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明朝国公一般不都是取自古代诸侯国名吗 那么常升的开国公出处是哪里

时间: 2023-10-11 09:01:1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明朝国公一般不都是取自古代诸侯国名吗 那么常升的开国公出处是哪里

恪靖侯是什么官职?急用,急用,急用,急用,急用!

不是官职,是爵位。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世爵从夏商时期开始,到中华民国建立后结束。

夏商时期[编辑]
案《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无子、男二等。究竟事实怎样,并无实物资料佐证。
周朝[编辑]
周朝革命代商之际,初分为公、监、侯、伯、子五等,三监之乱后改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依据《孟子‧万章篇》所述,“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大多数都不能世袭。
秦朝[编辑]
秦朝,继续使用自商鞅变法后定下的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专门用以赏功。彻侯“金印紫绶,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通典》卷三十一),其他诸爵得食俸禄如官吏。大庶长到左庶长的主要授予对象是将军,而五大夫开始,则史载“自公士至五大夫,皆军吏也”。没有军功的一般吏民不能获得公乘以上爵位。
张家山汉简出土的《二年律令》记载的各爵位授田亩数如下:关内侯九十五顷,大庶长九十顷,驷车庶长八十八顷,大上造八十六顷,少上造八十四顷,右更八十二顷,中更八十顷,左更七十八顷,右庶长七十六顷,左庶长七十四顷,五大夫廿五顷,公乘廿顷,公大夫九顷,官大夫七顷,大夫五顷,不更四顷,簪袅三顷,上造二顷,公士一顷半顷,公卒、士五、庶人各一顷,司寇、隐官各五十亩。
汉朝[编辑]
西汉,主要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吸收东周田齐较为先进的爵里都位制度,恢复封国制度而增设了王爵。初,王爵有功臣得之者,高祖时诛伐殆尽。此后,王爵仅皇族可得。早期的诸侯王国大者列郡数十,小的也有数郡,皆由诸侯王自治其国,汉廷仅为之置太傅而已,其余丞相、内史、中尉、御史大夫之类皆王自置。经过七国之乱和汉武帝下推恩令、汉成帝绥和元年改制,诸王仅得食本国租税,不得预国政。尽废内史、御史大夫、郎中令、廷尉、宗正、太仆等与汉朝设置相同的官称,改丞相为相,治事如郡太守,令中尉治事如郡都尉。自此,王国与列郡无异。东汉王国制度与西汉后期一致,国与郡等,唯改太守为相、都尉为中尉,另置傅领王府事。
西汉初大封功臣,受封列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者一百四十三。列侯封地称国。侯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官治府事。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东汉侯制与西汉无别,唯侯国较小,大者不过四县、小者有仅食一亭者,东汉末年,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以当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封之,授爵者无从收取租税,开后世虚封先河。
汉武帝时,为筹措战费,令卖二十等爵(关内侯以下),致使二十等爵为人所轻。于是为将士立功者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后亦卖之。
魏晋南北朝[编辑]
曹魏[编辑]
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通典》卷三十一记载:“凡国王、公、侯、伯、子、男六等,次县侯,次乡侯,次亭侯,次关内侯,又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八级,皆金印紫绶;关外侯爵十六级,铜印墨绶”从此处可以得知曹魏时期分封爵位的等级次序,以及有名号之侯爵和没有名号之侯爵。例如功臣分封,除了分封亭侯、关内侯等等以外,还可能是有名号的侯爵,这也是分封的一个等级。如荀攸为陆树亭侯,钟繇为东武亭侯,但是有名号的侯爵一共就这么多,关内侯就是没有名字的封爵。
王爵至男爵皆有国号、封地,县侯以下无封地而有租税。曹操创立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作为赐爵保留,仍无封、无食。
魏制: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国大者郡、小者县。
两晋[编辑]
西晋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
王爵非皇子不封;公(郡公、县公)、侯(郡侯、县侯)、伯、子、男五等爵专封宗室;功臣封爵为“开国”诸爵及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自先秦以来沿用的赐爵制度正式废止。
西晋诸侯王与西汉初年诸侯王相类,得专制其国。案《晋书》记载,大国二万户,兵五千(置三军,中军二千,上下军各千五百);次国一万户,兵三千(置上下两军,各千五百);下国五千户,兵一千五百(置一军)。而据《晋书·职官志》记载,下国以下还有“不满五千户国”,应是县王。如泰始年间封王的南宫王司马承、随王司马万即为县王,食邑一千户,不置军,咸宁三年又增邑为三千户,始置一军,可见晋代王爵确实可分为郡王和县王两级。五等爵之公国之制同下等王国,侯国不满五千户,亦置一军,兵千人。其余诸爵与开国爵封地称国而但封君不治国事,乡侯至关外侯无封邑。诸王子除嗣王外,依次按公、侯、伯、子、男递降世袭。
南朝[编辑]
南朝封爵沿袭东晋,唯封君对封国再失治权。陈朝增郡王爵、藩王爵。
北朝[编辑]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始封五等爵,天赐元年废伯爵、男爵,后复之。除皇子外,功臣也得封王。景明元年定制:置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封国租税取率: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封爵品级:王超品,开国郡公正一品,开国县公、散公从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散侯从二品,开国县伯正三品,散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上阶,散子从四品下阶,开国县男正五品上阶,散男从五品下阶。官属:王至侯国等置官属。
北齐:置王爵与五等爵,王爵超品,其余诸爵视魏制各降一阶,诸爵皆开国置官属。
北周:初置开国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五等爵后据《周礼》改制,置亲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十一等爵。
隋朝[编辑]
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炀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余均废止。
唐朝[编辑]
唐朝,分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郡开国公、××县开国侯、××县开国子。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唯加实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后改为领取俸禄)。
宋朝、辽朝、金朝[编辑]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魏晋至宋,封爵的承袭分为世袭罔替、世袭两种,前者在承袭时按原爵承袭,后者承袭的时候要比照被承袭者的爵位降一等承袭。宋朝无世袭罔替的例子。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宋朝依唐制保留封君食邑,自—万户到二百户,共十四等。食邑数字只是虚衔,唯食实封才可以领取相应的补贴。实封最多千户,少者百户,每户每月折钱二十五文,随官俸发给,可知宋朝的封爵收入颇低。
辽朝封爵制度沿袭唐制。
金朝封爵制度分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郡伯、县伯、县子、县男。
西夏[编辑]
西夏爵位于旧史并未记载,后人根据出土文献如《官阶封号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考证出有国王、太王、平王、郡王、嗣王以及东院王、南院王、西院王、北院王等王爵[1]。
元朝[编辑]
元朝,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其余国公等爵封赐甚滥。

