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明末为什么没有出现藩镇割据

时间: 2023-04-19 19:01:1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明末为什么没有出现藩镇割据

唐朝灭亡后,皇室后代都哪去了?为什么没像明朝贵族一样努力复国呢?

唐朝和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统一的朝代。两朝的疆域都非常广大,国祚也都接近三百年,在各方面都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点。但在皇室后代复国方面,两朝有明显的差异。

唐朝皇帝子嗣数量动辄十几,甚至几十,五代十国参照唐朝后代旗号“复国”的却是朱邪氏李存勖,以及借徐姓发家的李昪,真正的李唐后代不见踪影。

而明朝后代却衍生出五股复国势力,建立了南明小朝廷与清朝等政权对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上图_ 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干化二年(912年)在位

唐朝后代

唐朝末年,朱温杀唐昭宗,立唐哀帝李柷。朱温还差手下蒋玄晖在九曲池摆酒,借机杀了唐昭宗的九个儿子,防止有变。但据说唐昭宗在迁都的时候得了一个儿子,唐昭宗把他交给胡三公抚养,胡三公给皇子取名胡昌翼。

这个胡昌翼到五代十国还在活动,不过他不是像李存勖、李昪一样打着李唐后代的旗号“兴复唐室”,而是去搞科举了。他考中了后唐的明经科,后来又隐居搞学术,被称为“明经公”。

明朝后代

相比唐朝后代,明朝后代复国的就多了。弘光政权,南京大臣拥护的福王朱由崧做了皇帝。隆武政权,福建方面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绍武政权,隆武旧臣在广州拥立隆武帝之弟朱聿鐭为帝。永历政权,桂王朱由榔当政。加上浙江官员拥立的监国鲁王朱以海,明朝后代复国的至少有五位皇裔。

当然,由于内斗,这些政权加起来存在时间不到二十年,最后也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够真正地“反清复明”,光复明朝。


上图_ (永历七年)1653年南明与清的形势图

为什么两朝皇室后代复国的情况完全不同呢?

一、末期社会情况不同

唐末社会状况

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空前。黄巢起义,唐朝中央无力应对来势汹汹的起义军,于是征集各地兵将来镇压。但各地却反而借此扩充势力,致使起义军一度攻破长安。

唐皇为了苟延残喘,不得不继续册封这些乱臣贼子。后来,各地藩镇都加入了兼并混战。朱温一支势力颇大,挟天子,受封梁王。唐亡后,由于割据势力众多,五代十国随之而生。

明亡后社会状况

明末虽然没有像唐末一样严重的藩镇割据,但也出现了四个政权,即张献忠在四川的大西政权,北方已经入关的后金政权,李自成在北方的大顺政权,占据大部分南方的南明小朝廷。相比割据势力多如牛毛的唐末,南明占据的地方还是相对安定的。这也是南明朝廷得以据地复国的原因。


上图_ 李自成起义图

二、藩镇政策不同

唐朝的藩镇政策

(1)李渊:大肆封王

唐朝的开国始祖李渊对李氏王爷都是给钱给权,各王爷都有一定的实力。举个例子,秦王李世民能发动玄武门之变,还能逼迫李渊退位,就是因为他有实权。

(2)李世民到李隆基:给予一定权力

李世民虽然削减王爵,可给李氏王爷的爵位、俸禄一点没少。封地方面,李世民一度想让亲戚做各个地方的“世袭刺史”,群臣抗议,最后作罢。不过李氏子孙还是到地方当了刺史、都督,负责监管地方。这些王爷有钱,权力却相对有限。这里举一个例子。

公元688年,武则天大封武氏,为自己积蓄力量。李氏王爷十分不安,谋划起兵反武。结果,起兵前,许多王爷竟然纷纷以准备不足等理由推脱,只有越王李贞一人起兵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李氏诸王实力不足,所以心虚。李贞其实也怕。起兵不久,李贞听到儿子李冲失败,马上想向武则天谢罪。后来李贞起兵不到一个月就失败了。可见,到了唐太宗时期,李氏王爷的实力就不太行了。


