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秦穆公在位期间 没有像齐桓晋文一样尊王攘夷九合诸侯 也没有像楚庄王一样问鼎中原 为何是春秋五霸之一

时间: 2023-07-17 19:00:5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秦穆公在位期间 没有像齐桓晋文一样尊王攘夷九合诸侯 也没有像楚庄王一样问鼎中原 为何是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五霸的先后称霸顺序

1、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

尊王攘夷: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宋襄公:公元前650~公元前637。

春秋大义: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3、晋文公: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

制霸中原:公元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并召集齐、宋等国在践土和诸侯会盟。史称:“践土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正式成为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4、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

称霸西戎:生卒于公元前682年—前621年。秦穆公达成秦晋联盟后,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5、楚庄王:公元前613 年~公元前591。

问鼎中原: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开始成为中原霸主。

扩展资料:

齐桓公的典故:管仲拜相

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为支持纠继位,管仲曾射杀小白,小白诈死,提前回国继位,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小白做了国君,鲍叔牙举荐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鲍叔牙劝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岂射钩可比呢?”

在鲍叔牙的力荐下,齐桓公决定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齐国的霸业,而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个霸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秋五霸

称霸顺序:

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

宋襄公:公元前650~公元前637。

晋文公: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

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

楚庄王:公元前613 年~公元前591。

扩展资料:

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称霸过程:

当时楚国并不是最强大的,而且楚庄王上位初期,楚国的国内也出现了叛乱,而且当时还有强大的晋国,所以说楚国称霸春秋是偶然的。但是楚庄王有勇有谋,励精图治,一心想雄霸天下,所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却也在情理之中。

楚庄王上位之后先是平定了国内的叛乱,还吞并了弱小的庸国,这个时候楚国国内的形势已经趋于稳定。而晋国国内也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就给楚庄王的北伐制造了有力的条件。

公元前610年,晋国和卫国还有陈国等相会,但是拒绝郑国前来,于是郑国不得不考虑改变和楚国的关系。当时许多诸侯国都见风使舵,看楚国日渐强大所以都开始转变态度,陈灵公和晋国结盟之后,楚庄王看准时机,亲自率兵攻打陈国、宋国等。

公元前607年,郑国受到楚国的命令前去攻打宋国,借此机会打击晋国。后来晋国的赵盾联合卫国、陈国一起攻打郑国,楚庄王于是出兵解救郑国之困,赵盾悄悄溜走了。

公元前606年,楚国北上将郑国团团围住,但是郑国已经不是楚庄王的主要目标了。楚军进驻郑国,在这里等待晋军的到来。半年之后晋军开始渡河,楚庄王亲自统帅全军北上,与晋军对峙。这场战役最终以晋军进驻邲,晋军惨败告终。击败了晋国,楚庄王以朝见周天子为名问鼎,这也标志着楚国已经取代了晋国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春秋五霸

一直以来春秋五霸是那五个人似乎就没统一过说法,最常见的两种说法是:

1、按照《史记》,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2、按照王褒的《四子讲德文》,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另外,还有人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两种流行说法的先后称霸时间正是他们名号排列的顺序。

后一种说法的支持者更多些,他们认为宋襄不过只是在诸侯国一片混乱的时候号召过一次盟会,而实际上宋国没有称霸的实力。第二种说法中的吴王越王是实实在在打到了中原的。

扩展资料: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时期参与争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各类史家、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春秋五霸”并不是势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例如:

1、整个春秋时期基本都是姬姓晋国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晋国在整个春秋历史上维持了百年之久的霸业(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这段时间晋国基本享有领导诸侯之权。在晋文公称霸之后还经历晋襄公接霸、晋景公失霸、最后晋悼公复霸中原。

2、郑、宋、秦、吴、越构建的区域霸权其规模、影响、成就难以与齐桓、晋文、晋悼、楚庄相提并论。

3、完成诸侯会盟这一重大称霸标志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楚庄王、晋悼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多个诸侯,远远超过五霸的名额。其中仅晋国就称霸百年,会盟多次,几乎独占五霸名额;而夫差最终还被勾践灭国。

参考资料:春秋五霸-百度百科

春秋五霸的先后顺序是齐桓公和晋文公,楚庄王和吴王阖闾,还有最后的越王勾践。

齐桓公在春秋时期的时候,他是第一个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各地的诸侯们,一起保卫安定,救济贫困的百姓,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春秋五霸的首领。