官品
北魏
北齐

唐・辽




正一品 开国郡公 王
从一品 开国县公・散公 开国郡公 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 嗣王・郡王・国公 郡王
正二品 开国县侯 散郡公・开国县公 开国侯 开国郡公 郡公・开国郡公 郡公 国公
从二品 散侯 散县公・开国县侯 开国县公 郡公
正三品 开国县伯 散县侯・开国县伯 开国伯 郡侯
从三品 散伯 散县伯 开国县侯 开国侯
正四品 开国县子 开国子 开国县伯 开国伯 郡伯・县伯 郡伯
从四品 散子 散县子
正五品 开国县男 开国男 开国县子 开国子 县子
从五品 散男 开国乡男・散县男 开国县男 开国男 县男
明朝[编辑]
明朝初期参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来又革除子、男二爵,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明朝爵位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爵位的“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与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并无封邑。
宗室爵位[编辑]
主条目:明朝藩王列表
明朝,王爵为皇族专享(开国诸大将死后有追封郡王者),王爵均世袭罔替:
皇帝诸子,除太子外,一律封亲王。其正妻称太子妃、亲王妃。
皇太子的嫡长子封皇太孙,其余诸子并封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2],长孙立为世孙,也有封世曾孙的例子(如晋王朱知烊);其余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
亲王和太子的子孙未封者皆称王子、王孙,言语皆称裔旨。其正妻称世子妃、世孙夫人、郡王妃。
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也有封曾长孙及玄长孙的例子;其正妻称长子夫人、长孙夫人。其余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亦有滥妾所生之子降等为辅国将军的)。其正妻称镇国将军夫人。镇国将军以下,降等袭爵。
镇国将军之子封辅国将军[3]。其正妻称辅国将军夫人。
辅国将军之子封奉国将军。其正妻称淑人。
奉国将军之子封镇国中尉。其正妻称恭人。
镇国中尉之子封辅国中尉。其正妻称宜人。
辅国中尉之子封奉国中尉,以后永为奉国中尉,不再降等。其正妻称安人。
皇族女性称号:
皇姑称大长公主[4]。
皇姊妹称长公主。
皇帝之女称公主。自公主以上俱授金册,其夫称驸马都尉,赐诰命。
亲王之女称郡主。自郡主以下俱授诰命,其夫称仪宾。
郡王之女称县主。
镇国将军之女称郡君。
辅国将军之女称县君。
奉国将军之女称乡君。
中尉之女,一律称宗女[5]。
宗室俸禄[编辑]
俸禄为本色粮、折色粮、折钞<即纸币>等所组成:
亲王岁禄10000石(因人而异,亦有8000、6000、3000、2000石的;嘉靖后多为9000石)。
郡王2000石(郡王长子袭封之后俸禄一律折半;俸禄因所在的亲王府而异,亦有初封即为1000石或500石的,继承时不折半)。
镇国将军1000石。
辅国将军800石。
奉国将军600石。
镇国中尉400石。
辅国中尉300石。
奉国中尉200石。
公主及驸马2000石。
郡主及仪宾800石。
县主及仪宾600石。
郡君及仪宾400石。
县君及仪宾300石。
乡君及仪宾200石。
功臣爵位及俸禄[编辑]
主条目:明朝公爵列表
主条目:明朝侯爵列表
主条目:明朝伯爵列表
主条目:明朝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列表
明朝另有公、侯、伯三等爵专授功臣和外戚,三等爵一般世袭罔替,也有降等袭爵(子孙袭爵比本人低一等,但世袭罔替)或不能继承(流爵)者。功臣则给铁券,封号四等:
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6]、“开国辅运守正文臣”。
从成祖起兵者,曰“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
或曰“奉天翊运推诚宣力”和“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或曰“钦承祖业推诚奉义”。[7][8]
公侯伯爵中,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9]
受封而领铁券者,为世袭封爵,否则为流爵。袭封则还其诰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袭,或降等以袭。公、侯、伯封号分四等岁禄以功为差,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九卿事。
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这五等封爵并不属于明朝建立后的正式封爵体系,系明朝建立前,明太祖朱元璋给战死的功臣追赠的封爵。
明朝建立后,确立的正式爵位为:国公、侯、伯。
公侯伯爵的俸禄[10]:
以下为《明会典》所述万历年间的规定。
公爵:不定,因人而异。
魏国公:年俸5000石(2000本色,3000折钞)。
黔国公:3000石(1500本色,1500折钞)。
成国公:4200石(1400本色,2800折钞)。
英国公:3200石(1500本色,1700折钞)。
定国公:2500石(1500本色,1000折钞)。
侯爵:亦不定,以年俸1000石(500本色,500折钞)居多。亦有500石或1500石者。
伯爵:以年俸1000石(300-500本色,500-700折钞)居多。亦有700石或1100石者。
清朝[编辑]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功臣、蒙古三种。
宗室世爵[编辑]
清朝宗室从高到低共十二级:
和硕亲王
多罗郡王
多罗贝勒
固山贝子
奉恩镇国公
奉恩辅国公
不入八分镇国公
不入八分辅国公
镇国将军,分一至三等镇国将军,正一品;
辅国将军,分一等辅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辅国将军,正二品;
奉国将军,分一等奉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奉国将军,正三品;
奉恩将军,分奉恩将军兼一云骑尉及奉恩将军,正四品。
奉恩辅国公之前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册封嫡子共二级,分别为世子(亲王嫡子)、与长子(郡王嫡子)。没有爵位的宗室成员统称为“闲散宗室”,可穿着四品武官官服。
除了清初受封的八大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以及后来的雍正时怡亲王胤祥、同治时恭亲王奕䜣、光绪时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共十二个王可以世袭罔替外,其余宗亲世爵只能递降世袭。
宗室爵俸禄:
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
世子岁俸银6千两,禄米6千斛;
郡王岁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
长子岁俸银3千两,禄米3千斛;
贝勒岁俸银2500两,禄米2500斛;
贝子岁俸银1300两,禄米1300斛;
镇国公岁俸银700两,禄米700斛;
辅国公岁俸银500两,禄米500斛;
一等镇国将军岁俸银410两,禄米410斛;
二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85两,禄米385斛;
三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60两,禄米360斛;
一等辅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335两,禄米335斛;
一等辅国将军岁俸银310两,禄米310斛;
二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85两,禄米285斛;
三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60两,禄米260斛;
一等奉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235两,禄米235斛;
一等奉国将军岁俸银210两,禄米210斛;
二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85两,禄米185斛;
三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60两,禄米160斛;
奉恩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135两,禄米135斛;
奉恩将军岁俸银110两,禄米110斛。
功臣世爵[编辑]
乾隆十六年定制,功臣世爵为以下二十七等:
公,分一至三等公,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功臣世爵俸禄
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
二等公685两
三等公660两
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
一等侯610两
二等侯585两
三等侯560两
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
一等伯510两
二等伯485两
三等伯460两
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
一等子410两
二等子385两
三等子360两
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
一等男310两
二等男285两
三等男260两
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
一等轻车都尉210两
二等轻车都尉185两
三等轻车都尉160两
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
骑都尉110两
云骑尉85两
恩骑尉45两
不列等世职俸禄
闲散公255两
闲散侯230两
伯品级世职205两
子品级世职180两
男品级世职155两
轻车都尉品级世职130两
骑都尉品级世职105两
云骑尉品级世职80两
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蒙古世爵[编辑]
亲王  
郡王  
贝勒   
贝子  
镇国公  
辅国公
札萨克台吉  
一等台吉(塔布囊)  
二等台吉(塔布囊)
三等台吉(塔布囊) 
四等台吉(塔布囊) 
固伦额驸  
和硕额驸  
郡主额驸  
县主额驸  
郡君额驸  
县君额驸
清朝的封爵,与前代不同的是,所有的封爵只加美号,不加国号、邑号,如睿亲王、勇毅侯之类。

