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隆武帝顺利达到江西与何腾蛟汇合,那么南明会延续更长的时间吗

时间: 2023-09-15 13:59:4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如果隆武帝顺利达到江西与何腾蛟汇合,那么南明会延续更长的时间吗

明朝灭亡后,南方各宗室建立南明,共有多少个南明政权产生存在?一直延续到了哪一年?

 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随后清朝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的抵抗政权的统称。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前后共历18年。
[编辑本段]弘光政权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初三首先建立。由马士英、史可法等奉明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年号弘光。朱由崧,明神宗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初封德昌王,进封世子。崇祯十六年嗣封福王。次年初,农民军扫荡北方,朱由崧流亡淮上。时南京之明残余势力议择君以定南都,然后挥师北上。曾出现拥潞王与拥福王之争,最后马士英恃势逼史可法等同意立福王朱由崧为帝。马士英等以拥戴有功,把持朝政,起用阉党余孽,贪赃枉法,与高弘图等东林余党针锋相对。清顺治二年三月,宁南侯左良玉称奉太子密诏,入诛奸臣马士英以清君侧,起于武昌,进逼南京。时清军迅速南下,连续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随后,清军渡长江,克镇江。弘光帝被迫出奔芜湖。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二十二日朱由崧被获,解北京处死。弘光政权覆灭。
[编辑本段]隆武政权
  顺治二年闰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朱聿键,朱元璋九世孙,端王朱硕熿之孙。崇祯五年嗣立唐王,九年因率兵勤王擅离南阳获罪,弘光时获释。顺治二年五月避乱经杭州,适南都已亡,郑鸿逵等迎之入闽。隆武政权建立之初,俨然有所作为,集廷臣议抗清战守。即位不及半月,即下诏亲征,影响颇大。江浙、安徽、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抗清号召。然而军政大权掌握在地方实力派郑芝龙手里,隆武本人也为其挟制,实际并无建树。三年七月,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即挥师南下。郑芝龙暗中与清军洽降,撤兵还安平镇。福建门户敞开,清军长驱直入。隆武帝出奔汀州,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追及擒杀,隆武政权灭亡。
[编辑本段]鲁王时期
  顺治二年闰六月二十八日,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故明官吏缙绅的扶持下,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朱以海,朱元璋十世孙,鲁王朱寿镛第五子。崇祯十七年二月嗣王位。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地,拥有浙中义师及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部,且凭借钱塘江天险,曾汇兵合攻杭州。但其政权腐败,热衷于与隆武朝争夺皇统,势同水火。顺治三年六月不战而溃,朱以海出海至舟山。清军迅速平定浙东,鲁王大臣张国维、朱大典、马士英、孙嘉绩、王之仁等先后死,方国安、阮大铖等降清。该政权建立不到一年即告灭亡。
[编辑本段]绍武政权
  顺治三年十一月初二,大学士苏观生、隆武辅臣何吾驺等于广州拥立朱聿键之弟朱聿鐭�为帝,改元绍武。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李成栋部攻入广州,朱聿鐭�等皆死。绍武政权仅存41天。
[编辑本段]永历政权
  顺治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戴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明神宗之孙,桂恭王朱常瀛少子。初封永明王。为人懦弱寡断,昏庸无能。
  正当南明政权形势万分危急之际,大顺农民军余部出现在抗清斗争最前线,挽救了危局。自李自成死后,余部分为二支,分别由郝摇旗、刘体纯和李过、高一功率领,先后进入湖南,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合抗清。
  1647年,郝摇旗部护卫逃来广西的桂王居柳州,并出击桂林。年底,大败清军于全州,进入湖南。次年,大顺军余部又同何腾蛟、瞿式耜的部队一起,在湖南连连取得胜利,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这时,广东、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再起,在江西的降清将领金声桓和在广州的降清将领李成栋先后反正,清军后方的抗清力量也发动了广泛的攻势。另外,永历帝朱由榔还专门派使节前往川东石柱争取四川总兵、忠贞侯秦良玉的支持:《春晖堂笔记》写本卷中《永历杂记》有一则云:“当入滇之先,遣使往忠州加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靖川中诸贼。”。一时间,永历政权控制的区域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7省,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在抗清名将何腾蛟、瞿式耜、堵胤锡、郑成功等的支持下,尤其是大顺、大西农民军与之联合抗清,永历政权得以生存下来,支撑台湾及中南、西南数省半壁江山,声势颇大。顺治五年春收复了湖广、湘桂部分地区。顺治九年收复广西全境。接着北取长沙,东扫江西,收复二州16郡。
 
