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5-19 19:00:2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首先可以说这是篡位的一个必经的流程,因为对于那些想要当皇帝的权臣的来说,这个时候他们是不具备这种直接篡位的合法性的,毕竟人们对于正统还是非常认可的,而且一旦他篡位就会被群起而攻之,有可能会让自己前期的经营全部都付之东流。
其次呢,幼主是非常容易控制的,毕竟他的年龄非常的小,基本上只要连哄带骗就可以达到你想要的目的,就比如说你想要颁布某一个法令,但是以你目前这个身份是不合适的,所以只能借助幼主的手去替你颁布。但是他又没有思考能力,所以只能任由你摆布。其实这个时候也跟做皇帝差不多了,只是说在名义上面还不是皇帝。
除此之外,当皇帝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纵观我国古代所有的篡位之举,都是先立幼主然后把他所有的权力架空,然后再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让他写一个诏书诏告天下把这个位置让出来。
比如说像三国时期的曹丕就是这么做的,那个时候的汉献帝与他而言可以说没有一点价值,并且朝中的大臣都是他的人,所以当时他的篡位也是合情合理,毕竟时机已经成熟了。
不仅如此,立幼主还会在天下人的心目当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天下人会觉得这个臣子不错,在这个时候还不篡位,还有这种扶持幼主的忠诚做法,一旦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这就会给他后来的行动带来极大的便利。
隋文帝杨坚是北周的隋王,废周静帝后登基称帝,建立隋朝。
杨坚当上大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大象二年(580年)六月,北周宗室中有实力的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都到了长安。
杨坚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司马消难南逃于陈朝,王谦也被杀死。杨坚的这一胜利,稳定了内部的统治秩序。
接着便以谋反的罪名,先后杀掉了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清除了鲜卑族中的反对力量。同时又拉拢元谐、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鲜卑贵族。这样就使杨坚集团改朝换代的计划,不再受到任何阻碍。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同月,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扩展资料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
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坚
隋文帝杨坚是北周的隋王,废周静帝后登基称帝,建立隋朝。
杨坚当上大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大象二年(580年)六月,北周宗室中有实力的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都到了长安。
杨坚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司马消难南逃于陈朝,王谦也被杀死。杨坚的这一胜利,稳定了内部的统治秩序。
接着便以谋反的罪名,先后杀掉了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清除了鲜卑族中的反对力量。同时又拉拢元谐、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鲜卑贵族。这样就使杨坚集团改朝换代的计划,不再受到任何阻碍。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同月,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扩展资料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
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坚
历史过程:
宇文阐(周静帝)即位,任命杨坚为丞相。周静帝即位时才7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所以杨坚就在郑译和刘昉的帮助下以外戚身份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杨坚当上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先是骗北周宗室五王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到长安,雍州牧毕王贤及赵、陈等五王一起被杨坚杀掉,杨坚又任用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扩展资料:大隋朝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杨坚由继承父亲杨忠的随国公起家,其家族曾被赐姓普六茹,进封随王,故把自己新王朝的国号定为随,他又感到随字有走字旁,与走同义,不太吉利,便改随为隋。隋朝建立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銮宝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参考资料:杨坚 百度百科
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 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 。
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扩展资料:
在位时的政治举措:
1、加强削藩
永乐初,朱棣为了安抚诸位藩王,稳定国内局势,同时表示自己和建文帝的不同,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亲王旧封;建文帝的弟弟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𤐤尚未就藩,朱棣皆降为郡王,同年又将已就藩的朱允熥、朱允熞召到燕京,以不能匡正建文帝为由废为庶人,软禁于凤阳,仅留朱允𤐤奉祀懿文太子,而朱允𤐤不久也于永乐四年死于火灾。