官品
天命5年(1620年)
天聪8年(1634年)
顺治元年(1644年)
乾隆元年(1736年)
乾隆16年(1751年)

超品 五备御之总兵官 一等公 一等-三等公
一等-三等侯 一等侯兼一云骑尉・一等-三等侯
一等-三等伯 一等伯兼一云骑尉・一等-三等伯
正一品 一等-三等总兵 一等-三等昂邦章京 一等-三等精奇尼哈番 一等子兼云骑尉・一等-三等子
正二品 一等-三等副将 一等-三等梅勒章京 一等-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一等男兼一云骑尉・一等-三等男
正三品 一等-二等参将 一等-三等甲喇章京 一等-三等阿达哈哈番 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一等-三等轻车都尉
游撃
正四品 备御 一等-二等牛录章京 一等-二等拜他喇布勒哈番 一等骑都尉兼一云骑尉・骑都尉
正五品 拖沙喇哈番 云骑尉
正七品
(望采纳,谢谢)
这不是官职,是爵位。
清代侯爵。而恪靖二字,就是侯爵的美号。
清代与先前历代不同。明代以前的爵位,大多是以地名为号。
而清代,则不管是亲王郡王,还是公爵侯爵,都是以美名为号。
左宗棠,就是一等恪靖侯。
不是官职是爵位吧
左宗棠是由二等恪靖伯晋升为二等恪靖侯,曾国藩和李鸿章是一等侯,李是一等伯晋升的。
恪靖侯就是左文襄公的爵位。

古代称谓公是什么意思

古代称谓公指“公爵”。

公爵介绍:

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公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一等。西周时的公国有四:宋国、虢国、州国、虞国。周朝的公爵只封给前朝的后裔,而周公之国鲁国只是侯爵国(鲁周公本人由于是三公之一也可称“公”,但仅限其本人,而不世袭。)

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按照周朝的礼法,前朝后裔宋公、虢公、虞公等像周天子行宾礼,而齐侯、徐侯、黄侯等行臣礼。在实际上周朝与宋国等仍是君臣关系。按照周朝的封地制度“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从封地来说其实周朝是延续夏商的三等爵位,

不过将第一级在封给宋国、虢国等时予以了特殊的“宾礼”地位明显优于其它侯国。所以在本质上周朝公爵和侯爵可以视为一级,只不过公爵的地位和待遇优越一些,正如在现代社会中相同等级的官员中有排名前后的划分。

秦、汉朝的二十等爵制内无公爵,只有汉末有魏公曹操。以后魏晋置五等爵,有郡公、县公,隋唐宋有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明朝有国公爵,清朝有公爵。

扩展资料:

“公”字意思详解:

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3、国家,社会,大众,全世界

4、让大家知道。

5、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6、敬辞,尊称男子。

7、雄性的:~母。~畜。

8、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

9、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爵 (爵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 (汉语汉字)

古代称呼某某公有两种意思:

1、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2、公是春秋时期对于诸侯的尊称。

扩展资料:

春秋时期的“公”:

众所周知,周朝实行分封制,周天子为王,诸侯被封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如果按照爵位来称呼,应该只有公爵可以称公,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像齐国和秦国都是侯爵之国,齐桓公、秦穆公甚至名列春秋五霸,大名响当当的。

其实春秋时期国君的称呼并不完全按照爵位,根据《左传》中的记录原则,对于各国的国君,不管分封的爵位高低,一律尊称为某某公,但是如果在鲁国国君在场的情况下,就一律以本来爵位来记述,如齐候、郑伯、楚子、许男。

公是春秋时期对于诸侯的尊称,而一些实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去世后,后继君主会上谥号,往往其谥号就是公,齐桓公和秦穆公都是谥号。而蔡穆侯也是谥号,但蔡国国小,没胆量上公的谥号。

当然,还有一些另类,那就是南方的几个国家,如楚、吴、越等国,其君主都称王,最著名的就是楚庄王。

按道理,周朝只有一个王,那就是周天子,其余谁敢称王,那就是反叛。但春秋时期,周王室废了,没力气教训诸侯了,楚国称王毫无惩罚,同样远离中原的吴越在强大后,也相继称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 (汉语汉字)

“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礼记·王制》)同时也是古代朝中最高官位的通称,“三公”即是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
合称。《礼记·王制第五》具体定制了五等禄爵的诸侯、天子之公卿授田的方法,即:“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
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注:视,视同、比照)不过,至于周之“三公”到底指哪些官位,今已不可确考,有说指太师、太傅、太保,也有说为司马、司空、司徒。

