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是什么 有什么用
熵
shāng
◎ 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
◎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liàng)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 在信息论中,熵表示的是不确定性的量度。
1.只有当你所使用的那个特定系统中的能量密度参差不齐的时候,能量才能够转化为功,这时,能量倾向于从密度较高的地方流向密度较低的地方,直到一切都达到均匀为止。正是依靠能量的这种流动,你才能从能量得到功。
江河发源地的水位比较高,那里的水的势能也比河口的水的势能来得大。由于这个原因,水就沿着江河向下流入海洋。要不是下雨的话,大陆上所有的水就会全部流入海洋,而海平面将稍稍升高。总势能这时保持不变。但分布得比较均匀。
正是在水往下流的时候,可以使水轮转动起来,因而水就能够做功。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的水是无法做功的,即使这些水是处在很高的高原上,因而具有异常高的势能,同样做不了功。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能量密度的差异和朝着均匀化方向的流动。
熵是混乱和无序的度量.熵值越大,混乱无序的程度越大. 我们这个宇宙是熵增的宇宙.热力学第二定律,体现的就是这个特征. 生命是高度的有序,智慧是高度的有序. 在一个熵增的宇宙为什么会出现生命?会进化出智慧?(负熵)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揭示了, 局部的有序是可能的,但必须以其他地方更大无序为代价. 人生存,就要能量,要食物,要以动植物的死亡(熵增)为代价. 万物生长靠太阳.动植物的有序, 又是以太阳核反应的衰竭(熵增),或其他的熵增形势为代价的. 人关在完全封闭的铅盒子里,无法以其他地方的熵增维持自己的负熵.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熵增的法则破坏了生命的有序. 熵是时间的箭头,在这个宇宙中是不可逆的. 熵与时间密切相关,如果时间停止"流动",熵增也就无从谈起. "任何我们已知的物质能关住"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时间". 低温关住的也是"时间". 生命是物质的有序"结构"."结构"与具体的物质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 就象大厦的建筑材料,和大厦的式样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一样. 生物学已经证明,凡是到了能上网岁数的人, 身体中的原子,已经没有一个是刚出生时候的了. 但是,你还是你,我还是我,生命还在延续. 倒是死了的人,没有了新陈代谢,身体中的分子可以保留很长时间. 意识是比生命更高层次的有序.可以在生命之间传递. 说到这里,我想物质与意识的层次关系应该比较清楚了. 这里之所以将"唯物"二字加上引号. 是因为并不彻底.为什么熵减是这个宇宙的本质,还没法回答. (摘自人民网BBS论坛)
不管对哪一种能量来说,情况都是如此。在蒸汽机中,有一个热库把水变成蒸汽,还有一个冷库把蒸汽冷凝成水。起决定性作用的正是这个温度差。在任何单一的、毫无差别的温度下——不管这个温度有多高——是不可能得到任何功的。
“熵”(entropy)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Rudolf Clausius, 1822 – 1888)在1850年创造的一个术语,他用它来表示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能量分布得越均匀,熵就越大。如果对于我们所考虑的那个系统来说,能量完全均匀地分布,那么,这个系统的熵就达到最大值。
在克劳修斯看来,在一个系统中,如果听任它自然发展,那么,能量差总是倾向于消除的。让一个热物体同一个冷物体相接触,热就会以下面所说的方式流动:热物体将冷却,冷物体将变热,直到两个物体达到相同的温度为止。如果把两个水库连接起来,并且其中一个水库的水平面高于另一个水库,那么,万有引力就会使一个水库的水面降低,而使另一个水面升高,直到两个水库的水面均等,而势能也取平为止。
因此,克劳修斯说,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规律是:能量密度的差异倾向于变成均等。换句话说,“熵将随着时间而增大”。
对于能量从密度较高的地方向密度较低的地方流动的研究,过去主要是对于热这种能量形态进行的。因此,关于能量流动和功-能转换的科学就被称为“热力学”,这是从希腊文“热运动”一词变来的。
人们早已断定,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定律;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克劳修斯所提出的熵随时间而增大的说法,看来差不多也是非常基本的一条普遍规律,所以它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
2.信息论中的熵:信息的度量单位:由信息论的创始人Shannon在著作《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提出、建立在概率统计模型上的信息度量。他把信息定义为“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Shannon公式:I(A)=-logP(A)
