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晚清时期中国人对西方各国的认识是怎样的

时间: 2023-05-07 12:00:2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晚清时期中国人对西方各国的认识是怎样的

近代以来晚清政府和中国人民面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是如何面对的?

高一历史论述题目
晚清政府:
开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虽然这三次大的近代化运动其主观动机毫无疑问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统治,但是其要巩固自己统治,肯定就要摆脱外来入侵。例如洋务运动,建立近代海陆军,学习西方的枪炮、语言文字、先进技术、派遣留学生、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乃至于修筑铁路等等,显然是为了抵制外来入侵,而不是投降西方列强。光绪帝为什么要搞戊戌变法?因为不要当亡国之君!而不想当亡国之君就意味着要抵制列强的侵略。因为当时并没有国内危机会使得自己失去政权。
中国人民:
中国人民活在在清政府或其爱国官员的领导下,或者是自发的都展开了连绵不绝地反对外来入侵的斗争。比如近代以来爆发连绵不绝的教案就具有反侵略的性质,如三元里抗英斗争,如黑旗军抗法,更明显的如义和团运动。虽然义和团运动具有明显的落后性,违反了现代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但是它是在西方的入侵下才会发生的,是为了抵抗外来入侵。义和团自然认不清国家民族与请政府的区别,但是其扶清灭洋仍旧是具有爱国主义性质的斗争口号。
两者反对外来入侵的斗争也有区别,清政府由于利害攸关,因此斗争很不彻底,具有很大的妥协性,如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则具有坚决性和彻底性。只有政府和人民相依为命,共同努力,反侵略才会有其积极效果,如果各行其是,乃至于针锋相对,都是无济于事的。然而遗憾的是近代以来的中国就陷入了这样一个矛盾的困境之中。
清政府时而打,时而降,变化不定,在政治上显得很幼稚,使得人民也无所适从,各地有不同的反抗,有大规模的是义和团运动等。
你应该说清楚,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军事入侵,还是经济、政治、文化入侵?又或者是全部都算?
1840年之后也就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近代。这是中国一段屈辱的历史,清朝同志的腐败日益暴露。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扎,卖官鬻爵,贿赂成风。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在面对外国的入侵时投降妥协、赔银割地、丧权辱国。
晚清时期民族矛盾空前激烈取代阶级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发起了义和团运动。清政府面对日益加剧的瓜分局势在针对义和团的问题上也由“剿灭”变为“招抚”。
最后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和清政府的破坏,义和团运动遭到了失败。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敌的反抗精神,打乱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日程,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革命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近代中国人从认识世界到走向世界经历了曲折过程