还有一种意思:
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 ”。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最早的时候,公是爵位的一种,是诸侯里面最尊贵的那个称呼,如西周时代,没有皇帝,最高的是王,王下面的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只有少数的诸侯国国君是公。但后来一些诸侯国强大,自己抬高自己的门槛,给国君几乎都弄成了公。但那只是称呼上,实际上还是以自己的爵位为准。如齐桓公、晋文公,其实爵位都是侯爵,但人家强大没办法。
先秦以后,公就成了一个尊称,大的官职有三公,臣下称自己的头为主公等。最常用的就是避免直接称别人名讳,或表示尊称,就用公来代替。第二人称是相当于您,第三人称时表尊重。如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公应当怎样,玄德公、孟德公怎样。
(1) 朝廷;国家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2) 又如:公上(朝廷;官家);公币(国家铸造的货币);公壤(国家公有土地);公宪(国法)。(3) 君王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左传·庄公十年》(4) 又如:公邑(国君的直辖地);公王(君王);公府(君主之府;官府);公寝(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公庙(指国君诸侯之庙)。(5) 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被(借作“披”穿)之僮僮(通“童童,光洁的样子),夙夜在公。——《诗·召南·采蘩》蒙瞍奏公。——《诗·大雅·灵台》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实维尔公允师。——《诗·周颂·酌》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 偃( 子游名, 武城宰)之室也。——《论语·雍也》(6) 又如:公人(旧时衙门里的差役);公事人(犯人);公见(公务繁忙)(7) 古爵位名公,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公羊传》尔公尔侯,逸豫(快乐)无期。——《诗·小雅·白驹》(8) 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光凡为御史大夫丞相各再,壹为大司徒、大傅、大师,历三世居公辅位,前后十七年。——《汉书·孔光传》(9) 又如:公卿(泛指朝廷中的高官);公族(诸侯的同族,王公的子孙);公徒(诸侯的步兵);公令(诸侯的命令);公孙(诸侯之孙)(10) 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凡尊老,周晋秦陇谓之公。——《方言》赵中大夫 白公。——《汉书·沟洫志》游诸公。——《汉书·田叔传》公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史记·项羽本纪》公(袁可立)多才艺,善持论。——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11) 又如:张公;许孟公;公母(方言。指大爷大娘老两口);公修公德,婆修婆德(修德属于个人,不得代替)。。(12) 通“翁”。父。又丈夫的父亲宋人嫁子,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淮南子·汜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3) 又如:公姥(指公婆;指岳父);公姑(丈夫的父母,亦称“公婆”)(14) 长本人两辈的男性亲属。如:外公;舅公(15) 通“功”。劳绩,功绩。《诗经·大雅·瞻印》‘妇无公事,休其蚕织。’今按‘公事’,即‘功事’。当此之时,诸侯莫能以德,而争于公利,故以权相倾。——《盐铁论·轻重》寿张侯以公德加位特进。—— 汉《中常侍骑都尉樊——安碑》(16) 又如:无公(没有功劳);肤公(微小的功绩)?〈动〉公布,让众人知道。如:公之于世;公之世人〈副〉(1) 公然;公开地残贼公行,莫之或止。——汉· 贾谊《论积贮疏》公然抢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又如:公讨(公开揭露声讨);公言(公开谈论;公众的言论);公取(谓公然夺取他人财物)[1]。(16)宗谱中对已故去的死者的尊称

在古代王和侯有什么区别

春秋时除了楚王,其它诸侯没有称王,到了战国很多诸侯都开始称王,这是怎么回事,请喜欢历史的专家讲一下,谢谢

在古代王和侯有以下区别:

1、古代的王

古代的王一般是诸侯王,拥有属于自己的封号、军队和领地,经营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这与那些仅拥有爵位封号但没有军政控制权的亲王以及仅拥有暂时管理权的地区军政长官都有本质的区别。

2、古代的候

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侯爵为“超品”,即为超过一品之意。诸侯王与列侯合称诸侯。是二十等爵位中最高爵位,赐与封邑。候一般只有名号和封地使用权。

分封时期的诸侯是奴隶主,郡县时期的藩王是大地主.分封时期的诸侯具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军事、官员任免权,郡县时期的藩王权力受到朝廷派来的丞相和所在郡县朝廷地方官的严格限制。

古代的王大于侯,因为王是统治者,而侯是王封的。

扩展资料:

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侯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二等。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诸侯国中侯爵国有鲁国、齐国、陈国等。

在秦朝、汉代所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侯爵作为非宗室人员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两等,即列侯(彻侯)、关内侯。列侯(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关内侯有食邑、封户,只能衣租食税。唐朝、宋朝有县侯;明朝有侯爵;清朝有侯爵,分三等。

二十等爵中被赐与封邑的仅关内侯与诸侯(列侯与侯王)。列侯与诸侯王的食邑称为“国”,其设置与汉朝中央一般。诸侯王虽掌兵备,发兵权却归中央掌有。

古代赐封“王”和“侯”有什么区别: 在西汉,诸侯王就是王。诸侯才是侯。 王的封地大,小国一郡,大国数郡。侯的封地小,只有一县或不足。

参考资料

诸侯王_百度百科

侯爵_百度百科

一、古代王和侯有什么区别
王的地位要比侯高,王的封地是以州为单位,侯是以郡或城为单位.
比如说汉朝时期,大部分王都是姓刘的.而他们的后代大多是侯.在前任王死后,他们就从他们的儿子或兄弟中选出一个继承他地王位.(汉朝的侯也有他姓)
侯所收的税是从地方收上来的,侯收的税要交一部分给王,王再交一部分给皇帝.
而王和侯有时也会贪污一部分税款.交给国家的就会变少,所以就会出现国家没王富的现象.

