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3-16 16:01:5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对于华夏来说,狮子是舶来品,古时由西域诸国进献而来,据正史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章和元年,即87年,由当时的西域月氏国进献给中原天子,第二年又有安息国遣使献狮子,后来狮子逐渐被国人所知。
由于当时的民间,甚至连一些贵族对狮子都不甚了解,只知道这种动物十分凶猛,实力不下于本土猛兽老虎,所以慢慢地,狮子的“威名”便传开了,甚至不少人相信狮子“能食虎豹”,是能取代老虎兽王地位的新“百兽之王”。
雄狮
由于我国本土不产狮子,所以绝大多数的人们知道狮子,尤其是东汉之前,都是通过一些文献或者口口相传得知,并未见过实物,从一些文献中,我们就看出了古人对狮子的描述十分失真,比如张九龄在《狮子赞序》中是这样描述狮子的:“仡立不动,已九牛相去;眈视且瞋,则百兽皆伏。所以肉视犀象,孩舞熊罴。其余琐细,不置牙齿。”
其实关于狮子能“食虎豹”的传言有很多版本,先秦文献《尔雅》中第一次描述了狮子,称:“狻麑,如虦猫,食虎豹。”晋郭璞注《穆天子传》中提到“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晚清学者文廷式也曾写道:“狻猊即狮子,非中国兽也。”而狻猊是被认为以虎豹为食的。狮子能“食虎豹”的传言可谓是由来已久,那么现实生活中,中国古代的狮子真的能够捕食老虎、豹子等顶级的猛兽吗?
狻猊的形象
中国的狮类动物:杨氏虎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都不产狮子,但这句话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这里的狮子指的是现代狮,如果从广义上面来论,其实中国古代是存在狮类动物的,那就是“杨氏虎”。
杨氏虎虽然名字上带有一个“虎”字,但是它却不是老虎的一种,甚至连虎类动物都算不上,准确地说它是一种狮类动物,由原始狮演化而来。原始狮由东非草原四处扩散,进入亚洲东北部的成员逐渐演化成了杨氏虎。
杨氏虎形象复原图
杨氏虎的分布范围主要是包括周口店在内的中国东北部,时间节点是距今约35万年前。
1934年,在周口店考古挖掘中人们发现了杨氏虎的化石,根据齿列特征,古生物学家裴文中院士将其描述成了一个独立于现代狮、虎之外的新物种,原因就是杨氏虎的下颌骨基部突起,在本质上就与现代虎差异很大,另外,在尺寸上有小于狮子。根据化石特征,研究演员们复原出了杨氏虎这一物种形象。
从外形上看,杨氏虎没有如今狮子那样的长鬣,与古代美洲狮的关系较近,属于无鬃狮那一类,国人之所以会将它称作杨氏虎,主要是“Panthera youngi”翻译的问题,目前学术界主流的观点是认为杨氏虎属于狮类动物的一种,如果说中国古代有狮子能食虎豹的话,最大的可能性就在杨氏虎身上。
不过根据对现代虎的研究,发现这一物种相当年轻,在杨氏虎大量分布在东北部的时候,现代虎还未出现,所以自然不存在杨氏虎吃老虎的现象。
虎
杨氏虎以什么为食?
那么杨氏虎究竟是怎样一种动物呢?依据现有的化石推断,科学家们猜测杨氏虎只比洞狮、美洲拟狮小那么一点点,雄性杨氏虎体重约为400千克左右,比起最大的猫科动物东北虎来说,体型还要大一些,这样的猛兽放在当今世界里面,绝对是霸主级的存在,但在更新世期间,周口店范围内生活着大量大型史前猛兽,比如洞熊、锯齿虎、硕鬣狗等,它们都有能力与杨氏虎一争高下。
由于杨氏虎的化石资料比较少,所以目前人们对它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在更新世与各动物的生态关系还不明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杨氏虎生存的时代中,拥有大量猛兽,如剑齿虎类,若非食物短缺期,这些猛兽之间的交锋概率并不大。
通过对周口店出土的化石情况来看,当时的杨氏虎极有可能以肿骨鹿、普氏原羚、野猪、草鹿、葛氏斑鹿、纳玛象幼崽等有蹄类动物为食,尤其是肿骨鹿,极有可能是当时众多猛兽最主要的捕食对象之一。
肿骨鹿形象复原图
说起周口店,最著名的还是“北京人”,在杨氏虎生活的年代,正是北京人迅速发展的时代,依据目前出土的资料来看,当时的北京人已经具备了猎杀杨氏虎等大型猛兽的本领,但由于狩猎工具及方式极为原始,北京人在对阵杨氏虎等食肉猛兽时,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的杨氏虎,对于北京人来说,是噩梦般的存在,命丧“虎”口的北京人不在少数。
北京人生活场景复原图
狮虎豹的实力比较
既然中国古代的“狮子”并不能“食虎豹”,那么我们将范围放大来看,放眼世界范围内,狮子究竟能不能“食虎豹”呢?