近代中国人从认识世界到走向世界经历了曲折过程
一、19世纪40-60年代:
华工、洋人雇员和最初的外交使团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贸易和旅行。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用军舰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了上海等5个沿海通商口岸,从此外国商人、传教士、外交官、军人、旅行家等大批涌入中国,但中国人出国却为数很少。
19世纪40-60年代出国的中国人大致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被西方殖民者诱拐贩卖的契约华工,当时被称为“苦力”或“猪仔”。外国洋行及其雇用的买办、掮客,诱骗华工签订契约搭乘外国轮船出洋,贩卖到急需劳工的古巴、美国、秘鲁、澳大利亚等地。据统计, 1847-1852年,从厦门通过贸易共输出华工8281名。这些华工在贩运途中和劳动场所,遭到非人待遇,被当作奴隶和牲畜一样残酷虐待,死亡率很高,生活极为悲惨。这与非洲黑奴贸易一样,根本不是正常的国际人员交往。后来还有一些华侨和华工陆续出海到东南亚各国开垦和移民。
第二类出洋的中国人是个别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或替西方商人、洋行、外国外交、宗教、文化教育机构团体服务的买办、雇员、翻译。例如福建人林针,受雇于厦门美商,1847年6月到美国,工作一年多后回国,他写了一部《西海纪游草》,是晚清中国人撰写的最早的美国游记。又如广东南海文人罗森,寓居香港时认识了美国传教士卫廉士,1854年(咸丰四年)由其推荐担任美国培理将军远征日本舰队的汉文翻译。罗随培理舰队到过日本横滨、下田、箱馆等地,参与了日美订约、开埠过程,回国后写了一篇《日本日记》在香港发表,这是晚清中国人第一部日本游记。还有苏州文人王韬曾受雇于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开办的墨海书馆。1867年(同治六年)他应英国传教士理雅各邀请,赴欧洲访问,曾在英国牛津大学讲演孔孟学说和中英关系,可以说是晚清第一位在欧洲大学讲坛上宣讲中国文化的中国学者。1870年回到香港后,他办了《循环日报》,还写了《普法战记》等书。
第三类是由外国传教士带到西方留学的中国青少年。其中最有名的是1847年被美国传教士、香港马礼逊学堂校长布朗带到美国马萨诸塞州留学读书的容闳、黄宽、黄胜三人。容闳185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成为第一个从美国大学毕业的中国人。黄宽后来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成为经过欧洲医科大学正规训练的中国第一位西医。黄胜则与伍廷芳共同创办《中外新报》,与王韬合作成立中华印务总局,成为近代出版印刷业的先驱人物。
第四类出洋的中国人则是由外国人士带领前往西方游历访问的少数中国官员。例如1866年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要请假回国结婚,总理衙门便派遣了前山西襄陵县(今襄汾县)知县斌椿与其子广英以及3名同文馆学生,随赫德赴欧洲观光游历。他们在英、法、德等9国游历了7个月后归国,这是晚清中国官员走出国门海外游历的第一次尝试。他们所写的游记如《乘槎笔记》《航海述奇》等记录了晚清官员对欧洲最初的见闻。还有1868年的蒲安臣使团。该团由刚卸任的美国公使蒲安臣率领,他被授予“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的头衔。为了维护面子和平衡列强关系,使团成员还包括两名清政府总理衙门的章京志刚、孙家谷,以及一名英国人和一名法国人。使团用2年8个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其间,蒲安臣四处包揽交涉、谈判,甚至擅自与外国缔约,中国使臣几乎成了点缀品和观光客。不过这毕竟跨出了中国外交走向世界迈向国际社会的第一步。使团里的中国人也通过出访大开眼界,接触了新事物、新思想,这可以从他们的游记,如志刚的《初使泰西记》、孙家谷的《使西述略》、使团翻译张德彝的《欧美环游记》等书中看出来。
二、19世纪70-90年代:
驻外使节、游历官员与官派留学生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开始向外国派遣外交使节、独立的游历考察官员和官费留学生,中国人由完全被动到逐渐主动地走向世界。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通过《北京条约》取得公使驻京权利。西方国家陆续派遣公使驻华,并在北京开设公使馆,在上海等地开设领事馆。而清政府直到70年代才开始派遣赴外使臣。最早在1870年派遣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为出使法国特使、钦差大臣,其使命只是为“天津教案”向法国道歉。1875年(光绪元年)任命的出使英国钦差大臣郭嵩焘,最初的使命也是为了“马嘉理案件”赴英国道歉,然后才转为长驻英国,成为晚清第一位驻外公使。出国后,郭嵩焘能认真考察和分析西方国情和现状,在日记和报告中对西方文明有些肯定的描述。不料竟遭到顽固保守派士大夫的群起攻击。尤其是驻英副使刘锡鸿还打小报告诬告郭嵩焘“崇洋媚外”“有失国体”,甚至有“私通洋人之嫌”,最后任期未满就被清政府调回。他写的《使西纪程》一书也被禁止发行并毁版。1877年至1878年,清政府陆续在英、法、德、日、美等国开设了驻外使馆,派遣了驻外使团。早期的中国外交官群体为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认识世界起了重要作用,如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黄遵宪等人都撰写了许多考察研究外国的报告、日记和著作。
