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1492年之前人们如何联系,特别是通过香料贸易

时间: 2023-07-02 13:59:4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1492年之前人们如何联系,特别是通过香料贸易

汉代香料从何而来?其用途及其文化意义是什么?

香料的产地多在域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汉代从域外输入了香料,并移植了某些芳香植物,如胡椒、龙脑香、迷迭香、乳香、安息香、苏合香、沉香、丁香等。这些香料不仅丰富了汉代以来中国上流阶层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不同香料传入时间和传播途径均有差异,需要通过对文献材料和考古发现研究分析,方可确切了解沿丝绸之路而来的诸多香料如何促进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一、汉代香料的输入及其用途

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为域外香料的输入提供了条件。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材料可知,汉代时香料有的经陆上丝路从西域传入,也有的经过海上交通从南方海外传入。

古代传说中有西域香料传入汉代中国的记载。相传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记载,西海中有聚窟洲,洲上有大山名神鸟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名为返魂树。……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饧状,令可丸之,名曰惊精香,或名之为震灵丸,或名之为反生香,或名之为震檀香,或名之为人鸟精,或名之为却死香,一种六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却活,不复亡也。以香熏死人,更加神验”

①。西海在古代文献中是个模糊概念,具体所指各有不同,但西海在西域却是广泛的共识。同书又记载:“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氏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帝以香非中国所有,以付外库。”据说,“神香起起夭残之死疾”,“后元元年,长安城内病者数百,亡者大半。帝试取月氏神香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气经三月不歇”。

月氏西迁中亚,是汉武帝反击匈奴前听闻的史实;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的故事发生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说明这个故事是以汉通西域为背景产生的。这些传说虽不免有夸张成分,但故事的产生应该是以西域传入香料的史实为根据的。

晋人张华《博物志·异产》记载:“汉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来献香者。

帝谓是常香,非中国之所乏,不礼其使。留久之,帝幸上林苑,西使千乘舆闻,并奏其香。

帝取之,看大如燕卵,三枚,与枣相似。帝不悦,以付外库。后长安中大疫,宫中皆疫病。

帝不举乐,西使乞见,请烧所贡香一枚,以辟疫气。帝不得已听之,宫中病者登日并差。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月余日,香由不歇。

帝乃厚礼发遣饯送。一说,汉制献香不满斤不得受。西使临去,乃发香气如大豆者,拭着宫门,香气闻长安数十里,经数日乃歇。”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弱水象征极西且遥远的河流。张星烺先生说:“《博物志》此节记事,与上方所录《十洲记》聚窟洲之却死香,大同小异。聚窟洲与凤麟洲皆在西海之中,凤麟洲四面有弱水绕之。凤麟洲既已承认为指欧洲地域而言,则《博物志》此节之弱水西国,亦必指欧洲而言也。”

其地域所指未必如张先生如此坐实,大抵指中国以西的远方国家。

正史书上也有关于西域产香和传入中国的记载。《东观汉记·李恂传》记载:“为西域副校尉,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

《后汉书·李恂传》有同样记载,李贤注引《袁山松书》曰:“西域出诸香、石蜜。”南朝时范晔《和香方》序云:“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柰多、和罗之属,并被珍于外国,无取于中土。”魏晋时人鱼豢《魏略·西戎传》记载大秦物产,有“一微木、二苏合、狄提、迷迷(当为‘迭’)、兜纳、白附子、熏陆、郁金、芸胶、熏草木十二种香”。大秦是古代中国人对罗马帝国的称呼。

香料还经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南方沿海地区,进而传入中原。公元前204年~公元前203年,赵佗建立南越国,考古发掘资料说明南越已有从海外输入香料和燃香的习俗。

中国原本没有燃香的习俗,燃香和燃熏的香料从海上丝路传入。南越王墓中曾出土五件四连体铜熏炉,炉体由四个互不连通的小盒组成,可以燃烧四种不同的香料。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都说明,熏炉首先见于广州南越王墓,除铜制外,亦有陶制,应是南越国的发明。熏炉的普遍存在,说明熏香已经成为南越国贵族统治阶层的生活习尚。

1955年,在广州华侨新村西汉墓出土四件釉陶熏炉,其中一件似豆形,圜底,唇沿内敛成子口,与盖吻合。通高17.2厘米,腹径11.2厘米,盖面隆圆,作几何图形镂空,顶有鸟形钮饰;器身如豆,器腹处有四个对称排列的圆形小气孔。

