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穿越到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当妃嫔最不内卷

时间: 2023-07-15 03:00:0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穿越到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当妃嫔最不内卷

中国历史上的皇后和妃嫔制度如何?

各个朝代区别很大,总结如下:

历史小科普(1)| 穿越回哪个朝代,你的幸福指数最高?

前段时间,火爆一时的穿越剧《庆余年》是挂在人们嘴边聊不尽的话题。

假如就像穿越剧一样,哪天科技发达到真的发明出了一架时光穿梭机,你有一次穿越回古代的机会,那么选择哪个朝代,你会最快适应那里的生活,而且幸福指数最高呢?

答案是宋朝!

有朋友会说唐朝不好吗?唐朝文化宽容大度,有雍容华贵的服饰,有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有万国来朝的盛况,日子肯定过的滋润啊!为啥偏偏是宋朝呢?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你大概率会穿越到一个寻常百姓家。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繁盛,要看它最底层的老百姓过的怎么样。因为上层的达官贵人、王侯将相们不管在哪个朝代都很幸福,苦的都是老百姓。

所以从老百姓的角度讲,宋朝时是最幸福的时代。一位史学家就曾说过 华夏文明造极于赵宋之世。

这么说你可能还不信服,我根据从《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这本书中学到的历史知识,来为你细细分析一下,同时也把宋朝和隋唐、元明清这几个朝代作一下对比。

隋唐之前的五代十国咱们就不考虑了,毕竟兵荒马乱的年代,很可能刚一落地就被哪个起义兵或土匪错当敌人一刀毙命了。

一、在宋朝,你不怕没有夜生活

北宋是中国古代少有的重商主义的朝代,赵氏皇家人很有人情味,发誓不杀读书人(你看,知识不光是力量了,更是免死金牌啊)。

而且为了丰富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彻底废除了前朝的宵禁政策,从此开封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一到傍晚,各式各样的娱乐场所便开门迎客了,一时间灯火通明,人声嘈杂,熙熙攘攘,有唱戏的,说书的,有耍杂忆的,剪纸的,甚至还有物美价廉的各色地摊小吃….场面热闹非凡,人们幸福的泡在这一片花天锦地中。

我估计除了那时候不能扫码付费,当真可以跟咱们现今的夜生活相媲美了,你穿越回古代再也不愁今晚不能“吃鸡”而闷的发慌了

然而在唐中末之前,法律制定了严格的宵禁制度,晚上出门溜达是会触犯法律的。曹操当年就把宦官蹇硕的叔叔给杀了,仅仅因为他晚上出门瞎溜达了两步。现在看来真是死的好冤!

到了元朝,又开始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了,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烦闷沉寂的夜晚又陪伴了寻常老百姓几百年。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只能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夜夜如此。

二、在宋朝,你不怕没有牙刷刷牙

你可能觉得穿越回古代最无法忍受的事情之一是没有牙刷,没法刷牙了。看过古装剧,只见过宫里的皇家贵族有漱口的习惯,从来没见谁刷过牙。没法刷牙真的让人难以忍受!

但其实你只要穿越到宋朝,这个烦恼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宋朝不仅有牙刷还有牙膏呢!

古人用马尾的毛固定在牛角上就可以使用了,除了柔软度不如咱们现在的好,但已经是一把不折不扣的牙刷了!南宋竟然还有了卖牙刷的铺子,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

再说一个可以增加我们民族自豪感的知识点:中国还是牙刷的发源地呢!后来这一发明流传到了欧洲,逐渐造福于全人类了

而且,古人用的牙膏是真正的草本天然植物,他们用皂角、生姜、升麻、地黄等中草药,再散入些盐,就可以起到杀菌消炎美白的功效了!

总之,穿越回宋代,你可以轻装上路,完全不用担心无法刷牙可能导致的牙周炎疾病了

但如果你一不小心穿越错了朝代,那刷牙可能就变成了一件让人头大的事儿。

假如你乘坐着时光机来到了唐朝,这时候你只能可怜兮兮的用树枝来刷牙了。这个方法有个专业叫法——杨柳枝揩齿法,就是把杨柳枝枝头咬软,点取少许药粉就用来刷牙了。

这个方法的来源也让人哭笑不得。相传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布教的时候,弟子们围坐在他周边,结果释迦牟尼差点被弟子们的口臭熏晕过去。不得已就开始教授弟子用杨柳枝来清洁牙齿了。

这个方法还算不上是刷牙,所以叫作揩牙,估计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所以比起粗糙的树枝,当然选择有牙刷的宋朝更明智了!