上图_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3)李隆基到唐末:没有实权

“唐自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合,虽以国王实之,实与匹区夫不异”。到了中唐,李氏王爷只能待在京城了,连微弱的兵权也没了。雪上加霜的是,在中晚唐,还有两场大变故等着这些没有实权的李氏王爷。

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很快就跑到奉天逃难。然而皇帝跑得快,住在京城的宗亲们就不见得能跑了。唐德宗的亲戚李溯等就死于兵变。

到了唐末,发生九曲河之变,李氏皇亲几乎被屠尽。偶有幸存者,也不愿冒险起兵。


上图_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乐皇帝

明朝的藩镇政策

明朝的藩镇政策定型于明成祖朱棣。朱棣本人靠靖难之役上位,容不下拥有实权的藩王。于是“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明朝的藩王,可以得封号、爵位、俸禄,但不得封地,不允许太靠近民众,不能参与朝政。这看起来跟唐朝的王爷没什么两样。

但实际上,唐朝中后期限制王爷到地方,可明朝很乐于让藩王去经营地方。一般来说没什么大事,明帝还不想让藩王入京。藩王在地方有了一定权势,就有了屏障皇室的本事。

当然,有些藩王也会尝试造反。《明史》就记载了安化王朱寘鐇之乱和宁王朱宸濠之乱等藩王叛乱。不过呢,这些藩王是无法与中央对抗的。宁王朱宸濠之乱,不到两个月就被压下去了。安化王朱寘鐇之乱更是只持续了18天。大部分时间里,明朝藩王都是安分守己,以备勤王的。


上图_ 唐朝各藩镇形势图

三、大臣留存情况不同

皇室后代要想复国,光靠自己还是不行的。如果有大臣能帮忙辅助,皇室的复国之路就会更加顺畅一些。

1.唐朝大臣

后梁太祖朱温是一个狠角色,他的谋士李政也随主。这个李振,有些才华,早年科举屡试不中。所以他看待李唐的旧臣,有一种又羡慕又痛恨的病态心理。

唐哀宗当政时,李振见朱温已经杀了唐昭宗的九个儿子,于是鼓动朱温对李唐旧臣下手。朱温于是在滑州白马驿对三十余名李唐臣子痛下杀手。李振还未尽兴,于是对朱温说:“此辈常自称是清流,应当投入黄河,使之变为浊流!”朱温也赞同,于是又把臣子的尸体投入黄河。

至此,忠于李唐的臣子所剩无几。

2.明朝大臣

相比性命不保的李唐大臣,明朝的大臣可是幸运得多。明朝的大臣不止保住了性命,而且还有左右复国政局的本事。凤阳总督马士英、户部郎中史可法,支持了福王朱由崧建立弘光政权。

在福州,翰林院修撰黄道周、都督同知郑芝龙拥立了唐王朱聿键。文渊阁大学士何吾驺支持了绍武帝朱聿鐭即位。户科给事中瞿式耜拥立桂王朱由榔。在这里可以看到,拥立皇帝的大臣数量不少,而且官职五花八门。


上图_ 手持权杖的郑芝龙,见于一幅荷兰人绘制的海图

综上,由于社会情况、藩镇政策、大臣留存情况这三个主要的原因,唐朝的皇室后代复国的少于明朝。我们从两朝后代复国一事可以总结出两个有用的道理。

一是要时刻准备,有备则无患。二是要凝聚人心,团结才是力量。如今,唐朝、明朝这两个创造过许多辉煌的朝代已经消逝,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他们的历史中汲取智慧。

这些皇室后代都被驱散了,有些都已经回归了平民的生活中。因为他们觉得朝代更迭是一个比较正常的事情,而且自己没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抵抗。
皇室后代都被打发到了边远的地区,我觉得是因为当时唐朝剩余的皇室后代比较的少,所以没有努力复国。
这些人最后都跑了,已经埋没过自己的生活去了。因为这些人没有军队没有钱,没有支持的人。

明朝与汉朝都削藩,为什么明朝失败了?