燃熏的香料主要产于东南亚地区,这就透露出南越国与海外方国早有贸易往来的信息。中国古代的熏香炉式样有南北之分,北方中原流行博山式熏炉。博山香炉又称博山香熏、博山熏炉等,是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汉代刘向《香炉铭》描写这种器具:“嘉此正器,堑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铭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李尤《熏炉铭》云:“上似蓬莱,吐气委迤,化白为烟。”

从时间上看,南越盖豆式熏炉在先,中原博山式熏炉在后,说明香料和熏香习俗由海外输入路线是先至番禺(今广州地区),后传至中原。据统计广州地区汉墓出土物中,发现熏香炉多达200余件。

当时的香料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州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频繁。汉武帝平南越之后,汉朝与东南亚、南亚地区有了直接交往。海外香料通过南方沿海地区转输中原地区。汉代人已经知道古代印度是香料产地,《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有细布、好毾 、诸香、石蜜、胡椒、姜、黑盐。和帝时,数遣使贡献,后西域反畔,乃绝。至桓帝延熹二年、四年,频从日南徼外来献”。

这说明天竺诸香先是经西域传入,后西域因战乱造成陆上丝绸之路交通的阻碍,才转由海路输入。汉代时内地至交址任职的官员往往贪赃纳贿获得南海的珍奇香料,携之以归。他们又用这种域外珍品贿赂权贵,以求升迁。《后汉书·贾琮传》记载:“旧交址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瑇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盈给,辄复求见迁代。”

其中有“异香”,即来自海外的香料。

用香是上层贵族奢侈生活的表现。从用途上看,香料可分为熏燃之香、悬佩之香、涂傅之香和医用之香。西汉时内地已有用香的记载,司马相如《美人赋》写他赴梁国途中,朝发溱洧,暮宿上宫,“排其户而造其堂,芳香芬烈,黻帐高张”;“寝具既设,服玩珍奇;金鉔熏香,黻帐低垂”。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记载,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住昭阳殿,有绿熊席,“其中杂熏诸香,一坐此席,余香百日不歇”。

汉代用香的记载更多见于东汉时期。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郎有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从直女侍执香炉烧熏从入台护衣”。晋王嘉《拾遗记》卷六记载,东汉灵帝在西园建裸游馆,盛夏与宫人游此,“宫人年二七已上、三六已下,皆靓妆,解其上衣,惟着内服。或共裸浴,西域所献茵墀香,煮以为汤,宫人以之浴浣。使以余汁入渠,名曰流香渠”。

汉末曹操提倡节俭,其《内诫令》云:“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熏香。后诸女配国家,因此得香烧。吾不好烧香,恨不遂初禁令,复禁不得烧香,其以香藏衣着身亦不得。”

此外,曹操还曾以香料作为礼品赠送蜀相诸葛亮。因为香是名贵之物,得之不易,曹操在《遗令》中也特别嘱咐:“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

汉末士夑任交州刺史,“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香者常有数千”。秦嘉的《重报妻书》则透露出香从西域传入的信息和香的用途。另外,汉末乐府长诗《焦仲卿妻》中,刘兰芝自言用具:“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汉末诗人繁钦《定情诗》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这些例子说明香囊既挂在室内,又佩戴身上。

汉代传入的其他香料品类

汉代传入中国的香料有哪些?文献上往往笼统记载为“香”,而不言具体品种。历史上传入中国的香料品种很多,但大多见于后世的记载。有学者认为:“三国以后,中国自西南海上诸国运入者,以香料为大宗,而汉代未之见也。”他认为这是因为香料输入与佛教有极深之关系,佛教传入前中国对香料之需要不太大。该观点认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香料需求量更大,有合理的论证。但若据此以为“汉代未之见”,则不免过于绝对。根据现有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考古发掘材料的分析,可知汉代已有一些可以考知具体品类的香料输入。

龙脑香是由龙脑树树干析出的白色晶体,具有类似樟脑的香气,原产于东南亚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等地。

婆利国在今印度尼西亚,具体地点不详,有巴厘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诸说。从考古发现的材料来看,广州南越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铜熏炉腹内常有灰烬或炭粒状香料残存,广西罗泊湾二号汉墓出土的铜熏炉“内盛两块白色椭圆形粉末块状物”,研究者认为可能属龙脑或沉香之类的树脂香料残留物。 迷迭香是一种具有清香气息的香花,在温暖的微风及炎热太阳下会释放出香气,原产于南欧、北非、南亚、西亚等地,并引种于暖温带地区。