2、清除异己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后,左佥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乡,转相攀染,致使村里为墟。后遂泛指朱棣穷治忠于建文诸臣之举。如方孝孺被灭十族,谪戍者八百七十三人,外亲坐死者复千余人;练子宁之死,弃市者一百五十一人,九族亲家之亲,被抄没戍远方者又数百人。
3、改革吏治
朱元璋时,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所以皇帝非常累。朱棣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
4、迁都北京
北平是朱棣兴王之地,朱棣在此经营多年,统治比较稳定;另外北平处于北方农业区与牧区接壤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于此不仅可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由南则可统领中原,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棣
杨坚当上大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周皇室诸王有很多有实力的藩王,杨坚怕他们时刻会生变,以赵王宇文招(周武帝之弟)将要嫁女于突厥为名将他们召来京师长安,防止他们反抗。二十四日,宇文赟在天德殿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
之后周静帝拜杨坚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皆听命于他。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以郑译为长史,刘昉为司马,设置丞相府官僚。周宣帝时,刑政苛酷,人心崩溃而不归附,朝野没有坚定的志向。杨坚任大丞相后,施政宽和,精简严苛的法令,躬行节俭,天下之人心无不归附于他。
大象二年(580年)六月,北周宗室中有实力的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都到了长安。相州总管尉迟迥自以为是北周的重臣宿将,看到杨坚擅政心中不平,于是举兵东夏。
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响应。赵、魏之士,跟从的人非常多,旬日之间,就聚集了十万兵马。又宇文胄以荥州、石愻以建州、席毗以沛郡、毗弟叉罗以兖州为根据地,都响应尉迟迥。杨坚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
司马消难南逃于陈朝,王谦也被杀死。杨坚的这一胜利,稳定了内部的统治秩序。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及赵、陈等五王,看到杨坚平定了尉迟迥之乱,威望大增,图谋作乱。杨坚捉拿宇文贤将其斩首,宣布赵王等人的罪行,下诏五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来安定五王之心。
接着便以谋反的罪名,先后杀掉了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清除了鲜卑族中的反对力量。同时又拉拢元谐、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鲜卑贵族。这样就使杨坚集团改朝换代的计划,不再受到任何阻碍。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同月,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
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立王后独孤氏为皇后,王太子杨勇为皇太子。降周主为介国公,五月,杨坚派人害死宇文阐,谥号静帝,葬于恭陵。
扩展资料
统一全国后,杨坚励精图治,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领(以及其所辖府兵)恢复汉姓。另外,废除九品中正制,改为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
隋初经历南北朝长期的战乱,民生疲弊困苦,故杨坚接纳司马苏威建议,罢盐、酒专卖及入市税,其后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杨坚在位时代之富饶既非重敛于民,究其原因,与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
此举既可增加赋税,又可稳定经济发展,且南朝士族亦渐由衰弱至于消逝。均田制能顺利推行,对隋前中期的经济发展收益甚大。加上隋代以关中作为本位,关中粮食短缺,需依赖关东漕运接济,故杨坚于洛州等地设立常平仓等官仓,贮存关东运来粮食,建广通渠,便利关中漕运。
又于民间设义仓,人民捐纳粮食以防凶年。自开皇九年(589年)统一天下后,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户籍不清,税收不稳。于是于开皇五年(585年)下令实行大索貌阅。
并接纳尚书左仆射高颎之建议,推行输籍法,作全国性户口调查,结果查获没有户籍的百姓达165万余口,其中丁壮44.3万人,以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尽扫魏晋南北朝以来隐瞒户籍之积弊。
此外,杨坚安定政治,关陇集团的支持功不可没。汉人如郑译、刘昉、高颎等名臣有助推动国策。杨坚亦因前朝酷刑甚多,影响民生,故命苏威等人编纂《开皇律》,修订刑律,订立国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又减省刑罚,死刑只设绞、斩二等,以示隋朝对民之宽大。
从隋前中期的人口增长就看得出杨坚的政治才能:开皇元年(581年)全国户口462万户,到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达到8,907,536户,46,019,956人。其中在开皇九年(589年)南下平陈增50.0万,此时的全国户口700多万,平均年增长226,708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坚
隋文帝杨坚是北周的隋王,废周静帝后登基称帝,建立隋朝。
杨坚当上大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大象二年(580年)六月,北周宗室中有实力的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都到了长安。