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还主动独立地派出一些官员出洋考察、游历和调查。例如1874年清政府曾派出陈兰彬、容闳等官员专程到美洲古巴和秘鲁调查华工受虐待状况,力图维护华工权益。1876年派遣浙海关文案李圭与海关洋员一起前往美国费城参观世界博览会。他写了一部《环游地球新录》,不仅记录了费城世博会及各国见闻,而且以亲身经历证明了“地球确实是圆的”。1879年道员徐建寅受北洋大臣李鸿章派遣到欧洲订购铁甲舰,同时考察了各国工厂。他写的《欧游杂录》是中国官员第一次对欧洲近代工业进行深入考察的珍贵记录。这个时期地方大员也开始派员出国游历考察,如1878年四川总督丁宝桢派江西贡生黄楙材游历考察缅甸、印度等国。
1887年清政府还通过考试,从中央六部中下级官员中选拔了12名海外游历使,分别派赴亚洲、欧洲、南北美洲20多个国家,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以调查研究外国情况为主要任务的海外游历考察。海外游历使最远到达了南美洲的智利、巴西等国,其路程之远及所到国家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他们所取得的外国调查研究的成果也是空前的。可惜这批海外游历使回国后却没有被重用,也没有让他们在外交岗位上发挥作用,其外国调查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未受重视,以至这样一次走向世界的举动,竟然渐渐被埋没和遗忘。
这个时期清政府开始向海外派遣官费留学生。最早是官派幼童留美。1871年在容闳的建议下,曾国藩和李鸿章联名奏请派幼童赴美留学,获清廷批准。在上海设立出洋肆业局招生,从1872年至1875年先后分四批派遣120名10-16岁幼童赴美国留学。他们被分散安排在美国居民家中住宿,在美国的中学毕业后,陆续有50多人考入耶鲁、哈佛、哥伦比亚等美国大学学习。留美幼童在美国学习勤奋,进步很快,同时思想、习俗也渐渐发生变化,如见了官员不愿下跪,要求穿西装、剪辫子、进出教堂等,因此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适异忘本,目无师长”,要求将留美学生赶快撤回。加上当时美国出现排华风潮,清政府在1881年决定将留美幼童全部撤回,以至幼童留美计划半途而废。这些留美学生回国后不少人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政界、军界、外交界、科技界和教育界的著名人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如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被誉为“中国工程师之父”的詹天佑,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学堂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等。
此后,1877年至1897年清政府又先后派遣了4批共80多名学生留学欧洲,主要是英国和法国。因为这些学生大多数是从福州船政学堂学生中选拔的,赴欧主要是学习海军的造船和驾驶专业,故史称“留欧船政学生”。这些学生回国后成为中国早期海军和造船工业的骨干,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创立、发展作出了贡献。晚清北洋舰队的主要舰长如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林永升等都是留欧船政学生,他们几人都在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还有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严复,当年也是官派留学英国的船政学生。1896年清政府还选派了唐宝锷等13名学生赴日本留学,这是中国第一批官派留日学生。
值得注意的还有1896年李鸿章的出洋。当时清廷派大学士李鸿章为特命头等钦差大臣出席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他负有“联俄拒日”的使命,与俄国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还应邀访问了德、法、英、美、加拿大等国,会见了各国元首和政要,如英国女皇维多利亚、德国首相俾斯麦、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等。李鸿章使团是19世纪清政府派出的最高级别外交使团,此行共历时190天,水陆行程9万里,是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三、20世纪初:
赴日留学、考察与五大臣出洋