明末北京失陷后朱姓宗室在南方建立起来的诸政权。有福王弘光政权,唐王隆武政权,鲁王政权,唐王绍武政权,桂王永历政权,韩王定武政权,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福王和桂王政权。顺治元年(1644)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丹阳总督马士英等人拥戴下,在南京称帝,建元弘光。福王政权一方面抵御清军南下,一方面继续剿杀农民军。顺治二年春,清军始攻福王。福王政权内部正在进行激烈的党争和内战,只有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江北,坚决抗战,死守扬州。清军攻下扬州,杀害了宁死不降的史可法,并实行屠城。五月清军占南京,俘虏福王。弘光政权仅仅维持一年就灭亡了。当年六月,故明官吏、缙绅钱肃乐等扶植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建立政权。鲁王依据钱塘江天险,与清军相持一年,至顺治三年五月绍兴城破,鲁王出走而覆灭。在鲁王监国的同时,故明官吏黄道周和军阀郑芝龙等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建号隆武。但两政权不能合力抗清,反而互争“正统”,彼此水火不容。清廷诱降了拥有重兵的郑芝龙,在攻下两浙之后兵入福建,消灭了隆武政权。顺治三年十一月,故明官僚苏观生等人拥立隆武帝的弟弟朱聿■在广州称帝,年号绍武,而仅过了 40 多天清军攻陷广州便灭亡了。绍武政权创立的同时,由两广官吏瞿式耜、丁魁楚在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为帝,改元永历。初期与广州唐王绍武政权互争“正统”,清军乘其内战,攻入广东,桂王奔逃于两广。此后由于抗清坚决的何腾蛟、堵胤锡、瞿式耜等将领力战,并得到大顺军、大西军的支持,政权方得以维持。顺治十三年李定国迎桂王到云南。顺治十五年吴三桂攻入云南,于顺治十八年入缅甸俘获桂王,支撑 16 年之久的桂王政权终于灭亡了。
4

明末宗室最具战略眼光的南明皇帝隆武帝

隆武帝朱聿键,是明朝藩王里一个比较苦命的

皇帝 ,在见到郑成功的时候,他时年四十四岁,但之前蹲监牢,就蹲了二十八年,先是因为自己的父亲不为祖父喜爱,结果和父亲一起被祖父关监牢关了十六年,差点饿死在里面。到了崇祯即位的时候才放出来,却很快因为得罪了崇祯,又被关在监牢里过了十二年,直到南明弘光帝政权建立后才被释放,之后就是弘光政权完蛋,逃难,再被郑芝龙拥立当傀儡。纵观他的一生,算是从一个监狱到另一个监狱。

但这个苦命的皇帝,却是明末宗室中少有的有作为的,二十八年监牢生活里,他一不怨天二不尤人,反而天天坚持读书锻炼,个人的学问和修养都非常高。后来由郑芝龙拥立做了皇帝,在做皇帝的各类表现上,也是可以打高分的。他的生活很简点,后宫只有曾氏一个皇后,连个妃子都没有,在行政用人上提出“用舍公明”,即消除门户之见,改变晚明以来因党争而造成的政治危害,金声,杨廷林,何腾蛟等后来的抗清

名将 ,也都是在此时由他开始启用。尤其重要的是,他最先提出联合各地农民军抗清的主张,这一点对整个南明的抗清决策影响深远,即使在他败亡之后,也被之后的永历等南明小朝廷坚持下去。他的政权虽然短命,但他的行为,却颇多中兴英主的气象。

在恪守儒家君臣大义的郑成功心里,士为知己者死是一个重要信念,而这位对他荣宠有加的隆武帝,显然就是他心目中的英主。这次觐见之后,隆武帝对郑成功颇多器重,给了他“统领御营都督”的官职,即把保卫皇帝的御林军的指挥权交给了他。虽然没多少兵马,但地位不一般。而且出入“仪同驸马”,成了没娶皇帝老婆的驸马爷。这时候的郑成功,可以说是喜事不断,没过几个月,在听说郑芝龙已经是大明朝“太师”后,郑成功之母所居住的日本平户地区的诸侯,慌不迭的拍马屁,连忙将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认为义女,以盛大的礼节隆重送到了福建,以图“中日友好”,不管目的怎么样,这个破碎了二十二年的家庭,至此终于团圆了。