狮子与豹子的生境存在很大范围的重叠,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狮子捕杀豹子的案例,以非洲花豹为例,成年雄性花豹体重多为40-90千克,雌性花豹体重多为28-60千克,而非洲狮雄性体重多集中在155-200.01千克之间,雌狮多为90.5-143.52千克;
另外根据动物学家斯蒂芬·罗发表在《生命科学》上的一篇论文来看,花豹的咬力商为94,狮子的咬力商为112,咬力商指动物咬力除以其体重的商的回归,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单位咬力,有了咬力商这一概念,不同物种、大小之间的咬力数据便能直观对比了。
从上面的数据上看,花豹的咬力商明显比狮子低,换言说花豹的咬力远远逊色于狮子,所以无论在战斗实力,还是体重优势上面,狮子都是碾压花豹般的存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狮子能捕食豹子。
一只豹子被狮子咬死了
那么狮子能不能捕食老虎呢?照例我们先从理论层面上对狮虎的战力进行分析,由于狮子分8个亚种(东非狮、南非狮、西非狮、刚果狮、安哥拉狮、开普狮、巴巴里狮),虎分9个亚种(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爪哇虎、巴里虎、里海虎),不同亚种之间体型差异较大,如东北虎的体型几乎是苏门答腊虎的一倍左右,所以这里我们拿在全新世期间,有着同域分布的亚洲狮与孟加拉虎、里海虎之间相互比较,如此既符合现实情况,又避免了亚种差异之争。
狮子
如今孟加拉虎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老虎,数量居世界之最,全球野生孟加拉虎数量为2603-3346只,主要分布在印度及孟加拉国,历史上孟加拉虎是仅次于东北虎的第二大虎,雄虎体重为200-261千克,雌虎体重为116-164千克;
里海虎体型接近,但略小于孟加拉虎,雄虎体重为170-240千克,雌虎体重为85-135千克,它们在更新世末期及全新世初期,分别在印度次大陆、中西亚地区里,与狮子存在大量交集。
狮虎同域分布概况
现代狮子起源于东非,在非洲发展壮大后于2万多年前由北非迅速扩散至南欧,接着向东继续扩散至印度次大陆一带,所以早先的时候,在俾路支斯坦、阿拉伯、南高加索等地均能看到大量的狮子。
长期的地理隔绝让进入亚洲的狮子逐渐形成了新的亚种,称之为“亚洲狮”,与非洲狮相比,亚洲狮体型更小,雄狮身上的鬃毛也更稀疏、更短。成年雄性亚洲狮体重为160-190千克,雌狮体重为110-120千克。
依据斯蒂芬·罗等人的论文数据,体重186.9千克的老虎犬齿咬力为1525牛顿,咬力商为127,大于狮子,所以同等条件下,老虎的咬力要大于狮子。
无论是在体型上还是在咬力上,亚洲狮与孟加拉虎、里海虎相比并不具备优势,加上老虎拥有更多的战斗技巧,所以整体上来看,即便狮子与老虎相遇了,狮子也不具备捕食老虎的能力。
现代狮虎不具备频繁交战的条件
回归现实讨论,虽然在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的长时间段里面,狮子与老虎在中西亚、印度次大陆一带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区里,但实际上它们能够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更别提发生争斗或者捕食事件了。
这里面的原因除了猫科动物具备趋利避害的天性,实力相当的两种猛兽不会轻易发生激烈打斗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即便在大范围上看狮虎存在大量同域分布,但细究到微生境上,二者所生活及日常活动的场所却截然不同。
虎
老虎是森林生态系统下的旗舰物种,是独居动物,常采取伏击的方式捕获猎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下,众多的草木为老虎提供了天然的遮蔽物,使得老虎狩猎成功率显著提高。
而狮子是草原生态系统下的王者,是群居动物,常采取团队作战的方式捕获猎物,在稀树草原上,由于地形十分开阔,狮子团队狩猎的好处尽显,单只狮子的狩猎成功率可能不止15%,可一旦成群捕猎,其狩猎成功率就能够达到35%以上。
狮群狩猎图
