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5-22 19:01:0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肃顺之死,确实是晚清朝廷一大损失。因为肃顺是当时才能最为杰出的治世能臣,他的存在,对维护清朝统治有着生死攸关的意义。如果他不死,很可能改变清朝历史走向,至少能大大延缓清朝的灭亡进程,避免让清朝成为西方列强争抢的鱼腩。
一、肃顺的仕途与人生
肃顺,生于1816年,卒于1861年,晚清著名权臣。肃顺出身清朝皇室宗亲,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而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孙子。肃顺虽然是八旗贵族后裔,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但由于他的哥哥端华承袭了郑亲王世袭爵位,肃顺最初只是一名无职无权的闲散宗室,当时像他这样的“黄带子”“红带子”多如牛毛,因此发展前途不容乐观。
道光年间,肃顺得到第一份正式工作,被侍卫处录用为宫廷侍卫。由于在这个职位上忠于职守,勤勤恳恳,道光十六年,晋升为侍卫处散秩大臣。但在这个职位上他一直呆了十几年,寸步未动。
咸丰帝登基后,肃顺的人生迎来转折点。咸丰意识到肃顺人才难得,对他委以重任,肃顺从此平步青云,陆续升任内阁学士、副都统、护军统领、工部侍郎、礼部侍郎、户部侍郎,咸丰七年升任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咸丰帝临死前,任命肃顺为辅政八大臣之首,被封为“赞襄事务王大臣”,位极人臣。
但此时野心勃勃的慈禧正处在崛起上升阶段,与肃顺发生激烈的权力之争,肃顺最终失败,在1861年被处死。
二、肃顺的才能有多强
肃顺在任期间,根据清朝当时内忧外患交集的严峻局面,在诸多方面对症下药,力图挽救清王朝。他铁腕反腐,大力整饬官吏风气,在“戊午科场案”中斩杀一品大员柏葰,使得清朝朝廷自乾嘉时期以来日甚一日的腐坏风气大有改观。
肃顺还慧眼识人,敢于放手用人,一手提拔推荐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能臣,这些人都为挽救清朝立下大功。肃顺主张对外强硬,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干涉行径,敢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为了捍卫清朝国家领土完整厥功甚伟。
肃顺的忠心、德行、才干、眼光,都是清朝历代名臣中的翘楚,他的死,使得晚清朝廷遭遇一次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
1、忠臣:林则徐,刘罗锅,纪晓岚,于成龙,田文镜,李卫,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
2、奸臣:多尔衮,噶礼,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鳌拜,叶名慎,和绅,肃顺,袁世凯。
1、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2、刘罗锅
刘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3、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
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左宗棠全集》。
4、噶礼
噶礼(?-1714年),董鄂氏,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初年大臣,开国五大臣何和礼四世孙。
起自廕生,授吏部主事,再迁郎中。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噶礼随行。
为官勤敏,贪婪无厌,虐吏害民,多次被弹劾贪污,还是得到康熙帝的信任,历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 、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升任两江总督,坐噶礼与张伯行互参案革职。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噶礼母亲叩阍,控诉噶礼、弟弟色勒奇、儿子干都等在食物下毒,图谋弑母;其妻以养子干泰,纠众毁屋。经刑部审问属实,拟处噶礼凌迟极刑、其妻绞刑、色勒奇和干斩首、干泰发黑龙江,家产籍没入官。康熙帝勒令噶礼自尽,妻子从死,余如部议。
5、鳌拜
鳌拜(约1610年 [1] —1669年,满语:Oboi),清初权臣,出身瓜尔佳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生年不可考,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