《魏略·西戎传》所记载大秦出十二种香中便有“迷迭”。晋郭义恭《广志》云:‘迷迭出西海中’。迷迭至迟汉末时已经移植中国。曹丕《迷迭赋》序云:“余种迷迭于庭之中,嘉其扬条吐香,馥有令芳,乃为之赋。”赋中有云:“越万里而来征。”

曹植《迷迭香赋》中写道:“播西都之丽草兮,应青春而凝晖……芳莫秋之幽兰兮,丽昆仑之芝英。”王粲《迷迭赋》云:“受中和之正气兮,承阴阳之灵休。扬丰馨于西裔兮,布和种于中州。”他们都强调其来自远方异域,而且来自西方。陈琳、应玚等皆有同题之作,都热情洋溢地赞美迷迭的枝干花叶之优美及其芳香之酷烈。

丁香,即丁香属,又称紫丁香属植物,又指丁香属植物树上的花蕾,又名丁子香,原产于南亚、东南亚及马达加斯加,引种于热带地区。在中国古代文献上又称为鸡舌香,这种鸡舌香汉代时已传入中国。应劭《汉官仪》记载:“桓帝侍中刁存,年老口臭,上出鸡舌香与含之。”

实际上刁存并非特例,汉代尚书郎上殿,“握兰含香,趋走丹墀奏事”乃常规。“尚书郎奏事明光殿,省中皆胡粉涂壁,其边以丹漆地,故曰丹墀。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黄门侍郎对揖跪受。”这种香曾被曹操当作礼物送给蜀相诸葛亮,云:“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三国孙吴康泰《吴时外国传》云:“五马洲出鸡舌香。”五马洲又称马五洲,在今印度尼西亚,具体地处不详,可能在巴厘岛。

乳香,别名“熏陆”,一云“杜噜”。汉译佛典中译为“杜噜”,《翻译名义集》卷八云:“杜噜,此云熏陆。”乳香是应用极广的香料,可以用来熏香、照明、调料,还可用以活血止痛。

1983年,广州象岗山南越王赵昧墓西耳室的一个漆盒内发现的树脂状药物,外形与泉州后渚宋船内发现的乳香类似,因此专家断定为乳香。乳香主产于红海沿岸,真正生产乳香的地区是南阿拉伯的也门哈德拉茂省,史书上没有见到南越国与红海沿岸地区交通往来的记载,因此当地发现的乳香可能是从南亚地区间接输入的。三国时万震《南洲异物志》云:“熏陆出大秦国。

在海边有大树,枝叶正如古松,生于沙中。盛夏木胶流出沙上,状如桃胶。夷人采取卖与商贾,无贾则自食之。”《魏略·西戎传》记载大秦十二种香,其中有“熏陆”。古书上大秦范围很广,西亚地中海尚岸地区亦在其中。南朝时中国医家已经以乳香入药,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以为能“疗主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毒”。《大唐西域记》记载,南印度阿吒厘国“出熏陆香树,树叶若棠梨也”。

苏合香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分泌的树脂,又名帝膏、苏合油、苏合香油、帝油流。

此种香产于非洲、亚洲的印度及土耳其等地。

苏合香用途很广,汉代人对苏合香已有较多的了解,并应用于宫廷。《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国出苏合香,并云:“合会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西晋傅玄《郁金赋》有“凌苏合之殊珍”之句,称之为“殊珍”,意谓来自域外。《梁书·诸夷传》“中天竺国”条以为苏合乃“大秦珍物”,说中天竺“西与大秦、安息交市海中”,所以国中“多大秦珍物”,其中包括苏合。关于苏合香之制作,书中记载“苏合是合诸香汁煎之,非自然一物”。苏合香对醒脑开窍有奇效,又能清热止痛,作外敷药。

宋人赵汝适《诸蕃志》云:“苏合香油出大食国。”“蕃人多用以涂身,闽人患大风者亦仿之,可合软香及入医用。”沉香,中国古代文献中有时写作沈香、琼脂。沉香气味香如蜜,所以又称为蜜香。入水下沉,又称沉水香。印度、缅甸及柬埔寨、马来半岛、南中国、菲律宾、摩鹿加群岛等地皆产沉香木。《诸蕃志》云:“沉香所出非一,真腊为上,占城次之,三佛齐、阇婆等为下。”这些地方皆在东南亚一带。