I(A)度量事件A发生所提供的信息量,称之为事件A的自信息,P(A)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如果一个随机试验有N个可能的结果或一个随机消息有N个可能值,若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1,p2,…,pN,则这些事件的自信息的平均值:
H=-SUM(pi*log(pi)),i=1,2…N。H称为熵。
熵[shāng]
热力学中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通常用符号S表示。
在经典热力学中,可用增量定义为
式中T为物质的热力学温度;dQ为熵增过程中加入物质的热量,下标“可逆”表示加热过程所引起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若过程是不可逆的,则dS>(dQ/T)不可逆。单位质量物质的熵称为比熵,记为S。熵最初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的一个反映自发过程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参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根据大量观察结果总结出来的规律,有下述表述方式:
①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不可能作相反的传递而不引起其他的变化;
②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任何热机不能全部地,连续不断地把所接受的热量转变为功(即无法制造第二类永动机);
③在孤立系统中,实际发生过程,总使整个系统的熵值增大,此即熵增原理。摩擦使一部分机械能不可逆地转变为热,使熵增加。热量dQ 由高温(T1)物体传至低温(T2)物体,高温物体的熵减少dS1=dQ/T1,低温物体的熵增加dS2=dQ/T2,把两个物体合起来当成一个系统来看,熵的变化是dS=dS2-dS1>0,即熵是增加的。
熵:是物质混乱度的量度或说是无序性的量度。越是混乱的东西熵越大。
同一物质的熵:气态>液态>固态。高温>低温,低压>高压。
自然界存在着熵增原理:物质总是向着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自发进行的。比如你书房,总是越来越乱,除非你去收拾。因此将无序的东西变为有序总是要消耗能量的。
熵与焓有点不一样,焓只有相对值,而熵的绝对值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的。任何物质在绝对零度时属于完美晶体,其熵值为0。
更深入地了解熵,可以看物理化学相关内容。无机化学中也有。
熵:
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liàng)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根据大量观察结果总结出来的规律,有下述表述方式:①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不可能作相反的传递而不引起其他的变化;②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任何热机不能全部地,连续不断地把所接受的热量转变为功(即无法制造第二类永动机);③在孤立系统中,实际发生过程,总使整个系统的熵值增大,此即熵增原理。摩擦使一部分机械能不可逆地转变为热,使熵增加。热量dQ 由高温(T1)物体传至低温(T2)物体,高温物体的熵减少dS1=dQ/T1,低温物体的熵增加dS2=dQ/T2,把两个物体合起来当成一个系统来看,熵的变化是dS=dS2-dS1>0,即熵是增加的。
熵
shāng
◎ 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
◎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liàng)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 在信息论中,熵表示的是不确定性的量度。
跪求对“熵”问题的解答
由对熵的学习我知道熵是表征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那么熵值的升高到底是体系更加混乱还是体系更加平衡?rn 百度百科中说:“熵是组成系统的大量微观粒子无序度的量度,系统越无序、越混乱,熵就越大。”但我在书上看到的所说是:“克劳修斯用它来表示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能量分布得越均匀,熵就越大。”rn 到底谁是对的?还是都对仅是应用于不同的环境?还是有什么特殊的理论我没有看到,希望有那位老师给与讲解,在拜谢。对孤立系统,
可逆绝热过程是沿着等熵路径。
不可逆绝热过程是沿着熵增加的路径。
那么可以说,
对孤立系统,它的熵是永不减少的。
实际上,孤立系统的自发反应均是不可逆的,所以熵是一直在增大的。
那么,当一个系统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转变的过程中,它的熵是持续增加的,在达到平衡状态时,熵最大。
而我们可以知道在气体达到平衡状态时,其分子是在作无规则运动的。也就是无序运动。而百度百科里这个越混乱大概也指的就是无规则的意思吧?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表达是不恰当的...我见过的三本教材都没有这样表述的。
此外你看到克劳修斯的那个表述是广义熵的定义,不仅仅适用于热力学统计物理,在其他的一些涉及到能量分布的物理学科也是用得到的。
其实就是能量最低原理,物质要保持平衡,必须熵降低
熵越大,越混乱,物质就越稳定,相信我,我是郑大教授杜宝石
谈一谈对"熵"的认识?
