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浅谈一下积极入世与消极避世两种人生态度吗?
儒家思想高扬“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倡导“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全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宝贵精神财富.
虽然儒家也讲过“无为”,但无论是道家的“无为”还是儒家的“无为”,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儒者本身也积极入世.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儒家哲学处处体现出积极的“入世”精神,以孔子为突出代表.而对于道家哲学来说,虽然老庄派出同源——“道”,但从其与统治阶层关系角度来看,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前者是入世的,但后者既不是入世也不是出世,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游世.
春秋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社会等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一部分原来身为下层贵族的士丧失了贵族身份而沦为庶民,而拥有一技之长的庶民则晋升到士的行列来;另一方面,周天子的权力不断下移,失去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诸侯竞相争霸,变王天为私田、变分封为郡县,整个社会处于礼崩乐坏的状态之中.孔子这时提出的“克己复礼”、“正名”与仁爱的思想就是为了挽救周王朝的统治,为了维护奴隶社会里的等级秩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礼记·礼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出,儒家关注的是社会、人伦,其思想是完全入世的.
从为学的角度来看,孔子从小聪敏好学,他自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然而,在他的意识里,“入仕”才是他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所谓“学而优则仕”,因为他对分崩离析的社会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并想将其施展开来,企图改变现状,这自然就把“志于学”和“志于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孔子为学,其实是为为仕作准备,为其服务.
“为学”是修身的过程,是完善个人情志的途径,从而向仁人靠拢.自己做好了,可以影响更多的人,然而孔子最想左右的却是君王的思想,想利用其推行自己的“仁政”,从而恢复礼乐秩序.有人曾问孔子为什么不做官,他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他的想法是,推行孝顺之道与兄弟友爱,再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也算是参与政治.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在个人、家庭中提倡“孝悌”、“仁”、“爱”的背后,其实有着更远大的打算.即使不能为官,也想从其他方面掺入到国家政治中.
从为仕的态度来看,孔子对其的渴望更是明显.从孔子周游列国的行径也可以看出,他总是期待进入并干预这个社会,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借助君主来实现自己政治抱负.子贡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者而沽诸?”孔子亟不可待地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借美玉喻己,渴求得到善者(君主)的赏识,其对入世的迫切之情跃然于纸上.即使是后来如孟子的儒士,也都在徘徊齐梁之间表现出这种热烈的救国之心.由此可知,儒家其实是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的.
从其思想来看,儒家哲学一直是主动、积极地为统治者指出为国之道.首先是劝诫君王自己要“仁”,要“德”,进而在国家事务管理上劝导君主实行仁政、德政.“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倡导修己安人.这些主张在《论语》中是以孔子的口直接讲出来的,即使在统治者面前也不拐弯抹角.他恨不得自己就位于高位,快速直接地付诸行动,而不用再“累累如丧家之犬”地游走于各国之间,担忧着遭受迫害的同时又放不下理想,在君王面前费尽口舌.
孔子就是怀着这颗澎湃的入世之心而开创了儒学的,后来的学派发展者都无不朝着这个方向向前迈进.曾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整个儒家学派的共识.
此外,孟子主张“仁政”,注重民本与教化的思想,荀子“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的礼乐思想,也无一不体现了治国安邦的政治目的.所以说,儒家的思想主要表达了一种协调社会关系以使之和谐的政治主张,其目的乃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的安稳,是积极的、入世的.
而道家同样产生于乱世的背景下,从本质上说来,其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寻求一条解救动荡混乱的社会的道路.《道德经》所讲的就是“君人南面之术”(《汉书·艺文志》),即告诉君主统治百姓、治理国家的方法与途径,即使谈到了无为、隐逸,仍没有脱离政治空谈隐遁,而是为了达到安邦的目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用之, 万物将自化”就是主张侯王应该以“无为” 治国以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谈的仍是国家;“其政察察, 其民缺缺.”(《老子·五十八章》)他反对“食税之多”(《老子·五十七章》)、“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更是直接谈论政事、关心民生问题.这些言论思想都体现了道家并非远离政治,而是关心国事,对人民充满了深深的关怀.道家虽然对人伦社会表现出超脱,但是其思想在根本上仍是关心人世、关心民生的.在这一点上,道家与儒家完全相同,即儒道两家都怀着一颗救世之心,儒道两家的思想都包含了政治哲学的内涵,保持着积极入世精神.