关于晋文公,他的功绩是成功地抵抗了楚国大举对中原地区的强烈进攻,而且在城濮的战役中一举打败了强大的楚国,而且那时候的楚国是当时的中原第一强国。所以晋文公可以说是有再造华夏的大功劳。所以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而且晋国因为这个强大了快200年,所以晋文公对晋国的发展可以说功劳不小。

楚庄王在位执政时期是楚国历史中最强大的时期,当然以前的楚国也是十分强大的,但是一直以来受到中原势力的一系列压迫。楚庄王后来打败了大国晋国,以此可以问鼎中原,而且他的影响力大,范围极广。所以他当上这个春秋霸主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但后来的一系列事件使楚国由盛转而渐衰,从此以后很难跻身进入中原。

吴王阖闾他是唯才是用,他任用了孙武等一些优秀的人才,而且自己本身奋发图强,勤于执政。他拥有晋国的鼎力支持,使吴国从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小国,一下子竟然把强大的楚国给灭国了,这让所有的中原地区的国家可以说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其中晋国特别开心,因为吴国终于帮他消除了自己的心头大患。

最后一个就是越王勾践,他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卧薪尝胆,使用美人计,最终一举消灭了吴国,报了自己的屈辱的仇恨。

百度百科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按称霸顺序)为:

1、《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拓展资料:          春秋五霸

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参考资料:春秋五霸_百度百科

春秋五霸是指哪五个人

春秋五霸是指哪五个人:

1、齐桓公。

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三子,春秋五霸之首,在鲍椒牙辅助下即位,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齐国强盛。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晚年任用小人,致使齐国内乱,死后67天才被发现。

主要成就,重用管鲍,强军富民,九盟诸侯,三平晋乱,平复卫国,驱逐戎狄。

2、宋襄公。

子姓,名兹甫,宋桓公之子,公元前650年一公元前637年在位14年。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宋襄公率领卫,曹、邾等四国拥立齐孝公即位,欲效仿齐桓公成就霸业,与楚军泓水之战中因一味追求仁义而败北,次年病逝。

主要成就,宋襄公即位后,任用庶兄目夷为相、贤臣公孙固为司马,内修国政,仁义治国,国力有较大的提升。

3、晋文公。

姬姓,名重耳,晋献公之子,公元前636年一公元前628年在位17年。因骊姬之乱被迫流亡19年,辗转狄,齐,秦等八个国家,后在秦穆公帮助下回国即位。即位后推行改革,国力大增,打败强楚,称霸诸侯。

主要成就,拔擢贤能,强大晋国。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勤王败楚,称霸春秋。

4、秦穆公。

赢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在位39年。在位期间任用百里奚,蹇叔等治国,与晋文公结秦晋之好,辟土千里,称霸西戎。
主要成就,秦穆公在位期间,广纳贤士,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

5、楚庄王。

半姓,熊氏,名侣,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一公元前591年在位23年。任用孙叔敖,伍举等整顿改革,国力增强。邲之战打败了强大的晋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主要成就,联军秦,巴灭蛮夷,率军伐陆浑,作战周疆,平定若敖氏的叛乱,讨伐陈国。六次伐郑,与晋军邲地决战,大败晋军,围攻宋国。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齐桓公

姜子牙的后代,故而姓姜,氏吕,名小白。单听名字,他似乎很是文弱,然而他却是第一个在春秋战国时期称霸的人。齐桓公的为君之路辉煌而又艰辛。

2、晋文公

晋文公与齐桓公并称为“齐桓晋文”,姬姓,名重耳。晋文公的继位之路,比齐桓公还要艰辛。他虽年少有才,却被迫流亡国外十九年之久。直到年过花甲,重耳才即位成为晋文公。

3、楚庄王

楚庄王,芈姓,熊氏,名旅(又作侣、吕)。和中原一带的诸侯国相比,南方盘踞着一些根深蒂固的老牌强国,楚国要想称霸,实在是不易。但是,之经过韬光养晦之后,楚庄王在孙叔敖、伍举和苏从等人的帮助下,楚国实现了经济上的大翻身,并对外攻城略地,声威愈盛。

4、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姬姓,名光。吴王僚十二年(前515年),公子光派刺客专诸刺杀了吴王僚,由此夺得王位。在位期间,他延续吴国灭楚的方针,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将楚国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5、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姓姒,本名鸠浅,又名菼执,是春秋时名震天下的诸侯之一。他和吴王夫差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在经历过卧薪尝胆,苦其心志之后,勾践一雪前耻,带领越国灭掉了吴国。

春秋到底是五霸还是七霸?