这应该是

郑成功 一生家庭生活中,最为温暖的一段时期,皇帝赏识,父母团聚,事业顺心家庭圆满,深受儒家礼仪教育长大的郑成功,也同样是个极其恪守孝道的人,有当地说法称,当时田川夫人归国时,郑成功亲自到码头迎接,是日天降大雨,郑成功站在雨中,一等就是几个钟头,等着田川氏的船靠岸的时候,却已经给淋成了落汤鸡。在田川氏归国后,郑成功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父母请安,更怕初归福建的母亲寂寞,虽然自己繁忙,却常和媳妇一起陪母亲,碰上闲暇时候,更常带着母亲出外游玩。后来他在隆武帝的朝廷里官越做越大,军情也紧急,顾不上回家了,他却时常写奏折要求回家探母,比如有一次田川氏生病,他给隆武帝的奏折里说“非成功敢轻离陛下,奈七岁别母,去秋乃归……忽尔病危,为人子者心何安?”,其情意切切,堪比流传千古的《陈情表》。有些资料里也常记录,当时在郑芝龙的各处别墅里,经常举办郑家的家宴,郑成功与媳妇一道陪母亲出席,对父母恭敬有礼,“宾客莫不赞之”。如果历史到这里就打住的话,按照小说里大团圆的写法,应该是“从此以后,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惜历史是不会就此打住的,所以这段幸福的生活,也仅仅只幸福了几个月。在郑成功关于家庭生活的记忆里,这应该是最快乐,也是唯一的一段团圆温馨的时段。在短暂的团圆之后,就是痛苦的分裂与永别。