儒家采取了直面社会、直击现实的积极行动;而道家则表现得比较消极出世,主要通过哲学表达其在乱世里的救国情怀.因此,在行动上,儒家依然是入世的,而道家则是出世的了.
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动乱,儒家直接投身于乱世之中,企图通过“人”这一群体的主观努力实现政治的和平.在政治上,一方面主张克己复礼,恢复社会等级制度;另一方面,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为政以德”.在社会人际关系上,则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仁”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运》) ,则“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并且,儒家还鼓励人民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来,“学而优则仕”,为国家社稷的建设做贡献.由以上可知,儒家的思维空间完全是关乎社会人伦的,主张积极的的入世践行.
这种积极的入世践行观还表现在,即使儒家思想在先秦时期未得到统治者的赏识,儒家并没能为官为政,可是他们却依旧不改入世情怀,对社会人生充满关怀.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更是毫不逊色,直接扬言“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毫无逃世退隐之意.他们把人生关怀视为己命,躬身践行于社会中,一言一行都体现了爱民忧国的情怀,是谓“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相比之下,道家则恰恰相反,道家选择了明哲保身的避世之法,这就深深地为他们打上了隐逸出世的烙印.“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庄子·胠箧》)构建了道家的理想王国,主张国家清静无为,相互之间互不叨扰,这实际上就是以消极避世应对乱世.“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写的就是一个隐逸者的态度,因为道家认为人民只有保持着这种隐者式的封闭生活,不交往才可以杜绝纷争,天下才可以太平,企图通过出世的方法维护正常的秩序、社会的安稳.
再如,道家主张“绝仁弃义”(《老子·二十章》)“绝学无忧.”(《老子·二十章》)这是说躲离政治纷争即无为,是实现社会平和的有效的治国之道. “绝仁弃义”不仅仅是企图说服统治者放弃可以推行仁义的做法,“仁”、“义”代表的更广泛的一层意义是普遍的政治手腕,即“术”.“绝仁弃义”意思就是说统治者应该怀着隐逸者那种心态去治理国家,而不是使用“术” ,然后天下能太平.而民众置身事外于政治的办法是“绝学”,不学习四书五经直接断绝了进入到政治生活的途径.人民不参与政治,君王不耍弄“术”, “ 塞其兑, 闭其门; 挫其锐, 解其纷;和其光, 同其尘.”(《老子·五十六章》),这些都体现了道家追求一种隐者式的作风.
道家认为统治者的刻意“有为”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因此,道家认为隐逸式的封闭社会才是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平和,希望通过消极出世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理想.
最后,在对待人、自然与社会的态度上,儒家更关注的是人以及现世社会,为入世思想;而道家则侧重于阐发宇宙自然,看上去似乎是出世的,但其哲学阐述最后又都落在了政治层面上,因而实际上也是入世的.
道家的思想充满了哲学意味,主要探讨了宇宙本原、福祸相依,柔可以克刚等哲学问题,但是这却是为阐明为政之道而发.例如,道家先阐明“道”是宇宙的本原,证明“道”的合法性,但继而转入用“道”治政治.“道生之, 德畜之, 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老子·五十一章》)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 章) ,意思就是“道”能生养万物,统治者对人民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再如,老子先阐明了有无、长短、音声、高下、先后、美丑、刚柔、静躁、荣辱、祸福、奇正等可以对立转化的哲理,尔后把这些哲理应用到政治上来,阐明 “无为”之治道.因此,道家是站在哲学的高度上阐释复杂的社会人伦关系.
