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中国古代度量衡进制那么乱

时间: 2022-03-21 11:00:2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为什么中国古代度量衡进制那么乱

中国古代通用的是十六进制吗?否则为什么是“半斤八两”?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说明古代度量衡单位,需要追溯一下我国古代度量衡的起源。最初,人们都是以自然物体,如用黍、粟或以人的体重、身长、手指关节的长度等,作为长度、重量、容量等的基本计算标准的。

古人把100粒黍排列起来,取它的长度作为1尺的标准,这就叫做“黍尺”。纵向排列,称为纵黍尺;横向排列,称为横黍尺。过去造房子用的营造尺,便是纵黍尺。医书上一般不分纵黍尺或横黍尺,而是单称“尺”。历代尺的标准长度不一样。秦代和西汉的1尺,相当于27.65厘米;东汉的1尺,相当于23.04厘米;魏和西晋的1尺,相当于24.12厘米;东晋1尺相当于24.45厘米;唐、五代和明代的1尺,相当于31.10厘米;宋、元的1尺,相当于30.72厘米;清代1尺,相当于32.00厘米。总的说来,从周秦开始,尺越来越长。

古代的容量单位,也是以黍作为基本计算标准的。
圭,也称做刀圭,是一种玉器。古代制作这种玉器,有统一的标准。圭的形状是一头尖,另一头方的长方形玉器,中间凹陷。古人用它来抄取散药。一刀圭的散药容量是多少呢?大约可容纳64粒黍。计算标准圭容量的方法是,抄取一满刀圭,轻轻摇动,以不再散落为度,数一数其中黍的数目。多少抄取,把总数加起来,取其平均数,一般是64粒。

撮,也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1956年,在河南陕县的隋代墓葬中,出土了一件西汉末年铸有玉莽“始建国”(公元9年)年号的铜撮。撮长11.5厘米,高1.22厘米,口径2厘米。它的容量是现代的2.1亳升。一撮可以容纳四个刀圭的黍,合起来一撮的容量是256粒黍。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的序上说:“一撮者,四刀圭也。”就是这样折算的。

王莽在中国度量衡的统一和标准化方面,是有贡献的。王莽时期铸造的“始建国铜撮”的铭文也说明,这种折算是标准的。

匕或方寸匕,也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匕就是匙。方寸匕,为体积正方一寸的容量,相当于10粒梧桐子大。量散药时,以摇晃后药末不再散落下来为准。一刀圭是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另外,容量单位龠、合、升、斗、斛,也都是十进制。秦和西汉,1升相当于342.5毫升。王莽时期和东汉,1升相当于198.1毫升。魏晋时期,1升相当于202.3毫升。唐和五代,1升相当于594.4毫升。宋代1升相当于664.1毫升。元代1升相当于948.8毫升。明代1升相当于1073.7毫升。清代1升相当于1035.5毫升。总的来说,从秦汉至明清,升的容量也是越来越大。

古人还把100粒黍的重量,作为一铢的标准重量。但是一铢究竟有多重,古人也是说法不一的。有人说,一铢是96粒黍的重量。也有人说,是144粒粟的重量。24铢重为一两。十六两重为一斤。唐代以后,两以下不用铢,改用十进制的钱、分、厘等单位。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古代将圭也作为重量单位,一圭等于十粒粟的重量。一铢等于十圭。换句话说,一铢是100粒粟的重量。

旧制一市斤等于十六两。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因为制称的工艺,一斤是十六两的称更容易制造统一!相同长度的秤杆十六两的秤盘星更容易制造的平均。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
旧制一市斤等于十六两。所以说,中国古代是有十六进制的,然而不能说是通用十六进制。
有过,但不能认为就是通用的。

为什么古代中国的重量单位使用十六进制

因为16是2的整数次幂,可以不断地二分(除以2),这样即使没有精确的小秤来按两称重,只要能称出1斤的分量,就可以采用不断地二分,分出一两一两的分量来了。而十进制则不行,将一斤二分一次,得到5两(半斤)之后,便很难再继续等分了。所以老秤的半斤是8两,故有半斤八两的成语,说的就是半斤和八两是一回事儿。

为什么中国古代度量衡进制那么乱?

例如汉代,24铢为一两,16两为一斤,30斤为一钧,4钧为一石;而长度基本是十进制。
美国的重量单位也是十六进制的,1b(磅)=16oz(盎司),有点奇怪啊

为什么中国古代度量衡进制那么乱

度量衡制度最混乱的时期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中原大地群雄割据,各国纷纷争霸,像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在他们国内不仅度量衡有所差异,就连语言文字都不互通,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很难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因此当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政策

中国古代质量和长度为什么使用十六进制?

除了16两为一斤外,你再举个16进制的例子?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麻烦采纳,谢谢!
文章标题: 为什么中国古代度量衡进制那么乱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5078.html
文章标签:度量  中国古代  衡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