从生活方式我们可以看出,一旦老虎进入草原或者开阔地带,就会生存无力,同理,狮子一旦进入密林,其团队狩猎的优势将荡然无存,并且由于森林生态系统下的猎物,远远无法满足狮群的生存所需,所以进入密林的狮子,其受到的生存压力要远远大于来到草原的老虎。
所以在各自领域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无论是老虎还是狮子,都不会越界到对方的领地去,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发生冲突了。
非洲的狮子生活在稀树草原上,亚洲的狮子生活在草原草甸及林中的开阔地带,无论哪一种狮子,都不会进入密林中生活,而无论哪一种老虎,都无法在开阔地带上生存,所以即便是在狮虎有着大量同域分布的阶段里面,这两种动物就像是两个邻居,能够见面,但不会到对方的家中住下。
另外,狮子对水源的依赖性很强,进食之后需要大量饮水,而老虎主要的分布地亚洲内陆地区,常年降雨量较少,对于狮子来说也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综上所述,不管是35万年前在中国东北部广泛分布的杨氏虎,还是由西域诸国进供而来的现代狮,亦或是在全新世初期与老虎栖息地大量重叠的亚洲狮,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条件捕食老虎,所以无论是原始的狮类动物,还是现代狮子,都无法做到以虎豹为食,但个例争斗的输赢不在考虑范围。
雪豹号称是高山霸主,但青藏高原上同时生活着棕熊和狼,山区的林地里还有老虎和金钱豹,这些动物与雪豹共存吗,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竞争关系?
雪豹,高山霸主
栖息地选择
雪豹是高山居民,“高”意味着海拔高,“山”意味着地貌崎岖,雪豹就喜欢起伏不平的多岩生境,通常是悬崖、峭壁或者深谷。事实上,对雪豹来说,地形崎岖才是第一位的,高反倒是其次,虽然它活动的最高海拔可达6000米,但在低至1000米高的地方也能发现它的踪迹。此外,雪豹不喜欢森林,它喜欢植被稀疏的地方,通常位于林线以上。
狼也经常在高海拔地区出没(最高5300米),它同样不喜欢森林,但它也适应不了雪豹那种崎岖的地形。狼的适应能力总的来说在所有大型食肉动物之上,广泛分布在多种生境,但它最喜欢的还是开阔、平坦的地区。简单地说,“高”不要紧,但一定要“平”,狼虽然爬得足够高,但它栖息的是高原,而不是山地。
西藏狼
青藏高原上有很多藏马熊,天山—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一线有天山棕熊(喜马拉雅棕熊),这两亚种棕熊都和雪豹同域栖息。藏马熊住的非常高,可达3000-5500米,但它也不擅长攀岩,它的生境主要是高山草甸、山地荒漠草原和较平缓的山谷等。
老虎、金钱豹和黑熊都是林栖动物,它们生活在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高山针叶林中,不会离开林线太远,最高只能爬到海拔4000米高的山坡,与雪豹分布重叠不大。这些动物都只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和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雪豹有很小的重叠,雪豹最常遇到的邻居还是狼和棕熊。
总之,雪豹是真正的高山生境唯一一种大型食肉动物。然而,在一些生境的边缘地带,雪豹可能与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相遇。例如,在开阔的林地以及林线往上不远处(100米内),既有金钱豹又有雪豹。而高山灌木丛是“万金油”生境,各种大型猛兽都在这里边活动,可能发生潜在冲突。
不丹的老虎
食物竞争
夏勒教授曾经在青藏高原上详细对比了雪豹和狼的食性,发现它们的主食都是有蹄动物(以岩羊为主)和旱獭。但雪豹吃岩羊(约50%)多于吃旱獭(约35%),狼则是吃旱獭(超过50%)多于吃岩羊(约35%)。它们的次要食物包括白唇鹿、麝、家牦牛和家羊等。
青藏高原上有蹄类密度是比较低的,只有4.56只/平方千米,其中最主要是岩羊(4.56只/平方千米),其次为藏羚、盘羊和马鹿等。根据夏勒教授估计,100多只岩羊才能养活一只狼或者雪豹。人类干扰(盗猎、过度放牧等)可能导致狼和雪豹的食物不足,此时雪豹在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它对生境的适应性远不如狼,狼可以离开高原到别处去,雪豹就只有高山一个生境。