三、在宋朝,你不怕饮食不规律

唐朝之前,人们都是一日两餐,上午7-9点一餐,下午3-5点一餐。虽然到了唐代,人们会在中午加些点心填填肚子,但依然还是遵循着一日两餐的习惯。如果你想减肥可以选择唐代,我定不拦你~

到了宋代,一日三餐基本普及了起来。因为社会活动空前繁荣起来,人们消耗的多了自然也饿的快。

如果你有吃夜宵的习惯,那宋朝更是你的不二之选了,跑到夜市的小摊上买份可口的小吃也是很常见的事儿,所以在宋朝,一日四餐也是很可能的。

你看,穿越也得做好足够的功课准备,就像出去游玩之前做好十足的攻略一样。如果只是随心而欲的穿越,因为触犯法律条文,无法适应当时的生活习惯而客死他乡也是大有可能的。

中国历史里那个朝代女性地位高

是汉朝
汉朝终其一朝女性地位都不低,就算有开国吕后专权在先,后来也没有特别禁止女子干政,汉朝太后不说,长公主都享有食邑并且权利也很大,因为汉朝是以孝治国的,而孝的对象尤指母亲,所以汉朝人对女性是很尊重的
而唐朝的确是唯一出现女性官员的朝代,但是当时的皇帝假如不是武则天,也绝对不会出现女官。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意味女性皇帝是唐朝时候的武则天,其实中国古代女性执政者不少,比如汉代吕后、清代慈禧,但是都是“垂帘听政”,没有名份。敢打出“皇帝”招牌的只有一个从后宫走向宝座的武则天,这是名副其实的女皇帝。但也有两个“女性皇帝”有皇帝之名份,只是一个是傀儡,一个是非正常渠道。既然有名份,也是女性,所以不能否认她们是“女皇帝”!所以中国古代有三个女皇帝!正常渠道登基的当然是武则天,傀儡小皇帝是北魏的元姑娘,北魏小皇帝元姑娘只是宫廷斗争的产物,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还有一个是农民起义领袖陈硕贞。
唐代礼教与妇女教育都强调妇女守礼及安于本分的教育。唐人主张女性应读书识字,上至宫廷,下至民家,通达事理,能作诗文的妇女大有人在。唐代的女性学习诗文成风,仅《全唐诗》中收录的女作者就有100余人。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喜欢读书,还著有《女则》。武则天更是文史兼通,薛涛与宋氏五姐妹的诗赋文采也是十分出众。宋若昭还著有《女论语》对后世影响极大。她们五姐妹自幼随父读书,不愿意嫁人,立志要以学扬名。唐德宗时将他们召入宫中,称为“学士”。许多著名文人志士的妻子也都是丈夫的闺中诗文之友,诗人元稹的前妻韦氏,继室裴氏,著名才子吉中孚之妻张氏,进士孟昌期的妻子孙氏,殷保晦之妻封询都是才女。有的常代丈夫作诗应酬或书写文卷。

唐代官宦的家庭,普遍十分重视女性的教育,她们大多自幼便开始读诗书。有的官僚家庭妇女有十分优越的读书条件,父母还出资延聘有才学的教师传授知识。广大平民阶层的妇女在唐代文化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贫寒的士人家庭也能写出动人的诗篇。至于侍婢、姬妾、妓女等人虽然她们的社会地位十分的卑贱,但由于她们大多与上层社会的贵人学士接触较多,使她们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文化素质随之提高。

唐代的歌舞盛极一时,因此音乐教育是唐代女性教育的一个显著特色。唐代的歌舞教育无论是在官宦之家、市民家庭还是倡优妓女都乐此不疲。杨贵妃就擅长音乐,擅跳胡旋舞,是音乐舞蹈的高手。她的《霓裳羽衣舞》名满天下,流传千古。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女性在受教育的条件上还是十分优越的。但接受教育的限制条件和前面所说的一样,那就是社会地位的高低。

在接受教育的同是,唐代的女性能够比较自由地参加社会活动,她们与异性之间的交往也比较随便。皇宫中的皇后,妃嫔,公主与外臣们也不必回避,而且还能在一起喝酒游戏。唐代女性还能够自由出入及旅游,尤其盛行春天踏青和野餐。史载清明前后“长安士女,游春野出,遇名花则设席祭草,以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宴幄”。

武则天统治时期,鼓励女性积极地参加社交活动。甚至一些朝廷的宴会和盛大的祭祀活动,都要邀请百官命妇参加。她还有意识地以各种方式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她开创了皇后率领内外命妇参与历来只由男性主持的祭祀;她以皇后身份邀请命妇与百官一起在宣正殿参加盛大的宴会”。
我认为是唐朝。
1 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接受了许多西方和各民族的思想。在唐朝,女子甚至可以走到街上与男子一起蹴鞠,打马球。这在之前是没有先例的,直到民国也没有。
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女皇帝的,自然女性地位就高了。
3 唐明皇因为杨贵妃的缘故,老杨家不分良贱,都当上了位高权重的大官。天下人都重视生女儿,而非男孩。有白居易诗为证“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有着三点,我认为能说明问题了 ..............
认为是唐代吧,受了胡风的影响,于是社会风气开放了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胡、汉文化持久冲突之后,多元性的文化终于在唐朝得以最为充分的释放。最大表现就是作为游牧民族的胡文化将一股豪强侠爽之气注入作为农业民族的汉文化系统内,唐人不仅气质上“大有胡气”,而且立法颇富“胡风”。唐代妇女在这种“胡风”文化的氛围中,在礼法薄弱的“胡人”社会,豪爽刚健,绝不类南朝娇羞柔媚和两汉的温贞娴雅。例如:唐朝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拥有一定的法定继承权,女性可以单独为户主,具有较为独立的经济地位,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发挥着作用等等。唐朝妇女也颇为“妒悍”。《西汉杂俎》中记载:“大历以前,士大夫妻多妒悍。”“吃醋”之说的典故便源自唐代。所谓“妇强夫弱,内刚外柔”、“怕妇也是大好”,竟成为唐人笔记小说中津津乐道的“题目”。唐朝妇女审美观也因胡风浸染而由魏晋时期的崇尚纤瘦变为崇尚健硕丰腴。唐朝一些艺术作品中展示的妇女骑马击毬的情景,一反汉文化以阴柔为妇女典则的传统,透露出胡族女性活泼、勇健、无拘无束的性格。所以,唐朝女性便在中国传统女性中,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或者换句话说,唐朝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女性意识得以一定程度上的本原性复苏。这便是唐朝女性文化的一大特点。而这种本原性的复苏。并不同于现当代妇女女性意识上的解放,而是一种女性意识压抑了若干年之后的释放,是“胡文化”“胡风”的释放和表现。所以,唐朝妇女在本原上的复苏性表现更多地体现为性意识上的复苏,以及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上的追求两性自由交往。
还有从婚恋问题上来讲当时女性地位较高,贞节观念淡漠,使唐人婚姻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特点。《唐律·户婚》规定: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予以认可,只有未成年而不从尊长者算违律。
唐代的怕老婆现象也很出名啊,自己去找找,比如房玄龄,任瑰
应该是本朝吧
本朝越来越母系社会了,男人的地位底了。。
反过来想想也是。。女人受了5000年的压迫了也该让他们崛起了。。