二、那是因为周王室是否强大造成的。春秋时除了楚王,其它诸侯没有称王,而是称为“公”,其实最初楚国的也是称为公的。

战国时代,周天子式微,沦落成一个诸侯国的地位,诸侯更加不尊敬他。从魏国开始,战国7雄先后称王。这也就是为什么战国时代的诸侯均称王的原因。

附:
楚国是一个不畏王权的国家,正因如此,在众多诸侯国中,他敢于第一个称王。
楚国第六代国君熊渠执政时期,正是周夷王当政,周王室已开始走下坡路。熊渠当了楚国国君就准备称王,有人劝他不要急于称王,熊渠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这里有一个历史渊源。周文王兴周灭商之时,楚人部落首领鬻熊给周文王当过谋士。鬻熊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史书记载他曾有过专著,叫做《鬻子》,只是后来失传了。周武王大封诸侯,但把鬻熊给忘了。周成王时,成王感觉愧对鬻熊,于是将鬻熊的曾孙熊绎封了个不大的“子男”爵位,但位置很重要——楚国国君!史书记载,“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予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这段话包含几层意思:一是楚人部落被封为国家;二是熊绎的爵位只是子男,在公、侯、伯、子男中居末位;三是国家范围是“楚蛮”之地,也就是荆山山脉一带;四是国都定在丹阳。至于姓芈氏,那是认可楚人是祝融的后代。祝融是人又是神,楚人的出身也就根正苗红。
在这一段记载中,有“楚蛮”之说。荆和楚都是一种灌木,而周朝以“楚”就更不用说了,自然也表明了鄙视。好在楚人不计较这些。生在蛮夷之邦,人家瞧不起你,又有什么办法?但熊渠可不这样看。咱楚人的老祖宗鬻熊同样是谋臣,凭什么不给他封爵?你周成王做好人给了个国名,但为什么只封了个子男之爵?你给我个子男爵位,我干脆给自己加个王号。当然,熊渠也有谋略,他自己不当王,而将三个儿子都封为王,意思是我的儿子都是王,老子自然比王大,那不就是天子?
熊渠所说的“不与中国之号谥”,其实就是不听你周天子的。熊渠称王,只是不服从周王朝的一种表面化对抗。其实在此之前,楚国与周王朝就结下了仇雠。那是在周昭王时期,在楚国是第三代国君熊旦,楚国认为周王朝对姻亲国和非姻亲国不能同等对待,拒绝向周王朝进贡,惹怒了周昭王。周昭王于是带兵伐楚,第一次没有成功,第二次不但丢兵失将,自己反而被楚国用计,丧生汉江。周王朝对楚国深恶痛绝,诸侯国认为楚国犯上作乱,只是周王朝内部已矛盾重重,没有闲暇顾及楚国,楚国才避免了被围剿的厄运。
熊渠之所以敢称王,一是楚国经过近百年奋斗,势力已到了江汉平原一带。并且熊渠兵伐杨粤、庸、鄂,继续向南、东、西发展,占据了地利、人和;二是周夷王优柔寡断,没有一点天子的煞气,对诸侯国基本上以安抚为主。但到了周厉王当政,情况不一样了。周厉王是一个暴君,遇到反对他的人格杀勿论,专横跋扈。熊渠看到这种情况,赶紧采取隐讳策略,重新回到了子男爵的位置。他的三个儿子赶紧去掉王号,老老实实当没有任何封号的地方负责人。熊渠去掉王号,一方面是屈于周王朝,另一方面也表明,那是我的自由。楚国在100多个诸侯国中第一个敢于称王,表现出了不畏强暴、不服王权的精神和气概。
到了熊通主政时期,采取的方略与熊渠不同。熊通不急于称王,而是先发展生产。再就是广泛结交周边国家,这样过了37年才称王,叫楚武王。熊通称王与熊渠不同的是,熊渠称王事先没给周王室打招呼,缺乏组织纪律。熊通是通过随国国君转告周天子,要求周天子封他为王。周天子没有同意,熊通说,你周王室不给我加位,“我自尊耳”!楚武王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将疆域向南、东、西发展,而且向中原发展,想称霸中原。这个目标,在楚庄王熊侣时终于实现。
熊通称王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打通到中原的道路。在打通到中原的道路之前,先清除楚国版图内的不安定因素,灭权就是具体措施。权国位于现沙洋县马良镇一带,商代就是一个诸侯国,周王朝建立,仍然保留了诸侯国地位。楚国势力向南发展时,越过了权国,让其保留。但现在要向中原扩张,就必须消灭权国,防止后院起火。武王灭国,并不是连锅端,而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悬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因为权国是一个老国家,如果连根拔掉会引起内乱,但也不能让其存在,就把它叫做“县”。古“县”“悬”同字,实际上就是让它悬起来。秦始皇老先生统一中国后,实和郡县制,县成了国家政权机构,殊不知在秦老先生前已经有了县一级政权。现在我们说中华第一县在荆门,一点也不是乱吹。
在处理完权国问题后,楚国接着又消灭了卢戎、郧、罗等国,对于邻邦随国,则不即不离,恩威兼施,因为随国国君是周天子的舅父,太出格中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随国在楚国眼皮底下,也不敢轻易得罪楚国。武王开了个头,楚国以后历代国君也就将灭国作为重点项目,如文王消灭了9个国家,成王消灭了13个国家,穆王消灭了6个国家,庄王消灭了6个国家,楚国800年,先后消灭了61个国家,成为春秋战国灭国最多的国家。当然,后来“秦王扫六合”是历史必然,也是楚国后来几代国君太不争气。
楚国不畏强暴,到楚庄王时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陈兵周郊”,恐怕是楚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用现代眼光审视历史,我们说楚国不畏王权,敢于与暴政抗争,有他积极的一面。但是,战争连绵不断,人民不堪重负,这又是不可肯定的方面。以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当时的历史,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制衰亡、封建制形成的时候,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了各种矛盾的激化。各诸侯国对于夏以来的奴隶制度已不满于胸,特别是西周末期,周王朝的苛捐杂税,对姻亲国的宠护和对外姓诸侯国的欺压,王室内部的矛盾,使得各诸侯国已不屑于周王朝。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了周幽王,逼迫周王室东迁至雒邑,已基本失去了控制各诸侯国的威望。在这种形势下,诸侯国之间形成了“乱纷纷”的局面。楚国怀有一统华夏的胸怀,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生产力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楚国敢于与周王朝抗争,最后彻底推翻周王朝,这是积极的,也是智慧的选择。

附:
中国古代爵位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先秦文献中有关爵制的记载,主要见于《孟子·万章下》。所举周代爵称,有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年代稍晚的《礼记·王制》,则将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谓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文献反映的先秦爵制是否准确,学者尚存异议。但参照甲骨、金文资料,可以肯定的是:夏爵制不详,商制细节难明,只有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爵制尚可大致判明其爵称与爵序。

商制,文献所记有侯、甸、男、卫、邦伯,均属地处王畿之外的“外服诸侯”。殷墟甲骨资料表明:殷邦境外的“多方”或“多邦方”,常常是商王国征伐的敌国。它们的君长被称为“方伯”或“邦伯”,如人方伯、羌方伯、盂方伯、周方伯等。殷邦边境和邦境内的君长,被分别称为侯、伯,如杞侯、犬侯和井伯、宋伯等。它们是商王国的屏藩,常受商王之命征伐多方,商王亦往往派兵助征。方伯和侯、伯称号的不同,反映了这些君长与商王关系的亲疏差别。