从内部斗争研究南明为何灭亡,不是帝王不明,不是臣子不忠

明朝历经276年历史,自从明成祖朱棣将国都迁往北京以后,一直奉行两京制度。也就是南京和北京共同成为大明帝国的国都。 不过因为朱棣的封地在北京地区,而且他又将国都迁往北京,所以南京这边就显得非常尴尬200多年的时间里,一多半的时间,南京 *** 的存在都是一个笑话。一直到了崇祯17年,也就是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以后,南京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因为北京陷落以后,南京便成为了大明王朝唯一的首都,这个时候的南京拥有一整套官员体系,只缺一个皇帝。所以只要任命一位大明天子,那么南京 *** 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可是自从南明 *** 成立以后,一直到灭亡为止,历经了44年的时间却依旧不是满清铁蹄的对手,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南明都是昏君,所以导致了南明政权的灭亡,有人则认为是因为大臣不肯效死力,没有忠诚度可言,所以才会灭亡。其实这都不是主要原因,南明的明君有隆武帝朱聿键,贤臣有史可法、黄道周、郑成功等人,所以我认为南明的灭亡有其他原因,那就是内斗。 01弘光朝廷仅存8个月,可是内斗却没有哪一天终止过。 史可法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忠臣,他用自己的血肉保卫扬州城,最终殒命扬州,被后人赞颂为千古忠良。他的确是一位非常忠心的南明臣子,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史可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南京朝廷的兵部尚书。 很多人对南京兵部尚书的职权概念比较模糊,南京作为第二首都,当时也设有一帮子大臣,格局跟北京一模一样,只不过南京没有内阁和皇帝,所以在南京群臣当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兵部尚书。 也就是说史可法一直都是南京朝廷的一把手。他们虽然在平时没什么职权,可是北京 *** 灭亡以后,南京 *** 掌握了天下大权。不光是北京的大明朝臣都奔向南京,甚至连各地的赋税也都一起交到了南京 *** 。 史可法一下子成为了帝国的核心人物,那么为南明选择一位新皇帝,也就成了史可法肩头的重担了。 当时可靠的人选有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淓、桂王朱常瀛等等,这个时候朝中就形成了态度完全不同的两派力量。 首先潞王朱常淓被彻底排除在外,因为跟万历皇帝的血缘关系比较远,生下的桂王朱常瀛是万历的亲儿子,福王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所以他们都是非常有希望成为帝国接班人的。 这个时候不少朝臣认为,福王朱由崧是郑贵妃的孙子,他老爸朱常洵是万历皇帝最喜欢的儿子。当年东林党人为了争取让朱常洛登基,不惜跟万历皇帝死磕,当然也就得罪了郑贵妃。 会南都议立君,张慎言、吕大器、姜曰广等曰:「 ”福王由崧,神宗孙也,伦序当立,而有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潞王常淓,神宗侄也,贤明当立。”移牒可法,可法亦以为然。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咨可法,可法以七不可告之。而士英已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送福王至仪真,于是可法等迎王。---《明史》 这件事东林党人当然还记在心里,所以他们对立朱由崧是严厉反对的,史可法是半个东林党人,他的老师是东林党,所以他也必须要照顾东林党人的心情。 于是史可法将朱由崧排除在外,他甚至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凤阳总管马士英,并且写了一封信,痛斥朱由崧的若干缺点,表示不能立他为皇帝。 可是没想到马士英却调转枪头,在四镇军阀的帮助下,将朱由崧扶上了皇位。无奈之下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只能选择北上督军,不敢呆在皇帝身边。内阁首辅的大位当然也就轮不到他来做了,而是交给了有拥立之功的马士英。 南明的第一场内斗就这么开始了,马士英手里攥着史可法的那份信,迟迟不交给朱由崧,其实就是为了威胁史可法,这是史可法一辈子的弱点。而东林党人一个个都岌岌可危,认为自己要被清除出朝廷,所以不少人都打起了投降满清的念头。 四镇军阀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拥有拥立之功,所以都被封了爵位,除了黄得功此前为大明久立战功,被封为侯爵,其他三人也都被封为了伯爵。可是他们为了争夺地盘,居然可以大打出手,而且规模还不小,可见内斗成都多么严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弘光政权仅仅存在了8个月的时间,就宣告灭亡了。当多铎带着满清大军南下的时候,四镇军阀几乎全部投降,东林党人投降者也不计其数。 02隆武政权和鲁王监国政权的内斗,始终没有平息。 弘光政权是南方各省都承认的正统政权,它的灭亡标志着南方各省再次群龙无首。这个时候最靠近南京的浙江地区,鲁王朱以海宣布监国。当时有这个惯例,监国也就相当于预备皇帝,过了考察期就可以登基。 可是朱以海得不到天下人的认可,因为在福建,郑芝龙兄弟扶植起了隆武皇帝朱聿键。朱聿键原来是唐王,是一位非常有抱负的王爷。当年为了勤王救崇祯,甚至被崇祯关押在凤阳监狱7年之久。 鲁王以海,太祖十世孙。父寿镛,以崇祯十五年大兵破兖州,死焉。十七年二月,王嗣位,寻京师陷南奔。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命移江广,暂驻台州。