这是工程热力学的一个名词,老师要求我门谈对他的认识,并要求文章中要有数据去说明.熵是混乱和无序的度量.熵值越大,混乱无序的程度越大. 我们这个宇宙是熵增的宇宙.热力学第二定律,体现的就是这个特征. 生命是高度的有序,智慧是高度的有序. 在一个熵增的宇宙为什么会出现生命?会进化出智慧?(负熵)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揭示了, 局部的有序是可能的,但必须以其他地方更大无序为代价. 人生存,就要能量,要食物,要以动植物的死亡(熵增)为代价. 万物生长靠太阳.动植物的有序, 又是以太阳核反应的衰竭(熵增),或其他的熵增形势为代价的. 人关在完全封闭的铅盒子里,无法以其他地方的熵增维持自己的负熵.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熵增的法则破坏了生命的有序. 熵是时间的箭头,在这个宇宙中是不可逆的. 熵与时间密切相关,如果时间停止"流动",熵增也就无从谈起. "任何我们已知的物质能关住"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时间". 低温关住的也是"时间". 生命是物质的有序"结构"."结构"与具体的物质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 就象大厦的建筑材料,和大厦的式样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一样. 生物学已经证明,凡是到了能上网岁数的人, 身体中的原子,已经没有一个是刚出生时候的了. 但是,你还是你,我还是我,生命还在延续. 倒是死了的人,没有了新陈代谢,身体中的分子可以保留很长时间. 意识是比生命更高层次的有序.可以在生命之间传递. 说到这里,我想物质与意识的层次关系应该比较清楚了. 这里之所以将"唯物"二字加上引号. 是因为并不彻底.为什么熵减是这个宇宙的本质,还没法回答.
参考:http://61.129.117.9:7001/forum/thread.jsp?p=er&id=298&forumid=13&forumclassid=2&ispublic=1&_page=0
熵概念的解读和导学
我们知道有些化学反应能发生,而另一些化学反应却不能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一些化学反应当只有很少一点生成物产生时就达到了平衡,而另一些化学反应却实际上是完全反应了.要弄清以上的问题,需要热力学的知识——特别是应用能与熵的概念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来解释.《化学》新教材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在学习"化学反应的方向"时引入了熵的概念.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中认为熵是一个是很枯燥的和比较难的并令人害怕的词,它给人一个既抽象又难以理解的印象.那么我们怎样来理解熵的概念及其意义呢
熵的概念最初是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尔夫.克劳修斯提出的,它揭示了热传递的不可逆性:热能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流动,而不能相反.现在我们可以对熵这个概念这样来理解:每当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时,我们就会得到一定的惩罚,这个惩罚就是我们损失了能在将来用于做某种功的一定能量.熵的增加意味着我们的有效能量在减少,随着熵值增大,物质和能量的集中程度降低而出现混乱度增大.所以说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
我们知道:构成物质的分子是时时刻刻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体系越混乱.据此我们可以理解1摩尔的水在气态时分子可以完全自由地运动,所以熵值最大;固态时分子几乎不能自由地运动而排列最有序,所以熵值最小.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水的汽化过程,墨汁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和气体的互相扩散过程都是体系混乱度增大的过程,即熵增加的过程.
真实的化学过程也不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过程,它是一种在开放体系中发生的动态过程.一个化学反应只所以能产生,这是整个宇宙(更简单地是指反应体系及其环境的总和)的混乱度在增加.对一个放热反应来说,热量转入环境,使环境的熵值或混乱度增加了.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的,因为释出的热量转移到环境,使其熵值或混乱度得到很大的增加.一般来说,这比在反应体系内熵值或混乱度减少的数值要高一些.但是我们也会遇到吸热反应,这时是化学反应体系的混乱度增大,由于化学反应体系从环境吸热而比环境混乱度减少的数值大.因而总体上来说,一个化学反应能发生,其熵值或混乱度会增加.这就是热力学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的全部内涵,即一个反应能够进行的条件是反应体系和环境总嫡值增加.对于一个可逆的化学过程,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熵最大状态即最无序状态.平衡状态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分子水平上的无序,微观上的最大可能的无序.
通过对熵概念的理解和解读,我们还应知道尽管自然界的物质是不断循环再生的,但物质的再生和循环必须以一定的衰变(熵的增加)为代价.可以说世界的熵总是趋向最大的量,达到能量平均状态.随着物质和能量的耗散,当熵值达到最大的状态---能量平均状态,那时将会出现不再有任何自由的能量能够来进一步做功.从这个角度来说,树立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现实要求.
http://cache.baidu.com/c?word=%EC%D8&url=http%3A//www%2Esdlunzhong%2Ecn/huaxue/xinkb/%EC%D8%B8%C5%C4%EE%B5%C4%BD%E2%B6%C1%BA%CD%B5%BC%D1%A7%2Edoc&b=0&a=9&user=baidu
什么是熵?
