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南宋面对元朝是否有破局的办法

时间: 2023-05-26 07:59:5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南宋面对元朝是否有破局的办法

元朝和南宋之间的战争持续四十年,为什么?

元朝和南宋之间的战争持续四十年,为什么?
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决定历史,但可以转动历史的走向!南宋自从1235年以来,就与蒙古交战,至1279年为止,双方进行了长达44的战争。向来孱弱著称的南宋竟然抵御了强大的蒙元骑兵近半个世纪,除了地理因素外,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孟珙、余阶、王坚等。南宋虽然顽强,但为何最终失败?其实这和一个人有关!
此人名叫刘整,河南邓县人。刘整在历史上名声并不显赫,史书上关于他的史料也不多,但他却是转动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当时邓县在金国的统治下,所以刘整最初是金朝人。金朝末年,刘整投奔南宋,在孟珙麾下为将。刘整作战勇敢,曾率20人偷袭信阳,活捉敌守将,被誉为“赛存孝”。后来刘整入川,在与蒙古人的作战中也是屡立战功。
刘整降元是在1261年,南宋灭亡实在1279年,在这18年里,刘整做了些什么,让南宋最终走向灭亡?其实刘整投降元朝后,主要做了两件事,但这两件事就要了南宋的“命”!
其一,提出“先攻襄阳,后取临安”的破宋战略
应该说之前元朝(包括蒙古)对南宋的战略,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刘整归元后,于1267年觐见忽必烈时,提出“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忽必烈接受了刘整的建议,开始对襄阳的战略包围,宋元双方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襄阳之战。1273年,襄阳守将吕文焕(吕文德之弟)出降,襄阳陷落。
其二,为元朝编练一支强大的水军
蒙古人虽然善于骑射野战,但南方河湖众多,更利于水战,因此南宋牢牢把握着长江天堑,而蒙古铁骑一筹莫展。刘整在襄阳之战中,向主将阿术商量,“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得到忽必烈的许可后,刘整“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虽雨不能出,亦画地为船而习”。
水战本来是宋朝的拿手戏,但元军攻占襄阳后,水陆并进,南宋水军连战皆败,最终临安不战而降。之后崖山海战,刘整编练的这支水军在此战胜张世杰率领南宋水军,陆秀夫被迫背着南宋小皇帝投海。南宋虽然灭亡了,但刘整并没有看到这结局,因为他于1275年病死了。有人骂刘整是汉奸,【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看来,他确实是转动宋元历史的关键人物!
主要是南宋人民的誓死抵抗。否则早就结束了。

南宋与蒙古拉锯半个世纪的战争,有没有可能取得胜利?

1“烛光斧影”和“兄弟之死和弟弟的继承”引起了皇室内部的不和。

2宋代第一次科举考试起到了地域黑的作用。因为名单上的人都是南方的官员,司马光老夫为首的北方朝臣很不满意。宋朝皇帝将考官降级,以司马光老主子为首的北朝朝臣重读试卷。所以名单上的人都换成了北方官员。从那时起,南北之间出现了分歧。

宋代高官多来自北方,官兵主要来自北方。宋后期,为了平衡地方势力,动用蔡京等南方人,加剧了朝廷的斗争。

北宋灭亡后,南宋的主要将领和官员都来自北方。一方面,宋朝不信任南方人,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南宋内部看似和谐与疏离。南方人不愿为南宋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南宋无法借助清朝的力量与蒙元进行斗争。

在元宋时期,锯战持续了半个世纪

1南部地形复杂,草原骑兵无法发展。

南方土地湿润,水网密布。即使两军直接对峙,骑兵也很难产生冲击力。没有冲击力的骑兵很抱歉他们的战斗力。

骑兵有两个优势:冲击力和机动性。骑兵的缺点是抗攻击能力差。一旦他们与步兵作战,一旦冲击力降低,骑兵只会被屠杀。

2南方的山川险恶,有许多天然屏障。元军很难提供后援。

南方有许多毒虫和毒草,气候湿热。元军易患疾病。即使南方盛产有毒植物,马误食也会死亡。

三。南方以山区为主,水网发达。蒙古骑兵毫无用处。北汉士兵是进攻南方的主力军。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和地形,所以进展很慢!