关于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几位诸侯,其实一直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结论,我们现在经常接触到的主要是两种:一种说法来自《史记•索隐》,由司马迁提出,这里的五霸是由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五位组成;另一种说法则是在《荀子•王霸》中提出的,这里的五霸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由于这两种说法最为人所接受的,所以我们便主要以这两个版本来进行介绍。

首先当然是被誉为“春秋首霸”的齐桓公,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可以说是无可置疑,不论是在哪个版本里面齐桓公都是稳坐钓鱼台的。齐桓公继位前,齐国尚且处于内乱之中,而当他击败自己的兄弟公子纠继位后,齐国便走向了崛起之路。

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建议下,任用了和自己曾经有过一箭之仇的公子纠的辅佐者管仲为相。当管仲成为了齐国相国后,他对内整顿朝政并推行了改革,在此过程中发掘了大量的人才,其中最为著名的“桓管五杰”更是成为了齐国称霸时期的中流砥柱。而对外方面齐国则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代表周天子征伐四方。

在强大的国力和武力的加持下,齐桓公九合诸侯,成为了当时诸侯里当之无愧的霸主,齐桓公的霸业最为鼎盛之际,甚至可以在葵丘会盟之际,像是真正的周天子一样向诸侯颁布“五禁”用以规范诸侯行为,并且还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这使得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更加名副其实。

而在齐桓公之后称霸的晋文公,也是这五霸中基本没有争议的一位人选。但晋文公当上霸主的过程则要坎坷许多,由于晋国的内乱,晋文公重耳不得不与自己的追随者们在外流浪了十九年,最后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到了晋国,将自己的兄弟晋惠公杀死,登上了国君之位。

由于晋文公登上国君之位的时候已经年龄很大了,所以晋文公在位的时间并不长,只有9年左右的时间,虽然相比于齐桓公来看晋文公在位的时间实在过短。但要说起晋文公在位期间所作出的成绩,相比于齐桓公也并不逊色。

晋文公在位期间也像齐桓公一样,任用贤臣,改革内政。晋文公还像齐桓公一样为维护周王室的统治作出了贡献,在晋文公继位的第一年,周王室内部就发生了王子带之乱,周襄王的胞弟王子带勾结了狄人攻打周室,周襄王无力抵抗,向诸侯求救。第二年年初,收到了周王室求助的消息后的晋文公迅速组织军队前往勤王,并且在身边谋臣的提醒下,保持对周王的尊敬以效仿齐桓公当年尊王攘夷的行径,顺利地平定王子带之乱后,周襄王对晋文公好感倍增,还赐地给他。

既然有尊王自然也有“攘夷”,而晋国“攘夷”的对象,则是企图窥探中原的楚国。在晋文公五年(前632),楚国和晋国在宋、曹、卫三国的问题上兵戎相见,晋文公为了报答当年楚国在自己流亡途中给予的支持,决定退避三舍,诱使楚将子玉草率急进。最终在城濮和楚国决战,楚军被晋军击溃,子玉被迫率领残兵败将回国,之后在国内因为战败而自杀。这一战使得进攻一举奠定霸主之位,晋文公在当年也像齐桓公当初一样举办了会盟,周王室也像当年承认齐国一样,承认了晋国的霸主之位。

第三位比较没有争议的是楚庄王,虽然楚庄王不像前两位那般毫无争议,但他的支持率也是远多于后面四位诸侯的。楚庄王最有名典故莫过于其继位之初“一鸣惊人”的故事,当时刚刚继位的楚庄王由于年纪尚轻,对于国内的局势的掌握还不明朗,于是假意声色犬马了三年,在三年间大致把握了国内的大体情况。

之后,在大夫苏从的苦谏下,楚庄王趁势觉醒,开始亲自掌管政权,甚至亲自带兵上阵指挥,迅速扫清了国内和周边的不稳定因素,开始图谋北上称霸。在之后的几年里,楚国不断扩大自己在中原的势力,甚至流传下了问鼎中原的典故。最终,向中原扩张势力范围的楚国和中原的老牌霸主晋国产生了冲突。

