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的相关常识
1.关于热带雨林,你知道哪些神奇的知识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物群落,常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世界上大于一半的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
热带雨林无疑是地球赐予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由于现时有超过25%的现代药物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同时由于众多雨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地球空气的能力尤为强大,其中仅亚马逊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就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故有“地球之肺”的美誉。
热带雨林主要的作用是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保证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有序进行。
2.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热带雨林的知识
什么是热带雨林 (tropical rain forest)? 一般认为热带雨林是指耐阴、喜雨、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 5 ~ 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年平均温度 25 ~ 30 ℃,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 18 ℃ 以上,极端最高温度多数在 36 ℃ 以下。
年降水量通常超过 2 000mm ,有的竟达 6 000mm ,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 90 %以上。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 5 ~ 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
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年平均温度 25 ~ 30 ℃,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 18 ℃ 以上,极端最高温度多数在 36 ℃ 以下。年降水量通常超过 2 000mm ,有的竟达 6 000mm ,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 90 %以上。
热带雨林为热带雨林气候及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植被。 大多数热带雨林(Tropical zone rain forest)都位于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
在热带雨林中,通常有三到五层的植被,上面还有高达150英尺到180英尺的树木像帐篷一样支盖着。下面几层植被的密度取决于阳光穿透上层树木的程度。
照进来的阳光越多,密度就越大。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亚洲和非洲的丛林地区,如亚马逊平原和云南的西双版纳。
每月平均温度在华氏64.5度以上(摄氏温度约为18度),平均降水量每年80英寸(1英寸=2.54厘米)以上,超过每年的蒸发量。 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辛伯尔广泛收集和总结了热带地区的科学发现和各种资料,把潮湿热带地区常绿高大的森林植被称作为热带雨林,并从当时的生态学角度对它进行了科学描述和解释。
热带雨林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结构特征,与世界上其它森林类型有清楚的区别。热带雨林主要生长在年平均温度24℃以上,或者最冷月平均温度18℃以上的热带潮湿低地。
世界上三大热带地区都有它的分布。最大的一片在美洲,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目前还保存着40,000平方公里面积,约占热带雨林总量的一半,即约占世界阔叶林总量的1/6。
第二大片是热带亚洲的雨林,面积有20,000平方公里。第三大片是热带非洲刚果盆地雨林,面积18,000平方公里。
它们都是在赤道附近的雨林气候下形成的。中美洲东岸及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岸、巴西东南部的雨林则发育于热带海洋性气候。
我国云南、台湾、海南地区也有分布。 热带美洲、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的雨林虽然分开为三大片,但它们都有非常类似的外貌和结构特点。
由于生长环境终年高温潮湿,热带雨林长得高大茂密,一般高度在30米以上,从林冠到林下树木分为多个层次,彼此套迭。在热带雨林中,最高的树木可长到80多米高度,例如马来西亚的塔豆(Koompassia excelta),西双版纳的望天树亦高达70米。
热带雨林的种类组成极端丰富,尽管热带雨林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七,但它所包含的植物总数却占了世界总数的一半。热带雨林有很多独特现象是其它森林所没有的。
例如,大树具有板状的树根,在老茎杆上开花、结果;有很多小型植物附生在其它植物的枝、杆上;有的通过绞杀其它植物而树立起自己;有的树木从空中垂下许多柱状的根,最后变成独树成林;林下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有滴水叶尖,而有的植物的叶子长得十分巨大;在林内,大藤本非常丰富,有的长达数百米,穿梭悬挂于树木之间,使人难于通行。 随着科学家对热带雨林的深入调查和研究,越来越多的生态现象被发现和解释。
但越来越多的发现也证明,热带雨林中蕴藏着大量的尚未被充分认识的生物学和自然规律。特别是热带雨林物种的极端丰富性和植物生活类型的多样性并不能完全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
世界上除热带雨林外的物种充其量仅占总物种的一半。植物生活类型亦仅只是一部分。
例如,温带的森林,不仅种类贫乏,生活类型单调,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表现亦是相对简单和直接。依赖于热带以外森林的研究而得出的一些经典或传统的生物学规律和概念显然是非常不完善的,若直接套用来解释热带雨林,自然有很多现象不可思议。
因此,科学家预测,通过对热带雨林的深入研究,或许会完全改变原有的生物学观念。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还没有充分解开热带雨林之谜时,它就可能由于人类自己的破坏而永久地消失。
热带雨林是一种茂盛的森林类型,进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神话世界。在这里抬头不见蓝天,低头满眼苔藓,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