再看儒家,儒家也谈到了宇宙,同样那也是为突显人的价值、宣扬人本位服务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尽心下》)“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孔子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及 “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这些言论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在社会占重要地位的人这个角色是极其关怀的,重视人的现实实践意义.此外,儒家还肯定人的享乐追求和对欲望的追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孔子教诲学生的条件,就是让人送他一条干肉.
综合以上比较可知,道家思想和儒家都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哲学,但是,道家思想比儒家思想站在了一个更高的阶层上——道家思想是世界观,站在哲学的高度去阐释一种理想的治国之道;而儒家思想则是方法论,直面社会现实,针对现实而提出一系列具有强烈务实思想的具体措施.因而,道家就显得出世,而儒家往往表现得更为入世.然而,即使儒家和道家分别表现出了积极入世与消极出世两种不同的态度与行动,但他们本质上却都是为了寻求一条治国安邦的有效途径,都体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因而说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入世的.
这个比较深奥呵呵,不过我只能用通俗的话回答,我不是专业人士,只是对心理方面比较感兴趣,我受到的心理伤害比肢体伤害要多的多,不多说了转入正题,
积极入世,积极,渴望的肯定的正面的,入世,面对社会,面对人生,他的心理状态一定是开朗、外向、理性、不浮躁、不认输,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他们非常渴望去寻找面对新的事物,他们对待挫折,他们有着不服输的精神,他们从不相信现实是无情,他们总是铭记在心中的一句话,人在志在,人亡志亡。
消极避世,心理状态是绝望、内向、感性、浮躁、逃避,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就是对待新的旧的事物莫不关心,不渴望,爱逃避。有时看了一部励志片,脑子一热,就开始空想,不过到最后他们肯定失败收场,他们有梦想,但是心理条件达不上,很容易半途而废,他们害怕受到挫折,挫折后常会一蹶不振。
他们总是铭记在心中的一句话,人在志亡,人亡志亡。
鄙人才疏学浅,只能说这些,出丑了。如有错误敬请指教讨论
道家的哲学境界那么高,为什么会输给儒家?
是这样中国的百家争鸣的思潮在大概在春秋时期,我们之前看的《诗经》中描写了的篇幅来看都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 于是老子看的社会是那样的黑暗 政府不能给人民以安居乐业的生活那么老子的主张就是既然不能管就不要管,就是无为 顺应人民生活的规律是不是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那?老子的主张是一种极度的破坏主义
而孔子之主张 正名主义 天下有道庶人不议!列出了许多条条框框,随着战国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 那么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会随之提高,而老子的无为主义也就不在适用了,例如今天的中国的市场经济如果政府采用“无为” 不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那么中国的市场经济会怎样?还有我们今天的国家思想也不同于孔子和弟子的学说和宋儒的程朱理学,但是这些思想是我们必须学习的,所以说真正的哲学永远是一个时代所留下的精华!
按你说的道家输给儒家你指的是什么那?