但是精确地讲,物理系统的熵应是什么呢?我们看到了它是显明无序的某种测度。但是,由于我这样不精密地使用诸如“显明”和“无序”的字眼,熵的概念实在还算不上一个清晰的物理量。第二定律还有另一方面似乎表明熵概念中的不精确的因素:只有所谓的不可逆的系统熵才实际上增加,而不仅仅是保持常数。“不可逆”是什么含义呢?如果计入所有粒子的细节运动,则所有系统都是可逆的!我们应该讲,在实际上杯子从桌子落下并粉碎,鸡蛋的搅拌,或糖在咖啡中的溶解都是不可逆的;而少数粒子的互相反弹,还有许多能量没有损耗变成热的各种仔细控制的情形是可逆的。基本上讲,“不可逆”这一个术语只是指这样的一个事实,即不可能去追踪或控制系统中的所有个别粒子运动的所有细节。这些不可控制的运动被叫做“热”。这样,不可逆性似乎只是一个“实用的”东西。虽然按照力学定律我们完全允许去恢复鸡蛋,但在原则上这是不可能的。难道我们的熵概念要依赖于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吗?
我们记得在第五章中,能量以及动量和角动量的物理概念可以按照粒子的位置、速度、质量和力在数学上被精确地定义。我们怎能期望“显明无序性”的概念也做到一样好,使之成为一个数学上精确的概念呢?显然,对于一个观察者“显明”并不表明对另一个观察者亦是如此。它是否取决于每位观察者对被观察系统的测量精度呢?一个观察者用一台更好的测量仪也许能比另一个观察者得到关于系统微观结构的更细致的信息。系统中更多的“隐藏的有序”也许对一个观察者是显明的,对另一个观察者却是另外一回事。相应地,前者会断言熵比后者估算的要低。不同观察者的美学判断似乎也会被牵涉到那些被定为“有序”而不是“无序”的东西。我们可以想象,有些艺术家的观点认为一堆破碎的玻璃片远比曾经待在桌子的边缘上丑陋吓人的杯子更为美丽有序!熵是否会在这种具有艺术感觉的观察者的判断那里被降低呢?
尽管这些主观性的问题,使人惊异的是,在精密的科学描述中熵概念是极其有用的。这一点是无疑的。这么有用的原因在于,一个系统按照细致的粒子位置和速度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变是极其巨大的,并且(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完全把在宏观尺度上关于何为“显明有序”的观点的任何合理的差别完全淹没。特别是艺术家或科学家关于聚集或破碎的玻璃哪种更有序的判断,以熵的测度来考察,则几乎毫无结果。迄今为止对于熵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引起温度微小增加的随机的粒子运动,水的溅开以及一杯水落到地面上去等等。
为了更精密地定义熵的概念,让我们回到第五章引进的相空间的观念。我们记得,系统的相空间通常具有极大的维数,其中每一点代表了包括系统的所有细节的整个物理态。相空间的一个单独的点提供了构成该物理系统的每一个单独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座标。为了熵的概念,我们需要用一种办法把从其显明(也即宏观)性质看起来一样的所有的态集中起来。这样,我们必须把我们的相空间分成一些区域(参见图7.3)。属于任何特别区域的不同点虽然代表它们粒子的位置和运动的不同细节,但是对于宏观的观察特征而言,仍然认为是一样的物理系统。从什么是显明的观点看,一个单独区域中的所有点应被考虑作相同的物理系统。相空间这样地被划分成区域的作法被称为相空间的粗粒化。
图7.3相空间被粗粒化成在宏观上无法相互区分开的态的区域。熵和相空间体积的对数成比例。
现在,这些区域中的一些会比其他的区域庞大得多。例如,考虑一盒气体的相空间。相空间的大部分体积对应于气体非常均匀地在盒子中分布的态,粒子以一种能提供均匀温度和压力的特征的方式运动。这种运动的特别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是称之为马克斯韦分布的最“紊乱的”一种,它是以我们前面遇到的同一位詹姆斯·克拉克·马克斯韦来命名的:气体处于这种紊乱状态时就说它达到了热平衡。相空间中的点的绝对大的体积对应于热平衡;该体积中的点描述和热平衡一致的个别粒子位置和速度的所有不同的细致形态。这个巨大的体积是我们在相空间中的一个(很容易是)最大的区域,实际上它几乎占据了整个相空间!让我们考虑气体的另一种可能的态,譬如所有的气体被局限在盒子的一个角落上。又存在许多不同的个别粒子的细致的态,它们都描述以同样的方式把气体局限在盒子角落的宏观态。所有这些在宏观上都不能互相区别,而相空间中代表它们的点构成了相空间的另一个区域。然而,这一个区域体积比代表热平衡的那个区域要小得多了。如果我们的盒子的体积为一立方米,装有在通常大气压和温度下的平衡的气体,而角落区域的体积取作一立方厘米,则上面