雪豹
棕熊通常是杂食性动物,但在高原上却成为一种凶猛的食肉猛兽,藏马熊的饮食中90%以上是肉食。但是,它吃的肉与雪豹不一样,主食是高原鼠兔,次要食物包括野牦牛、岩羊和藏羚。藏马熊几乎不吃旱獭(仅占1.8%),也不经常碰有蹄动物,而它最爱吃的野牦牛是狼和雪豹都很少捕食的。至于黑熊,住在林子里,又基本上是素食主义者,和雪豹不相干。
青藏高原附近的金钱豹主食有毛冠鹿、水鹿、麝和野猪,都是林栖动物,与雪豹猎物差别很大。老虎分布地在近代已经严重退缩,只有在不丹可能和雪豹存在重叠,当地老虎的主食为水鹿、麂和野猪,也都是林栖动物。这反映了虎、豹的栖息地是森林。
藏马熊
冲突记录
雪豹体重在40~50千克之间,而藏狼体重为20~30千克。根据夏勒教授的调查,藏区最常见的是独狼,172次目击中有三分之一是独狼,40%左右是2~4只的小群,5只以上的大群很罕见,最大的狼群有8只。即使是大狼群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一起,它们经常分成小的行动小组。雪豹体型大而狼成小群活动,它们的实力比较平衡。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拍到的视频,雪豹遭遇小群狼,对峙了20分钟,最终雪豹仓促离去
克什米尔的一对狼与一只雪豹,雄狼远远望着雪豹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曾有人拍到过视频,一只雪豹在吃一具兽尸,引来一只独狼在附近徘徊,双方没有发生冲突。直到雪豹离开兽尸,兀鹫一拥而上,狼也冲上去分了一杯羹。
吉尔吉斯斯坦,专家研究的一只雄雪豹M3(绰号战士)在一个正在使用的狼窝附近晃悠,说明它不在乎狼
棕熊的个头远大于雪豹,成年藏马熊有150-220千克重,喜马拉雅棕熊也有70-150千克,雪豹自然不是成年棕熊的对手。但它们栖息地不同,见面机会不多,而且雪豹速度快、行动敏捷,从来没被棕熊伤到过,相反,雪豹倒是吃过小棕熊。
根据《苏联哺乳动物》记载,1953年5月,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天山山脉西部地区,有只2岁小棕熊被两只雪豹捕食。通过现场痕迹判断,小棕熊在挖掘植物根茎时遭到雪豹伏击,它试图爬上岩石逃生,但没有成功(雪豹可是攀岩高手)。雪豹吃掉了小熊的内脏和身体后半部,没吃兽皮和其他部分。
雪豹捕食的小棕熊残骸
老虎现在已经濒危,分布严重退缩,与雪豹几乎没有交集。根据猫盟在四川甘孜州的研究,金钱豹有时会被成群的岩羊吸引,到林线以上捕食,这种做法是到雪豹的地盘抢雪豹的饭吃。金钱豹性二型差异比雪豹明显,雄金钱豹有50-60千克重,比雪豹大一号,而且金钱豹性情更为凶猛,雪豹恐怕不是金钱豹的对手。
不过,金钱豹不会离开林线很远,垂直距离100多米,水平距离不过3~5千米。与其说是金钱豹排挤雪豹,倒不如说是因气候变暖而扩张的林地排挤雪豹,但金钱豹有可能会成为雪豹栖息地缩减的催化剂(引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总的来说,雪豹与其他大型猛兽的竞争实在没多少好说的,不是因为雪豹强,而是因为它与熊、狼、虎、豹都没有太多交集,“高山霸主”的位置还是坐得相当稳的。
虎为百兽尊,是公认的“森林之王”。老虎被称作是森林生态系统下的旗舰物种,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以各种中大体型的食草动物及部分食肉动物为食,成年之后在其生境中没有天敌。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老虎大国,包含已经灭绝的9种现代虎里面,曾分布在我国境内的就高达5种,分别是:华南虎、东北虎、新疆虎、孟加拉虎及印支虎,虽然如今新疆虎已经灭绝了,但我国的老虎种类仍位居世界第一。
虎
但从数量上来看,我国野生虎的数量则实在是太稀少了,即便是个体数最多的虎种东北虎,也不过30只左右,全国野生虎数量预估在50只左右,这点与俄罗斯的600多只,印度的3000多只相比起来,还是逊色不少。
若时间往前推移个几十年,那又是另外一番境况。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大部分森林都生活着老虎,甚至达到了“虎满为患”的地步,后来经历了人们的大肆捕杀,老虎数量锐减,豹子等猛兽也跟着逐渐消失了。
如今我国大部分森林已经再无虎豹,那么又是什么动物接棒成了“森林之王”呢?
