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唐代政事堂演化为中书门下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政制变革前后发生了什么具体事件

时间: 2022-05-20 23:00:5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唐代政事堂演化为中书门下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政制变革前后发生了什么具体事件

唐代政事堂的设置的原因及其职能变化的情况

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是当然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唐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但其后仍有称为中书政事堂或中书都堂。后晋时,又曾改名为政事厅。
政事堂后分列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分理众事,供职者称为堂后官都是吏员,地位极为重要。

唐朝张说为什么要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

三省六部制,
中书定策、门下审核封驳、尚书执行。只是看起来很美。
相互制衡造成的一个恶果就是:决策效率低下。各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公文往来繁复,实事一件也干不出。
为了快速决策,刚开始是三个部门一起在政事堂,不定时地对某些事件协商解决。这种情况越来越频密,发展到最后干脆就“合署办公”。政事堂原本只是三部门会谈协商的地点名称,既然成了同一个部门,最后就改名为“中书门下”了。

唐玄宗时期中书门下出现的原因以及意义.

  唐初确立三省制以后,由于三省事权分立,往往产生弊端,尤其是掌握出令权的中书省和掌握政令审核的门下省不时因政见不同而互相扯皮,推委搪塞。有鉴于此,唐太宗遂决定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最早设置于门下省,后迁往中书省。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亦为宰相。
  随着地方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国家统治面临着许多新的转折,行政使职大量出现。在不断派遣使职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一种新的行政机制,临时派遣的使职演化为固定的职务,并逐渐形成一个与原有尚书六部行政体系不同的、按照新的机制处理政务的体系。使职的出现和原有的行政部门使职化,势必与原来由尚书六部统领寺监和州县的行政体制发生冲突。而且使职因为有皇帝的特别授权,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可以跨越尚书六部,直接向皇帝或宰相负责,这又进一步引起宰相制度和整个政治体制的变化。最为显著的后果是:由于中央使职行政体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取得对地方政务的领导权,中枢体制中三省制受到冲击,三省制逐渐向三省合一制发展。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是中书门下体制建立的标志。

唐朝官僚制度多次变革的背景是什么?

唐朝官僚制度多次变革的背景是什么?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
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
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
第三,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
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唐代的兴盛离不开它的官僚制度。记载官僚政治制度的史料有很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大唐六典》。这部书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玄宗交托给他的宰相大臣们修订的文书。《唐六典》是唐朝的行政法典,记载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规范官制,汇集了唐代当年所实行的律令以及行政细则,对于后人理解唐代的官僚政治制度有着关键的意义。

简要介绍唐代的官僚政治制度及其发展变迁
《大唐六典》书卷图

唐代的三省制度
唐代的官僚制度承袭隋朝分层级的三省制度,处在核心位置的是中书、门下和尚书,但实际上还有另外三省,分别是殿中省、秘书省和内侍省,但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没有前三者大,因此流传更广的依然是三省制。中书省和门下省被称为"机要之司",负责政务的裁决。尚书省下辖六部,负责政务的执行,但当面对一些具体冗杂的事务时,尚书省也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

简要介绍唐代的官僚政治制度及其发展变迁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的正长官叫中书令,副长官叫做中书侍郎,真正负责起草事务的是中书舍人。门下省的正长官是侍中,副长官也叫侍郎,负责具体事务的是给事中。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副长官就是左右仆射,不过从隋朝开始,尚书令一般都是由亲王担任。李渊在位时,是由李世民担任此职。在唐太宗以后,尚书令的官位可以说是悬而不授,因此左右仆射就成了尚书省的实际领导人。

政事堂的作用
决策机制的运行离不开与决策密切相关的人员,唐朝最高的行政人员是宰相,唐前期宰相由三省长官和其他非长官者组成,皇帝会赐予后者特定的名衔让他们参与政事堂会议。《新唐书》中记载:尚书右丞魏徵为秘书监,参豫朝政。可见魏徵就是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但他们也并没有脱离自己的本职工作,据《通典》记载,这些宰相上午议政于朝堂,下午便回归本职,理务于本司。

三省的长官聚集在政事堂共商国是,一旦商定以后,就由中书省草拟文件,首先交给皇帝,得到肯定批复的文件上会有一个"可"字,接下来文件便交由门下省审覆,看此政令是否适宜下发,最后由尚书对政务进行指挥。三省之间相互制衡,确保朝廷内外事务运行的稳定。

唐前期其他行政机构
唐代的官僚体系中还设有九寺五监,他们在原则上和尚书省的六部二十四司都是处理具体政务的,但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别。六部二十四司更加偏重于政务,且在某种程度上有参与决策的功能;九寺五监则负责具体事务,二者是一种上承下行的关系。

简要介绍唐代的官僚政治制度及其发展变迁
唐代官吏图

除了这些行政机构以外,唐代还设有监察机构,最主要的就是被称为"天子的耳目"的御史台,其功能就是纠察百官,推鞫刑狱,监督府库出纳。唐代御史台的长官就是御史大夫,副长官是御史中丞。不过到了宋代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御史大夫成了虚衔,真正的长官是御史中丞。