沉香木是一种绿乔木,只有树龄二十年,或五六十年以上的树,枝干腐朽,其木心部分凝聚了树脂的木材,才是所谓沉香。沉香的采集非常危险,必须经过原始森林,穿越山崖,因此十分珍贵。古印度药书中曾记载焚烧沉香,其熏烟可使身体染上香味,并可用来作为治愈外伤及伤口的药材,有镇痛作用。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时赵飞燕被立为皇后,其妹赵合德遗飞燕书,并送礼致贺,礼品中有沉水香。后来的小说《赵飞燕外传》大约由此生发,多处写到此香。

安息香,原产于古安息国、龟兹国、漕国以及阿拉伯半岛地区,唐宋时因以旧名。《新修本草》曰:“安息香,味辛,香、平、无毒。主心腹恶气鬼。西戎似松脂,黄黑各为块,新者亦柔韧。”据说该香是从安息香树伤口处流出的树脂凝固而成,中国原从波斯商贾手中购买此香,苏恭《唐本草》说它出于西戎,当指古代波斯,后来改从东南亚购进,所以李珣《海药本草》说它生于“南海波斯国”。

《诸蕃志》云:“安息香出三佛齐国,其香乃树之脂也。”安息香是中国较早从海外进口的香料,《酉阳杂俎》前集卷十八云:“安息香树,出波斯国,波斯呼为辟邪。树长三丈,皮色黄黑,叶有四角,经寒不凋。二月开花,黄色,花心微碧,不结实。刻其树皮,其胶如饴,名安息香。六七月坚凝,乃取之。烧之通神明,辟众恶。”李时珍说:“此香辟恶,安息诸邪,故名。或云:安息,国名也。梵书谓之拙贝罗香。”汉代文献称波斯之地为安息国,魏晋以后安息国不复存在,而称此地产香料为安息香者,可能沿袭汉代旧称。

据此推测,安息香应该在汉代已经传入。

郁金香,别名郁香、红蓝花、紫述香、洋荷花、草麝香。由于地中海的气候,郁金香形成了适应冬季湿冷和夏季干热的特点,但其确切起源已难于考证,现时多认为起源于锡兰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的地区。郁金香所散发的香气使人为之倾倒,姿态高雅脱俗,清新隽永。

西晋傅玄《郁金赋》则把郁金与外来的苏合香相比,“气芳馥而含芳,凌苏合之殊珍”,暗示郁金也是来自域外的殊珍。西晋左芬《郁金颂》则明言从域外传入,“伊此奇草,名曰郁金,越自殊域,厥珍来寻”。《梁书·诸夷传》“中天竺国”条特别强调:“郁金独出罽宾国,华色正黄而细,与芙蓉华里被莲者相似。国人先取以上佛寺,积日香槁,乃粪去之。

贾人从寺中征雇,以转卖于他国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陈藏器曰:“郁金香生大秦国,二月、三月有花,状如红蓝;四月、五月采花,即香也。”郁金香汉代时已移植中国,东汉朱穆曾专门作《郁金赋》云:“众华烂以俱发,郁金邈其无双。比光荣于秋菊,齐英茂乎春松。”朱穆是东汉中晚期人,其赋中并未提及郁金香来自何处,说明这种异域花种已为人们司空见惯。

结 语

汉代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时期。汉武帝时代开拓了丝绸之路,使中国与域外的交通得到空前发展。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中外文化交流得以有组织、有规模地展开,各种香料的输入是这个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高潮的重要表现。汉代从域外输入的器物产品和香料品类丰富了汉代社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对汉代社会产生了潜在的深刻影响。

尽管香料属于生活的奢侈品,香料的输入起初更多地为上层贵族统治阶层服务,但是这些舶来品随着中外交流的开展影响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物质成果和精神产品的互通有无,促进人类相互间的认知和不同文明的互动,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跃升。香料的传播不仅丰富和改善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而且也推动了世界各民族的互相认知和世界文明的进步。

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是如何兴起的?