这里光线暗淡,虫蛇出没,人们在其间行走,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也很危险。但是,这里却是生物的乐园,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陆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
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毫米,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白天温度一般在30摄氏度左右,夜间约20摄氏度。
雨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从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纵横的高原峡谷。多样的地貌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雨林景观。
在森林中,静静的池水、奔腾的小溪、飞泻的瀑布到处都是;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座座绿色。
3.关于雨林的知识400
雨林大多数靠近赤道,在赤道经过的非洲、亚洲和南美洲都有大片的雨林。湿润的气候保证了树和植物的快速生产。同时,树和植物也为雨林中的成千上万种生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此外还有亚热带雨林,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的迎风海岸。该处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有温度和日照的季节变化。亚热带雨林的树木密度和树种均较热带雨林稍少。其他雨林类型还有:红树雨林、平原湿地森林和洪泛森林等。
雨林遍布在世界各地,不仅在热带地区,象加拿大、美国和前苏联等温带地区也可见它的存在。这些森林同热带雨林一样整年都有着充足的雨水,附着的冠层并且都有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但是它缺少热带雨林所拥有的终年的温暖和阳光。
热带雨林变成其它类型的森林这取决于海拔、纬度以及各种土壤、水分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这些森林类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类型,正是这些丰富的植物类型造就了热带地区的多样性。
雨林曾经覆盖了14%地球土地表面,但只剩下6-8%土地表面,即整体表面的2%。虽然雨林只覆盖地球的6%的土地,但却有一半以上的动物和植物的品种在雨林中出现。
雨林有时被称为"地球肺部"和"世界最大药厂",因为大量自然药物或药物的原材料都在那儿找到。全球所用的药物中,几乎一半来自雨林。科学家相信更多疾病的解药将来可以在雨林中找到。
雨林地区往往有大河流过,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许多雨林在一年中有几个月会暴发洪水。
4.有关生态学知识什么是热带雨林
中文名称:热带雨林英文名称:tropical rain forest定义:在热带潮湿地区分布的一种由高大常绿树种组成的森林类型。
它具有优势种不明显,结构复杂,层外植物丰富,以及常具板状根、支柱根、气根和老茎生花等现象。世界热带雨林的分布热带雨林除欧洲外,其他各洲均有分布,而且在外貌结构上也都颇为相似,但在种类组成上不同。
理查斯将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分成三大群系类型,即印度马来雨林群系、非洲雨林群系和美洲雨林群系。1。
印度马来雨林群系:包括亚洲和大洋洲所有热带雨林。由于大洋洲的雨林面积较小,而东南亚却占有大面积的雨林,因此,又可称为亚洲的雨林群系。
亚洲雨林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群岛、马来半岛、中南半岛的东西两岸,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斯里兰卡南部以及中国的南部等地。其特点是以龙脑香科为优势,缺乏具有美丽大型花的植物和特别高大的棕榈科植物,但具有高大的木本真蕨桫椤属以及著名的白藤属和兰科附生植物。
2。非洲雨林群系:面积不大,约为60万k㎡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
在赤道以南分布到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及其他岛屿。非洲雨林的种类较贫乏,但有大量的特有种。
棕榈科植物尤其引人注意,如棕榈、油椰子等,咖啡属种类很多(全世界具有35种,非洲占20种)。 然而在西非却以楝科为优势,豆科植物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3。美洲雨林群系:该群系面积最大,为300万k㎡以上,以亚马逊河河流为中心,向西扩展到安达斯山的低麓,向东止于圭亚那,向南达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向北则到墨西哥南部及安的列斯群岛。
这里豆科植物是优势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特别多,凤梨科、仙人掌科、天南星科和棕榈科植物也十分丰富。经济作物三叶橡胶、可可树、椰子属植物等均原产于这里。
同时这里还生长特有的王莲,其叶子直径可达1。5m。
5.关于雨林的知识400
雨林大多数靠近赤道,在赤道经过的非洲、亚洲和南美洲都有大片的雨林。
湿润的气候保证了树和植物的快速生产。同时,树和植物也为雨林中的成千上万种生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所。
此外还有亚热带雨林,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的迎风海岸。该处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有温度和日照的季节变化。
亚热带雨林的树木密度和树种均较热带雨林稍少。其他雨林类型还有:红树雨林、平原湿地森林和洪泛森林等。
雨林遍布在世界各地,不仅在热带地区,象加拿大、美国和前苏联等温带地区也可见它的存在。这些森林同热带雨林一样整年都有着充足的雨水,附着的冠层并且都有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但是它缺少热带雨林所拥有的终年的温暖和阳光。
热带雨林变成其它类型的森林这取决于海拔、纬度以及各种土壤、水分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这些森林类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类型,正是这些丰富的植物类型造就了热带地区的多样性。
雨林曾经覆盖了14%地球土地表面,但只剩下6-8%土地表面,即整体表面的2%。虽然雨林只覆盖地球的6%的土地,但却有一半以上的动物和植物的品种在雨林中出现。
雨林有时被称为"地球肺部"和"世界最大药厂",因为大量自然药物或药物的原材料都在那儿找到。全球所用的药物中,几乎一半来自雨林。
科学家相信更多疾病的解药将来可以在雨林中找到。 雨林地区往往有大河流过,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许多雨林在一年中有几个月会暴发洪水。
6.怎样让孩子了解更多热带雨林知识
走进神奇的西双版纳,体验热带雨林探险。
西双版纳的雨林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在雨林怀抱之中,琳琅满目的植物,色彩缤纷的昆虫小动物,等待着小朋友们去观察区发现。同样雨林复杂的环境也使徒步者的行进显得更加有挑战性,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小朋友们能不能成功地穿越丛林,做一个真正的小探险家呢?
