德经。
就是这么一个短短的《道德经》又叫《五千言》的东西,承载着太多这个民族最开始,最宝贵的智慧。

好了,不铺垫了,说正文,道德经一共81“章”,其实每一章也就是和一个小诗一样,基本都是一堆排比句。整个书以38章为分界,前面叫做道经,后面叫做德经,如果用现代一点的说法来讲,道经更多讲的是自然性的世界观,德经更多讲的是人世间的方法论。用TC的说法就是,道经主要阐述客观规律,德经主讲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两个部分先后顺序怎么说的都有,这里暂且按照道、德的顺序来说了。不过吧实际上老子的思维和所谓的“规律”和“本源”,并不算是一个体系的东西,刚才那个算是为了大家方便理解一下。

现在就举个栗子吧,其实说实话如果篇幅够大,这5000来字都可以举完,但是说太多也没必要,那就当抛砖引玉了。

我也不免俗,怎么举例子也离不开喜闻乐见的道经第一章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音较)。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上来就来了一个最基本的世界观定义,这一章就这么几句话,一直在翻来覆去来会说。如果按照现代的眼光来说“道”这玩意就是什么世界本源,什么客观规律。但是实际上有些时候用西方哲学的思维来看道德经简直就是耍流氓,其实老子也算说的很明白了,看一下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这东西,要是能总结出一套普适性的规律,一个固定的定义,那也配称作“道”?其实这算是贯穿老子世界观的一个核心问题了,就是一套不停变换充满矛盾的思维,我们从第二句就看到了贯穿整个道德经主体的一个概念,无和有的这两个概念,这两个字以极其高的频率出现在了后面的部分,这也造就了现在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无中生有”。

其实老子在这里说什么“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这俩东西就是一个意思嘛,很大程度也是为了既写出智慧有写出了B格。假如问我“有”到底是什么,我也只能说,是“无”啊。
其实这么一看就很简单了,也类似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老子的理论基本上就是,无中产生了有,有又终究会成为无。换句话说,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白,那也肯定不知道什么是黑。
所以老子来了个概括――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就是前面说的意思。玄嘛,这个字后来被用到了各种各样的地方,既然如此,“道”这个世界的一切源头,为什么说是“道可道,非常道”,大家应该就可以感觉的到了吧。

还是按照一贯传统说下第二章吧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前面正好像我前面说的,我们都认为美的东西是美的,那是因为有格力,啊不是。我们都认为美的东西是美的,那是因为有恶(这里读成雾),反之亦然。

同等时代这样思维其实还是很闪亮的,尤其是当时西边的泰勒斯、赫拉克利特们,还自得其乐的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或者是火什么的。(所以虽然我总黑自认为我们一直领先西方的皇汉,但是不得不说老子的思维在那个时代还是很逆天的)
那么下一句,就更是进一步说了,难易、长短(污)、前后等等,全部都是这种矛盾中又不可或缺的存在,这种“有无相生”的特性是贯穿在自然界所有物质里的。
――所以一个老子最特有的一个结论出来了,所以说有无相生的话,那么真正的“圣人”,是应该用“无为”这个态度来处理难以控制的“有为”的,应该行不言之教,也就是某些东西,既然有“道”存在,那我就什么也不说,这是XX的。这也就是某X说过也一句中国后来出现的一句至理名言“X声XXX”.
所以老子最后又概括了一下,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种变化辩证的状态,所以很多东西的发展也不会是为了达到某一种固定状态(生而不有),也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状态(为而不恃)。所以最后呢,一旦达到某一种成就,那么环境、条件都已发生改变,最好的方法,还是回归到无这个状态比较好,这个在那个时代,和以建功立业、等级秩序为基础的很多学说包括儒家,都是很对立的。
所以前两章我们就已经看出来,老子的一个最基本的世界观了。

我们再看下一个很有名的,被很多人曲解用烂了的一章。

道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音驼悦,一种烧火用的鼓风器)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拿万物都像那种祭祀用的草狗一样,圣人不仁,拿百姓也就当成这玩意。这个其实被很多人用来去反儒家,或者用这东西来把老子批判一番,大肆宣传其“不仁”“消极”。其实老子这边基本就没怎么理儒家那套东西,可以说儒家的仁,更多是当他们那套很难调和矛盾的等级制度中,一个增加的妥协的因子,那就是我让你世世代代臣服于我,那我也就大发慈悲一下的感觉。
这一章本质上来说,这和前面说的区别还是不大,还是一种无为,在老子看来,所谓的“仁”实在是太低级,这东西仅仅是道的一个分支,圣人之道,其实是不需要刻意塑造阶级以及“仁”的,相比之下,看清这个变化不断的世界其实往往更重要。
所以下一句里也出现了那个诡异的名词“橐龠”,然后最后就解释了下,这东西就类似个气球――“虚而不屈”,也就是说虽然里面空无一物,但是却有着躁动的力量,所以说老子的思想也并不是什么“消极”,而是一种看清变化后,利用变化去处理变化,世界很复杂,抓住复杂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这种“积极无为”,否则每个出租车司机大叔都可以去 *** 当参谋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也很棒,但是比较污,所以先不说了。