这两国有没有打仗?
通过航海,进行殖民地掠夺兴起的。

首先,通商路线的变化,使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西欧的交通要道。13世纪后,欧洲同东西方商业贸易关系迅速发展起来,各种东方的商品日益流行于西欧社会的中上层。商品运输主要由阿拉伯、波斯、拜占庭商人运至东欧,然后由意大利、法国南部和西班牙东北部的城市商人运至西欧。15世纪中叶前,东西方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先从海路抵红海再由陆路去埃及;一条是由海路去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叙利亚一带;再一条是从中亚经陆路沿里海、黑海进抵小亚细亚。当时,红海和地中海一带的贸易主要由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所垄断。15世纪中叶,土耳其人侵占东罗马后,对商船征收重税,并进行海盗劫掠,使意大利等国商人的厚利大受影响。这期间,欧洲范围内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意大利与尼德兰之间,商业交往日趋频繁。随着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造船和航海业的发达和两国航海地位的加强,意大利热那亚的许多水手纷纷迁居葡萄牙。又由于14世纪起,指南针已普遍运用于航海事业,出现了新型、轻便、多桅多帆、安全迅速、宽舱的大海船,使葡萄牙和西班牙具有适应远航装备所需要的物质力量。所以,这两国便成为西欧最早组织远航和殖民侵略的国家。

第二,自然环境的压力迫使葡萄牙和西班牙走向大海。葡萄牙和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王国形成于12世纪中期;西班牙则形成于15世纪晚期。葡萄牙国土是一块狭长的沿海土地,几乎没有什么内陆地区。东部的卡斯蒂莱堵塞了它在陆地上的任何扩张图谋。15世纪初,欧洲几乎所有大国都有严重的内部问题尚需处理,唯独葡萄牙国内矛盾已经缓和,国家组织已经健全,已经准备好向扩张殖民地和缔造殖民帝国这一步骤前进。这时,葡萄牙正值恩里时代,这个被称为“航海家”的国王,在推进葡萄牙航海事业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称为近代地理发现的鼻祖。为了获得新的土地,葡萄牙王国的航海一直紧锣密鼓。

第三,经济和宗教也是促进葡萄牙航海的重要原因。15世纪中期,葡萄牙中产阶级的势力正在增长,他们同欧洲其他资产阶级一样,因为从东方输入香料和奢侈品,付出了大量黄金。国内黄金不足,加上以往实行减低铸币成色的政策,引起双重问题,即既缺少好的硬币,又不信任成色不足的硬币。于是,物价上涨,而政府通过的法律又不能把物价压到强行规定的水平。欧洲本身没有什么金矿,少量供应的黄金大都是从非洲运来的。除了经济原因,葡萄牙航海非洲还与宗教斗争有关。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从8世纪初起就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下,经历长达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斗争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情绪,因此,当他们在向海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这两国之间是没有打仗,他们是最先进行航海的国家,比英国还早,通过航海,进行殖民地掠夺兴起的
卡洛斯·马拉穆德

西班牙皇家国际战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14世纪欧洲开始扩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地中海存在土耳其的势力。对于欧洲人来说当时的地中海是一个可怕的海,一个封闭的海。因为土耳其人而中断的贸易路线,主要有两

条,一条从北非进口黄金、白银、奴隶和象牙,另一条是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丝绸之路。因此欧洲人寻找新航路的愿望格外强烈,他们希望能够越过非洲到达亚洲,主要的方向是沿非洲向南通过好望角继续向亚洲探测。

当时进行航海探索的大国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进行探索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掠取非洲的奴隶和黄金、象牙,另一方面是寻找亚洲的香料。因为在14世纪、15世纪,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是依赖香料,欧洲人对于香料的需求十分迫切,香料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欧洲人做梦都想开辟前往传说中的香料群岛的航路,进一步巩固和探索到非洲的航路,以及到美洲的航路,使许多以前没有的贸易兴盛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欧洲许多财团,比如意大利的财团愿意出资赞助哥伦布航行的原因,他们期望能够迅速得到利益,收回成本。

卡洛斯·马丁内斯·萧

西班牙国家远程教育大学主讲教授

哥伦布的航行主要有两个基础,其一是他竭尽全力说服了当时所有的人,包括国王,让他们相信他所选择的航路是到达亚洲最好的航路,远比葡萄牙人当时绕过非洲的那条航路快捷得多。双王针对哥伦布的计划召集了很多专家进行探讨,但是结果都对哥伦布不利。专家们并不相信哥伦布所做的计算,来自撒拉曼卡大学的专家则坚决反对他的计划。但是1492年攻陷格拉纳达之后,天主教双王认为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来资助这次远航,开始对海外进行探索。这是哥伦布得以远航的第二个基础,对哥伦布的成功远航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们提供给了哥伦布政治、经济方面的许多帮助,包括许给他总督的封号,授予他代表王室进行探索的权利。天主教双王与哥伦布之间通过签署合同来对彼此的义务进行规范。这是因为在西班牙的传统里有着依靠合同并依据法律来规范签署合同双方行为的做法。因此,对殖民地的占领虽然是由探险者完成,但是基础在于同王室签订的合同、条约,得到的殖民地由探险者进行殖民,但主权属于王室。王室始终牢牢把握着海外征服活动的主动权。