勐远位于西双版纳的南部,深处勐腊原始森林保护区。重山环抱、丛林密布。在进入到真正的热带雨林之前,我们通过雨林的边缘地带学习丛林里的一系列生存技巧,通过短途徒步锻炼行走的技巧,观察雨林里的生物,你会发现像楼梯形状的寄生植物叠叶楼梯草,宛如鸟巢的蕨类植物,还有列队欢迎你的诸多菌类植物和小昆虫等。
7.有关热带雨林的动植物的资料
高耸入云的望天树 走进茫茫无际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对于映入眼帘的一棵棵高耸入云的参天古木大树,初临其境者一定会为它们的高度而惊讶不已的。
情不自禁中,也许你会问,这雨林中到底什么树最高?可以告诉你,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上千种树木中,最高的树要数望天树。它最高的有80多米,一般都能长到50--60米,比其他乔木要高出20-30米。
虽说望天树比生长在澳大利亚高150米的世界最高树杏仁香桉矮半截,比生长在美国高142米的世界第二高树的北美红杉也矮半个头,但在热带雨林中,它却是鹤立鸡群,高得惊人。在我国以至整个亚洲现存的热带雨林植被中,望天树也可算是最高的雨林群落和最高的树种了。
如果说望天树只是长得高,那当然不见得有那么珍贵,当然也无指望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了。它的名贵还在于它是龙脑香科植物,是热带雨林中的一个优势科。
在东南亚,这个科的植物是热带雨林的代表树种之一,是热带雨林的重要标志之一。过去某些外国学者曾断言"中国十分缺乏龙脑香科植物"、"中国没有热带雨林"。
然而,望天树的发现,不仅使得这些结论被彻底推翻,而且还证实了中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热带雨林。 望天树树体高大,干形圆满通直,不分杈,树冠象一把巨大的伞,而树干则象伞把似的的,西双版纳的傣族因此把它称为“埋干仲”(伞把树)。
同龙脑香科的其他乔木一样,望天树以材质优良和单株积材率高而著名于世界木材市场,据资料记载,一棵60米左右的望天树,主干木材可达十立方米以上。其材质较重,结构均匀,纹理通直而不易变形,加工性能良好,适合于制材工业和机械加工以及较大规格的木材用途,是一种优良的工业用材树种。
板状根buttress root 指不象普通的根呈圆柱形,而是发育成垂直扁平的板状,且露于地表面,这种根称为板状根。生长于热带湿地密林中的巨树,如印度橡皮树(Ficus elas-fica)、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具有板状根的植物。
板状根可看成是一种气生根。 绞杀植物 动物界中,动物之间弱肉强食是很自然的现象。
而植物没有动物那样大的活动空间,植物的生长范围狭小,又不能活动,但它们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弱肉强食的现象。热带雨林中的绞杀植物就是植物间相互竞争中的胜利者。
热带森林地区,由于气温高,湿度大,非常适合热带植物的生长。植物群落中植物种类繁多,种间密度很大,故每种植物的生活空间缩小了,接受阳光的机会也相应减少。
植物之间为了生存进行着一场争夺阳光和土壤养分的激烈竞争。在自然竞争中,那些具有生长优势的植物物种,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养料,从而在竞争中保存下来;那些处于劣势的植物,终究被淘汰。
科学家们发现在巴拿马热带森林里,在一些大树周围的许多小树和藤本植物相继枯死。经过观察发现,原来在大树根部长出了巨大根肿,它生长得很快,在土壤中不断膨胀,形成一种挤压力,毁坏了邻近植物的根系,甚至将其根挤出地面,使其他植物无立足之地,可怜而死。
在我国广东鼎湖山和海南岛尖峰岭林区,也可看到一番绞杀情景。如细叶榕的种子被鸟吃掉并随同粪便一起排出落在了红壳松的树干或枝桠处后,种子就会萌发生根,幼苗长成粗壮的灌木状。
其后生出许多正向地性的气生根。有些气生根贴附在宿主的树干上,有些气生根则从宿主的枝上下垂,下行根逐渐增多并且互相融合,直至用它那强大的木质根网把宿主树干团团裹住。
这时细叶榕的树冠也增大繁茂起来,遮盖了宿主的树冠,而宿主由于见不到阳光和自身养分被吸干最终被扼杀而腐朽。绞杀植物细叶榕的根网就成为一个空筒,但仍可以完全过着独立的生活。
榕属等绞杀植物在热带雨林里最后常常成为森林上层的高大乔木。 绞杀植物的种类很多,如桑科的榕属、五加科的鸭脚木属、漆树科的酸草属等,但它们主要生活在热带雨林里,亚热带森林和温带森林中绞杀植物的种类和个体数量,均远逊于热带雨林。
亚洲象 类别:哺乳类 所属目:长鼻目 所属科:象科 亚洲象 亚洲象属长鼻目,象科,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大陆生动物,栖息于热带地区,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谷、河边、竹林、阔叶混交林中游荡,营群居生活,每群数头或数十头不等,由一头成年公象作为群体的首领带着活动,没有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很广,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 象非常聪明,易驯化,记忆力好,野生状态下,象对破坏其生存环境、伤害其同类及冒犯其尊严的挑衅都有自卫、报复行为。
象的性成熟年龄在12岁左右,妊娠期600--640天,每胎产1仔,寿命50--60岁。 象一般在早晨、傍晚活动,若是夜间明月当空,它们也会出来觅食,象群行动时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视力较差,但它的嗅觉和听力非常好,野生亚洲象现已很少,在东南亚一些国家驯养的家象、役象很多。
我国野生象仅分布于云南省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屡遭猎杀,破坏十分严重。 绿孔雀 河边食物更丰富 别名 爪哇孔雀 学名 Pavo muticus 英文名 green peafowl 雉科 Phasianidae 分布 云南南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100。
8.有关于热带雨林的介绍
地球赤道的南北两边,有几片终年湿润的土地,那里气候炎热潮湿,雨水充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环境条件。
在这些地区,茂密的森林终年常绿,宛如环绕地球的一条翡翠项链,这就是热带雨林。其实,热带雨林不仅美丽,而且也很神秘;因为那里的环境气候会令人不大舒服,一般人也很难光顾,所以大多仍处于原始状态;但最重要的是热带雨林作为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主要角色,它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其本身在生长过程中还向大气中源源不断地供给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
因此,热带雨林有了一个别称----“地球之肺”。近几十年,由于人们的破坏性砍伐,热带雨林的面积正在锐减,由此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这些千万年由自然创造的生态系统一旦破坏贻尽,我们将永远不会再看到它,更不可能享受它带给我们的种种益处,甚至会使我们陷于灾难之中。
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王国和地球之肺”的原因是?
分析 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占地70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圭亚那及苏里南.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并能把大量的二氧化碳吸收,并转化为氧气,因此有“地球之肺”之称.
解答 解:亚马逊雨林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它强大的“呼吸”功能.亚马逊热带雨林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亚马逊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每年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同时向大气中大量补充氧气.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达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背景,考查了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原因,考核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亚马逊雨林被成为“地球之肺”的原因:
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0%;树木的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人类呼吸的氧气,森林更是净化空气的主力军,亚马逊雨林作为世界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意义重大。