有没有介绍中国古代历代后妃皇后很详细的书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
·郭女王(魏文帝曹丕皇后):《二十五史》中称她郭嬛,女王是她的字,郭女王是南郡太守郭永与堂阳君董氏之女,出生时有异象,年幼时郭永赞叹其女说:「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女儿立字,嫁给曹丕后,曹丕对乖巧聪慧的郭女王很是宠爱,不顾她大自己3岁多,坚持立她为后,最近史学家新考证郭女王大名叫郭照
*甄宓(一作甄洛)(魏文帝曹丕正妃):世称甄妃,是中国历史上极贤淑的美女之一,拥有传奇的身世和结局。中山无极人(河北省无极县),东汉王朝宰相(太保)甄邯先生的后裔。父亲甄逸先生,担任过上蔡(河南省上蔡县)县长(县令),生有三男五女。三男的顺序是:甄豫、甄俨、甄尧。五女的顺序是:甄姜、甄脱、甄道、甄荣、甄洛。甄洛女士是甄家最幼的女儿。建安年间,袁绍为次子袁熙取她为妻。后来曹操与袁绍宣战,袁熙被外调出去守幽州,甄氏独身留在冀州照顾婆婆。袁绍兵败,曹军将冀州踏平,曹丕对美貌的甄洛一见钟情,不顾她大自己4岁多,趁乱娶她为妻,很是宠爱,之后她为丕生下魏明帝曹睿及东乡公主。后因曹丕得了新宠郭女王等人,郭女王趁机陷害,利用曹睿是不足月生下来的,诬称甄氏怀孕二月才与曹丕结婚,曹睿是否为曹家的骨肉,很值得怀疑,曹丕以此事询问甄氏,甄洛被曹丕冷落,后来郭女王又诬陷甄洛埋木偶诅咒曹丕并与曹植有感情,甄洛被曹丕赐死,也有人说她喜欢曹植,引起曹丕的嫉恨,被赐死,时年40岁。死后以糠塞口,以发遮面,极为凄惨。郭女王随即被立为皇后。魏文帝对于甄妃和曹植错综复杂的关系难以释怀,因此仅封她为妃,所以甄妃始终未能得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地位。而曹植十分思念她,获得甄妃遗枕后感而生梦,梦见甄妃来对她说她已为洛水之神。曹植醒来,感慨万分,遂作《感甄赋》,这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一般人欣赏其文字的优美,到处传抄,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曹丕似乎不曾加以追究,但是四年以后,他的儿子曹睿继位为魏明帝时,反而脸上有些挂不住了,遂下令改《感甄妃》为《洛神赋》,欲借溺死于洛水的宠妃,以转移读者的思路,然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曹丕死后,群臣本来想迎立当时为雍丘王的曹植为帝,因此曹睿即位后,对于他这位才华横溢而又深得人心的叔叔,产生了莫大的戒心,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徙封不已,曹植恍如飘萍,不堪颠沛之苦,遂寂寂无欢而死。后人有诗说:“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年赋洛神。”后来顾恺之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著名文人,读曹植所写《洛神赋》后大为感动,遂成《洛神赋图》。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把甄妃与洛神相提并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甄妃的怀念和寄托。历史上的甄皇后不仅贤德,而且文才出众,,留有《甄皇后诗选》,其中的《塘上行》堪称乐府诗歌的典范,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薛灵芸(小名夜来)、莫琼树、陈尚衣(一作田尚衣)、段巧笑(魏文帝曹丕妃):薛灵芸出生在三国时期的东吴,是浙西常山赞乡地方的一位乡野姑娘,十五岁(一作十七岁)时成为魏文帝曹丕妃。她父亲薛业是东吴的赞乡亭长,虽然官职不高,但因为人善良厚道,在当地颇具声望;她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妇人,她的纺织、刺绣都在当地堪称一绝。因受母亲影响,薛灵芸从小就学会了绣花,十岁时她所绣的牡丹花,便能引来成群的蝴蝶围着花儿上下翻飞,甚能以假乱真。薛灵芸个头高挑,皮肤白皙,双眸如山泉一般清澈明亮。夜里,薛灵芸常和母亲一道,坐在昏暗的蒿火旁,就着篙火的光亮纺丝和刺绣。因她的艳名在四乡里传扬得甚广,于是几乎天天都有好奇的少年借着夜色,从门缝或窗棂间偷看火光下忙碌着的薛灵芸,因为她引人入胜的美貌,和她工作时专注怡人的神情,使得那些窥艳的少年常常要痴痴地看到薛家灭了灯火,才恋恋不舍地离去。