但这一次是楚国取得了胜利,在邲之战中,楚国令尹孙叔敖带兵击败了晋军,取代了晋国的霸主地位,楚庄王时期的楚国虽然不像前两位霸主那般拥有周王室的背书一呼百应,但如果论实力的话,楚庄王时期的楚国,霸主之名当之无愧。

前面这三位的霸主之名不论是从影响力还是从实力来说都显著地领先于当时的时代,所以他们的地位争议并不大。而后面两个名额到底是哪两位当选则素来存在争议。秦穆公在春秋时期让秦国成为了西方当之无愧的霸主,并且还数次参与到中原的政局当中,确实很强,但秦穆公在位时期正好与晋国霸业时期相重合,导致秦穆公无法真正在中原与晋国争雄,所以他未能获得像前几位那么多的支持。

而宋襄公身上的争议则集中于宋国的弱小和宋襄公的所谓“仁义战争”上,宋国由于本身是个小国,并没有真正能够使诸侯威服的实力,加上宋襄公在和楚国的战争中坚守士大夫的仁义之举,导致宋国被楚国击败,所以宋襄公一直以来都是这春秋五霸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位,因为他的实力实在无法服众,不过在推崇仁义之举的古代 社会 ,宋襄公会得到霸主的体面,也情有可原。

至于吴王和越王,争议主要在于影响力和时代划分上,吴越两国主要势力范围都位于东南地区,其强盛之时,虽然都能够对中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始终不像那三位一样拥有广泛影响力,更多时候只是作为地区性的霸主,这一点和秦穆公相似。而时代划分则是因为吴国和越国强盛起来的时间已经是在春秋末年,而五霸这说法在吴越强盛起来之前便出现了,这也使得很多人不愿意承认吴王越王应该算入春秋五霸的说法。

总的来说,春秋五霸的说法并不一致,不论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的说法。还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的说法,都有他们的支持者也都有争议,您更认同哪一种呢?

秦桓公 秦穆公 晋文公 楚庄王这四个人成为中原霸主的正确顺序是什么?

问题有误,不是秦桓公,而是“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
春秋五霸有好多种提法,目前多数人认可的是以下两种,都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
1)《史记索隐》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荀子·王霸》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楼主问的这个问题,应该就是去除了表现实在差劲的宋襄公之后的第一种五霸排序。他们的在位时间分别如下:
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是最早获得霸主地位的一位。齐国也凭借齐桓公这一代的功业,在列强里始终保持大国地位,一直持续到战国七雄;
宋襄公:略
晋文公: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他与齐桓公被后世人并称为“齐桓晋文”,他和他的团队一起打造出了春秋时期超级大国晋国,哪怕最后分裂成赵魏韩三家,也一同进入战国七雄之中,也可见当初晋国的规模;
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在位,他其实是和晋文公同时期的君主(他当国君比晋文公早,他去世也比晋文公晚,但秦国功业和实力是远远比不上晋国的,所以他的排位也在晋文公之后),秦国偏处在西方,东面被晋国死死挡住无法发展,所以实际他不能算是纯的中原霸主。在整个春秋时期,秦国仅仅就是一个西部地区性的霸主;
楚庄王:公元前613年到前591年在位,楚国在他的手里才真正从南方地区霸主崛起为中原的霸主,从此中原开始了晋楚轮流争霸的局面(其他强国,比如齐国、秦国在实力上都要差一个或台阶),楚国也一直保持到了战国七雄之列。
至于吴王和越王,都是在一两代人时迅速兴盛起来,天下无敌,但不久又迅速地衰亡,其持久力不如上述中原强国。所以不必多说。

1、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尊王攘夷: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晋文公: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制霸中原:公元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并召集齐、宋等国在践土和诸侯会盟。史称:“践土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正式成为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3、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称霸西戎:生卒于公元前682年—前621年。秦穆公达成秦晋联盟后,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4、楚庄王:公元前613 年~公元前591。问鼎中原: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开始成为中原霸主。

文章标题: 秦穆公在位期间 没有像齐桓晋文一样尊王攘夷九合诸侯 也没有像楚庄王一样问鼎中原 为何是春秋五霸之一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5194.html
文章标签:在位  诸侯  春秋  问鼎中原  秦穆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