雨林具有强大的“呼吸”作用,加之亚马逊雨林位于热带,其光合作用更强,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为世界碳氧平衡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成为“地球之肺
说到热带雨林,我们都会想到亚马孙,因为那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上,主要是水量庞大的亚马逊河造就的,占地550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热带雨林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相当于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0%,这个庞大的森林横跨了南美洲的9个国家,但主要位于巴西境内,这个面积巨大的热带雨林就是放到我国境内,也占到了我国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其动植物物种繁多,生物多样性强,故可称世界动物王国。还有,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动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好比动物肺的功能,故可称地球之肺。所以,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王国和地球之肺”
主要有五个原因: 1、位于世界上最大的亚马孙平原; 2、地势西高东低,面向大西洋,湿润空气可以进入内陆地区; 3、在西部是安第斯山脉,湿润空气在东坡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 4、东部有圭亚那暖流和南赤道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5、以上因素,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所以,在亚马逊流域会出现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雨林自然带。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它孕育著六万多种植物,1000多种鸟类和300多种哺乳动物。森林及其水体还孕育著2000多种淡水鱼和水生哺乳动物,比如淡水粉海豚和巨型水獭。 在亚马逊的大约1万5千个品种中,还有上千种鸟类和哺乳动物尚未进行详细的分类。
亚马逊雨林(Amazon Rainforest),横越南美洲8个国家,占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亚马逊河流经热带雨林潮湿的热带森林是物种最丰富的生物群系,美洲的热带森林物种相对地比非洲及亚洲的丰富。作为美洲中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拥有无可比拟的生物多样性。
亚马逊雨林内有250万种昆虫、数以万计的植物品种、及大约2,000种雀鸟及哺乳动物。现时,区内已有至少40,000种植物、3,000种鱼类、1,294种雀鸟、427种哺乳种物、427种两栖动物、378种爬行动物被科学分类。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其动植物物种繁多,生物多样性强,故可称世界动物王国。还有,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动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好比动物肺的功能,故可称地球之肺。所以,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王国和地球之肺”
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其面积比欧洲还要大,有700万平方千米。它从安第斯山脉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亚马逊雨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树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大量存在使地球变暖,危害气候,以至极地冰盖融化,引起洪水泛滥。树木也产生氧气,它是人类及所有动物的生命所必需的。有些雨林的树木长得极高,达60米以上。它们的叶子形成“篷”,像一把雨伞,将光线挡住。因此树下几乎不生长什么低矮的植物。
亚马逊平原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繁多,而且数量丰富。19世纪末,根据一位英国自然学者的统计,共有14712种动物,其中8000多种尚未为人所知,现在已知的动物和鸟类超出了10万种,还有至少27种甲虫。可能另外还有几百万种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雨林,其动植物物种繁多,生物多样性强,故可称世界动物王国。还有,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动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好比动物肺的功能,故可称地球之肺。所以,亚马逊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王国和地球之肺”
亚马逊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占地70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圭亚那及苏里南,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
今天让我们来见识下这个动植物王国里奇妙的事情。
大的夸张
亚马逊雨林的面积大的夸张,你可能完全无法理解它到底有多大,即使你在地图上能看到他的全貌。到底多大呢? 数据显示,覆盖面积为212万平方英里。这已经是美国一半的国土面积了。现在知道有多大了吧?顺便提一下,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才297万平方英里。
无边的暗夜
在亚马逊最茂盛的地区,头顶的植被很密集,99%的阳光被这些高处的植被挡在外面,地表几乎一片黑暗,不过这倒是给许许多多有趣甚至搞笑的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的环境。 遮挡阳光这个效应可能也是雨林最大的作用和角色,就是调节我们地球的温度。
与世隔绝的部落
你可能不信,在21世纪的今天,还有与外界隔绝好几个世纪的原始部落存在。 一支探险队就在亚马逊发现了一个部落,并用飞机拍下了他们。一个在雨林深处与世隔绝的部落,看到现代科技的飞机在天上飞,他们应该会晕掉吧。
神秘的植物
大家总是误以为现在科学几乎可以解释所有事情,不管是已经发现的还是未发现的。事实并非如此,就目前世界上所有的药物而言,四分之一来自亚马逊雨林。这里超过99%的植物还没有被完全研究和分析过。
自爆树
亚马逊是各种奇葩植物的家园,最奇怪的应该就是它了。顾名思义,这棵树会自爆。为了传播种子,他们会结果实,但不像一般的树果子成熟后会坠落到地面,他们的果实是以一种极其酷炫的爆炸方式把种子发射到150尺那么远!
奥哈姆扎河
大家都知道亚马逊河,事实上,亚马逊还有另外一条河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它叫奥哈姆扎河。 如果你想在地图上找到它,我只能祝你好运了。这条河全部都在地表以下,比亚马逊还要宽很多,它的水量是英国泰晤士河的40倍多。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是什么?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入侵则是指外地生物进入另一地区,因为在此地区没有天敌,会较快繁殖而形成种群,打破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本地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生物入侵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物种的多样性意味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网络化程度高,异质性强,能量、物质和信息输入输出的渠道众多而密集,纵横交错,畅通无阻,因而流量大、流速快、生产力高。即使个别途径被破坏,系统也会因多样物种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互补偿和替代而保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使系统结构被破坏的部分迅速得到修复,恢复系统原有的稳定态,或形成新的稳定态。
1.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物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群落组织化水平,而且可以通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间接反映群落功能的特征。