大哥!当时的统治者实行罢黜百家,唯儒独尊
不合实际
没有输赢,只有信仰
道家思想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以其博大精深的思辩内涵、反对独断的开放胸怀以及古朴恢宏 、神奇玄妙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活水源头之一,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繁衍辐射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我国乃至世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是集精华与糟粕,科学合理的东西与非科学合理的东西,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进步内容与落后的思想等于一体的,如果我们经过科学得到分析、阐释和改造,其积极的现代价值是十分明显的,在理论、现实、精神等各个层面都具有与现代的对接性。所以,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现实层面上与社会实践的渗透亲和性
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道家思想还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发挥着这样那样的作用,体现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积极影响。道家思想与现实社会实践的有机联系,不是现代人有意识地要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实践生活的自作多情,以古恋今,而是二者之间具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渗透亲和性。具体实例不胜枚举。例如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与现代管理、“有生于无”与开拓创新、“反者道之动”“柔弱胜刚强”与竞争意识等,为我们机关文化建设和行政管理提供精神营养。又如道家思想中关于人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整体观念,“知常曰明”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意识,“知和曰常”的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崇尚和谐思想,以及“知止不殆”、“知足不辱”的适度观念等,深刻地启发着我们当今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由此可看出,发掘道家哲学思想文化渗透于现实生活各个领域积极的社会价值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三、精神层面上对人们心理的抚慰调适性
随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自然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社会危机、伦理危机、精神危机等,道家思想中的积极精神对治这些危机,以精神文化的历史惯性作用在当今充分表现出来。譬如,在现代人的生活旋律中,时常受竞争、压力、困难、逆境的困扰,道家文化中的人生观念和哲学智慧,总能对此给人以心理的抚慰和调适。例如,道家思想中的“不争”观念对调节人们的心理具有平衡、调适抚慰和缓解等作用。又如“弱胜强”、“柔胜刚”、“圣人不积”、“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观念,能够起到抚慰调适人们心灵的作用;对人们欲壑难平的执着欲望产生降压、缓解之功。还如,道家提出的“身重于物”和“少私寡欲”的人生价值取向,对于我们树立“身外之物”观念和淡化做官心理,缓解由于利益冲突和权力之争而激化了的人际关系,调解人的生活节奏,可以起到一种解酒剂、清醒剂的作用,而且也为淡泊名利的人生取向提供了理论根据。在人生历程中,人既需要“争”、“不知足”、“不敢后人”,也需要“知足”、“不争”、“吾不敢为天下先”。“争”与“不争”、“知足”与“不知足”、“不敢后人”与“不敢为天下先”是相辅相成的。奋发进取的“不知足”,善于开拓、敢于拼搏的“不敢后人”思想,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但是有时人也需要清净无为的“不争”与“知足”,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不敢为天下先”才能“不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身心放松,养精蓄锐,以利再战。这种“知足”、“不争之德”、“不敢为天下先”,也是道家为人类提供的一种高超的生活艺术。道家主张的“上德若谷”、“以德报怨”、“宠辱若惊”、“功成而不居”、“人贵自知之明”等思想,以及它的“无名”、“无功”、“无己”的人生理想境界说,虽有某些消极因素,但它在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现代高尚人格和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则是一剂针砭社会疾病和人的心理障碍的良药,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效力,闪烁着人生艺术的智慧之光。
当然,另一方面,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也存在消极方面的影响,结合现代实际,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老子认为:“道可道,非恒道。”(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常” ).大概的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后人分析他所说的"道",是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或规律.它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它虽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是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然而它又超越于时间空间以外.所以,不能靠感觉器官去认识,也难以用普通字词去表示,只能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