但因薛家的声望和薛灵芸的洁身自好,这些少年谁都只敢在外面偷偷倾慕,无人敢起不安份的念头。薛灵芸的美名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广,最后竟然连魏都洛阳都有人知道常山出了一个绝世美人,并把这事传到了魏文帝曾丕耳中。黄初二年,甄妃去世,曹丕为之闷闷不乐,虽然后宫粉黛如云,但却没有一个能让他动情的,多情善感的曹丕幻想着要在杏花春雨、莺飞草长的秀丽南国,物色一位未经雕琢的璞玉,这时他听人说起江南有一绝色美人薛灵芸,不但姿色秀美,而且擅长女红,所绣花鸟栩栩如生,所缝制的衣物更是贴身合体,人们誉之为“针神”,从而向往不已。然而,当时虽然曹丕称帝,但整个中国并不全在他的掌握之下。魏国主要占据了北方地区,西蜀则有刘备,东吴有孙权,薛灵芸的家乡常山郡,正是孙权的势力范围,曹丕心有所往,但却鞭长莫及。正当曹丕陷入懊恼时,恰好江东孙权于黄初二年八月底遣国使奉表前来投魏,曹丕大为高兴,一方面为他的政权,一方面也为了他能获得吴国境内的薛灵芸。于是,曹丕派使节往吴国,拜孙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并加“九锡”之礼。可见他内心的兴奋是不可抑制的。既然魏文帝如此看重,孙权着实非常感激,除了把大批的贡品送到洛阳外,还风闻曹丕对于常山郡中一位薛姓美女十分向往,就急忙命令常山郡守谷习着力办成这件事。谷习受命后,以郡守身份亲访酂乡亭长薛业,薛业受宠若惊,但听说是要送他女儿薛灵芸到洛阳去作魏文帝妃,心中又有些犹疑,他想:一个乡野俗女到了皇宫,怕是难以伺候好皇帝,那样,小则女儿受冷落,大则牵连全家遭殃。这样想来,他便婉言推辞,谷习放下身份,百般劝导,总算获得了薛业的首肯。于是留下千金聘礼,准备择吉日赶行程,送薛灵芸往魏都洛阳。生长在僻乡的薛灵芸,从来就不曾离开过故乡一步,也从未曾离开过父母的羽翼之下;如今即将远离故土,进入皇宫深院,还不知怎样的命运在等待着自己,因此心中倍感惶恐和无助,在临行前的几天里,日日泪水洗面。及至登车上路,她的眼泪更象启闸的泉水,哗哗直淌,随从递上五唾壶给她承接泪水,只见流进壶中的泪水都带着血红;等到抵达洛职,玉唾壶中已盛满了血泪,后世因而称女子的眼泪为“红泪”,后来成了一个通用的典故,如红蜡烛垂的是“红泪”,子规鸟哀啼泣血等,据说唐代杨玉环被召入宫前,“泣涕登车,时方寒,泪结为红冰”。魏文帝曹丕对这位江南美女似乎特别用心,他听到薛灵芸一行动身的消息,先是派了五百名吹鼓手前去东吴迎接薛灵芸,接着亲自督促魏国机械部门制作了十辆迎亲专用车“安车”,派大批兵马护送。直到长江北岸迎接送亲的队伍。所谓“安车”,是曹丕发明的一种华丽而舒适的交通工具,车篷上镶满了各色金玉珠宝,车轮车轭全用粉丹画上漂亮的花纹,前车装饰着龙凤图案,整个车看上去就象一座金碧堂皇的小宫殿;车身四周还安有百子铃,车行之际,叮咚和鸣,令人心旷神怡;驾车的牲畜是尸涂国进贡的青毛骈蹄牛,行走起来快如马又稳似驴。迎亲的大军在长江边接到了薛灵芸一行,薛灵芸换乘上“安车”继续北行,一路上,魏文帝下令各地人在路旁燃烧香草,沿途香气氤氲,缭绕不散,据说可避疫疾。曹丕之所以要把迎亲之事办得这样铺张气派,一方面是为了倾慕已久的薛灵芸,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扬魏国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借以说明对吴土一乡野女子的尊重,来感化东吴臣民,使他们对魏国心悦诚服。曹丕还命人在洛阳城外数十里处,筑土为台,台高三十丈,高耸入云;在台下四周布满蜡烛,名叫“烛台”,预备在薛灵芸到来之际,自己登高等使之用,大道旁边,每隔一里埋设一根五尺高的铜柱,用以标志里程。所以走路的人口诵歌谣曰: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土上出金”所指乃道旁树立的铜柱,而“火照台”的意思就是那由蜡烛映照着的土台。汉是火德、魏是土德,“火照台”即火伏而土兴。也就是汉亡而魏兴,“土上出金”则隐喻魏灭而晋兴。薛灵芸抵达洛阳城外正是入夜时分,只因从城郊至城里的沿路上,排满了粗大的红烛,烛光闪烁,把周围照耀得如同白昼一样,生长的僻乡、用惯了幽暗惹火的薛灵芙,见到这种场面,是惊呆了,怀疑自己是不是登上了王母瑶台。魏文帝乘坐雕玉皇辇登烛台等候她,遥见车马滚滚,尘埃腾空,迤逦而至,宛如云雾弥漫,因而感叹道:“过去说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于是又称薛灵芸为“夜来”。