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6-10 10:00:4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0次
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他从晋阳起兵后,建立了大唐,后来又完成了统一的战争,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但是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渊鲜有亲自带兵征战的经历,这是怎么回事嗯?
第一,李渊的儿子可以带兵
李渊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带兵的好手,尤其是李世民,虽然是李渊的儿子,那也是妥妥的开国功臣,实力绝对不容小觑。而且他带兵打仗的本事非常厉害,一般人还真的不如他。既然儿子们能够统领大军,那么老子就不用上了。
第二,李渊需要坐镇后方
李渊是从晋阳起兵的,没有多久就建立了大唐。可这不代表什么,只是一个割据政权而已。相反,当时的局势对他而言,还是很危险的,几乎东西南北都有威胁的势力存在。所以,也需要李渊坐镇后方,稳定后方。毕竟他是皇帝了,也没有必要动不动就自己代表出战,否则朝堂就空了。
第三,李渊年纪和能力都不允许他带兵
李渊起兵的时候都50多岁了,这个年纪,虽然不算太老,但是长期的征战显然是有点力不从心了,即使出战,恐怕也只能是出出点子而已了,要领兵打仗,难为他了。再说,李渊的能力也在那摆着呢,他虽然不是酒囊饭袋,但要论带兵打仗,好不到哪里去。
第四,李渊起兵前就属于一方势力了
李渊与刘邦和朱元璋并不一样,刘邦和朱元璋在起义前都只是一个单一的个体,朱元璋还为吃饭发愁呢。所以,他们两个人建国过程中,完全要靠他们自己聚拢人才等等。可李渊本身就是晋王,身边能人多着呢,文臣武将也不在少数。所以,他起兵后完全没有必要自己亲自带兵打仗,手下人就不少。
我国古代有流传一种说法,太子不将兵。意思是说,作为储君的太子,一般是不轻易或者说不能领兵作战的。纵观历史,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历朝历代的太子都是基本不会踏出都城的,而是与君王始终留在同一个地方,常伴其左右。“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其实才是太子不能离开朝廷带兵的主要原因,当然还包括以防太子功高震主这个原因。
一、太子伴君身侧,事务繁忙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君王是绝对的权威的象征,因此储君之位的争夺往往都能掀起腥风血雨。而一旦君王选定了自己的储君,即太子。太子就要开始帮君王分担一部分朝廷政务,在每日的早朝之中也要发挥起引领群臣的主导性作用。因此太子的政务是很繁忙的,还要每日与君王、臣子商量国家大事,向君王汇报各种情况。时不时可能还要去都城之中视察民情,接待外宾等等。实在是分身乏术。
二、君王忌讳功高震主身为储君的太子,自然比任何人都明白君王的心思。不是所有的君王都贤明爱才,也不是所有贤明爱才的君主都能有宽广的胸襟。像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为了防止有下属像他一样“黄袍加身”,所以他就很害怕拥有兵权的其他将领们日后也会因为战功赫赫而威胁到他的统治。因此他就把他们的兵权都给缴了,全部收归中央。哪怕太子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在皇权面前,绝对的权力才是君王最看重的,不容许有任何人僭越。
太子作为储君,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让太子再建立威名和战功,那势必要压过君王一头。那日后如果太子起了反心,或者君王想要另择太子,岂不是处处被掣肘?再有一点就是,太子之位人人觊觎,因此太子如果领兵出战,一旦战死沙场或者被小人所害,那对于君王和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太子留守都城,至少在君王的眼皮子低下,人身安全和其他动向还是可以被掌控得牢牢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