道家思想主要是沿两条路线发展的:一条是“无为主义”的政治学,讲究清静无为,与世不争。它盛行于战国和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派,主张“无为而治”。另一条是"任自然"的人生哲学。就是“天人合一”,争取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
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朴素地说明了万物的本质。何谓道?道即虚空,混沌,万物的起点。而道家最终就是想通过自我思想的升华达到那种虚空无物的原始状态。
道家提倡养生,以“天人合一”来指导养生,讲究所谓“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与自然界同呼吸,养精固本,顺其自然。
道家思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道家以其沉隐的思想让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往往功成身退,回归了自然。陶渊明弃官而归农耕也是受老庄思想影响的。这种思想能使知识分子在对待挫折之时表现出有豁达之心态,也使他们不以埋没自己为憾事,从而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许多思想都是贴合实际又通于玄理的,有时道家至简一句话就能说明复杂的道理。但是,道家因鄙弃狭隘功利主义,而常常走向极端。
例如,道家思想主张绝对虚无,反对一切作为,甚至进而反对一切人类文化、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否定文明的价值;反对权威和社会的等级秩序,批判社会弊端而放弃社会责任,淡漠参与意识,也即所谓的“消极避世”,不信任甚至完全拒绝任何具体实际的社会改革措施等等。这些历史的局限性和消极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又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也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这些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永恒不灭,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是老子总结古老的道家思想所形成的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它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其主流派有黄老列庄、黄老学派,鬼谷子纵横家、修真派、法家学派、玄学、杨朱学派。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汉文帝、唐太宗、宋仁宗、明太祖等皆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前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
中文名
道家思想
外文名
Taoism thought
主流派
黄老列庄、黄老学派、鬼谷子纵横家
代表人物
伏羲、黄帝、老子、庄子、鬼谷子
思想核心
大道无为
更多
道家流派
道家学派远祖—伏羲爷
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黄老列庄、黄老学派,鬼谷子纵横家、修真派、法家学派、玄学、杨朱学派可能影响了庄子。慎到、田文等齐国陵下法家学派也是以道家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兵家思想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利。古代历代帝王一直极为重视道家,凡是以道家思想治国都会兴盛强大。现代人说到道家以为就是清心静气、自然无为或中医养生的表面印象,真正的道家远比这些表面印象更为博大玄奥。
纪晓岚曾评价道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言其悠远、海纳,赞其丰广、细腻。中国文化中,最飘逸清扬智达慧睿的就是道家。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
辉煌崇高
道家思想起始于上古时期,以伏羲为远祖、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为教祖,道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
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评价古代道家为易行难知,事少而功多。
先秦各学派中,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会有“自然——释然
老子
——当然——怡然”。
该学派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家的关系。
道家代表人物有:伏羲、黄帝、姜子牙、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范蠡、张良、司马徽、诸葛亮、徐茂公、宋濂、刘伯温、范文程、张道陵、祖冲之、陆修静、吕洞宾、陈抟、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邓禹、徐庶、苗训、文天祥、杜甫、李白、王羲之、苏轼、孙思邈、吴道子、魏征、徐渭、阿炳、黄公望、袁天罡、陶渊明、汤和等等著名道士,道教还有许多著名的居士信众如纪晓岚、王通、颜真卿、唐伯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李贺、张旭、张若虚、李清照等等,且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道家是道教形成的基础,道教是道家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走向强大。汉武帝崇道,儒家董仲舒又提出了「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道家从此开始就遁入民间的潜流,但继续在推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两汉的毁灭造成儒家信仰的崩溃。虽然如此,但当时的学儒者为了把持优势地位,通过恶意的篡改《老子》,《庄子》文字,可以参见日本皇宫馆藏之东晋庄子注。儒家故意破坏其章句顺序,对道家造成了几乎致命的影响,原本简明易懂的人生科学作品,一变为晦涩难懂之神秘学,并且在字句中偷偷参杂进儒家学说。
唐代时期,道教被定为国教,宋朝时期亦复如是,乃至明朝依旧极为重视道家,取代儒学地位成为显赫学问。晦涩难懂的道教是纯哲学的道家思想,为何具此吸引力,足以迎合帝王,取代儒学地位成为最显赫学问?