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叶,当时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群落中物种面积关系的探讨和物种多度关系的研究。1943年,Williams在研究鳞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时,首次提出了"多样性指数"的概念,之后大量有关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原理、及测度方法的论文和专著被发表,形成了大量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一度给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造成了一定混乱。自70年代以后,Whittaker(1972)、Pielou(1975)、Washington(1984)和Magurran(1988)等对生物群落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遗传(基因)变化,亦称为基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区系的状况(如受威胁状况和特有性等)、形成、演化、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等。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从目前来看,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可分为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三类。α多样性指数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群落所含物种的多寡,即物种丰富度;②群落中各个种的相对密度,即物种均匀度。β多样性指数可以定义为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不同群落或某环境梯度上不同点之间的共有种越少,β多样性越大。精确地测定β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①它可以指示生境被物种隔离的程度;②β多样性的测定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③β多样性与α多样性一起构成了总体多样性或一定地段的生物异质性。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梯度变化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是指群落组织水平上物种多样性的大小随某一生态因子梯度有规律的变化。①纬度梯度:从热带到两极随着纬度的增加,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北半球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增加,植物群落依次出现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苔原,伴随着植物群落有规律的变化,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②海拔梯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在温度、水分、风力、光照和土壤等因子的综合作用下,生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物种多样性与海拔高度呈伏相关,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群落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如喜马拉雅山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就表现了这样的规律。③环境梯度: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表现明显,而有的时候则表现不明显。如Gartlan(1986)研究发现土壤中P、Mg、K的水平与热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Gentry(1982)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新热带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年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在热带亚洲森林类型,两者则不存在相关关系。④时间梯度:大多数研究表明,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随着演替的进展,物种多样性增加。在群落演替的后期当群落中出现非常强的优势种时,多样性会降低。
2.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以及在受到一定的干扰后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它包括以下几个概念。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也叫抗变能力,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和维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2.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 局域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经受小的干扰后回到原状的能力。全域稳定性表示生态系统在经受一次大的干扰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来说,这两种稳定性可能有下列4种情况(图8-13):(1)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都低(图中以小球是否容易保持稳定来表示);(2)局域稳定性高,全域稳定性低;(3)局域稳定性低,全域稳定性高;(4)局域稳定性和全域稳定性都高。3.脆弱性和强壮性 能在环境条件改变不大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脆弱的生态系统。能在环境变化范围很大的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强壮的生态系统
3.生物的多样性导致稳定性
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从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概念出发,可以确定忽视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生物组织层次可能是造成观点纷争的根源之一。特定生物组织层次的稳定性可能更多地与该层次的多样性特征相关。探讨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应从不同的生物组织层次上进行。扰动是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悖论中的重要因子,如果根据扰动的性质,把生态系统(或其他组织层次)区分为受非正常外力干扰和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 " 类系统,稳定性的 ( 个内涵可以理解为:对于受非正常外力干扰的系统而言,抵抗力和恢复力是稳定性适宜的测度指标;对于受环境因子时间异质性波动干扰的系统而言,利用持久性和变异性衡量系统的稳定性则更具实际意义。结合对群落和种群层次多样性与稳定性相关机制的初步讨论:在特定的前提下,多样性可以导致稳定性。例如采用多样性理论和冗余理论对固沙植物群落稳定性机制进行论述.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固沙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状态.在生物学各级水平都存在冗余,冗余是生命系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性,其主要功能是确保生物个体和群体更好地适应极端环境、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保持稳定,而且其功能只是在受到干扰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削弱冗余,会导致在个体、种群或群落水平上产生补偿作用,以此来增加群落的功能.固沙植物群落的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群落内冗余的数量和结构,冗余越多结构越复杂,群落越稳定.削弱固沙群落的根系冗余可获得生物量上的补偿,但使群落稳定性下降.