1。我称之为“历史遗留问题”!这还要说到朱元璋那,朱元璋生了26个儿子,封王的就有24个!他这样做的本意是想更好的维护朱家王朝的统治,却不想这样容易造成藩镇割据,不易中央集权!
2。削藩政策制定上的失误,这就是他失败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他第一个失误就是不让朱棣他们进京吊唁朱远璋,而放虎归山,错过了削藩的最好机会!第二个失误在削藩的次序上!当时黄子澄和齐泰的意见发生了分歧,黄主张先削周王,周王是燕王胞弟,先除其羽翼,而齐泰则主张先削燕王,燕王是削藩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燕王一但被削藩,其他诸王都好办!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齐泰的主张是对的,黄子澄的主张无异与打草惊蛇!可惜当时的建文帝采纳了黄的错误建议!先削周王,这就给燕王敲了警钟,为他的起兵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并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
3。建文帝的性格!建文帝性格内向、仁慈、儒弱!他重文轻武!所以后人称建文一朝是“书生王朝”!朝上少有真正会带兵打仗的武将,这就是“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的军队不是燕王军队对手的原因之一!在建文元年二月到四月之间,燕王朱棣曾经一度奉召入京师朝觐,而后安然返回北平,期间没有任何不利于燕王的举动发生。这也体现了建文帝性格上的仁慈,与帝王不相匹配的多余的仁慈!要撤藩,又要顾及叔侄颜面,狠不下心!
4。在“靖难之役”中的指挥决策不当!,多次犯了当断不断的兵家大忌!给燕王喘息的机会!
5,朱棣的优势!他的优势在于:第一,找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起兵理由→清君侧!也就是做到了“师出有名”!第二,他的性格正好和建文帝相反,朱棣最像朱元璋,果断、刚毅、有远见,有雄才大略!这对于一场战争是至关重要的!第三,在起兵前做了充分的战略物资的准备!第四,人才的拥有和用人的得当!我们来看,在前方,有朱棣、朱高煦、朱高燧!他们都是身经百战,英勇无比!在后方大本营有世子朱高炽,也就是后来的仁宗洪熙帝的把手,免除了朱棣的后顾之忧!谋士的出谋划策,其中姚广孝对朱棣的影响是巨大的,正是他的不断“劝说”逐渐让朱棣下定了决心!后又不断为朱棣出谋划策,在“靖难之役”中又协助朱高炽多次击退了建文帝军队的进攻!
我最后做个总结,我们来看,假使当时建文帝让燕王进京吊唁,假使建文帝采纳了齐泰先削燕王的主张!假使建文帝能再狠一点,对朱棣的装疯卖傻假高度重视并及时制止!假使当年的徐达、常遇春等还活着,建文一朝多一些有实战经验的武将,假使在“靖难之役”中再果断一点,不一再的错失战机,那么“靖难之役”的结果又会是怎么样的?也许也就没了靖难之役!
那么或许他的削藩结果又是另当别论了!可是历史没有假使,不允许有假使!
诸多原因导致了建文帝削藩的失败和靖难之役的失败!
汉景帝的削藩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和他拥有强大的兵力足够和这些反王一较高下,而建文帝刚刚登基不久就采取削藩措施,这时他的兵力远远比不上他的叔叔朱棣。他们削藩目的一样,但汉景帝看似宽厚仁慈,实则心狠手辣,做事干脆,朱云文则瞻前顾后,给朱棣以反击的机会,所以汉景帝成功了,建文帝失败了。

唐末有这么多割据势力,明末却没什么割

以元和年间约有四十八藩镇为标准:
一、关内道。

节度使有7:

鄜坊(渭北)节度使(治鄜州、今陕西富县)
邠宁节度使(治邠州、今陕西彬县)
振武节度使(治单于都护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
凤翔节度使(治凤翔府 今陕西凤翔县)
夏绥节度使(治夏州 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
朔方节度使(治灵州 今宁夏灵武西南)
泾原节度使(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北)。