首先,不排除唐太宗认为世间有神仙,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道教玄学刚好是太宗的兴趣爱好所在。
再则,由于老子姓李名耳,作为春秋先秦时期的百家的大智慧者,有崇高声望,太宗也是在入主华夏之时,突然发现老子也姓李,奉为本家,定道教为国教,老子道教,大唐极盛强大。
像唐玄宗、宋徽宗、朱元璋、康熙等等历代明君,都曾亲自注解过《道德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洪武之治”、“康熙盛世”等,以及两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都是以道家治国、清初的启蒙思潮、今天改革开放的成就,都与道家思想有密切关系,因此民间有“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的说法。
印度佛教此时始终在民间发展,任何人都可以信佛,但不及道教宏大,当时佛教采取的发展策略就是"来者不拒",试图用信众的数量来对抗道教的质量,印度佛教总是没有获得比较稳定的宫廷地位。
西藏密教传入内地的时间很早,妄说吉凶,制造“预言”,颇为当权派所忌,但在下层备受苦难的群众中,它是最廉价的消灾去病的手段,以致在宗教实践上相互影响,很难区别。后来密宗由于唐代政府压制,衰微。
禅宗此时逐渐形成,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吸收大量道家思想。
唐代灭亡,宋代开始,宋明理学为了对抗外来佛教,儒家们阐释佛教的方法接受禅宗以为己有,程朱反复申述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说,与曹洞宗的“君臣五位”说有着内在的联系。陆学则几乎把禅宗溶入自己学说之中。总之,程朱和陆王都曾从后期禅宗五家那里吸取营养,禅宗自身发展理论的能力反而枯竭了。同时重新发现道家中尚存无几的理性主义的思想,从庄子本中学来内圣外王的概念,从老子本中又汲取格物思想以为己有。
元朝初年道教更是被定为国教。
关于元太祖召见丘处机,一言止杀救苍生的崇高举动,长春门下,对于此事很是推崇,因为这给全真教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丘处机从成吉思汗那里得到掌管道教,自由收徒布道,敕免赋税的权利,全真教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并随着元朝占领南方在全国传播开来。《元史》:“时国兵(元兵)践蹂中原,河南、河北尤甚,民罹俘虏,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度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濒死而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之人自今称道之。”丘处机借着元朝给的权利救济了不少中州的百姓,而元统治者也因此改变了屠城的政策,这无疑对于汉族是有巨大的益处的!因此长春门徒就以老子化胡来比喻丘处机见成吉思汗的事情,大量宣扬《老子化胡经》。
据说现代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真正的道家早已落寞千年,寥寥无几。相反,存在大量阴阳五行学说,不可解释的东西。
道家思想是无所不能,长生不灭。
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魏晋“黄老”一词才与 神仙 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
就本身来,这种崇拜和道家思想密切相关,老子、庄子都是以相当平静的心态来对待死亡的。引起两者相关联的原因可能是在魏晋后的玄学家的文字中描述了对于领悟了“道”并体“道”的长生者的意象。
在西方,道家与道教被统称为Taois ,以ReligiousTaoism(道教)和Philosophical Taoism(道家)将他们区分开来。西方学者普遍认为道教是纯哲学的道家思想,而道教支持者认为道教和道家在思想上有一致。
帝王拜师
自古帝王明君都是拜道家为师。
三皇拜王蜜子为师。
道家思想
轩辕拜广成子为师。
尧帝拜赤松子为师。
舜帝拜云中子为师。
禹王拜定真子为师。
汤王拜伊尹子为师。
周文王拜姜太公为师。
汉高祖拜张子房为师。
刘玄德拜诸葛亮为师。
唐高祖拜徐茂公为师。
唐太宗拜李淳风为师。
赵太祖拜苗光义为师。
明太祖拜刘伯温为师。
皇太极拜范文程为师
.......