及郑遵谦等兵起,议推戴,而入浙五王,惟王最贤,乃选遣元老前兵部尚书张国维,迎王于台。八月至绍兴,即监国位。以分守署为行在,臣民称国主,诏称令,制称敕,群臣劝进,王固不许。---《东南纪事》 所以说隆武政权和鲁王监国几乎是同时存在的。那么天下之人到底要听谁的呢?大多数人是支持隆武帝的,不过鲁王朱以海政权手里也有一支不小的力量。以张名振和张煌言为代表的军队领袖是支持朱以海的。 所以这两方一直都在内斗,而且爆发过很严重的战争。就算是隆武帝去世以后,郑成功对朱以海都没有任何好感,甚至不承认他监国的特权,宁可遥奉永历帝,也不愿扶植身边的鲁王朱以海。 此外,隆武帝政权内部,其实并不稳固。当时郑芝龙与隆武帝离心离德,郑芝龙打算操控隆武帝,以此好在投降满清的时候,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而隆武帝可不想做傀儡。 作为南明唯一的明君,隆武帝打算北伐,所以他与何腾蛟取得联系。当时何腾蛟收编了十几万大顺军,手里权力非常大。隆武帝希望能够得到何腾蛟的支持,所以只身前往江西。 结果何腾蛟本人居然有自立的打算,压根就不鸟隆武帝。国家已经残破成这样了,这些大臣们却还要继续内斗,这样的政权能长久吗?于是隆武政权也宣布灭亡了,隆武帝本人和皇后都被清军杀害。 03永历政权时期的内斗,简直令人咂舌。 隆武帝去世以后,广西和广东又同时出现了两个新政权。 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永历皇帝朱由榔,他建立的永历政权是南明历经时间最长的政权。 另一个则是广东朱聿鐭建立的绍武政权,朱聿鐭是隆武帝朱聿键的弟弟,隆武帝遇难以后,大学士苏观生等人认为隆武帝既然是正统,那他的弟弟唐王朱聿鐭自然也是有继承资格的,所以不顾永历帝的反对,建立了绍武政权。 结果这两个政权在南明快要灭亡的情况下,居然还打了一仗,而且规模也不小。这就不由得让人惊讶,难道明朝就知道内斗吗?结果绍武政权仅仅存在了一个月,就被南下的清军灭亡,所以南明永历政权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正统。 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永历政权居然完全是依靠大西军的余部才成立的南明政权。大西军是张献忠的部队,一直以来都是明朝想要剿灭的对象,显然大西军却成为了南明唯一的主力人马,不得不说命运的玩笑开得不小。 已而桂王命总督林佳鼎、武靖伯李明忠领兵至三水,帝使督师陈际泰御之(非西江陈大士)。二十九日,战于城西,唐兵大败。佳鼎兵昼夜兼行,十二月二日遇唐兵于海口。唐兵皆大舰,乘东南风发火箭、火球以焚桂舟。桂兵登岸,淖深三尺,人马陷,全军皆覆。林佳鼎中炮死,李明忠仅以数十骑免。---《海外恸哭记》 永历朝廷中,秦王孙可望掌握朝中大权,他也是大西四将军的老大,所以一直对南明这些大学士不感冒,所以一口气杀了十几个大学士。此后孙可望又与晋王李定国的大军火并,结果导致孙可望带着人马投降满清,几乎使整个贵州陷落。 这还没完,孙可望走了以后,李定国成为了永历朝廷的主力。他打仗很猛,曾经写信给郑成功,希望能够与他共同攻打广东,从而可以顺利会师。 可是一连给郑成功去了多封信,满口答应的郑成功却始终没有履约。独木难支的李定国只好放弃了攻打广东的计划,带兵撤回了云南。郑成功此刻当然不想跟李定国合兵一处,因为合并以后,谁才是军队的一把手呢?这可说不好。 此后,李定国的结拜兄弟南明蜀王刘文秀,一直要求永历皇帝坐镇贵州,这样可以激励南明的将士为国效力。永历皇帝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李定国却表示严重反对,甚至上书要求告老还乡。 李定国意思很明确,如果永历皇帝去了贵州,那么刘文秀极有可能取代李定国在南明的地位。可是当时永历皇帝坐镇贵州,是南明光复天下最好的办法。 结果爱国将领李定国把刘文秀给活生生逼走了,他甚至将贵州全境的人马都撤回了云南,使得满清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贵州。 不久之后,南明军队便节节败退,从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永历皇帝甚至为了活下去逃到了缅甸,最终被吴三桂给捉了在滇池跟前绞杀。可见官场的内斗,对于南明来说,绝对是致命伤。 总结与反思:南明若不内斗,至少有四次翻盘的好机会。 弘光帝时期,如果四镇军阀之间不内斗,共同保卫南京 *** 的话,那么弘光政权不会那么快结束。他们手里一共有至少15万人马,这可不是一股小力量,完全可以跟多铎的大军相抗衡。如果再加上张名振和张煌言的部队,绝对可以反败为胜,至少可以保住南方的半壁江山。 隆武帝时期,如果郑芝龙和何腾蛟不选择内斗的话,隆武政权北伐成功的希望是非常大的。郑芝龙手里有十五万人马,何腾蛟手里也有十五万人马。他们都是地方上实力非常强大的诸侯,完全有能力与清军一战。 永历帝初期,如果孙可望不选择跟李定国内斗的话,那么由他负责贵州云南的政务工作,由李定国负责北伐拓展疆土的工作。那么他们一定可以配合默契,从而光复南明政权。至少将西南地区囊括在手是不成问题的。 ​永历帝后期,如果李定国与刘文秀能够合作的话,那么刘文秀负责在贵州督师,李定国负责进军湖南湖北等地,那么北伐的希望依旧存在,南明至少还能够保住半壁江山。 可惜这些情况没有出现,在面对强大的满清铁蹄之时,南明政权犹如一盘散沙。看似强大的背后,却是无数的内争。 这让我想起了皇太极去世以后,多尔衮和豪格争夺皇位。这两个人为了家国天下的大义,都选择放弃皇位,目的就是避免内斗。相比较之下,我们便能够看得出,南明到底是为何灭亡的了。 参考资料: 《明史,卷二百七十四》 《东南纪事》 《海外恸哭记》 《南明史》

文章标题: 如果隆武帝顺利达到江西与何腾蛟汇合,那么南明会延续更长的时间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79418.html
文章标签:江西  汇合  更长  延续  顺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