及见到灵芸,是她娇羞切切,纯朴清雅,象一朵远离尘嚣的荷花,美丽中透满了纯洁,使曹丕欣喜至极,急忙上前握住她的纤纤玉手,同登雕玉辇,进入宫中。外夷蓄邦听说魏文帝新娶美妃,特派人送来火珠龙驾钗庆贺,这火珠龙鸾钗乃是域外异宝,白天看上去就象普通的龙凤金钗,但一到夜晚,就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亮丽夺目。曹丕拿过火珠龙鸾钗,准备替薛灵芸插上发髻,可他掂了掂,心觉此钗太重,戴在纤秀的薛灵芸头上恐怕有累佳人,他顿生怜香惜玉之情,脱口念道:“明珠翠羽尚不胜,况乎龙鸾之重,如何消受得了。”因命人替薛灵芸收好火珠龙鸾钗,仅作观赏,不必戴在头上。曹丕对薛灵芸的关爱之情,从这件小事上就可见一斑。薛灵芸就是一块没有人工雕饰的美玉,以她纯朴、自然、善良的风貌生活在宫中。她不懂得宫廷的繁文缛节,也不了解朝廷中的争斗倾轧;她只把曹丕看成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丈夫,以她所能了解的夫妻之情,温柔地、真切地、委婉地、无微不至地侍奉夫君。薛灵芸的到来,仿佛一股原野里清新的风吹进曹丕历经沧桑的心田,使他享受到一般的帝王所难以体味到的真挚相依的夫妻之情。夫妻挚情,在普通的百姓中很容易产生,一般的人也就常常不觉得特别珍贵;但贵为至尊,富拥天下的帝王与后妃因为有着权势、财富、子嗣等因素的影响,反而难以产生纯真的夫妻之情。而魏文帝曹丕偏又对这种纯真之情十分向往,所以薛灵芸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难得,至此他才算是真正有了情感的归宿。因为有对薛灵芸的真爱,所以他对薛灵芸生活习惯与宫中礼制不合的地方也就很能宽容。例如,薛灵芸在家乡已习惯在昏暗的灯光下缝织刺绣,以便节省灯火;到皇宫后,宫殿灯火通明,她觉得真是极大的浪费,因此也要求全部熄灭,只剩下一支蜡烛照着她缝织刺绣。曹丕也应允了她的要求,常常伴坐在一旁,在幽幽烛光下,默默望着忙碌着的薛灵芸,有时甚至产生幻觉,以为自己与妻子,是一对过着男耕女织生活的乡野夫妻。薛灵芸心灵手巧,所缝制的衣物,新颖美观,手工精致,自从她入宫后,曹丕所着服饰,都是由她亲手剪裁缝制,凡不是薛灵芸缝制的衣服,曹丕一概不穿,薛灵芸能绣曹丕最喜欢的迷迭香;宫女们也纷纷向她学习缝织和刺绣技巧,人们都称她是“针神娘娘”。一次,曹丕不小心,在后花园中挂破了衣裾,他脱下衣服丢在一旁,又换上新装,贵为天子的他已习惯不穿破旧衣装了。薛灵芸见了也不作声,只默默地拾起衣眼,用细针精心地把破口处织补好,并在织补处巧妙地绣上一些花纹,使破口处完全看不出破绽。她把衣服挂好,并不叫曹丕换上。几天后曹丕发现他丢掉的衣服又挂在床头,便拿了过来,一看破处已修补得天衣无缝,他十分感动,知是薛灵芸所为,赶紧把衣服换上身。从此后,他对薛灵芸缝制的衣服穿得更爱惜了。为了慰藉薛灵芸的思乡之情,魏文帝下令在后宫中筑起九华台,以便妻子登台远眺,遥思南方的故乡;又开凿了流香池,池中遍植由江南引进的荷花,荷叶田田,花香四溢,曹丕与薛灵芸泛舟池中,仿佛使薛灵芸回到了江南故乡的山水中。为此,曹丕写下了传诵不衰的“芙蓉池”诗:乘辇夜行游,巡遥步西园;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已终百年。《琅孉记》也载有一段逸话:“薛夜来初入魏宫。一夕,文帝在灯下咏,以水晶七尺屏风障之。夜来至,不觉面触屏上,伤处如晓霞将散。”可借好景不长,黄初七年夏天,魏文帝曹丕一病不起,驾崩于嘉福殿,享年仅四十岁。临终前,他遗命尽遣后宫无子女的嫔妃出宫返家;他死后,薛灵芸也辗转回到故乡常山郡,从此信讯全无 莫琼树,曹丕宠妃,莫琼树之所以受宠,美艳动人固然是其根本,但更因为在梳妆打扮上有非凡过人之处。莫琼树有一双巧手,会梳理一种与众不同的“蝉鬓”发型,就是将面颊两旁近耳头的头发梳成薄而翘起的形状。“望之缥缈如蝉翼”,如丝如缎,若天女下凡,令人遐想,宫中的其他女性争相仿效她的发型。魏文帝曹丕特别喜欢她的发式,因而“终擅魏主之宠”,结果引起了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三位美女的嫉妒。三个美女便联手戏弄莫琼树,假装帮她梳妆打扮,趁她不注意的时候在她的头发上抹了香油。当时已是盛夏,曹丕携着莫琼树的手,在花园中一边赏花,一边漫步。太阳一晒,香油的效果就显示出来了,成群的苍蝇、蚊子纷纷相至……曹丕查明真相后大怒,罚薛夜来等三位美女跪地一天,不许吃饭。此后莫琼树更是春风得意,那头发也梳妆的更是漂亮了。 段巧笑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紫色胭脂涂在颊上(发明者一作莫琼树) 陈尚衣能歌善舞 以曹丕的诗人之心当然喜欢这样有情趣有灵性的女子了,四位美女宠冠魏宫,时常陪伴在曹丕的身旁