再说一个道经里面的吧,也是很有名的,第十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哇呀,这一章我发现是个地方都愿意拽一下以显示自己的姿势水平高,而且也很好理解,用现在的语法都可以。最棒的善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处在万物之下。但是就这东西其实是最接近――道。
在这里老子又一次解释了下自己的这个理论“道”,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不争,看似没什么存在感,但是确是这个世界上谁都离不开的东西,

不多说,再给大家看一个最近在一个回答中很火的一句话,我真心觉得那个答主好像用错了地方。
道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冷不丁一看,一大堆政治不正确,完全就是个反社会的玩意。
其实这话真没有很多人曲解的那么高大上,本质上还是老子那变动为基础的世界观,道经更多强调世界观,我总觉得盲目的把道经的东西用来描述政治有点不妥。
前面也说了,仁义这东西在老子看来只不过是维护一种等级制度强加下来的很低级的东西,这东西是在和天地大道出现BUG的时候才会大行其道的,而这种BUG恰恰不是我们认为的民不聊生的时代,而更是社会财富大大增加时候产生的紊乱,才会出现“大道废”这种情况,其实老子更推崇的是一种“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一种原始状态,但是从现在来看,这何尝不是一种最高状态呢。
后面几句话的意思也差不多,老子认为儒家很提倡的“智慧”这东西,其实是一种最严重的“伪”,是在混乱的时候的一种内部消耗和勾心斗角,而真正最高的智慧其实还是“无为”,这东西早就超出了“智慧”这种低级的东西。
后面两句,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就更好理解了,如果一切都可以按照道去平稳运行,哪回出来什么所谓的CCAV报导的“孝顺”和那些歌颂万世的“忠臣”呢?在老子看来,正是因为昏君佞臣的存在,才显现出了所谓“忠臣”。
总之就是个辩证法,别乱。

我知道再说道经就真的玄之又玄了,其实道经里面有很多喜闻乐见的类比,而且核心也脱离不了上面说的东西,所以说剩下的,就希望大家去挖掘了,我们来看看更着重描写社会和方法论的――德经。
德经第一章,也是整本书的第三十八章,有一句我开头也提到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上来就直接来了一句颠覆性的话,就像前面说的,你总想塑造的所谓德行,其实是很伪很低级的,这东西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德,真正的德其实,是无为但是什么都能做到,而下德才是尽力为之却有很多纰漏,然后老子基本就把儒家的仁义礼全都批判了一番。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德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建立在和道契合的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才有的,所以整篇关于德的方法论,其实更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真正和道契合的话早就无为却无所不能为了。
那么德都被老子看的这么低,那么仁、义、礼这东西在老子眼里看来就更不值一提了。尤其是儒家赖以生存的礼,在老子看来其实是混乱的开始。
所以礼这种东西,在老子看来就是个花花绿绿的外壳,实际上和道这个本质已经相差很远了,一味维持这种带有稳定等级状态的“礼”,实际上是最愚蠢的。
所以老子的方法论在这里也算是和道经的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他认为世界上我们自定的“仁”“义”“礼”实际上仅仅是为了一些眼前利益而不得已而为之的华而不实的东西,而真正的本质“道”却没几个人能把握的到,所以从德经就可以看出来了,老子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去搞一个具有更宏观的方法论性质的方向了。那么既然是方法论,那么这一章就是必须要看的了。
全书第四十二章,德经第十五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b(音古),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很多人看到第一句,这个我熟啊,你看那道士多爱说这东西。
其实前面这个思想也不完全算是老子首创,在更早的《易》里面这一套就已经很成熟了,可以说《易》这种逆天的书,可以说是诸子百家的诸子百家。
道出现有和无这两个对立统一的玩意,有和无产生了天地,和天地之间的灵明也就是人,老子的思想里人的地位还是蛮高的,这是一种调和阳刚的天和厚重的地的居中的存在,这三种东西谁都不是谁,但是谁都包含谁(我在一个关于三原色的回答里也说过这个)。于是“三”就产生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按照这三种东西的特性在运行。
其实听起来很玄乎,其实这句话本质上宣传的还是“三”这个概念,其实还是个对立统一,恩格斯有个理论嘛“否定之再否定”,用刘看山举个栗子,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图 刘看山图 刘看山
所以老子也举了个例子,你看寡、孤这种非常 *** 的词汇,王公却以此自称。所以说啊,用现在的话说,适当的自黑和自我否定其实是最有益的。
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这才是天之道,我们对待万事万物也要用这种方法对待。
所以之后老子又进一步阐述了下,这里就不多解释了,本质上还是那种事物本质是变化的,否定之后会再否定。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所以说,大辩若讷也是如此,真正的善于辩论的人,其实往往是静观其变找出破绽的,我记得梁边妖有一个文里说过,对于某些态度恶劣的反论者,我可以去赞你。
第五十八章,也是很有名,和上面的论证差不多,尤其第二句,估计大部分人都耳熟。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
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那么到了后来的部分,老子也是一再阐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种治世天道论,一再反对一些错误的人为干预,而是更多强调自然的调和。