为了评价这类相空间体积之间的差异,想象一种简化的情形,即把许多球分配到几个方格中去。假如每一方格或者是空的或者只容纳一个球。用球来代表气体分子而方格表示分子在盒子里所占据的位置。让我们从所有方格中挑出特殊的小子集;这些被用于代表对应于盒子的一个角落的区域的气体分子位置。为明确起见,假定刚好有十分之一数目的方格为特殊的——譬如讲有n个特殊的方格和9n个非特殊的方格(见图7.4)。我们希望把m个球随机地分配到这些方格中去,并且求出所有的球都落到特殊方格中去的机会。如果只有一个球和十个方格(这样我们只有一个特殊方格),则很清楚,机会应为十分之一。如果只有一个球,但有任意数目10n的方格(这样我们就有n个特殊方格),则情况不变。这样就对于仅有一个原子的“气体”,把气体局限在那个角落的区域,就具有整个“相空间”体积的十分之一。倘若我们增加球的数目,所有它们都在特殊方格中的机会就非常显著地减少。对于两个球,譬如讲二十个方格①(其中两个是特殊的)(m=2,n=2),机会为1/190,或者对于一百个方格(其中十个是特殊的)(m=2,n=10),机会为1/110;对于数量非常大的方格机会变成1/100。这样,对于两个原子“气体”特殊区域的体积仅为整个“相空间”的百分之一。对于三球和三十个方格(m=3,n=3),机会为1/4060;而对于数量非常大的方格,机会为1/1000——这样,对于三个原子“气体”特殊区域体积就为相空间体积的千分之一。对于四球和非常大量的方格,机会为万分之一。对于五球和非常大量的方格,机会为十万分之一,等等。对于m球和大量的方格,机会为1/10m。这样,对于m原子“气体”,特殊区域的体积为“相空间”的1/10m。(如果把“动量”也包括在内,这仍然成立。)
图7.4一盒气体的模型:一些小球分布在数目比球大得多的方格中去,十分之一的方格被认作特殊的。在左上角上已把这些特殊的标出。
我们可以把这些应用于前面考虑的一盒实际气体的情形。但是现在,特殊区域不是占据总体积的十万分之一,而是一百万分之一(亦即一立方米中的一立方厘米)。这表明现在的机会不是1/10m,而是1/(1000000)m也就是1/106m。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整个盒子中大约有1025个分子,所以我们取m=1025。这样,代表所有气体被局限在角落里的相空间的特殊区域只有整个相空间体积的
1/10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状态的熵是包含代表该态的相空间区域体积V的测度。鉴于上述的这些体积间的巨大差别,最好不把它定义为和该体积成比例,而是定义为和该体积的对数成比例:
熵=klogV。
取对数有助于使这些数显得更合情理。例如10000000的对数①大约为16。量k称为玻尔兹曼常数。其数值大约为10-23焦耳/开尔芬。此处取对数的主要原因是使熵对于独立的系统成为可加量。这样,对于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它们合并起来的系统的总熵为每一个单独系统的熵的和。这是对数函数的基本代数性质的推论:logAB=logA+logB。如果系统在它们各自的相空间中属于体积为A和B的区域,则合并起来后的相空间中的区划体积就是它们的积AB,这是因为一个系统的每一可能性都必须各自分别计算。所以合并系统的熵的确为两个单独的熵的总和。)
按照熵的观点,相空间中区划尺度的巨大差异显得更合理。上述的一个立方米的盒子的气体的熵只比集中在一立方厘米尺度的“特殊”区域的
为14×1025)。
为了得到这些区划的实际的熵值,我们要稍微忧虑所选择的单位(米、焦耳、公斤、开尔芬等等)。这有点离题太远,实际上,对于我马上要给出的极其巨大的熵值,选用何种单位根本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然而,为了确定起见(对于专家而言),我将采用由量子力学规则所提供的自然单位,这时玻尔兹曼常数就变成一:
k=1。
--------------------------------------------------------------------------------
① 更准确地讲,角动量是由不同数量的点的这种形态的复线性组合所描述。由于在复杂系统中,不同的叠加可得到不同的总自旋值。这只会使总的图像更不像经典角动量!
① 然而,在两种方程允许的解的类型方面存在一个重大的差别。经典马克斯韦场必须是实的。而光子态是复的。光子态还必须满足所谓的“正频率”条件。
欧是研究量子熵的
楼上的回答相当全面了,简而言之熵是偏离纯态的量度
自己搜一下
文章标题: 将世界看作由能量组成且能量分布越不均匀熵就越低,这句话有哪些问题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