(都)防御使有3:

丰州都防御使(治丰州天德军 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
同州防御使(治同州 今陕西大荔)
潼关防御使(治华州 今陕西华县)。

二、山南东西二道。

节度使有3:

山南东道节度使(治襄州 今湖北襄樊襄阳区)
山南西道节度使(治兴元府 今陕西汉中)
荆南节度使(治江陵府 今湖北荆州)。
都防御使有1:

金商都防御使(治金州 今陕西安康)。

三、剑南道。
节度使有2:
剑南东川节度使(治梓州 今四川三台县)
剑南西川节度使(治成都府 今四川成都)。

四、江南三道(黔中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

节度使有0
观察使有8:
黔州观察使(治黔州 今重庆市彭水县)
湖南观察使(治潭州 今湖南长沙)
福建观察使(治福州 今福建福州)
江西观察使(治洪州 今江西南昌)
宣歙观察使(治宣州 今安徽宣城)
浙西观察使(治润州 今江苏镇江)
浙东观察使(治越州 今浙江绍兴)
鄂岳观察使(治鄂州 今湖北武汉武昌区)。

五、淮南道。

节度使有1:
淮南节度使(治扬州 今江苏扬州东北)。

六、岭南道。

节度使有1:

岭南节度使(治广州 今广东广州)。

经略使有4:

安南经略使(治交州 今越南河内)
桂管经略使(治桂州 今广西桂林)
容管经略使(治容州 今广西容县)
邕管经略使(治邕州 今广西南宁)。

七、河南道。

节度使有6:
宣武军节度使(治汴州 今河南开封)
武宁节军度使(治徐州 今江苏徐州)
忠武军节度使(治许州 今河南许昌)
平卢军节度使(治青州 今山东青州)
天平军节度使(治郓州 今山东东平西北)
义成军节度使(治滑州 今河南滑县东南)
都防御使1:

东都畿都防御使(治河南府 今河南洛阳东)

观察使2:

兖海观察使(治兖州 今山东兖州)
陕虢观察使(治陕州 今河南三门峡西南)。

八,河北道

节度使有6:

河阳节度使(治怀州河阳县 今河南洛阳东北黄河北岸)
魏博节度使(治魏州 今河北大名县)
、成德军节度使(治镇州 今河北正定县)
、横海军节度使(治沧州 今河北沧州东南)
、义武军节度使(治定州 今河北定州)
、卢龙节度使(治幽州 今北京市西南)

九、河东道。
节度使有2:
河中节度使(治河中府 今山西永济蒲州镇)
河东节度使(治太原府 今山西太原)
昭义节度使(治潞州 今山西长治)。

十、河西、陇右道。

安史之乱后陷入吐蕃,曾置藩镇不在元和四十八镇之列。

节度使有4:
安西节度使(治龟兹镇 今新疆库车附近)
北庭节度使(治庭州 今新疆吉木萨尔附近)
河西节度使(治凉州 今甘肃武威)
陇右节度使 (治鄯州 今青海乐都。)
唐代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712~756)时期,由于均田制瓦解,建立于其基础上的府兵制亦随之瓦解,开始实行募兵制,募兵制的恶性发展形成了藩镇割据。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着,经常以一个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藉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又扩充到全国。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方镇并非都是割据者,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免出于朝命。但是今河北地区则一直存在著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举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江南的节度使大多是服从听命中央的,而且其所辖地区是唐中后期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明代

明代,首先科举制度已经极为完善,统治上则完全依靠文官系统,武将地位已经非常地下,军队中也是文官制约武官.明代的几位有名的将领,如戚继光、袁崇焕等都是进士出身,根本不是武官,这些人受到儒家传统教育,让他们投降有可能,自己造反却不太可能.而且,手下的武官也不见得会同意你造反,再有,明代的情报机构,东西厂能力通神,造反的可能性非常小.

唐朝实行的是节度使制度,明朝没有,
文章标题: 明末为什么没有出现藩镇割据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68773.html
文章标签:藩镇  割据  明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