在经济上,双王还授意当时的一些财团给哥伦布以资金上的帮助,让他有实力组建舰队。此外还给他提供当时最先进的船只和一批航海经验丰富的水手。带着这些航海老手,哥伦布的舰队开始向大西洋深处航行。在航行的最初阶段,舰队里的气氛是十分紧张的,每一个船员都忧心忡忡,因为他们在驶向一片未知的海洋。但是哥伦布战胜了这种悲观情绪,并且否决了船员们返回到加那利群岛的建议。他这么做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在平息一次叛乱的3天之后,曾经反对他的水手就在桅杆上高喊:“陆地!”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

哥伦布的航行以及后来葡萄牙人进行的一系列航海活动,带来了重大的成果,那就是人们得到了整个世界的完整概念,自此开始了所谓的世界历史。 因此,哥伦布的航行便有了深远的意义。这次航行,使得世界上各大洲之间开始逐渐相互认识,各个国家开始有了更多的交往贸易和文化交流。因此在今天这个全球交流达到新高度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促成这一交流的哥伦布远航的意义。

若尔金·麦哲伦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教授

原葡萄牙航海纪念委员会主席
公元1488年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之后,世界就此改变,他不仅开启前往东方的大门,也打开了葡萄牙香料贸易的入口。接下来虽然葡萄牙与哥伦布失之交臂,仍在公元1498年,由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第一只远征舰队前往印度,葡萄牙历史图片在东非及印度尼西亚打下不少殖民地。两年后,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拿下巴西,建立广大的葡萄牙帝国。
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12月王朝复辟。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失去在美洲和亚太的最后几块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国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会党和共产党参加的联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发动叛乱,经三年内战,于1939年4月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达36年之久。1943年2月与德国缔结军事同盟,参加侵苏战争。
都是通过海外扩张兴起的!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当然有过战争了!

中国古代的香料贸易很繁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古代的香料最早是在公元前204年,岭南地区那时候有一个叫做南越国的地方,自然环境条件是非常好的,一些香料的产量高,再加上交通环境比较方便,所以就会从南洋进口很多的香料。如今,中国考古在岭南地区还挖出了许多精美的香炉。

 

我们看过很多古装剧,那时候有许多画面都是为出征的将领向神明祈求保佑,所以就会用香烛去祭拜神明,这里面的香烛就是早期我们用的香料中的一种,古代对香烛还有一个叫法,叫做香木,点燃香木的时候,一阵阵的芳香会扑面而来。所以说,几千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使用香料了。在《诗经》、《楚辞》中的记载中,香料是用来比喻高贵清洁的情操的,形容人的品格高尚。

如今,在岭南地区考古出来的香炉中含有龙脑香或者沉香这两种香料。到汉朝的时候,随着汉武帝出征南越国,并且成功征服了该地区,才让大批的香料流入了中原地区;到了三国争霸时期,孙权让人出征老挝,越南等地,带回来大批的物料,其中就包括:鸡舌香,沉香,广藿香物料等。

那时候拥有香料家庭一般都是贵族,因为那时候交通不是特别的发达,像海上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只有丝绸之路这一条路线,路途遥远,人力少,所以押运回来的香料是很少的。直到盛唐开始,海上的丝绸之路已经开始开通了,就慢慢的香料开始一大批的进口中国,因为广州靠近海边,所以那时候广州是中国最大的香料贸易进口港口。而且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香料的种类被发现很多种,可以达到50种不同类型的香料。

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之后,把各地更稀奇的香料带入了中国。如今,中国的香料已经不需要进口了,因为我们见过太多的香料了,基本上可以自己生产研究新产品。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沉香、檀香等传入内地,三国时期,吴国垄断岭南的香料贸易,直到张骞出使西域,西域商人开始售卖各种珍贵香料到长安等地,之后香料贸易一直络绎不绝。
香料贸易繁荣主要是由丝绸之路开始的,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原和西域国家的交通,使得贸易更加便利
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时候,主要就是相邻的一些国家的往来,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文章标题: 1492年之前人们如何联系,特别是通过香料贸易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4113.html
文章标签:香料  贸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