①多数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的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多样性高的群落,物种之间往往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相互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趋于复杂,当面对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或群落内部种群的波动时,群落由于有一个较强大的反馈系统,从而可以得到较大的缓冲。从群落能量学的角度来看,多样性高的群落,能流途径更多一些,当某一条途径受到干扰被堵塞不通时,就会有其它的路线予以补充
②May(1973,1976)等生态学家认为,生物群落的波动是呈非线形的,复杂的自然生物群落常常是脆弱的,如热带雨林这一复杂的生物群落比温带森林更易遭受人类的干扰而不稳定。共栖的多物种群落,某物种的波动往往会牵连到整个群落。他们提出了多样性的产生是由于自然的扰动和演化两者联系的结果,环境的多变的不可测性使物种产生了繁殖与生活型的多样化。
在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上,目前仍未定论。
物种多样性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和作用:1.有关物种在生物群落中作用的假说,物种以什么样的机制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还仍然没有解决的生态学问题,而且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功能关系中的核心问题。目前有关物种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假说有下列4种。(1)冗余种假说(Redundancy species hypothesis) :生物群落保持正常功能需要有一个物种多样性的域值,低于这个域值群落的功能会受影响,高于这个域值则会有相当一部分物种的作用是冗余的(Walker 1992)。(2)铆钉假说(Rivet hypothesis):铆钉假说的观点与冗余假说相反,认为生物群落中所有的物种对其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有贡献而且是不能互相替代的(Ehrlich,1981) ,正像由铆钉固定的复杂机器一样,任何一个铆钉的丢失都会使该机器的作用受到影响。(3)特异反应假说(Idiosyncratic response hypothesis): 特异反应假说认为生物群落的功能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的强度和方向是不可预测的,因为这些物种的作用是复杂而多变的。(4)零假说(Null hypothesis)零假说认为生物群落功能与物种多样性无关,即物种的增减不影响生物群落功能的正常发挥。 2、概念与类型:上述4个假说中都没有对每个物种的作用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其中有一些物种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这样的物种即称为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或关键种组(Keystone group)。关键种的作用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可能是常见的,也可能是稀有的;可能是特异性(特化)的,也可能是普适性的。依功能或作用不同,可将关键种分为7类。关键种的鉴定目前比较成功的研究多在水域生态系统,而陆地生态系统的成功实例相对较少(Menge等,1994 )。3.功能群的划分及其意义 :为了更好地认识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必要引入功能群的概念。功能群是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的物种的集合,这些物种对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作用,其成员相互取代后对生物群落过程具有较小的影响。将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分成不同的功能群的意义表现在:(1)使复杂的生物群落简化,有利于认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弱化了物种的个别作用,从而强调了物种的集体作用。
4.多样性稳定性的意义及其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长期进化的结果,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当今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其原因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人口增加;(2)生境破坏;(3)环境污染;(4)人类大规模的迁移。除外界因素之外,物种本身的遗传特点,也往往促成了灭绝的发生。如某些种定居与食物链的高级位,还有一些种分布的范围十分有限,某些种散步和定居的能力很弱,它门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等等这些原因。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的研究,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很好的利用生物多样性具有的现实及其未来的社会经济价值,等等。
随着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从以物种为中心转向一生态系统为重点,即从多样性的生物学研究向转向多样性的生态学研究,在大多数物种特化群落或营养级网络层次上认识种群和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这样将能使种群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与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予以它们某种统一规律的认识。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从个体至生态系统的多层次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重要性,从而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产生、维持和濒危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结构与动态变化过程的相互关系。
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什么?
不是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只是生物多样性基础的一部分:
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包括遗传(物种的遗传与变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点。
具体资料:
(1)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
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世界资源研究所,1992)。此外,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在自然界中,对于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物种而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往往没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种群就是由这些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多个个体组成的。
��
在生物的长期演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突变)是产生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遗传物质的突变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基因位点内部核苷酸的变化。前者称为染色体的畸变,后者称为基因突变(或点突变)。此外,基因重组也可以导致生物产生遗传变异。
��
(2) 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物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对于什么是物种一直是分类学家和系统进化学家所讨论的问题。迈尔(1953)认为: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拥有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类群存在着生殖隔离。我国学者陈世骧(1978)所下的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组成;物种是进化的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在分类学上,确定一个物种必须同时考虑形态的、地理的、遗传学的特征。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物种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①具有相对稳定的而一致的形态学特征,以便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②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并在该区域内生存和繁衍后代; ③每个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库,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对和繁殖后代,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不能配育或即使杂交也不同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蒋志刚等,1997)。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
在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时,最常用的指标是区域物种多样性。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量有以下三个指标: ①物种总数,即特定区域内所拥有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②物种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③特有种比例,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个特定类群特有种占该地区物种总数的比例。
��
(3)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
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对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循环和维持能量在各组分之间的正常流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
(4)其它:近年来,有些学者还提出了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四个层次。景观是一种大尺度的空间,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要素是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遗传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施立明等1993 葛颂等1994),或者说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
物种多样性是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元。因此,生态系统多样性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也离不开不同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反映了地球生物体的数量、种类和差异,以及这些特性在不同的时空又会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内部(遗传多样性)的多样性,物种之间(物种多样性)的多样性,还包括生态系统之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多样性。
2、地球生物多样性现状从藻类到蓝鲸,地球的物种纷繁复杂,科学家们还不清楚地球上到底生活着多少个物种。
据估计,全世界物种数量多达1亿种,而迄今只有约180万种被命名。人类只不过是这亿万物种中的沧海一粟。
虽然确切数字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地球上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物种灭绝。科学家估计,每天约有150至200个物种灭绝。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物种集中灭绝的时期时有发生,但这次种物种灭绝事件,是过去6500万年来地球未曾经历过的剧变——这是恐龙灭绝以来物种灭绝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
这种大规模的灭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不可持续的生产方法和消费造成的,包括栖息地破坏、城市不断膨胀、污染、森林砍伐、全球变暖和“入侵物种”入侵等。
生物多样性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带来多方面的益处,例如,它为我们提供原材料,还能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超过60%的世界人口直接依赖植物来获得药材。
在过去一个世纪,人们将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农业用地,并利用生物多样性,从中得到了许多益处。尽管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变化的活动使不少人获益,但社会因此需要承担的成本往往大于所有惠益。
世界各国领导人在2002年于约翰内斯堡举行的联合国首脑会议上商定,"在2021
年之前大幅度降低全球、区域和国际各级目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促进减贫活动,造福地球所有生物。"
3、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是保护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本身还不足以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可能难以执行。为获得成功,应仔细挑选保护区用地,确保涵盖了所有的区域特色生态系统,并确保选定地区得到精心设计和有效管理。
市场手段,例如直接支付生态系统服务,或将所有权转让给私营部门的个人等,都可以为保护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经济激励手段。
预防和早期干预已被证明是对付入侵物种的最成功且最具成本效益的途径。入侵物种一旦稳定下来,对它们的控制,特别是通过使用化学品或通过引入其他物种来根除它们,并不一定是有成效,而且极其困难、成本高昂。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将其本身整合到农业、渔业和林业部门。这些部门都直接依赖并影响生物多样性。私营部门可通过采用某些农业做法等途径,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重大贡献。
各项国际协定需要纳入强制措施,并考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是否能与其他协定形成合力。需要在地方或国家以及采取最直接的行动,以遏止或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
向社会各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好处,并明确考虑以综合方式权衡不同的备选办法,都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造福社会。总体来说,恢复生态系统的成本大大高于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但生态系统的恢复又变得日益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地区正日渐退化。
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组成
