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明朝的政权模式为什么是司礼监和内阁共同掌权

时间: 2023-06-29 07:00:3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明朝的政权模式为什么是司礼监和内阁共同掌权

明朝内阁和司礼监都有何作用

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 。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
司礼监,官署名。明置,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司礼监素有“第一署”之称。司礼监在明初并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受到限制。到了中后期,由于皇帝怠政厌政以及幼冲等原因,皇帝经常让司礼监代帝批红。这样司礼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央决策,给明朝政治、经济、军事、司法造成了恶劣的后果。
内阁负责提意见,包括政事的解决方案和修改皇帝不合理的命令,核心是票拟权
司礼监是秘书,负责审核,包括替皇帝批准奏折和盖章,核心是批红权
双方职权互补,但是都互相看不起对方,拒绝合作,这样就避免任何一方独断专权

明朝的内阁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明朝内阁制度真正确立是从明成祖朱棣的时候,一直维持到明朝灭亡。明朝内阁是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顾问机构,虽然后来权势日大,但是因为没有决策权不得不受到司礼监太监的压制,内阁辅臣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



明朝建国之初并没有内阁,而是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徐达、胡惟庸等人都担任这些职位。但是丞相统领百官、权力过大,影响到了朱元璋的皇权,因此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丞相胡惟庸被诛,丞相职务被彻底废除,皇帝直接掌管六部大权独揽。但是朱元璋毕竟是个人,难以凭自己处理全国政务,仿照宋朝制度设立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大学士辅助自己处理朝政,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明成祖朱棣继位后一直忙着两件大事迁都北京和北伐蒙元残余,因此长年不在南京,为了不耽误政事不得不成立内阁,为了制衡皇帝执掌决策权,内阁执掌议政权,六部分掌行政权。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内阁开始参与批阅章奏,允许阁臣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章上,最后呈送给皇帝亲自御批,称之为票拟;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后,因为内阁杨士奇、杨荣等人都是东宫的老人,因此加封内阁大臣为大学士,身兼六部官职,内阁权力加重,逐渐受到重视。



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宦官、勋贵两大集团受到打击,明代宗朱祁钰是文官集团一手捧起来的,因此内阁权力更大,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嘉靖帝继位后,将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的巅峰,内阁首辅张居正趁着皇帝年幼,拉拢大太监冯保让内阁成为真正的权力中枢,可惜张居正死后,内阁权力又被削弱了。




但是从明宣宗朱瞻基提高内阁职权开始,同时设立内书堂教太监们读书识字,让司礼监成为压制内阁的机构。内阁手下有三法司,司礼监有锦衣卫、东厂;内阁手下有总督、巡抚,司礼监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内廷、外廷相互制约确保了明朝皇帝吃喝玩乐中依然掌控天下。

封建历史下,明朝的政治运行机制有啥优点和致命缺陷?

熟悉封建王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央集权君主制,始终都围绕六个矛盾,此消彼长,周而复始,逃不过周期律。

六个矛盾分别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太子和非太子的矛盾;君权和太监的矛盾;皇帝和皇后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文官和武官的矛盾。

然而,这六个矛盾的核心还是皇帝本身。一个能力强、身体好、手段高、又勤奋的皇帝,这六个矛盾很容易驾驭,反之,有一个弱项,这些矛盾就会接踵而来。

明朝朱元璋后期因为接连几个宰相都出了大案,干脆,直接废掉宰相制度,自己既是皇帝又兼职做宰相,这样做的后果,朱元璋自己没有问题,没日没夜的上班都不觉得累。但是,后继皇帝都能做到吗?变来变去,内阁制行使了宰相的权力,内阁首府实际上干的就是宰相的活。废掉宰相制,表面上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实际权力运转都在内阁,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明朝运行机制是内阁和内廷共同为皇帝办事,没有丞相,皇帝亲掌六部,内阁大学士是高级顾问,司礼监太监协助皇帝批红。

明朝最为致命的制度有两个,一个是太监制度,一个是特务制度。

太监干政,直接导致君权旁落。皇帝要么不管事,要么没有能力管事,而太监干政往往拉帮结派,贪腐成性,不但满朝文武不满,更加剧了普通百姓的苦难,从而动摇执政基础,后果就是农民起义。

特务制度在明朝最为恐怖。东厂西厂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监控所有官员。造成人人自危,没有私密空间。而三个特务机构又相互争斗,相互勾结,最终苦的还是老百姓。

因此,进入现代一来,选举制度基本可以消除无能之人上台。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文章标题: 明朝的政权模式为什么是司礼监和内阁共同掌权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3846.html
文章标签:明朝  掌权  内阁  政权  模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