加载更多
相关搜索
道家静心三诀
道家功法
道家清心诀
道家十大经典书籍
开悟的人很可怕
道家经典
论语
佛家经典禅语
位
放得癸水发得水。家有高仕进官场,办事公道显忠良
谁人寻得此宝地,日后儿孙定豪强。丑艮水来损小儿
甲卯水临二房伤;依水立向不贪峰,免得儿孙受灾殃
注:骨黄须乙水,丑水一来也不荣
用庚申丙申分金、坐毕宿五度半向尾宿二度半为水局、丑艮方高利长房富贵、戌干山高大、利长四房、财丁两旺、卯山高、有利广交朋友、酉山高亦利长四房、家业兴隆、若左水倒右水出丁未、主富贵多寿、若水出乙辰为自旺向、富贵旺丁多寿、若艮水来潮更吉、若右水到左水、出壬字、富贵高寿、若稍犯子、或亥字者大凶。
反局若壬子山高、长房贫苦、若丙山高、不利三房、贫寒伶仃、若午山高、定出败家之子、若申山高、主破败家业、若亥山高、不利长房、败家绝嗣、如有酉山齐高、是亥山之救助、化凶为吉,若巳山高、不利三房、有皮家犯官司,若乙山高、有损二房、破家绝嗣、若丁山高、不利三房、主家庭不和、出败家之子、辛山高、不利长四房、家业耗散、癸山高、长房不旺,寅山高、绝长房、出徒犯之人、若卯水朝来、为阳劫水、阴破阳、有亡身之祸。右水倒左水出艮寅。为冲破向上、临官必伤成才之子、若水出癸丑伤幼子、妻女。
庚山甲向兼甲寅
庚山兼申:247.5—252.5
乙辰水来房房伤,儿孙个个遭灾殃;向凶水凶不得一
妻离子散最凄凉。乾亥水来不为良,半凶半吉心也慌
其它水来都不吉,劝君迁改过外方
注:入泥亏二房,二宅不要逢
用丙申丙寅分金、坐毕宿八度半向尾宿四度半作金局、此乃大禄之分金也、水火相配、寅午戌年、丁财并利、功名可得、千般可得、百事亨通、若寅不朝来、更吉,又系夫妇正配、坐禄迎禄之格、若后托丰隆有屏帐华表盖来龙、坤申言武曲居之、辛戌为巨门学堂、辰巽巳丙位属贪狼此吉方、高峰文笔及有水朝堂、财丁大旺、催官发福大发富贵之地也、假如八字财官印寿杀俱全、正合此格、印财相生、功名显达、科甲连元之格可定、若得右水倒左流归癸丑艮寅方去、名为禄存去尽锦衣归矣。宜放艮水吉。
反局若系癸丑艮寅水来、流归乙辰巽已方去谓之墓绝冲长生、降官失职、必损成才之子、财丁两败、壬了方高大、出痰火血症、子癸峰高、及有水来、主招军贼破家、官非口舌,丑艮寅甲卯方高大、必主妇女妇乱、男人疯疾、、疾病多端、药煲不离。宜慎之矣。
庚山甲向兼酉卯
庚山兼酉:257.5—262.5
乙辰水来出英豪,水出甲卯发无忧;辰大门加乙位
千秋万代出公侯。寿星得位子孙优,丑位放水祸水流
纳吉消凶为上格,世代为仕禄永有。丑艮来水反为殃
损失小口最悲伤;老年丧子大灾至,时师立向要推祥
注:不过三年变金黄,癸水遇之少年亡
用庚申庚寅分金、坐毕宿二度半向心宿五度半、作金局、甲是干卦、名为老父、卯是震卦、名为长男、父男相配阴阳驳杂、必出鳏寡之人、游荡不守仁义之人、又犯禄克之凶,必主败绝凶祸临门、天干之庚系申金之夫、酉系辛金之妇、所谓兄配第妇、阴阳差错、为夫妇失偶论、恐难久远、若得局向真的、要有癸丑艮寅两水合流归乙辰方去、财丁两旺、名为沐浴去清、定贵可期也。大旺四十八年、重修后复兴、不修必败。
反局若系乙辰水来、出人淫乱疯疾、坤申高大及水来、定主妇人坠胎、或丧子、庚酉方高大、必损少丁、辛戌嵯峨、主出招军贼、破家出徒犯之人、干亥方高大、主出痰火血症、黄肿及夭寿之人、癸丑艮寅水去、降官失职、家无学仕、破财败家、丙午方水流去、必损成才之子、损丁绝嗣。名师宜慎、居家更要知之。正局宜放乙水吉。
正五行属金:居于西方的辛酉之间,其生于巳旺于酉,墓库为丑双山与酉同宫,与巳丑三合,申为禄,酉为羊刃,壬为福德,亥为食禄,丑与末为贵人,乙为正财,丁为正官,喜申酉拱夹,忌卯辰暗冲课宜:四庚、四乙、四壬、四甲、四亥及巳酉丑三合金局吉,忌四酉羊刃凶。
道家思想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啊,道家的思想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到家和咱们有什么事情,他们积极他消沉不消沉,和咱们这人有什么影响?没有什么影响,道家的事情
如何理解《老子》里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冲突吗?