有的学者认为,商代甲骨文(或金文)中的“田”和“子”、“男”也是爵称,目前尚无定论。

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

王。在周王朝辖区内,王是指周天子而言。另有个别并非天子的王者,如■王、吕王、丰王等,都属戎狄首领。春秋金文中的称王诸侯,仍限于同周室关系较疏的蛮夷君长,即徐、楚、吴、越四国。

公。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等。可以肯定的称公诸侯,有宋公戌(宋平公)、宋公差(宋元公)、宋公■(宋景公)、宋公得(宋昭公)。

侯。西周春秋时代行用最普遍的爵称是侯。金文所见主要是周初始封的周姓诸侯,如■(燕)侯、鲁侯、康侯、邢侯、蔡侯、滕侯、虞侯、荀侯、曾侯等。称侯的异姓国君,除与周室关系非同寻常的姜齐以及取而代之的田齐外,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后,或者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国,有铸、陈、纪等。

伯。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有的是畿内封君,如荣伯、井伯、杜伯、单伯、散伯、徵伯、过伯、夷伯等。春秋时代明确称伯的国君,主要有郑伯和曹伯。

子。金文中的子明确属于爵称的,主要有北子和沈子。文献中其他诸子,尚无金文印证。

男。《春秋》所见男爵仅有许国。1967年陕西长安县马王村出土一件西周晚期的■(许)男所作铜鼎,证实许国国君的爵称确为男爵。

战国时期除楚国和越国早已称王外,魏、齐、赵、韩、燕、中山等国也在战国中期相继称王,突破了西周以来的诸侯爵称。各国又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并推行与之适应的爵制。三晋和燕、齐的爵秩等级,大体仍为卿和大夫。楚的最高爵位叫执■,情况较为特殊。秦则从商鞅变法以后,实行奖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公士、上造、簪■、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秦二十等军功爵,累积爵级至关内侯(十九级)、彻侯(二十级),即可食租税或食邑;自大庶长以下至公士十八等爵,“则如吏职”。

两汉汉初,在二十等爵外,又先后分封异姓、同姓为王。诸王封爵,带有浓厚的分封制色彩,与中央集权制相■格。文帝、景帝,特别是武帝奉行削藩政策,限制并削弱诸王权力,诸王遂不得领民亲政,惟衣食租税。同时,列侯(原名彻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也与二十等爵相分离,与王爵共同构成封爵制度。自关内侯以下,为赐爵制度。封爵优于赐爵的主要权益是:享有封国或食邑;置官属;爵位世袭;衣食租税;具备崇高的政治地位。

两汉封爵的爵级主要是王、列侯两等,此外还有公主汤沐食邑。王、列侯官属数量因爵之高低而多少不等,但任用权却在中央。汉初定制,“非刘勿王”(后演变为非皇子不王)、“非功不侯”。王的封授对象是皇子,列侯主要封授异姓功臣,诸王庶子所受推恩爵亦是列侯。诸皇子王初以区域立国,跨州连城,形成尾大之势。汉武帝推行推恩析国政策,诸王遂以郡立国。东汉初,汉光武帝刘秀曾废王爵,封九皇子为国公,旋即复旧。两汉除王莽、曹操以权臣称王外,异姓功臣只能封为列侯。列侯,西汉时多以县立国,也有食乡亭者,但并无乡侯、亭侯之称。至东汉,列侯正式分为县、乡、亭侯。功大者食县,功小者食乡亭。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败,遂出现大量的外戚侯、宦者侯、恩泽侯,虽有悖于“非功不侯”的原则,但县、乡、亭侯的爵称爵序并未因此发生变化。

封爵传袭,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庶子、庶孙一般不具备袭爵权。无嫡子袭爵,则削除封国,这就是所谓的“无子国除”。皇亲和重要功臣“国绝”时,为示优宠殊遇,也可由庶子庶孙袭爵,这就是所谓的“绍封继绝”。绍封者权益低于正常袭爵,仅食国之半租。此外,公主汤沐食邑也可由公主之子承袭,但并不普遍。

汉代封爵制度,对后世影响颇大。诸如诸侯不与政事、惟得衣食租税,非皇子不王,非功不侯,无子国除,绍封继绝等重要原则,均在不同程度上为以后的王朝所沿用。

两汉十九等赐爵,爵称与秦同。凡赐爵皆可“有罪以减”,无爵者则为士伍。十九级爵中第九级(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亦称吏爵,具有免役特权。获得吏爵的主要途径是凭借军功吏■。第八级(公乘)以下至第一级(公士)为低爵,又称民爵,获得民爵的主要途径是因特典、灾异而诏赐天下民爵。法制规定,民爵高于第八级时须转让亲属,故除非有特殊原因,民爵一般不能升至吏爵。获得吏爵、民爵的另一途径是买爵。汉文帝刘恒实行入粟拜爵,开卖爵先例。汉武帝特设武功爵十一级,标价出售,以缓解财政困难。以后屡有卖爵诏令,赐爵趋于猥滥。东汉末年,赐爵已成“空设文书”,不再为时人所重。魏晋南北朝时期,赐爵制遂废弃。

魏晋南北朝魏晋之际,设置五等封爵,东汉以来的王、列侯二等封爵,变为王、五等封爵、列侯三大层次封爵。北朝取消列侯,王、五等封爵成为主要的封爵爵称。

诸王封爵。西晋设国王、郡王(分大、次、小)、县王,各有多少不等的食邑户数。东晋南朝,仅禅代前期的异姓篡代者封国王,如刘裕封宋王,萧道成封齐王。一般情况下,皇子才能封郡王(亦分大、次、小三级)。北魏前期,异姓多封王,但袭爵者即降为公。孝文改制,唯宗室封王,并按亲疏远近分为一藩王、二藩王、三藩王,亦为郡王。北周末年,在郡王之上,又设国王,封授对象是皇子。诸王政治权益,因王朝而异。西晋王国按大、次、小可分别置三军、二军、一军,自选官属。其他王朝,则无置军和自选官属权。但诸王可参政入仕、领兵出镇,却是这一时期各王朝的普遍现象。骨肉相残因此时有发生,构成诸王干政、乱政的政治格局。

五等封爵。曹魏有乡公、亭伯等爵称。咸熙元年(264),即将代魏的司马氏设立五等封爵。五等封爵,采《周礼》中公、侯、伯、子、男之名,每等又分大、次二级,共五等十级。每级封爵都有封疆里数和户邑数,以方五里和邑二百户为差,井然有序。五等封爵官品在第二以上,名位低于诸王,却有高于列侯的“禄奉礼秩”,其中公、侯可置一军。东晋南北朝,五等封爵不再划定封疆里数,大、次两级合二而一,皆以郡或县立国,并在爵称前冠以“开国”字样。伯、子、男三级封爵,品秩也由第二分别降至第三、四、五。北周后期,滥封无度,遂在郡公之上常设国公,以封柱国大将军等重要功臣。时五等封爵的爵序是: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