·吴苋(蜀昭烈帝刘备皇后):吴苋起先是嫁给刘瑁为妻,但不久刘瑁就死了,她成为了“文君新寡”。此时,刘备的原配甘夫人已去世多年,夫人孙尚香又回了吴国,于是群臣便劝刘备娶吴苋为继室。但是刘备和刘瑁是同宗,怕遭非议,所以很犹豫。刘备的部署就拿春秋时秦穆公把女儿怀嬴先嫁给晋怀公,后嫁给晋文公的事劝他,这才打消了刘备的顾虑。221年,刘备称帝,吴苋册立为皇后。刘禅继位后,尊为太后。延熙八年(245年),吴太后去世,与刘备葬于惠陵。其兄吴懿原是刘表的一员虎将,官任中郎将。与刘备联亲后,成为蜀政权的国舅。从左将军升督汉中车骑将军,封高阳侯
*孙安(蜀昭烈帝刘备妃):孙权的妹妹,在《三国演义》里名叫孙仁,名字正史无载,据轶书《汉晋春秋》被引用的原文,名为孙仁献,小说《三国演义》里名孙仁(有可能是某些引用《汉晋春秋》文句的钞本漏钞“献”字,误为“孙仁”),戏曲称孙尚香,三国时期的人物。三国时期刘备和孙夫人的婚姻,是历史上最为典型的政治婚姻。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当时荆州刺史刘琦病死,刘备取得荆南四郡后,刘备的属下推举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孙权对此畏惮,便把其妹孙夫人嫁给刘备为夫人,重固盟好。据说在曹操欲扫平江南的时候,孙权出于无奈与刘备合作。当初刘备没有立足的地方,向东吴“借”荆州暂时栖身,约定以后归还。赤壁之战后孙权想讨回荆州,刘备以各种理由再三推托。荆州在今天湖北一带,当时,不但物产丰饶,粮草充足,而且荆州地处西川与东吴之间,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更何况当年孙坚就是在夺荆州的战争中战死的,所以刘备借荆州而不还对孙权来说,根本不能接受。但一提起归还荆州的事,刘备就放声大哭。孙权实在没有办法,东吴的得力将领周瑜给孙权设计,趁刘备丧妻之机,以其妹孙仁送给刘备作继室为诱饵,借口吴国太夫人特别疼爱这个最小的女儿,不愿意远嫁,所以请刘备去东吴完成婚礼。名为东吴与刘备连亲,实则趁刘备过江之机加以拘禁,好逼诸葛亮拿荆州换回刘备。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 刘备原先的夫人有甘夫人、穆夫人、糜夫人,但在兵荒马乱中都先后死的死,亡的亡。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历来就告诫刘备,蜀国的主要敌人是曹操,蜀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应是“联吴抗曹”。所以当孙权派使者鲁肃到蜀国表达了愿结秦晋之好并共同抗曹的意见后,自然是一拍即合。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身边侍婢百余人,皆亲自执刀侍立,刘备每入,心内常觉凛然惊惧。诸葛亮曾说:“主公(刘备)在公安时,北畏曹公之强盛,东惮孙权之进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此之时,进退狼跋……”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刀光如雪洞房秋,信有人间作婿愁;烛影摇红郎半醉,合欢床上梦荆州。这桩政治婚姻十分奇妙。孙夫人怀着献身国家的使命,竟落入“嫁鸡随鸡飞,嫁狗随狗走”的世俗轮回之中。然而,这个智勇双全的女性,追随刘备回到荆州后,始终保持着进退自如的处境。但毕竟这是孙权埋在刘备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诸葛亮时刻提醒刘备要小心翼翼,以免稍有闪失,就会命归西天。其实,孙权的这一招是一箭双雕,曹操听说后,吓得将笔掉在地上,曹操对孙刘更不敢轻举妄动。这不能说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战略意义怎能一下说清楚。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刘备入蜀(益州)后,使赵云领留营司马,留守荆州。身为刘备夫人的孙夫人以孙权之妹的身份,骄妄自大,经常率领吴国官兵在荆州进行不法的行为,于是刘备以赵云掌管内事以整齐纪律。