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说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

时间: 2022-05-12 20:01:2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为什么说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

最美江西作文

最美江西作文
浙江的西边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那就是江西。江西有一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叫鄱阳湖,鄱阳湖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还是中国第二大湖。
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它的湖水碧蓝碧蓝的,远远望去,就像一块蓝宝石。夏天,鱼成群结队的在湖里游来游去。有的在吹泡泡,有的跳着芭蕾舞,还有的在东躲西藏,玩起了有趣的捉迷藏游戏。最美的要数冬天了。冬天的时候,湖水慢慢下降,岸边就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了。草原上有成群结队的羊群在岸边吃草,就象一朵朵白云从天而降,又像一个个甜甜地棉花糖,看了就让人流口水。鄱阳湖景区之内,有一个景点,叫珠湖,相传这只是王母娘娘的一滴泪珠。
江西不但有湖,还有许多名山如:革命的摇篮井岗山,人间的仙境庐山和风景优美的三清山……说也说不完。
江西的风景可真美呀!我想随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江西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例如:
江西有一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叫鄱阳湖,鄱阳湖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还是中国第二大湖。
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它的湖水碧蓝碧蓝的,远远望去,就像一块蓝宝石。夏天,鱼成群结队的在湖里游来游去。有的在吹泡泡,有的跳着芭蕾舞,还有的在东躲西藏,玩起了有趣的捉迷藏游戏。最美的要数冬天了。冬天的时候,湖水慢慢下降,岸边就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了。草原上有成群结队的羊群在岸边吃草,就象一朵朵白云从天而降,又像一个个甜甜地棉花糖,看了就让人流口水。鄱阳湖景区之内,有一个景点,叫珠湖,相传这只是王母娘娘的一滴泪珠。
江西不但有湖,还有许多名山如:革命的摇篮井岗山,人间的仙境庐山和风景优美的三清山……说也说不完。
江西的风景可真美呀!我想随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江西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鄱阳湖简单介绍

鄱阳湖,简单准确500字左右
鄱阳湖(“鄱”,拼音:pó),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也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上承江西省内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平均深度为8米。鄱阳湖是一个季节性变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每年春夏之交,湖水猛涨,水面迅速扩大;但到了冬季,湖水剧降,湖面骤然缩小,湖泊面积仅有140余平方公里。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鄱阳湖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由于受到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在 1000毫米以上,从而形成了湿润季风型气候。在中国的湖泊中,鄱阳湖是具有最大淡水水产养殖的水域,也是长江中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水域中有鱼类122种、浮游植物50种。鄱阳湖还有 200 万亩草洲,水草丰美,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数十万只珍禽候鸟来鄱阳湖越冬。

鄱阳湖又名彭蠡泽(“蠡”,拼音:lǐ)、彭泽,其实它并不是古彭蠡泽,而是在南北朝时期才形成的巨浸。在汉代,现广阔的鄱阳湖水域乃是湖汉水(今赣江)下游平原,汉代在此设置了阳县,汉昌邑王封地亦在此。那时,长江主泓道在今龙感湖一带,在庐山以北的仅是长江一汊道,当时称为小江。大约在公元400年左右,即(刘)宋初年,长江主泓道移至今九江-湖口一带。江水不仅阻挡了赣江的排水,还倒灌入赣江下游平原,遂逐步形成鄱阳湖。到了唐代,鄱阳湖面积最大达到6000 平方公里。因此,鄱阳湖是由长江迁移而形成的河成湖。

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在彭蠡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鄱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入湖中,而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日趋繁荣成江西大古镇之一,因此,历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

鄱阳湖上名山秀屿,比比皆是。湖口县的石钟山、大孤山,都昌县的南山和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湖,风光如画,景色宜人。九江市旅游局已将鄱阳湖上的各景点通过游船连成一线即鄱阳湖水上旅游线。