列侯。魏晋有县、乡、亭侯,品秩在五等封爵之下。东晋南朝,县侯与五等封爵中的“侯”合一,仅存乡、亭侯。北朝无列侯爵。

列侯之下,尚有属于赐爵的关内侯、关中侯、关外侯等爵。

就创新而言,这一时期有“分食制”和“虚封制”。“分食制”指诸侯按一定食租率提取食邑户的租税。如西晋诸侯三分食一;东晋南朝九分食一;北魏王二分食一,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虚封制”,是指无封国食邑、不食租税的封爵。它与赐爵制的区别就在于可以世袭。典型的虚封制是北朝的散爵,如散公、散侯、散伯等等。北周初年,因租税有限,开国封爵“虽锡以茅土,而未给租赋”。保定二年(562),周武帝诏令诸国公(邑万户),可寄食他县,收其租赋。寄食户数仅是原食邑户数的十分之一。这种封户为虚、寄食户为实之例,为以后的虚实相结合的食租税方式提供了借鉴。

隋唐隋唐爵制与北周末年之制略同。国王更名为亲王(正一品),以封皇子;郡王(从一品)封授宗室,唐中期以后异姓功臣亦有封郡王者。废县王。王以下是国公(从一品),开国郡公(隋从一品,唐正二品),开国县公(隋从一品,唐从二品),开国县侯(隋正二品,唐正三品),开国县伯(隋正三品,唐正四品),开国县子(隋正四品,唐正五品),开国县男(隋正五品,唐从五品),共九级,主要封授异姓功臣。

九级封爵,并“设爵无土,署官不职”,较之汉魏,其政治、经济功能明显削弱。各级封爵的食邑户数“率多虚名,其言食实封者,乃得真户”。真食实封的方式,也是“分食诸郡”,不再直接从封国内征收租税。封爵的主要经济权益是凭爵品获得永业田,数额为:亲王一百顷,郡王五十顷,国公四十顷,郡公三十五顷,县公二十五顷,县伯十顷,县子八顷,县男五顷。均田制瓦解后,诸侯亦不再受永业田。

宋宋承唐制,但略有变化。爵称是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共十二等。后嗣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不再封授。郡公以上,主要是皇亲宗室封爵,其中郡王、国公也封授重要功臣。开国郡公以下,是异姓封爵。爵名随食邑户数而定:二千户以上封公,一千户以上封侯,七百户以上封伯,五百户以上封子,三百户以上封男。邑过其爵,则进爵号,但止于开国郡公。每次增食邑户数,自二百户至千户;实封户数,自百户至六百户。而亲王、重臣特加食邑者,往往有逾千户者,以至有郡公食邑累加至万余,实封至数千户者。

宋代封爵颇滥,文官少监、少卿以上,武官副率以上,内职崇班以上,皆有封爵;丞、郎、学士、刺史、大将军、诸司使以上,则有实封。封爵系于官位,与功勋关系不大。

元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初,曾实行分封制度。功臣、亲属、贵族皆有封地食邑。爵称是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等,并可世袭。各级“户长”在封地内有征发徭役、征收赋税的权利。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初,亦曾在占领区内实行分封制,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破坏,后不得不废止而实行封爵制度。

元封爵为八等: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有正从三品之别)、郡伯(有正从四品之别)、县子(正五品)、县男(从五品),实为八等十级。其中只有郡王、国公封授在世的皇系、功臣,其余爵称均用于封赠。

明代封爵虽仍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但具体爵称有较大变动。

宗亲封爵除嫡长子外,皇帝诸子封亲王;亲王诸子封郡王;郡王诸子为镇国将军,孙为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玄孙为镇国中尉,五世孙为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皆授奉国中尉,并世袭,永远有别于齐民。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洪武九年(1376),规定亲王禄米五万石,郡王一万石;镇国将军赐田六十顷,以为永业,免除租税。洪武二十八年,重定岁支禄米数额,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此外,国家还为宗室修建宫邸、坟墓,提供随从官员、仆役以及其他待遇。

明初,宗室封爵中亲王名高位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洪武年间,朱元璋授予亲王以兵权。特别是分封在北方沿边的藩王,不仅拥有直属的护卫军,还经常统率大军出征,称为塞王。其中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后不久,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朱棣即位后,逐步解除藩王兵权,加强对宗室的限制和监视,从而形成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明中期,宗室受封人数不断增加,禄米成为明政府的沉重负担。藩王也竞相非法占田,少者几千顷,多者数万顷,减少了明政府的赋税收入,激化了社会矛盾。万历以后,为解决这些矛盾,朝廷被迫开放宗室出仕的禁令,允许镇国将军以下参加科举考试,以期宗室自养,而不再寄生食禄,但收效甚微。

(顾诚)

明代异姓封爵,明初一循元代旧制。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外戚外,还有宦官子弟与少数民族首领。

受封而领铁券者,为世袭封爵,否则为流爵。袭封则还其诰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袭,或降等以袭,如封侯而世袭伯。公、侯、伯封号分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岁禄以功为差。洪武初规定:公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侯千五百石至千石,伯千石至七百石。而有的仅当侯爵俸禄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洪武十年后,伯之禄与侯等;至永乐初,规定伯之禄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阶勋皆与侯等,而伯爵益重。公侯伯入则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九卿事。

(李广廉)

清清代爵位名称、等级设置又有新变化。有宗室封爵,外藩蒙古封爵,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封爵之分。爵位为世袭,故又称世爵。

宗室封爵,封授宗室和觉罗,由宗人府掌管。爵位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分三等)、辅国将军(分三等)、奉国将军(分三等)、奉恩将军共十二等;加上嫡子受封二等(即亲王一子封为世子、郡王一子封为长子),共十四个名位二十等级。宗室封爵,分为功封、恩封、袭封、考封:以功勋受封的为“功封”;以天潢近支得封的为“恩封”;亲王至奉恩将军出缺,由钦定承袭的为“袭封”;亲王以下,除袭封的一子外,其余诸子,年至二十按例考试受封的为“考封”。袭封次数,各有不同:功封爵位皆世袭罔替;恩封、考封爵位皆以次递降,和硕亲王降至奉恩镇国公止,多罗郡王降至奉恩辅国公止,多罗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止,固山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止,奉恩镇国公降至一等镇国将军止,奉恩辅国公降至一等辅国将军止,其余爵位皆降至奉恩将军止;凡由本支子孙袭封者,降至最后一等均准世袭罔替;由旁支子孙袭封者,功封降至奉恩将军袭五次止,恩封、考封降至奉恩将军袭三次止。初封亲王、郡王死时赐封号;承袭者仍称其祖原封号,死亡,在封号下加一字为谥。

