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灭夏之际,夏、殷文明水平谁高谁低

时间: 2023-07-31 05:00:5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0次

灭夏之际,夏、殷文明水平谁高谁低

夏朝灭亡的原因是最后一个昏君谁?

夏最后一个昏君是夏桀。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夏桀残暴统治导致了商汤灭夏。

夏桀,虽智勇兼备,但生性残暴,沉溺声色。武力征服不从部落,且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尽搜刮民脂民膏,加剧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最终商汤伐夏成功,夏灭亡。

灭亡的根本原因:

1、内部生产力的衰退。

2、外部环境的长期不稳定。

3、夏王朝统治阶级的观念。

4、统治者的荒淫无度,整日沉湎与声色犬马,大兴土木,亲近佞人,远离贤人。

扩展资料:

夏后,即夏王,是夏朝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其下属的军队、官吏和监狱等,是维系国家政权的支柱。

夏朝有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吏。《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孔安国云;“羲氏、和氏,掌天地四时之官。”《尚书·夏书》中有关于设官分职过程的概述,载道“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夏朝已制定刑罚,还临时委任臣属执行专门的使命,犹如后世之钦差大臣。

夏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可概况为奉“天”罪罚。奉“天”罪罚的法制观表现为:一方面统治者的统治依据来自于天命;另一方面打着天的旗号实现统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朝

  1、夏朝最后一个昏君是夏桀。灭亡是因为桀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桀的党羽豕韦、顾国,击败昆吾国,然后直逼夏朝重镇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山西运城西)。后被汤追上俘获,放逐于南巢,夏朝覆亡。数年后死于南巢。
  2、人物简介
  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谥号桀,史称夏桀,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
  3、人物评价
  夏桀在政治上倒行逆施,近小人,远君子,刚愎自用,听信谗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斗争激烈。正直清廉者或遭杀害,或离他而去。夏桀在位数十年,已众叛亲离。
夏朝(约为前2050年—约前1600年)

  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再经少康中兴,重建夏朝。到孔甲统治时,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传至桀,夏朝灭亡。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

  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夏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况。

夏朝都城的变更
夏朝都城几经变更。

斟鄩 洛阳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夏世系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

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 12、胤甲——13、孔甲——14、皋(吴、皋苟)——15、发(发惠)——16、履癸(桀)

夏朝的建立

  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钧台之享。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战争的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

  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个新政权的产生,也面临缺乏统治经验的问题。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权,即使是在起进步作用的上升阶段,也改变不了统治者剥削、掠夺和贪图享乐的本性,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和利的争夺成为不可避免。因此,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被一个小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
夏朝经历了400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夏朝衰败是,黄河下游的商国逐渐强大起来.商的国君汤,团结周围小国和部落,乘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
夏朝的灭亡
夏王朝共有17位君主,共传十四世,历经471年。最后的夏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生活奢侈腐朽,修筑宫殿、瑶台以享乐,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阶级矛盾尖锐。
这个时候的夏王朝已经不能够控制四邻各部落,东夷的商部落日益强大,对夏王朝完成了严重的威胁。最终商的首领汤率领部落众人攻打夏朝,与桀在鸣条之野大战,桀战败逃走,死于南巢,夏王朝灭亡。

“汤武”“夏殷”分别指哪些国王

汤武指商汤和周武王。夏殷指夏朝和商朝不指国王。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19年。

夏朝,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扩展资料

商汤人物经历: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仍建都商丘。商国从始祖契开始,到汤的时候已经将都城迁了八次。商汤继主癸作诸侯时,夏朝的统治者是桀,他骄侈淫逸、宠用嬖臣、暴虐无道,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

夏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国势渐衰。商汤为了准备灭夏,在夏桀十五年,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西南)迁至亳(今河南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汤在亳这里营建新国都、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为灭夏之战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姬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汤

汤武是指灭掉夏殷两个王朝的开国君主,分别是商汤和周武王,夏殷指的是两个先后的奴隶制的王朝,夏朝的开国君主是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大约传了400年,末代君主是桀,由于暴政,被商的部落首领汤在鸣条打败了,汤便建立了商朝.殷指的就是商朝,最初商朝的国都经常被洪水淹没,后来到了盘庚迁都到现在河南的安阳,国都叫殷,所以也叫殷商,
“汤”是殷代开国国君商汤
“武”指周代第一位君主周武王。
“夏殷”是两个朝代,夏朝和殷朝(即商朝)
汤是商汤,商的开国之王,那时没皇帝这种说法。
武是周武,西周的第二个王,继承文王遗志,兴周灭商,也就是封神榜里的那个姬发了。
他们两个都是英明之君。
夏是大禹的儿子启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王国,没指特定的王,是王国名称。
殷是商的别称,商也称殷商,因为商曾经把都城搬到殷那去的。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
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的君主
武:周武王,起兵伐纣,推翻商朝,建立周朝的君主
夏:夏朝
殷:商朝

中华上下五千年朝代排序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8、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6、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扩展资料:

朝代资料:

1、秦朝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

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

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2、汉朝

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

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3、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4、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中华上下五千年朝代排序如下表:

朝代名称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具体的部分朝代介绍如下:

1、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后,才称“夏”,姒少康在纶城中兴夏朝,恢复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2、商:相传商族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3、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扩展资料:

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区分某政权的执政时间,所以往往会有“朝代”存续时间与“王朝”的国祚重迭的情形。 

如秦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 这些“朝”的国祚都与朝代的时间相重迭, 某”朝”的兴亡也是这”朝代”的兴亡。

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王朝的国祚相重迭,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的概念, “朝”在现代的角度看则类似一个治理国家的统治政府 。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与现代主权国家的观念不同。在家天下的观念下,中国的君王家族通过轮替成为此天下的支配者,“ 改朝换代”就是更换王朝统治政权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格式:
朝代│起止时间│都城│都城今址│建立者
——奴隶社会——
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559年|阳城、阳翟、斟鄩、商丘、纶城、帝丘、原、老丘、西河|河南郑州、许昌、洛阳、商丘、濮阳、济源、开封|夏王姒启
商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亳、西亳、嚣、相、邢、殷、朝歌|河南商丘、洛阳、郑州、安阳、焦作、鹤壁|商太祖子履
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成周|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周武王姬发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社会——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咸阳|陕西咸阳|秦始皇帝嬴政
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江苏徐州|西楚霸王项羽
西汉|前202年-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太祖刘邦
新朝|8年-23年|常安|陕西西安|建兴帝王莽
玄汉|23年-25年|南阳、洛阳、长安|河南南阳、河南洛阳、陕西西安|汉更始帝刘玄
东汉|25年-220年|洛阳、许昌|河南洛阳、河南许昌|汉世祖刘秀
三国(220年-280年)|曹魏|220年-266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年-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烈祖刘备
孙吴|222年-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西晋|266年-316年|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年-420年|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年-439年)
南朝(420年-589年)
刘宋|420年-479年|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
南齐|479年-502年|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
南梁|502年-557年|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南陈|557年-589年|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386年-581年)
北魏|386年-557年|平城、洛阳|山西大同、河南洛阳|道武帝拓跋珪
东魏|534年-550年|邺城|河南安阳|魏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年-577年|邺城|河南安阳|齐文宣帝高洋
西魏|535年-557年|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
北周|557年-581年|长安|陕西西安|周明帝宇文毓
隋朝|581年-618年|大兴城(长安)、洛阳|陕西西安、河南洛阳|隋文帝杨坚
唐朝「前期」|618年-690年|长安、洛阳|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唐高祖李渊
武周|690年-705年|神都洛阳|河南洛阳|圣神皇帝武则天
唐朝「中后期」|705年-907年|长安、洛阳|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唐中宗李显
五代(907年-960年)|后梁|907年-923年|开封府|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温
后唐|923年-936年|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年-947年|开封府|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年-951年|开封府|河南开封|汉高祖刘知远
后周|951年-960年|开封府|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
十国(891年-979年)
南吴|902年-937年|广陵|江苏广陵|南吴太祖杨行密
南唐|937年-975年|江宁府|江苏南京|唐烈祖李昪
前蜀|907年-925年|成都|四川成都|前蜀太祖王建
后蜀|933年-966年|成都|四川成都|后蜀高祖孟知祥
南汉|917年-971年|兴王府|南汉高祖刘龑
南楚|896年-951年|长沙府|湖南长沙|楚武穆王马殷
吴越|907年-978年|杭州、越州|浙江杭州|吴越太祖钱镠
闽国|909年-945年|长乐府、建州|福建福州、福建建瓯|闽太祖王审知
荆南|924年-963年|江陵府|湖北秭归|楚武信王高季兴
北汉|951年-979年|太原府|山西太原|北汉世祖刘崇
北宋|960年-1127年|开封府(汴京)|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年-1279年|应天府、临安府|河南商丘、浙江杭州|宋高宗赵构
辽朝|916年-1125年|临潢府(上京)、开封府|内蒙古巴林左旗、河南开封|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西夏|1038年-1227年|兴庆府|宁夏银川|夏景宗李元昊
金朝|1115年-1234年|大兴府(中都)、会宁府、开封府|北京、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开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元朝|1271年-1368年|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1368年-1644年|应天府、顺天府|江苏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44年-1911年|盛京、北京|清太祖努尔哈赤
夏 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 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 西 周 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 周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 西 汉 公元前206-公元23
东 汉 25-220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 晋 265-316
东晋,十六国 东 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南 朝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 朝 北 魏 386-534
东 魏 534-550
北 齐 550-577
西 魏 535-557
北 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 后 梁 907-923
后 唐 923-936
后 晋 936-946
后 汉 947-950
后 周 951-960
十 国 902-979
宋 北 宋 960-1127
南 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 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文章标题: 灭夏之际,夏、殷文明水平谁高谁低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6166.html
文章标签:水平  殷文明  谁高谁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