后来孙权知道刘备伐蜀,便大派舟船迎接孙夫人回吴国,孙夫人打算带刘备的儿子刘禅回吴国,被张飞和赵云勒兵截江夺回,这就是为人称道的“赵云截江夺阿斗”。《三国演义》描述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双方面和心不和,准备以其妹假意嫁于刘备,再乘机杀之,谁知最后孙仁果真嫁给刘备到荆州去了,由此引出“赔了夫人又折兵”一谚语。逃回东吴后,到刘备夷陵之战战败时,误以为刘备战死,遂投江自杀。孙夫人自幼便喜好武艺,手下侍女皆带刀具,常以与人击剑为乐。于是因她身带利器又容姿甚美,“弓腰姬”便是人们对她的爱称了。三国演义美化了刘备与孙夫人的感情,历史上的孙夫人,回归东吴后,由于当时对于吴国公主的记载不多,所以孙夫人后来命运如何,均不知。东吴与蜀汉为敌国,孙权又深恨刘备,应不会允许妹妹为刘备守节,甚至自尽
·全惠解(会稽王孙亮的皇后)
*朝姝,丽居,洁华,洛宝(一作洛珍)(会稽王孙亮妃)
·杨艳、杨芷(晋武帝司马炎皇后):杨艳(238年~274年),字琼之,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人,杨文宗的女儿,晋武帝司马炎的元后,姿容美丽,性陕隘。杨文宗是魏国的贵族,封(mǎo)亭假,魏国晋王司马昭为了篡魏,立司马炎为晋王太子,娶了杨艳为王太子妃,公元二六五年(三国魏元帝咸熙二年),司马炎建立晋朝,,称晋武帝,册立杨艳为皇后,杨艳生了三男三女,长子早夭逝,次子司马衷性痴呆,晋武帝早欲废去,,杨皇后认为从来立嗣,都是立嫡立长,不能破坏这个原则,终使这个痴呆的独生子保持太子之位。公元二七二年(晋武帝泰始八年),晋武帝拟立卫瓘的女儿为太子妃,贾充的妻子郭槐,以重金贿赂杨皇后,结果立了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晋武帝统一中国后,最初颇勤于政事,奖励家桑,恢复生产,史称“太康繁荣”,后来沉湎于女色,后宫佳丽多至万人,由于妃嫔繁多,晚间临幸哪个宫室,都拿不下主意,他索性顺其自然,乘坐在羊车,羊车拉到哪里,就在那里留宿,羊喜欢吃绿草,妃嫔为了求宠,用嫩绿竹叶插在门口,“以盐汁洒地,而引帝王”(《晋书·胡贵嫔传》)公元二七四年(晋武帝泰始十年),杨皇后病危,害怕晋武帝立宠爱的贵嫔胡芳为皇后,便把堂妹杨芷推荐给琥帝,希望在自己死后立杨芷继承后位,杨芷年轻俊美,聪慧贤淑,温柔风流,果然博得晋武帝的欢心,杨艳死后不久,杨芷被立为皇后。杨艳为了保持外戚的权势,立了痴呆的儿子司马衷为太子,又包庇太子妃贾南风,临死建议立杨芷为皇后,造成后来杨芷的父亲杨骏弄权,为晋武帝死后的政局动乱埋下了祸根,史称“二场继宠,福极灾生。”(《晋书·后妃传赞》)虽然不能把西晋短促的政权,完全归咎于杨艳,但是,杨艳对西晋的政局,确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杨芷,晋武悼皇后,是西晋晋武帝的继后,字季兰,小名男胤。晋武元皇后杨艳堂妹。父杨骏,官至太傅。杨艳临死前,向晋武帝推荐杨芷入宫继任为后,武帝应允。杨艳死后,司马炎不负旧约,派人接杨芷入宫。杨芷入宫后,司马炎一看她酷像早年的杨艳,又正值青春妙龄,生得如花似玉,便一见钟情,随即于晋武帝咸宁二年册封她为皇后。史称杨芷“婉嫕有妇德,美映椒房”,得宠于晋武帝。为了表示对杨皇后的宠爱,武帝将杨芷的父亲杨骏升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把杨芷的叔叔杨珧、杨济也封了高官。朝中大权落入“三杨”之手。杨芷生渤海殇王,早薨,之后再无儿子,便一心照顾堂姐杨艳之子。太子妃贾南风为人嫉妒,武帝打算废掉她。杨皇后对武帝说:“贾公闾有勋社稷,犹当数世宥之,贾妃亲是其女,正复妒忌之间,不足以一眚掩其大德。”杨皇后出于好意,又数次劝诫贾妃,贾妃不知杨皇后曾帮助自己,以致仇恨杨后,忿怨日深。公元290年入春,晋武帝司马炎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整日昏睡,还没有写下遗诏。杨皇后便让其父杨骏住进宫中,一切军国大事交他一人处理。杨骏趁机提拔自己的亲信,培植自己的势力,只等武帝一死,把傻外孙扶上皇位,自己便可以控制政权了。杨骏为了取得权力,他不让大臣们守候在司马炎身边,还擅自把司马炎身边重要而亲近的人的职位都换了人,用自己的心腹。一天上午,司马炎渐渐苏醒过来,见病榻前的一群人中除了杨骏之外,几乎都不认识,心中不悦,就严肃地对杨骏说:“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这时他看了杨骏呈上的近日批发的文件,见上面所批大都不符合他意。马上对这位国丈起了疑心。