等到德经的后面部分,那就更是着重阐述了“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处世观念了,整个文章的应用性也越来越强。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想想也是,一阵飓风,留下来的是柔弱的小草还是强壮的大树呢?

接下来的一章,被金庸弄成了九阴真经的第一句话,当然了金庸也很爱干这事,就比如降龙十八掌基本都是周易的爻辞一样。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我们发现老子在这个时候谈东西越来越实际了,前面说过天道毕竟还是损有余补不足来维持一种平衡,也就是说适当自我损耗会带来一定的成功,但是到了后面老子又狠狠的打了一脸。
人之道,都是损了不足的给了有余的,这也是一直以来“大道废”状态下的一个很明显的表现,所以老子在这个时候还是奉劝大家,能够忍住一时的损不足奉有余这种“剥削”,因为终究还是会陷入反道的深渊,真正的圣人,是很会玩以有余奉天下这一招的,大肆布施的。

但是我们到这里已经发现了,在一个所有人都急切希望去扩张领土掠夺财富的时代,老子的这一套,肯定是不适用于这个时代的,甚至比孔子更不适合那个时代,所以最后老子发出了这样的现在看来都饱受讨论的言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一种老子的最高理想,还是老子对于自己生不逢时的绝望,谁也说不清。
但是其实如果按照老子的一贯尿性程度来看,这种看来最原始的状态,也是民众最快乐的时代,或许就是我们的未来。

老子骑着一匹贫瘠的青牛西出函谷,他走了之后,或许没有料到,这洋洋洒洒的5000个字,给后世带来了的影响。
图 老子的去向一直是个迷图 老子的去向一直是个迷
我们总认为我们的古代一直是外儒内法,实际上老子的一系列方法论和世界观以及极其深刻的影响到每一个阶层,都很大程度受到了老子的这种特有辩证法和积极无为概念的影响,西汉初年的黄老治世以及休养生息,直接将一个饱受欺压的小国汉变成了后来东方的霸主(这个之后会在专栏里写),唐初的一系列政策基本上也保证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核心理念(李渊李世民自称老子“李耳”是他祖宗)造就了一个全盛的时代,尤其是儒家在韩愈的时代曾有着巨大的衰落,最后也搞得韩大文人气急败坏的写了一个《原道》来批判老子。包括后来的理学心学,都很大程度受到了道家的世界观以及方法论的影响,直接成为了后来影响明清极其深远的一种概念。

道家正如老子全书说的一样,有无相生,你看不见它,它却无处不在。
如果说中国还有那么一些永远无法磨灭的魂,和至今还在的梦的话。
道德经就是那重要的核心,老子也在九天之上,守护着我们的梦。

这里不说了,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更多的了解这本伟大的著作,也欢迎讨论以及指正,也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的专栏“祖先”。

想了解下老子的生平和那个时代的背景文化...

1、老子大约于公元前571年(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2、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郭兰芳在《论老子哲学思想》中写道: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长、管图书,是孔子的前辈,曾向他问礼。

3、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商容)学习知识。

4、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老子因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在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时孔丘17岁,问礼于老聃。

5、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老子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藏室史。

6、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26岁的孔子适周观光,拜访老子。

7、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老子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携至楚国,被罢免守藏室史一职,回故里居住。后去往秦国,确切年代不详。

8、公元前501年(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51岁的孔子南至老子故里向老子问学。 

9、大约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

10、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

11、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公元前471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庄子·养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胡适认为,老子至多不过活了九十多岁。 

12、公元666年,老子(唐高宗乾封元年)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公元1013年(宋真宗祥符六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13、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

14、在春秋这个转型期,尽管夏商周以来的传统观念仍在人们心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普遍地发生着影响。

15、周天子及其诸侯政治权威的动摇与衰落,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随之而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又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某种改变,这些变化正是春秋时期思想文化转型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

扩展资料:

1、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2、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3、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

4、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春秋

百度百科-老子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太清宫镇,古属亳州谯城)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