以战功封公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晚年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在黄锡衮、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于朝,后定下计策,在武英殿擒拿鳌拜。鳌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他是位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鳌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噶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左宗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则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肃顺是咸丰死前钦定的八大顾命大臣中的灵魂人物。八大臣中7个人奉他为首领,剩一个额额驸景涛是墙头草,是老好人。由于二宫联合了恭亲王奕䜣,经过了精心准备,在祺祥政变中扳倒了肃顺等8人,肃顺因此殒命。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后世的史书中都说肃顺骄纵跋扈,擅权殖党,死有余辜。
实际上肃顺是咸丰朝最有能力的人物,也是咸丰最器重的大臣。肃顺不只会迎合皇帝,他办事老练周到,并且很有胆识。道光帝留下的一帮老臣都是只会打卡、磕头、领皇粮的庸碌之辈,肃顺自然成为其中亮眼的一颗明星。尤其在咸丰帝贬抑自己的亲兄弟恭亲王奕䜣之后,肃顺更成为他的第一心腹。肃顺是一位格局大,能力大,同时野心也大的一个牛人。说他格局大,是因他虽为爱新觉罗皇族,但是他不拘泥于满汉的门户之见,大力提拔有能力的汉人担任重要职务。同光中兴名臣中有一半儿都受到了肃顺的器重和提拔。
肃顺在与皇帝、大臣的交谈中,对于曾国藩、胡林翼的才能毫不吝啬赞美之词。1860年太平军攻陷了江南大营,搞得整个满清朝堂人心惶惶,满族大臣都说曾国藩不堪大用,咸丰皇帝也担心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会威胁其皇权。还是在肃顺的坚持和庇护下,咸丰皇帝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稳定了东南的战局。左宗棠可以说他欠了肃顺一条命。左宗棠当时还是湖南巡抚骆秉章手下的一名师爷,他跟永州镇总兵樊燮发生了肢体冲突,樊燮的后台是官文。官文是满人,自然深得皇上的重用,为了替手下出气,上奏反咬左宗棠一口。皇上知道这件事之后,甚至要将左宗棠就地正法。
左宗棠虽然只是一个师爷,但深受骆秉章器重,湖南一省的军政事务决策都出自左宗棠之手。当咸丰就左宗棠事件询问肃顺时,肃顺说左宗棠此人绝不能杀,他是栋梁之材。正是由于肃顺的居中调节,左宗棠才保住了脑袋。说肃顺能力强,是因他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雷厉风行,杀伐果决,能办实事,最有名的便是他处理了戊午科场案和户部宝钞案,居然让两个一品大员一死一贬,大大改善了污浊的政治生态。
肃顺是一位怎样的大臣?
肃顺在咸丰帝在位时,升职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咸丰皇帝继位时肃顺就被提拔为内阁学士,咸丰十年受命御前大臣,能够在清朝被任命为御前大臣的人,这个人就是皇帝的心腹大臣,对国家大事的抉择都有强大的话语权,具有左右国家命运能力的人。
乾隆年间,和珅就是乾隆皇帝的御前大臣,乾隆皇帝对他是言听计从,由此可见御前大臣的重要性。肃顺跟何坤不一样,肃顺为人正直刚烈,处事能力有余但是不够圆润,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在处理国家事情上,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情面,本着为皇帝负责,为国家兴衰着想,大刀阔斧的进行整顿,亲汗疏满、重用汗臣。认为只有曾国藩、胡林翼这样有能力的功臣才能拯救国家,甚至扬言“旗人混蛋多”,还大幅度的消减了旗人福利,这样做的结果,招致了肃顺被旗人恨之入骨。
为国为民的肃顺最后结局如何?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打到北京后,咸丰帝逃亡到热河行宫,一路上食物匮乏,肃顺优先考虑皇帝的衣食,根本没把皇后等各位娘娘放在眼里,宫女们每天只能以豆豉充食,皇后和贵妃每餐就一荤一素。而皇帝和肃顺两人是酒肉不愁,好不快活。这就把慈安和慈禧两位得罪了,两宫太后更是对肃顺的态度极为不满,这也为肃顺埋下了杀身之祸。
咸丰皇帝逃到热河后病故,肃顺在护送咸丰皇帝的灵柩回京的路上,被慈禧派人逮捕处决了。大批清朝权贵 欢天喜地的来围观。正直的肃顺开口大骂,被刽子手砸断手脚再砍去头颅,不得善终。肃顺倒下了,再也没有下一个肃顺站出来!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