与南宋军队不相适应的是,南宋的军队并没有和南朝的军队并肩作战。这就导致了南宋不能战胜元朝,守住国家,元朝也不能迅速摧毁南宋。

元军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是:

1南宋内部混乱。

2张红帆的战略设计和战术运用是相当正确的。

张洪帆弃骑兵,动用水军,放弃了对其他地区的进攻,沿着长江来到杭州。这样一来,其他地区的宋军无法大规模增援南宋,因为地形复杂,很难派遣宋军。

南宋灭亡后,南方军队不得不保护自己,不愿反抗元朝。事实上,内乱更加严重。因此,张洪藩最终消灭了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大业。

元朝消灭了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南宋。然而,蒙古和元朝的统治者把南方人当作奴隶对待。蒙元将城外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口,分给数万蒙古元地主,在南方实行农奴制。几十年来,南方人成功地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元朝灭亡了。

没有可能取得胜利,因为蒙古的实力远在大宋之上,两宋的军事实力也很一般。
有很大的不可能性。南宋因一些政策是不崇尚军力的,而蒙古作为草原上的国家,游牧民族会因地方适宜而不断迁移,具备一定的作战实力。
应该是有可能取得胜利的,因为南宋地大物博,能够坚持的时间比较长。

南宋在面对蒙古进攻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机会翻盘呢?

“宋朝国祚319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任何事情有果必有因,南宋败蒙,几无翻盘可能,自有其历史必然的一面。

如日西落般南宋王朝,遇虎狼之元必败无疑;当时正如日中升的蒙古,苦战45年,采取经大理迂回的正确战略,必胜;蒙古是所有对手千年一遇、打败天下无敌手的强敌。有史学家认为:蒙古的崛起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异数”。

前两点是历史的必然,第三点是带有必然因素的偶然。今着重浅谈第一点,即:

南宋王朝败给蒙古王朝,建立元朝,主要原因在南宋自身。

一,家天下式立国精神,爹能旺一代,将熊熊一窝。

第一,立国苟且偷安,南宋没有改革的勇气。宋朝为避免重蹈前朝覆辙,加强中央集权,文臣武将“有职无权”,以求安生。这样政权,有谁敢保证长久,所以兴替自然。

第二,君昏出佞臣。争论于“主战”、“主和”之间,荒淫无耻。宋朝奸臣当道,腐化堕落,为数众多。至今,秦桧还跪在岳飞像前。

第三,赵氏子孙不肖者多。开国皇帝岂能保证子孙个个如祖宗般贤明?栽了满树的鲜桃,谁不想尝尝。无奈子孙道德沦丧者多,怨不得别人,只好听天由命!

二,国家制度,缩手缩脚,安一时而不思长远。有违常规。

第一,文官担任统帅。为防止另一次“陈桥兵变”,让文官统帅三军。结果曾经出现过敌军兵临城下时统帅尿裤筒儿的事儿,导致兵不能战。

第二,皇帝安全第一。哪管指挥系统制度的建立问题。南宋的皇帝有个“怕”字,指挥、建都等不能离前线太近,怕。一有风吹草动就逃,怕。所以,南宋有些皇帝因怕而逃,与水有缘,可以躲在船上,甚至长达数月不下船。

第三,国家军备制度松懈。战前,金朝抵抗蒙军22年,南宋有足够的备战时间,南宋的当权者依旧在享乐,没有像样的国家备战制度。战时,不能形成举国抗元动员制度。宋元对抗全程中,南宋不懂得国家制度变通,纵有众多人口、纵有空前发展的商品经济、纵有高度繁荣的科学创新,仍旧沿用原有的社会管理制度,虽有千人万物,不得尽其用。

三,大政方针,战略上错误。

第一,重文轻武方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其最消极的一个方面明显表现在兵弱军衰,战力不强。

第二,推行被动的求和政策。纳贡称臣,完全是一套“投降主义”。与北方民族达成“纳贡+岁币+自由贸易”的协议,看似可以拥有庞大的顺差,用岁币扩大影响,再用赚来的钱抽出一部分纳贡,求得一时安稳,免除更大的战争支出。从纯经济角度有利可图。但是,得来的是带有“剧毒”的顺差,然后“自当羔羊”,用浸入南宋血泪的岁币向北方纳贡,隐忍图小利谋小安。它摧毁的是宋人的心里长城,得不偿失。

文章标题: 南宋面对元朝是否有破局的办法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1515.html
文章标签:元朝  南宋  面对  办法  有破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