金钱豹
中国打虎史老虎起源于东亚地区,或经数次扩散至亚洲其他地区,而历史上它们最大的栖息地则位于中国。华南虎是我国当初最多的一种老虎,也是后面“打虎”的主要目标。
从名字上看,华南虎像是一种仅存在于华南地区的老虎,但实际上它的分布范围很广,不仅仅华南地区,华中、西南、华北、华东等地,均有大量分布。所以华南虎在国际上也被称为“中国虎”,它是现存虎种里面最古老的一支,也是我国独有的动物。
华南虎
根据各地县志的记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各地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虎患”,其中又以贵州、湖南一带尤为严重。
其实不难知道,贵州、湖南一带多山区,非常适宜华南虎的生长,是当时国内老虎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加上人口激增,人虎冲突便尤为明显。
人类要发展生产力,老虎要猎物和栖息地。人们大肆砍伐森林掠夺野生动物,使得老虎的栖息地不断减少,猎物数量水平急剧下降,它们不得不加重捕食牲畜的比例,于是老虎频繁下山捕食、伤人,最终人与虎的矛盾愈演愈烈。
老虎捕食牛
老虎大量消失的时间段大约是60-80年代,在人类的捕杀下,野生虎的数量锐减。70年代时,我国多地已经看不见老虎的踪迹了;到了80年代,老虎数量进一步下降,不少山区已经没有了;而到了90年代,华南虎野外消失了,成了活在人工饲养环境里的产物。
虽然人们主要的捕杀目标是华南虎,但东北虎、孟加拉虎等其他虎种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我国东北虎的数量,20世纪初时还有2000多只,而到了世纪末的时候,已经剩下两位数了。
人们捕杀了华南虎
林中猛兽生存现状虽然当初人们捕杀的主要目标是老虎,但金钱豹、豺、狼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捕食者,亦是人们捕杀的对象,受此影响,这些猛兽亦大量减少。
不过需要提及的一下是,虽然我国绝大多数的森林里面已经没有大型捕食者了,但虎豹豺狼这些动物并没有在林中消失,比如在西南腹地,在东北森林,在高山草甸等人迹罕见的地区,仍能看到它们的踪迹。
尤其是西南腹地,这里的地形复杂,包含了高原雪山、盆地森林、湿地草原等等,适宜各种动物生长,雪豹、金钱豹、棕熊、豺等依然可见。
雪豹
老虎在我国的分布很有限了,仅存在于东北森林及西南边境少部分地区里面,数量非常稀少,但这些年由于生态保护成效的显现,野生虎的数量开始慢慢增多,不过受限于老虎基数太少,其繁殖能力较低,所以增长的速度格外缓慢。
金钱豹在国内的生存状态要比老虎好许多,在青海、四川、河北、山西等地依然可见。
豺狗虽然体型小,但它成群活动,且性情凶猛,敢于虎豹叫板,亦是林中猛兽。只不过豺狗的消失速度十分快,在上个世纪80年代大量消失了,如今只能在西南少部分保护区里面能见到了。
林中的豺影
南金猫北猞猁格局形成铁打的森林,流水的兽王。在如今我国虎豹豺普遍缺失的情况下,什么动物接棒成了新的“森林之王”呢?