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中国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如徐稚、陶渊明、林士弘、刘恕、洪适、江万里、朱耷等都在湖区出生和成长。这里又发生过许多威武雄壮的英雄事迹,如周瑜操练水师、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的鄱阳湖之战、太平军“湖口大捷”、李烈钧在湖口发起“二次革命”等。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入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则更是难以胜数。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描述的正是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写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古称彭蠡泽、彭泽或彭湖,在江西省北部。汇集赣江、修水、鄱江、信江、抚江等水经湖口注入长江。湖盆由地壳陷落、不断淤积而成。形似葫芦,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50∼70公里,北部狭窄仅5∼15公里。在平水位(14∼15公尺)时湖水面积为3,050平方公里,高水位(21公尺)时为3,583平方公里。但低水位(12公尺)时仅500平方公里,以致「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使数百万亩湖滩地不能大量耕种,还易孳生草滩钉螺。
通常以都昌和吴城间的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或东西)两湖。松门山西北为北湖,或称西鄱湖。湖面狭窄,实为一狭长通江港道。松门山东南为南湖,或称东鄱湖,湖面辽阔,是湖区主体。平水位时湖面高於长江水面,湖水北泄长江。经鄱阳湖调节,赣江等河流的洪峰可减弱15∼30%,减轻了长江洪峰对沿岸的威胁。鄱阳湖及其周围的青山湖、象湖、军山湖等数十个大小湖泊湖水温暖,水草丰美,有利於水生生物繁殖。产鱼类100馀种,以鲤鱼为主,其次为青、草、鲢、鱅。贝、螺产量也较丰。滨湖平原盛产水稻、黄麻、大豆、小麦,是江西省主要农业区。
鄱阳湖又称鄱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部。“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年”,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芦苇丛丛。
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鄱阳湖畔鸟天堂,鹬鹳低飞鹤鹭翔。野鸭寻鱼鸥击水,丛丛芦苇雁鹄藏”,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鄱阳湖生态文明征文

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大江网 2009-11-30 10:33
■尹世洪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立足江西、着眼全国、面向世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造性实践,是顺应时代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走新型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生态文明示范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其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等多个方面。生态经济区建设就是要使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朝着更加合理、更为协调的方向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和人类行为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根据这一理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着力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体系、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体系、繁荣稳定的生态社会体系,力争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经济区,成为具有较强带动辐射作用、支撑江西崛起的生态经济区,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鄱阳湖是江西人民的母亲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鄱阳湖水质如今常年稳定在Ⅲ类以上,周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鄱阳湖对长江流域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构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在这一区域探索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新路,意义十分重大。当前,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呈现出东中西互动的发展态势,鄱阳湖地区处于我国东西部的接合部,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也是连接西部地区的重要水陆通道。在这一地区探索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具有扎实雄厚的前期基础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江西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面对越来越大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必须尽快在经济发展和保持“一湖清水”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通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把保护与发展和谐地统一起来,就能更好地诠释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起到示范作用。

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协调,即经济活动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实现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注意合理使用资源和控制排放,结果付出了高昂的生态代价。以此为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子,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充分利用江西生态环境好的优势,统筹鄱阳湖和环湖地区的保护与发展。要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基础,在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在流通领域开辟绿色通道,发展绿色现代物流业和服务业;在消费领域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科学、节约和健康消费,促进人类行为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在分配领域,体现以人为本的公平合理分配,构建和谐社会,从而实现江西“生态立省”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有效地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生态与经济双优的耦合系统,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目标。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发展企业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等微观层面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整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重点加大江铜、新钢等龙头企业的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区域范围内统筹规划,使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项目具有生产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在更大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整个区域协调发展。二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具有优势的光伏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三要实施清洁生产。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尽可能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要改变传统的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并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总之,要通过建立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双赢目标。

重视规划主体功能区,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在区域发展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建立科学的空间开发秩序和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促进区域增长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1年要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条件,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我国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区分类,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这是我国国土管理模式和区域经济发展理念上的伟大创新。根据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参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可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以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构筑保护“一湖清水”的天然屏障,以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生态经济的发展为鄱阳湖及其流域的保护提供坚强的经济支撑,使各主体功能区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在鄱阳湖核心区及周边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瑶里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禁止开发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使其成为地区生态财富的富集区。在滨湖沿岸的生态脆弱地区,属限制开发区,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中心城市为优化开发区,南昌作为江西经济文化中心,应强化其集聚与辐射功能,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在重点开发区,充实技术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和限制、禁止开发区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将有效解决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空间失衡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相协调。一是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在其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等方面有所区别,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从而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二是改变传统的一味追求GDP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对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限制开发区域,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对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对重点开发区域,要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对各主体功能区分类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和政绩考核评估。三是逐步推进体现公平的政策支持,促进健康有序生态机制形成。要加大环保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生态敏感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使禁止开发区及限制开发区内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当地的中等水平。

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培育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化的成熟度决定着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全民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的培育,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绿色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潜力,同时,也是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最佳土壤。鄱阳湖地区生态文化源远流长,湖区人民长期以来以独特的生存智慧创造了极具魅力的生态文化,表现为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利用与保护。鄱阳湖地区生态文化如同清澈的湖水,润物无声,当地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真情,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提炼,重点挖掘瓷文化、茶文化、候鸟文化等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化资源;加强现代生态文化思想的宣传教育,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把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与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全民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要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状况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

制度创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套有效的体制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保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一项重大战略的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来保障。要倡导“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改变生态保护区出现“绿色”贫困的状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服务功能支付制度,使这些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生存发展成本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并得到应有的补偿。
文章标题: 为什么说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8309.html
文章标签:鄱阳湖  江西  母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