宗室封爵,按爵位高低,分等授与俸银、俸米、庄田、牧厂、珠轩、府第、官卫、服物等。

外藩蒙古封爵,封授蒙古、回部、唐古特等少数民族上层。由理藩院掌管。内扎萨克爵位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六等。其下又设台吉(塔布囊),分一、二、三、四等。亦有封世子、长子之制。外藩封爵,大体上均比照宗室封爵,惟俸银低于宗室世爵,如宗室亲王每年支俸银一万两,俸米一万斛,而蒙古亲王每年只支俸银二千五百两,俸缎四十匹,相当于宗室的贝勒封爵所支的俸银。

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封爵,一般称为民世爵,封授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及汉人中的文武功臣(称“酬庸”或“奖忠”),外戚(称“推恩”),孔子后裔(称“加荣”),朱明后代(称“备恪”)等,由吏部掌管。民世爵有公(分三等)、侯(分四等)、伯(分四等)、子(分四等)、男(分四等)、轻车都尉(分四等)、骑都尉(分二等)、云骑尉、恩骑尉九个爵位二十七等级。封授,以云骑尉为准,无论加等、进位或袭次,都以所得云骑尉数量而定。如:得两个云骑尉可令为“骑都尉”;再加一个云骑尉则为“骑都尉兼又一云骑尉”;如又得一个云骑尉,便又可令为三等轻车都尉;如此累加,可直至一等公。袭次,除世袭罔替外,各爵均定有降袭次数,如:一等公袭二十六次,一等侯兼一云骑尉袭二十三次,一等伯兼一云骑尉袭十九次,一等子兼一云骑尉袭十五次,一等男兼一云骑尉袭十一次,其余类推,袭次尽,改封为恩骑尉。除个别情况外,民世爵均可世袭罔替。袭爵,有并袭(即由两爵以上合并为一爵加等进位承袭)、分袭(即原先二人之爵并袭后,可再分开承袭)。公、侯、伯始封时,皆赐美名。世爵犯罪革爵,但除犯赃罪外,均准其子孙嗣袭,无嗣则除。民世爵俸银俸米按二十七个等级发放。

封爵都登载于皇册,十年奏修一次。每年十二月,由宗人府、吏部派员在保和殿将一年封、袭爵人数增登于皇册,存者朱书,故者墨书。满洲、蒙古、汉军、汉人世爵及外藩蒙古世爵由吏部增注,宗室王公及觉罗皇册,则由宗人府增注。
古代王大于侯,因为王是统治者,而侯是王封的,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因此有了你提到的出楚国等诸侯国,后来周天子势衰,驾驭不住诸侯国,因此出国率先称王(说白了就是不承认周天子了),后来,秦灭周,天下没了王,因次各国相继称王
王是宗室。侯是战将 不是有7尺男儿挥长剑,沙场之上求封侯之说,侯是立我战功的封的,王是皇帝的兄弟儿子封的。不过秦始皇以前都是侯,没有王,王就是皇帝
在秦始皇之前,王是天下共主,是至高无上的,相当于后世的皇帝
但是由于周王室衰微,楚国地大但是爵位却异常低位(子爵),其他大国都是伯、侯、公,和其他诸侯国打交道没有自尊,同时楚国文化相对落后,国民对周王室没有多大的认同,所以楚国称王也就顺理成章了

古代王朝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中国数千年历史,每逢改朝换代,开国君主上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要改国号!秦汉魏晋吴,唐宋元明清,这些都是国号!


至于这些国号的由来则是非常的多元化,今天咱们便来讲讲中国古代王朝这些国号都是怎么来的!

中国古代国号来源主要分为这几大类!

第一,发家的地名!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这个国号,是由诸侯国秦国演变而来,而秦国的起源则是秦的祖先养马有功被周封于秦地,然后便有了秦国!

除了秦国外,发家于周的周朝,于夏的夏朝,以及曾在宋州当过节度使的北宋皇帝赵匡胤,其国号来源都可以归于这一类型!


第二,爵位封号

这个就比较多了,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就是隋唐两代了。其中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称帝前是随国公(因随字从走,征兆国家政权不稳定,就改随为隋),唐高祖李渊之前是唐国公。

此外刘邦的汉王,曹丕的魏王,孙权的吴侯也是如此。值得一提的还有陈朝,虽然皇帝姓陈,但国号来源是其爵位称号为陈王!


第三,建国者姓氏

中国人自古比较谦虚,像这样以自己姓氏为国名的其实不过,比较出名的也就战国时期的赵魏韩三国,当时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然后建立了这三个国家。

第四,引经据典,谶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给国家取名越来越讲究,比如元朝国号源于文义,是取《易》中的“大哉乾元”,所以大蒙古改称为“大元”。而清朝国号则更复杂,取义于蒙古语尊号“戴青”(意为善战),又合汉文化五行取国号“大清”,系因前朝为明朝,清又是五行属水,明属火,水克火。


第五,尊古沿袭

这样的是最多的,可能是他们懒得取名字,又或者是认为前人比较高大上,以此来了显示自己血统高贵!索性就沿用曾经出现过的朝代名称!比如跟着周朝玩的有后周,北周,还有武则天的武周!还有跟着汉朝玩的什么前汉,后汉,北汉。其实这些前缀都是后人为了便于区分给加上的,他们的国号就叫做周或者汉。


当然总结来看,其实爵位封号与发家地关联比较紧密,比如杨坚的隋朝,他的随国公乃是因为封地叫随地,李渊封地旧称乃是唐国,刘邦的封地乃是汉中等等!

还有比较特殊的就是明朝了,其实最开始朱元璋是吴王,因为那时候他是在江浙一代发家,乃是旧时吴地。但那时候朱元璋曾是明教教众,故改国号为明!

一般都是他们做官时候的封号,或者他们起义后自封的封地作为号,根据地名来的,远可以追溯到春秋的时诸国。
文章标题: 明朝国公一般不都是取自古代诸侯国名吗 那么常升的开国公出处是哪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81341.html
文章标签:都是  公出  明朝  国名  开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