有人说道家老子提出的“不尚贤,使民不争”有浓郁的消极避世意味,与现代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反向的。但是在颜小二看来,老子提倡的不是“消极”,老子此举只是在揭示“过分功利”之下的过度“内卷”会引起混乱“争斗”这个事实。
老子的这个理论有时候让颜小二不禁猜想,是不是在千年以前,在“不正当的竞争”之下,内卷早已存在,继而被老子发现了,继而发出“不尚贤,使民不争”的号召。当然,这也是颜小二的猜想,议论空间留给大家。
下面,我们言归正传,来和各位聊一聊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中蕴含的人生智慧。
1、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的合理性
很多人觉得《老子》难读,原因很大程度在于道家正言若反的特色。比如老子提倡“无为”其实反对的是“胡作妄为”,强调的是“顺势而为”。同样,《老子》一书中指出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也不是字面意义那样反对人们尊崇“贤德”,老子只是深谙人性,知道“尚贤”这种事情,过了度,也会被异化。
“适度而为”或者说“自然而为”,其实一直是贯穿于各个道家观点学说。
所谓“不尚贤,使民不争”,字面意思是,“不崇尚贤能,人们就不会争斗”。乍一看,这句话“消极避世”意味浓郁,结合道家“顺势而为”的特点再次揣摩,“意味深长”的内涵就出来了。
“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贤”意味着“突出”,代表“优秀”,能配得上“贤”这个字的人,势必会受人尊敬。
但是,优秀者总是少数,人人都渴望自己是“优秀”的那个人。于是,拘泥于“贤”者外在风光而丧失“贤”之本质的所谓“不良竞争”就出现了。
本来,“贤”是自己的事情,当“尚贤”成为一种“标榜”之后,“贤”变成了外在的竞争,或者说外在荣誉,这种时候“贤”就异化了,就会引起“争端”,各位可以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2、“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句话对世人的启发
上面理解了“不尚贤,使民不争”的合理性,这句话里蕴含的智慧就好理解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句话,老子首先揭示了一个现象:即存在将“贤”物化的现象。
当美好品德被物化成“金银珠宝”一样的存在,人们通过各类“技巧”,让自己外在看上去与所谓的“贤”别无二致,于此,越来越严重的“伪”让“贤”这种德行越来越“珍稀”。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利己心、功利心驱使之下,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就愈演愈烈。
在颜小二看来,许多时候,所谓“不尚贤”不是“避世”,而是放过自己。我们这一生怎么过,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而是我们自己切身经历与体会。事实上,追求外在的“贤”,不过是心甘情愿沦为被他人目光绑架的“弱者”,真正的强大,一定是平和的、是由内而外的、是专注于自我提升的。
3、反思
这个时代,华而不实的“内卷”几乎随处可见,漂亮的“数据”、漂亮的“成绩”,表面上的“得心应手”和“风轻云淡”,实际是“伤人害己”的过度透支和虚耗。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旺盛的功利心下,“工匠”越来越少,无意义的“内耗者”越来越多。
面对“内卷”,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不尚贤,使民不争”中揭露的人性真相?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思考一下,什么东西对我们的人生很重要?是用内耗与透支换来的那他人言不由衷的喝彩?还是我们生命本质的提高?答案在各位心里。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不冲突的。老子里边的这个伦理其实也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虽然感觉和现在的价值观有一些冲突,但是在当时社会,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价值观。
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不冲突,“不尚贤,使民不争”只要提倡的是不要过分在意功力,不要过度内卷。
当然不会有任何的冲突了,也不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积极向上。这句话的含义也是非常有正能量的。
文章标题: 为什么《老子》中大量篇幅讨论如何治国理政,道家却给人消极避世的印象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6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