杨坚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司马消难南逃于陈朝,王谦也被杀死。杨坚的这一胜利,稳定了内部的统治秩序。
接着便以谋反的罪名,先后杀掉了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清除了鲜卑族中的反对力量。同时又拉拢元谐、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鲜卑贵族。这样就使杨坚集团改朝换代的计划,不再受到任何阻碍。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同月,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扩展资料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
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坚
隋文帝杨坚是北周的隋王,废周静帝后登基称帝,建立隋朝。
杨坚是周宣帝的岳父,周宣帝非常忌惮他,等周宣帝死了之后,幼帝只有八岁。杨坚以外戚身份管理朝政,辅佐皇帝。
在处理了内部的郑译和杨昉的事情后,他扫平了当时对他有威胁的五王。之后杨坚废帝称帝。
扩展资料: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为普六茹,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
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
隋文帝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 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文帝
历史过程:
宇文阐(周静帝)即位,任命杨坚为丞相。周静帝即位时才7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所以杨坚就在郑译和刘昉的帮助下以外戚身份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杨坚当上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先是骗北周宗室五王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到长安,雍州牧毕王贤及赵、陈等五王一起被杨坚杀掉,杨坚又任用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扩展资料:大隋朝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杨坚由继承父亲杨忠的随国公起家,其家族曾被赐姓普六茹,进封随王,故把自己新王朝的国号定为随,他又感到随字有走字旁,与走同义,不太吉利,便改随为隋。隋朝建立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銮宝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参考资料:杨坚 百度百科
篡夺北周大权,加强自己的实力。
杨坚,小名那罗延,本为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华阴县),生于西魏大统七年(541年),贵族官僚家庭出身。
北周宇文皇帝正统性不强,威望并没有深入人心。关陇集团最早的领袖是贺拔岳,宇文泰是被大家推举为首领的,只是八柱国之一。西魏是一个股份制企业,宇文家只是大股东,没有绝对控制权。宇文泰,宇文护为了篡权,杀害北魏孝武帝元修,西魏废帝元钦,恭帝元廓,做的不地道。北周五帝中,只有宇文邕真正掌权了五年,其他皇帝存在感极低,没有树立天子的威望。一旦皇权旁落,难防别人效尤。所以杨坚的篡位没有受到舆论太多的谴责。
宇文邕宇文赟对宗室皇族的打压。宇文邕杀了亲弟宇文直,宇文赟杀了皇叔宇文宪,自毁长城。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族藩王既是皇室的屏障,又威胁着在位皇帝的权力。一旦皇帝对宗室势力打击过度,就会破坏皇族与外姓权臣的微妙平衡,引发权臣的篡逆之心。宇文宪死后,剩下宇文达,宇文招之流难堪大任,给杨坚摆鸿门宴,都和项羽一样妇人之仁下不了手。结果被杨坚屠戮殆尽。
杨坚赢得了关陇集团大部分人,尤其是汉族将领韦孝宽,杨素等的支持。司马消难,尉迟迥倒是想为宇文尽忠,但身在外地,势力不强。关陇集团的核心,关中长安,全是杨坚的支持者。后来李唐代隋也重演了这一幕。李渊作为关陇集团八柱国后裔,占据关中很容易,从太原打到长安,一路都有人接应。这就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人脉。
拓展资料
长子杨坚继承了父亲杨忠的爵位,成为北周朝的,你知道杨坚是怎样篡位的吗?本文是杨坚篡位的起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周武帝认为宇文宪说的很有道理,便疏远了杨坚,杨坚在朝中的地位很是尴尬,怀有远大志向的杨坚,早就想借机发动政变,只是时机未到,杨坚不敢轻易动手。周武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宇文赟登基成为皇帝,随后立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为皇后,杨坚也因此被任命为柱国大等职位。
宇文赟在位期间,只知道沉迷于酒色之中,根本无暇顾及朝中大事,这为杨坚夺取政权提供了便利条件。宇文赟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所以他22岁就去世了。随后,宇文阐登基为皇帝,成为周静帝。宇文阐登基时才7岁,朝政大权就落在了杨坚手中。
此时,杨坚在北周朝廷有许多政党,他们都支持杨坚的行动,随后,杨坚担任丞相一职,这位他篡位夺取政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了肃清北周宗室的势力,他借机将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五人骗到了长安,将他们杀死。随后,杨坚又利用军事之权,消灭了阻碍自己的力量。公元581年,周静帝主动禅位给杨坚,杨坚登基成为皇帝后,改国号为大隋,他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
自西晋灭亡后,少数民族入侵北方,各自建立政权,出现了混乱的多国并存局面。
历经上百年,最后鲜卑族首领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这段时间汉族人的地位非常卑微,直到汉人杨坚创建了隋朝,大一统北方,才让汉族逐渐恢复发展。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