御史台中根据不同的监察对象和侍任还分为三个院,分别是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侍任御史,监察中央官僚,参与审理疑难案件。殿院侍御史,监察的是百官殿廷违法或者失礼的言行举止。察院负责监察地方官和中央六部官员,不仅在中央担当监察的事务,在地方的监察事务中也十分活跃。

御史台的官员有时也会参与重要刑狱的审理,这些刑狱是由三个部门协同审理的,因此在当时也称之为"三司推事"。这三司分别是负责审判刑狱的大理寺,负责司法行政的刑部以及负责监察的御史台。

使职差遣制度
到了开元和天宝年间,唐朝前期所形成的这种尽然有序的政治制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开元时期,国家在边境问题上与邻国产生了冲突,这种军事上的挑战导致了人事结构的调整以及财政压力的加深。因此唐朝前期所形成的制度不适用于后期的状况,在开元天宝年间,使职差遣大量出现。针对当时国家出现的各种问题,设立了监察地方的处置使、搜括逃户的括护使、整顿漕运的江淮河南转运使以及负责军事边防的节度使等。

简要介绍唐代的官僚政治制度及其发展变迁
受封节度使的安禄山

使职差遣的特点显著,首先是"不缘曹司",意思就是不经过具体的办事部门,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使职的任命大多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另外在行使权力时也不受六部的制约。其次是"特奉制敕",他们接受的诏令是皇帝或政事堂单独要求的,执行诏令后直接汇报给他们,似乎是朝廷特约的办事员一样,具有专门性和高效性。

开元以后,使职差遣成为一种新的权力运作形式,冲击了原先的官僚系统。《唐国史补》卷下中将当时的情况形容为"为使则重,为官则轻",使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官僚的权力。安史之乱以后出现了更加繁多的使职,例如枢密使、盐铁使、观军容使等等,广泛涉及军事、机要、财政以及监察等领域。

中书门下体制
《新唐书》中记载,开元中期,张说为宰相,将政事堂的名号改为"中书门下",并设立五房,分别是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和刑礼房。中书门下便开始控制当时的具体事务。这其实也是受到使职差遣制度的影响,由于使职的特殊性,尚书省无法指挥他们,只有中书门下能够统合这种新体制。

中书门下体制的出现是当时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三省始终是中央最高的政务裁决和执行机构,政事堂是三省长官议事的场所,并非是三省之外独立的实体机构。中书门下是宰相的府署,超然于三省之上,裁断三省的政务,统领使职系统。他的权力不仅体现在议定政事方针上,而且还直接掌管政务。这种体制使得中央的决策和行政向一体化发展。

多序列的官阶体系
唐代的官品排列顺序呈现为多序列的复合结构,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三种典型的序列。首先是职事官,顾名思义这种官执掌着具体的事务,对才能的要求较高,并且流动性强。职事官包括有具体职守的官员,自正一品至从九品下一共有三十个等次。从一品到三品仅分为正从两档,四品到九品在正从的基础上还分上下两级。

其次是散官,这在唐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唐代的散官被认为是一个官员的本品。本品标志着一个官员的身份,而且在唐代前期,官员的俸禄也是依据其本品发放。《旧唐书》介绍了本品的来源,基本上都是凭借其家庭出身背景以及个人的贡献,得到本品以后则根据"劳考"谋求上位,劳考指的就是为官的年资。散官是代表身份、等级、资格的品阶称号,正一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历来不受封,因此实际自从一品开始,一共是29阶。

简要介绍唐代的官僚政治制度及其发展变迁
木兰征战图

此外还有便是勋官,这是授予那些作战有功的人员,自上柱国至武骑尉一共是12个阶次,同时也被称作12转。《木兰辞》中有"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说法,因此很多学者表明,虽然《木兰辞》是北朝的民歌,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它至少是经过唐人整理的。

结束语:唐代的官僚制度继承了前代隋朝分权制衡的三省制度,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设立一些新的体制,其中有些一直延续到宋朝以后。严密有序的官僚系统推动唐朝内外事务的运作效率,对稳定繁盛的整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唐朝的相权,发生了巨大改变。我感觉之所以会剧变,主要在于唐太宗起了作肜。从唐最初建立来说,宰相定为三省长官。尚书省一把是尚书令,其下是尚书左右仆射;中书省是中书令,门下省是侍中。这其中尚书令地位最高,李世民自己就做过,大概他了解这个职位对皇权威胁较大,所以从他当皇帝开始就不再设尚书令了,直到安史之乱后,唐代宗象征性地封郭子仪为尚书令。

事实上唐太宗改变的不只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他也不会轻易授人,所以给其他职官加上“参知政事”这样的名号,使之实质上成为宰相的一员。也就是说,低职官掌高权位,光看职官是不行的,要看名号。这种名号还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个人感觉这个后来用的比较多。

所以,别看唐太宗自己总出游,好像他只管制定大政方针,然后具体事务交给房玄龄等官员,实际上他真是把皇权权牢牢把控在手,分散相权从而降低相权对皇权的威胁,这种事他真是太聪明了。

最后,我把《旧唐书·职官志》三篇的链接放上来吧,更加具体的可以从中了解,比如官位品秩。当然了它很长,做好心理准备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
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
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
第三,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
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
第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
第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
第三,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
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文章标题: 唐代政事堂演化为中书门下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政制变革前后发生了什么具体事件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8988.html
文章标签:政制  这一  政事  门下  演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