1895年甲午战败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强烈要求向西方与日本学习,通过改革或革命救亡图存。因此在20世纪初出现了一个赴日本留学和考察的热潮,成为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第三个时期的新特色。当时清末新政急需人才,清政府实行提倡鼓励官费、自费并举赴日留学的政策。
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后,出洋留学也成了知识分子的重要出路。而且日本政府采取主动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加上赴日留学路途近、交通方便、费用省、文字习俗相似等因素,都是留日热潮形成的重要原因。留日学生从1901年的200多人,1903年增到1300多人,1905-1906年猛增到8000多人,达到最高潮。后来因中、日双方的限制政策和国内教育的逐渐普及、欧美国家也积极招收中国留学生,留日热才逐渐降温。
与19世纪清政府派往欧美的官费留学生大多学习理工和海军不同,20世纪初以自费生为主的留日学生学习的专业非常广泛,从政法、文史、军事、外语、师范到理工、农医、商业以及音乐、美术、体育等等,而其中以学政法和陆军为最热门。很多留日学生在日本吸收新知识、新思想,参加爱国运动,逐渐从改良走向革命。他们利用在海外求学的条件,组织革命团体,出版革命书刊,使日本东京成为20世纪初中国革命派的主要海外基地。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主要骨干如黄兴、宋教仁、胡汉民等都是留日学生。重要的革命宣传家如陈天华、邹容及历次武装起义的指挥和骨干如刘道一、秋瑾等,也都是留日学生,他们为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作出了重大贡献。
另外,归国的留日学生也是清末新政改革的骨干力量。筹备立宪、法制改革、教育改革、军事改革的许多建议、法令、制度都是他们起草的。不少归国留日学生成了清政府各种新政机构的官员或新军的各级军官和各级新式学堂的教员。
除了赴日留学外,20世纪初还有大批中国官员、士绅、文人、学者或官派或自费赴日本考察游历。他们考察的范围很广,从宪政、法律、军事、教育、工业、商业、农业、交通到司法、卫生、监狱等等。他们还撰写了不少调查报告和考察记,为中国改革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这个时期还应特别提到1905-1906年的五大臣出洋,它标志着晚清中国官员在走向世界的历程上又迈出了一大步。1905年由于民族危机加深和日俄战争的影响,国内要求立宪的呼声日益高涨,驻外公使和地方督抚也纷纷奏请仿效日本与欧美的政治制度。清廷决定派王公大臣出洋,深入考察欧美与日本的政治,归国报告后再作决策。这次出洋的特点是官员级别高、随员多、目标明确、效果显著。出洋人选几经变动,最后派出的是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山东布政使尚其亨和顺天府丞李盛铎五人,全都是王公亲贵和一、二品大员。此外,还选调了近百名素质较高的官员和归国留学生为随员。出洋目的是“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他们分成两路先后考察了欧美13国和日本,共半年左右。考察虽以宪政为中心,但实际调查范围很广,涉及议会、政府、司法、工厂、银行、学校等,并请外国政治家和学者讲解宪政原理和各种制度,还大量收集、翻译各类外国图书资料。他们回国后力陈中国立宪之必要,终于促使清廷在1906年9月1日正式颁布“仿行立宪”的上谕。他们还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进呈了介绍各国政治的《欧美政治要义》《列国政要》等书和大批外国书籍,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各项改革和制度、法律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外,戊戌变法失败后被迫流亡海外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等也周游列国,考察和分析各国政治和文化,撰写游记。如康有为写了《欧洲十一国游记》,梁启超就1902年美洲之行,写了《新大陆游记》。他们的著作为中国人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资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晚清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官员走向世界的一个大体发展轨迹。从在外国人带领下走出国门,到中国人独立周游世界;从选拔中下级官员海外游历,到派遣王公大臣出洋考察;从出洋观光或泛泛调查异国风情,到全面深入考察外国国情特别是政治制度;从回国后默默无闻几乎被遗忘,到推动立宪决策发挥重要作用。这反映出晚清中国人在走向世界的艰难曲折道路上一步一步地在前进,逐步了解国际社会,登上世界舞台。但同时也暴露了清王朝的衰败和腐朽,终究不能挽救其最后灭亡的命运。此外晚清走向世界的中国留学生也经历了从留美幼童的半途而废,到留欧船政学生的甲午悲剧,再到留日学生的革命风潮。中国爱国青年学生通过走向世界,走向革命,终于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清朝为什么对西方国家严重不信任?