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当大型食肉动物消失之后,一些中型的猛兽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当地最强悍的捕食者。在我国境内,中型的捕食者种类并不多,而至今仍有分布的,范围就更小了,几乎可以锁定是猫科动物。
熊类虽然也很强,只不过它们的食性多以植物性质为主,捕食能力较差,对林中百兽的统治力度较低,是无法成为森林之王的。
黑熊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林中大多数野生动物已经重新洗牌,不仅大型捕食者消失了,大型的有蹄类动物也消失了,确切地说,如今我国大多数森林,已经是中小型捕食者及中小型食草动物的天下了。
而站在众多中小型捕食者顶端的生物,则是欧亚大猞猁与亚洲金猫。这两种都属于猫科动物,其中猞猁主要分布在北方寒冷地区,而亚洲金猫则分布在南方地区。
欧亚猞猁是猞猁属4种动物里面体型最大,战力最强的,成年之后能够达到18-30千克。这个体型虽然无法与虎豹媲美,但是要对付一众中小型动物,已经足够了。
白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们就发现,在纳利波基森林里面,欧亚猞猁甚至能够单独捕杀狼。
每年的温暖季,纳利波基森林里的小型哺乳动物增多,独狼也能获取到足够的食物,所以在此阶段,单独行动的狼要比群居狼的数量还要多。而这个季节也是猞猁哺育幼崽的重要季节,所以成年猞猁会定期清除生境内的狼,独狼则是它主要的袭击对象。
被猞猁杀死的欧洲森林狼
猞猁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在灌木丛、混交林、针叶林等各种类型的环境里面,它们都能够生存下去。我国虽然不是欧亚猞猁的主要分布地区,但从数量和栖息地上面来看,还是比较多的。
在东北、西北的一些森林里面,欧亚猞猁是最主要的捕食者,其生态位与当初的虎豹无异,起到了限制一众植食性动物种群的发展作用。所以在北方的一些森林里,猞猁继承了“森林之王”的称号。
欧亚猞猁
亚洲金猫的长相比猞猁霸气许多,这得益于它脸上的花纹,不过从体重上而言,它与欧亚猞猁相比,要逊色一点,成年之后多为9-16千克。根据毛色的变化,大致可以将亚洲金猫分成三类:灰色金猫、红色金猫和花金猫,当然也存在黑色变种,它们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地区。
我国曾是亚洲金猫的主要分布点之一,其中一半的栖息地在我国境内,但如今在南方地区里面已经不多见了。
亚洲金猫面部特写
作为一种中型的捕食者,亚洲金猫的捕食能力不逊色于猞猁,在其生境内,几乎所有的中小型动物都是它捕食的对象,比如众多啮齿类动物、鸟类等等,更大一些的如野猪、小鹿,甚至在东南亚一些地区里面,甚至还有人说看见它袭击了小牛犊。
不过按照亚洲金猫的体型来看,牛犊等中大体型的猎物并不是它的主要捕食对象,在非饥饿状态下,大多数捕食者是不会挑战高难度猎物的。
不过在没有虎豹豺的前提下,亚洲金猫凭借自己的实力,已然接棒成为了南方地区的“森林之王”。
亚洲金猫
金钱豹的王者回归老虎之下,金钱豹本该是在继承兽王之位的第一顺位上,但奈何数量太少,且在东北地区,它的栖息地与东北虎存在重叠,所以一直无缘“森林之王”。
而如今随着生态保护的推进,这种动物似乎有了崛起之势,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我国如今所有金钱豹种群,都已经呈现出了恢复的态势,并且在其生境内,不愁吃喝,林麝、盘羊、马鹿、白唇鹿、野猪等中大型猎物应有尽有,相信在未来,它们一定能够恢复到一个可观的量级。
金钱豹
目前在西南一些交通比较闭塞的腹地,青海、河北、山西等一些人迹罕见的林区,依然生活着金钱豹,而随着一些生态廊道的修复,金钱豹则能够通过这些生态廊道扩散至更多的地区,届时它将会以王者的姿态回归,继老虎之后,成为雄霸南北的新晋“森林之王”。
全站搜索