这时,汝南王司马亮还没有离开京师,司马炎就让中书作诏书,命令司马亮和杨骏一起辅佐政事。杨骏见晋武帝不信任自己,便不想发出这道圣旨。第二天,他从中书那借来诏书观看,中书监华廙非常害怕,马上到杨骏那里去索要诏书,杨骏没有把诏书还给他。四月二十日黄昏,武帝又进入昏迷状态,杨骏让杨芷速召中书监华廙、中书令何劭进宫,命二人当场为武帝起草遗诏,收回成命,改由杨骏一人辅政。诏书写成之后,杨芷当着华廙、何劭的面拿给武帝看。司马炎看了诏书,什么也没有说。此时司马炎已经奄奄一息了,对床榻前发生的事一无所知。直到华廙、何劭二人离去,才最后一次苏醒过来,他见面前只有杨氏父女,便又断断续续地问道:“汝南王来否?”杨骏答道:“尚未。”武帝长叹一声,溘然长逝,就这样,司马亮最终没有得到辅政的诏令。司马炎死后,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惠帝,尊杨芷为皇太后。惠帝生性痴呆,不能治理朝政,大权掌握在杨骏手中。杨芷让杨骏搬入太极殿居住,以便控制局势,防止生变。司马亮害怕遭人暗害不敢进宫参加武帝丧事。有人诬告司马亮谋反,马上要拿他治罪,司马亮非常害怕,杨芷让司马衷手写诏书给司空石鉴和中护军张劭,命他们领兵去讨伐司马亮。司马亮向廷尉何勖询问对策,何勖建议司马亮举兵起事。司马亮不敢发兵,吓得连夜逃回封国。杨骏得知自己的政敌司马亮离开京都,如释重负。让司马衷任命他为太傅、大都督,把一切大权统统名正言顺地抓到自己手里,总领朝政。朝廷大臣全都听命于杨骏。杨骏擅权引起了皇后贾南风的忌恨,贾后凶悖,遂诬谄杨骏作乱,使楚王司马玮与东安王司马繇奉皇诏诛杀杨骏。隔塞杨太后对外联系,杨太后便在帛书上写下‘救太傅者有赏’,射到城外,贾后因而宣布太后同杨骏为同谋。公元292年,杨骏死后、被诛灭三族,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晋惠帝下诏将杨太后贬为庶人,使后军将军荀悝送到金墉城(今劣阳东北)永宁宫。杨太后被废的第二年,贾后又强行遣散太后的内侍和侍卫,不给与杨太后食物和饮水,杨太后8天后去世,死时仅三十四岁,在位十五年。永嘉元年,追封恢复她的尊号,但是另立一庙,神主不能和武帝相配。至晋成帝咸康七年,才将武悼皇后供奉入祀于晋武帝之庙
*左棻、胡芳、诸葛婉、李华、赵粲(一作逵粲)、吴淑、李琰、王宣、徐琰、刘媛(一作刘琼)、臧曜(一作臧耀)、邢兰、左嫔、朱姜(一作朱华)、陈秀、赵(王延)、王媛姬(晋武帝司马炎妃):王媛姬是晋怀帝司马炽之母
·贾南风、羊献容(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国毒后,她导致了西晋的八王之乱;羊献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王朝的皇后,西晋灭亡后她被匈奴贵族刘曜所得,并成为了前赵的皇后
*谢玖(晋惠帝司马衷妃):谢玖(?-299年),晋惠帝妃,晋愍怀太子司马遹之母。她出身屠夫之家,父亲以宰羊为生,出身贫贱。但是谢玖却貌美贤惠,仪容端庄,于是被选入宫中,成为晋武帝的才人。起初,司马衷被封为太子,还没纳妃。晋武帝顾虑到太子年纪还小,尚不知男女闺房之事,就派谢玖去做为太子侍寝的对象,不久便有孕。谢玖比晋惠帝大3岁,史书中说她“清惠贞正,而有淑姿”,但是后来娶进宫的太子妃贾南风奇妒无比,身怀六甲的谢玖便请求回到西宫,生下一个儿子。小孩都养到三四岁大了,太子还不知道自己有儿子的事。直到后来司马衷入宫和其他皇子们一起游玩,偶然握起司马遹的手,武帝才告诉他:「这是你儿子啊。」惠帝即位后,立司马遹为太子,并且封谢玖为淑媛(一说是淑妃)。但是皇后贾南风很厌恶谢玖,不准太子与亲生母亲相会,将谢玖另外安置。299年,贾南风设计要废太子,让太子写下叛逆文字,陷他入罪,并连带将其母谢玖逮捕后拷打而死。永康初,下诏改葬太子,谢玖便与太子葬在显平陵,并且追赠她夫人印绶
*徐义(晋惠帝司马衷妃):贾南风和贾午的乳母
*王进(一作晋)贤(字惠风)(晋愍怀太子司马遹妃)
·梁兰璧(晋怀帝司马炽皇后):第一位失踪的皇后
《中国皇后传》介绍了从高祖刘邦皇后吕雉直到光绪皇后叶赫那拉氏41位皇后或贵妃。
中国后妃传。中国古代后妃传。
文章标题: 穿越到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当妃嫔最不内卷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5009.html
文章标签:妃嫔  朝代  最不  中国历史上  穿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