注:《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文学特点

《老子》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论著作,篇幅简短,文学价值并不甚高,有两点可作简略介绍:
第一,形象化的说理。
第二,语句上的韵散结合。

孔子问礼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

道家哲学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与道教。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故道家与道教常被混淆。

基本观点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 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文学特点

老子出关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编《老子出关》,还与别人打了一点笔墨仗。另外,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你看生个孩子如果紫气满室,古人认为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于是把“紫气东来”这些字写在大门上等等。先民还认为,哪个地方有宝物,哪个地方就会在上空出现紫气。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这青牛还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说老子当初出关是乘这青牛飞过去的,并且又有一段美妙的传说。

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内的东北角上还有一处高约13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台上有座老子庙。庙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铁柱子,称为“赶山鞭”。相传老子50多岁时曾在这里讲学,此地离自己家有好多路,来来往往都要经过一座山叫“隐阳山”。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见不到太阳,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当空,庄稼枯死,老百姓受尽了苦难。老子目睹这一切,虽想解救百姓,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骑青牛飞过了函谷关,知道自己已经成仙,青牛也会说人话了,于是又要青牛一起飞回家乡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乡,老子挥鞭打山,山顶削去了,并且飞到了山东,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顶山。这时鞭梢甩断,甩断的鞭子飞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个杆子,就顺手插在地上,这就是这个铁拄子的来历。老子又乘青牛飞走了,而那鞭子杆就永远留在了那儿。百姓感谢老子前来赶走山,因为从这以后老子家乡就过起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挥鞭赶走山时站立的土台叫“升仙台”,将地上的铁柱子称“赶山鞭”。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又把这个台称为“老君台”,还修了庙,进行祭祀。——这是老百姓何等瑰丽的想象啊!读了老子家乡的这一则传说,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间!老子文化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中国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衍生出来,又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 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重要哲学家之思想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的本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开创者,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庄子的道家学不同于老学之处,在于庄子更详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可开创能力,包括智慧上、认识能力上、身体能量上等等。庄子同样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题基础上,提出了从人的自我修养到面对整个社会国家的处世之道,庄子书内七篇之作,就是他从世界观到知识论到工夫论到社会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的理论。

列子,战国时人。现存有的《列子》八篇 是东晋张湛所辑 一般认为该书反映了战国至魏晋间的思想。《列子》从道家思想出发 并对道家思想中无为的人生观有所改造 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 并认为人在一种不任强使力的生存状态下,不忧天 不畏天 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

王弼,三国时代人。当两汉经学的发展已到尾声,社会政治一直在动乱与不义的情境中,知识份子转向玄学清谈的风气,王弼以其对老子哲学的深切体悟,注解老子《道德经》一书,重体用之分 有无之别 不但发展出诠释老学的宗旨:"贵无"的精神,并以此原理注解《易经》,甚至还因此改变了从汉易以来言象数易学的气化宇宙论 而将易经的研究方向代之以纯粹玄学思想 使中国易学史走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郭象,西晋人,以《庄子注》闻名,主张“独化”理论 是一种从高度抽象思维当中所发展出来的的玄学式概念理论 认为宇宙万物都生于偶然的"玄冥"境界 因此提倡一种物无大小 各顺其适之精神,平等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生观。

发展时期

道家起源应为远古的隐士传统,当然也有学者说老子是清庙之守,总之,道家的起源绝不是社会政治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型态的执着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当先秦的老庄二子总摄整理了道家思想的纲领之后,道家形上思想的深度立刻影响了儒家与法家的形上思想,儒家《易传》之作与韩非子《解老》之作都是在其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说。但是在社会政治的实际影响力上,老子之学要到汉初黄老之治的实施后才正式被试验着,因为在迭经春秋、战国、灭秦、楚汉之争之社会战乱终告停止之时,人们终于发现争强斗争的害处以及休养生息的重要,于是老学原理的政治哲学观点遂被重视。等到西汉强盛,君王开始好大喜功,争战的岁月再度启幕,时代的风气再度转变,然后也再度败坏,等到魏晋清谈之风起,道家哲学又开始了它的生命力,何晏、王弼首开其风,王弼更以简洁有力的注经之作,从理论上深入道家之学并予以阐发,而向秀、郭象则发展庄学的注释工作。魏晋之后,道家思想并未有鲜明的创造传统之再现,但是道家思想的理路却转为道教、易学与儒学理论的开创所藉用的重要启示,尤其是源自庄子的气化宇宙观,更被广泛且深度地再开发着。而同一时期的佛学传播,亦曾有一断相当长的时间是以道家“无”的智慧原理来表达的,此即世称“格义佛学”时期。
文章标题: 那么多搞不明白老子时代背景和天人地一体观的人,你们看《道德经》图什么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6630.html
文章标签:道德经  的人  那么多  不明白  天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