第一点就是因为中国的闭关锁国的态度上,导致了中国的自大,这点上造成了长久的对西方的抗拒。

首先就是这个中国官方的态度,导致了很多时候盲目的信任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毕竟之前的强大已经过去,但是这时候的历代皇帝根本没有认识到之前的强大只是过去,而是始终沉迷于之前的辉煌,这样的沉迷导致了自己的目空一切。

当时的中国虽然很强大,但是还是在关键技术上是落后与西方的,而这些西方的进步,通过工业革命一次次的改变而来日常的生产活动,这些东西在落后的中国里得到认可,反而根据自己的目光短浅认为这些是歪门邪道,封建思想导致了这些不信任。

还有就是一次次的被外国侵略,导致了中国人认为外国来中国,抱的只是一个索取的心,国家的危机以及自己的软弱一直到最后的认清现实的差距,导致了中国的清朝根本不信任西方国家。

作者:Pansesus

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为了商谈中英贸易问题,最后无功而返

乾隆皇帝回复英王的那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基本就被视为闭关锁国的代表性发言了。以至于好多书目中认为,清代不注重贸易。但是,这是不正确的。

海外贸易,清朝还是支持交易自己所需的货物。至于那些不值得信赖的欧西蛮夷,中国也没什么可买的,就卖给他们一堆二流做工的奢侈品,让他们开心就好。

清代总体而言还是国内贸易为主。当时的中国,的确很像50-60年代的美国,大家都想来这做生意,而贸易规矩都得天朝来定,你挤不进去就死了,但是对天朝没啥大影响。而且以前有过中西经济史研究,其实18世纪时,中国以江南为代表的富庶地区,无论是农业生产力,还是工商业组织和输出,其实跟欧洲富裕地区没有太大差异。

历史的转折点就是18世纪末英国的工业革命,完全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版图。

乾隆皇帝南巡《入浙江境到嘉兴烟雨楼》(局部),南部中国的富庶对于奢侈的君王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马嘎尔尼使团随团画家笔下的康乾盛世

我们所学的历史概念里有很多思维定式。比方大家常说,因为明清闭关锁国,中国落后于欧洲,最终导致鸦片战争惨败,被迫开国。实际上,明清绝非是一味地抵触海外贸易,否则广东也不会诞生繁荣的外销瓷器加工业。

而当时海外销往中国的货品,特别是西欧的奇巧珍玩,并非中国所亟需,无法激发中国人对西方货品的兴趣。实际上,欧洲人对技术出口卡得非常死,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英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其工业制造技术相当先进,但马戛尔尼刻意没把英国的最新工业成就带到中国,为的是阻扰中国人得到最新的技术。中国人从正当渠道难以得到西方最先进的技术。

而回顾历史,西欧这些殖民帝国在中国沿海都有臭名昭著的海盗经历,还不肯参加中国人主导的朝贡贸易体制。因此,中国出于对西方国家的不信任,限制同他们的贸易,是有充分考量的。

以新文化史的视野再回顾马嘎尔尼使华的礼仪问题,或许与我们的既定观念有出入

后来欧洲工业革命,军用民用技术突飞猛进发展,将中国远远甩在身后,这是中国人始料未及的,用技术落后于西方来说明中国政府出了昏招,这种说法明显是站在当代人的视角去研究古代问题,有些事后诸葛亮的意味。

但实际上,就如前文已经分析的那样,海禁在清朝统一台湾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上期回顾:《清朝,为什么对朝贡贸易乐此不疲?》

下期预告:《小心重蹈明政覆辙》

(责任编辑:夏冬)

中国清朝前期到晚期时期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变化和原因?

清朝前期,处于民族融合阶段。在漫长的明朝腐朽政权统治下 百姓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了。但是清朝入关后宣称,为明朝崇祯帝报君父之仇。江山是从李自成手中夺来的,而并非推翻朱明政权。但是即使这样,中国人还是很抵触一个外族政权在中原统治。所以有了留头不留发 留发不留头的说法。那是的人们,思想闭塞,满脑子忠君爱国的儒家理念。但是,在有明一朝,江南小手工业,私有企业已经开始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如果不是清军入关,满洲人实行半封建半奴隶制的传统体制,很有可能,在中国也会爆发工业革命。那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在清朝中期,由于乾隆的闭关锁国,唯有中华地大物博自给自足的思想统治下,这段时间与世界的交融并不多,所以这一阶段的闭塞就造成了人们对外界的无知。
清朝晚期,国家彻底腐朽,由于满族的贵族阶级统治相对愚钝,造成鸦片战争的开始。从那时起,中国陷入到外来列强资本主义混战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屡次的失败后觉醒,发现认识世界是如此的重要。再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了。说的不是很详细,但愿能让您参考。谢谢
前期清朝沿袭明朝晚期的闭关政策,属于自给自足的生活。
由闭关到“开关”主要源于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不断的向外界探求新鲜事物以及为自身谋取利益,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属于准备期,道光时期的鸦片战争为爆发期,中国人由于受到经济方面和军事方面的影响开始被动的接受外面的世界
至于晚期清朝政府的洋务运动或者外派留学儿童则是站在政府利益上考虑,但是也拉开了中国人学术上造访世界的序幕
文章标题: 晚清时期中国人对西方各国的认识是怎样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9865.html
文章标签:晚清  是怎样  各国  中国人对  时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