1.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1)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世界资源研究所,1992)。此外,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在自然界中,对于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物种而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往往没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种群就是由这些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多个个体组成的。
��在生物的长期演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突变)是产生遗传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遗传物质的突变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基因位点内部核苷酸的变化。前者称为染色体的畸变,后者称为基因突变(或点突变)。此外,基因重组也可以导致生物产生遗传变异。
��(2) 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
��物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对于什么是物种一直是分类学家和系统进化学家所讨论的问题。迈尔(1953)认为: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拥有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他类群存在着生殖隔离。我国学者陈世骧(1978)所下的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组成;物种是进化的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在分类学上,确定一个物种必须同时考虑形态的、地理的、遗传学的特征。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物种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①具有相对稳定的而一致的形态学特征,以便与其他物种相区别; ②以种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内,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并在该区域内生存和繁衍后代; ③每个物种具有特定的遗传基因库,同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可以互相配对和繁殖后代,不同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不能配育或即使杂交也不同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蒋志刚等,1997)。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在阐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时,最常用的指标是区域物种多样性。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量有以下三个指标: ①物种总数,即特定区域内所拥有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②物种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③特有种比例,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个特定类群特有种占该地区物种总数的比例。
��(3)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对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循环和维持能量在各组分之间的正常流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近年来,有些学者还提出了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四个层次。景观是一种大尺度的空间,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组成的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要素是组成景观的基本单元,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遗传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施立明等1993 葛颂等1994),或者说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物种多样性是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元。因此,生态系统多样性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也离不开不同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
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只要是保护整个生物圈的平衡
遗传多样性只是生物多样性基础的一部分:
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包括遗传(物种的遗传与变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点。
具体资料:
(1)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答:
地球
上所有的
植物
、
动物
和
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
基因
以及各种各样的
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了
生物多样性
。这就是生物多样性的
基础
。它包括
遗传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
、
生态系统多样性
。它是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基础
。
分析中国热带亚热带山地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的原因?
分析九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成因 气候特征
问:RT 分布不需要太详细
答:1、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年降水量少。 2、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3、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2021-06-09 回答者: 暴走少女55 5个回答 23
动植物种类丰富原因 高中地理
问:动植物种类丰富原因 高中地理
答:纬度低或地处亚热带,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或气候湿热) ;山地地形(或 相对高度大) ,气候多样(或垂直地带性显著) ;人类活动影响较校 (每个要点 2 分,共 6 分)
2021-11-22 回答者: 砂粒3 2个回答 127
为什么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会是世界上猫科动物多...
答:说起生物多样性,可能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出的景象是雾气缭绕的热带雨林,以及雨林中五彩缤纷、千奇百怪的种种生物。中国国土辽阔,从南部的热带雨林到极北的泰加林,从低地海岸线的红树林到青藏高原的极寒荒漠与冰川,广阔的纬度跨度和海拔跨度...
2021-07-30 回答者: 路虎类似 11个回答 1
中国云南地区称为“世界物种基因库”主要地理因素?
答:中国云南地区称为“世界物种基因库”,原因是云南省纬度低,南部属于热带地区,中部和北部属于亚热带地区,加之地形复杂,高差比较大,植物种类丰富。
2021-04-07 回答者: ylwchy 1个回答
为什么热带的植物种类比亚热带的植物种类多
问:急救饿。。。。希望答案能详细些
答:热带终年能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气候炎热,特点是全年高温,变幅很小,只有相对热季和凉季之分或雨季、干季之分。最低气温不低于15度;年降水量大于1500mm,且分布不均,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干燥。适合植物生长。 亚
文章标题: 美洲的植物种多样性是否远大于欧洲或亚洲 是什么特殊条件使它如此地物产丰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